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 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能够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相似情节和不同之处;(3)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体验作品中的角色和情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白话小说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习作品中的人物智慧,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1)介绍《智取生辰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语言艺术等。
2. 教学重点:(1)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智取生辰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本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分析:(1)分析作品中的古代白话小说艺术特色;(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相似情节和不同之处。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文本内容,总结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3. 选择一部古代白话小说进行阅读,体会其艺术特色。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智取生辰纲》原文及相关注释。
2. 参考书目:有关《智取生辰纲》的研究论文、评论等。
《智取生辰纲》教案2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能够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3)运用想象联想法,感受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和氛围渲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古代白话小说的阅读理解;(2)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引发学生对古代白话小说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智取生辰纲》,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总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3)学生思考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学生们的分析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2)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表现;(3)评价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艺术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2)评价学生作业中对小说情节、人物、艺术的分析能力;(3)评价学生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想象联想法,描绘《智取生辰纲》中的一个场景,并简要分析其氛围渲染的作用;2. 选取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智取生辰纲》中“智取”精神的理解。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2篇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2篇《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2篇《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教学创意】《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中的名篇。
其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
课文前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为生辰纲被劫埋下伏笔。
后一层次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
作为名著中名篇,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味,真正走进名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充分利用后人对名著的精彩品评,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出发,筛选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进行助读,从而达到以评促读,为名著欣赏营造氛围,奠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对多种阅读方法作出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创设恰合的阅读情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方法、增强阅读效果的目的。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2.多角度地处理课文信息,优化阅读情境,品评欣赏名著。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初读:了解杨志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杨志事迹。
明确: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提拔做管军提辖使;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过渡:对于杨志的故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有专门的点评。
请看资料:资料助读一:杨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书,一万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卖刀,得官,失陷生辰纲。
在结构上,杨志的故事和林冲故事是不同的。
林冲的故事先提出全篇主眼,然后一步紧一步向顶点发展,杨志的故事却是把失意、得志、幻灭这三部曲概括杨志的求官之梦,从结构上看,高潮在中段。
在权贵高俅那里,杨志触了霉头,但在另一权贵梁中书那里,杨志却一开始就受到提拔,似乎可以一帆风顺了,但在权贵门下做奴才也并不容易。
奴才中间有派别,经常互相倾轧。
梁中书用人不专,注定了杨志的幻灭。
同时也注定了黄泥冈上杨志一定要失败。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智取生辰纲》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讲述了宋江、吴用等人如何运用智慧,成功地从官府手中夺取了生辰纲,为梁山好汉的起义奠定了基础。
本章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智谋策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故事中的智谋策略,培养学生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故事情节的掌握,智谋策略的分析。
2. 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智慧,应用于实际生活。
第二章:故事梗概2.1 故事背景讲述北宋时期,官府搜刮民脂民膏,百姓苦不堪言。
宋江、吴用等人为了拯救百姓,决定智取生辰纲,打破官府的封锁。
2.2 故事情节宋江、吴用等人通过一系列的计谋,成功地混入官府,将生辰纲盗取。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后,他们终于将生辰纲运回梁山,为起义奠定了基础。
