【史料及解析】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中历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官制、郡县 秦朝的政治制度(皇帝制、中央官制、 制) 至高无上的皇权(由来、特征) 1、至高无上的皇权(由来、特征)
朝议一: 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寡人以 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 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 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自上 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王曰:“去‘泰’著 ‘皇’,采上古‘帝’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 无穷。……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2、秦朝的统一 (1)统一条件 ①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长期兼并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统一; ③商鞅变法秦国强大; 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⑤正确的策略。 (2)统一的概况 “六王毕,四海一” (3)意义
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燕 秦 赵 秦 秦
前228年 年
前222年 年
齐 秦 魏 秦
思考: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思考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相同点: 相同点: 第一、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第一、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 第二、都是为了巩固最高统治权; 第二、都是为了巩固最高统治权; 第三、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 第三、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统治。 不同点: 不同点: 划分依据: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 划分依据: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 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 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 地域划分的; 地域划分的; 地方官的确认方式: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地方官的确认方式: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 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 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 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 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中考历史考点详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中考历史考点详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中考历史考点详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在中考历史考点中,了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一、背景秦朝的建立和统一发生在公元前221年,那个时候中国分裂为七雄时期,即战国时期。

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阶段,各诸侯国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争斗和联盟。

在这种情况下,秦国逐渐崛起,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壮举。

二、秦始皇秦始皇,即嬴政,是秦国第一位皇帝。

他是实现统一的关键人物。

秦始皇意识到战国时期一统天下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统一。

首先,秦始皇实行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他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任命中央官员来管理各地。

这一举措使得秦朝能够更加有效地统治全国。

其次,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法律和制度改革。

他颁布了法令,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

并修建了一条连接南方和北方的长城,这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修筑长城的事件。

此外,秦始皇还着力推行农业开垦和水利建设。

他大规模开展了土地整治和灌溉工程,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这为秦朝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秦统一战争秦朝建立和统一的关键环节是秦统一战争。

通过一系列的战争与外交活动,秦国逐渐击败了其他六个诸侯国,完成了统一。

秦统一战争的第一个目标是打败齐国。

秦始皇任命王翦和李斯等将领前往齐国,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争。

最终,秦军攻破了齐国都城临淄,齐王苏秦被俘,齐国灭亡。

随后,秦始皇派王翦和李斯攻打赵国。

经过一系列战斗,秦军击败了赵军,赵都被攻陷,赵王赵武被俘,赵国彻底灭亡。

此后,秦始皇又相继攻破了楚国、魏国、燕国、韩国和齐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大业。

四、秦朝的影响秦朝的建立与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的中央集权国家。

这种中央集权体制为后来的中国王朝提供了范本,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其次,秦始皇的法令和制度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秦朝统一

秦朝统一

3、征服越族
在南方主要是越族百越,设置了会
稽郡,并派史禄开凿了沟通湘水和 漓水的灵渠,把长江水系和湘江水 系联系起来,并在南方设置了南海 郡、桂林郡和象郡,发五十万人守 五岭,使中原文明传至岭南。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文化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焚书坑儒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文化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体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4.军事上 5.思想上
交通措施
在交通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他下
令拆除全国各地阻碍交通的关塞、堡 垒,统一道路系统,统一车轨。经过 几年的努力,建成了以首都咸阳为中 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这些措施对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同样发 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修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 。
交通上:修驰道,车同轨
三、文化措施
秦始皇也对文化进行了改革。他下令
统一全国的文字,又通过宣扬天命和 焚书坑儒的办法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 还采取了一些端正风俗的措施。这些 改革,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相 辅相成,既促进了各地间的文化交流, 又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1、统一法律

“明法度,定律令”。秦始皇对法制建设也很重 视。以原来秦国的法律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 中较好的成分,制定了更为严密的法律,要求 臣民完全按照法律办事。从文献记载和湖北云 梦睡虎地发现的秦简来看,秦代的法律共有四 种形式:一是法律条文。如《田律》、《仓 律》、《关市律》、《军爵律》等。这是秦律 的主干,具有最高效力。二是解释法律条文的 文献,如《法律答问》等。这是对律文的补充, 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三是地方政府发布的文 告。这种文告在特定的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 四是对审理案件准则和法律文书程式的规定。

