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合集下载

第四讲 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讲  经济周期理论

大多数研究部门和政府机构都采用增长率周期来研究我国的经济
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指标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一组能够反映和 标志周期波动的代表性指标并加以适当分类,然后再按一定的方 法将各类指标合成为若干综合指数来描述和分析经济周期。所选 的这组经济变量称为景气指标,为了及时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情 况,一般都采用月度(或季度)数据作为景气指标。
化是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
20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更短的周期。”
一般而言,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总体发展趋势所经历
的扩张和收缩。这种扩张与收缩主要表现在总产出、工业生产指 数、就业及通货膨胀率、投资、消费等经济变量的上下波动上。 经济周期是国民收入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在理解这一 含义时应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 动。经济波动实质上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经 济长期增长趋势)之间的背离。这两者济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 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时间序列分解模型主要有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两种形式。加
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C+S+I 其中,T、C、S和I均为绝对量。该模型比较直观,但不利于不同经 济变量之间的比较。 乘法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T· S· C· I
其中,除T为绝对量外,C、S和I均为相对量,便于各变量之间的互
相比较,但直观性较差。
根据经济收缩的不同含义,经济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古典周期或传统周期(classical cycle)。它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
绝对水平有规律地出现上升或下降的交替和循环。在古典周期的经 济扩张阶段,国内生产总值表现为正增长,在经济收缩阶段,国内

第十四章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四章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基本问题
❖ 四、经济周期的成因分析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做了各种解释,形成了各种经 济周期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方面:
1、消费不足论。消费不足理论(Under-consumption theory)把萧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消费不足。这种理论早期 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 1766~1834)和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J. Simonde de Sismondi, 1773~1847)。他们认为衰退的原因 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用于消费的部分不足,以 致社会对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供给的增长。这种消费 不足的根源主要在于收入分配不均所造成的富人储蓄过渡, 所以,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
投资过度论认为,新发明、新发现等新产品市场的开发等因素会引 发投资增加。投资的增加首先导致投资品需求增加和投资品价格上升, 刺激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扩张,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扩 张又进一步刺激投资增加,形成经济繁荣的局面。过度的投资带动资本 品(和耐用品)生产部门的快速发展,而消费比较稳定,并没有大幅度 增长,生产消费品的产业不可能得到重视,因此,经济扩张时,资本品 生产部门的发展超过了消费品生产部门的发展。这种生产结构的失调最 终会引起萧条和经济波动。
总之,无论是长周期的经济波动,还是短周期的经济波 动,其根源都在于“创新”活动的周期性。
值得一提的是,熊彼特的技术创新周期论,在沉寂40多 年后,被普雷斯科特等人吸收、发展并模型化,形成了一个 新的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基本问题
5、心理理论。心理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于 公众心理反应的周期变化。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著名经济 学家庇古(Arthur C. Pigou, 1877~1959)和凯恩斯(J. M. Keynes, 1883~1946)。他们认为,当某种原因刺激了投资活 动,引起经济高涨时,资本家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一般总会超 过理性经济思考下应有的程度,导致过多的投资,形成经济 繁荣。当这种过度乐观的情绪所造成的错误觉察后,又会形 成过度悲观的预期,进而导致投资大幅度减少,造成经济萧 条。由于人们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的交替出现,所 以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周而复始,形成经济周期性波动。在凯 恩斯和庇古看来,人们心理因素的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 源。

第七章__经济周期理论

第七章__经济周期理论

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生产过剩性经济危机,以后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这样的危机,面对危机时期生产锐减、物价暴跌、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的状况,人们将这种危机称为“恐慌”或其他令人生畏的名称。

同时,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冷静地分析这种现象。

就在大多数经济学家仍把危机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时,法国一位原来行医的学者C·朱格拉提出,危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现象,而是经济中周期性波动中的一个阶段。

从那时以来,经济周期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主题之一。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把经济周期作为以国民收人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短期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

本章介绍经济学家对经济中周期性波动这种现象的解释。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什么是经济周期?经济学家给经济周期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经济活动水平的一种波动(通常以国民收入来代表),它形成一种规律性模式,即先是经济活动的扩展,随后是收缩,接着是进一步扩张。

