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迎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北京 天津 GDP(亿元)
苏州
上海 广州 重庆 地均GDP(亿元/平方公里)
背景解读——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态势
国内先进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
重庆经开区 778亿元 85亿元 165亿元 8亿元
工业产值规模:3000-4000亿元左右,
地均工业产值:12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
工业增加值规模:500-1000亿元左右。 地均GDP :2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GDP)
形地貌较为破碎、起伏较
大。 场地整理代价较高,
土地开发需要考虑投入产
出的综合平衡。
1 自然本底条件
景观格局分析
河流湿地 保留山体
制高点
景观控制点 连续山脊线 垂直界面
“一江两河两山”的格局 肌理形成了未来片区的总体 景观骨架。
两河之间地带为用地范围 内空间层次最多,景观丰富 度最高的地区。 沿长江内河两岸地区从空 间尺度、水体功能、用地开 敞度、平整性、连续性上来 考察,均构成了区域难得的 滨水空间。
促进国家级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
初 始 发 展 阶 段
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深化体制改革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着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切实推动城市化进程 大力推动改革创新 科 学 发 展 阶 段 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 集约发展,注重生态与节能 优化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 统筹整体安排,推进区域联动
以发展产业为主 线,整体建设逐步 高端化、综合化。
快速发展阶段:“三为主,一致力”
• • 以引进外资为主,兴办工业项目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学发展阶段:“三为主,两 Nhomakorabea力,一促进”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提升拓展。整合更新城市资源,调整盘活存量用地,重视地下空间利用,更加注重健康、安全、景观等元素和社会和谐,显化提升城市用地价值。科学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合理预留城市建设空间,引导城市用地理性拓展。
2、节约集约。严格产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投资-产出标准,强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土地重整、村镇重建和要素重组,切实提高土地集中、集聚、集约利用水平。
第三条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64561.4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55147.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28773.1公顷,其他建设用地8781.1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41.0%、35.1%、18.3%、5.6%。
其他土地中,水域50572.1公顷,自然保留地12357.5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0.4%、19.6%。
16、《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
17、《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8、《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9、国家、省、市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划。
第四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南京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浦口区、溧水县、高淳县,总面积6582.31平方公里。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方案

“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我拿起笔,思绪开始流转。
关于南岸区南山街道林相改造一期建设实施方案,我仿佛已经构思了许久,现在就让我将这些想法一股脑儿地倾泻出来。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南岸区南山街道地处城市边缘,自然环境优美,但林相单一,缺乏层次感。
本项目旨在通过林相改造,提升南山街道的生态环境,打造城市绿肺,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此次林相改造项目,意义非凡,既能为城市增添绿意,又能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二、项目目标1.改造南山街道现有林相,丰富植物种类,提高绿化覆盖率。
2.创建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形象,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3.保护和利用现有自然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项目实施方案1.林相改造设计(1)植物选择:根据南山街道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
同时,注重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层次分明的林相。
(2)景观布局:结合南山街道的地形地貌,打造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在重要节点设置休息亭、观景台等设施,提升游客体验。
2.施工步骤(1)清理现场:对南山街道现有林地进行清理,去除病弱树、杂乱树枝,为林相改造创造条件。
(2)地形整理:对南山街道地形进行整理,确保植物种植土层厚度满足生长需求。
(3)植物种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植物种植,注意树木间距、生长周期等因素。
(4)浇水养护:种植完成后,定期浇水、施肥,确保植物生长良好。
3.项目管理(1)成立项目管理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监督、检查工作。
(2)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时间节点。
(3)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项目质量。
四、项目预期效果1.生态环境改善:通过林相改造,南山街道的绿化覆盖率将得到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城市形象提升:改造后的南山街道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城市形象。
3.民众休闲需求满足:南山街道林相改造完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重庆南岸区商业设施建设规划

重庆南岸区商业设施建设规划一、规划总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建设长江上游商贸会展中心为目标,根据南岸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按照“宜居南岸”突出的重点,为进一步推动南岸区商业设施持续、规范、有序建设,推进结构不断优化和流通现代化,实现商业设施科学配置和商业资源有序开发,促进商业设施建设决策科学性和区域协调发展,开创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新局面,特编制重庆市南岸区商业设施建设规划(2009——2017)。
