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儿童自闭症研究综述

儿童自闭症研究综述

⼉童⾃闭症研究综述XXXXXXXXXXXXXXXX 本科⽣专业课程论⽂课程名称:⼉童异常⼼理学论⽂题⽬:⼉童⾃闭症研究综述学⽣姓名: XX 学号 XXXX系部:教育科学系专业年级:应⽤⼼理学XX级指导教师: XXX评定成绩:⼉童⾃闭症研究综述摘要本⽂概述了当前国内外有关⼉童⾃闭症的研究历史、定义、临床特征、病因与诊断和治疗、⼲预⽅案的研究,并简要分析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向.关键词⼉童⾃闭症孤独症诊断治疗病因临床特征1、引⾔⾃闭性(Autism,⼜称孤独症)⼀词最早由瑞⼠精神病医⽣Eagen Bleuer于1911年提出并引⼊专业⽂献中.1943年,Kanner以“情绪接触的⾃闭性障碍”(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act)为题,报告了11个⾃闭性障碍的⼉童病例,第⼆年,Kanner ⼜将这些病例命名为“早期幼⼉⾃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起初⼈们对Kanner的研究结论兴趣不⼤,但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童⾃闭症作为⼴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简称PDD)的典型代表,受到了世界范围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经过⼏⼗年深⼊研究,⽬前在⼉童⾃闭症领域已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不仅继承了Kanner关于⾃闭症的经典性研究成果,也修正和补充了Kanner对⾃闭症的特征描述、对⾃闭症病因的不恰当的认识,诊断技术、治疗措施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扩充.2、⾃闭症的定义及临床特征根据世界卫⽣组织的《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d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10)以及美国精神医学协会的《精神异常诊断和统计⼿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APA,2000)认定为⼀种特殊类型的⼴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前⽐较⼀致的看法认为,3岁前即有所表现的社交能⼒和语⾔沟通能⼒缺陷,以及重复性的刻板⾏为,是⾃闭症⼉童的定义性特征.⾃闭症⼉童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三点:第⼀,社会交往障碍.因⾃闭症⼉童缺乏社会兴趣.对熟悉或不熟悉的⼈往往不加区别地表现出冷漠.他们不容易去理解他⼈的⾯部表情.不会“察⾔观⾊”:也不能恰当地表达⾃⼰的感情.因⽽,⽆法表达情意或与其他⼈建⽴关系.第⼆,⾔语或⾮⾔语的交流障碍.⾃闭症⼉童的语⾔能⼒各不相同,约有50%的⾃闭症⼉童没有沟通性的语⾔.有语⾔的也因其发展轨迹的异常化⽽表现为鹦鹉式仿说、答⾮所问、声调缺乏变化等特征.第三,限局性的必趣、重复刻板的⾏为⽅式.这种特征表现在⾃闭症⼉童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具体表现例如⾛路⽤同⼀步幅,路线固定刻板,玩具要按⼀定顺序排列,如果这种顺序被打乱,他们的情绪马上会变得暴躁不安等.“三联征”不仅是孤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还是进⾏诊断时的重要依据.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特征,许多⾃闭症⼉童还有明显的感知觉障碍,有些对感觉刺激如光、噪⾳、触觉或痛觉等反应过度迟钝,有些则反应过度敏感.或⽆法过滤整合有效信息,并做出适当的反应.⾃闭症⼉童也常存在运动障碍.包括体态的异常,脸部、头、⾝体、四肢的运动异常,眼腈的运动异常;重复性的⼿势和动作以及笨拙的⾛路姿态等.⼤多数⾃闭症⼉童都伴随有智⼒障碍.⼤约20%的⾃闭症⼉童有正常智⼒,30%有轻度⾄中度智⼒障碍,42%有中度和极重度智⼒障碍.⾃闭症⼉童的机械记忆和视觉记忆都具有很强的优势.另外,他们的短期记忆较强,⽽对以前记忆的材料进⾏重组性编码时.就显得到难重重.3、⾃闭症⼉童的诊断标准⽬前,国际上对⾃闭症⼉童的诊断主要依据WH0编写的《国际疾病分类⼿册⼀第10版》(ICD⼀10,1992)以及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写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册⼀第4版》(DSM—IV,1994)中提出的有关⾃闭症⼉童的诊断标准.按照ICD⼀10标准归结如下:①起病于30⽉以前;②存在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不同程度的语⾔障碍,重复刻板单调的动作或⾏为;③排除其他的疾病,如Rett综合症、多发性抽动症、婴⼉痴呆、选择性缄默症、⼉童抑郁症等.诊断量表:常⽤的诊断量表有⼉童孤独症⾏为筛查量表(ABC)、⼉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童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DI).另外,智⼒测评应根据患⼉的临床表现和年龄来选⽤适当的量表.常⽤量表有图⽚词汇(PPVT)、绘⼈测验、瑞⽂推理测验、韦⽒智⼒测验(WISC 或WPPSI)等.4、⾃闭症的病因研究4.1.遗传因素对双胞胎和家族患者量化分析显⽰,⾃闭症的遗传可能性⼤于90%.通过对单卵双⽣⼦和双卵双⽣⼦在临床表现上的⼀致性⽐较,发现差异显著(60%:5%),由此推论基因在⾃闭症发病中的作⽤(Bailey et al,1995).但是随后(1996)他对16位单卵双⽣⼦的研究表明.即使有同样的遗传基因,f临床上也表现出很⼤的异质性.Piven等(1997)研究结果表明⾼发⾃闭症家族的家属中,社交、交往缺陷和刻板⾏为发⽣率较⾼;⾃闭症⼉童双亲的⼈格特征多为冷淡、刻板、敏感、焦虑、谈话专断、固执、缺乏⾔语交流、很少发展友谊,由此推论⾃闭症有可能是常染⾊体隐性遗传的结果.新近有关⾃闭症染⾊体的研究提⽰,⾃闭症易患基因最可能在15号染⾊体和X染⾊体.15号染⾊体长臂异常,尤其是15q11.13部分染⾊体四体与⾃闭症状有关.⼤约3名脆性X染⾊体突变的男性中有1⼈有明显⾃闭症特征,相应地,2%⼀10%的⾃闭症病例与脆性x染⾊体综合征有关.但Dykens等(1997)⽤原代细胞培养⽅法研究显⽰拥有脆性X染⾊体异常的患者还不到5%.Hallmayer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X染⾊体上并没有⼀个主要基因的影响能引起⾃闭症症状.4.2.脑的⽣理和化学因素通过脑影像技术对⽐研究,发现患者的脑⼲总⾯积和脑桥⾯积均显著⼩于正常⼈(Gaffney);⼤脑总⾯积、脑组织和左右侧脑室体积均显著⼤于正常⼈,患者⼤脑顶、枕、颞叶的体积都有增⼤的迹象,⽽额叶则没有增⼤的迹象,即和其它区域的体积相⽐,额叶体积的异常可能是最明显的(Piven);患者的左侧脑室颞侧⾓有扩⼤现象,并由此假设颞叶功能障碍可能是⼀个重要发病因素(Hauser);患者的胼胝体和下后区体积明显⼩于正常的对照组(Piven);⼩脑神经元的⼴泛减少(williams);⼩脑发育不良或过度增⽣(Courchesne);⼤脑⽪质代谢呈弥漫性减弱(Sherman);脑⾎流灌注低于同龄健康对照组,尤以右侧颞叶和双侧额叶最明显(George);全脑葡萄糖利⽤率显著⾼于对照组(Rurnsey);齿状核⼀丘脑⼀⽪质通路存在5⼀HT合成异常(Chugani)等.<科学》杂志2004年6⽉26⽇报道,法国和意⼤利的科学家最近研究指出导致⾃闭症的可能因素:⼤脑细胞有异.脑电发⽣异常变化导致许多抗社交⾏为,包括⾃闭症和社交恐怖在内的许多疾病的主要因素.⼤脑中控制疼痛、愉快等⼼理反应情绪的制动系统出现问题时往往会伴随着社交⾏为的缺陷.由于制动系统的信号机制出现混乱,激励和奖励判断⼒出现问题,使患者不能很好地对外界环境作出判断,出现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社交和沟通技能,抗抑郁药物⽆效应等症状.4.3.饮⾷因素从⾃闭症⼉童的实际⽣活中,我们常发现患⼉有偏⾷某类⾷物、抗拒某种味道、颜⾊或未曾吃过的⾷物、不想吃饭或异⾷癖等饮⾷习惯.所以⼀些学者怀疑营养因素可能对⾃闭症的发病或发展有重要影响作⽤,并开展了这⼀领域的研究探讨.⽬前,研究⼈员通过已获得的研究成果⼀致认为,⾕蛋⽩和/或酪蛋⽩饮⾷(主要是⾕类⾷物和⽜奶)对⼉童⾃闭症有重要影响作⽤,并推测它的可能致病机制是,⾃闭症患⼉的胃肠道对⾕蛋⽩和/或酪蛋⽩饮⾷产⽣过敏反应,不能将⾷物中的⾕蛋⽩或酪蛋⽩彻底分解,形成过多短肽链,这些短肽链具有阿⽚活性,过量通过消化道进⼈⾎液,再穿过⾎脑屏障进⼊⼤脑,刺激影响⼈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导致功能失调,出现⼉童⾃闭症的许多障碍症状.