这类周期随着产量的长期趋势进程而出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曾作了这样的描述:“在繁荣之后,可以有恐慌与暴跌。

经济扩张让位于衰退,国民收入、就业和生产下降。

价格与利润跌落,工人失业。

当最终到达最低点以后,复苏开始出现。

复苏可以是缓慢的,也可以是快速的。

新的高涨可以表现为长期持续的旺盛的需求、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增长的生活标准。

它也可以表现为短暂的价格膨胀和投机活动,紧接而至的是又一次灾难性的萧条。

简单说来,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

”从萨缪尔森的这种描述中可以看出,经济周期就是国民收人及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一定义时强调:第一,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民收入的波动,由于这种波动而引起了失业率、物价水平、利率、对外贸易等活动的波动。

所以,研究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规律与根源。

第二,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不可避免的波动。

第三,虽然每次经济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有共同之点,即每个周期都是繁荣与萧条的交替。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家从很久以前就开始研究的理论。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的出现、发展和衰落的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揭示了经济变化的规律,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在经济发展历史上,经济周期理论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周期理论由克拉玛依拉米勒提出。

米勒提出的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在一个周期中会出现波动;这一周期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即滞胀、易拉紧、日趋收缩和衰退。

首先,经济会处于滞胀阶段,在滞胀阶段,经济增长水平较高,各项指标发展迅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其次,经济会处于易拉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价格水平仍旧相对较高,但处于一个下降趋势;第三,经济会处于日趋收缩的阶段,经济增长的潜力减弱,经济发展势头减弱,各项指标不断下降;最后,经济会处于衰退阶段,在这一阶段,经济增长趋势继续放缓,价格持续下降,各项指标持续下降。

除此之外,经济周期理论还提出了三个基本的政策建议,即改善金融结构、改善货币结构和改善政府经济政策体制。

首先,要改善金融结构,这是抑制经济周期变动、控制资金成本和风险等关键因素;其次,要改善货币结构,这能够有效控制货币供应稳定比例,从而实现货币要素的有效调节;最后,要改善政府经济政策体制,这将更好地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防止经济过度波动等。

当今,经济周期理论仍然在经济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控制经济的波动,应用经济周期理论,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和谐。

另外,通过改善金融结构和货币结构,国家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不仅提供了政策建议,还提供了经济管理的理论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为此,政府要更充分地利用经济周期理论,有效应对经济波动,不仅可以控制经济的波动,还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

总之,经济周期理论在经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经济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增长。

如今,政府要更好地去应用经济周期理论,把它们融入政策制定,更进一步控制经济波动,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经济周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经济周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经济周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通常伴随着就业、投资、产出、价格等一系列指标的不断变化。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对于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投资决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经济周期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经济周期的理论分析1.古典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周期是供求关系失衡的结果。

经济繁荣期,供求相对平衡,市场资源充足,企业投资增加,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进而推动进一步生产和消费的提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资源过度消耗,供大于求,失衡的供求关系导致了衰退,最终导致经济周期的起伏。

2.凯恩斯主义理论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周期是由于投资需求的波动导致的,而不是古典经济学认为的供求失衡。

这个理论认为,投资者的乐观和悲观情绪会影响他们在短期内的投资行为,从而影响市场的运作。

如果投资者保持乐观情绪,投资将大量增加,创造了繁荣期;如果投资者悲观,投资将受到限制,导致经济萎缩,形成经济周期。

3.新克拉克主义理论新克拉克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周期可以通过模型预测并控制。

这个理论认为,每一个周期都有一个正常的经济状态,当经济波动超过正常水平时,政府应该对市场进行干预,改变市场预期和行为方式,以防止经济周期形成。

二、经济周期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现实经济活动的分析,来验证和比较不同理论。

下面介绍一些关于经济周期实证研究的案例。

1.美国经济周期近年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周期性波动备受关注,因为这对于全球的经济周期也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美国经济官方数据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每个周期的时间长度不同,而产出增长和失业率是两个常用的指标,来检测这些波动。

这些数据显示,美国的经济周期可以用经济理论来解释,包括凯恩斯主义和新克拉克主义。

2.中国经济周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存在周期性波动,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刻。

