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相关规范及参考资料
岩土专业参考规范书目(含勘察和施工)
岩土工程专业参考规范书目(含勘察和施工)一、岩土工程专业参考规范与书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09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9.《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0.《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11.《通用水泥质量等级》JC/T452-20091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扎光圆钢筋》GB1499.1-20171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扎带肋钢筋》GB1499.2-201814.《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15.《热轧圆盘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4981-2009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18.《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19.《建筑用砂》GB/T14684-20112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1722.《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2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25.《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BJ08-72-199826.《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CJJ/T7-201727.《河北省建筑地基承载力技术规程》DB13(J)/T48-20052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20142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30.《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31.《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2013.32.《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33.《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34.《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3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6.《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210.1-201237.《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1638.《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39.《旋挖钻机施工操作技术规程》DB13(J)/T139-201240.《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04G36141.《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T39-201642.《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4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20164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4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下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和行为规律,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岩土工程的开展离不开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工作,而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作为岩土工程领域的指导性文件,对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二、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基本原则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实用性。
科学性是指勘测设计工作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准确性是指勘测设计结果应精确可靠;全面性是指勘测设计应考虑岩土体的各种工程性质和行为规律;实用性是指勘测设计结果应能指导工程建设和管理。
三、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内容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内容包括岩土体力学性质、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地下水条件、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岩土工程边坡稳定性等内容。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四、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方法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室内试验、数据分析和勘测设计报告等环节。
野外调查是指对工程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实地勘测和观测;室内试验是指对野外采集的岩土样本进行力学性质、地质条件等测试和分析;数据分析是指对室内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勘测设计报告是指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工程提供勘测设计方案和建议。
五、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要求岩土工程勘测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要求还包括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勘测设备和试验设备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指标和性能。
第二篇示例: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施工。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是岩土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必要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手册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参考书籍,对于岩土工程从业人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规范GB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规范GB引言本规范旨在规范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的要求和程序,以确保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根据国家标准GB/T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及实际工程经验,制定本规范以提供指导和参考。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岩土工程项目,包括但不限于隧道、地铁、高速公路、水库、大坝等。
地质灾害勘察应在项目规划、设计和施工前进行,以识别潜在风险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勘察内容1. 对工程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调查,包括地势、坡度、土壤类型等。
2. 对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水位、水质、水流方向等。
3. 对地质构造进行调查,包括断裂、褶皱、岩层倾角等。
4. 对地震烈度和地质灾害历史进行研究,评估可能的地震和地质灾害风险。
