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基础知识-超经典
GIS基础知识
![GIS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33627e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1.png)
GIS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等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2、拓扑关系拓扑关系是指网结构元素结点、弧段、面域之间的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等三种关系。
3、RS是指通过某种传感器装置,在不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获得其特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加工、表达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
4、缓冲区分析就是在点、线、面实体(缓冲目标)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多边形。
5、高斯—克吕格投影是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这种投影的特点是: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成垂直相交的直线;投影后没有角度变形;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
6、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以数字的形式按一定结构组织在一起,表示实际地形特征空间分别的模型,也是地形形状、大小和起伏的数字描述。
7、矢量数据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这种数据结构主要用于表示地图图形元素几何数据之间及其与属性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8、TIN(不规则三角网)由不规则分布的数据点连成的三角网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观测点的密度和位置。
它能随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性而改变采样点的密度和决定采样的位置,因而能克服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区产生数据冗余的问题。
9、四叉树编码又称四分树编码,是一种有效压编数据的方法。
它将2n×2n像元阵列的区域,逐步分解为包含单一类型的方形区域,最小的方形区域为一栅格像元。
10、元数据(Metadata)是用于描述数据内容、定义、来源、精度、空间参照、质量及地理数据集管理的数据,即“说明数据的数据”。
11、空间索引空间索引是指根据空间要素的地理位置、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一般包括空间要素标识,外包络矩形以及指向空间要素的指针。
12、地理信息系统(GIS)工程应用系统原理和方法,针对特定的实用目的和要求,统筹设计、优化、建设、评价、维护使用GIS的全部过程和步骤的统称。
gis开发知识点总结
![gis开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830a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2.png)
gis开发知识点总结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显示和管理的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GIS已经成为了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救援等。
因此,GIS开发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对于GIS开发人员来说,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GIS开发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GIS的基础知识是GIS开发的入门必备知识,包括地理坐标系统、地理数据类型、地图投影、地理空间分析等内容。
地理坐标系统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基础概念,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坐标系统和投影坐标系统。
了解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日常的GIS开发工作至关重要。
2. 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GIS在处理空间数据时需要进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常见的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方式包括文件存储、数据库存储、云存储等。
在GIS开发过程中,需要掌握如何进行空间数据的导入、导出、查询、分析等操作。
3. 空间数据可视化空间数据可视化是GIS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方式包括地图制作、三维可视化、热力图、散点图等。
在GIS开发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可视化技术,以便将分析结果有效地展现出来。
4. 地理空间分析地理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之一,包括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缓冲区分析、路径分析、空间插值等内容。
在GIS开发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地理空间分析算法和技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地理空间分析功能。
5. 网络地图开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地图成为了GIS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网络地图开发需要掌握WebGIS技术,包括HTML、JavaScript、CSS、地图API等内容。
在GIS开发过程中,需要使用这些技术来实现各种网络地图的功能。
6. GIS开发框架GIS开发框架是为了简化GIS开发过程而设计的,包括开源框架和商业框架两种。
gis基础知识100个
![gis基础知识100个](https://img.taocdn.com/s3/m/7cf527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e.png)
gis基础知识100个1. 地理信息系统定义:GIS是一个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表示地理信息的系统。
2. GIS组成: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
3. GIS功能: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分析、数据显示和地图制作。
4. GIS应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灾害评估等。
5. 地理空间数据类型: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和关系数据。
6. GIS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投影坐标系和直角坐标系。
7. GIS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信息转换为平面的二维信息。
8. GIS数据模型:栅格模型、矢量模型和关系模型。
9. GIS数据格式:Shapefile、GeoJSON、KML等。
10. GIS软件:ArcGIS、QGIS、Grass GIS等。
11.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包括实地调查、遥感影像、公共数据库等途径。
12.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融合等。
