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寒土湿木郁-医圣张仲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寒土湿木郁的证治法

四川肖地文

摘要:水寒土湿木郁:水指肾水。土指脾胃。木指肝。意思是在病理情况下,由于命门火衰,肾水寒冷,不能生发阳热之气。(此水寒意也);因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至脾阳衰败,运化失司,土为湿困,(此土湿意也);又因肾阳不足,肝阳虚弱,木气升发不能,木郁而寒,肝寒木郁,升发不能,“肝气最恶者郁也,(此木郁意也)。笔者从祖国医学整体观出发,运用火神派鼻祖郑钦安扶阳思想之《万病一气说》,结合火神派名家吴荣祖教授经常采用的“温水燥土达木法",在临床应用的部分案例进行探讨,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之时间仓促,错误在所难免,望各位老师指导斧正。

关键词:水寒土湿木郁整体观扶阳思想温水燥土达木

1.中医整体观:心肾、脾胃与肝的生理关系和病理机制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间相生相克维系着正常的功能活动。就本生肝、脾、肾三阴脏而言,其生理功能上,相互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病理影响也十分广泛。但其中影响最大的,其主导作用的是心与肾。

按心即君火也,居上以统乎阳,阳重而阴轻也,故居上为用(离卦二阳爻是也);肾即真火也,居下以统乎阴,阴重而阳轻也,故居为体(坎卦一阳爻也)。二火虽分,其实一气(离卦二阳爻,坎卦一阳爻,合之而成乾。人活一口气,即此乾元之气也,因乾分一气,落于坤宫,遂变出后天世界此君相二火之由来)。诚阴阳之主宰也。如上之君火弱,既不能统上身之关窍精血,则清涕、口沫、目泪、漏睛、鼻齿出血,诸症作矣。如下之相火弱,即不能统下身之关窍精血,则遗尿、滑精、女子带下,二便不禁,诸症作矣。故二火不可分,而二火亦不胜合,所以一往一来,化生中气(二火皆能生土,上者生凡土,即胃,下者生真土,即脾。二火化生中土,先后互相赖焉),故(经云:“无先天而后天不立,无后天而先天亦不生”)。因此“少阴君火,位居於上,而源于坎中之阳”(吴佩衡《医药简述》)。君火煊耀,命门真火潜伏於肾水之中,使肾水暖。坎中之阳,命门真火乃生命之根,潜藏暖水。坎水上生,上济于心,使心脏凉,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是“人身最宝贵之主要生命线”(吴佩衡《医药简述》),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称之为“先天之本”

在此“原动力”的推动下,已土升、戊土降,中土如轴运转,完成受纳、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使生命活动有了物质基础,故称之为"先天之本"

阴阳交泰,中轴运转,四象如轮,肝气得之左升而条达,肺金得之右降而清肃。如此轴轮旋转不息,即是生命活动的园运动。

肝为牡脏,体阴而用阳,温升疏达,灌濡五脏,充养筋脉,清。张隐庵《伤寒论集注》云:厥阴为阴中之少阳”。清。黄元御《四圣心源》云:“。。。。。。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会畅,故温暖而生乙木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从五行生态看,木生于水而长於土。从人体三阴脏的生理特点来说,由

于肾中真阳如釜底之薪,命火温煦,脾阳方能键运,脾肾阳和,则肝暖而疏达。黄元御强调指出:“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於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风括'.其剖析了肝脾肾三脏气机生化之生理模式与彼此间的关系。

心肾、脾胃与肝的生理关系,犹如“离日当空,雨露滋润,土暖水肥,树木繁茂,一派生机”。

在病理情况下,命门火衰,肾水寒冷,不能生发阳热之气。

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脾阳衰败,运化失司,土为湿困,寒水侮土,土湿而冷。

水寒土湿,木气郁。生意不遂。犹如阴霾四布,天寒地冻,水涝沤根,树木不荣,一派萧条。

在水寒土湿木郁的病理连锁反应中,心肾阳虚是根本,是疾病的本质所在。

2.“水寒土湿木郁'的治则

病之本为心肾阳衰,病之标为“寒湿困脾”、“肝气郁结”。故治疗温肾水之寒取其枢机是很必要的,因为肾阳一旦温煦,则脾阳可健运,脾肾阳复,则肝暖寒祛,温升疏达,达到了火神派名家吴荣祖教授经常采用黄元御的“温水燥土达木”之目的。因此,针对三阴脏水寒、土湿,木郁不达之病机核心,本人现将临床部分病案进行探讨。