5. 对局部地质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如岩溶、滑坡、泥石流等。
勘察方法1. 采用现场勘察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勘察结果准确可靠。
2. 现场勘察应包括地质、水文、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观测和测量。
3. 实验室分析应进行取样和试验,包括土壤和岩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的测试。
评价与报告1. 对勘察数据进行评价和分析,判断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
2. 编制地质灾害勘察报告,包括勘察结果、评估分析、预防和控制建议等内容。
施工措施根据地质灾害勘察报告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和工程处理,确保工程的安全实施。
结论本规范提供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勘察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对于预防和控制工程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勘察和报告,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0一
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的重要性,提高相 关人员的意识。
要点二
培训
组织专业培训课程,确保相关人员掌握规范要求,提高执 行能力。
规范执行监督
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岩土工程勘察活动的全过程进 行监督。
违规处理
对违反规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规范的权威性和 严肃性。
初步勘探和测试应包括钻孔、原位测 试、取样等。
初步勘察应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地形 地貌、地层结构、地下水状况等。
详细勘察规范
详细查明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详细勘察应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详细查明,包括地层结构、 岩土性质、地下水状况等。
勘探和测试方法
详细勘察应采用多种勘探和测试方法,如钻孔、原位测试、取样等。
原位测试
总结词
直接在现场测试岩土性能的方法
详细描述
在建设场地直接对岩土进行测试,如载荷试验、触探试验等,以获取岩土的力学性能参数,为设计提 供依据。
室内试验
总结词
对采集的岩土样品进行详细检测 的方法
详细描述
将采集的岩土样品带回实验室进 行详细的检测,如土工试验、岩 石试验等,以获取岩土的详细物 理和力学性能参数。
随着工程实践和技术研究的深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将继续不断完善和更新 ,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将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勘察效率和精度。
02
勘察阶段与规范
勘察阶段划分
01
初步勘察阶段
确定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场地 稳定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确定 建设规模和主要建筑物。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目录
• 概述 • 勘察阶段与规范 • 勘察方法与技术 • 岩土工程评价与报告 • 规范实施与监督
岩土工程施工与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施工与勘察规范一、引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分支,其施工与勘察规范对于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岩土工程施工与勘察规范的相关内容,为岩土工程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岩土工程施工规范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与研究,了解地质条件,确定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还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
2. 施工作业在进行岩土工程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应当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施工,不得擅自变更。
3. 施工监督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有专业监理单位进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监理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4. 施工质量岩土工程施工质量是关乎工程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5. 施工安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重视施工安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人员应当统一着装,佩戴安全防护用具,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6. 施工验收岩土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当由专业验收单位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验收单位应当对施工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出具验收报告。
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 勘察前准备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前,勘察单位应当对勘察区域进行资料搜集和现场勘察,了解地质条件,确定勘察范围。
勘察单位应当选择合适的勘察技术和方法,确保勘察质量。
2. 勘察作业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时,勘察人员应当按照勘察规范要求进行勘察,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
勘察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程序操作,确保勘察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完成后,应当对勘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写勘察报告。
勘察报告应当包括地质概况、勘察方法、数据处理等内容,并提出专业建议和意见。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岩石质量指标RQD的定义。
(2.1.8)按RQD对岩石进行分类,见3.2.5条。
2、岩土参数标准值的定义:岩土参数的基本代表值,取0.05分位数。
(2.1.13)3、工程重要性分级:三个等级。
(3.1.1)4、场地的分级:三个等级。
(3.1.2)5、地基的分级:三个等级。
(3.1.3)6、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级:三个等级。
(3.1.4)7、岩石坚硬程度分类。
(表3.2.2.1)8、岩体完整程度分类。
(表3.2.2.2)9、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
(表3.2.2.3)10、岩石软化系数的定义及特殊性岩石的定义。
(3.2.4)11、对岩石的描述项目。
(3.2.5)12、岩体的描述项目与岩层按厚度分类。
(3.2.6)13、对地下硐室及边坡工程,进行岩体结构分类。
(3.2.7)14、对Ⅳ级和Ⅴ级岩体描述的注意事项。
(3.2.8)15、土按年代及成因分类。
(3.3.1)16、碎石土的定义及分类。
(3.3.2)17、砂土的定义及分类。
(3.3.3)18、粉土的定义。
(3.3.4)19、粉质粘土与粘土的定义。
(3.3.5)20、“互层、夹层、夹薄层”的定义及单独分层厚度的规定。
(3.3.6)21、肉眼鉴别粉土与粘性土的方法。
(表3.3.7)22、按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划分碎石土密实度。
(表3.3.8.1-3.3.8.2)23、按标贯试验击数划分砂土密实度。
(表3.3.9)24、按孔隙比划分粉土密实度。
(表3.3.10.1)25、按含水量划分粉土湿度。
(表3.3.10.2)26、按液性指数划分粘性土稠度状态。
(表3.3.11)27、。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THANKS.