2.3 人物形象2.3.1 宋江:智勇双全,领导才能出众。
2.3.2 吴用:足智多谋,善于策划。
2.3.3 生辰纲:官府的象征,压迫百姓的代表。
第三章:智谋策略分析3.1 瞒天过海宋江等人通过伪装,成功地混入官府,展现了瞒天过海的智谋。
3.2 声东击西在盗取生辰纲的过程中,宋江等人巧妙地运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使官府陷入confusion。
3.3 无中生有宋江等人通过无中生有的计谋,制造了一场虚假的战争,吸引了官府的注意力。
第四章:故事启示4.1 智慧的力量《智取生辰纲》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运用智慧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团结协作宋江等人之能成功,离不开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4.3 为民除害故事展现了梁山好汉为民除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复习故事情节,总结智谋策略。
5.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从故事中学到的智慧。
公开课《智取生辰纲》优质教案(10篇)

公开课《智取生辰纲》优质教案(10篇)《智取生辰纲》篇一且说此时当是晴明的五月天,晁盖等人得晓杨志那厮须得取六月十五蔡太师生辰时,押那几担生辰纲往东京去,便起念夺下那几担生辰纲。
却是如何去夺?多亏得是吴用得了这计较,下药。
又不知当行不当行。
不知下在哪,更生恐杨志觉察,便派阮家小五扮作那店里寻常客,翌日竟见他们辰牌起身,行路方位似是奔那黄泥岗。
忙赶大路通知了晁盖几个。
吴用思量着,杨志那厮辰牌起身,赶着那六月十五生辰,必是脚步极快,到那黄泥岗当是晌午时分,那日头可真真热得难受。
又听阮五回说道,杨志那厮对那十几人极恶,那几人已生厌心。
遂定锤计策,来一记离间计,哄那十几人买酒,乘机药人。
又思量杨志那厮生性疑多,便吩咐刘唐等人扮作那枣贩子,相与白胜扮那一出好戏。
却说当此时,杨志一行已赶至黄泥岗,那十几人果是累得躺在松林树下睡倒任凭杨志如何斥笞。
那老都管与他争着,晁盖松林里影着,杨志瞥见,闪进来,问:“你等是甚么人?”盖等回到:“你是甚么人?”又问答几番,杨志方回。
正疑着莫不是看出了什么,却见杨志也坐树下歇。
便叫白胜稍候时上。
没半盏茶时,白胜扮做的酒贩唱上冈子来,松林里头歇下担桶,坐地乘凉。
众军汉见便问:“你这桶里是甚么东西?”白胜依计应道:“白酒”众人又问:“挑往哪里去?”回:“挑去村里卖。
”道:“几钱一桶?”“五贯足钱”众军便凑钱买酒,杨志那厮见了,调过朴刀杆要打。
骂道:“你们又做甚?”道:“买碗酒吃。
”又争执了几句,唬他们怕是酒里下了药,众军忿忿。
见此,白胜心下一喜,便又冷笑斥杨志好不晓事,正在树林里闹动争说,那边晁盖一伙提朴刀走出问:“你们做甚么闹?”那汉道:“我自挑酒卖,热了在此歇凉,他众人问我买些吃,这客官道我这酒里有药,你道好笑麽?这番话说!”那客人道:“呔!我道有歹人!原是如此。
即这样,我们正想酒来解渴,且卖一桶与我们吃。
”那汉道:“不卖,不卖!”这七个客人道:“你这汉子好不晓事,你左右将去村里买,一般还你钱。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一:导语设计:可以从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引入也可以从成语逼上梁山和官逼民反等导入。
二:介绍《水浒》及作者。
1、《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2、《》是一部最优秀的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区别)。
3、《》是群众创作与作家创作相结合的产物。
4、《》各章节的故事情节既前后勾连,又自成整体。
作者:施耐庵,江苏苏州人。
三:杨志的性格和事迹。
介绍《》第十二回到十七回的内容。
杨志故事概括如下:(1)杨志失花石纲丢官。
(2)杨志杀人被充军。
(3)杨志比武获重用。
(4)杨志押送生辰纲。
(5)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四:理清故事情节。
明暗两条线索: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智取生辰纲两条线索并行,交织,融合。
在黄泥冈交织,打劫成功两条线索融合。
五:环境描写和人物性格。
(互动探讨)1、吴用智取生辰纲,其智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明确:(1)用天时:时间和天气。
时间方面,算准了杨志到黄泥冈的具体时间。
天气方面,突出一个热字。
指名找出描写天气热的词语或句子。
分析天气热这一环境描写的作用(为后文埋下伏笔;烘托了人物的性格。
杨志的性格:谨慎精明,蛮横无理。
(2)用地利:松林黄泥冈(3)用计谋:酒。
2、难道杨志一方就没有用智吗?他的智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后明确:变时辰,逼赶路,打军汉,骂虞候,驳督管。
2、两方都用了智,为什麽吴用一方胜利而另一方失败?(以此归结本文的主题思想)讨论后明确:内部团结与内部分裂。
杨志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的一切。
六:学习本文后的启示。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1 -《水浒传》大家都较熟悉,你对这部名著及作者了解多少?哪位同学说一说?(师补充明确。
)在《水浒传》诸多英雄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
第二步,初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用圈点法划出文中生僻不理解的词语。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4篇)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4篇《智取生辰纲》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智取生辰纲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智取生辰纲》篇一【设计意图】按照教材编排意图,《智取生辰纲》篇在于继续培养学生小说欣赏的能力。
小说欣赏包括方方面面,因课时有限,仅能涉及一、二。
本篇名为“智取”,“斗智”便是欣赏的关键。
“智”体现在如何麻痹对手,如何下药,这“天气”与“酒”又是“斗智”的关键。
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它们在小说情节发展、展示人物性格上所起的作用。
同时,作为课文又须承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责任,教学本篇也要讲求综合效应。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欣赏小说巧妙构思的能力。
2、抛砖引玉,激发学生阅读《水浒》全篇。
【教学重点】理解“天气”与“酒”的关系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1、探究讨论;2、点拨。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熟读课文后,注释词语并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概述杨志等人黄泥冈被劫经过(故事梗概,锻炼缩写能力)。
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下面我们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2、下列词语的正确读法与意义是:趱行怨怅虞侯怄气恁地罗唣省得逞辩气喘聒噪还言语吹嘘干系不争3、学生交流所写故事梗概。
4、老师范读自己所写的故事梗概,以求教与学交流促进。
三、思考1、本文反复描述天气炎热,请用“ ”划出来,回顾《在烈日和暴风雨下》中描写天气的作用。
本篇运用白描,写得极简约,其在小说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2、黄泥冈卖酒有几个过程,“酒”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四、讨论本文中“天气”的描写和”酒”在小说中的关系和作用。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

