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的密秘
资本的秘密
![资本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0a19babaf121dd36a32d8246.png)
资本的秘密前言学习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想要生存,必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不是通过他人的劳动,便是通过自己的劳动。
要想通过他人的劳动来获得生活资料,要么是作为国家机构的雇佣人员或成为社会必要人员由社会所供养,要么是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而要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要么是作为拥有自己生产资料的个体小生产者,要么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雇佣劳动者。
我们学习剩余价值理论,其目的就在于剖析这个使无产者成为劳动者和使劳动者成为无产者的现代社会剥削制度的本质。
凡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打工的雇佣劳动者,都能够感受到企业主和打工仔无论是在收入方面还是在地位方面的巨大差距。
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终日劳作,却一无所获;而另有些人日日笙歌,却又日进斗金。
对这种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方面的强烈感受,作为一种感性经验时时会萦绕在工人心头但却又使人百思不得其解。
实在迫于无奈,要么把这种现象理解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要么用官僚腐败和缺乏民主来搪塞自己。
而理论学习的意义就在于把这种作为现象的感性经验上升到对本质的理性认识。
具体而言,就是不仅要指出剥削现象的事实本身,而且还要说明这种剥削形式在历史上是何以可能的,它形成和消灭的条件是什么。
为何在现代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下必然要采用剩余价值这种形式来对剩余劳动进行占有,以及为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炸碎这种剥削形式的资本主义的外壳——私有制。
只有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存在的秘密,才有可能超越和扬弃这种制度。
只有认识到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才有可能把劳动者从现代雇佣奴隶制下解放出来。
这就是我们学习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正文剩余价值的定义在一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对剩余价值是这样定义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这个定义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没有的,是后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加以总结出来的。
这是一个最抽象、最一般的定义的。
它在这里涉及了三对关系。
剩余价值怎样产生的
![剩余价值怎样产生的](https://img.taocdn.com/s3/m/11a4ce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a.png)
•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先进的机器设备、 生产工艺,无论其对生产过程覆盖的程度 有多大,自动化程度有多高,它们都是作 为“所有者的生产资料”参与到价值、使 用价值的生产中来的。机器设备的运转也 只是按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运行的。无 人工厂中机器设备的运行只能转移自身的 价值到新的产品中,而不能创造任何新的 价值。只有活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利润)的 源泉。
剩余价值的基本含义
•
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尚处于早期成长阶段,企业规模一般都不大, 生产技术手段非常简陋,虽然也曾出现过局部的暂时的过剩现象,但
总的来看整个社会生产是短缺的。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资本家为
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所采用的主要的基本手段就是强迫工人长时间高
强度地劳动。这种高压手段很自然地引起了工人的抵制,以至反抗。
部门的劳动者不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那么许多社会必须的 非物质生产性的工作将无法开展,整个社会机器将停止运转。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 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 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 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生产自动化的主 要表现: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用机 器操纵机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 分的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 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 了少数的所谓“无人工厂”。资产阶级经济学 家根据这些情况,指出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 的剩余价值源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 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剩余价值的产生历史
· 原始社会前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尚不能满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时候处于忍饥挨饿的 境地,故难以创造剩余价值。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
资本主义剥削秘密PPT课件
![资本主义剥削秘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f3b58e76eeaeaad1f3306e.png)
(D ) ①美国的民主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人民群众 不享有任何民主权利
②美国实行的是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专制统 治
③资产阶级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和广大 劳动人民的工具
④资本主义国家的任务在于保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2020年10月2日
14
某毛纺厂,资本家雇佣一个工人每天支付10元工资,工人每天
劳动8小时生产12磅毛线,每磅20元,生产12磅毛线的各种费用
(机器、工具折旧和原材料消耗等)为210元。资本家每天从每
个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是
( )B
A、240元
B、20元
C、210元 D、10元
马克思说:“罗马的奴隶是有锁链,雇佣工人则由看不见的线
系在之间的所有者手里的。”“看不见的线”是指 A ( )
A、资本主义私有制
B、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C、雇佣工人与资本家订立的合同
D、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
2020年10月2日
15
•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些企业实行股份
制,是工人持有一定数额的股票。如美国,
持有股票的人如今已超过5000万,大约占
2020年10月2日
6
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的方法:
通过采用新技术、改进生产设备等办 法,使劳动生产率几倍、几十倍的 提高。
2020年10月2日
7
封建制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
社会形态 对比内容
政治制度 领导人的产生 方式和任期
法律上的人 与人的关系
结论
2020年10月2日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当 代
4.应用先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3bd1b38b284ac850ad024244.png)
第二节资本主义社会第二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教学重、难点: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说明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对比法教学过程:5分钟复习:三次科技革命导入新课: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爱他,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把他送到纽约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思考:这段对话的意思是什么?生答是归纳:资本主义世界,是富人的天堂,是穷人的地狱。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无家可归者已成为美国最头疼和最令人难堪的社会问题之一。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美国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73万亿美元,比1989年增加近1.2万亿美元;但1994年生活在官方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3690多万人,比1989年增加540万人。
可谓“一方面是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是贫困的积累。
”那么,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会使穷的更穷,富的更富呢?讲授新课:一、一条看不见的锁链:(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解放前,在上海的一家橡胶工厂里,工人们为了诉说他们的痛苦,曾经编写了这样一首《十字歌》:“上工正是五更头,手里拎着饭罐头,冲进工厂抢楦头,领班找侬触霉头,汽油味道熏昏头,生活做到半夜头,整年吃的萝卜头,衣服烂成碎布头,合用一条破被头,小囡帮在床横头。
”思考:(1)上面这首《十字歌》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2)作为财富创造者的工人阶级为什么会如此悲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上面这首《十字歌》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作为财富的创造者之所以会如此悲惨,是因为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工人没有生产资料。
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状况又如何呢?阅读课本P27,回答问题。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由于工人仍然没有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生活,工人是自由劳动者,但他们只有选择资本家的自由,而没有不被剥削的自由。
(织丝女工合同书P27)比一比:三个阶级社会生产资料占有情况及劳动者的人身自由状况想一想:P24说一说:P24名言“看不见的线”是指什么?结论:资本主义剥削的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学生阅读P24-25,了解资本家是如何剥削工人的。
剩余价值学说读后感
![剩余价值学说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44f035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e.png)
剩余价值学说读后感读完剩余价值学说,就像是被人猛地敲了一下脑袋,突然对这个世界的经济运转有了一种全新的、有点“狡黠”的认识。
马克思提出的这个剩余价值学说啊,真的是把资本主义那点事儿给剖析得透透的。
以前我就觉得那些大老板们怎么就那么有钱呢,工人每天忙得像小蜜蜂一样,却只能勉强糊口。
原来这里面有这么个剩余价值的小秘密。
就好比我去一家工厂打工,我一天工作8个小时,可能我只需要工作4个小时就能创造出够我工资的价值。
但是呢,老板才不会让我只干4个小时就走,剩下的4个小时我创造的价值就被老板拿走了,这就是剩余价值啊!这就像我种了一棵果树,结了10个果子,我自己只被允许拿3个果子当报酬,剩下的7个果子都被果园主拿走了,这多不公平啊。
而且这个学说还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资本家总是想办法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或者提高生产效率。
延长工作时间就意味着能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呗。
就像一个贪婪的小孩,已经有了很多糖果,还想从别人手里再抢一些。
提高生产效率也是一样的道理,工人在同样的时间里能生产出更多的东西,那资本家能拿走的剩余价值也就更多了。
这也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里贫富差距为啥会越来越大。
资本家们靠着不断积累剩余价值,越来越富,而工人呢,始终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
这就像一场不公平的游戏,规则是资本家制定的,工人只能被迫接受。
这个学说也不是一味地让我对资本家咬牙切齿。
它更像是一个揭示真相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这种内在矛盾。
同时呢,也让我思考,在现代社会里,我们该怎么去平衡这种关系,让劳动者能得到更公平的对待,让财富的分配更加合理。
总的来说,剩余价值学说就像是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核,让我们看到里面那些平时被掩盖起来的东西。
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变得犀利了不少呢!。
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f84a40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3.png)
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什么是资本主义剥削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体制,其核心特征是私有制和市场经济。
在资本主义体制下,资本家通过拥有和控制生产资料,以及雇佣工人,实现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的控制。
剥削则是指资本家通过剥夺工人的劳动价值的一部分来获取利润的行为。
具体来说,资本家通过支付工人一定的工资,远低于工人所创造的价值,从而获得了剩余价值。
这种不平等的劳动关系导致了剥削。
剥削的机制资本主义剥削的机制主要包括剩余价值和价值转化。
剩余价值指的是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使工人创造出超过工资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
这是因为工人的劳动力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工人的工资只能覆盖其生存所需,无法涵盖他们所创造的全部价值。
同时,资本主义还存在价值转化的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材料和生产工具会与工人的劳动相结合,形成最后的商品。
然而,这些原材料和生产工具所带来的价值并不等于最终商品的价值,差额则被资本家视为利润。
剥削的形式资本主义剥削的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将工人的劳动力当作商品购买,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工人的劳动,这种形式被称为雇佣剥削。
其次,资本家通过扩大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这被称为绝对剥削。