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 供准确的地质、岩土信息,评估场地 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为工程设计、施 工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保障工程安全
岩土工程勘察能够揭示场地地质、岩 土条件,评估其稳定性和适宜性,为 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 保障工程的安全性。
提高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风险
案例四: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
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涉及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需要采用特殊的勘察技术 和方法。
在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重点考虑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建筑材 料等因素,并采用无损或微损的勘察手段和技术,如红外线探测、地磁探测等。
历史建筑保护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的难点在于如何保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如何处理建 筑的特殊材料和结构,以及如何解决勘察和修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文化冲突。
数据准确
报告中的数据应准确可靠,测试和分析方法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以保证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图表丰富
报告中应包含丰富的图表,如地层柱状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原位 测试成果图等,以便于读者直观理解岩土工程勘察结果。
报告的评审与修改
专家评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完成后,应邀请相 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以确保报告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原位测试
总结词
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进行各种力学试验和观测,以获取岩土体的原位应力、变 形特性等参数。
详细描述
原位测试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静力触探、动力触探、 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通过原位测试可以获取岩土体的原位应力、变形 特性等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室内试验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0 2 年3 月1 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通知建标[2002]7 号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21 2001,自2002 年3月1 日起施行。
其中1.0.3、4.1.11、4.1.17、4.1.18、4.1.20、4.8.5、4.9.1、5.1.1、5.2.1、5.3.1、5.4.1、5.7.2、5.7.8、5.7.10、7.2.2、14.3.3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94 于2002 年12 月31 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 号文的要求,对1994 年发布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编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重点修改的部分编写了专题报告,并与正在实施和正在修订的有关国家标准进行了协调,经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先后形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经审查报批定稿。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 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
现分为14 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1总则1.0.1为了在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规范。
1。
0。
2本规范适用于除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和桥隧工程以外的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1。
0.3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1.0。
3A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童生全韭芝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1。
0。
4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
1.1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1.2工程地质测绘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采用搜集资料、调查访问、地质测量、遥感解译等方法,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要素,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2.1.3岩土工程勘探geotechnical exploration岩土工程勘察的一种手段,包括钻探、井探、槽探、坑探、洞探以及物探、触探等.2。
1。
4原位测试in—situ tests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2。
1。
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统计、归纳、分析、评价,提出工程建议,形成系统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勘察技术文件。
2.1。
6现场检验in—situ inspection在现场采用一定手段,对勘察成果或设计、施工措施的效果进行核查。
2。
1。
7现场监测in—situ monitoring在现场对岩土性状和地下水的变化,岩土体和结构物的应力、位移进行系统监视和观测。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最新范本
原位测试
使用薄壁取土器采集粉质粘土试样6组,试样等级Ⅰ级,进行了原生土样的物理力学室内试验。采取中等风化带岩样12组,进行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以及三轴剪切试验。
提交主要的
成果资料
岩土工程面图(1:200);
钻孔柱状图(1:100~1:200)。
计划勘察
起止时间
外业:3天
内业:10天
项目负责人
(职称)
Xx(注册岩土工程师)
合同价款
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
下浮50%计取勘察费
工程概况及
设计意图
场地现状地形图和拟建物总平面图,拟建场地总占地面积3201m2,总建筑面积约17500m2,主要拟建物为综合楼13~14F/-5F楼、地下车库-5F以及附属商业组成,拟建物重要性等二级,框剪结构,基础形式待定。
工程名称
某某地块项目
工程地址
某某
建设单位
某某某某工程有限公司
执行的主要
及相关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修订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周边环境及相邻有关建(构)筑物状况
无
岩土工程
勘察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
场地复杂等级:二级
地基复杂等级:二级
边坡安全等级:一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甲级
场地
工程地质
