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计量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 摩尔的概念和摩尔质量3. 物质的量浓度4.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5. 化学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及减小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和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
3. 开展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4.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滴定管、电子天平等。
3. 实验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等。
4.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概念图、公式、实验操作步骤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复习相关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案例分析:介绍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如溶液配制、气体体积计算等。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5. 误差分析: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及减小方法。
七、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2.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答案,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八、课后作业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作业批改: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给予反馈和指导。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6篇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6篇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6篇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1 一、【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指的是用容量瓶等仪器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其核心是配制的过程和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p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掌握配制过程以及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学生已经学过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理解它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误差分析^p 就是在此根底上的开展。
由于它还与化学反响给物质的量计算有亲密的联络,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内容,是本学科化学实验局部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演示好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要点。
二、【教学目的与解析】1.教学目的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根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并进展误差分析^p 分析^p 。
2.目的解析掌握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理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根本原理,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就是指要能熟悉容量瓶的使用方法,能根据条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并能对实验中的不标准操作进展相关的误差分析^p 。
三、【问题诊断分析^p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无视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无视体积指的是溶液的体积,误差分析^p 时有一定的难度。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以及它与物质的质量等的关系。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就要让学生充分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其中关键是还要弄清楚物质的量浓度与相关的物理量(如物质的量、质量、密度)的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p 】在本节课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和视频播放器。
因为使用多媒体视频,有利于学生通过视频向学生演示实验详细步骤,理解使用仪器和步骤,分析^p 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标准学生的实验操作。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化学计量基础知识 •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实例 •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标
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对于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
数据整理
将原始数据整理成表格或 图表形式,便于分析和比 较。
数据备份
为避免数据丢失,应将原 始数据和整理后的数据备 份保存。
数据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
对数据进行描述,如求平均值、 中位数、标准差等,以了解数据
的基本特征。
推断性统计
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如回 归分析、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
图形分析
将数据绘制成图表,如柱状图、折 线图、散点图等,以便直观地观察 数据之间的关系。
待测物的浓度。
04
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所 需的化学试剂、玻璃器
皿、测量工具等。
实验材料
确保实验材料充足,并 检查其质量和有效期。
实验环境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 保持实验室整洁,避免
意外事故的发生。
实验人员
确保实验人员具备必要的化 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实
验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验测定各种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质量、体 积等数据,可以验证化学计量的关系,确保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学计量指导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化学计量提供了物质的量、浓度等 数据,指导实验者进行精确的称量、稀释、混合等 操作。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角色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和应用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1.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化学计量是指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计算质量、物质量、体积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
2.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2.1 摩尔的概念:摩尔是物质量的计量单位,用符号mol表示,其中1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
例如,1mol H2O的质量为18g。
2.2 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是指1mol物质的质量,计量单位为g/mol。
计算公式为: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数。
2.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计量关系的比例关系。