另外也有研究认为,⼉童⾃闭症的发⽣、发展还可能与过量⾷⽤“酸性⾷物”、⾼⽔平汞暴露(鱼的过量摄⼊)、铁的过量摄⼈以及维⽣素C的缺乏等有关,但还缺少进⼀步的科学验证,具体机制也有待于研究.5、⾃闭症的治疗5.1 医学治疗到⽬前为⽌,⼈类虽然还没有研发出治疗⽩闭症的特效药,但是存在⼀些能缓解症状的药物,⽐如说盐酸氟苯丙胺(降低⾃闭症孩⼦⾎中⾎清素的浓度)、羟吗啡酮(对攻击、⾃伤⾏为有效)、B⼀障碍药物(减轻精神压⼒和恐惧)、荷尔蒙分泌素(能改变不说话的现象)、氟哌啶醇(减轻过于兴奋、攻击、刻板和多动等症状)、抗癫痫药(应对抽筋、意识丧失和失神等)等.5.2 ⼼理疗法包括①⾏为疗法(主要⽤于不适应⾏为的调整,如⾃伤、多动、攻击、愤怒、⽣活习惯差等.)②社会技能训练治疗法(训练⼀些社会技能,如打电话、买东西、乘车、打招呼、公共场合的礼仪等.)③游戏疗法(减轻⾃闭症⼉童的情绪障碍和不安,发掘⾃闭症⼉童的创造⼒.)④⾳乐疗法(发展⾃闭症⼉童的⾮语⾔交流能⼒,开发其潜能,调整脑功能神经.)⑤语⾔疗法;⑥感觉统合疗法(⾃闭症⼉童有3⽅⾯严重不良:感觉输⼊似乎⽆法在⼤脑中留下痕迹,因此对周围漠然不注意,有时⼜反应过度;前庭和触觉虽有作⽤,调节上则相当不良,⼤多有重⼒不安和触觉防御过分的现象;对新的或不同的事物,⼤脑掌握特别困难,对有⽬的或需积极处理的事不感兴趣.因此需要透过感觉做全⾯的刺激和调整.) 最新的⼀些疗法有:①三明治疗法(挤压、强制拥抱、强制视线对视)②动作疗法(伸展⾻骼、促进运动机能的平衡,奠定学习的基础)③类型疗法(是对某⼀部分感觉细胞定向、固定的训练,⽬标是发展⼤脑,克服障碍)④海豚疗法(临床结果显⽰,⾃闭症⼉童对海豚发出的叫声特别敏感).5.3 同伴作⽤策略(peer—mediated strategies)这⾥所指的同伴是⼀些社会适应能⼒良好的年龄相当的⼉童,把他们和⾃闭症⼉童安排在⼀个班上⼀起接受教育.这种治疗⽅法是美国弗吉尼亚Common—wealth⼤学精神病学和⼼理学教授Donald P.Oswald博⼠总结前⼈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实施教育时应注意以下三种⼲预措施:1、安排⼀个环境以刺激同伴乐观向上的情绪和不断的努⼒,包括①组建⼀个完整的游戏团体;②给每个⾃闭症⼉童配备⼀个同伴朋友;③同伴教育⽅法,让⾃闭症⼉童和同伴结成对⼦,在⾃然的相互作⽤下不经意地学习⼀些社会⾏为;④团体导向的偶发事件,它要求班上每⼀位同学都进⾏⼀个特定的⾏为以获得强化.2、教同伴⼀些如何与⾃闭症⼉童相互作⽤并强化⾃闭症⼉童的⽅法,包括①朋友⽹络;②关键反应训练;③同伴应如何启动交流的训练;3、改变同伴对⾃闭症⼉童的期望以及通过教给⾃闭症⼉童⼀些社会技能来促进⼈际交流.对⾃闭症⼉童的不适当的期望会影响同伴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如果⾃闭症⼉童能够增加与同伴相互作⽤的频率,那么同伴就会改变对他们的期望并更加愿意和他们做游戏.①启动交流的训练;主要是运⽤强化原理来⿎励⾃闭症⼉童主动与⼈交流.在训练过程中同伴只是⼀个反应者⽽存在.②共同启动交流的训练;整个训练过程持续20分钟,在⼀个⼩的游戏团体内进⾏.6、⾃闭症在中国1982年⼉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次正式在国内专业⽂献上报道4例⾃闭症.80年代中期以后,病例报道不断增多.1989年我国精神疾病分类⽅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CCMD-2)正式将⼉童孤独症列⼊疾病分类系统中.并且陆续有临床、病因、诊断、治疗和随访等⽅⾯的研究报告.2001年,孤独症⾸次被列⼊全国残疾⼉童调查中;2006年,中国残联将孤独症正式划⼊精神残疾的类别;2009年全国⾸家公⽴⾃闭症学校正式招⽣.近⽇,据媒体报道,我国的⼉童⾃闭症⼈数超100万.但是因为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预的体系尚未建⽴,我国2/3的孤独症患⼉往往要在两家或三家以上机构就诊,绝⼤部分需要跑到北京、⼴州等⼤城市才能得到确诊.因此不难推测实际患病⼈数远不⽌100万.然⽽根据第19届国际⼉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会数据表⽰,⽬前我国专业的⼉童精神科医⽣队伍不⾜200⼈.正是因为⼉童精神科医⽣的队伍严重不⾜,客观上导致了孤独症⼉童确诊率⼩,漏诊率⾼.与此同时,还伴随着⼀个极⼤的社会认识问题——群众不认识孤独症,医⽣不了解孤独症.⾃20世纪80年代⾃闭症康复引⼊我国以来,国内许多城市开始陆续建⽴了⼀系列以⾃闭症康复为主的训练机构,这些机构有的是政府出资兴办的,也有很多是民营机构,它们在推动⾃闭症⼉童康复事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和积极的作⽤.7、总结⼉童⾃闭症的研究历史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对⾃闭症进⾏了多⽅位的研究,然⽽我们必须清晰了解四点关于⼉童⾃闭症研究的现状:⼀、病因未明,治疗存在⼀定的难度,现有治疗⼿段的理论依据有限.⼆、多⽅探索,已取得⼀定的成绩,应⽤的治疗⼿段较多.三、采取药物治疗应谨慎.四、任重道远,尚需多⽅探索,进⼀步努⼒.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之下,我们才可能为这些⼉童⾃闭症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庭带去希望与未来.8、参考⽂献[1] 周念丽.⾃闭症⼉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回溯与探索,《中国特殊教育》,2002,第⼀期:60-64 .[2] 丁艳云,赵俊峰,李培.⾃闭症⼉童⼼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0):86-90[3] 杨晓玲.⼉童孤独症.《中国医刊》,2000,35(10):23[4] ⽚成男,⼭本登志哉.⼉童孤独症的历史、现状及其相关研究, 1999[5] 李国瑞,余圣陶.⾃闭症诊断与治疗研究动向综述,《⼼理科学》,2004,27(60):1448-1450[6] 尤娜,杨⼴学.⾃闭症诊断与⼲预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7期:27-31[7] 王辉.⾃闭症⼉童的⼼理⾏为特征及诊断与评估,《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7,22(9):853-856[8] 莫书亮,苏彦捷.孤独症的⼼理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中国特殊教育》,2003,第五期:75-80[9] 徐光兴.关于⾃闭症的临床、实验⼼理学的研究,《⼼理科学》,2000,23(1):38-41,67[10] 戴旭芳.⼉童⾃闭症饮⾷病因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国特殊教育》,2005,第四期:93-95[11] 徐翠青,张静.⼉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1(2):49—51[12] 徐向平,汪天柱.孤独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中华⼉科杂志》,2002,40(5):269—270[13] 王成美,穆朝娟,王延祜.关于⼉童孤独症治疗现况的思考,《中国⾏为医学科学》,2002,11(4):468-469[14] 昝飞,马红英.⾃闭症⼉童的⼲预内容与⽅法,《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36-137[15] 张建娜.⼉童孤独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中国医刊》,2005,4(4):5-7[16] 唐延松.魏钰书.⼉童孤独症研究进展,《川北医学院学报》,2005(4):463-466[17] 王成美,穆朝娟,王延祜.关于⼉童孤独症治疗现况的思考,《中国⾏为医学科学》, 2001 ,11(4):468-469[18] Joseph N. Trachtman . Background and history of autism in relation to vision care,《Optometry》,2008(79):391-396[19] P.Szatmari, M. B. Jones, L. Zwaigenbaum and J. E. MacLean. Genetics of autism: overviewand new directions,《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8,Volume 28,Number 5, 351-368 [20] Bailey A, Palferman S, Heavey L. Autism: the phenotype in relatives,《Journal of Autism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1998,28:369-392。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引言: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交互动缺陷、语言和沟通困难、限制性和重复性兴趣和行为。