3.病案举例

例一、眩晕:蔡某某,男,47岁,县科技局领导。病已数年,眩晕(西医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证见头晕呕吐、面色无华,色谈夹清、白腻胎,脉沉紧。同时伴胃脘痛、胁痛,痛有定时、喜温喜按;吐酸便溏,无神,手足不温,脉沉滑。

病机:心肾阳虚导致水寒土湿木郁之证。

处方:吴萸四逆汤加减。附片(先煎)60克干姜45克灸甘草15克肉桂10克白术10克茯苓25克山茱萸20克丁香15克生半夏30克砂仁20克。共三剂,一日一剂,水煎服。(以后凡有附片干姜均先煎一小时)

患者服第一剂药后,症状大减,眩晕呕吐胃脘痛、胁痛即止,三剂尽,诸症若失而即痊愈。

案语:患者心肾阳虚,导致水寒土湿木郁诸症均见,治疗即以扶阳温肾为主,兼燥土、达木之药。用吴萸四逆汤加味治之,方中附子补命门火真火;肉桂强少阴君火;干姜温脾燥湿;白术、生半夏、茯苓健脾利湿;吴萸温肝降逆止呕兼疏理肝气;砂仁丁香温胃以暖土。全方即获标本同治之功。

例二、急性带状疱疹:刘某某,男,54岁,2011年6月7日来诊,以突发性胁、腋部烧灼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加剧,随后皮肤即生大量的水疱样、呈簇状样分布于腋胁肋部。色淡红,伴发热,身痛,乏力,腹胀,便秘,口干想喝滚开水,舌质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浮空无力。有为甚。

病机:心肾阳虚导致水寒土湿木郁之证。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潜阳丹加味.麻黄10

克附片(先煎)60克北细辛20克生白术90克干姜60克灸甘草60克龟板(先煎)25克春砂仁30克三剂以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四次温服,一日四次。后下砂仁细辛煮30分钟以加托透之力。6月10日二诊自述用药一剂后,疼痛既有缓减,二剂后全身出汗,有粘臭,疼痛则大大减轻,皮疹处转为红色,口不干,腹泻水样便3次,续服后腹泻停止,二便转为正常。诊其脉象转见沉濡稍有力,舌质谈红边齿痕,苔薄白。守方3剂加托透以祛尽邪毒,加麻黄至20北细辛至30克。6月13日三诊,服药后大便又稀轻微呕吐3次,疼痛缓减,有时稍有发作,寒邪以外出,前方去麻黄附子细辛汤改为大剂四逆汤加味温阳以消阴翳。附片60克每日渐加至150克,干姜60克灸甘草30克全瓜蒌20克红花10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柴胡15克生牡蛎30克白术15克。以此方增损,服药6月21日停药,诸症消失,病已痊愈。

案语:患者明显心肾阳虚,导致水寒土湿木郁诸症具见,本人结合黄元御在他的《素问悬解》里写道:"水中之气,是谓阳根,阳失蜇藏之位,则阳根寒陷,不能温生乙木,即形成“相火不蜇,甲木逆冲,故痛生心胁”。这可以说是有了真火的温煦、促进作用,才能达到‘上焦如雾’的生理状态,也就是说使肺能宣发肃降,把津液和卫气充分输布到皮毛(肺合皮毛)。”这样的解释还仅仅只及到标,为了抓住本,还必须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皮肤病常常是由湿夹风积郁于皮肤而成的,如果命门火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它既可以温煦脾土,避免产生湿邪,又能暖疏肝木,避免出现风象。当然,黄氏的这种解释(水寒、土湿、木郁)并不能全面阐述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实践证明,实热引起的皮肤病同样是存在的。但今之病例有此佳效。也是临阵医法圆通的体现。

总之,水寒土湿木郁证临床较为常见,特别是当我们接受了火神派扶阳理念之后,就会发现这类病症临床上并不少见,那种认为阴虚阳亢而引起的热、风、动证临床上多见,若我们从阴阳两分法的观点看问题,显而易见地就会发现这种思路以偏概全,认识不够全面。

水寒土湿木郁证之形成,源于肾阳亏损。肾阳火衰,命门相火则弱,肝阳无命门之火相助,升发条达不能,则易横逆犯脾胃,由此而形成如吴荣祖教授所说的“三阴脏寒,水寒土湿,木郁不达”之病机特点,而关键在于“水寒土湿,木郁不达”为病机核心。用药多以温肝脾肾三经的药物为主,这样才能紧紧扣水寒土湿木郁证之主题,才有可能达到我们临床上温水燥土达木之预期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