中国官方经济数据可以描绘出这些波动,并且研究表明,外部因素、货币政策和政府刺激政策对于这些波动有很大的影响。

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

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

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经济周期是指一定时间内经济活动的波动,分为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经济周期不仅影响单个企业,也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

那么经济周期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经济周期理论。

1.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引起的。

这一理论早在18世纪就提出来了。

当市场过度供应时,商品价格下降,商家利润减少,导致生产减少。

当市场过度需求时,商品价格上涨,商家利润增加,导致生产增加。

这样一来,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波动就会引起经济周期。

2. 外生经济周期理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由制度、政策和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

例如,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企业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工资政策等,这些都会影响经济周期。

比如,货币政策的放松会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企业的投资,导致经济繁荣。

而货币政策的收紧会减少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企业的投资,导致经济衰退。

3. 马尔萨斯经济周期理论马尔萨斯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源于生育率和收入变化。

当生育率上升、收入增加时,就会引起生产力和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物价上涨。

而当生育率下降、收入减少时,就会引起失业和生产力下降,导致经济萧条。

4. 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经济周期波动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扰动引起的。

这些扰动可能来自于自然灾害、技术进步、战争、金融危机等。

当发生扰动时,经济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经济周期。

综上所述,经济周期理论是多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

经济周期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企业可以通过对经济周期的预测和应对,来保证自身的发展。

个人也可以通过对经济周期的了解,来做好自身的理财规划。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7第七章 经济周期)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笔记(7第七章 经济周期)

沈坤荣《宏观经济学教程》(第2版)第七章经济周期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1.经济周期的含义(1)定义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经济扩张和经济收缩、景气和不景气交替的过程。

17世纪末以来,人们就用经济周期一词反映商业的繁荣和萧条。

对于经济周期的定义,一般可以理解为:①经济周期是现代社会中的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

②经济周期不是局部经济的波动,而是总体经济的波动。

③每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过程。

(2)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①繁荣阶段此时生产量和贸易量扩大,收入增加,就业率较高;需求扩大,物价上涨;呈利率结构上升的形态;投资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

②衰退阶段经济过了周期内的最高点,进入衰退阶段。

企业的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投资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与此同时,在整个货币市场上到处都是更高的利率结构,这就进一步限制了经济的扩张。

③萧条阶段当经济收缩超过萧条转折点时,就真正进入了萧条阶段。

这一阶段与扩张时正好相反:生产量和贸易量缩减,收入减少,失业率上升;需求减少,商品价格跌落;利率结构下降;投资支出大为减少,企业生产能力萎缩。

④复苏阶段谷底是经济收缩的顶点,过了这一点,经济又开始逐渐转好,进入复苏阶段。

复苏阶段各项经济指标都开始好转并继续上升。

当经济运行过了扩张转折点时,就又进入繁荣阶段。

图7-1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经济周期各阶段如图7-1所示,经济周期虽然反复出现,但每一次经济周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其时间长短、范围大小、表现形式都不完全一致,具体由当时的经济背景决定。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

经济周期规律及理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周期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我的这篇综述主要介绍经济周期的概念,分析经济周期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经济衰退与萧条的措施与方法,以及一些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

经济周期原因理论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来说,经济周期是逃避不开的。

经济永远处在繁荣和衰退之间的循环之中,商界及民间对于未来生活总是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雄心再起。

1.经济周期1.1经济周期的定义首先,我们通过下面表格给出的美国自1981年至2010年的实际GDP数据来简单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年12月GDP增幅大幅减小,到2002年6月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02年经济开始复苏,2007年底经济增幅开始下降,2009年6月降至最低的-4.11%。

这就反映出了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

每一周期大约10年左右。

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X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X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经济收缩阶段和经济扩X阶段。

衰退和萧条属于经济收缩阶段。

复苏和繁荣属于经济扩X阶段。

这两个大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特征。

当经济出现衰退并且暴跌至谷底的时候,经济不可能再也恢复不了,它一定会在某个时期复苏,而当经济出现繁荣的时候,这种景象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商品生产销售者研究清楚经济出现暴跌时应采取何种措施才能使经济重回正轨,而经济繁荣时期,如何才能使经济尽可能长的持续这种繁荣是十分重要的。