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3.1确定摩尔比3.2计算实验结果在化学实验中,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实验结果,如产物的质量、物质量、体积等。
通过实验结果的计算和比较,可以判断实验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安排:1.物质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介绍(20分钟)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方法的讲解(30分钟)3.实验操作示范和学生实验操作(40分钟)4.实验结果的计算和比较(30分钟)5.讲解化学计量实验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20分钟)五、教学方法:1.讲授引导式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参与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验操作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化学计量实验的过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价:1.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评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物质的量单位——摩尔【知识精析】一、物质的量(n)物质的量是一个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体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SI)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和“质量”、“长度”、“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一样,是一个专用名词。
注意:1、不能将物质的量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任意删减或添加字,如“物质量”就是错误叙述,也不能用其他的词代替,如“摩尔数”也是错误表述;2、“粒子集体”的粒子指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微观粒子或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不指宏观物质。
二、摩尔(mo1)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就像“千克(kg)”、“米(m)”、“秒(s)”、“安[培](A)”、“开[尔文](K)”、“坎[德拉](cd)”(各单位名称、符号与上述物理量分别对应)一样,是7个国际基本单位之一,是人为规定的。
1mol 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2、摩尔的度量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结构的微观粒子,如可以说1 mol CaCl 2中含有1 mol Ca 2+、2molCl —或含有54mole —等;也可以是某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由Na +与Cl —按1∶1特定组合构成的NaCl 晶体可表示为1 molNaCl 。
摩尔只适用于微观概念,不能度量宏观物质。
3、由于构成物质的粒子种类很多,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
如l mol H 、1 mol H 2、1mol H +,但说“1mol 氢”就不对了,因为没指明具体是什么粒子,含义不明确。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这一单位是以0.012Kg 12C 所含碳原子数为基本计量标准来计量的。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资料
化学计量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之 间的比例关系
化学计量学研究如何利用化学计 量常数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化学计量常数表示反应中各物质 之间的比例系数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可以帮助我们 确定反应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
化学计量的定义 和意义
实验中常用的化 学计量方法
化学计量在实验 中的作用和影响
等领域中的应用,如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分子 结构和反应机理。
06 化 学 计 量 与 医 学 的 交 叉 : 在 疾 病 诊 断 和 治 疗 中 的 应
用,如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生物标志物在疾病 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化学计量对实验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化学计量方 法,可以降低实验误差和偏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先进的化学计量技术和方法 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
定期检查设备: 确保设备正常 运行,及时发 现并解决问题
建立维护档案: 记录设备的维 护情况,方便
追踪和管理
培训操作人员: 提高操作人员 的技能水平, 确保设备正确
使用
制定应急预案: 应对设备故障 等突发情况, 减少损失和影
响
建立完善的化学 计量标准和规范 体系
加强化学计量设 备和仪器的校准 与检定
规范化学计量的 操作流程和方法
定期对化学计量 设备和仪器进行 检查和维护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化 学 计 量 的 概 念 03 化 学 计 量 在 实 验 中 的 应 用 04 化 学 计 量 对 实 验 结 果 的 影 响 05 如 何 提 高 化 学 计 量 的 应 用 水 平 06 化 学 计 量 的 发 展 趋 势 和 展 望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
以了解环境中的物质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
04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实验误差的来源与控制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设备的精度限制,可能 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为减小 误差,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
维护。
人为误差
实验操作中,由于实验员的主观判 断或操作失误,可能导致误差。为 减小误差,应加强实验员的培训和 规范操作流程。
100%
减少随机误差
通过精确的计量和控制,可以减 少实验中的随机误差,提高实验 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80%
验证实验结果
化学计量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校 准和验证,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优化实验条件
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化学计量可以通过对反应物质 的量和反应条件的研究,帮助 实验人员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 ,提高实验效率。
数据可视化
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直 观展示实验数据,便于发 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实验条件的优化与改进
条件筛选
通过实验设计,筛选出对 实验结果影响显著的条件 因素,并确定最佳条件范 围。
条件优化
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 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以 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条件改进
针对现有实验条件的不足 之处进行改进,如改进实 验装置、引入新方法等, 以提升实验效果。
化学计量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污染物检测
01
化学计量可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
等,以评估环境的健康状况和污染程度。
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的计量研究
02
通过化学计量可以研究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如碳、氮、磷
等,有助于了解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变化。
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化学计量法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法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化学计量法是研究化学反应质量关系的一种方法,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其基础原理是根据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例关系,通过计算物质的数量或者摩尔质量来进行分析或合成。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化学计量法在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