(一)规划对象:批发业、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生活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现代物流、会展服务、中介服务及其他商务服务)。
(二)规划范围:南岸区行政所辖区域。
(三)规划依据《重庆市南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重庆市“十一五”商贸流通产业综合发展专项规划》;《重庆市南岸区商贸流通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重庆市南岸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6——2015)。
(四)规划时间:2009——2017年。
(五)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便民利民。
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商业网点规划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方便生活、服务大众的方针,以满足和扩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商贸服务环境和条件。
2、合理配置、整体协调。
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从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出发,与城市人口分布、消费需求、交通体系、环境保护相协调,合理有效的配置商业资源,使商业网点建设与城市综合开发建设同步推进。
3、突出重点、适度超前。
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整个城市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出发,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实现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促进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实现近期操作性与远期前瞻性的延续。
4、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既要谋求规模的扩张,又要注重质量的提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现商业网点体系提档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
合理布局和准确定位新建商业设施,有利于集约开发,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提高流通效率,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南岸区人口发展长期预测

南岸区2010—2050年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与预测10年内的人口预测,可以通过多要素分析法的系列人口模型,以数学的模式预测推演。
作为40年后的人口预测(2010—2050年),我们不得不考虑区域位置、文化特质、政策因素、地理环境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即外环境(外因)导致区域管辖变化及人口迁移流动的转变,同时,要考虑区域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内因)在外因作用下,内在因素(起始人口、年龄结构、生育水平、人口素质、性别结构)对未来人口规模、结构、素质、分布的影响。
两者权衡,才能对未来人口发展作出相对准确的研判。
1 南岸区现实人口发展状况与环境对未来的影响1.1 南岸区历史延革、文化特质南岸区属重庆市主城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巴文化、禹文化、道教文化、抗战文化、陪都文化相织交融),决定了南岸区依托文化资源,占领文化高地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依靠简单的人口聚集就能达成,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限制人口向文化聚集区移动。
尤其是南山脉系,常住人口(这里不提户籍,基于2050前户籍制度的消亡)现有52218人(数据来源:PIC系统),考虑到“山与城”等住宅项目与巨诚水泥厂的移建留下空地等因素,人口还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总体上必须加以控制,应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为主,人口最好不要超过8万人甚至可能在规划中减少常住人口(比对对象庐山,现有常住人口12000人)。
(注:比对体系)1.2 区位优势南岸区的人口总量必然增长,这是由其区位优势决定的。
南岸区地处重庆主城,是渝中半岛的南部外围,临江而立,是重庆市陆路和水路交通的命脉,是渝中人口压力外迁及一小时经济圈、东南两翼和省外人口的迁入地(附件1)。
(注:数据的实证支撑)1.2.1 常住人口净迁移2012年PIC 数据当年流入人口3.45万人,流出人口0.58万人;户籍迁入8.23万人,迁出7.43万人,当年常住人口净增量3.67万人。
回顾2000-2012年,南岸区常住人口规模由60.38万人增加到81.46万人,增长21.08万人,增长率2.53%,12年间总体呈放量增长,2010年后增长数量明显提升(表1.2.1)。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庄规划的批复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庄规划
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3.09.27
•【字号】巴南府〔2023〕58号
•【施行日期】2023.09.27
•【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庄规划的批复
巴南府〔2023〕58号
南泉街道办事处:
你街道相关请示收悉。
经区政府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南泉街道迎龙村村庄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严格落实了生态保护红线0公顷、永久基本农田187公顷,按照《规划》安排,耕地保有量原则上不低于201公顷,村庄用地规模不突破88公顷。
三、规划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修改。
确需修改的,严格按照《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渝规资规范〔2021〕2号)相关要求开展规划修改工作。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27日。
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2-2016年)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二零一一年六月项目名称:重庆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建设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农林水利局咨询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代)教授级高工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项目负责人:教授级高工助理工程师审核人:教授级高工咨询证书: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咨询资格证书编号20120070032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工程咨询设计处处长:刘德晶教授级高工项目参加人员:张志工程师桑轶群助理工程师刘德晶教授级高工宋子刚教授级高工郭立新高级工程师杨开良高级工程师翟洪波高级工程师邓立斌高级工程师刁鸣军高级工程师吴锐工程师慕晓炜助理工程师制图:桑轶群助理工程师制表:刘明教授级高工校对:刁鸣军高级工程师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前言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享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祥地”和“物种基因库”之美誉。