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合集下载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1林业二班第一小组组长: 欧阳组员:谢易成李敏惠赵发颖王晓航孟赵斐陈云达倩2013年9月405林场小班区划图405林场林相图目录1.前言 (1)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 (2)2.1地理概况 (2)2.2 气候特征 (2)2.3 植被 (2)2.4交通 (2)2.5社会经济条件 (2)3.森林资源调查 (2)3.1调查依据 (2)3.2调查范围 (2)3.3主要调查内容 (3)3.4调查方法 (3)3.6主要调查数据及计算方法 (4)4森林资源现状 (5)4.1林地总面积及构成 (5)4.2各类活立木蓄积量 (6)4.3各类森林、林木的起源按面积蓄积统计 (6)4.4林种、龄组统计 (7)4.5外业质量检查 (8)5.森林资源特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9)5.1 405林场森林资源特点 (9)5.2存在的问题 (9)5.3相关建议 (9)6.小结 (10)7.附表(小班调查卡片) (10)405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1.前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通过调查林职院405林场的面积和各树种的蓄积量。

为学弟学妹将来学习实习森林调查技术、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技术等提供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4周时间对森林资源管理这门课程全方位、综合性的实习,让学生具备撰写森林资源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的能力,为以后在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打下一定的基础;并提交实习结果和实习报告。

2.405林场的基本情况2.1地理概况林职院405林场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金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临金殿森林公园,西接世博园,北靠云南野生动物大世界,东邻高天流云别墅区。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简称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简称二类调查)

小班调查
四旁树调查
一、调查对象 生长在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及其它 非林地范围内的乔木、经济林树种和竹 类,达不到片林或林带调查标准的林木 均作为调查对象。乔木树种要求针叶树 树高在 0.5m 以上,阔叶树树高在 1m以 上;经济林树种树高在 0.5m 以上。经 济林树种统计时纳入软阔类;竹类记入 相应的竹类株数中。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定期全面掌握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与动态变化情况的重要基础性 工作,是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基础保障工作, 也是构建定期调查与年度变更调查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检验各地森林覆盖率、森 林蓄积量等生态建设成效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
二、角规调查 对林况比较复杂的林分,主要指人工 异龄林和天然林,为了使调查符合精 度要求,应利用角规样地作为主要辅 助手段进行。林分每公顷断面积:G =Fg×ZG 为林分每公顷断面积;Fg 为 角规断面积系数;Z 为绕测总计数。
小班 蓄积 调查
三、目测调查 对于林况比较简单林分,主要指林木生 长较均匀的人工林,具有 5 年以上的调 查资历的调查员方可采用此法,对于无 目测经验的调查人员和未建立抽样总体 调查单位,不允许使用目测调查。目测 调查员要通过不同类型目测调查练习, 并经过考核,通过 30 块以上的标准地目 测练习和 10 个以上小班目测调查测试, 各项调查因子目测数据 80%项次以上达 到精度要求时,才允许进行目测调查。 目测时必须深入小班内部,选择有代表 性的调查点进行调查。对人工林小细班 可采取先调查平均每亩株数、平均胸径, 求算亩平蓄积的方法进行。为提高目测 精度,在调查点周边区域,选取 10~20 株平均木进行实测,辅助目测林分平均 胸径、平均树高和亩平株数。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研究前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更好地了解森林资源的情况,成为了一个热门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与您分享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研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对森林区域内非林地、非建设用地的调查,主要涵盖森林生态、生产及社会经济信息。

它是一种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有效方式。

方法研究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存在多种,我们将介绍其中三种比较常用的方法:遥感技术、GPS技术和人工调查。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航空器等远距离测量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遥感技术有: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图像解译,是一种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图像,通过对图像进行人工解译,识别出森林、草地、河流等地物的方法。