基本状况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详细调查,场地位于某某背斜南西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产状为268°∠9°。经地质调查,发育有构造裂隙两组:①组产状为130°∠73°,裂面平直,闭合,裂隙间距0.10m~0.30m,无充填,裂隙延伸长度1.5-3.0m;②组产状为②37°∠78°,裂面平直,微张,泥质充填,裂隙间距0.10m~0.3m,延伸长度0.80~2.00m。场地范围内岩体结构面主要为岩层面及裂隙面,裂隙组数为3组(含层面),裂隙结合程度较差,层面结合程度一般,均为硬性结构面
岩土工程施工勘察规范
GB+HBDB岩土工程勘察常用资料摘录版目录1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勘察等级标准··12 岩土的分类··33 碎石土、砂土、粉土的密实度··64 建筑抗震··75 岩土层、标贯、静力触探与剪切波速的关系··86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97 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指标··108 岩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179 岩土指标统计精度表··1910 原位测试··2011 统计方法及野外工作量的布置·2512 野外工作量的布置·2613场地和地基··281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3215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37工程重要性等级标准场地等级(复杂程度)标准地基等级(复杂程度)标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标准环境类型分类注;①高寒区是指海拔高度>﹦300m的地区;干旱区是指海拔高度﹤3000m,干燥度指数k≥1.5的地区;湿润地区是指干燥度指数k﹤1.5的地区;②强透水土层是指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和细砂;弱透水层是指粉砂、粉土和粘性土;③含水量ω﹤3%的的土层可视为干燥土层不具有腐蚀条件;④当有地区经验时,环境类型可根据地区经验划分;但同一场地出现两种环境类型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场地土覆盖层厚度划分标准GB50011—2001 4.1.4条款注意:GB50021——2001规规定:建筑场地的类别应以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为准。
甲、乙类建筑应严格执行。
不超过10层且高度不超过30m丙类建筑及丁类建筑可据岩土名称和性状,先划分土的类别,再估计岩土的剪切波速,最终给出建筑场地类别。
岩土层的剪切波速测量:初勘时剪切波速测量钻孔不宜少于3个,应占控制性钻孔的1/3——1/5。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培训员工:对员工进 行应急救援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 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 队伍,确保在事故发 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 展开救援工作。
01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
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质、水文等环境因素 历史资料分析:收集和分析工程所在地的历史地质灾害资料,评估风险 专家评估:邀请地质专家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风险评估 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01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基本要求
人员安全培训与资质
必须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员工 了解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员工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前,应对 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 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 能力
设备安全性能与维护
设备应具备可靠的安全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和检修时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吸取教训与改进措施
案例分析:某工程勘察现场发 生的安全事故原因及教训
改进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吸取教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 规程,确保勘察现场安全
改进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
提高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案例分析:介绍 实际工程中发生 的安全事故案例, 分析原因和教训。
安全意识培养: 强调在勘察工作 中时刻保持警觉, 遵守安全规定, 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勘察方案,明确勘察目的、 范围、方法等
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精)
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用 品; 2 防护用品必须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 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 3 应经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验收,使用前 应对其防护功能进行检查 ; 4 及时更换、及时报废。 职业病防护措施: 1 公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 、 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
征求意见稿——第3章 勘察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和 劳动保护,分为3节,3.1 一般规定3.2 勘察安全 生产管理体系3.3勘察作业劳动保护。专家审查 会建议修改为基本规定。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
第4章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章分为3节,即4.1 一般规定,4.2 工程地质测 绘与调查,4.3 地质点和勘探点施放。共有条文 18条,其中强制性条文1条。 在4.1一般规定一节中,对不同作业场地、作业环 境、作业条件等安全生产防护措施作出统一规定。 在4.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一节中,根据不同特殊 作业场地和作业环境,对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作 业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作出不同规定。
第3章 基本规定
本章没有分节,共有条文13条,其中强制性条文 2条。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勘察单位应建立健全安 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劳动保护制度。明确勘察单位 安全生产责任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要求勘察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 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 的任职资格做出规定。强调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