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7篇)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发放《导学纲要》,指导学生预习第二课时一、导入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关于《智取生辰纲》的片断提问:1、片断中主要涉及到那些人物?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1、学生速读课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明确: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三、紧扣住\'智\',分析小说中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体会作者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一)个体形象---------杨志1、杨志有没有\'智\'?他的\'智\'体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来并概括。
明确:更变起行时间催促军健赶路斥责虞侯顶撞老督管三问枣客警惕卖酒者2、杨志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确:一方面是杨志为人谨慎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这次押送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一心想做官,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害怕担当责任,只为自身考虑,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可见他十分自私。
3、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蛮横、刚愎自用、自私、官迷(不必苛求词语相同,能够概括杨志的性格即可。
)4、杨志为什么会失败?明确:主要是杨志一方内部的分崩离析,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
其中最关键的是杨志与老督管的矛盾,老督管实际上是梁中书的代表,梁中书只是看中杨志的高强武艺,是在利用杨志以确保生辰纲的安全,并非真心识才任用。
正因为如此,老督管是瞧不起杨志这个\'遭死的军人\',站在军健、虞侯一方,孤立杨志。
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

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智取生辰纲语文教案篇1本文教学目标的设定1.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杨志等人“智送生辰纲”而丢失了生辰纲;另一条是暗线:吴用、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
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展示了统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冲突。
因此在欣赏课文时,应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本文双线安排结构为表现主题服务,为人物性格塑造和发展服务的特点。
鉴于上述考虑,我们拟定的教学目标第1点是:理清明暗两条线索,提高鉴赏古代小说(尤其是章回体)叙事方法的能力。
2.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景。
或直接,或间接;或书面介绍,或通过他人之口介绍。
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怎样多角度,反复渲染天气炎热的,并认识其作用。
第2点教学目标是学习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
3.杨志及晁盖等人的性格特征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鲜明起来的,欣赏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人物放在故事的矛盾冲突和激化中来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例如在课文前一部分杨志领命押送生辰纲,他做出了三项决定(赶路速度、赶路时间、黄泥冈停歇),无不显示了他的精明能干、刚愎自用和功名心切。
到后来喝酒一节,更表现了他的行事谨慎。
从另一方面来说杨志的处处谨慎却又最终中计,又表现出来梁山好汉的团结一致、足智多谋。
在教学中我们主张引导启发学生结合情节发展,自己发现、了解并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小说的能力。
4.通过本文的学习以及相关内容的扩展,让学生体会到《水浒》的要义在于“逼”,从而加深对《水浒》主题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清明、暗两条线索,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启发学生结合情节发展,自己发现、了解并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逼上梁山官逼民反一说到这两个词语,人们自然会想到《水浒》。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能够欣赏并理解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小说的语言、人物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通过学习《智取生辰纲》,培养学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小说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难点:1. 理解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分析文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兴趣: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背景和故事梗概。
(2)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智取生辰纲的关键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小说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部中国古代小说进行自主阅读,了解其艺术特色,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查看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1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课后作业。
2. 深入学习《智取生辰纲》第1-30段,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小说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第2课时:1. 深入学习《智取生辰纲》第31-60段,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10.智取生辰纲【10篇】

10.智取生辰纲【优秀10篇】《智取生辰纲》篇一【设计意图】新的课程,新的理念,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更要的是为了培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
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本人对现当代小说阅读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进行了创新式教学方式的尝试。
本设计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讨新的创新性教学方式。
【设计提要】本设计由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教师点拨,小组明确创新学习方向;第二课时:小组创新学习研讨;第三课时:小组创新学习成果交流。
【设计实施】【第一课时】1.借助课文注解或工具书理解文中较生僻词语的意思,如:纲、权且、趱行、端的、舒头探脑、尴尬、去处、兀自、口浅、却才、计较等。