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将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自1971年《湿地公约》(《拉姆萨尔公约》)缔结以来,湿地保护与恢复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我国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明确提出:在不具备建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区域,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公园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扩大湿地面积,提高保护成效,并将湿地保护列为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湿地保护。
重庆市高度重视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据2000年全市湿地资源调查统计,重庆市湿地面积(不包含地热泉和水稻田面积)为240513公顷,为土地总面积的2.92﹪。
其中,河流湿地(含三峡库区)的面积为214578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9.22%(其中,面积在500公顷以上的河流36条,湿地面积为150387公顷;天然湖泊湿地面积278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32%;人工库塘湿地2766处,面积25157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10.46%。
南岸区鸡冠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南岸区鸡冠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南岸区鸡冠石镇人民政府目录第一章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3)第一条鸡冠石镇概况 (3)第二条土地利用现状 (3)第三条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第四条土地整治潜力 (3)第二章总则 (4)第五条规划目的 (4)第六条规划任务 (4)第七条规划依据 (4)第八条规划范围和期限 (5)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方针 (6)第九条区域发展定位 (6)第十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6)第十一条土地利用目标 (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7)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十三条主要用地布局优化 (9)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空间管制 (11)第十四条土地用途分区 (11)第十五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4)第六章村土地利用控制 (16)第十六条耕地保有量 (16)第十七条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16)第七章土地利用重大任务与工程 (17)第十八条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7)第十九条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17)第二十条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7)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8)第二十一条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8)第二十二条建立统分结合、协同作战的执法机制 (19)第二十三条建立规划协调机制 (19)第二十四条建立规划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 (19)第二十五条建立完善的规划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制度 (19)第二十六条实施规划管理公开制度 (19)第九章附则 (20)第二十七条规划编制 (20)第二十八条规划成果 (20)第二十九条规划实施 (20)附表 (20)第一章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第一条鸡冠石镇概况鸡冠石镇位于南岸区北部偏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35′46″~106°38′32″,北纬29°34′3″~29°37′16″之间。
其南与南山街道接壤,西与涂山镇相连,东和北濒临长江。
全镇南北长约6.0千米,东西宽约4.4千米,幅员面积1503.3公顷,其中陆地占84.9%,河流占15.1%①。
重庆市南岸区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前期项目

前期部分全部通车,二期,辅道
一线及G线、L线、J线通车。
续建
10
南山黄金公路道路
拓宽工程
南山生态保护
和发展中心
改扩建方案设计路线长度约2.6千米。
开展征地征收工作,全面启动施
工。
新开工
11
横十路中段
经开区建设公
司
道路长约1.3千米,宽度36米,双向
6车道。
完工。
续建
序号
桥梁基础及下部构造100%,上部
结构(箱梁)40%;道路工程80%。
续建
7
南岸滨江路五期
南滨路建设发
展中心
全长1.7千米。
主体工程施工。
续建
8
主城区“两江四
岸”治理提升长江
南岸线贯通工程
区城建集团
一段岸线长度4.0千米,规划面积41
公顷;二段沿滨江路长度2.8千米,
规划面积38公顷;三段总长约4.8千
责任单位
总体建设内容
2022年主要建设内容和工作目
标
2022年建设阶
段
35
绿色交通
经开区生态环
境建管局
全岛专用车行道系统与辅助车行道系
统;全岛骑行系统、跑步系统、步行
系统;相关配套设施如停车设施布局、
交通基础设施等。
2022年12月完工。
续建完工
36
智慧广阳岛
经开区生态环
境建管局
建设全岛运营管理中心、长江模拟器
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总体建设内容
2022年主要建设内容和工作目
标
2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年建设阶
段
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

东莞市长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完善方案长安镇人民政府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规划调整完善背景和原因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国家宏观背景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广东省大力推进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长安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规划调整完善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坚持严守底线、保护资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坚持合理配置、节约集约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坚持突出重点、城乡统筹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坚持多方衔接、标准先行