遥感图像解译主要有两种形式:人工解译和数字图像处理。

冠层高度测量冠层高度测量,是一种利用激光雷达、闪烁激光、雷达测距、高精度全站仪等设备获取森林冠层高度和三维立体结构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地形和林种的地区进行,可以提供非常详细的森林生态信息,对于生态建设和管理非常有益。

GPS技术GPS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用于测量地表要素的坐标和高程信息。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GPS技术有:GPS倒塌量测量GPS倒塌量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林木倒塌量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倒塌树木的高度、直径、树冠面积等信息,可以用于检测森林病虫害、风灾等因素对森林造成的影响。

GPS平面测量GPS平面测量,是一种利用GPS技术测量森林平面信息的方法。

它可以测量森林道路、河流等地物的位置坐标,还可以对森林覆盖程度和使用情况等信息进行调查。

人工调查人工调查是一种通过人工观察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常用的人工调查方法有:直接调查法直接调查法,是一种通过采样调查的方法获取森林中物种及其数量、生长状态、生存环境等信息的方法。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2)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指对森林区域的二次调查,即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再次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森林的分布、类型、结构、组成和数量等方面的情况,为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森林类型调查:对森林的种类、亚型、植被组成、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2. 森林结构调查:对森林的林冠层、干潜层、地被层的结构特征、密度、高度、覆盖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3. 森林组成调查:对森林的树种、树龄、胸径、树高等进行调查和统计,了解森林组成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情况。

4. 森林资源量测定:通过测量和统计,确定森林的面积、蓄积量、林木的估计总量,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潜力。

5. 森林水文调查:研究森林的水定量关系、水资源分配和利用情况,以及森林对水环境的影响。

6. 森林生态环境调查:对森林的生态功能、生态系统服务等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森林对环境的维护和保护作用。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可以获取科学准确的森林资源信息,为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还能为森林经营、防治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方案一、技术方案的制定目的及意义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森林植被类型、种群结构、生长情况、树种组成等信息,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二类调查,可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为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为森林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技术方案的实施步骤1.调查区划划分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将调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适当的调查区划。

每个调查区划的面积应该足够大,以保证样方具有代表性。

2.样方的设置选取每个调查区划内具有代表性的样方。

样方的设置要考虑到地形、植被类型、树种组成等因素,以确保样方对调查区划的代表性。

3.样方调查对每个样方进行系统的调查。

包括:植被调查,测量样方的面积和边长,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可以利用树皮剥去的工具和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计算不同树种的数量和比例,计算样方的平均直径、平均高度等。

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树种组成图和径高比曲线图,分析样方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组成。

5.结果应用及报告撰写将调查结果应用于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编写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的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分析和应用建议等内容。

三、调查工具和方法1.森林植被调查工具包括:皮剥工具、锤子、测径尺、测高尺、测距仪等。

2.样方设置方法可以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设置样方,确保样方具有代表性。

样方数量要足够大,以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3.样方调查方法(1)植被调查:记录样方内各个植被类型的数量、覆盖度等信息。

(2)树种组成调查:记录样方内各树种的数量、直径、高度等信息。

(3)面积测量:利用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样方的面积测量。

(4)直径测量:利用测径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直径测量。

(5)高度测量:利用测高尺对样方内的树木进行高度测量。

四、质量控制措施1.培训工作人员对参与调查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调查目的、流程、操作规范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1. 背景和目的森林资源调查是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森林资源状况和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森林分布、组成和功能,为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工作方案旨在明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确保调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 调查内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森林类型调查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对调查区域内的森林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并记录下各类森林的分布范围和面积。

同时,还需要对各类森林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等进行调查和记录。

2.2 森林质量评估通过样地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对森林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森林植被覆盖率、坡度、土壤质量、水源保护能力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森林管理措施和采取保护措施。

2.3 生物多样性调查通过样地调查和物种清查,对调查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和评估。

主要包括植物物种、鸟类、兽类、昆虫等的分类、分布和数量统计。

调查结果将为保护和管理重点物种提供依据。

3. 调查方法3.1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调查人员将进入调查区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标本的收集和照片的拍摄,对植物、鸟类、兽类等进行分类和记录。