2.复印《水浒传》第12~18回故事情节给学生自读,了解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内容。
3.明确创新学习方向:教师点拨,我们学习《智取生辰纲》主要采取创新性学习方式,全班可自由组合成7-8个小组,围绕小说的人物形象和小说语言(本课学习的重点、难点)来设计小组创新学习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课时】小组研讨:第一课时完成后,各小组讨论后明确了创新学习方向,要求课余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进行准备,课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整合,准备下节课内展示本组创新学习成果。
【第三课时】小组创新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第一组(由两小组组成)展示了由他们根据课文情节在课余时间排练的课本剧;第二小组找到了电视剧《水浒》中“智取生辰纲”片段,播放电视片段,予以配音。
第三组将课文改编成了剧本,剧本在基本符合原义的前提下,大胆创新。
第四组将课文改成了漫画版,更体现了同学们对课文创造性的理解。
第五组小论文展示《智取生辰纲,“智”在何处?》他们的主要观点是: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智用天时。
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

《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智取生辰纲》,详细内容为教材第22课。
文章讲述了杨志为保生辰纲顺利送往东京,途中与晁盖、吴用等好汉斗智斗勇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背景,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2. 掌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会通过情节发展分析人物性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领悟故事中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智取生辰纲》中的人物形象,掌握故事情节,学习作者的叙事技巧。
难点:理解文中智慧与勇气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分组讨论所需纸张、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朗读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讲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分析杨志、晁盖、吴用等人物性格的例题,指导学生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自主分析其他人物形象,进行课堂交流。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形象分析杨志:精明能干、忠诚正直晁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吴用:机智过人、善于应变2. 叙事线索:保生辰纲→斗智斗勇→智取生辰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请分析文中其他人物形象,如宋江、鲁智深等。
(2) 以“智取生辰纲中的智慧与勇气”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2. 答案:宋江:仁爱宽厚、智勇双全鲁智深:豪放直率、疾恶如仇(2) 心得体会可结合故事中的人物品质、智慧与勇气等方面展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讲解了作者的叙事技巧,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品质。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完整)《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与反思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与反思金沙县清池中学谢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作品《水浒传》,理清课文思路,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及人物关系。
2。
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围绕“智"字分析双方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2。
小组合作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重难点:1.理清课文故事情节.2.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板书设计:智取生辰纲衬托杨志吴用送取智天地人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
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作者、作品及相关背景1。
学生通过教材P236“名著阅读"了解《水浒》,本文节选自71回本,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2。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许多剧情是妇孺皆知的。
看过原著的影视作品的同学说说杨志的出身及“押运生辰纲”前的主要遭遇?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理清情节结构线索1。
学生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
⑴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汇报速读感知情况。
⑵交流、明确: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晁盖、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
双线结构:即是杨志押送生辰纲,这是明线:上路─中计─失纲;好汉智取生辰纲,这是暗线:定计─施计─劫纲2。
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⑴小组组内交流综合、组员汇报。
《智取生辰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智取生辰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智取生辰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智取生辰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智取生辰纲》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学习小说中的关键词汇,并掌握其用法;3.理解小说中深层含义并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关键词汇;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中的深层含义并进行思考。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学生预习小说《智取生辰纲》,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课堂讲解(1)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小说《智取生辰纲》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讲解关键场景和人物形象的细节。
(2)教学关键词汇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小说中的关键词汇,并讲解其用法和含义。
(3)深度思考并诠释小说中的深层含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深层含义,并找出支持其推论的证据。