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调整完善的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法律法规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政策文件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技术规范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相关规划及其他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规划调整完善的范围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调整完善的期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长安镇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社会经济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行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现行规划编制情况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主要指标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耕地保有量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建设用地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建设用地复垦区调整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与相关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与城镇总体规划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与环境规划相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与交通、水利设施等相关规划的协调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八章规划调整完善对规划实施影响的评估报告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农用地及其他土地布局调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重庆市南岸区中小学布点规划(文本+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目的 (1)第二条规划依据 (1)第三条规划原则 (1)第四条规划范围 (2)第五条规划期限 (2)第二章中小学幼儿园总体规模 (2)第六条人口测算 (2)第七条千人指标 (2)第八条学生总量预测 (2)第九条规划学校总量 (2)第三章城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 (2)第十条学校选址原则 (2)第十一条配置标准 (3)第十二条高完中布局规划 (3)第十三条高中布局规划 (3)第十四条初中布局规划 (3)第十五条九年一贯制学校布局规划 (3)第十六条小学布局规划 (3)第十七条幼儿园布局规划 (3)第四章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分区布局规划 (3)第十八条片区划分 (3)第十九条南坪片区 (4)第二十条弹子石片区 (4)第二十一条南山功能区 (4)第二十二条茶园片区 (4)第二十三条长生片区 (4)第二十四条峡口片区 (4)第二十五条迎龙片区 (4)第二十六条东港片区 (5)第二十七条广阳岛片区 (5)第五章教育预控用地规划 (5)第二十八条规划控制的基本原则 (5)第二十九条弹子石片区 (5)第三十条长生片区 (5)第三十一条迎龙片区 (5)第六章防灾避险规划 (5)第三十二条校园安全 (5)第三十三条防震 (5)第三十四条消防 (5)第三十五条防地质灾害 (5)第三十六条防洪 (6)第三十七条防气象灾害 (6)第七章近期建设项目 (6)第三十八条近期建设项目 (6)第八章与现行控规比较规划调整内容 (6)第三十九条规划调整的基本原则 (6)第四十条全区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6)第四十一条分片区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6)第九章规划实施 (8)第四十二条远期控制原则 (8)第四十三条办学方式 (8)第四十四条功能设置 (8)第十章附则 (8)第四十五条本规划包括文本、规划图纸、附件三个部分。
(8)第四十六条本规划自南岸区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8)附表1 南岸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现状一览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重庆市南岸区区域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状况

一是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工业总产值完成316亿元,增长25.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00亿元,增长32.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8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实现76亿元,增长23.9%;利税总额实现30亿元,增长32.2%。
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2.9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9.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三是消费品市场活跃。
会展经济成效突出,成功举办全国春季糖酒会等各类展会193个,会展经济实现直接收益达5亿元。
旅游经济持续升温,旅游人数达850万人次,增长13.6%,实现旅游收入17.2亿元,增长16.2%,成功承办第十一届重庆山水都市旅游节。
南滨路成功创建为“中华美食街”。
四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外贸出口完成2.6亿美元,增长31.6%;实现招商引资合同金额350亿元;实际利用内资46.7亿元,增长32.6%;实际利用外资9120万美元,增长103%。
五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良好,生态休闲农业特色明显。
新发展和改良优质水果4000亩,改良花木1000亩,新建和改良休闲渔业300亩。
都市生态旅游产业逐步形成,全区都市休闲农家乐达300家。
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位居全市第一。
——摘自《南岸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一、新时期南岸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南岸区发展的机遇1.重庆内陆开发先导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必将对南岸区经济产生巨大的牵引。
暨寸滩保税港区揭牌,中西部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瓜熟蒂落,再到两江新区的即将诞生,重庆内陆开放先导区建设已全面展开,随着开放型经济规模的扩大、结构的完善、总部经济的集聚、国际国际贸易大通道的贯通、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的形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也将在大项目的推动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些都将促进南岸区对外经济量的扩张、质的飞跃,带动南岸区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