当原位测试与检测作业涉及到其它专业如勘探作业和桩工机械时要求其安全生产应遵如勘探作业和桩工机械时要求其安全生产应遵守相关专业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守相关专业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第第8282原位测试一节中由于原位测试方法很多原位测试一节中由于原位测试方法很多规范仅针对常用的规范仅针对常用的66种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种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和扁铲侧胀试验根据其作业流试验旁压试验和扁铲侧胀试验根据其作业流程中关键作业节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了程中关键作业节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了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相应的安全作业规定最大限度防范作业过程中相应的安全作业规定最大限度防范作业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一、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1、总则(1)为了规范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活动,保证岩土工程地质资料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勘查条例》等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福建省岩土工程技术设计、技术科研及勘查、管理及其他有关活动。
2、岩土工程勘察原则(1)安全原则:有效保护地质灾害及其他地质灾害,发现并采取正确措施;(2)环境原则:尊重自然环境,全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3)科学原则:力求得到准确作业结果,依据科学原理进行勘察设计和方案的制定;(4)真实原则:勘察和设计的每一项工作都要根据实际地质条件进行;(5)效率原则:勘察要尽快完成,确保勘察结果可靠;(6)质量原则:勘查工作应质量优良,保证勘察结果精准。
3、岩土工程勘察目的(1)完成岩土工程设计的依据,为岩土工程的运行提供可靠的、科学的、经济适当的地质资料;(2)发现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状况的变化,及时采取应急措施;(3)把握岩土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与施工有关的设计变化;(4)检验地质灾害给岩土工程安全运行带来的影响。
4、岩土工程勘察方法(1)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收集地质资料、掌握设计条件和工程情况的重要400手段。
在现场勘察中,要根据勘察内容和需要,采取不同的挖掘方式,并行进挖掘、划线、测量、记录工作;(2)设备测量设备测量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也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勘察设备的使用中,要根据勘察内容和需要采取不同的测量设备,并加以综合评估,保证测量精度;(3)实验室分析和分析实验室分析和分析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分析和分析依据不同的分析内容,分析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实验室分析需要用到测试仪器及实验室设备,一般来说,所有的样品经过实验室分析测试后才能呈现地质资料;(4)地质资料处理地质资料处理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整理地质资料、进行资料研究和编制设计单位依据、编制地质报告及其他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一、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岩土工程设计的基础,它通过对地下岩土体的调查和分析,获取岩土工程设计所需的各项参数和信息。
岩土工程勘察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施工质量。
为了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科学、规范和高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二、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以下信息:1.地质构造和地层分布:通过调查和分析地质遗迹、构造和地层分布,确定地下岩土体的类型、结构和分布情况;2.岩土层位及其物理和力学性质:通过调查和测试,获取岩土层位的分布、厚度以及物理和力学性质;3.岩土状况和地下水位:通过现场勘察和测试,了解岩土体的含水量、密实度、含量和地下水位等信息;4.地下岩土脆弱位置和隐患: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发现地下岩土脆弱位置和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等隐患;5.岩土工程加固和处理方案:通过岩土工程勘察,为岩土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从而制定合理的加固和处理方案。
三、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岩土工程勘察包括以下内容:1.野外地质勘察:包括野外地质地貌观察、地质构造调查、地层分析等;2.岩土层位调查:包括岩土层位分布的勘察和确定;3.岩土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包括野外取样和室内试验等;4.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包括地下岩土脆弱位置和地质灾害隐患的调查;5.地下水位调查:包括地下水位的测定和水文地质调查;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包括将勘察结果整理和分析,形成综合勘察报告。
四、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野外地质勘察:采用实地观测、测量和记录的方式,获取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和地貌等信息;2.岩土层位调查:采用钻探、挖掘、显露和采样等方法,确定岩土层位的分布和性质;3.岩土物理和力学性质测试:采用野外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方法,获取岩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参数;4.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调查:采用现场观察和记录的方式,发现地下岩土脆弱位置和地质灾害隐患;5.地下水位调查:采用水位测定和水文地质调查等方法,获取地下水位和水文地质信息。
岩土勘察规范
岩土勘察规范岩土勘察规范是指对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工程岩土的性质、结构与分布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以便为工程设计、建设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规范。
岩土勘察规范主要包括岩土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岩土勘察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岩土勘察报告的要求等。
岩土勘察的目的和任务主要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岩土的基本特性,如土质、岩性、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等,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岩土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岩土的类型、分布、组成、结构,以及地下水、地表沉降等现象的调查和研究。
岩土勘察的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岩土试验和室内分析等。
野外调查是岩土勘察的基础,它通过现地实地观察和采集岩土样品,了解和掌握岩土的分布、性质和结构等。
野外调查主要包括现场勘察、探槽、采坑、钻探等。
现场勘察是通过人工观察和测量,了解和掌握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和地下水位等。
探槽和采坑是通过开挖和观察岩土剖面,了解和掌握地下岩土的分层、结构和性质等。
钻探是通过钻孔和取样,获取地下岩土样品,以便进行室内试验和分析。
岩土试验是岩土勘察的重要环节,它通过对钻孔样品和采坑样品的室内试验,了解和评价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等。
岩土试验主要包括土质试验、岩性试验和地下水试验等。
土质试验主要是通过对软土和黏土等土质样品的实验,了解和评价土的密实度、含水率、可塑性等性质。
岩性试验主要是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实验,了解和评价岩石的密度、强度、索氏系数等性质。
地下水试验主要是通过对地下水位、水温和水质等的实验,了解和评价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性质。