3.2 遥感影像解译遥感影像解译是森林资源调查的辅助手段。

调查人员将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森林类型划分和分布面积估算。

解译过程需基于相关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专业知识。

4. 调查步骤4.1 确定调查区域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调查的具体区域范围。

考虑到资源限制和调查效益,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森林区域进行调查。

4.2 制定调查方案根据调查目的和内容,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

明确调查内容、方法、调查人员和时间安排等。

4.3 实施调查工作根据调查方案,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工作。

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4 数据整理和分析将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进行数据分析和整体评估。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ppt课件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ppt课件
18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调查方法 (1)每木调查(每木检尺) 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并按径阶记录、 统计的工作,称为每木调查或每木检尺。这是林分调查中的 最基本的工作,同时也是计算某些林分调查因子(如林分平 均直径、林分蓄积量、材种出材量等)的重要依据。 确定径阶大小 每木调查前,应先目测平均胸径,确定 径阶的大小,按规定:平均直径在6~12cm时以2cm为一个 径阶;小于6cm时以1cm为一个径阶;大于12cm时以4cm 为一个径阶;对人工幼林和竹林常采用1cm为一个径阶。
按树种分,马尾松面积239.4万hm2,蓄积9142.6万m3; 国外松面积66.10万hm2,蓄积2511.0万m3;杉木面积259.2万 hm2,蓄积14528.7万m3;硬阔类面积118.9万hm2,蓄积 7594.4万m3;软阔类面积30.5万hm2,蓄积769.9万m3;混交 6 类面积115.1万hm2,蓄积6424.8万m3。
(3)乔木林资源 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万hm2,蓄积40971.4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314.0万hm2,蓄积7835.6万m3;
中龄林面积379.7万hm2,蓄积21562.1万m3;近熟林面积89.8 万hm2,蓄积7071.5万m3;成熟林面积39.1万hm2,蓄积 3788.1万m3;过熟林面积6.6万hm2,蓄积714.1万m3。
果树林24.4万hm2,食用原料林54.8万hm2,林化工 业原料林0.4万hm2,药用经济林1.6万hm2,其它经 济林0.3万hm2。
7
一、林业资源现状
3、江西湿地资源现状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地貌丰富,地质历史古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

林业中的二类调查具体指什么

林业中的二类调查具体指什么

林业中的二类调查具体指什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依据。

基本调查内容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界线,并在经营管理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

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

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

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

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和经营成效。

6、调查和计算森林生长量(率)。

以上是调查的基本内容。

还分成各小类。

每个省的都有点区别。

最好参照当地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法。

(一)调查总体思路和时间安排。

总体思路。

严格执行《江苏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面积调查以小班现地勾绘与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成果,以实地调查为主,结合GPS定位技术进行地面校正,获取调查区域的森林资源信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构建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时间安排。

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准备工作阶段,包括编制二类调查《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操作细则》,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

二是调查阶段,用三年时间完成调查任务,时间从2007年开始至2009年结束。

2007年度,完成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市调查;2008年度,完成南通、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市调查;2009年度,完成徐州、连云港、宿迁市调查。

三是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底完成,对调查成果进行验收、数据汇总、总结表彰和成果发布。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对象是在全省境内生长的所有森林、林木和林地。

7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关问题处理方法

7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关问题处理方法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关问题处理方法一、关于“倒木”的界定倒伏在林地上,且已死亡的林木。

二、关于“公益林”的问题1、面积规模、区位范围不能动;2、公益林地界线一般不动,如内有较大面积非林地,要区划出来,并在周边补足公益林面积;3、优势树种是油茶等经济树种的,要填计到具体树种。

三、关于“油茶林”的地类划分1、原来的老油茶林,经过10年的变化,已变为乔木林的,地类区划为乔木林;2、原为油茶林,已荒芜,但还在摘茶籽、还在利用的,地类划为“特规灌木林地”,优势树种为“油茶”。