2.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渝经济区的即将破壳,将为南岸区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四川省丽景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O O九年十一月目录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 (1)第一章背景及现状 (1)一、规划背景 (1)二、现状概况 (2)三、镇区概况 (4)第二章规划依据、年限、原则和目标 (4)一、规划依据 (4)二、规划年限 (4)三、规划原则 (5)四、规划目标 (5)第三章镇村体系规划 (5)一、继光镇的区域战略地位 (5)二、镇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5)三、产业发展规划 (7)四、人口及城镇化预测 (9)五、镇村等级、规模及职能结构规划 (11)六、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13)七、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14)八、镇域环境保护和防灾规划 (16)九、镇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1)十、镇域旅游发展规划 (21)第二部分城镇建设规划 (23)第四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23)一、城镇性质 (23)二、城镇人口及用地规模 (23)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 (23)一、用地适应性分析 (23)二、城镇发展方向及用地选择 (24)三、功能结构规划 (24)四、用地布局规划 (24)第六章绿地景观规划 (26)一、现状 (26)二、绿地系统规划 (26)三、景观规划 (26)第七章道路工程规划 (27)一.现状概况及问题 (27)二、道路交通规划 (27)第八章管线工程规划 (28)一、给水工程规划 (28)二、排水工程规划 (28)三、燃气工程规划 (29)四、电力工程规划 (29)五、通信工程规划 (29)六、管线综合规划 (30)第九章环保、环卫及防灾规划 (30)一、生态及环保规划 (30)二、城镇环卫设施规划 (30)三、城镇防灾规划 (31)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31)一、近期建设用地选择 (31)二、近期建设用地规模 (31)三、近期建设重点 (31)四、近期建设项目 (32)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 (32)第一部分镇域总体规划第一章背景及现状一、规划背景(一)灾后重建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致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大量房屋倒塌、损毁,数万居民无房可居住。
朝天门市场搬迁

朝天门市场搬迁新市场交易面积大幅提升交通拥堵、市场交易区拥挤不堪,逛过朝天门市场的市民不少都有这样的感受。
随着城市发展,现朝天门市场位于都市核心区,地理位置受限、配套服务设施无法完善,道路交通不畅,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为进一步打造知名市场品牌,完善市场功能,市政府决定重新选址新建朝天门国际商贸城,将之打造成为立足大重庆、辐射中西部的中西部商品进出口集散地、长江上游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目前,市场规划设计方案已进入最后的审定阶段。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一期工程预计明年内投入使用。
届时,旧朝天门市场将进行整体搬迁。
据介绍,与旧市场相比,新市场在建筑面积、配套服务设施、交通条件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
以建筑面积为例,旧市场面积约为61万平方米,商铺总量为16237个,而新市场总建筑面积将超过300万平方米,商铺总量将达到3万个以上。
在配套设施方面,新市场按市场交易区、仓储物流区、商务配套及居住配套区4大功能区进行了严格划分,业态涵盖了市场、物流、酒店、写字楼、公园、购物中心、会展中心、商务公寓、旅游等各种业态;同时,市场还配备了先进的电子商务系统,市场信息收集、分类、分析、订货、发货、结算等均可通过系统完成,只需一张银行卡,市民就可在市场内轻松购物。
两年内市民可逛新市场新朝天门市场即将破土动工,市场何时才能建成投入使用呢?“按市政府的安排,市场发展将按5年计划进行,2011年-2012年建成30万平方米商铺和20万平方米的配套设施;2013年新市场建设全面完成;从2014年起至‘十二五’末,市场发展将实现业态优化,品质提升,做大做强。
”朝天门市场公司总经理谭春联透露。
据谭春联介绍,与旧市场不同,新市场在交易的商品种类和吸纳就业人数上均有大幅提升,除现有的服装鞋帽箱包市场、纺织针织品市场、小商品市场、日化用品市场、文体用品市场,工艺礼品市场六大类市场外,市场还将增设品牌专卖区,国际、国内中高端流行服饰,时尚服饰,职业服饰、休闲运动名品服饰,品牌、精品鞋帽等均可以在这里买到。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2015年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2015年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岸区2015年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单位:《南岸区2015年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4月30日南岸区2015年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实施意见为切实推进农村康居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积极引导农户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实用、特色彰显的“宜居住宅”,着力打造合民心、顺民意、符民愿的民生工程,努力实现全区村镇面貌新改观、特色风貌更彰显、人居环境大改善目标,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首要目标,突出民生与发展两大主题,围绕“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着力实施一批惠民康居工程项目。
2015年我区康居农房建设改造计划任务如下:(一)组织实施农民新村3个。
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移民、地灾避让搬迁、土地整治等项目,对农民新村统一规划、提档升级、整体打造。
2015年完成南山街道双龙村南怡馨居农民新村环境提档升级综合改造工程(市级示范村),另启动迎龙镇蹇家边村、峡口镇乐和家园2个农民新村建设。
(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80户(其中D级152户)。
结合康居农房风貌整治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共涉及迎龙镇(20户,全部为D级危房)、南山街道(60户,其中D级危房30户)、长生桥镇(35户,全部为D级危房)、广阳镇(15户,全部为D级危房)、峡口镇(150户,其中D级危房52户)。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目
1.
录
2.
3.