商品生产者必须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化了如指掌。

当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时候,也就是经济繁荣的时期,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资金周转灵便。

这时商品的生产者加大人、物财力的投入,加快商品的生产,就会取得盈利。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原因和规律,对于经济政策制定和预测经济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周期理论的定义、经济周期的特征、主要的周期波动理论以及对经济政策的启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定义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经济周期波动的一门学科,旨在揭示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特征和规律。

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活动是在一定时间内呈现周期性的波动,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理论试图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包括内外部冲击、技术进步、市场需求等因素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二、经济周期的特征1.周期性: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

2.不规则性:经济周期的时间长度不固定,不易预测。

3.普遍性:经济周期不仅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经济中。

4.同步性:国际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三、主要的周期波动理论1.传统周期理论:传统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起伏是由内部经济因素决定的,主要包括投资、消费、货币供应等因素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2.供给冲击理论:供给冲击理论强调外部冲击对经济波动的作用,主要包括自然灾害、资源价格变动等因素对经济供给的影响。

3.需求冲击理论:需求冲击理论认为,需求的变动是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调控、金融危机等对需求的影响。

四、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政策的启示经济周期理论对于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期,适度收紧货币政策,以避免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出现;在经济衰退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2.逆周期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和减税等方式,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复苏;在经济繁荣期,适度减少财政支出,以避免经济过热。

3.结构性改革:对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需要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的供给能力和适应能力,减少经济波动的幅度和频率。

经济学家如何分析经济周期

经济学家如何分析经济周期

经济学家如何分析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波动和循环。

经济学家通过分析经济周期来研究经济增长、衰退以及调控的原因和规律。

在现代经济学中,有多种方法和理论用于分析经济周期,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方法和理论。

一、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1.1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经济周期通常可划分为繁荣期、衰退期、底部期和复苏期。

繁荣期是经济增长阶段,产出、就业和消费都处于高位;衰退期是经济下行阶段,产出、就业和消费都逐渐下降;底部期是经济最低点,产出和就业最低,消费也较低;复苏期是经济逐渐回暖的阶段,产出、就业和消费开始复苏。

1.2 主要的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库恩-米德尔斯堡模型和哈耶克理论。

库恩-米德尔斯堡模型认为,经济周期是由投资水平和技术创造力的波动所引起的;哈耶克理论则认为,经济周期是由货币和信贷扩张引起的,而政府的干预可能会加剧经济波动。

二、现代的经济周期分析方法2.1 少声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少声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经济周期分析方法。

该理论主张,经济周期是由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等长期因素驱动的。

通过分析这些长期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的演变。

2.2 实时经济分析实时经济分析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和高频数据的经济周期分析方法。

通过实时收集、处理和分析各类经济数据,可以及时捕捉经济周期的变化。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预测短期经济波动和研究金融市场。

2.3 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周期分析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种方法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完全理性,受到情绪、认知偏差和社会影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经济波动。

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周期的起伏。

三、应对经济周期的政策措施3.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应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经济下行时,政府可以增加公共投资、减税或增加福利等方式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则可以增加税收或减少支出以平抑经济。

3.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波动的。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

经济周期理论汇总一、经济周期的传统(理论)分类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明斯基经济周期理论等等。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1、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年)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源于消费的边际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流动性偏好规律等三大规律,这三大规律均会导致经济运行过程中呈现“繁荣、恐慌、萧条、复苏”的周期特征。

2、具体来看,当经济处于繁荣过程中时,由于市场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而大幅增加投资,造成资本的边际产出趋于下降、利润逐渐走低,生产过剩的特征便会越发明显,并可能引发产能过剩危机和经济危机,进而造成市场信心不足、投资开始萎缩、失业上升、存货积压明显,此时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逆周期需求管理政策来平滑这一波动。

(二)弗里德曼的经济周期理论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1912-2023年,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在《美国货币史》中批评凯恩斯主义者忽略货币供应、金融政策对经济周期的重要性,其认为货币和信贷的扩张与收缩是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并认为是经济周期的决定力量。

(三)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1、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1915-2023年,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和经济学的“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周期理论,即其认为外部冲击会通过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导致总需求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波动。