资本家往往会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而不增加工资,从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此外,资本主义还存在相对剥削。
相对剥削是指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从而在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剥削的影响资本主义剥削对工人、社会和环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剥削导致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
工人为资本家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但只能得到有限的回报,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劳动条件不佳,劳动时间长等问题是剥削的直接表现。
其次,剥削加剧了社会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
由于资本家通过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积累财富,而工人只能依靠工资生活,导致社会财富不平等,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最后,剥削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46f6098583d049649b6658ed.png)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即这一生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
在这一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雇佣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一个因素;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获取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所需要的。
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状况是受剩余价值规律●制约的。
剩余价值规律也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一切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运动,决定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发展过程,最●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灭亡的必然趋势。
总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这个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实质。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以后,由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垄断利润这一特殊形式,从而剩余价值规律也就表现为垄断利润规律。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的形式,表现为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追逐高额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动机。
垄断利润规律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决定着垄断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支配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决定垄断资本主义命运的力量。
所以说说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的表现。
尽管资本主义不断地通过自我调整,从而存活并成熟起来,然而随着资本主义日益发展成熟,它继续调整的空间也就越来越有限。
当危机日益表现出世界性的特征,并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文化危机,战争危机,就必将导致政治危机。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db1dd2a28762caaedd33d4bf.png)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作者:庄伟东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46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产阶级的本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搜集,了解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特点。
基本要求识记: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叫剩余价值。
教学重点1、一条看不见的锁链2、剩余价值。
3、剥削的秘密到底在哪里4、资产阶级的本性教学难点1、剩余价值。
2、剥削的秘密到底在哪里教法设计1、解决“一条看不见的锁链”这一问题必须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入手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突破这一重点可以采用讨论法,例举法。
可以先请学生看书,日本制丝女工受雇全书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然后提问,制丝女工的受雇合同反映了女工山形际与资本家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女工山形际在明治三十九年不与资本家签订这一合同,结果会怎样?资本家与女工的合同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归纳出结论。
2、采用比较法、分析归纳法,借助教材的例证,引导学生通过算账的办法进行分析归纳,同时配以多媒体演示,形象地指出剩余价值的含义,从而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3、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走访解放前老工人的办法,采用事例分析,突破“资产阶级的本性”这一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1课时关键词剥削、秘密、剩余价值()、(/search.htm)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
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封建社会的地主为什么可以剥削奴隶、掠夺农民的劳动果实?(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来剥削劳动者。
资本家为什么可以剥削工人呢?讲解新课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板书)1、一条看不见的锁链(板书)资本家为什么可以剥削工人呢?阅读P24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①在资本主义社会,谁占有生产资料?②“一切生产资料”包括什么?③资本家利用手中的生产资料做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基础。
初三政治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初三政治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6019e714bb68a98270fefa01.png)
B、说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 C、体现了以拜金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价值观
D、体现资本主义的进步性
阅读思考三:
阅读26-27页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的本性是什么?