一、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通常通过测定其化学反应中所消耗或生成的化学计量单位数量的反应物或产物来得到。
例如,利用钾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测定红磷的摩尔质量。
钾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能使红磷燃烧成五氧化二磷和三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为:4P+10KMnO4+6H2O→2K3PO4+2MnO2+8H2O+5(O2↑)反应中钾高锰酸钾溶液消耗的量即为红磷的量,通过摩尔计算得到红磷的摩尔质量。
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中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二、测定物质的含量化学计量法还能用来测定物质的含量,例如在分析生化中,我们常常需要测定蛋白质、核酸、酶等的含量。
测定方式通常采用比色法。
以测定蛋白质含量为例,常采用布拉德福法 (Bradford Method) ,其原理是蛋白质与吸收比色剂结合后,比色剂溶液颜色的变化即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三、测定反应的反应产物在实验室中,我们还经常需要测定化学反应的反应产物,其中一种方法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与反应产物的质量相等。
例如测定铜与硫酸反应得到的硫酸铜的产物量,利用化学计量法可以推算出反应过程中铜的质量和硫酸铜的质量。
四、测定分子量分子量指分子质量的总和,化学计量法常应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化合物(如聚合物)的分子量。
例如,可采用悬浮物浊度法和光强度法来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
另外,还可以采用挥发分析法 (Vaporization Analysis Method) 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量。
这种方法基于物质在空气中的挥发速率与其分子量成反比的原理。
以醋酸但酯为例,氧气气氛下挥发后泡沫的质量与分子量成反比,可以利用化学计量法计算出其分子量。
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练习: ⑴20℃ 时,25g CuSO4•5H2O溶解到10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多少? 50g CuSO4•5H2O溶解到100g水中,所形成溶液的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0℃ CuSO4溶解度为20.5g) ⑵2.5g CuSO4•5H2O溶解到100g水中,假设所形成溶液体积为100ml,则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①所用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钥匙、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使用容量瓶时应注意: ⑴常用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每一容量瓶只能配制瓶 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⑵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方法: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 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⑶不能把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更不能给容量瓶加热。 ⑷在观察所加液体是否达到容量瓶的刻度线时,一定要平视,使液体 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NaNO3等。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2.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溶质的质量分数,用ω 表
示。 ②表达式:ω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 质量)×100% 在饱和溶液中,ω =S/(S+100g)×100% ,S指溶解度。 3.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叫做该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符号为c,单位为mol/L。 ②表达式c(B)=n(B)/V 注意:V指溶液体积,单位为L。
⑸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稀释的操作;容量瓶不能用作反应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_21381
2.容量瓶简介:
①容量瓶
形状:细颈,梨形,平底的玻璃瓶;
构造:瓶上标有容积,温度,颈部标有刻度线; 规格:50mL , 100mL,250mL,500mL,1000mL; 加水 倒立 瓶塞旋转180o 观察 倒立 如何检漏?
观察
②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③不能在其中溶解(有吸热或放热现象),不能将热的溶 液倒入,会影响体积的准确性。 ④读数时 ,应平视,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相切;不能 作反应容器,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只能用作配制的量具。移 动容量瓶,应手握刻度线以上部分。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 验中的应用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 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定义:表示单位体积(1L)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叫做B的物质的量浓度。
公式四:CB=
n
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溶液的体积
nB: 单位: V: L
mol
CB: mol/L
物质的量浓度(CB)
CBV
粒子数(N)
N/N
A
物质的量 (nB)
100ml
20℃
容量瓶使用前应查是否检漏水,其方法是:
往瓶内加水,塞好瓶塞(瓶口和瓶塞要干, 且不涂任何油脂等),用食指顶住瓶塞,另 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 围是否有水漏出,如不漏水,把瓶塞旋转 180°塞紧,仍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 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主要 仪器
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 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量筒 (液体溶质使用)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①配制步骤八字方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20
填空题
填空题
2、在STP下,11.2.L的Cl2的物质的量为 mol、 分子数为 mol、原子数数目为 个 、质 子数目为 个、中子数为 个。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21
÷M ×M Vm× ÷Vm
×NA ÷NA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22
判断题
判断题
1、1mol氧气的体积约为22.4L。
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 验中的应用
下一页
1
÷M ×M
×NA ÷NA
质量
物质的量
粒子数目
在实验室或 在生产中,对于气态物质常使用它的体积而不 是质量。那么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3
算一算
状态
表一 0℃ 101kpa(标准状况)
质量/g 密度 /g.L-1 1mol物质 的体积/L 结论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38
误差分析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 作(以配制0.1mol/L 的NaOH溶液为例 称量前小烧杯有水 称量时间过长 用滤纸称NaOH 向容量瓶注液时有少 量流出 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m
一 减小 减小
变量 V
一 一 一
c
不变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首页
一
一
上一页
减小
下一页 减小
39
误差分析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 作(以配制0.1mol/L 的NaOH溶液为例 未冷至室温就注入定 容 定容时加水过多用滴 管吸出 定容摇匀、静置、液 面下降再加水 定容摇匀、静置、液 面下降
化学计量的实际应用
化学计量的实际应用化学计量是指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化合物的摩尔比例来计算反应物质的量和产物的量的过程。