13.地理信息数据存储: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高效存储和管理。
14.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障数据隐私和安全的措施。
15.空间分析方法:包括空间叠加、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等。
16.地理建模:基于GIS数据和算法构建地理现象的数学模型。
17.空间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地理空间数据。
18.地理数据可视化:将地理信息以图形、图像等形式展示。
19.地图设计:遵循设计原则,制作清晰、易读的地图。
20.地图审图:确保地图内容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1. GIS与北斗导航系统:结合卫星导航技术,提高定位精度。
22. GIS与物联网:实现地理空间信息的实时监测与传输。
23. GIS与大数据:整合海量数据,挖掘地理信息价值。
24. GIS与云计算: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的分布式处理和资源共享。
25. GIS与虚拟现实:构建真实感的地理环境,提高决策支持效果。
26. GIS教育培训:培养GIS专业人才,推广GIS技术应用。
27. GIS产业现状:分析全球和中国GIS产业的发展状况。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166e0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f.png)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它将地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各种领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GIS 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
当时,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地图制图领域,为 GIS 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GIS 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如今,GIS 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1. 硬件设备GIS 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服务器、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
其中,计算机是 GIS 的核心设备,负责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器用于存储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光盘等,用于存储数据;输入输出设备包括扫描仪、绘图仪等,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2. 软件系统GIS 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GIS 软件等。
其中,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GIS 软件则是实现 GIS 功能的核心软件,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地图制图等功能模块。
3. 地理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是 GIS 的基础,包括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地形数据、属性数据等。
地图数据是 GIS 中最基本的数据,包括点、线、面等几何图形和对应的属性信息;影像数据是通过卫星、航空等手段获取的地理图像数据;地形数据是描述地球表面地形地貌的数据;属性数据是与地理空间数据相关的非空间数据,如人口、经济、环境等数据。
4. 人员GIS 的人员包括系统开发人员、数据采集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系统管理人员等。
他们负责 GIS 的开发、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系统管理等工作。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1. 数据采集与输入GIS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采集地理空间数据,如野外测量、地图数字化、遥感影像解译等。
(完整版)GIS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GIS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979845c26fff705cc170aed.png)
GIS知识点总结地理信息的定义: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数字化表示。
地理信息的特征:具有空间上的分布性、数据量上的海量性、载体的多样性和位置与属性的对应性等特征GIS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eo-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特征:(1)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2)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3)海量数据管理能力GIS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 2、数据编辑与处理 3、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 4、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 5、数据输出功能GIS组成:1、硬件 2、软件 3、网络 4、空间数据 5、人员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空间尺度:涉及四种尺度:观测尺度、操作尺度、比例尺(当制图区域比较小时,地图比例尺指图上长度与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当制图区域相当大时,地图比例尺指在进行地图投影时,对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地理格网: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格网。
按不同的坐标系统可以分为:地理坐标格网(按经纬度坐标系统)直角坐标格网(按直角坐标系统)地理空间实体概念:对复杂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简化抽象得到的不可再分割的同类对象,就是地理空间实体,简称空间实体。
地理空间实体具有4个基本特征:1、空间位置特征 2、属性特征 3、时间特征 4、空间关系空间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最高层、常用E-R模型)、逻辑数据模型(通常所称的空间数据模型其实是空间数据的逻辑模型)、物理数据模型(最低)概念模型(对象、场、网络),场模型有6种表示方法。
GIS知识点总结
![GIS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f61b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0.png)
GIS知识点总结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相关属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
它的应用范围涵盖了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领域。
下面是关于GIS的基础知识点的总结:1.GIS的定义和原理:GIS是由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地图制图和空间分析等组成的一种综合技术系统。
它通过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
2.GIS数据类型:GIS数据可以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