2、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是什么 ?
3、资本家通常采用什么办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练习:
1、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奴隶社会奴 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资本主义 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 资料。这是因为这三个社会( )、 A、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看不见的线”指的是什么? 同2
4、 材料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 夫犹饿死。 ------李绅
材料二、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 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对哪个社会什么现象的描述?造成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是对哪个社会什么现象的描述?造成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知识回顾:
1、什么是生产关系?其基础是什么?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 级是凭什么对劳动者进行剥削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北京人在纽约》:如果你爱他,带他去纽约, 因为它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带他去纽约,因为 它 是地狱。那么,它是谁的天堂又是谁的地狱呢?
读书思考一:
阅读23-24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谁占有生产资料? 2、你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的自由?为什么?
(3)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1、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处境和地位 2、阶级社会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3、阶级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4、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劳动人民不可能 改变受剥削的地位
第0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料
![第08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产生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0120b052d380eb63946d08.png)
4.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
G—W—G’
首先,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
不能 不能
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 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
加社会财富的总量。
卖者/买者
贱买贵卖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 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 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 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 价值。流通和商品交换都不 创造剩余价值。
需•生要 劳 动 时 间养的活活力 所 需 要 的 社 会生资劳生 产 和 再 生 产 劳活料动资的者料价决家的 值定属价所的价值值必劳动力商品须的
=
• 劳动必 者动的教育训练费用
活 资 料 的 价 值
家 属 所 需 要 的 生
劳 动 者 自 己 及 其
有三个部分!
劳动力的价 值?
一是维持工人的生 存所需要的费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在上层建筑领域确立了自己产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了自己的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1769年英国制造的阿克赖特纺织机1770年珍妮纺纱机1856年出现的贝塞麦式转炉炼钢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j瓦特生产瓦特蒸汽工厂18761圈地运动资本主义租佃农场的英国式道路2市场竞争使小农经济分化建立资本主义家庭农场的美国式道路3赎买封建义务解放农奴使封建农业转向市场经济的普鲁士式的道路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那么怎样才能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呢?
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 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 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在资 本主义条件下是怎样转化为特殊本的。
《剩余价值理论》读后感
![《剩余价值理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16b8c1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7.png)
《剩余价值理论》读后感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犹如一把犀利的手术刀,剖析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本质。
阅读《剩余价值理论》后,我深刻认识到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财富积累的秘密所在。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
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自身劳动力的价值,而超出的这部分便是剩余价值。
例如,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价值可能是通过几小时的劳动就能创造出来,但资本家购买了工人一天的劳动力,会让工人持续工作更长时间,这额外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就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真相。
资本家看似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但在生产过程中,却通过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不断积累财富。
它让我看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所处的悲惨境地,尽管他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只能得到微薄的工资,难以改变自身的贫困状态。
同时,剩余价值理论也彰显了马克思敏锐的洞察力。
他透过资本主义繁荣的表象,深入到生产过程的核心,发现了这种不平等的经济关系。
这一理论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让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遭受剥削的根源,从而激发他们为推翻资本
主义制度、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决心。
它提醒我们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经济制度,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a6358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1.png)
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其核心是私有财产和市场经济。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少数人所有,而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来生存。
这种社会关系导致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积累。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一、剩余价值的定义和产生剩余价值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与其所得工资之间的差额。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而资本家则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工资。
然而,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往往远远超过其所得工资的价值。
这种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源于劳动力的特殊性质。
劳动力是一种商品,而且是唯一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商品。
劳动者通过劳动将生产资料转化为商品,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
然而,这些新创造的价值并不完全归劳动者所有,而是由资本家占有和支配。