高中历史课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中历史课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提能点(二) 影响深远的郡县制
素养攻略:重在问题引领·层析历史解释
1.秦朝为何大规模推行郡县制?
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需
经济上 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
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
政治上
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的初步形成为秦朝推行郡县 制奠定了政治基础
法家思想奠定了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思想基础,郡县
解析:分封制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 制被破坏,故排除 A 项;B 项与史实不符;C 项与材料“秦 国……无明显差别”“东方六国……等级差别明显”相符 合;D 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 答案:C
3.(2017·浙江 4 月选考——秦朝制度的创新)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
提能点(三) 关注社会转型——周秦之变 素养攻略:注重客观分析·突出唯物史观
个人 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秦 权力 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地方 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于 权力 中央的郡县 政治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到秦 制度 朝皇帝任命官员,从而形成官僚政治 权力 由贵族到官僚。国家权力由商周时期的世袭贵族把持 执掌 到秦朝由皇帝任命的职业官僚掌握
更重要的是“大一统”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 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秦的统一顺应了春秋、 战国以来历史的发展趋势,在政治制度上、思想文化上、经济 形态上都使中国出现亘古未有的新局面。甚至在疆域方面,亦 因统一事业的完成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一方面可以集中全国 的力量以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另一方面对东南及南方边疆地 区也发挥了巨大的开拓作用,奠定了此后中国版图的基础。

高中历史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高中历史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高中历史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考试总分:17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1、(4分)有学者认为,秦代谪戌移民,虽然在当时是暴政,但是却传播“华风”于边疆,使野蛮之族同化于“中县”。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秦的暴政引发了移民B.移民促进了国家统一C.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事件D.移民促进了民族融合2、(4分)先秦时期,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

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推动C.实现了文字的统一D.大一统思想的出现3、(4分)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

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A.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B.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C.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4分)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

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近),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与此相关的背景是()A.儒学仁政思想的影响B.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C.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D.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出现5、(4分)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

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主要背景是毛笔、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③小篆曾经成为秦朝统一的官方文字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4分)吕思勉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说,独立国夷而为县,并不是秦汉时代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早已有许多小国变成大国中的一县了。

国夷而为县,便是固有君主的撤废,中央政府派遣地方官的成功。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秦汉时开始废国推行县制B.古代政治制度发生转型C.频繁战乱导致诸侯国灭亡D.我国疆域面积迅速拓展7、(4分)陕西宝鸡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墓出土了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墓葬形制为天子葬仪,出土物件中还有20余件铁制工具。

高考春秋战国历史知识点:从诸侯称雄到秦统一中国

高考春秋战国历史知识点:从诸侯称雄到秦统一中国

高考春秋战国历史知识点:从诸侯称雄到秦统一中国战国前中期,各国长期进行兼并战争,互有胜负。

但总的说来,秦国日益强大,不断侵占其他国家的土地。

至战国后期,兼并战争的性质逐渐发展变化为秦国要消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战争。

1.诸侯兼并魏齐争雄:战国初期,魏国很强大,曾强占了秦、楚、郑、宋等国的土地。

至魏惠王时,奏在商鞅变法之后,日益强盛。

魏惠王即对秦取守势,转而向东,全力经营中原地区。

公元前354年,魏伐赵,围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出兵未去赵国,而是西向攻魏。

当时魏虽已攻下邯郸,可是本国内空虚,不得不急以主力回救本国。

魏军行至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遭齐军截击,魏军大败,主将庞涓被擒。

这就是以“围魏救赵”的战法著名于世的“桂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又伐韩,韩亦请救于齐,次年,齐再以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师,出兵未去韩而直趋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将庞涓急忙引兵自韩回魏。