-矢量数据:以点、线、面的方式来描述地理现象,包括点状要素、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
矢量数据可以表达地理现象的位置、形状和拓扑关系。
-栅格数据:由一系列的像元组成,每个像元都有一个值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属性。
栅格数据适合用于描述连续变化的现象,如高程、降雨等。
3.GIS数据获取和处理:GIS数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包括现场调查、遥感技术、GPS定位等。
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和清洗,包括数据的投影、坐标转换、批量处理等操作。
4.GIS数据存储和管理:GIS数据可以存储在地理数据库中,地理数据库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适用的存储方式,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对象数据库等。
地理数据库需要进行数据的建模、索引和管理。
5.GIS数据分析和处理:GIS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和属性分析,帮助用户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地理信息。
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属性分析包括统计分析、查询分析、模型分析等。
6.GIS地图制作和可视化:通过GIS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如点状地图、线状地图、面状地图等。
地图可视化可以通过符号化、分类制图、渲染等方式实现,使得地理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7.GIS应用领域:GIS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
通过GIS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
8.GIS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正朝着更加智能化、大数据化、云计算化的方向发展。
第1章 GIS基础知识
![第1章 GIS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0b62c1a79563c1ec5da711b.png)
第一章 GIS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GISGIS能做什么SuperMap数据组织结构SuperMap iDesktop软件帮助及学习资源什么是GISGIS,中文是地理信息系统,有很多定义,这里我们给出了GIS的组成部分,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组成的。
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影响到软件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使用是否方便及可能的输出方式。
软件软件不仅包含GIS软件,还包括各种数据库,绘图、统计、影像处理及其它程序。
数据数据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可以影响到查询和分析的结果。
人员人员确定使用GIS来做什么,提供使用GIS的动机和理由。
GIS能做什么我们可以利用GIS进行数据的采集,然后通过数据编辑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数据,把数据放到数据库中进行存储。
可以利用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然后制作地图进行展示。
还可以进行三维的分析与应用。
SuperMap数据组织结构工作空间管理的是数据源、地图、场景、布局和资源。
数据集没有单独的存储文件,是存储于数据源中的。
二维数据集数据集被赋予了一定的风格就形成了二维图层,一个或多个为二维图层构成了地图。
一个或多个三维图层构成了场景。
二维图层经过拉伸,也可以构成场景。
资源包括符号库、线型库和填充库。
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这些概念。
工作空间工作空间用于保存工作环境,包括:当前打开的数据源(位置、别名和打开方式)、地图、布局、资源(符号库、线型库、填充库)、三维场景等。
工作空间的存储方式包括:文件方式和数据库方式。
文件方式的后缀名分sxwu和smwu两种。
二者的区别是:sxwu是以xml格式来进行存储的,可以用记事本打开查看里面的存储内容,包括数据源的名称、路径、图层风格等。
smwu是以二进制格式进行存储的,不能用记事本打开查看里面的内容。
以sxwu格式的进行保存工作空间,虽然可以方便的查看存储的内容,但符号库文件是单独保存的,也就是说,会多生成3个文件,分别是.sym、.lsl和.bru。
GIS入门基础知识点
![GIS入门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81106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7.png)
GIS⼊门基础知识点 ⾃从国企辞职以后,找了⼀份关于GIS开发的⼯作,好多从事这个都是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
由于⾃⼰才疏学浅,只能从头⼊门学起,先是⼤致了解公司的业务以及产品,学习⼀下相关地理信息的基础知识。
⾸先今天简单的学习了⼀下地理信息基础知识:1、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 平⾯坐标系2、地图投影:圆柱投影 圆锥投影 ⽅位投影 ⾼斯-克吕格投影3、地理空间数据:GIS操作的对象为空间数据数据的组织形式有:⽮量结构 栅格结构3.1、栅格结构: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均匀紧密相邻的⽹格阵列,每个⽹格作为⼀个像素。
它由⾏,列号定义,并包含⼀个代码,表⽰像素的属性类型或者量值⽐如遥感影像就是典型的栅格结构优点:数据结构简单,空间数据的叠加和组合⼗分⽅便,数字模拟⽅便。
缺点:图形数据量⼤,如果⽤⼤像素减少数据时,精度和信息量受损失。
地图输出不够精美,美欧表达拓扑关系。
投影变换花费时间多。
3.2、⽮量数据结构:Vector Data:在直⾓坐标系中,⽤x,y坐标来表⽰地图图形或者地理实体的数据。
⽮量数据⼀般通过记录坐标的形式来尽可能的将地理实体的空间表现出准确⽆误。
点实体:在⼆维空间中,点实体⽤⼀对坐标x,y来确定位置。
⾯实体优点:⾯向⽬标的,不仅能表达属性编码,⽽且容易定义和操作单个空间实体。
完整的描述拓扑关系。
表⽰地理数据的精确度⾼,图形输出精确美观。
严密的数据结构,数据量⼩。
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恢复更新,综合都能实现。
缺点:数据结构复杂,⽮量多边形叠加算法复杂。
4、什么是4D数据?4D:(DRG,DLG,DOM,DEM)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得到的DLG,DOM,DEM,DTM等信息产品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利⽤数字⾼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相⽚,遥感影像,经过逐个象元纠正,按图幅范围裁切⽣成的影像数据DOM是需要DEM进⾏⼆次加⼯的,也是4D产品中最为⾼级额产品。
GIS基础知识(专业内容)
![GIS基础知识(专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e296ac92f60ddccdb38a067.png)
2)保护用PT
应用2
15
7.8、GIS主要组成单元:LA(Lightening Arrester)
➢ 部件名称:避雷器。 ➢ 英文简称:LA。 ➢ 主要作用:将过电压限
制在被保护设备的绝缘 水平下,从而保护电力 设备,有过电压时,迅 速导通将电流释放到大 地。
10
7.3、GIS 主要组成单元:ES(Earthing Switch)
➢ 部件名称:接地开关。
➢ 英文简称:ES。
ES
➢ 主要功能:通常用与设备
维修时接地。
DS
产品维修时,预防系统内残
留电流引起的事故。
ES
应用2
11
7.4、GIS 主要组成单元:BUS
➢ 部件名称:母线。 ➢ 英文简称:BUS。 ➢ 主要功能:传输电流(类
应用2
4
4、GIS使用条件,考虑事项
1) 安装地点:户内/ 户外; 户外时要考虑防 水/防蚀/防尘/防窃 等问题(IP 等级)。
2)高度 : 海拔*40℃10超00过M:以辐射下热,影超响→过定时格减电流小降额下 定电流。*-25℃ 以下:SF6气体液化→绝缘性能降下
3)周围温度 : -5度/+40度时,超过时需要树 立对策。
应用2
7
7、GIS 主要组成单元
1