四、关于“灌木林地”划分1、有一定数量乔木幼树,或有下种母树的,尽量上靠“乔木林地”;2、不能上靠“乔木林地”的,应尽量上靠“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3、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

五、关于“母质母岩与土壤”调查一是要掌握主要识别特征,二是要充分收集利用已有资料,如第二次土壤调查成果等。

六、关于“抽样调查”(一)使用GPS导航定位,记录航迹。

(二)“样地定位”特殊情况的处理:1、样地落在抽样对象(乔木林地)小班的林中空地中,不能移位;2、样地正好落在抽样对象小班与非抽样对象小班边界上的,样地移到抽样对象小班内,以确保样地数量和调查精度;3、样地落在抽样对象小班边缘的,应注意消除林缘误差,将样地移往抽样对象小班内。

(三)样地调查时,幼林中的上一世代母树、幼龄林中龄林中的霸王树,作散生木调查。

七、花卉苗木组树种及代码880000花卉苗木组:880001 桂花880002 红豆杉880003 罗汉松880004 紫薇(银薇——马林光)880005 杨梅880006 柞[zuò]树880007 红叶石楠880008 红枫880009 茶花880010 榆树880011 红桎木880012 香樟880013 银杏880014 竹柏880015 玉兰880016 其他花卉苗木八、空气负离子监测点和对照点监测点应包括:1、县市区人民政府驻地;2、重要森林景观景点。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森林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森林植被及其相关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因此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和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森林资源调查主要分为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两种。

下面将对这两种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类清查是指对全国森林资源进行的系统调查,目的是全面了解森林面积、林分结构、物种组成、生长状况、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情况。

一类清查的主要特点是以全国或大区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广泛、内容繁杂。

一类清查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反映出森林资源的大致状况和区域差异,为制定国家和地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缺点是调查时间周期长,工作量大,成本高,更新速度慢,难以及时反映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

二类调查是在一类清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更为详细和深入的调查,目的是深入了解其中一特定地区的森林资源状况,为局部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类调查的主要特点是以其中一具体的地区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相对较少,但内容更为详细和专一、二类调查的优点是调查周期短,工作量小,成本较低,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和反映特定地区的森林资源状况。

缺点是所得数据只能反映其中一具体地区的状况,无法全面了解全国或大区的森林资源状况。

综上所述,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在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深度、调查周期和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类清查主要的优点是提供全面客观的数据,反映出森林资源的大致状况和区域差异,为制定国家和地方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二类调查主要的优点是调查周期短,工作量小,成本较低,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和反映特定地区的森林资源状况。

因此,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和调查目的确定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流程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流程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森林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之一,不仅是生态安全的保障,还具有经济价值。

第十二章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资料

第十二章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资料

不同造林方式成林年限表
注:慢生树种取上限,速生树种取下限
营造方式
封山育林
飞播造林

直播

直苗、分殖


大苗造林
工业原料林
乔木 5~8 5~7 3~8 2~5 1~2
1
灌木 3~6 4~7 2~6 2~4
1 1
• (2)末成林封育地:通过自然变化,封山育林或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后,不超过成林年限,天然更 新等级中等以上,尚末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林地。
• 地方公益林又分为省级益林、市级公益林和县级公益林。
• (二)按保护等级划分
生态公益林按保护等级划分为特殊、重点和一般三个等 级。
• 1、特殊公益林:位于生态地位极端重要、生态环境极端 脆弱地区内,实行长期封禁管护的生态公益林。
• 2、重点公益林:位于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生态环境非常 脆弱地区内,实行全面封禁或定期封禁管护的生态公益林。
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1、水源涵养林: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 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 以及保护饮用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 和灌木林地。
(1)乔木林:由乔木(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树种组成的片 林或林带,包括郁闭度达不到0.20但生长稳定(人工造林 3~5年后或飞播5~7年后),保存率达到80%以上人工起
源的林分。其中,乔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4m 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当林带的 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 两平行林带的带距≤ 8m进可以按片林调查。 乔木林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①纯林: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末达起测径阶 时按株数计算)占蓄积量(株数)的65%以上 (含65%)的乔木林地 ②混交林:任何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末达起 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不到 65%以上(含65%)的乔木林地。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一、工作目的与意义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非常必要。