2、具体来看萨缪尔森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产出比例作为决定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决定变量,来研究经济运行过程的波动特征。

也即萨缪尔森认为经济运行本身和投资、消费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导致经济运行本身出现周期性波动,因此其主张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种波动进行调控。

基于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基于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金融危机成因研究
◆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80 文 献 标 识 码 :A
由于 “ 货币中性论” 一直 占据着主流地
位 , 致 金 融 经 济 周期 理 论 发 展 迟缓 。 O 导 到2
要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监管 ,未能实现金 融安全 网的全面覆盖。而市场监管者又过 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 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
形成 、发 展 和 蔓延 进 行剖 析 。 分析 指 出 信 息 不 对称 产 生 的 市 场 摩 擦 会 放 大 流
世纪 8 0年代 ,B ra k en n e等人对货币和证 券“ 中性论” 进行 了批判 , 认为金融因素对 经济 周期运行 影响显著 ,金融经济周期理 论取得 突破性进展 。 该理论从委托一 代理问 题切入 ,认 为信息 不对称产 生的市场摩擦 会放 大金融冲击 ,解释 了货 币或 资产价格 ;击导致经济短期剧 烈波动的现象。 借款 中 “ 人资产 负债表渠道” “ 行信贷渠道” 和 银 是 金融 经济 周期里 两个最 重要 的放 大传导机
致经 济 出现 剧 烈 的 波动 。
流 动 性 冲 击 与 金 融 危 机 的 互
动 关 系
( )危 机 前 后 的 流 动 性 变化 一
供 了一个 全景 式的视 角 , 同时对现行货币 政策 的操作具 有一 定的启示 。
信 息 不 对 称 在 金 融 危 机 形 成 与 发 展 中 的 作 用
信息会产生市场摩擦 。市场摩擦使得金融
市场上普遍存在逆 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优 风险分散 ,另一方面 阻碍 了资金 的有效配 置, 即资金流向具有投资机会 的投 资者。 这
流动性充裕 ,筹措资金容易。例如 ,美 国 的次贷危机根源其实早 已存在 。美联储认
2 0 。 融 市 场 上起 初较 小 的冲 击 。 这 0 3)金 被

经济周期理论应列为金融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经济周期理论应列为金融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 ) 一 金融学 的主要 内容 根据美 国著名 金融学家斯 蒂芬 ・ 罗斯为 《 帕尔格 雷 A・ 新
框架 , 它本身处于初创时期。 广义上 , 融经 济学指 的是不确 金 定性经济学带来 的新焦点 、 活动和新 融合 的结果 。在这个 新
分支学科 中, 各种各样的金融市场模型 占据着中心位置 。 ”
由此可见 , 当代西方学术界对金 融的理解主要是强调其
微观金融 和公 司金融的一面 。 观金融主要从金融 市场角度 微
由此测算 出该资产在市场均衡时的价值即均衡 价格 。 现代金
融理论研 究后来取 得的一 系列 突破性成 果 ,如套 利定价理
分析 , 内容有金融工具 与工具 创新 、 其 价值 评估 、 风险管理和 资产组合 以及 资本 资产 定价等。 进一步概括可 简述为金融 再 领域 中的决策学 。 兹维 ・ 博迪把金融学概括为 “ 研究人们在不 确 定 的环 境 中如何 进行资 源的时 间配置 的学科 ” 这样 的金 。 融 决策理论是个人理财 、 司理财乃 至一切有理财需求 的部 公 门所共 同需 要的。


词: 经济周 期 ; 现代 金 融学 ; 钦周 期 ; 基 朱格 拉周期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 3 4 ( 0 2 0— 0 9 0 10 — 54 2 1 )2 0 6 — 3
中图分类号 :6 23 G4.
现代 金 融学的主要 内容 是研 究并化 解各 类金 融资产风 险
规 范分析” 宏观规范分析 ” 和“ 的分野 , 指出“ 融学” 现代 金 或“
金 融学 ” 形成 于 15 年前 后 。 指 出其 发展里 程都是 与诺 贝 90 他
尔 奖连在 一起 的。 主要 内容包括 : 马科 维 茨 ( 19 年诺 贝 获 90 尔奖 ) 的资 产 组 合 选 择理 论 ; 廉 ・ 普 ( 19 年诺 贝尔 威 夏 获 90 奖) 的资本资产 定价模 型( 在将 马科维 茨 的“ 商学 院模型 ” 转 化 为“ 经济 系模 型” 中有举足轻重 的作 用 )有效市场假说 , ; 默 顿・ 米勒认为这一 理论 也应授予诺贝尔奖 ; 莫迪 利亚尼一 米勒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是经济学领域中一种描述经济波动的理论。