5
6
2
3 7 4
应用2
1.断路器装置(CB) 2.电流互感器(CT) 3.三工位开关(E/DS) 4.电缆终端(C/H) 5.电压互感器(PT/VT) 6.母线(BUS) 7.避雷器(LA)
8
7.1、GIS 主要组成单元:CB(Circuit Breakers)
GIS学习基本知识
![GIS学习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809ab048d7c1c709a145bf.png)
地图单位介绍
长度单位 1km(公里)=1000m(米,公尺) 1m(米)=1000mm(毫米),1m=100cm(厘米) 1m=10dm(分米) 1m=3尺, 面积单位 1公顷=100亩,1公顷=1万平方米,1平方公里=100公顷,
1亩=2000/3平方米 1平方公里=100万平方米, 1平方公里=1500亩
地图单位介绍-特殊的单位英寸
电子世界的特殊单位(英寸),英寸很常见计 算机屏幕,电视机等等,都是对角线长度计算 的 1英寸(inch )=25.4mm,1英尺=12英寸, 1米=1000/25.4=39.37英寸
屏幕比例计算 1英寸=96像素,都转换为统一单位计算(英
寸) 打印的比例尺
300dpi= 1英寸=300像素(点)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主要包括3部分的设备:地面控制中心;导 航卫星和GPS接收装置。GPS主控制站在美国科罗 拉多,负责全权控制,另外的三个地面天线,五 个监测站,分布在全球。主要是收集数据、计算 导航信息、诊断系统状态、调度卫星这些杂事。 太空中共有27颗GPS卫星,距离地面20200公里。 27颗卫星有24颗运行、3颗备用。这些卫星已经更 新了三代五种型号。
=null
多位
is Null
_表示1位,%表示 多位
总结字符串一般用单引号,特殊的查询,如西南交
大,应为’%西南交%大%’
4、地图比例尺和地图单位介绍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千,1:1万、1:2.5万、1:5 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
1、地理信息系统概念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是数据,就是对数据的 显示,编辑处理,分析应用,打印输出的系 统。
GIS基础知识,非常全面PPT
![GIS基础知识,非常全面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31dce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7.png)
GIS基础知识,非常全面PPT目录GIS设备的特性GIS设备的组成GIS设备的运行维护GIS设备故障及处理特别事项一、GIS 设备的特性1、GIS的概念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国际上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l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它将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次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缆终端、进出线套管等,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
一、GIS 设备的特性2、SF6的特性SF6 是一种诞生法国的人工合成惰性气体。
纯净的SF6气体是无色、无味、无臭、不燃,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属惰性气体。
气体密度是空气密度的5.1倍。
SF6 气体在0.29Mpa压力时,绝缘强度与变压器油相当其,灭弧能力是空气的100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气绝缘气体。
在断路器和GIS操作过程中,由于电弧、电晕、火花放电和局部放电、高温等因素影响下,SF6气体会进行分解,它的分解物遇到水分后会变成腐蚀性电解质。
尤其是有些高毒性分解物.如SF4、S2F2、S2F10 、SOF2、HF和S02,它们会刺激皮肤、眼睛、粘膜,如果吸入量大,还会引起头晕和肺水肿,甚至致人死亡。
二、GIS 设备的组成6、GIS的结构GIS设备根据各个元件不同作用,分成若干个气室,其原则如下:a.因SF6气体的压力不同,要求分为若干个气室。
断路器在开断电流时,要求电弧迅速熄灭,因此要求SF6气体的压力要高。
隔离开关切断的仅是电容电流,所以压力要低些。
b.因GIS设备检修的需要,要分为若干个气室。
由于元件与母线要连接起来,当某一元件发生故障时,要将该元件的SF6气体抽出来才能进行检修,分成若干气室能减小故障范围。
7、GIS的结构为了监视GIS设备各气室SF6气体是否泄漏,根据各厂家设计不同装有压力表或密度计,密度计装有温度补偿装置,一般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为防止SF6压力过高,超出正常压力,又装有防爆装置。
1 GIS基础知识
![1 GIS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3a185d1240c844769eaeec2.png)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投影
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 投影(Project)的含义是指建立两个点集间一一对应 的映射关系。 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 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地图投影的基本问题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 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凡是地理信息系统就必 然要考虑到地图投影,地图投影的使用保证了空间信息 在地域上的联系和完整性,在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地图投影系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由于地球椭球体表面是曲面,而地图通常是要绘制在平 面图纸上,因此制图时首先要把曲面展为平面,然而球 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即把它直接展为平面时,不可能 不发生破裂或褶皱。若用这种具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绘 制地图,显然是不实际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将 曲面展开,使其成为没有破裂或褶皱的平面。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地理坐标
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通 常用经度和纬度来决定。 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上 两组正交(相交为90度) 两组正交(相交为90度) 的曲线,这两组正交的曲 线构成的坐标,称为地理 坐标系。地表面某两点经 度值之差称为经差,某两 点纬度值之差称为纬差。 例如北京在地球上的位置 可由北纬39°56'和东经 可由北纬39°56'和东经 116°24'来确定。 116°24'来确定。
GIS的发展趋势 GIS的发展趋势
GIS正朝着一个可运行的、分布式的、开放的、网络化 GIS正朝着一个可运行的、分布式的、开放的、网络化 的全球GIS发展。 的全球GIS发展。 GIS与其它学科结合更加紧密,应用更加广泛3S(地 GIS与其它学科结合更加紧密,应用更加广泛3S(地 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或 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或 5S(前面3S加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专家系统ES) 5S(前面3S加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专家系统ES) 的集成,使得测绘、遥感、制图、地理、管理和决 策科学相互融合,成为快速而实时的空间信息分析 和决策支持工具,使GIS广泛用于交通、环保规划、 和决策支持工具,使GIS广泛用于交通、环保规划、 公安侦破、车船自动驾驶、大田农作物因地施肥、 科学耕种和海上捕鱼等。
gis基础知识整理
![gis基础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1227344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2.png)