虽然自闭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近年来,许多关于自闭症的治疗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进行综述,从行为疗法、言语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自闭症治疗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应用行为分析学的应用行为分析治疗(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

ABA通过观察和记录孩子的行为,然后设计采用正向激励和反馈的方式,增加积极行为,减少负向行为。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社交技能,改善语言和自理能力,并提高学习能力。

二、言语治疗:言语治疗也是自闭症儿童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通过矫正自闭症儿童的发音、语音、语法和交流技巧等问题,促进他们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常用的言语治疗方法包括语音增强和替代沟通(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AAC)、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等。

这些方法通过提供适当的交流工具和训练,帮助自闭症儿童与他人更好地进行交流。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建立支持性的语言环境,加速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自闭症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减轻自闭症儿童的烦躁情绪、攻击行为等,抗抑郁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自闭症儿童的抑郁情绪和焦虑症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药物主要是用来缓解症状,而不是治愈自闭症。

四、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自闭症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综合治疗是将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2010年第09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09,2010第26卷JOURNAL O F EDUCATI ONAL I NSTI TUTE OF JI LI N PROV I NCE Vo l 26(总237期)Tota lN o 237收稿日期:2010 04 07作者简介:杨雪梅(1984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牛丽娟(1986 ),女,山东枣庄人。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杨雪梅,牛丽娟(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自我建构的关于心理知识的朴素理论,这种社会认知的发展对于儿童个性、社会性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多年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特点的研究获得了一致的研究结论,即幼儿期是正常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关键期。

而患有自闭症的特殊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

自闭症是一种罕见的身体机能失调的综合病症。

本文阐述了自闭症研究的新进展,并简要介绍了自闭症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儿童;自闭症;心理理论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580(2010)09 0125 03一、关于自闭症的简述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它的三个典型特征是社会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同时伴有刻板的重复兴趣和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特征,如智力孤岛能力、优异的机械记忆等。