它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不仅在实验研究中应用广泛,也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化学计量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并介绍其中一些具体的例子。
一、化学计量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在化学实验中,准确地控制反应物质的量对于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化学计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反应物质的量和产物的量。
例如,在酸碱滴定实验中,通过化学计量可以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另外,对于复杂的有机合成反应,化学计量也能提供重要指导,确保反应物质的比例得到正确控制,从而提高合成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二、化学计量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工业生产中的许多过程都依赖于化学计量的应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肥料生产。
化学计量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比例将化合物转化为最终产品。
例如,在合成氨的制备过程中,氢气和氮气的摩尔比例对于合成氨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通过化学计量,生产厂家能够确定最佳的摩尔比例,从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化学计量还在其它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玻璃制造过程中,化学计量可以确保原材料的准确配比,以获得所需的玻璃类型和性质。
同样,化学计量还在石油炼制、塑料生产和药物制造等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精确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化学计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化学计量不仅在实验室和工厂中有用,它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举例来说,在烹饪过程中,化学计量可以帮助我们控制不同食材的量,以确保烹饪的成功和食物的美味。
例如,面包制作中,通过准确计量面粉、酵母、糖和盐的比例,可以获得松软可口的面包。
此外,化学计量还在药物的用量计算和调整中发挥作用。
药物剂量的计算需要根据身体质量和病情来确定,化学计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计算所需的药物量,保证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总结:化学计量在实验研究、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知识点归纳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化学计量是化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也是实验中经常需要用到的重要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对常见的化学计量实验进行归纳,并介绍其基本思路和计算方法。
1. 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测定1.1 反应法测定原子量反应法是一种通过物质与其他物质反应的方式来测定元素原子量的方法。
它将化学计量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验中。
在实验中,先找到一个能和要测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并能形成一个可以测定质量的化合物。
再根据反应方程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出该元素的摩尔数与质量。
因此,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摩尔质量以及化学计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通过分析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的质量和体积,可以利用以下反应方程测定氯的原子量:Cl2 + O3 → 2O2 + Cl2O51.2 热力学法测定分子量热力学法是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一种方法。
颇为经典的例子是甲醇的热容测定法。
该方法首先是测定甲醇的比热容,随后通过计算得出热能与温度和比热容的乘积,由有关的物理公式可以计算出甲醇的摩尔质量。
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Venus的方案和Chillingar的方案可以看做号召了利用物体的热力学性质测定其分子数量的一种常用手段。
2. 沉淀反应中的计量计算沉淀反应是化学实验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反应,其中产生的沉淀可以用来衡量反应的程度。
当化学计量关系已知时,可以通过沉淀证明法来计算该化学反应中所含物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以AgCl的生成反应为例: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出生成的AgCl的质量。
在实验中,加入AgNO3的浓度和NaCl加入的质量、浓度的测量是实验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计量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另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其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也各自不同。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电量法,该法利用化学反应伴随着的电荷变化来确定物质的量(摩尔数)。
例如,在第二类反应中,过量的一种离子可以通过电沉积或电晕沈法被定性和定量。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引言化学计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化学物质之间的相对数量关系。
在实验中,化学计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确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制定实验方案,并解释化学现象的原因和机制。
本文将探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计量实验方法。
1. 摩尔比计算在实验中,我们常常需要知道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比。
摩尔比计算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计算反应物的量以及理解反应物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例如,考虑以下反应:2H₂ + O₂ ⟶2H₂O通过实验测得反应中消耗的H₂和O₂的量,我们可以计算出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从而确定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
2. 反应定量分析反应定量分析是一种用数量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实验技术。
它可以通过测定反应物质的量和产物质的量,来确定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以及反应的产物。
反应定量分析既可以用于分析样品中特定物质的含量,也可以用于研究反应的化学性质。
例如,可以利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来测定其中一个的浓度,或者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测定物质的化学反应能力。
3. 溶液配制化学实验中常常需要制备具有特定浓度的溶液。
化学计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以合适的比例配制溶液。
例如,要配制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可以通过计算所需的盐酸量和稀释剂水的量,来准确配制出所需浓度的盐酸溶液。
4. 原子、分子量的测定在实验中,测定物质的原子或分子量是很重要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元素的相对质量,还可以用于校正实验数据、计算反应产物的理论质量以及验证实验室得到的化合物的分子式。
化学计量提供了一种测定物质原子或分子量的方法,例如通过质谱仪的测量、通过摩尔质量和元素的相对丰度之间的关系等。
5. 元素分析化学计量在元素分析中也有重要应用。
元素分析是一种确定有机化合物中元素相对含量的方法。
通过对某个有机物样品进行完全燃烧或溶解,并测定产生的气体的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含有的每个元素的摩尔数,并进一步确定元素的相对含量和化学式。
1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例题:配制500mL0.1mol/LNaOH溶液需要NaOH的 质量是多少?