森林资源调查便是为此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的目的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组成、质量、数量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为制定更好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本次调查还将为制定森林经济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信息。

二、工作内容(一)调查范围本次调查的范围为本地区管辖的森林,包括国有林、林场、林农合作社、个人林等各种类型的森林。

(二)调查方法1.现场观察法通过实地走访、考察、拍照等方式记录森林的面积、林木类型、密度、高度、径级等基础信息。

2.调查问卷法通过编制调查问卷,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询问,调查森林的种植、抚育、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情况。

3.遥感技术法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森林资源数据,如森林覆盖率、林木类别、生长状况、受害状况等数据,便于后期数据处理。

(三)调查内容1.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评估通过调查森林的面积、树种、高度、密度、生长势等指标,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森林资源质量评估调查森林的材积、产材周期、质量等信息,评估森林资源的质量。

3.森林资源数量统计对森林总面积、蓄积量、乔木、灌木等数字特征进行调查和统计。

4.森林病虫害状况调查森林内的病虫害情况:种类、密度、侵染程度等。

5.森林环境质量检测调查森林内大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等环境状况,以评估森林的环境质量。

三、工作步骤(一)组织领导调查前,需始化工作组,任命负责人、副组长和成员,制订二类调查方案和实施计划。

(二)调查前准备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明确调查区域的地理信息、气候条件、土壤特征等信息。

(三)现场实地调查到调查区域进行现场调查,记录森林的基本情况。

(四)问卷调查编制调查问卷,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询问。

(五)遥感技术获取数据采用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资源的数据信息。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与任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划设计、森林分类经营和编制森林采伐限额等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

搞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对精确把握全市森林资源状况,建立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准时、快捷进行信息沟通和科学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具有重大意义。

调查的目的是把握全市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森林覆盖率指标现状,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为调整我市林业进展方针政策,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进展规划,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和林地爱护利用规划,科学指导森林经营提供根据。

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区域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及其消长改变,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经营管理状况,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爱护、利用意见,并逐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考核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完成状况提供根据。

以本次二类资源数据为基础,组织完成全市xx森林采伐限额编制工作,加快推动各类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实施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调查范围全面完成xx四县以及xx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总面积约740236公顷。

各县(区)区划面积为:xx区1723公顷、xx 区1897公顷、xx谱区1204公顷、三、技术方法调查方法实行地面调查为主、地面调查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地面调查接受小班调查和固定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固定样地调查(复查),估算总体蓄积、计算间隔期内森林资源消长改变,并操纵和平差小班蓄积;通过小班区划调查,把森林资源落实到山头地块。

遥感判读作为补充调查,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帮助判读森林地类、林种和树种等重要因子,提高小班调查精度。

四、组织领导(一)成立领导小组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xx森林采伐限额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为切实抓好调查、编限工作,市林业局成立xx局长为组长,xx副局长、xx副调研员为副组长,xx 为成员的二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1.工作背景与目的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地和气候调控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分布情况,制定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有效措施,有必要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本文旨在提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工作方案,以达到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目的。

2.调查范围与目标本次调查的范围将涵盖我国各个省份的森林资源,并主要针对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物种组成及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将获取以下目标:- 确定各个地区森林资源的面积分布情况;- 了解各地森林中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物种组成;- 调查森林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森林健康状况、林分密度、植被覆盖率等。