自闭症有四种重要的症状:第一,自闭症患儿与他人的关系异常,所以即使他们处于他人包围之下,仍很孤独。

第二,他们的语言发展能力严重受损,而且他们的语言技能和沟通交流能力也受到损伤,即使不借用语言,他们也无法正常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第三,他们不会自发地以各种方式加入角色扮演之类的游戏之中。

第四,他们对于老一套的动作、程序十分痴迷,几乎完全沉迷于其中。

[1]自闭症的综合病症被首次描述后不久,就有人认为这种病症可能是由于家庭内部的异常互动引起的,即环境因素所导致的。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

能正 确地预 测建立 在错误 信念基 础上 的行为 。
实 验表 明 ,自闭症 儿 童在 口头和 书面 表达 方 面
三 、自闭症心 理学理 论的发展
的平均 心理年 龄高 于 另两 个 组别 的孩 子 ,在 机 械 和
当前 ,国外 自闭症的心理学理论大致分成两个 行为故事类别中完成得和另两组一样好或是 比他们
四、自闭症与心 理理论 的关 系研 究

研究 的结果 所证 实 。后继 的研 究结 果 还 发 现 ,自
(一 )早 期研究
闭症 儿童在 理解不 同的心 理状 态时显 示 出很 大的差
最早研 究 自闭症 与心理理论关 系 的人 是 S.Bar-
异。绝大多数 自闭症儿童能理解别人 的愿望,能依 on—Cohen,A.M.Leslie和 U.Fritho 1986年 ,Baron
仍很 孤独 。第 二 ,他们 的语言发 展能力 严重 受损 ,而 到 了发 展 。两 岁 以后 的儿 童 能 理解 愿 望 和意 图 ,并
且他 们 的语 言技能 和 沟 通交 流 能力 也 受 到 损 伤 ,即 了解两 者均与某 种 满 足或 不 满 足 的结果 相联 系 ;同
使不借用语言 ,他们也无法正常与他人进行沟通交 时,他们也能认识 愿望、知觉、情绪和结果之间简单
忆等 。
念、愿望、情绪等)并 以此作为理解 和预测别人行为
自闭症 有 四种 重要 的症状 :第一 ,自闭症患 儿与 途 径的能 力 。Frye认 为 当婴 儿 意 识 到 别 人 的意 图
他 人的关 系异 常 ,所 以即使他们 处于他 人包 围之 下 , 并 能根据 自己 的意 图作用 于 别 人 时 ,其 社 会 性就 得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沟通和社交能力障碍、刻板重复行为模式以及兴趣狭窄。

由于自闭症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变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综述一些常见的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

1.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行为分析疗法是一种以行为为导向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正向激励和负向惩罚的方式,来调整和改变自闭症患者的不良行为并培养适应性行为。

该方法通过系统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外部激励和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进而改善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2. 情绪调节治疗自闭症患者常常在情绪调节方面存在困难,如情绪低落、焦虑和易激惹等。

情绪调节治疗是通过教授自我认知、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等技巧,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调控自己的情绪。

该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减少焦虑和易激惹的情绪反应,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是帮助自闭症患者建立和改善社交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教授基本的社交技能,如目光接触、回应他人、倾听和表达情感等,来提高患者的社交适应能力。

该方法注重实践训练和反馈,帮助患者逐步掌握与他人正常互动的技巧,并增加他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舒适感。

4.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自闭症的综合治疗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以减轻自闭症患者的焦虑和强迫症状。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刻板重复行为和攻击行为。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是与行为疗法结合使用,并且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测。

5. 家庭支持和教育自闭症患者的治疗需要全家共同参与和支持。

家庭支持和教育是自闭症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庭成员需要了解自闭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学习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和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同时,家庭成员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情绪调节治疗、社交技能训练、药物治疗以及家庭支持和教育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完整版情况报告 国外我国内技术论文概况综述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 完整版情况报告 国外我国内技术论文概况综述

《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录一、引言1. 自闭症的定义2. 自闭症的研究历史3. 研究目的与意义4. 论文结构二、自闭症的基本概念与特征1. 自闭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 自闭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3. 自闭症的心理社会特征4. 自闭症的行为特征三、自闭症的诊断与评估1. 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与方法2. 自闭症的评估工具与量表3. 自闭症诊断与评估的临床应用4. 自闭症诊断与评估的挑战与展望四、自闭症的治疗与康复1. 药物治疗2. 心理治疗3. 康复训练4. 综合治疗策略5. 自闭症治疗与康复的挑战与展望五、自闭症的社会影响与教育问题1. 自闭症对社会的影响2. 自闭症与教育问题的关系3.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方法与策略4. 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与支持5. 自闭症儿童的未来发展六、自闭症的最新研究进展1. 自闭症的遗传学与基因组学2. 自闭症的神经影像学3. 自闭症的分子生物学4. 自闭症的生物信息学5. 自闭症的跨学科研究6. 自闭症研究的未来趋势与展望七、结论1. 自闭症研究的现状与挑战2. 自闭症研究的未来方向3. 对自闭症患者的关爱与支持八、参考文献1. 自闭症相关的研究论文2. 自闭症治疗方法与康复的研究文献3. 自闭症社会影响与教育问题的研究资料4. 自闭症最新研究进展的相关报道5. 其他相关领域的文献一、引言1. 自闭症的定义自闭症(Autism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互动和交流的障碍、重复行为和兴趣的狭隘性,以及狭隘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ASD的诊断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交互动和交流的障碍、重复行为和兴趣的狭隘性、狭隘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以及行为和语言发育迟缓。

在自闭症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ASD的定义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特征是社交互动和交流的障碍、重复行为和兴趣的狭隘性、狭隘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关于自闭症儿童现状研究的综述

关于自闭症儿童现状研究的综述
O世 纪 7 0年 代 末通 过 发 展残 疾 法 , 规 定将 儿童 自闭症 归入 的社 会 和情 绪 的 问题 , 表 现 为接 受 性 语 言 的特 异 发 育 障碍 , 同 于 2 儿童 发育 性 残疾 , 儿童 自闭症 被 纳 入 了 国家特 殊 学校 接受 康 复 时伴 有 一 些情 绪 、 行动障碍和精神迟滞。 2自闭症 的病 因 研 究 发 病与 下 列 因 素相 关 : .
3 . 1 家庭 干 预 措 施
患 者 ,此 后 便 开 始 了这 方 面 的大 量 研 究 。 目前 可查 阅到 国 内 取 相 应 的 干 预 措 施 使得 其 症 状 得 以控 制 。
美 国 自闭症协会对 自闭症家庭 的第一个建议就是 :去跟 信息和经验 。因此家庭干预对于 自闭症是有明显效果 的,但
外 的相 关 文献 1 0 0 0余 篇 ,其 中 近 1 0年 文 献 8 0 0 余 篇 。本 文 主 要 是 从 自 闭症 儿 童 的病 因 以及 干 预 手 段 两 方 面 展 开 讨 论 , 3自闭症 干 预 手 段 的 进 展
目前, 广泛认为 自闭症 是一种不可被治愈的疾病 , 只可采
闭症 存 在 隐 性基 因遗 传 : 单 卵双 生 子 的 同病 率 为 9 5 . 7 %, 而 其 4总 结
同胞 患病率仅为 2 %一 3 %, 因此双生子同病率是一般群体患病
关于 自闭症儿童现状研究的综述
段雄超
摘 要
戴 爱平
杨芳艳
4 医学 院护理 学 院
湖南 ・ 长沙
本 文综 述 了现 阶段 ( 2 0 0 1 ~ 2 0 1 2年 ) 近 十 来年 的 自闭症 儿 童 的相 关 现 状 。 具 体 从 自闭症 的病 因 以及 干 预 措 施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影响社交互动、语言和非语言的神经发育障碍。