总则 ..................................................................................................................................................... 1 1.1. 现状概况 ..................................................................... 1 1.2. 规划背景 ..................................................................... 2 1.3. 上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 4 1.4. 上轮规划及实施评述 ........................................................... 5 1.5.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 6 1.6. 规划依据和规划参考 ........................................................... 6 1.7. 规划期限 ..................................................................... 6 1.8. 地域界定 ..................................................................... 6 旗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 7 2.1. 社会经济现状 ................................................................. 7 2.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 10 2.3. 旗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12 2.4. 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 .......................................................... 13 2.5. 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对策 .................................................. 17 旗域城镇体系规划 ........................................................................................................................... 18 3.1. 旗域人口预测 ................................................................ 18 3.2. 旗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 19 3.3. 旗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0 3.4. 旗域城镇体系现状 ............................................................ 21 3.5. 城镇规模发展条件评价 ........................................................ 22 3.6. 旗域镇村体系规划 ............................................................ 23 3.7. 旗域综合交通规划 ............................................................ 32 3.8. 旗域公共设施规划 ............................................................ 36 3.9. 旗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 39 3.10. 综合防灾规划 ............................................................... 43 3.11. 旗域资源、生态保护和空间管制规划 ........................................... 44 3.12. 旗域空间开发管制 ........................................................... 47 3.13. 旗域旅游规划 ............................................................... 47 3.14. 区际协调规划 ............................................................... 52 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 56 4.1. 规划区人口 .................................................................. 56 4.2. 规划区规划原则 .............................................................. 56 4.3. 规划区村庄规划 .............................................................. 56 4.4. 规划区重要设施规划 .......................................................... 56 4.5. 规划区用地控制 .............................................................. 57 4.6. 规划区“四区”控制 .......................................................... 57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 58
南岸区长生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南岸区长生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南岸区长生桥镇人民政府目录前言 (1)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 (2)第一条长生桥镇概况 (2)第二条土地利用现状 (2)第三条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第四条土地整治潜力 (4)第二章规划目标 (5)第五条区域发展定位 (5)第六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5)第七条土地利用目标 (5)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6)第八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原则 (6)第九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十条用地布局优化原则 (8)第十一条主要用地布局优化 (9)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和空间管制 (10)第十二条土地用途分区 (10)第十三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3)第五章村土地利用控制 (15)第十四条耕地保有量 (15)第十五条园地面积 (16)第十六条林地面积 (16)第十七条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16)第六章近期用地安排 (17)第十八条近期建设用地控制 (17)第十九条土地利用重大任务与工程 (17)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8)第二十条耕地保护措施 (18)第二十一条建设用地管控措施 (18)第八章附则 (19)第二十二条规划编制 (19)第二十三条规划成果 (19)第二十四条规划实施 (19)附表 (19)前言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现把长生桥镇打造成为南岸区城市化、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区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南岸区长生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南岸区长生桥镇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新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利用方向、发展重点、空间布局和政策保障措施,是长生桥镇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项规划建设和国土部门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岸区迎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南岸区迎龙镇人民政府目录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 (1)第一条迎龙镇概况 (1)第二条土地利用现状 (1)第三条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第四条土地整治潜力 (3)第二章总则 (4)第五条规划目的 (4)第六条规划任务 (4)第七条规划依据 (4)第八条规划范围和期限 (5)第三章规划目标 (5)第九条区域发展定位 (5)第十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6)第十一条土地利用目标 (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7)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十三条主要用地布局优化 (8)第五章土地用途分区和空间管制 (11)第十四条土地用途分区 (11)第十五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5)第六章村土地利用控制 (17)第十六条耕地保有量 (17)第十七条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18)第七章土地利用重大任务与工程 (18)第十八条建设用地控制 (18)第十九条土地利用重大任务与工程 (19)第二十条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19)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9)第二十一条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示制度 (19)第二十二条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20)第二十三条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20)第二十四条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 (20)第二十五条加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20)第二十六条完善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制度 (20)第九章附则 (21)第二十七条规划编制 (21)第二十八条规划成果 (21)第二十九条规划实施 (21)附表 (21)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第一条迎龙镇概况迎龙镇位于南岸区东南部,鱼溪河纵贯镇境南北。
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42′1″-106°45′58″,北纬29°29′3″-29°33′43″之间。
其东、南与巴南区青山、二圣、惠民镇接壤,西邻长生桥镇,北连峡口镇和广阳镇,是南岸区的农业大镇。
全镇南北长约8.8千米,东西宽约8.3千米,幅员面积4306.5公顷,其中陆地占95.9%,河流占4.1%①。
辖区地处长江河谷,地势南高北低,以低丘宽谷地貌为主,海拔170~660米之间,平均海拔364米,比南岸区平均海拔350米高14米。
土壤主要类型为紫色土、水稻土、潮土、石灰岩土。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多雨少雪,湿度大,云雾多等特点。
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降雨量1057毫米,最集中降雨时间在5—7月份。
2009年,常住人口21643人,其中城镇人口4181人,农业人口17462人,城镇化率19.3%。
地区生产总值3047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281万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459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4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年。
第二条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南岸区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迎龙镇土地总面积4428.1公顷。
其中,农用地3633.9公顷,建设用地500.2公顷,其他土地294.0公顷,分别占该镇土地总面积的82.1%、11.3%和6.6%。
①采用南岸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农用地中,耕地2046.4公顷,园地458.5公顷,林地546.3公顷,其他农用地582.7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56.3%、12.6%、15.1%和16.0%。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460.9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121.5公顷,农村居民点339.4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39.3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面积的92.1%和7.9%。
根据南岸区2009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迎龙镇土地总面积4306.5公顷。
其中,农用地3483.7公顷,建设用地618.9公顷,其他土地203.9公顷,分别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80.8%、14.4%和4.8%。
农用地中,耕地1767.5公顷,园地428.3公顷,林地749.5公顷,其他农用地538.4公顷,分别占农用地面积的50.7%、12.3%、21.5%和15.5%。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443.4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40.9公顷,农村居民点391.3公顷),交通水利用地151.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23.9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1.6%、24.5%和3.9%。
其他土地中,水域175.3公顷,自然保留地28.6公顷,分别占其他土地面积的86.0%和14.0%。
第三条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
迎龙镇城镇建设用地不足,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
2009年,迎龙镇农村居民点用地391.3公顷,占全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88.3%,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达224.1平方米,远远超出国家标准(140平方米/人)。
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偏大,布局分散,分布零星,利用粗放;同时城镇用地指标低,城镇建设用地不足,城乡用地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迎龙镇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
(二)土地利用集约度较低,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迎龙镇的城镇建设用地以外延扩张为主,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土地浪费现象等。
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零星,利用粗放。
随着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的较快发展,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有待提高。
尤其以工业企业用地为代表的土地利用方式,功能分区不明,重复建设太多,造成资金和土地的浪费,企业间互补协作和规模集聚效益难以发挥,其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
(三)水土流失较严重,耕地保护任务较重。