3.调查方法与流程3.1 野外调查3.1.1 样地设置在各个调查地点,按照统一的网格方式设置样地,并记录样地的经纬度坐标、海拔高度等信息。

样地的设置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3.1.2 数据采集在样地内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调查。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森林类型:根据实地调查,确定森林的类型,如针叶林、阔叶林等;b) 植被组成:记录样地内主要树种、草本植物等的数量和分布情况;c) 森林结构:测量样地内林木胸径、树高等参数,计算林木密度和胸径分布情况;d) 森林健康状况:记录样地内森林健康状况,如病虫害情况、自然灾害状况等。

3.1.3 数据处理野外调查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两个环节。

a) 数据整理:对野外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校验等。

b) 数据分析:利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森林资源的相关参数和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植被多样性指数等。

3.2 室内工作室内工作主要包括数据整理、报告撰写等环节。

a) 数据整理:将野外调查数据整理成规范的数据表,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b) 报告撰写:根据调查结果,编制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目的、方法、研究结果和建议措施等内容。

森林二类调查因子分类及代码一览

森林二类调查因子分类及代码一览

森林二类调查因子分类及代码一览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物理状况,在森林二类调查中常用的分类因子有以下几项:-平原(00):指地势平坦的地区,没有明显的起伏;-丘陵(01):指地势较平缓的起伏地区,山脉较矮小,谷地较浅;-山地(02):指地势较陡峭的地区,山脉较高,谷地较深;-高山(03):指山脉较高的地区,山巅常年被积雪覆盖;-山谷(04):指山岭之间的洼地,常年湿润。

2.气候:气候是指地球上其中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森林二类调查中常用的分类因子有以下几项:-热带(10):指地球赤道附近的地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亚热带(11):指地球赤道两侧的地区,温度较高,湿度适中;-温带(12):指地球两极之间的地区,温度适中,湿度较小;-寒带(13):指地球两极附近的地区,温度较低,湿度较小;-高山(14):指山脉较高的地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3.土壤: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森林二类调查中常用的分类因子有以下几项:-红壤(20):指由红黄色或红色、黄色的土壤形成的地区,肥力较高;-黄壤(21):指由黄色或褐色的土壤形成的地区,肥力适中;-黑土(22):指由黑色的土壤形成的地区,肥力较高;-铁铝土(23):指由铁和铝氧化物主要组成的土壤,肥力较低;-湿地(24):指地势低洼,常年湿润的地区,土壤湿度高。

4.植被:植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环境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森林二类调查中常用的分类因子有以下几项:-灌丛(30):指由灌木组成的植被,植株较矮小;-高大乔木(31):指由高大乔木组成的植被,植株较高大;-松树(32):指由松树组成的植被,具有比较长的针叶;-桦树(33):指由桦树组成的植被,具有白皮和白色花瓣;-草地(34):指由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植株矮小。

5.人为干扰:人为干扰是指人类对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方案1. 背景与目的森林资源调查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监测与评估的重要工作。

二类调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指定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现状、动态和变化,为科学保护森林、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本文档旨在介绍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具体工作方案。

2. 调查范围和时间(1)调查范围:选取指定区域作为调查样本,建议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区域。

(2)调查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调查的最佳时间段。

通常选择春、夏、秋三个季节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季节变化。

3. 调查内容和方法(1)森林植被调查:通过样地调查和线路走查的方式,记录样地内的主要植被类型、植物物种组成、树高、胸径等,可以辅以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手段获取全局视角。

(2)野生动物调查:通过摄像机监测、声呐监测、踪迹追踪等方法,记录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规律等信息。

(3)水体调查:测量水体的水质指标和水体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密度、丰富度等,以了解水体生态环境的状况。

(4)土壤调查:对土壤进行采样,在实验室中进行土壤质地、含水量、负荷等指标的测试,了解森林土壤的肥力和性质。

(5)气象数据收集:收集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数据,分析气候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4. 调查工具与设备(1)生态调查工具:样地调查表、物种名录、测量工具(尺、经纬仪、高度仪等)(2)摄像机监测设备:摄像机、红外传感器、存储卡等(3)土壤采样设备:铲子、土样采集器、塑料袋等(4)气象数据收集设备:温湿度计、雨量计等(5)数据分析软件: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如Excel、R、Python等5. 调查程序与流程(1)确定调查区域和样本。