自闭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自闭症的治疗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综述,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在病因方面,自闭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和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对自闭症的病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中存在一些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在诊断标准方面,自闭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观察和量表评估。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的诊断标准。

然而,由于自闭症的异质性,不同患者的症状和表现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诊断标准,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实际情况。

在治疗方法方面,自闭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行为疗法、语言疗法、社交技能训练等。

行为疗法是通过分析患者的行为,采用正向强化、负向惩罚等手段来减少不良行为、增加良好行为。

语言疗法是通过专门的语言训练,提高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是帮助学生掌握社交技巧,提高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逐渐涌现,如基于神经科学的生物疗法、中医针灸等。

这些治疗方法虽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为自闭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可以发现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病因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诊断标准方面需要完善评估工具和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方法方面需要进一步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和应用前景,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方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病因研究,深入挖掘自闭症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劣,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依据;第三,自闭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支持,实施综合性、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自闭症治疗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进程。

孤独症儿童神经心理研究综述

孤独症儿童神经心理研究综述

孤独症⼉童神经⼼理研究综述2019-10-22摘要本⽂以社会交往障碍、⾔语沟通障碍和刻板⾏为障碍三类典型特征为例,探讨孤独症发⽣的⽣理机制和神经基础。

前额叶、杏仁核、颞叶、梭状回、眶额⽪层等脑区和镜像神经元结构多被认为与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的发⽣有关;胼胝体等脑区体积、Broea区等脑区活动、MMN、P1、N1、P3、N4等脑电活动或能预测孤独症患者出现⾔语障碍;神经基底节、尾状核、扣带回等脑区活动在出现刻板⾏为⽅⾯可能发⽣作⽤。

孤独症⼉童某些脑区的发展滞後将致其他脑区活动增强,即存在补偿机制。

此外,提出进⾏真实情境研究、发展研究范式、拓展研究范围及注重补偿机制研究,将可能成为孤独症神经基础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孤独症神经基础补偿机制分类号 B846引⾔孤独症是⼀种神经发育障碍,其典型特征为社会交往与交流障碍、⾔语沟通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与刻板⾏为。

围绕孤独症三⼤核⼼症状的发病机制,研究者以各种⽅法和⼿段对其⽣理机制和脑基础进⾏了深⼊的研究,获得了⼀定的研究成果。

1.孤独症⼉童社会交往障碍的神经⼼理机制综合以往研究,由于孤独症的社会交往障碍常被归结于孤独症⼉童在⼼理理论、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等⽅⾯存在困难,因此前额叶、杏仁核、颞叶、梭状回、眶额⽪层等脑区多被认为与孤独症⼉童社会交往障碍的发⽣有关。

此外,镜像神经元在孤独症⼉童社会交往中发挥的作⽤也逐渐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1.1⼼理理论缺损有研究者认为,孤独症⼉童的社会交往障碍可能由⼼理理论缺损引起,表现为理解他⼈和⾃⾝⼼理状态时存在困难。

其⼼理理论发展缓慢,在临近青春期时才能理解他⼈的⼼理状态。

有研究者认为,额叶⽪质和杏仁核的发育缺陷会引起⼼理理论障碍,从⽽导致孤独症⼉童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例如,在理解他⼈⼼理状态的任务中,孤独症⼉童的左侧内额⽪层的活动程度显著低于同龄普通⼉童。

⾼功能孤独症⼉童在完成⼼理理论任务时,其杏仁核的激活程度显著低于同龄普通⼉童。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作者:刘佳馨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12期自闭症儿童是有沟通能力的,只是他们的沟通选择相当有限,常使用非传统的沟通方式与人沟通,若教师,家长或同伴在解释儿童对环境的反应前,先在脉络中解读儿童的行为,或许可减少对自闭症儿童沟通信息的错误解读。

自闭症是心理健康的缺陷,亦或是执行功能的缺陷,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

以免自闭症在社会互动、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缺陷限制了后续技巧的发展。

自闭症儿童对信息完整处理的风格,值得教学者重视,完整处理的风格妨碍自闭症儿童语言类化能力、语意功能、语意语法关系的发展。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发展性障碍疾病,由于其大脑神经组织受损,造成大多数患者出现社会交往、语言发展障碍,同时伴有一定的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特征。

自闭症儿童并不像感官残疾和肢体残疾儿童那样有明显的身体障碍,从身体发育和外表上来看,和正常孩子大致一样。

加之自闭症儿童大多对人和事表现冷淡,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他们的教育一直被社会所忽视。

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但普通学校教师缺少教育自闭症儿童的信心和能力,结果“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坐读”,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特殊学校。

这不仅不利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而且不利于开发其潜能,有碍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

2.1 社会因素是影响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的外在条件对自闭症的歧视,至今仍存在,由于自闭症的教育滞后于普通教育,也影响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自闭症者生活在属于他们的特殊世界里,对声音的反应不敏感,不容易与同龄人相处或者是不合群,对环境的感觉冷漠,语言表达简单,只能是鹦鹉学舌式的,但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又很强,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自闭症儿童有着很大的影响和诱惑作用。

2.2 学校教育是影响自闭症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没有从自闭症儿童实际出发,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加重了自闭症儿童学习负担,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综述作者:李腾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4期儿童“心理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对他人心理或心理状态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

本文分析了“心理理论”的概念内涵,讨论了其主要研究任务及范式,总结了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研究,最后提出研究趋向。

心理理论儿童认知发展错误信念假装游戏一、何为儿童“心理理论”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杂志上发表了《Does the chimpanzee have a theory of mind?》一文,文章首次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简称TOM)”这一概念,Premack和Woodruff认为“心理理论”是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1982年,Bretherton等提出这种能力可以被看作一个推理系统,拥有“心理理论”可以帮助人们对无法观测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测,因而可将该推理系统视为一个“理论”。

Happe等曾对“心理理论”这一概念做了这样的界定:“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

1983年开始,国外发展心理学家将“心理理论”应用到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中。