解:n(NaOH)=c(NaOH)·V[NaOH(aq)] =0.1mol/LX0.5L =0.05mol
m(NaOH)=n(NaOH)·M(NaOH) =0.05molX40g/mol =2g
16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1-5 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
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蒸馏水, 直至液面与刻度线刚好相切(平视); 6、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17
100mL 250mL 500mL 1000mL 思考:如何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18
6
练习: (1) 1mol Na的质量是多少? 23g
1molNa+的质量是多少? 23g
(2) 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0.25mol 1.50molNa2CO3的质量是多少? 159g
(3) 54gH2O的物质的量是多少?3mol 含有多少个氢原子?3.612X1024 含有多少个氧原子?1.806X1024
CB=
nB V
单位:mol/L或mol·L-1
判断:将58.5g的NaCl固体溶解在1L的蒸馏水中, 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4
练习:将11.1gCaCl2固体加水配制成100mL的溶液, 则所得到的C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1_m_o_l_/_L__? 从中取出10mL溶液,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_1_m_o_l_/_L__?
4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mol-1)的物质所具有 的质量,常用符号M表示。 单位:g/mol(或 g·mol-1)
如:Mg的摩尔质量为24g/mol; KCl的摩尔质量为74.5g/mol; SO2的摩尔质量为64g/mol; CO32-的摩尔质量为60g/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A个氧原子的质量为16g。 ( 对 3、 SO4
2-的摩尔质量是96
)
( 不对)
4、112g的铁粉中含有2 NA 个铁原子( 对 )
复习:计算
1、等物质的量的 SO2 和 SO3 相比较,下 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它们的分子数之比为 1 :1
第一章第二节
一打=12支
学校全体的学生都参加了校运会的开幕式,如何快速的计算 在运动场上的学生人数? 班集体
学生个体
学校人数
你知道吗?
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让10亿人去数,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 年才能数完. 个体数量大时,人们习惯以集体为单位统计个体数量 微观粒子的数量很大,我们将以集体为单位对其进行计算 摩尔 (单位) 物质的量 (物理量)
(2)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四字为一整体,不能随便拆写
(3) 1摩尔大米约含有 6.02×1023 个米粒
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来说明宏观物质。
练习:
8、请说出下列的含义
(1)1molH
表示1mol的氢原子 表示3mol的水分子
(2)3molH2O
9、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A.1mol氢
4、3.01 ×1022个OH- 的物质的量为( 质量为 ( 0.85g ) 5、96g氧气中含有( 1.806×1024
6、1个H2O分子中有
0.05mol )
)个O
10NA个电子。
10 个电子,1mol H2O中有
N,n,m之间的相互转化 N
÷NA ×NA
n
×M
÷M
m
联系微观和宏观物质的桥梁
请用符号分别表示出1molH2O的质量、水的 相对分子质量、水的摩尔质量
先公式、后数字;标明每一个量的所属;带单位计算。
练习:
6.02 × 1023 个碳原子 1、1 mol C中约含有 1.806 × × 2、0.3 mol H2SO4含有 0.3× 6.0210231023 个 硫酸分子 3、 1.204 × 1024个H2O2分子的物质的量 为 2 mol 。 2 4、1 mol Na2CO3中约含有___molNa+、 1 ___molCO32-离子,共含有离子的个数为 3×6.02 × 1023 1.806 × 1024 ______________个。
n = m/M
M= 0 . 14 g = 28 g / mol
0 . 005 mol源自讨论:1、从n=N/NA,得到微观粒子数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2、那么从n=V/Vm,我们也可以得出: 相同条件下, 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相同条件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物质的量
3、综合两式,得到: 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 目的粒子(分子或有原子)
微粒数 (N)
例题
▲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成正比:n1/n2=N1/N2
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物理量
物 理 量 长 度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米 千 克 秒
安 培
质 量 时 间 电流强度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开尔文 摩 尔
坎德拉
m kg s A K
mol
cd
感受阿伏加德罗常数
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cm的硬币排 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2
V(CO2) = n(CO2) ·Vm(CO2)
= 0 . 05 mol × 22 . 4 L / mol
= 1 . 1 2L
例二:标准状况下, 112 mL 某气体的质量
为 0 . 14 g , 则其摩尔质量为 ,相对 分子质量为 。 解: n = V = 0 . 112 L Vm 22 . 4 L · mol -1 = 0 . 005 mol
+
O2
1个 1mol 32g
==
△
CO2
1个 1mol 44g
物质的量 1mol 质量之比 12g
2H2 +
微粒个数 2个 物质的量 2mol 质量之比 4g
O2 ==
1个 1mol 32g
△
2H2O
2个 2mol 36g
练习:
96g (1)2molFe的质量是_________,1.5molSO2 的质量是 112g _________。 0.25mol (2)24.5克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3)88gCO2中含有多少克氧元素? 64g
B、0 . 5 mol CO2
C、1 . 204×10 24 个HCl 分子
D、147 g H2SO4
E、92 g C2H5OH(乙醇)
问:什么叫摩尔质量? 答: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叫摩尔质量 (m=n×M)
什么叫摩尔体积?