(2)准备调查工具与设备。

(3)根据调查内容和方法,制定调查计划并分配调查任务。

(4)进入调查区域,按照调查计划依次进行调查,并记录相关数据。

(5)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6)编写调查报告,并进行数据报送。

森林二类调查内外业工作探讨

森林二类调查内外业工作探讨

森林二类调查内外业工作探讨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木材、药材等资源,还能为我们的生态环境提供重要的保护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需要进行各种调查内外业工作,以便了解森林的生长状况、森林生态系统的构成和变化等信息。

本文将结合森林二类调查内外业工作,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森林资源的调查和管理工作。

一、森林二类调查的概念和内容森林二类调查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调查,以获取森林资源的各种信息并做出评估。

森林资源主要包括各种树木、野生动物、植被等,而森林资源的丰富度、分布情况、生长状况等都需要通过二类调查来了解。

森林二类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森林资源调查:对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估,以便了解森林资源的总体状况。

2. 森林生长调查:对森林的生长速度、更新状况、年龄结构等进行观测和分析,以便了解森林的生长状况和动态变化。

4. 森林资源评估:对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进行评估,以便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调查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和特点,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二类调查内业工作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实地观测和数据采集的工作,是森林二类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二类调查内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地观测:调查人员需要进入森林内部进行实地观测,对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观测和记录。

2. 数据采集:调查人员需要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对森林资源的生长状况、生态环境等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

3. 样地设置:调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样地,对特定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观测,以获取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数据。

4. 调查记录:调查人员需要对调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和观测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