例如,小说中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阴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深层含义。
3.课下习题和问答让学生完成小说《智取生辰纲》的课下习题并进行问答,检测学生对于小说的理解程度。
四、教学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小说《智取生辰纲》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并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提高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本次教学也阐述了小说中的深层含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次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智取生辰纲》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并分析其中的深层含义。
通过讨论、诠释关键词汇、深度思考等教学方法,学生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小说中反映的古代社会黑暗和阴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等深层含义。
本次教学还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完成课下习题和问答等方式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在本次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可以更好地掌握小说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智取生辰纲》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明朝嘉靖年间的历史背景,熟悉《智取生辰纲》的情节2. 了解《智取生辰纲》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代表意义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4. 掌握小说阅读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1. 了解《智取生辰纲》中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代表意义三、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中的文学形式和文化内涵2. 初步掌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阅读方法四、课堂教学:第一节:导入通过介绍《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智取生辰纲》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让学生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正义与邪恶斗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对《智取生辰纲》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文学价值。
分析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2.2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故事情节。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2.3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背景及作者。
让学生阅读故事,分组讨论故事情节,总结人物形象。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
理解人物形象特点,分析其性格。
3.2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鉴赏古典文学作品,体会其语言魅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4.3 评价结果处理及时反馈评价结果,鼓励学生进步。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课堂导入:《智取生辰纲》的背景及作者介绍。
阅读故事,了解情节,概括人物形象。
5.2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鉴赏古典文学作品,体会语言魅力。
5.3 第三课时小组讨论:故事情节的深入探讨。
课堂问答:回答关于故事和人物的问题。
5.4 第四课时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利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故事情节。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特点。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典小说《智取生辰纲》,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一、课前准备在开始阅读《智取生辰纲》之前,教师应当介绍小说的背景故事,作者简介及作品主题。
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或网络搜索相关资料来了解更多背景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二、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部分:小说导读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章节进行导读,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通过朗读、讨论和解析文字中的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内容。
2. 第二部分:文本分析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文本。
例如,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人物性格特点、情节转折等,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第三部分: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小说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和冲突。
可以分组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 第四部分:创意写作让学生结合小说情节,进行创意写作,展开想象力。
可以要求学生改编故事结局、写下心得体会或创作相关小品等,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技巧。
5. 第五部分:主题讨论通过课堂讨论或小组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探讨生活中的智慧和勇气,并将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
三、教学反馈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鼓励他们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和表现。
可以通过口头表扬、作业评讲等形式,激励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说内容。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相信学生们将对《智取生辰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将在阅读中得到知识的启发和人生的感悟。