什么叫气体摩尔体积?
二、气体摩尔体积 Vm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 ——单位是“L/mol”或“L· -1” mol
答:O2的氧原子数为3.01 × 1023个。
先公式、后数字;标明每一个量的所属;带单位计算。
[例题]
注意解题格式
在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多少? 解:每个O2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氧 原子数为 N(O)= n(O2)×2 × NA =0.5 mol×2× 6.02 ×1023mol-1 = 6.02 × 1023 答:O2的氧原子数为6.02 × 1023个。
CO2 的摩尔体积是22.4L/mol
解释:未说是标况下
标况下NO2 的体积约是22.4L
解释:未说是1mol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是22.4L
解释:物质应是气体
√
标准状况下,1molO2和N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解释:气体体积与分子种类无关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
错误。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正确。
B. 1mol CO2
物质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 物质的量的多少(mol)+能表示微观粒子的符号或文字
复习练习:(阿伏加德罗常数可用N
A表示)
1 、2.107×1024个铁原子的物质的量是3.5mol . 2 、0.25molH3PO4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0.75mol 0.25×4×NA ( ).含有氧原子数目为 ( ) 3、将0.5molAl2(SO4)3溶于水配成溶液,溶液中硫酸根 离子的物质的量( 1.5mol ); 铝离子数目为 0.5×2×NA . 4、0.3molH2O与0.4molCO2物质的量之比为 3∶4, 所含分子数目之比为 3∶4 ,所含氧原子数目之 (0.3×1)∶(0.4×2)=3∶8 比为 .
B、它们所含氧原子数目之比为 2 :3
√
C、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1 :1
D、它们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 3 :4
2、等质量的SO2和SO3中硫原子的物质 的量之比是( 5∶4 )。
3、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 ,含 分子个数最多的是 A ,含原子个数最多的 是 E ,质量最大的是 D 。
A、6 g H2
练习:
5、与0.3 mol H2O 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
是( BC )
A. 0.3 mol HNO3 C. 0.2 mol H3PO4 B. 3.612 X 10 23个 HNO3分子 D. 0.1mol NH3
练习:
7、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1)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物质的量 是七个物理量之一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
练习
3、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N2、CO2、Cl2、 CH4、O 2五种气体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 的顺序是 ( CH4、N2、O2、CO2、Cl2 )
求气体体积的大小 求物质的量大小 质量相同看摩尔质量
等质量的物质其摩尔质量越小,其物质的量越大 等物质的量的以上气体,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什么?
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摩尔质量越大质量越大
N,n,m,V之间的相互转化
N
÷NA ×NA
n
×M ÷M
÷22.4
(标况)
m
×22.4
(标况)
V
(气体)
作业:(做在作业本上)
1、
素材1
计算1mol下列气体在00C、1.01×105Pa下的体积 名称 状态 密 度(g/L) 质量(g) 体积(L) 2 32 44 28 22.40
如果把 6.02×1023 粒米给全球60亿人吃, 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所以物质的量只 用来表示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
[例题]
注意解题格式
在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多少? 解: N(O2)= n(O2) × NA =0.5 mol× 6.02 ×1023mol-1 = 3.01 × 1023
▲在相同条件(同温同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
几乎都相同,即Vm是常数: V = n × Vm (L)(mol) (L/mol) ▲00C、1.01×105Pa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是22.4L 标准状况(标况)
22.4只在标 况下使用
Vm=22.4L/mol
V(L)=n(mol)×22.4(L/mol)
试试看:
1、24.5克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2、1.5mol 硫酸的质量是 mol; 克,其中含
有
mol O ,其质量是
克;
3、0.01 mol 某物质的质量是1.08克,此 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
4、71克Na2SO4中含Na+
mol,
个.
复习:判断
1、摩尔质量就是该物质的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相对原子质量( 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