它主要研究经济危机、经济衰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演变规律。

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的波动是一种周期性现象,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冲击引起的。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有两种观点:经典理论和凯恩斯理论。

经典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失衡引起的。

根据经典理论,经济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扩张、峰值、衰退和底部。

扩张阶段是经济增长的时期,峰值阶段是经济达到最高点的时期,衰退阶段是经济开始下降的时期,底部阶段是经济最低点的时期。

凯恩斯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总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周期的波动是由投资和消费的波动引起的。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推动力量,当投资和消费增长时,经济就会扩张;当投资和消费下降时,经济就会衰退。

经济周期的波动可以分为长期波动和短期波动。

长期波动是指经济周期的周期性变化,通常持续数年甚至几十年。

短期波动是指经济周期的短期变化,通常持续几个月到几年。

经济周期的波动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等。

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经济波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经济周期的规律,经济学家可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稳定经济并促进可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各国政策的相互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

因此,研究经济周期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实践中,政府和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

此外,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

因此,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在应对经济周期波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经济周期理论是研究经济波动的重要理论框架。

通过研究和理解经济周期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并促进可持续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

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

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经济理论解释【摘要】全球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用经济学主要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而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而梳理和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防范。

因而本文将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等主要理论解释了全球金融危机产生原因和根源以及相关对策等,为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金融危机虚拟资本经济周期新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一、引言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是较为典型的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虽然美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救市计划和经济复苏政策,但其对全球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破坏和冲击,复苏迹象甚微。

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本原因是美国储蓄与投资之间比例的严重失衡而引起的庞大债务问题。

从美国金融危机到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来看,可以说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经济危机,具有相对过剩和消费异化两个层次。

流动性危机、信用违约危机、利率市场危机等引起的问题重创了国际金融体系,冲击各国实体经济,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危机,其危害性巨大。

因而全球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用主要的经济理论来分析全球金融危机,而不过多地关注操作层面的问题,用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角度梳理和解释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防范,能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启示。

二、从经济理论研究金融危机的动因1.认识金融危机的根源。

经济周期理论:预测市场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预测市场周期

经济周期理论:预测市场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的波动和循环。

它由繁荣、衰退、复苏和萧条四个阶段组成。

预测市场周期对于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他们制定正确的决策,迎接即将到来的经济变化。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如何预测市场周期。

一、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原理经济周期理论主要由凯恩斯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构成。

凯恩斯经济学认为,经济波动是由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波动引起的。

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倾向于增加投资和消费。

但是,这种过度乐观使得经济处于过热状态,随之而来的是衰退。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则认为,经济波动是由市场上未调整的错误引起的。

他们强调市场的自由和适应性,认为政府干预只会扰乱市场机制,并导致不稳定。

二、预测市场周期的方法1. 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市场的历史价格和交易量数据来预测市场趋势的方法。

它通过分析图表和指标,识别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和趋势线。

例如,移动平均线和相对强弱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市场是否处于上升阶段、下降阶段或盘整阶段。

技术分析法的优势是可以迅速反应市场变化,但是它并不能提供对经济环境的深入分析。

2. 基本面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是通过研究经济和金融指标来预测市场趋势的方法。

它包括对宏观经济数据、政府政策、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因素的研究。

例如,通过研究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就业数据,可以预测经济繁荣或衰退的可能性。

基本面分析法的优势是可以提供经济环境的全面认识,但是它需要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

3. 历史周期分析法历史周期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历史上的经济周期来预测未来市场周期的方法。