本镇丘陵地形发育,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耕地1767.5公顷,其中坡地994.3公顷,15°以上的坡地有694.2公顷,占耕地的约有39.3%,不合理的耕垦种植,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整治工程刻不容缓。
第四条土地整治潜力(一)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力:根据2009年二调数据,迎龙镇除水域外的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8.6公顷(其中荒草地20.8公顷,裸地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
根据实地考察约93%的荒草地可以开发为耕地、林地或园地;由于裸地土层瘠薄,坡度陡,开发难度相对较大。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2009年,迎龙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391.3公顷,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224.1平方米/人(按户籍农业人口计算),高于人均农村居民点140平方米的国家规定标准,至2020年,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125.4公顷。
第二章总则第五条规划目的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迎龙镇工业、旅游、农业健康发展,保护基本农田,实现城乡统筹的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制定《南岸区迎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第六条规划任务根据《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要求和迎龙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各类用地,协调各业用地矛盾,重点安排好耕地、村镇建设用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基础设施及其他基础产业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区),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七条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土地管理规定》等有关土地利用、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
(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等技术标准、规范。
(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等涉及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指导性文件。
(四)《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南岸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南岸区2009控制性详细规划汇编》、《重庆市南岸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南岸区参与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南岸区统筹城乡发展纲要(2007-2015年)》、《重庆市南岸区综合交通建设规划(2006-2020年)》、《重庆市南岸区交通一体化规划(2010~2020年)》等市级和区级相关规划及迎龙镇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旅游、生态及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
第八条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为迎龙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共计4306.5公顷②。
规划以2005年为规划基期年,2009年为规划时点,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第三章规划目标第九条区域发展定位迎龙镇位于南岸区城乡结合部,重点发展总部办公、研发创新、高新产业、高铁综合枢纽和现代农业,是茶园新城和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核心服务功能区。
迎龙镇外环(重庆市绕城高速公路)以西部分属南岸区的城市拓展区,其功能是保障茶园新城和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外环以东属于现代农业发展区,其功能是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满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特色生态旅②采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游业的用地需求。
第十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人口和城镇化目标到2020年,全镇常住总人口将达到4.6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90%以上。
(二)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迎龙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000元/人。
第十一条土地利用目标(一)耕地保护目标到2015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1445.0公顷和1230.0公顷。
规划期内,确保耕地质量有所提高、布局更加合理。
(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建设用地总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494.8公顷以内。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06.9公顷以内。
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882.1公顷以内。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93平方米以内;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221.1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87.9公顷以内。
(三)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和耕地控制目标规划期内,存量建设用地得到盘活和高效利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得到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及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到2015年和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569.0公顷和934.8公顷以内。
到2015年和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557.2公顷和942.2公顷以内。
其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分别控制在302.0公顷和510.1公顷以内。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科学调整用地结构。
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保障必要的建设用地,适度开发其他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