森林二类调查内业工作需要调查人员具备较强的实地观测能力、数据采集能力和记录整理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森林资源知识和测量技术,以确保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m2,灌木林地面积104.2万hm2,未成林地面积23.0万hm2, 苗圃地0.3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8.7万hm2,宜林地6.1万hm2, 辅助生产林地0.04万hm2
按权属划分,国有面积160.4万hm2,集体面积132.0万 hm2,民营面积756.4万hm2,其他经营类型面积23.2万hm2。
果树林24.4万hm2,食用原经济林1.6万hm2,其它经 济林0.3万hm2。
一、林业资源现状
3、江西湿地资源现状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地貌丰富,地质历史古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 的63%。
全省境内水系分水岭与行政区划分界线大致相同,境内 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五大水系及2400多条中小河 流总长度约18400km,绝大多数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 长江,形成独立完整鄱阳湖水系,流域总面积162225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97%。全省平均水资源总量1422.4亿m3, 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5.4%。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水 量1420亿m3,相当于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河入海水量的 总和。全省主要河流和鄱阳湖水质基本良好,达到国家Ⅱ类 标准。截止目前,鄱阳湖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5个,面积 15.6万hm2。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1、森林资源调查概念
森林资源调查是为制定林业方针政策,编制国家、 地方和生产单位的林业区划、规划和计划,实现森林资 源的合理经营、科学管理和永续利用提供可靠的基础资 料,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 设服务。查清森林资源是开展林业生产的先决条件,目 的是避免营林和计划工作的盲目性及被动性。
一、林业资源现状
2、江西林业资源现状
据江西省“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全省土地 总面积1669.5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072.0万hm2,占 64.2%;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森林覆盖率为63.1%。
(1)各类林地面积 按地类划分,有林地面积918.5万hm2,疏林地面积11.2万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讨论内容
一、林业资源现状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三、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
一、林业资源现状
1、中国林业资源现状
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 果 : 全 国 森 林 面 积 19545.22 万 hm2 , 森 林 覆 盖 率 20.36% 。 活 立 木 总 蓄 积 149.13 亿 m3 , 森 林 蓄 积 137.21 亿 m3 。 除 港 、 澳 、 台 地 区 外 , 全 国 林 地 面 积 30378.19万hm2 ,森林面积19333.00万hm2,活立 木总蓄积145.54亿m3,森林蓄积133.63亿m3。天然 林面积11969.25万hm2,天然林蓄积114.02亿m3;人 工林保存面积6168.84万hm2 ,人工林蓄积19.61亿 m3,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一、林业资源现状
1、中国林业资源现状
中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差率低,地区 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 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 区森林资源贫乏。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为12.0%,其中 以台湾省为最高,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30%的有福 建(62.9%)、江西(60.5%)、浙江(60.5%)、黑 龙江、湖南、吉林等6省,超过20%的有广东、辽宁、 云南、广西、陕西、湖北等6省、区,超过10%的有贵 州、安徽、四川、内蒙古等4省、区,其余各省、市、 自治区多在10%以下,而新疆、青海不足1%。
按树种分,马尾松面积239.4万hm2,蓄积9142.6万m3; 国外松面积66.10万hm2,蓄积2511.0万m3;杉木面积259.2万 hm2,蓄积14528.7万m3;硬阔类面积118.9万hm2,蓄积 7594.4万m3;软阔类面积30.5万hm2,蓄积769.9万m3;混交 类面积115.1万hm2,蓄积6424.8万m3。
(3)乔木林资源 全省乔木林面积829.2万hm2,蓄积40971.4万m3。 按龄组分,幼龄林面积314.0万hm2,蓄积7835.6万m3;
中龄林面积379.7万hm2,蓄积21562.1万m3;近熟林面积89.8 万hm2,蓄积7071.5万m3;成熟林面积39.1万hm2,蓄积 3788.1万m3;过熟林面积6.6万hm2,蓄积714.1万m3。
全省非规划林地上乔木林面积8.9万hm2,竹林面积0.4万 hm2,经济林面积5.8万hm2。
一、林业资源现状
2、江西林业资源现状
(2)各类林木蓄积 在活立木总蓄积44530.5万m3中,乔木林蓄积40971.4万
m3,疏林蓄积87.1万m3,散生木蓄积2351.6万m3,四旁树蓄积 1120.4万m3。
一、林业资源现状
2、江西林业资源现状
(4)竹林资源 全省竹林面积98.6万hm2,其中毛竹林面积96.9
万hm2,杂竹面积1.7万hm2。毛竹总株数190870.5 万株,其中林分竹179454.1万根,散生竹11416.4万 株。
(5)经济林资源 全省经济林面积81.5万hm2。按三级林种划分,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3、规划设计调查
(简称二类调查) 也称森林经理调查。以经营管理森林资源的企业、事业或行政区划 单位(如县)为对象,为制定森林经营计划、规划设计、森林区划和检查 评价森林经营效果、动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称为森林经理调查。任务 是为林业基层生产单位(林业局或林场)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变动 情况,分析以往的经营活动效果,编制或修订基层生产单位(林业局或林 场)的森林经营方案或总体设计以及特用林(如母树林、风景林等)规划 设计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因为小班是开展森林经营利用活动的具体对象, 也是组织林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所以二类调查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应该落 实到小班。调查的主要内容,除各地类小班的面积、蓄积量、生长量和枯 损量外,还要进行林业生产条件的调查和其他专业调查。 二类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开展全面的森林经理工作,其详细程度(深 度、广度和精度要求)取决于调查对象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经营水平 以及森林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等。此类调查时在国家林业局统一部署少,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调查间隔期为10年。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2、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调查) 是全国或大林区为调查对象,要求在保证一定精度的条 件下,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全国或大区域森林资源总的状况 和变化,为分析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制定国家林 业政策、计划,调整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经营方针,指导和 控制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森林资源的落实 单位在国有林区为林业局,集体林区为县,也可以为其他行 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区划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 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以及更新采伐等。一般在国家林业 局的组织下定期实施,复查间隔期一般为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