它基于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重复性的观点。

通过研究过去经济周期的时长和波动幅度,可以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历史周期分析法的优势是可以提供对市场趋势的长期预测,但是它没有考虑到新的经济和金融因素。

三、经济周期预测的局限性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来预测经济周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经济周期模型

经济周期模型

经济周期模型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周期内经历的繁荣、衰退和复苏等不同阶段的波动。

经济周期模型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框架,用于分析和解释经济周期的起因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经济周期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一、简介经济周期模型主要用于描述和解释经济周期中的繁荣和衰退阶段的变化,并试图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

根据经济周期模型,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主要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调控、技术创新、市场供求变化等。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1. 繁荣期繁荣期是经济周期中的高峰阶段,通常伴随着经济增长、就业率提高和企业利润增加等积极的表现。

在繁荣期,人们的信心高涨,投资和消费意愿增加,经济活动处于较高水平。

2. 衰退期衰退期是经济周期中的低谷阶段,表现为经济增长放缓、就业率下降和企业利润减少等消极的现象。

衰退期往往伴随着需求减弱、投资下降和市场信心疲软等问题,经济活动陷入衰退状态。

3. 大萧条期大萧条期是指经济周期中最为恶劣的阶段,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财务危机等严重的问题。

大萧条期的特点是经济活动急剧下降,市场信心受到重创,整个经济陷入长期停滞。

4. 复苏期复苏期是经济周期中衰退后的恢复阶段,也被称为经济的重建阶段。

在复苏期,经济活动逐渐恢复,需求增加、投资回升和市场信心提升等积极因素推动经济重新走向增长。

三、经济周期模型经济周期模型包括多种理论和模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凯恩斯经济周期模型和新凯恩斯经济周期模型。

1. 凯恩斯经济周期模型凯恩斯经济周期模型是基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张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经济周期。

凯恩斯认为,繁荣期需加强调控,避免过度投资和通胀;而衰退期需采取适度的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政策,刺激需求。

2. 新凯恩斯经济周期模型新凯恩斯经济周期模型是对传统凯恩斯模型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关注价格刚性和市场失灵等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新凯恩斯主张通过改善市场信息和监管机制来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并强调监管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Financial Business Cycle Theory)[编辑]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概述金融体系显著影响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

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的开创性研究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后的一系列研究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并建立了一般理论框架。

金融经济周期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它主要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

法国中央银行专家组将金融经济周期作了如下定义,用与经济长期均衡水平密切相关的金融变量度量的经济实质性、持续性波动。

因此,金融经济周期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金融变量对真实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

传统的周期理论认为金融因素不会对真实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强调实物因素在经济周期生成和传导中的作用。

然而,历次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证明,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的影响十分显著。

1890年,巴林危机不但令阿根廷陷身囹圄,而且波及奥地利和土耳其;1914年,美国的金融恐慌导致经济衰退;1931年,中欧货币危机波及全世界,并引发大规模国际债务违约;发生在1980年前后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使拉美经济增长在随后十几年里持续萎靡;1994—1995年,墨西哥比索危机再现了拉美债务危机的阴影;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消极效应至今犹忆。

金融因素决定着现代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国际游资、汇率和货币危机、外债清偿问题等无不对经济周期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的情况下,金融管制放松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资金的高度流动性改变了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

现代金融周期表现出与真实经济周期、古典经济周期完全不同的特征事实,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放大和加速作用而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

传统周期理论已无法解释短期经济剧烈波动的现象。

对于如何解释货币冲击或股市崩盘导致的短期经济剧烈波动,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委托一代理问题切人,突破传统理论的局限性,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现代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在宏观经济波动中显示出很强的解释力,凸显其研究现代经济周期的主流理论地位。

[编辑]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经济学家对金融因素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机制关注已久。

Bagehot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并尝试建立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他指出,当银行家手中的可贷资金余额全被借光,将会刺激真实经济扩张,拉动真实利率和商品价格上升。

在繁荣阶段过后,整个经济结构就变得十分脆弱,这将导致经济扩张的结束。

经济结构的脆弱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扩张期的价格不断攀升,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会高估对其销售产品的需求,从而无形中犯了一个“错误”;二是现代的金融资本和金融中介出现以后,价格加速攀升往往诱惑人们去犯更多的“错误”。