gis基础知识整理基础知识概括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数据(如经纬度、海拔、地形等)的计算机系统,可用于捕获、存储、查询、分析和展示地理信息。
GIS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地理坐标系统:GIS使用地理坐标系统来定位和描述地球上的位置。
常见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投影坐标系等。
2.空间数据:GIS数据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表示地理位置为点、线、面等几何对象,而栅格数据则是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一系列等大小的网格,每个网格表示一个值。
3.数据采集:GIS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采集,如GPS定位、航空摄影、遥感影像等。
4.数据存储:GIS数据可以存储在文件或数据库中。
常见的GIS文件格式包括Shape、KML等,而数据库中常用的GIS数据类型包括点、线、面等几何类型。
5.空间分析:GIS可以进行各种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空间插值、空间统计等,以帮助用户理解和探索地理现象。
6.地图制图:GIS可以生成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
地图可以包含各种地理信息,如地形、交通、人口等。
7.空间查询:GIS可以进行各种空间查询,如点查询、线查询、面查询等,以帮助用户查找和分析地理数据。
GIS应用广泛,包括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农业决策等领域。
掌握GIS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非常重要。
地理坐标系统地理坐标系统是一种用于定位和描述地球上位置的系统。
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需要一种特殊的坐标系统来表示地球上的位置。
通常使用的地理坐标系统包括经纬度和投影坐标系。
1.经纬度:经纬度是一种基于球体坐标系的地理坐标系统,用于描述地球表面上的任意位置。
经度是从东到西的度量,以0°到180°的形式表示,以本初子午线(通常是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线。
纬度是从南到北的度量,以0°到90°的形式表示。
2.投影坐标系:投影坐标系是一种将地球的三维曲面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坐标系。
GIS基本知识及常用操作
![GIS基本知识及常用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c9e0fc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e.png)
GIS基本知识1 关于坐标系和投影1、椭球体GIS中的坐标系定义由基准面和地图投影两组参数确定,而基准面的定义则由特定椭球体及其对应的转换参数确定。
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
基准面是在椭球体基础上建立的,椭球体可以对应多个基准面,而基准面只能对应一个椭球体。
椭球体的几何定义:O是椭球中心,NS为旋转轴,a为长半轴b为短半轴。
子午圈:包含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椭圆。
纬圈:垂直于旋转轴的平面与椭球面相截所得的圆,也叫平行圈。
赤道:通过椭球中心的平行圈。
基本几何参数:椭圆的扁率椭圆的第一偏心率椭圆的第二偏心率几种常见的椭球体参数值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1975年国际椭球体WGS-84椭球体a 6378245.0000000000(m) 6378140.0000000000(m) 6378137.0000000000(m)b 6356863.0187730473(m) 6356755.2881575287(m) 6356752.3142(m)c 6399698.9017827110(m) 6399596.6519880105(m) 6399593.6258(m)α1/298.3 1/298.257 1/298.257 223 563e20.0066934216229660.0066943849995880.0066943799013e'20.0067385254146830.0067395018194730.00673949674227 2、地图投影地球是一个球体,球面上的位置是以经纬度来表示,我们把它称为―球面坐标系统‖或―地理坐标系统‖。
在球面上计算角度距离十分麻烦,而且地图是印刷在平面纸张上,要将球面上的物体画到紙上,就必须展平,这种将球面转化为平面的过程,称为―投影‖。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7b6a85b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a.png)
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知识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球上的空间关系。
GIS的应用范围GIS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地质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水资源调查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市政建设和土地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运输网络规划与优化•城市供水供电管网管理•土地利用和批准管理公共安全和紧急响应:•犯罪分析与预警•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对方案制定•突发事件响应与资源调度商业决策和市场分析:•零售商选址和竞争力分析•市场营销和客户行为分析•物流路线规划与优化GIS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空间数据:GIS的基础是空间数据,包括点、线、面等地理要素和地图、卫星影像等地理参考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坐标系统来描述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
属性数据:除了空间数据,GIS还需要属性数据,也称为属性表。
属性数据以表格形式存储,并与空间数据相对应。
它用于记录每个地理要素的非空间特征,如名称、类型和各种指标。
数据获取与处理:GIS需要从多种来源获得地理信息,包括测绘、遥感和GPS定位。
然后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编辑和校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存储与管理:GIS使用数据库或文件系统来存储地理信息数据。
数据库通常是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或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以提供高效的查询和管理功能。
地图制作与显示:GIS可以将地理信息可视化为各种形式的地图,并支持符号化、标注、专题图制作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交互操作来控制地图显示内容和样式。
空间分析与建模:GIS具备丰富的空间分析和建模功能,可以进行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路径分析等。
gis复习资料
![gis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42f02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44.png)
gis复习资料GIS复习资料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相结合的技术,用于分析、管理和可视化地理信息。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交通等。
对于GIS的学习和复习,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技巧。
1. GI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GIS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
