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四首》《登岳阳楼》实用全面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岳阳楼
(唐)杜甫
知人论世
杜甫,字 子,美河南巩县人,自 号 少陵野,因老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杜工,是部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是 、“三吏”,真“三实反别映”了唐朝
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
被称为“ ”,他与诗李史白齐名,并称 “ ”,被李人杜誉为“ ”。 诗圣
写作背景
知人论世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
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
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
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
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
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
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
维持生命。面对烟波浩渺、壮
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
样的感情呢?
字音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c今hè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róng

初知意象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 受?
置身诗境
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
洞庭水 岳阳楼 辽阔宏伟
吴楚 乾坤 孤舟
开阔博大 孤单漂泊
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 境,描绘诗歌的意境和画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早就听闻洞庭湖水的波澜壮阔,今 天有幸登上了岳阳楼来一睹洞庭湖 的雄姿。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一分为二, 分布于东南两边,苍茫无际的湖面上,波 浪一浪掀过一浪,向天边汹涌而去,大地 长天、日月星辰日日夜夜在湖里浮荡着, 景象壮美极了!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回头想一想自己,亲朋故旧竟无 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 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 的舟船上。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透过这浩渺无边的洞庭湖,遥望关 山以北,那里仍然是兵荒马乱、战 火纷飞;一想到这,靠在窗轩之上 的我不禁涕泪交流。
缘景明情
1、从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 岳阳楼” 一句,你感受到作者 登楼的感情怎样呢?
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 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 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 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 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 渺茫,可谓百感交集。
探究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虚实交错,今昔对照 用“昔闻”为“今上”蓄势, 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缘景明情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由此感受到 了怎样的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曹操的诗句通过写沧海吞吐日月,写 出了自己博大的胸襟。杜甫此诗也有 异曲同工之妙,让我们感受到了洞庭 湖的浩瀚无边、吞吐日月,同样壮阔。
意境:博大壮阔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这两句中最传神的两个字
是?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
色特点?
坼浮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 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 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 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 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 而漂荡起落,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 眼前。
景物特点:气势磅礴 宏伟壮丽
比较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与孟浩 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比 较,各有怎样的妙处?
孟浩然的诗句写出了洞庭湖丰厚蓄积,澎 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 还充满了活力。杜甫这一句诗的气象则更 为阔大,其气度胸襟可说是“雄跨古 今”。)
“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 丽搜奇者尤众。‘……莫若气蒸云梦 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 雄壮如在目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 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金玉诗话》)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 者的情感?
对洞庭湖的礼赞 对个人身世飘零的感叹 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这两句写景,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洞庭湖广阔 无垠,烟波 浩淼。
诗人有不灭的 济世的博大胸 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 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 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 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联,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 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 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 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 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 “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 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 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只是感叹自 己的身世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 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外族侵扰, 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
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 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 国的自悼。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 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 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 的志诚之心。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 壮,互为表里,故虽悲伤却不 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 ①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 楚、乾坤日月、孤舟
• ②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 ③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

引题 写景 个人景况 国事艰难
交代背景 宽阔广大 凄凉落寞 广阔胸襟
意境宽阔宏伟
小结
• 《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 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 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 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 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 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 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 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 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 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 久久低回。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 高大的。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