二、儿童“心理理论”研究范式对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对信念与现实的理解上,对象主要是学前期儿童。

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研究者们设计编制了众多的实验任务,形式多样、难度不同、适用对象不一,主要实验任务及其范式包括:1.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研究儿童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是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世界与客观物理世界有所不同。

“区分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实验任务主要包括:“区分想象与现实”;理解大脑的功能;再认心理词汇;图片故事理解。

2.理解知觉信息输入与心理和行为相联系的研究儿童能够对物理与心理世界进行正确区分后,“心理理论”能力进一步发展,儿童获得理解知觉信息与心理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能力。

自闭症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自闭症心理理论研究综述

自闭症心理理论研究综述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它的三个典型特征是社会功能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同时伴有刻板的重复兴趣和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特征,如狭隘的兴趣、强迫性的愿望、能力孤岛、优异的机械记忆和关注物体的局部特征等。

自闭症的一个特点就是特殊的社会性障碍和非社会性障碍并存,因此对自闭症的关注也常常在社会和交流障碍与刻板的重复行为和兴趣两者之间摇摆。

Happe指出,当前自闭症的心理学理论大致分成两个阵营,一方认为自闭症主要是社会性缺损,是一种领域特殊性的障碍;另一方认为自闭症主要是非社会性缺损,是在领域一般性的加工上存在障碍。

前者的代表理论是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障碍论;后者则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是执行性功能障碍理论,另一种是弱的中心信息整合理论。

自闭症心理理论经历了将近 30 年的发展过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因此,本文对这一主题研究进行概述。

一、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研究重点关于自闭症心理理论的研究国外开始得比较早,Baron - Cohen 等人于 1985 年进行了关于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首次研究,研究的主题是通过错误信念任务对比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心理理论方面的发展水平,又于 1989 年在区分事物的表象和本体的任务中证明11 岁自闭症儿童不能完成 4 岁正常儿童完成的区分事物表象和本体的任务。

1989 年Perner 等人在标准错误信念任务研究中发现,11 岁的自闭症儿童无法像正常的 4 岁以上儿童一样完成标准错误信念任务。

随后,Russell和 Sodian的研究发现 11 岁自闭症儿童不能通过欺骗任务,而 4 岁正常儿童却能做到。

以上关于自闭症心理理论的研究是早期研究中非常经典的实验研究,为后来的自闭症心理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1、集中于语言能力与任务呈现方式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研究摘要自闭症儿童因生理上的缺陷,影响了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导致认知、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出现了障碍。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自闭症儿童的残疾程度,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为其提供相应的功能性支持和正确的心理辅导。

这样,不仅能使之身心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促进言语交流、社会交往及正常行为能力的协调发展。

本文对一个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心理障碍;心理康复;分析研究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它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社会障碍,二是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三是同时伴有刻板的重复兴趣和行为。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促其产生的,他们生理上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导致认知、情绪、行为、人格等方面出现障碍。

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的了解、发现和干预自闭症儿童出现的心理异常行为,并有针对性的帮助其矫正,才是特殊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案例:小涛,男,9岁,中度自闭症。

好动、有自虐倾向,上课时总喜欢乱走,控制不住自己;喜欢音乐,唯有上音乐课时表现安静,能全身心投入欢快的音乐中,尽情陶醉;他语言不清晰,无眼神注视,眼神逃避。

一、心理诊断分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爱、归属、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六个层次;人类动机的发展和这些需要的满足有密切联系。

而自闭症儿童恰恰缺乏安全感,安全感的缺乏使他们在生活、学习中的种种举动失衡,更谈不上完成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小涛的行为异常正是缺乏安全感所造成的。

根据其好动、乱走、自虐等异常行为进行分析确定其有强迫、焦虑、缺乏安全等症状,在临床上属于强迫症、焦虑症和恐惧症。

二、心理康复方案(一)创造安全氛围自闭症儿童有一个常见的特点是缺乏安全感。

创造安全氛围是自闭症儿童获得安全感的基本条件。

当自闭症儿童感到身边的环境安全时,一切学习训练活动才有可能进行。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述评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述评

student Parent society380心理理论 (theory of mind) 是指对自己或他人信念、意图、思想和情感等心理状态进行归因和推理、以及由此理解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

心理理论是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的基础,是衡量儿童社会能力发展水平的指标。

普通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然而对于部分特殊群体而言,例如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研究发现, 他们心理理论上存在着缺损,虽然孤独症 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序列与正常儿童基本一致,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存在缺损,即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无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在外表-真实区分任务中的表现也远远低于普通儿童。

随着孤独症发病率的不断增长,研究者们对此也高度重视,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心理理论,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引导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这对孤独症儿童的诊断和往后的心理治疗十分重要,也为其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对影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了孤独症儿童心理理论的教学策略。

1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1.1 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至今存在争议。

有关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语言发展存在语言发展缓慢、缄默与滞后。

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和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语言的沟通功能和内部言语表征影响着心理理论。

例如普通儿童在 4 岁左右开始理解心理状态措辞的语义,这与他们掌握心理理论的年龄重合。

但是部分研究者认为,部分心理理论任务不包含对语言方面的要求,那么他们之间只存在平行关系。

Peterson和 Siegal 的实验验证了在错误照片任务上和错误信念任务上,前者任务孤独症儿童和聋童可以完成,后者只有少数儿童能够完成。

正常儿童的表现在这两个任务比孤独症儿童和聋童都要好。

1.2 执行功能执行功能是计划、工作记忆、冲动控制、动作产生与监控等功能的整合,执行功能有意识地、付出努力去控制行为和思想。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介绍:自闭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特点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以及兴趣和活动的限制。

除了这些主要的症状外,许多自闭症儿童还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着重研究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讨其产生原因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1. 焦虑和抑郁:自闭症儿童由于社交困难和沟通困难,容易导致他们感到焦虑和抑郁。

他们常常难以适应新环境和变化,对任何不确定的事物感到恐惧,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2. 过敏和挫折感:自闭症儿童常常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造成了他们与他人的隔离和孤立感。

他们容易感到被忽视和不接受,从而产生过敏和挫折感,对自身产生负面情绪。

3. 依赖和自责:由于自闭症儿童常常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任务,他们对家人和照顾者产生过度依赖。

作为结果,他们经常感到自责,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 生物因素:自闭症儿童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导致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

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和基因突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影响。

2. 社交障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困难和沟通障碍会导致他们与他人的隔离和孤立,从而增加了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缺乏积极的社交互动和支持系统会使他们容易感到孤独和沮丧。

3. 家庭环境: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支持性、理解和接受的家庭环境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而一个不支持和不理解的家庭环境可能会加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治疗方法:1. 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教授社交技能和情绪调节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和应对挫折。