希望这次教学活动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愿我们一起在文学的海洋中感受知识的力量,感受人生的智慧与勇气。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情节上看,小说构思巧妙
⑴妙用伏笔
杨志痛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
如:杨志极知天下不太平,不肯去,又不得不去,去而却又为一都管,两虞候掣肘。晃盖,吴用等人团结一心,胸有成竹,而杨志率众却矛盾激化,众叛亲离······
⑵妙用环境烘托
善于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从杨志一伙开始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作品好几处着力写天气,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间接写“热”的也不下十余处。而且写“热”又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复描述,不断点染:有的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有的通过作品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写。对天气炎热的描绘,不仅能烘托气氛,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同时推动了情节发展。天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从另一方面看,吴用的巧计之所以能在黄泥冈松林里得以实现,就天时而言,也正是得力于天气炎热。作品对天气炎热的着意描写完全为“智取”服务。
年 级
八年级
科 目
语文
课 型
新授课
本节课题
第六单元: 第16课 《智取生辰纲》
教具准备
课件U盘
教学目标
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概念及三要素。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用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2,鉴赏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案】
1,读准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
趱行( )嗔( )虞候( )朴刀( )恁地( )聒噪( )
【zǎn chěn yúpōnèn guō】
2,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
《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第十六回,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
2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明确他失陷生辰纲并非不“智”。
明确:杨志并非无"智"。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杨志是个十分精细、警觉且有智谋的"押解官"。
(1)杨志在"人家渐少"之后,推迟每天动身时间且提前休息(由原来的"五更起身日中歇息"改为"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他宁可逼迫军汉冒酷热前行而落得怨声载道,也要保全生辰纲,无非是怕有人晨光或暮色中偷袭。六月正午,恐怕歹人也不愿活动。
(二)体会“智取”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无还击之力。而晁盖、吴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劳,可以说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3.进一步探究杨志既不乏“智”,却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这一关键症结就在杨志内部分化,而晁盖内部团结一心。老都管斥责杨志的一番话,顺应了军汉、虞侯的心愿,而使杨志最终妥协,同意军汉们买酒、喝酒,自己也身受其害。
由此可见,杨志的“智"败于晁盖、吴用的"智"下,有诸多的外在因素。
(三)妙点寻踪
⑶妙用叙事角度
课文标题是“智取生辰”,文章却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这样就造成发一种“明防”而“暗夺”的效果,使故事叙述更加曲折,甚至令读者如堕云里雾里,直至结尾补叙其中缘由,这才豁然开朗,令人叫绝。
2,从人物塑造上来看,妙用矛盾冲突
本文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文中有两个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随着天气日见炎热行程日见紧迫,路途日见难行,这一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另一种矛盾是押送与智取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和主要矛盾。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晃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这些不同的矛盾冲突互相勾联,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也使不同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矛盾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此智更说明晁盖等人运用前两智的高明得当。
(4)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最终实现靠的就是“半瓢酒”。在双方众目睽睽之下,晁盖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杨志等人喝的是药酒。刘唐与白胜表演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吴用的计谋用到了家。杨志等人在倒也”声中眼睁睁地看着生辰纲被劫而去就是动弹不得。
(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这前两智充分说明晃盖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急于歇息。晁盖等人为杨志一行已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将进入的埋伏圈。
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
该出手时就出手哇
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把握情节
1,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生僻字词)或疑问记录在书上。
2,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画出小说描写“天气”的语句,评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1)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2)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口出气;嘘气。
(3)卖一桶与你不争。不争:不要紧。
(4)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计较:计策,策略。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电视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
大河向东流哇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2)即使在光天化日下,杨志也尽量减少中途休息,唯恐军汉们心生懒怠,一旦有情况难以应敌。
(3)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行走,表明他选择了连强盗也不愿行走的艰难路径,以此来保护生辰纲。
(4)杨志在黄泥冈提醒军汉们此地险要,发现刘唐顿生疑心,唯恐白胜酒中有蒙汗药……
以上诸多方面表现杨志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