魏以太子申为上将军,与庞涓以十万士卒迎击齐军。

齐军诈败,魏军紧追。

至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天黑道狭,齐军以伏兵包围了魏军。

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死者无数。

庞涓自杀,太子申被虏。

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他所著《孙膑兵法》大约在东汉后期已亡佚。

直到公元1972年才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发现。

魏在马陵失败不久,又为秦击败,并被秦夺回河西之地。

此时魏“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

”当时秦对魏的威胁最严重。

魏为了安全,于公元前339年(魏惠王三十一年)将国都自安邑东迁大梁,并与关东各国议和。

关东各国也畏于秦的东侵,就互相结盟,迅速形成了关东各国与秦的对抗。

合纵与连横:关东各国为了抗拒强秦,就组成军事联盟,称为“合纵”。

秦为了破坏关东的“合纵”,以便于它向东方发展,就用军事压力和政治离间等手段,在关东争取盟国,称为“连横”。

文献记载,从事于“合纵”运动的主要人物是洛阳人苏秦,从事于“连横”运动的是魏人张仪,他们都是鬼谷子的学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法家代表人民渴望安宁,统一 成为历史潮流。 (5)个人: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如远交近攻战略等)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专制主义(君臣关系): 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具体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中央和地方关系): 针对地方分权而言,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特点 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 (矛盾:中央vs地方)
拓展:郡县制的特点和积极影响
特点: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积极影响: ★ 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 的进步; ★ 郡守和县令由皇帝任免,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 ★ 根本上否认了分封制,打破了诸侯割据的状况,加 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廷尉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赞成实行郡县制
1.形成过程: 春秋时期初设郡县;战国各大国广泛实行;秦统一后 全面推行。 2.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郡——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最高长官 为郡守。负责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其 长官为县令或县长。负责治理 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 和兵役。 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秦国统一六国
从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 年的时间,秦国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 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 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中国古代史经典——春秋战国从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精品PPT课件

中国古代史经典——春秋战国从诸侯争霸到秦的统一精品PPT课件
❖ 2)从周室政令不行的角度看,春秋是在走向分裂。 而事实上,相对于西周层层分封所反映的表面上的 统一,春秋时期则出现了较高层次的统一趋势。
❖ 3)从族群交往与文化融合的角度看,春秋时期也 不是每下愈况,而是有了空前的进展。周边地区吸 收了中原文化,文明程度提高,利于进一步融合。

二、春秋列国的争霸斗争
积极意义:北方由此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利 于社会发展,为列国变革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7、吴越争霸
黄池会盟(前482),句践袭吴 徐州会盟(前472),被封为伯
(前494, 句践败降)
(zuì,前 496,阖 闾伤死)
著名军事家孙子
伍 相 祠 (
范 蠡 湖 ( 嘉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一、夏代经济 二、商代经济 三、西周经济 第五节、夏商西周的文化生活
一、三代文化 二、社会生活
第三章 乱世风华:春秋战国
从诸侯争霸到秦统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与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与文化
得名
《春秋》:前722~481
前481(《春秋》结束) 475(周元王元年《史记·六国年表》) 468(贞王元年) 453(三家分晋) 403(册封三家诸侯,《资治通鉴》) 386(承认田齐为诸侯)
3)平定王子带之乱
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 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諜出曰: “原不過一二日矣!”軍吏以告,公 曰:“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夫信, 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乃去之,及 孟門,而原請降。 ——《国语·晋语 四》
4)城濮之战与践 土之盟 前632年,晋军救宋, 与楚相遇,晋用诱敌 深入“退避三舍”的 战略取得胜利。这是 文公称霸的关键一战。 随后,文公召集诸侯 在践土会盟,周襄王 前来参加,并封其为 侯伯,确立了文公的 霸主地位。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不同点: 分封制 时 代 奴隶社会 郡县制 封建社会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与中央政 被分封的诸侯具有 府的关系 一定的独立性,封 位世袭 影 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划分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军事
行政
奉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 粟 内 史
少 府
太 仆
例.“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 息,岂不难哉!”这表明秦始皇( )
A、力主推行分封制B、反对分封制
C、实行郡国并行制D、推崇世袭制 [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分析 理解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分封制导致了诸侯争霸,以致“天下共苦 战斗不休”。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这是“求其宁息”的办法。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 令都由皇帝任免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 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
【合作探究】4: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度形成的原因,产生的影响。
形成原因: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理论来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影响: (1)积极: a. 有利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b.有利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 产技术的文化,在较广范围传播,又可促进 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
• ④秦朝建立的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机构的 影响: • 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 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 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 握在皇帝一人手中。这套金字塔般统治 结构的建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1_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知识点1_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诸侯争霸】
东周时期王室衰微,疆土日小;最后仅洛邑周围一隅之地; 财政日窘;诸侯不纳贡;军队日减,失去天下共主地位。有些诸 侯国的力量逐渐强大,宗法制、分封制的原则遭破坏,原为周 王垄断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小宗取 代大宗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强大的的诸侯,为了控制更多的 土地和人口,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进行争霸战争,春秋近300 年,大小战争500多次,会盟数十次,大量诸侯国被吞并。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远交近攻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北至长城
西