2. 药物治疗: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具体症状,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某些药物来减轻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然而,药物治疗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心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发展综述

心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发展综述
学 7 研 i I 寸 《
心理 理论 研 究 的理论 发 展 综述
●刘 静 华东 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高师班
[ 摘 要 ]该 文总 结十 几年 来对心 理理 论 的 大量研 究和 该领 域各 方 面的 成果 ,对 儿 童 “ 心理理 论 ”发展 的 历 史进行 了初 步梳
理 ,介 绍 了 “ 理理 论” 的提 出、概 念界 定 、研 究意 义 、经典研 究 以期使 读 者对该 心 研 究领域 有一 个大致 的 了解。
人(9 9运 用了一 种 “ 18 ) 抵制诱 惑情 景 ”来研 究儿 童 的说谎 行 为并对 以下 几个 方面 进 行扩 展研 究 : ( 心理 理论 的研究 朝 着终 身化 的 1)
四、对 “ 心理理论 ”研究的展望
在 过 去 的2 年 里 ,已经 有 大量 的研 究证 明心理 理 论领 域 是发 0
方 面的研 究也 成 为儿 童心 理理 论 研究 中 的一个 特殊 领 域 。L wi e s 等 展心 理 学上 最 富有成效 的领 域。 未来 的 “ 理理 论 ”的研究 可 以从 心
[ 关键 词 ]心理理 论
儿童
研 究方向
理论模 型 毕生 的任务 。 () 4 特殊 儿童心 理理 论的发 展
引言
心 理 理论 的发展 属于 认知 领域发 展 研究 ,主要 探究 自然和 我们
理 解心 理世 界 的发展 过 程 。一般 认 为 ,儿 童 在4 岁时就 获得 了 “ 心
有关特殊 儿 童心理 理论 的发 展主 要集 中在对 白闭症儿童 、语 言
他人 的信念 是错 误 的 ,然后 询 问儿童他 人 将会 怎样 想或做 。如 果儿 互影 响。
童能认 识到 他人将 会基 于 自 己的错误信 念来 行动 的话 ,我 们就会 得 匹 配理 论 :H rs19 ) 人提 出 了匹 配理论 。儿童 在一 系列 ar (9 2等 i 出结论 :儿童 能把信 念 归于他 人, 是 具有 了心 理理论 。 也就 角色扮演 情境 或 匹配过 程 ,通过不 断观 察和 再认 ,意识 到 自己与他

自闭症儿童研究综述

自闭症儿童研究综述
(二)社会支持 系统的建立 许 家成 教授在《“智力障碍”定义 的新演化》一文 中,将 社会支持划分为 自然支持和社会支持 两个 系统。他提 出的 “自然支持系统”是指 :由父母 、亲属 、同伴 等对特殊儿 童在 生活,学 习等方面提供 的非专业而持续的支持。“社会支持 系统”是指 由:各类专 业人 员、机 构等所提供 的专业性 的支 持。本文就家庭 支持与社会支持两个方面进行 阐述 。 1.家庭支 持 :一个健康 的家庭 环境 对 自闭症 儿童 的康 复有着 重要作用。首先,家庭 成员为 自闭症儿童提供 强有力
融合教育是指将 身心有障碍 的儿童和普通儿 童放在 同 一 环境下一起学 习的方式。融合教育的实施为 自闭症儿童 提供 了一个正常的人 际交往环境。首先 是可 以与普通儿 童 相互交往,从而培养 自闭症儿 童的同伴接纳意识。融合教育 的实施使 同伴介入干预法成为可能。 同伴介入法指对普通 儿 童进 行 社 交技 能 和 其 他 操 作 的训 练 ,指 导 他 们 与 自闭症 儿 童交 往互动 ,从 而提高 自闭症儿 童社 交 能力 的一种 方 法 。
圈 文理导航2o120 01 .3 81 1
文 理导航
2(0 总1第8年31O18期月)
的情感支持。父母应 当积极关注儿童的成长 ,一旦发现有 自 闭症倾 向的儿童 ,应 当进行早期 的陪伴 与干预。父母不要 因 为 自卑 或是 出于对孩子的保 护等心理而有意 隐瞒病情贻误 了最佳康复 时机。其次,家庭可 以为 自闭症儿童提供工具性 支持 。工具 性的支持包括 物质 、劳力 、时间及金钱 等方面 的 支持。最后 ,家庭还为 自闭症儿童提供 了资讯支持。家长通 过听讲座学 习有关 自闭症 的知识.提供相关材料。
【关键词】自闭症;融合教育;社会支持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刘佳馨自闭症儿童是有沟通能力的,只是他们的沟通选择相当有限,常使用非传统的沟通方式与人沟通,若教师,家长或同伴在解释儿童对环境的反应前,先在脉络中解读儿童的行为,或许可减少对自闭症儿童沟通信息的错误解读。

自闭症是心理健康的缺陷,亦或是执行功能的缺陷,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

以免自闭症在社会互动、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缺陷限制了后续技巧的发展。

自闭症儿童对信息完整处理的风格,值得教学者重视,完整处理的风格妨碍自闭症儿童语言类化能力、语意功能、语意语法关系的发展。

1 前言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发展性障碍疾病,由于其大脑神经组织受损,造成大多数患者出现社会交往、语言发展障碍,同时伴有一定的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特征。

自闭症儿童并不像感官残疾和肢体残疾儿童那样有明显的身体障碍,从身体发育和外表上来看,和正常孩子大致一样。

加之自闭症儿童大多对人和事表现冷淡,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他们的教育一直被社会所忽视。

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但普通学校教师缺少教育自闭症儿童的信心和能力,结果“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坐读”,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特殊学校。

这不仅不利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身心发展,而且不利于开发其潜能,有碍自闭症儿童的健康发展。

2 自闭症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2.1 社会因素是影响自闭症儿童心理健康的外在条件对自闭症的歧视,至今仍存在,由于自闭症的教育滞后于普通教育,也影响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自闭症者生活在属于他们的特殊世界里,对声音的反应不敏感,不容易与同龄人相处或者是不合群,对环境的感觉冷漠,语言表达简单,只能是鹦鹉学舌式的,但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又很强,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自闭症儿童有着很大的影响和诱惑作用。

2.2 学校教育是影响自闭症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确立的教育目标没有从自闭症儿童实际出发,把特殊教育等同于普通教育,加重了自闭症儿童学习负担,压抑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综述发表时间:2019-07-05T14:39:35.103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8月总第317期作者:傅文静刘繁[导读] 心理理论是自闭症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大量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近些年也有新的进展。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12;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湖南长沙410012摘要:心理理论是自闭症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大量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近些年也有新的进展。