这种占有和支配的关系使得剩余价值得以产生。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和积累剩余价值的实现是通过商品的销售来完成的。
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首先以商品的形式出现,然后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
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这种剩余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商品的销售。
只有当商品得到市场的认可和交换时,剩余价值才能够转化为资本家的利润。
剩余价值的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
资本家通过不断积累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和影响力。
剩余价值的积累不仅体现在资本家个体的利润增长上,也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上。
资本家通过再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剩余价值的积累,这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
三、剩余价值的批判和变革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剥削本质和社会矛盾。
劳动者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远远超过自己所得的工资,这种剥削关系使得劳动者处于被剥夺和压迫的境地。
剩余价值的不合理分配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和矛盾。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9e2a7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9.png)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哲学原理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剩余价值生成和分配的规律,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通过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并实现利润。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劳动力的价值与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剥削关系所导致的。
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将劳动者的劳动力转化为商品的价值,而劳动者只能获得他们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即工资。
这种剩余价值的占有和分配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剩余价值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
资本家通过占有剩余价值获取利润,而劳动者则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生活所需。
这种不平等的分配关系导致了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进一步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剩余价值论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呼吁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除剥削关系,实现劳动者的自由和平等。
剩余价值论的哲学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而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正是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必然结果。
剩余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公正现象,为理解和改变现实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剩余价值论,可以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同时,剩余价值论也为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揭穿资本家的另一个秘密
![揭穿资本家的另一个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50bb15bd69dc5022aaea004b.png)
揭穿资本家的另一个秘密(2014-04-22 18:09:51)转载▼分类:历史与地理标签:转载原文地址:揭穿资本家的另一个秘密作者:揭穿资本家的另一个秘密<转载>自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它就越来越牢固地从政治上经济上控制着社会。
甚至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不仅仍然“垂而不死”,反而成功地瓦解了社会主义苏联及其华约阵营,显示出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其中奥妙何在? 推究起来,资本家心中藏着两个秘密,一个经济上的,另一个是政治上的。
第一个秘密早在19世纪就被马克思揭穿了。
工业革命之后,资本家开办工厂,雇佣工人劳动,以工资的形式购买工人的劳动力。
表面看起来,你上班,我给你工资,似乎是天经地义公平合理、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双赢”了,不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然而,马克思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破了其中的“猫腻”。
用“剩余价值”理论,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那就是榨取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
这么一来,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嘴脸暴露无遗,工人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被剥削者的地位,以往那种自发的、朦朦胧胧的劳资矛盾也就上升为带有政治意义的阶级斗争了。
尽管如此,由于生活的需要、就业的压力,两百多年来,工人们依然只好忍受资本家的剥削,至今未能翻身。
奇怪的是,西方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成立了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党——共产党,根据《共产党宣言》,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那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为什么工人阶级不联合起来,采取合法手段(比如用选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呢?从理论上来说,这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因为: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都号称公平公正,凡达到一定年龄的公民,不问贫富贵贱,均可参加竞选; 二、无产阶级人数远远超过资产阶级。
可为什么当选的不是共产党人而是资产阶级代理人呢? 这就牵涉到资产阶级的另一个秘密——政治秘密,即对工人阶级实行分化:政治上多元化、精神上个性自由、生活上享乐主义。
第一课 第六框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第一课 第六框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https://img.taocdn.com/s3/m/6344b2286c85ec3a87c2c59f.png)
第一课第六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第六框题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教材分析]上一框题讲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本框题则从其经济剥削的基础和特点入手,揭露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及其剥削实质,说明资本主义物质明及巨大社会财富的创造,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的基础上。
本框题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讲资本主义的剥削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教材首先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是资本家占有工厂、矿、机器设备、土地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人民被剥夺了生产资料,他们一元所有,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其次,教材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是自由劳动者,他们到工厂里做工,是通过订立契约(或合同)的形式被资本家雇佣的。
第二层次,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教材首先指出,资本主义剥削带有隐蔽性。
由于工人到资本家工厂里去做工,是按照契约的规定,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给工人一天的工资,从表面上看,好像工人的全部劳动都得到了报酬,是一种”公平交易”的关系,不存在什么剥削似的。
事实并非如此。