西
人口达200万 海
南到南海
2.统一过程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秦出兵灭东周,公元前
247年,13岁的赢政即位,相国吕不韦辅政,公元前238年, 22岁亲政。从公元前230年,秦开始对东方六国发动战争,至 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2年,秦占据楚江南地区,在今苏南浙北治会稽郡 (今苏州),公元前223年,秦派王翦平定浙东福建后,置闽中 郡。公元前214年,派军统一岭南,在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公 元前215、214年,秦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使 将军常安页经略西南,将秦势力拓展到云贵地区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秦统一中国】 1.条件 (1)秦朝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强于
它国。 (2)经过多年的战争,人民渴望统一。 (3)各地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需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 (4)秦国正确的统一策略:如远交近攻重用人才等。 (5)法家为统一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秦统一中国】
知识点——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 统一

一口气看完战国的历史:从诸侯混战,到秦国统一六国,经历了什么

一口气看完战国的历史:从诸侯混战,到秦国统一六国,经历了什么

一口气看完战国的历史:从诸侯混战,到秦国统一六国,经历了什么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以后又一个群雄割据、诸侯混战的时期。

战国时期的结束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齐国,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关于战国时期的起点,却具有很大的争议性。

不过,现在比较流行的是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公元前475年,也就是周元王元年;第二种说法是公元前403年,也就是三家分晋。

目前,史学界一般把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定为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不过,为了能够将战国时期的历史完整的呈现给读者,本文章将要从公元前546年的第二次弭兵之会一直讲述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战国时期的历史吧!一.酝酿阶段:第二次弭兵之会、三家分晋这一部分我们主要讲述战国时代的酝酿阶段,也就是从公元前546年的第二次弭兵之会到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之间的历史事件,这一阶段的主题是战国时代的来临。

春秋中后期,经过连年的争霸战争,各个诸侯国不仅元气大伤,消耗了大量的兵力、物力、财力,而且,从公元前7世纪末期到公元前6世纪初期开始,各个诸侯国的内部还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比如,奴隶不断起义和反抗、以井田制为主要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崩溃、卿大夫的权力日益增强、分封制逐渐崩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将注意力转移到国内,来处理这些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停战”逐渐成为了诸侯国之间的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546年,天下诸侯在宋国大夫向戌的调停下,在宋国的西门之外举行了关于停战的谈判。

为了把这次停战谈判与公元前579年的第一次弭兵之会区分开来,历史上把这次停战谈判称之为“第二次弭兵之会”。

这次会盟中,晋国、楚国、秦国、齐国等14个诸侯国派出代表参加了谈判。

谈判的结果是:楚国的盟国都要向晋国进贡,晋国的盟国都要向楚国进贡;齐国作为晋国的盟国,只需要向晋国进贡,不需要向楚国进贡;秦国作为楚国的盟国,只需要向楚国进贡,不需要向晋国进贡。

历史六年级第六章秦朝的统一案例分析

历史六年级第六章秦朝的统一案例分析

历史六年级第六章秦朝的统一案例分析秦朝的统一案例分析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秦朝的统一过程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案例,本文将对秦朝的统一进行深入分析。

一、历史背景秦朝的统一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中国分裂成七雄,百家争鸣,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秦国崛起于其他六个诸侯国之上,成为最强大的势力。

而秦国统一的动力主要来自于秦人的精神特征和政治改革。

二、秦朝统一的过程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案例。

1. 强大的秦军秦朝统一的第一个案例是秦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

秦国通过实施精兵简政的军事改革,加强了军队的组织和训练,使秦军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这使得秦国能够在战国乱世中逐渐崛起,并在战争中战胜其他国家。

2. 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统一的第二个案例是秦始皇推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嬴政废除了一些封建制度,建立起高度集权的国家体制,统一了法律、货币、度量衡等制度,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管理。

这种中央集权的制度改革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兵马俑的发现秦始皇陵的出土文物兵马俑是秦朝统一过程中的一大亮点。

这些兵马俑以其数量众多、形态逼真而闻名于世。

兵马俑的发现不仅展示了秦朝统一的军事实力,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秦朝的统一过程。