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人员组成。
GIS的基本原理包括地理数据的获取、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
地理数据可以是地图、卫星影像、地理位置等。
GIS的核心功能是将地理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以产生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2. GIS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模型GIS使用多种数据类型,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由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组成的,可以表示具体的地理对象。
栅格数据是由像元组成的,可以表示连续的地理现象。
GIS还使用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地理对象的属性信息。
数据模型是GIS中数据的组织方式和表示方法,常见的数据模型包括矢量数据模型、栅格数据模型和网络数据模型。
3. GIS的数据获取和数据质量GIS的数据获取是指从不同的来源获取地理数据。
常见的数据来源包括地图、卫星影像、GPS等。
在获取数据时,需要考虑数据的质量。
数据质量包括几何精度、拓扑关系、属性一致性等方面。
在使用数据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4. 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GIS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是指将地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进行管理和维护。
常见的GIS数据存储格式包括Shapefile、GeoDatabase等。
在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时,需要考虑数据的组织方式、数据的索引和查询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5. 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模型GIS的空间分析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取有关地理现象的信息。
常见的空间分析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gis原理知识点整理
![gis原理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3f08cb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e.png)
gis原理知识点整理GIS原理知识点整理一、GIS概述1. 什么是GIS2. GIS的应用领域3. GIS的发展历程二、GIS数据模型1. 矢量数据模型1.1 点、线、面的表示方法1.2 拓扑关系1.3 属性数据的关联2. 栅格数据模型2.1 栅格数据的组成2.2 栅格数据的存储方式2.3 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3. 栅格与矢量数据模型的比较三、GIS数据获取与处理1. 数据获取方法1.1 地面调查、测量与勘测1.2 遥感技术1.3 全球定位系统(GPS)1.4 公开数据源的利用2. 数据处理与预处理2.1 数据清洗与去噪2.2 数据投影与坐标转换2.3 数据融合与融合方法四、GIS空间分析1. 空间查询与选择1.1 点选、线选、面选的操作方法1.2 属性查询与空间查询的结合2. 空间关系分析2.1 邻接关系2.2 包含关系2.3 重叠关系3. 缓冲区分析3.1 缓冲区的定义与应用3.2 缓冲区分析的方法与结果解释五、GIS数据可视化与表达1. 地图制图基础1.1 地图投影的选择与变换1.2 地图符号与图例设计2. 地图呈现与表达2.1 点、线、面的符号化方法2.2 颜色与渐变的运用2.3 等值线与等值面的绘制六、GIS空间分析应用案例1. 土地利用规划2. 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3. 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4. 水资源管理与洪涝灾害预警5. 农业与农村发展七、GIS发展趋势与挑战1. 云计算与移动GIS2. 人工智能与GIS融合3. 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4.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在GIS中的应用5. 空间信息服务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关系结语:GIS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地理学、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对GIS概述、数据模型、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分析、数据可视化与表达、应用案例以及发展趋势与挑战的整理,希望读者能够对GIS的基本原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GI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5cc71e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3.png)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为GIS)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空间分析为特色、以解决地理问题为目标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GIS应用广泛,包括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农业规划、气候研究、地质勘探、公共安全等领域。
一、GIS的基本概念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进行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分析和表达的一种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GI)地理信息是一种关于地球表面及其特征和现象的数字形式。
二、GIS的数据类型1、地理位置数据地理位置数据是指通过对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进行描述,来进行数据表达的数据集。
2、属性数据属性数据是指与地理位置数据相关联的信息。
三、GIS的功能1、数据输入GIS的数据输入主要包括手工采集、自动采集、扫描转换、剖析获取、数据交换等。
2、数据处理GIS的数据处理指的是地理信息的总体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查询和数据输出等方面。
3、数据分析GIS的数据分析功能主要包括距离分析、区域分析、网络分析、地形分析等。
4、数据输出GIS的数据输出主要包括统计图表、地图、制图等。
四、GIS的应用GIS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与环境GIS在资源与环境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GIS可以对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地利用进行监测,并提供各种类型的分析结果。
2、交通运输GIS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智能交通、交通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
例如,GIS可以用于路况监控、智能交通控制、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
3、城市规划GIS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实现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计算和分析,进而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