岩土勘察报告是岩土勘察工作的总结和归纳,它主要包括勘察成果的详细描述、分析和评价,以及工程建设的建议和措施等。
岩土勘察报告应具备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等要求,以便为工程设计、建设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
总之,岩土勘察规范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规范和标准,它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严格按照岩土勘察规范进行勘察工作,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可行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一、《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总则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4.1房屋建筑和构筑物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设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征,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2、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进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浮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岩土工程勘察相关规范及参考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相关规范及参考资料目录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二、关于我省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图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勘察专业方面有关技术问题的解答四、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七、参考资料: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 7-89 附录五土(岩)的承载力标准值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资料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01 附录D地基承载力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 024-855.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08-37-2002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资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度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PPT精品文档36页
方法手段:调查、钻探、取样、试验、测试、检验、监测、设计、治理、咨询( 12.4.2条)。 成 果:增加岩土利用、整治、改造方案的分析论证,对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 岩土问题进行预测、提出控制,预防措施建议,提交有关图表和专向报告。
岩石分类
• 地质分类
•
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
• 工程分类
•
三本国家标准统一
•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21-2019)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9)
岩石的风化
• 风化作用 • 物理风化 • 化学风化 • 生物风化
• 风化程度 • 残积土(岩、土过渡) • 全风化 • 强风化 • 中等风化 • 微风化 • 未风化 (新鲜岩石)
搓条试验 韧性试验
摇振反应
干强度
• 方法:捏成土团
• 分类
• 用力才能掰断• 干强度 高• Nhomakorabea稍用力可捏碎
• 干强度 中等
• 易捏碎 或捻成粉末 • 干强度 低
搓条试验
• 含水量稍大于塑限的 • 分类 土 ,手 上 搓 条
• 直 径 小 于 1mm • 直 径 为 1--3m m • 直 经 大 于 3mm
• 15--5
• 小于 5
极硬岩石
fr>60: 坚硬岩
次硬岩石 60≥fr>30: 较硬岩
94规范 次软岩石 30≥fr≥15: 较软岩 20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3.《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4.《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6.《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二、关于我省工程勘察和地基施工图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勘察专业方面有关技术问题的解答四、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五、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六、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七、参考资料: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 7-89 附录五土(岩)的承载力标准值2.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资料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2-2001 附录D地基承载力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 024-855.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08-37-2002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资料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勘察部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0.3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和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1.11详细勘察应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主要应进行下列工作:1 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3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 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度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1.17 评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勘探点。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时;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4 当有大面积的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5 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4.1.20详细勘察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个;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4.8.5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治理(降水或隔渗)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4.9.1桩基岩土工程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 查明场地各层岩土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2 当采用基岩作为桩的持力层时,应查明基岩的岩性、构造、岩面变化、风化程度,确定其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和基本质量等级,判定有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或软弱岩层;3 查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定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5 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1.1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时,应进行岩溶勘察。