三、秦朝统一的影响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秦朝推行了统一的文字和度量衡制度,统一了商标准,使商业交流更加便利。

这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国家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立长城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修筑万里长城,该长城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也是对边疆地区进行防御的重要措施。

长城的修建标志着秦朝统一势力的进一步巩固,也体现了秦始皇对国家统一的追求。

3. 土地制度变革秦朝推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改革,实行了均田制和县制,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土地更加公平分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西周分封制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间经过了群雄割据的春秋战国。

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并不陌生,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典故、成语,如退避三舍、或薪尝胆、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尤其为我们大家所熟识。

战国后期,商鞅入侵,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后来居上,国力跃居七雄之首。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秦王嬴政“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不到十年的时间,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诸侯争霸背景: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目的:争夺土地和人民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逐渐丧失,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各诸侯国为了控制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战争不断。

于是中国历史进入了自阶级社会以来第一个长时期分裂混战的局面,春秋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战国时有“战国七雄”。

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同学们,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史实?嗯,很好,就是秦统一六国的史实。

同学们思考一下,秦是怎样统一六国的?为什么完成统一的是秦,而不是其他六国?这是因为秦国具有其他国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

2.秦朝统一(1)秦朝统一的原因①经济发展要求统一。

我们同学们都知道,分裂阻碍经济的发展,就像现在的台湾,和大陆搞对抗,对两边儿都没有好处,斗则两败,统则两利。

经济发展要求统一,这是大势所趋。

②人民渴望统一。

长期的战乱,人民饱受其苦,这使人民无比的渴望。

人民渴望统一,这是民心所向。

③兼并战争,局部统一。

大浪淘沙,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出现了局部的统一,客观上加速了统一,这是秦朝统一的政治基础。

④商鞅变法,秦国强大。

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得国力空前的强大,这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中国通史:从春秋战国到秦的大一统

中国通史:从春秋战国到秦的大一统

中国通史:从春秋战国到秦的大一统周平王迁都之后,东周正式到来。

大家都知道东周分两半,一半是春秋,一半是战国。

而不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是一个相对混乱的时期。

当然,政局的大动荡与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也相统一。

文化上,我们也迎来了“轴心时代”。

一、春秋时期时间大概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这段时期,最主流的事情当属争霸。

其中,春秋五霸为人们所熟知。

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不一,一般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当然,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也一度争雄。

总得来看,春秋时期战争规模和烈度相对并不大,而且各国争霸大多打着所谓“尊王攘夷”的旗号。

这个时期,各国也进行了一些改革,譬如齐国的管仲改革、鲁国的初税亩、郑国的作丘赋、秦国的初租禾、楚国的书土田等。

但是和战国时期的改革相比,并没有那么彻底和全面。

文化方面,孔子、老子等人开始登台亮相。

二、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大抵是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这段时期相比于春秋时期来说,明显具有变革、灭国、兼并的性质。

这个时期,各国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当霸主,灭国开地,并吞百姓成为主流。

因此,为了避免被兼并,为了开疆拓土,各国竞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战国主要有七雄国,均进行了相应变法,其余小国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秦国有商鞅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齐国有邹忌改革,燕国有燕昭王筑“黄金台”,赵国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魏国有李悝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

这些改革中,商鞅变法最彻底,因此秦国的强大得以持续,且根基扎实。

到了秦王嬴政时期,发动统一战争,最终灭六国,天下归一,建立秦帝国。

文化方面,春秋末年就开始大发展,到了战国时期,最终形成“百家争鸣”的景象。

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小说、农、兵各自都有自己的学说传播。

生产力也得到发展,最主要的表现是铁犁牛耕的推广和铁农具的使用。

三、秦朝秦朝的统治时间非常短暂,二世而亡。

但是,整个大秦在历史中的地位可谓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高中历史知识点: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高中历史知识点: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高中历史知识点: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朝统一:1、背景:①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②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③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

2、条件:①主要原因:商鞅变法②客观原因:人民渴望统一③主观原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④战国时期法家思想3、过程:一些诸侯国为了富闰强兵,开始对本国的政治、军事等进行改革或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统一天下,各诸侯国间发生了战争。

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

4、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而,建立了中国历史土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能统一全国的原因:(1)统一的必然性:结束诸侯争霸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上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从政治上看,长期的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局部实现了中央集权制,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从民族关系看,各民族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从民心向背看,长期的战争,使人民渴望实现国家统一。