4、农业生产GIS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实现对农业基础数据、农业生产数据、土地利用、资源与环境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五、GIS应用的发展趋势1、数据开发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技术的发展,GIS数据开发将成为GIS应用的重要方向。
GIS_基础
![GIS_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a684cfc700abb68a982fb6e.png)
GIS基础1.大地水准面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表明更是有高山,有海洋,有低地洼地。
所以要对地球进行数字化就必须把这个表明不平的地球,用一个相对靠近的平滑曲面去逼近这个凹凸不平的地球表面,这里就需要有一个大地水准面了。
大地水准面是通过将平静的平均海水面延伸通过陆地而形成的封闭曲面,在海面上它与平静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
它是一种等位面,是测量工作的外业基准面。
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
由于大地水准面受地球质量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它不是一个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述的规则曲面,也因为地球表面各个点的重力方向不同,而地球本来又不是一个规则椭球,因此大地水准面是个不规则的椭球体,所以不利于测量数据的处理。
2.参考椭球体因此考虑选择一个能有数学公式表述的规则的旋转椭球面,力求使该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的差距最小,以用来可以数字化。
可以想见,对于不同地区应当选择与当地大地水准面最密合的旋转椭球面,这个椭球面就称为该地区的参考椭球面。
参考椭球体是大地测量中用来近似代替地球大地水准面以地球极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椭球。
因为要更好的逼近大地水准面,所以每个国家,每个地方的参考椭球体是不一样的。
有克拉索夫斯基(Krassovsky)椭球体(北京54坐标系用这个椭球体),更有之前世界规定的IAG 75地球椭球体(西安80坐标系用这个椭球体),现在国际通用WGS-84椭球体(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用这个椭球体,全球定位GPS也是用这个椭球体)。
一般一个参考椭球体参数报考,长短半轴长,扁率,地心引力常数和自转角度速度。
3.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目的:定位椭球球心)为何出现参心坐标系,和地心坐标系呢?因为上面讲到:参考椭球体只是确定了这个规则的椭球,但是却没有确定这个规则的椭球的球心和地球球心的关系!而椭球的定位是指确定椭球球心的位置,而确定椭球球心位置可分为两类:局部定位和地心定位。
局部定位: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符合,而对椭球的中心位置无特殊要求,也就是不要求和地球的球心重合;(这就出现参心坐标系)地心定位: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有最佳的符合,同时要求椭球中心与地球球心一致或最为接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一、空间参照系和投影图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图坐标旋转图地图投影变形(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13投影的分类(A)根据地图投影的变形(内蕴的特征)分:¾等角投影:地球表面上无穷小图形投影后仍保持相似,或两微分线段所组成的角度在投影后仍保持相似,或两微分线段所组成的角度在投影后仍保持不变,这种投影称等角投影(又称正形投影)。
在等角投影中,微分圆经投影后仍为圆形,随点位(纬度增加)的变化,面积有较大变形。
¾等面积投影:地球面上的图形在投影后保持面积不变,这种投影称等面积投影。
在等面积投影中,微分圆变成不同形状的椭圆,但变形椭圆面积保持相等,只是角度产生很大变形。
¾任意投影:既不具备等角性质,又没有等面积性质的投影,统称为任意投影。
在任意投影中,如果沿某一主方向的长度比等于1,即a=1或b=1,则这种投影称为等距离投影。
根据投影面与地球表面的相关位置分:¾圆锥投影、圆柱投影、方位投影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使圆柱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将圆柱面展为平面而成。
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为平面而成。
这里,我们可将方位投影看作圆锥投影的一种特殊情况,假设当圆锥顶角扩大到180度时,这圆锥面就成为一个平面,再将地球椭球体上的经纬线投影到此平面上。
圆柱投影,从几何定义上讲,也是圆锥投影的一个特殊情况,设想圆锥顶点延伸到无穷远时,即成为一个圆柱。
正轴投影、斜轴投影、横轴投影(按照投影面与地理轴向的相对位位投影称为波斯托(Postel)投影。
¾伪圆锥投影:投影中纬线为同心圆圆弧,经线为交于圆心的曲线。
¾伪圆柱投影:投影中纬线为一组平行线,而经线为某种曲线。
¾伪方位投影:投影中纬线为同心圆,而经线为交于圆心的曲线。
¾多圆锥投影:投影中纬线为同轴圆圆弧,其圆心在中央直径线上,而经线为堆成中央直径线的曲线。
(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14地图投影的选择(A)地图投影选择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地图的精度和使用价值。
这里所讲的地图投影选择,主要指中、小比例尺地图,不包括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因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投影、分幅等,是由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研究制订,不容许任意改变的,另外编制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图,无论采用什么投影,变形都是很小的。
选择制图投影时,主要要考虑以下因素: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地图的用途、出版方式及其他特殊要求等,其中制图区域的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是主要因素。
1)对于世界地图,常用的主要是正圆柱、伪圆柱和多圆锥投影。
在世界地图中常用墨卡托投影绘制世界航线图、世界交通图与世界时区图;我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多采用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选用这个投影,对于表现中国形状以及与四邻的对比关系较好,但投影的边缘地区变形较大。
2)对于半球地图,东、西半球图常选用横轴方位投影;南、北半球图常选用正轴方位投影;水、陆半球图一般选用斜轴方位投影。
3)对于其他的中、小范围的投影选择,须考虑到它的轮廓形状和地理位置,最好是使等变形线与制图区域的轮廓形状基本一致,以便减少图上变形。
因此,圆形地区一般适于采用方位投影,在两极附近则采用正轴方位投影,以赤道为中心的地区采用横轴方位投影,在中纬度地区采用斜轴方位投影。
在东西延伸的中纬度地区,一般多采用正轴圆锥投影,如中国与美国。
在赤道两侧东西延伸的地区,则宜采用正轴圆柱投影,如印度尼西亚。
在南北方向延伸的地区,一般采用横轴圆柱投影和多圆锥投影,如智利与阿根廷。
(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15常用的地图投影(B)1、世界地图的投影世界地图的投影主要考虑要保证全球整体变形不大,根据不同的要求,需要具有等角或等积性质,主要包括: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正切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1976年方案)、任意伪圆柱投影、正轴等角割圆柱投影。
2、半球地图的投影东、西半球有横轴等面积方位投影、横轴等角方位投影;南、北半球有正轴等面积方位投影、正轴等角方位投影、正轴等距离方位投影。
3、各大洲地图投影1)亚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彭纳投影。
2)欧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正轴等角圆锥投影。
3)北美洲地图的投影: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彭纳投影。