教材进而指出,资本家通过契约关系雇佣工人,就是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
美键在于,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种财富的价值,远远大于工人所得的工资。
除去工资,由工人劳动创造而被资本家占有的那一部分价值,叫作剩余价值。
资本家就是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
这就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所在。
第三层次,讲惟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
教材明确指出,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和根本动机。
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他们主要靠采用新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此,资产阶级的暴富,是建立在不断加强对工人阶级剥削的基础上。
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改变生产资料占有制形式加以解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产阶级的本性。
《资本论》中资本家如何获取剩余价值及其心理
![《资本论》中资本家如何获取剩余价值及其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5e8e8ba2580216fc700afdad.png)
《资本论》中资本家如何获取剩余价值及其心理《资本论》是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
因此,重温《资本论》,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剩余价值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是指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剩余价值理论从价值的创造者而言,是指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劳动者自身劳动力价值是由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决定的,其中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存、知识教育、技能培养等费用。
剩余价值分为两种: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获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82fe86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3.png)
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例如货币、机器设备、商品等,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它才成为资本。
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这是资本的特殊性。
资本是投入生产经营领域或资本运作领域,能够从劳动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的价值。
这种价值的外在形式可以是资金和非货币资产。
资本的一般性是价值增值、无限循环运动和周转,资本的特殊性是资本家所特别占有的。
其本质是榨取剩余价值。
资本的特殊性正是体现在它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一般性是指资本它本身也是价值,具有一般价值的基本属性。
“资本一般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
”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即是每一种资本或任何一种资本都具有带来剩余价值的功能。
任何社会生产都必然存在剩余劳动,没有了剩余劳动,社会就不会继续存在和发展。
扩展资料: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来研究的,因而揭示了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这是资本的特殊性。
而从辩证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统一,资本也不例外。
事实上,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也考察了“资本一般”问题。
“资本一般,这是每一种资本作为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或者说是使任何一定量的价值成为资本的那种规定。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这种“资本所共有的规定性”,即资本共性,可以概括为:第一,资本的功能在于增殖,资本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
利用资本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信用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或利息,这是资本和货币的本质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的密秘
【摘要】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靠剥削工人和广大劳动人民,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式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本文阐述了资本主义利用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利用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可变资本,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并且资本主义通过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进行资本积累,从而扩大再生产,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实现资本增值,达到资本的循环周转。
【关键词】剩余劳动、剩余价值、价值增值过程、可变资本、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一.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剩余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内涵
每一个被资本家雇用的工人都在做双重劳动。
他的工作时间的一部分用来偿还资本家所预付给他的工资,这一部分劳动,马克思称为必要劳动。
但在此之后,他必须继续劳动,在这段时间内,他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利润便是它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一部分劳动,叫作剩余劳动。
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
它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学要的那部分价值。
本质上,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二.价值增值过程的形成和特点
(1)价值增值过程的形成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值过程。
(2)价值增值过程的特点
价值增殖过程的秘密,在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价值形成过程就是这样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所以,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限度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的点就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仅仅把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再生产出来,那就不会有资本主义的价值增殖过程,也就不会有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三.可变资本创造的资本积累和扩大在生产
(1)可变资本创造的资本积累
在生产过程中,可变资本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其中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
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对工人的剥削及统治。
资本主义得到剩余价值后将其转化为资本并且进行增值或积累,以实现自身的利益。
(3)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后用于再生产,而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把从工人那里剥削到的资本进行积累后,再来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进行更大规模
的生产,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之后再次进行资本积累且用于扩大再生产,从而循环周转,增加资本主义自身的财富积累。
三.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的启示
(1)资本主义通过延长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工作日或提高工人劳动强度来获得剩余价值,使得阶级矛盾日益突出,扰乱了社会秩序。
(2)资本主义利用剩余劳动使资本家获取到了剩余价值,而循环周转的价值增值过程使社会生产结构失调,引发了经济危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