本文主要阐述了心理理论对于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以及其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错误信念当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广泛关注自闭症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时,研究者也开始将自闭症儿童纳入最新的研究领域之中,要想帮助社会更全面的发展,那就需要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爱。

一、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征1.心理理论发展迟缓与缄默。

正常儿童在心理理论发展方面遵循着一般轨迹,而自闭症儿童尽管年龄在不断地增长,但是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依旧迟缓。

错误信念指在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前提下,并且可以正确地判断他人接下来的行为和意图,它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正常儿童在4岁时可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测试,因此他们有心理理论。

2.心理理论缺陷说。

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但是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很难与他人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系,这种障碍这也正是心理理论缺陷说中主要讲述的内容。

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顺序大致上相同,通过研究自闭症儿童简单错误信念任务的研究、标准错误信念任务区分事物的表象和本体任务以及欺骗任务中的表现,这些研究都证明了自闭症的心理缺陷。

心理状态在自闭症儿童身上难以研究,因为他们自身都无法了解,更不要说去理解他人。

3.自闭症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自闭症儿童的病因仍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研究者把心理理论作为研究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方面,发现自闭症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密不可分。

(1)早期研究。

Baron-Cohen,A M Leslie和U Frith是最先钻研自闭症与心理理论领域的,并且他们在1986年设计了一项测试,要求被试将四幅按顺序编成一个故事。

一共是三种顺序:第一种是机械物理故事,需要人与物建立起物理上的关联;第二种是人们之间的交流故事;第三种是通过用心理理论来描写这个故事。

结果表明,自闭症儿童不能给他人增加错误的信念。

(2)当前研究。

经过初期的研究,许多的学者也从各个角度论证了Baron-Cohen等人实验的结果。

学者们认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就和年龄较小的正常儿童相似,不具备理解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也不会进行欺骗,他们可能在某些方面都比不上4岁的正常儿童。

二、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范式1.经典范式——标准错误信念任务。

信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动力,通过自己做事的态度,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念。

对于自闭症心理理论最经典的范式就是Baron-Cohen等设计的“Sally-Anne”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告诉被试某个东西原来的放置地点和改变位置之后的地点,但是在故事中并没有任何的提示。

其次,是意外任务(unexpected content) ,它的主要内容是给被试看一个从外面易于看出是什么物体的容器,然后给被试看容器里面真正的物体(与外表看出的物体不同)。

这两个错误信念任务的特征就是:(1)它们都是简单的言语故事,便于儿童的理解。

(2)“通过”是一分,“未通过”是零分。

2.区分事物的表面和本质的任务。

Baron-Cohen(1989)通过大量的研究探索出自闭症儿童难以理解物品的表面和本质。

实验表明,四岁的正常儿童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但自闭症儿童却回答不出,这表明,如果自闭症儿童要区分物体的表面和本质还是很困难的,他们难以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

3.欺骗任务。

Sodian and Frith(1993)和Russell and Tidswe(1991)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也不能通过制造错误信念来欺骗他人。

三、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未来转向1.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与任务呈现的关系。

有研究发现,计算机可以协助自闭症儿童改善这些方面的缺损:动机、交互损伤、刺激的选择(stimulus overselectivity)等,多媒体程序还可以促进孤独症的阅读和交流技巧。

Moore研究了自闭症儿童(3-6岁)词汇的获得与计算机的运用之间是否有联系,因为计算机的使用步骤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使用步骤是类似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情景教学模式。

如果一直采用传统的言语故事来呈现,那就需要自闭症儿童有更好的言语理解能力和集中精神的注意力,如果能通过改变任务的呈现方式来达到让自闭症儿童理解故事,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实验研究。

2.自闭症儿童错误信念与特定句法的关系。

在错误信念任务测试的过程中,如果自闭症儿童能够根据自身的心理理论做出正确的判断,然后给出准确的答案,这就可以说明自闭症儿童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他们不是无意义的回答,而是在脑海中有故事的因果关系,然后通过言语系统表达出来。

值得推敲的是在错误信念的任务中,包含着解释问题和预测问题两种,从而可以进一步推测自闭症儿童回答的正确性,但是这两种问题在句法上有一定的区别。

解释问题要求儿童能够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对他人行为的评价,然后儿童根据自身的言语水平回答问题,但是预测问题对言语水平的要求则没那么高。

3.心理理论缺失是否对自闭症的筛选有影响。

自闭症心理理论缺失说,主要内容是自闭症儿童很难揣测他人的心理状态,也很难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所以造成了他们在人群中的“孤独”。

自闭症的三种症状是包含关系还是非包含关系,他们之间是否相互影响着彼此,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就算忽略语言水平对实验这一干扰因素,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自闭症儿童做出正确的回答,所以他们在心理理论实验中依旧失败。

四、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未来研究的方向1.自闭症心理理论的研究应该着重分析自闭症儿童。

自闭症谱系障碍中包含了各个方面的障碍,在做实验之前是否可以细分这些障碍,并且筛选出实验最需要的被试。

常用的方法可以采用皮博迪图画词汇测验,测试被试的言语智力进行测量,可以检测出被试的言语智力,从而提高实验效率,得出更好的数据。

由于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在参与试验任务的时候,没有办法达到年龄上的匹配,所以年龄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打破年龄和障碍上的限定,就能够扩大被试的需求面,同时还能把横向的障碍类型研究和纵向的年龄阶段研究相结合。

2.自闭症心理理论的研究应该引入“思想泡”技术。

“思想泡”技术的引入有助于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通过运用图画展示,可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帮助解决问题。

那么,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应该深入地学习“思想泡”技术,并且将这种图片的呈现方式运用在心理理论的研究之中。

图片呈现的刺激,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图片的意义,提高图片的识别技能。

(2)在进行心理理论任务的时候,要让自闭症儿童明白事物迁移的规律,就比如在日常生活中,自闭症儿童可能很难将训练中所获得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在生活中。

参考文献[1]Bara B. G Bucciarelli M & Colle L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in autism: evidence for attentional deficits.Brain & Language,2001,77,(2):216-240。

[2]Baron-Cohen S & Hammer J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sperger Syndrome: What is the Cognitive Phenotype.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1997,9,(4):548-554。

[3]Hwang B & Hughes, C The Effects of Social Interactive Training on Early Social Communicative Skill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ournal of Autism &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0,30,(4):331-343。

[4]Perner J Frith U Leslie A. M & Leekam S. R Exploration of the autistic child’s theory of mind: knowledge belief and communication.Child Development,1989,60,(3):688。

[5]Russell J Mauthner N Sharpe S & Tidswell T The “windows task” as a measure of strategic deception in preschoolers and autistic subjects.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11,9,(2):331-349。

[6]Wellman H Cross D & Watson J Meta-analysis of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 the truth about false belief.Child Development,2001,72,(3):655-684。

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671134),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8YBQ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