二、空间数据知识点(优先级) 描述图四叉树压缩编码原理图10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的比较(A)(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 数据存储量小 数据存储量大 空间位置精度高 空间位置精度低 用网络连接法能完整描述拓扑关系 难于建立网络连接关系输出简单容易,绘图细腻、精确、美观输出速度快,但绘图粗糙、不美观 可对图形及其属性进行检索、更新和综合便于面状数据处理 数据结构复杂数据结构简单 获取数据慢可快速获取大量数据 数学模拟困难数学模拟方便 多种地图叠合分析困难多种地图叠合分析方便 不能直接处理数字图像信息能直接处理数字图像信息 空间分析不容易实现空间分析易于进行 边界复杂和模糊的事物难以描述容易描述边界复杂和模糊的事物 数据输出的费用较高技术开发费用低 三、MAPGIS 基本概念图 MAPGIS多层体系架构(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5MAPGIS空间数据模型(A)空间数据模型是对地理世界的抽象,是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基础。
从地理世界到计算机世界,空间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如 OpenGIS抽象规范将要素模型分为9个层次,这是较为详细的划分。
粗略地划分,则空间数据模型可划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是空间数据抽象模型或者空间数据概念模型,其目的在于提取地理世界的主要特征,不考虑在计算机中的具体实现;第二层是空间数据组织模型,是空间数据概念模型在计算机中的具体实现。
新一代 MapGIS空间数据模型的第一层是一种面向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它首先强调人对地理世界的理解,其次才是如何将人对地理世界的理解图示化。
这种模型将地理世界分解为实体,通过描述实体的特性和实体间的关系,建立观察范围内的地理世界的视图,通过定义与实体特性、实体关系相关的操作,模拟人类理解地理世界的语义环境。
(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6 MAPGIS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层次(A)MapGIS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分6个层次:地理数据库、数据集、类、几何元素、几何实体、坐标点,如下图所示。
非空间实体被抽象为对象,空间实体被抽象为要素;相同类型的要素构成要素类;相同类型的对象构成对象类;若干对象类或要素类组成要素数据集;若干要素数据集构成地理数据库。
要素在某个空间参照系中的几何特征被抽象为几何元素,几何元素由任意的点状、线状或面状几何实体组成,几何实体通过几何坐标点表达。
图 MapGIS7.x空间数据模型概念层次(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7 MAPGIS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A)MapGIS7的空间数据模型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抽象为对象、关系和规则,各种行为(操作)基于对象、关系和规则,模型更接近人类面向实体的思维方式。
该模型还综合了面向图形的空间数据模型的特点,使得模型表达能力强,广泛适应GIS的各种应用。
该模型具有以下特点:(1) 真正的面向地理实体,全面支持对象、类、子类、子类型、关系、有效性规则、数据集、地理数据库等概念;(2) 对象类型覆盖GIS和CAD对模型的双重要求,包括:要素类、对象类、关系类、注记类、修饰类、动态类、几何网络;(3) 具备类视图概念,可通过属性条件、空间条件和子类型条件定义要素类视图、对象类视图、注记类视图和动态类视图;(4) 要素可描述任意几何复杂度的实体,如水系;(5) 完善的关系定义,可表达实体间的空间关系、拓扑关系和非空间关系。
空间关系按照9交模型定义;拓扑关系支持结构表达方式和空间规则表达方式;完整地支持4类非空间关系,包括关联关系、继承关系(完全继承或部分继承)、组合关系(聚集关系或组成关系)、依赖关系;(6) 支持关系多重性,包括1-1、1-M、N-M;(7) 支持有效性规则的定义和维护,包括定义域规则、关系规则、拓扑规则、空间规则、网络连接规则;(8) 支持多层次数据组织,包括地理数据库、数据集、数据包、类、几何元素、几何实体、几何数据,如图7-2所示;(9) 几何数据支持向量表示法和解析表示法,包括折线、圆、椭圆、弧、矩形、样条、bezier曲线等形态。
能够支持规划设计等应用领域。
图 MAPGIS面向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8 MAPGIS系统特点(A)1、分布式跨平台可拆卸的多层多级体系结构:最新的第四代多层结构体系;具备完全支持“全球空间网格”能力;.net 和 j2ee 架构;分布式全组件化的跨平台系统;面向互连网的系统设计;面向“服务”的最新思想;基于GML的开放式接口;适应异构数据库的多级服务器协同工作环境;2、面向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面向地理实体的抽象模型;可描述任意复杂度的空间特征和非空间特征的地理实体特征;完全表达空间、非空间、非空间的多重性、实体的空间共生性的关系;面向实体语义关系的操作;统一了GIS与CAD对模型的要求的面向实体的信息可视化;3、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TB级的空间数据存贮与处理能力;矢量、栅格、三维、影像四位一体的海量数据存贮;异构数据库的多级服务器数据更新与同步;完全一致的存储无关的概念模型(文件系统或 RDBMS)基于版本和数据锁的长事务解决机制;高效的空间索引(外包络矩形、R树、索引分割格网、空间编码四叉树);4、时空处理:采用“元组级基态+增量修正法”实施方案;版本与增量相结合的时空数据模型;元组级的时空数据控制粒度;可实现单个实体时态演变;“事件”作为时态追踪的参考点;通过时态数据索引管理;任意时刻的历史回朔;多用户并发的历史事件的控制;5、真三维建模与可视化:三维海量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管理;三维模型数据一体化管理(TIN、三维景观、三维地质);三维数据的 LOD_RTree索引组织技术;面向实体和拓扑的数据组织;三维数据专业模型的快速建立;高程数据 TIN/GRD模型的建立、处理等基本功能;三维地质构造建模、断层处理技术;地质体内属性三维分布建模技术;三维数码景观动态建模技术;三维数据的综合可视化和融合分析;基于拓扑的三维剖切分析;基于拓扑的等值面提取;三维体数据的面绘制技术;三维体数据直接体绘制技术;6、空间信息应用服务:提供基于 SOAP和XML的空间信息Web Services;遵循 OpenGIS规范,支持WMS、WFS、WCS等标准,以及XML和GML3标准;支持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支持各种智能移动终端;提供各类高速缓存、无状态的负载平衡策略,满足高速度访问的需要;提供用户权限的控制和安全策略;提供空间分析、以及应用逻辑分析等服务,满足对空间数据库的专业查询和分析;7、版本与长事务处理:长事务期间,可以自由地编辑要素、执行地理分析、编辑地图;长事务完时,如被实施,则更新到地理数据库中,否则丢弃;使用乐观的并发访问控制技术,实现长事务机制,没有对要素加锁;允许产生编辑冲突,当提交事务时,检测冲突,并协调解决冲突;版本控制使多个用户可直接编辑数据而不用锁定要素或复制数据;版本管理具有版本创建、删除、归并、冲突解决等功能和机制;8、工作流管理:基于网络拓扑数据模型的工作流控制引擎;实现了业务的灵活调整和定制,解决了 GIS和OA的无缝集成;符合国际工作流联盟制定的规范;不同业务流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历史案件的办理过程不受模板变化的影响;通过拓扑关系能够自动实现条件判断、循环、会签等功能;工作流“可扩充”性与动态表单可“自定义”性;支持多级子表和数据字典;9、空间元数据:元数据模式管理;元数据采集、编辑和录入;元数据存储、建库和管理;元数据读取、查询和共享发布;面向 Web的客户端操作界面;支持 SRW协议(新一代Z3950协议),分布式检索能力强;基于 XML、J2EE和Web Service技术构建;(出处:MapGIS7.x数据管理篇.chm中)9 MAPGIS主要功能(A)1、空间数据管理新一代 MapGIS空间数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¾面向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以地理实体及其关系的描述为核心,具有2维和3维的空间表达能力,同时支持基于结构和基于空间规则的空间拓扑关系,全面支持继承、组合等非空间关系,适应复杂地学应用,同时兼顾制图和CAD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