(2)统一的可能性:秦国通过改革,逐渐具备了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的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强且采用灵活的策略。

③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大略。

统一过程:(1)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2)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秦始皇开拓疆域的措施:①北方:打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直道”;筑长城;②南方: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开凿灵渠,平定岭南;③西南:将“西南夷”纳入版图,开辟“五尺道”,统一“西南夷”。

【知识点】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知识点】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知识点】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诸侯争霸是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

以下是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知识点,请考生认真学习。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的时期,春秋争霸与战国七雄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最终,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封建制的统一国家。

一﹑东周的历史分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二﹑春秋争霸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主要争霸战争
⑴ 齐桓公是春秋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⑵城濮之战----晋楚----退避三舍;
⑶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
3﹑争霸战争的影响
⑴给人民带来灾难。

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统一。

三﹑战国兼并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主要兼并战争
⑴桂陵之战---魏赵---围魏救赵
⑵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
⑶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

中国古代史·H春秋战国·从诸侯争霸到秦统一

中国古代史·H春秋战国·从诸侯争霸到秦统一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周末风俗” 条 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经过春秋的混乱(礼乐多 流于形式或名存实亡)而在战国时期丧失殆尽。
7
2、认识与评价
“礼崩乐坏”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实,而站在另 一个立场上来看,也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 与民族关系史发展的新时代。
❖ 1)从经济文化的角度看,王室衰微的同时是地方 诸侯的兴起,是在更广大的层面上的发展。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与秦统一
合纵连横、长平之战、秦统一
39
24
战国兼并战争的六个阶段
❖ 魏齐之争 ❖ 秦楚之争 ❖ 秦齐并立 ❖ 燕齐之战 ❖ 秦赵大战 ❖ 秦的统一
25
1、魏齐之争
26
孙膑
孙膑故里(鄄城县城东北)
27
2、秦楚之争
秦、
28
29
3、齐秦并立
30
4、燕齐之战
燕王哙禅位与齐伐燕
31
è,遮壅 也。或读
yān
5、秦赵大战
0
李牧之死
32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中国的版
义 图,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38
第一节 从诸侯争霸到秦统一
一、“礼崩乐坏”
1、表现 2、认识与评价
二、春秋列国的争霸斗争
尊王攘夷、管仲改革与桓公首霸、 城濮之战与践土之盟、弭兵之会
, 鼎 迁
对 曰 :
孙 满 劳
戎 , 遂
宣 命昏于“楚至 公 未乱周在子于
三 改,。德,雒
年 。虽德不楚, 》 鼎大之在子观
之,休 问兵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秦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秦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秦的统一与制度变革
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封邦建国与中央集权的演变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

从封建时代的分封诸侯到秦始皇帝的中央集权统一,这一历史进程承载着深刻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内涵。

封邦建国:分封制度的兴起
封建时代,各诸侯国在中央政权的授意下相继建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封国体系。

诸侯们以土地为基础,建立自己的政治势力范围,形成相对独立的王国体系。

分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地方政权的稳定性和影响力,但也带来了诸侯割据、内乱频发等问题。

中央集权:秦始皇统一大业
秦始皇嬴政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纪元。

他通过废除分封制度,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标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秦始皇的统一不仅在政治上实现了国家的整合,也在文化、制度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

制度变革:秦朝的政治革新
随着中央集权的建立,秦朝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变革。

推行郡县制、推行一系列统一标准的措施,建立了集权的行政管理体系,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和权力。

这些变革为后世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奠定了基础。

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的统一与制度变革,是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必然历程。

在这一过程中,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与演进。

这一历史过程为后世政治体系的塑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影响深远。

中国古代历史上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的演变,展示了政治制度的变革和发展,为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变革的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料及解析】“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同时也是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

历史的发展总是会给人们到来惊奇,是秦灭六国而不是六国灭秦。

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战国时期大国称雄,但是出现了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统一成为历史的必然。

得出这一历史结论的史实依据是:战国时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需要;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要求统一;大国兼并小国,局部统一扩大,促进了最终的全国统一;各民族的初步融合,也为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战国后期以来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六王毕四海一,秦灭六国,建立秦朝。

秦统一六国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增强是秦得以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

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用了10年时间,终于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

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