5.2.1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滑坡或有滑坡可能时,应进行专门的滑坡勘察。
5.3.1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危岩或崩塌时,应进行危岩和崩塌勘察。
5.4.1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有发生泥石流的条件并对工程安全有影响时,应进行专门的泥石流勘察。
5.7.2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
5.7.8 地震液化的进一步判别应在地面以下15m的范围内进行;对于桩基和基础埋深大于5m的天然地基,判别深度应加深到20m,对判别液化而布置的勘探点不少于3个,勘探孔深度应大于液化判别深度。
5.7.10 凡判别为可液化的土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确定其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
勘察报告除应阐明可液化的土层、各孔的液化指数外,尚应根据各孔液化指数综合研究场地液化等级。
7.2.2 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2 稳定水位应在初见水位后经一定的稳定时间后量测;3 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
14.3.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就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2 拟建工程概况;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4 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5 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6 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7 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 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文档顶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与勘察有关:3.3.1 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
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不应在危险地段甲、乙、丙类建筑。
4.1.6 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
1。
6划分为四类。
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
1。
6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
表4。
1。
6 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如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等)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的动力参数。
4.3.2 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6度设防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4.4.5 液化土中桩的配筋范围,应自桩顶至液化深度以下符合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所要求的深度,其纵向配筋应与桩顶部相同,箍筋应加密。
5.1.4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5。
1。
4-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按表5。
1。
4-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
05s。
注:1 周期大于6.0s的建筑结构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应专门研究;2 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应允许按批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采用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表5.1.4-1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表5。
1。
4-2 特征周期值(s)文档顶端《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J83--91)6.2.1在软土地区基坑勘测,应注意开挖由于土体应力场的变化和软土具有流变性质,引起土体的位移。
如基底土的回弹、土坡土体的侧向位移与沉降等不良现象,提出相应措施以及有关参数,为基坑开挖的施工设计提供资料。
6.2.2基坑开挖前必须查明影响范围内已有建筑物、地下结构物以及管道等设施的位置。
并预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必要的预防、控制和监测等有效措施。
文档顶端《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87)2.3.1进行膨胀土场地的评价,应查明建筑场地内膨胀土的分布及地形地貌条件,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及土的自由膨胀率等指标综合评价。
必要时,尚应进行土的矿物成分鉴定及其他试验。
文档顶端《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50025-2004)4.1.1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查明下列内容,并应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和设计要求,对场地、地基作出评价,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建议。
l黄土地层的时代、成因;2湿陷性黄土层的厚度;3湿陷系数、自重湿陷系数和湿陷起始压力随深度的变化;4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5变形参数和承载力;6地下水等环境水的变化趋势;7其他工程地质条件。
4.1.7采取不扰动土样。
必须保持其天然的湿度、密度和结构。
并应符合I级土样质量的要求。
5.7.2在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桩基础,桩端必须穿透湿陷性黄土层。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压缩性较低的非湿陷性黄土层中;2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端应支承在可靠的岩(或土)层中。
6.1.1 当地基的湿陷变形、压缩变形或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针对不同土质条件和建筑物的类别,在地基压缩层内或湿陷性黄土层内采取处理措施,各类建筑的地基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甲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采用桩基础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或将基础设置在非湿性黄土层上:2乙、丙类建筑应消除地基的部分湿陷量。
8.1.1 在湿陷性黄土场地,对建筑物及其附属工程进行施工,应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用水和场地雨水流入建筑物地基(或基坑内)引起湿陷。
8.1.5在建筑物邻近修建地下工程时。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原有建筑物和管道系统的安全使用,并应保持场地排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