然而,Bagehot没有认识到这类“错误”实质上是“非理性中的理性”,也没有在模型中重现真实经济的波动规律,但其朴素的思想激发了经济学家从金融因素人手研究经济周期理论的兴趣。

信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

Fisher的债务一通货紧缩理论将上述“错误”的产生原因归结为信息不对称下的金融市场缺陷。

他指出,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

Suarez和Sussman则进一步认为,金融市场缺陷导致公司(代理人)与投资者(委托人)之间的道德风险,而道德风险的严重程度与市场价格密切相关,价格波动引起道德风险,进而使代理成本出现周期性变换,这会加剧经济周期的波动。

Berger和Udell也认为,由于金融市场中道德风险的存在,资产价格通常都与其基本价值脱节,从而产生泡沫。

信贷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市场缺陷,债权融资契约具有不完全性,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金融冲击通过金融市场的内生机制而被放大,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投资水平,导致经济剧烈波动。

这些思想孕育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为其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信贷周期理论是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Fisher等人开创性的研究正式拉开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的序幕,这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理论突破了信息完全对称的周期理论假设前提,以往的经济周期理论或是默认信息完全对称,或者根本不考虑信息结构对理论推演的影响,结论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信贷周期理论假设信息不对称,以企业与银行间的微观行为作为切人点研究经济周期,其结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过度负债和外生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源,银行信贷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

其研究思路激发了经济学家们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研究经济周期的强烈兴趣。

直到2O世纪8O年代中期,Bernanke、Gerlter和Gilchrist等人的一系列开创性论文才正式创立和发展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中性论”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典理论的严格假设越来越受到质疑。

事实上,各类金融资产并不具有完全的可替代性。

相对于直接融资,企业更偏好银行中介融资;外部融资比内部融资成本更高。

货币中性论或MM 理论都对此解释乏力。

现有的周期理论也无法解释资产跨国快速流动导致经济短期剧烈波动的现象。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突破令全球金融交易成本更低,结算交割更快,世界各地金融中心逐渐融为一体,巨额国际游资瞬间即可完成大规模跨币种资产组合转换,金融危机随时可能诱发并在全球传播,金融因素对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愈加突出。

同时,各国普遍采用宏观政策调控经济运行,逆风向的需求政策显著地平抑了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别是主要工业化国家,大规模固定资产同时更新几乎没有出现,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宏观变量的方差减小,真实经济周期的特征表现不明显,而以金融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周期波动比较突出。

在既有理论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学者们开始突破传统周期理论的困囿,修改经典均衡理论的假设前提,重新确立金融因素在经济周期中的重要作用,以新的视角研究经济周期的生成原因和传导机制,并将经济周期的研究重点逐渐从真实经济周期转移到金融经济周期,从而促使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发生重大转变。

在经济周期运行中,信贷市场缺陷、信贷配给和资产价格波动等现象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这些固有联系构成了金融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

Bernanke等人认为,如果贷款人无法通过提高贷款价格的方式补偿无担保债权的风险,信贷配给就会出现,从而产生信贷约束与资产定价的联系,即信贷约束程度取决于贷款抵押资产价值和公司的净资产,抵押价值和净资产越高,公司清偿贷款的能力越强,贷款的安全度越高,从而使公司获得的授信额度越大,信贷约束就越宽松。

但相反的逻辑也同时存在,Kiyotaki和Moore指出,资产价格又取决于信贷约束程度。

资产价格与信贷约束之间相互影响,导致货币冲击得以持续、放大和蔓延,从而形成金融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机制——金融加速器。

金融加速器机制具有双重不对称特点:资产负债表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在经济下降时期比繁荣时期大,对小公司的作用比对大公司的作用大。

资产负债表的状况是企业投资支出的重要决定因素。

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与企业投资支出的相关度在经济低迷时期比在其他时期更高,对大企业与对小企业投资的影响不同。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是对金融危机理论的突破。

金融危机理论突出了金融因素对周期的影响,但危机仅为周期的一个特殊阶段,危机理论无法解释经济周期各阶段的转换机制。

危机理论的观点是,在信息不对称和理性预期的假设前提下,较小的负向冲击通过金融体系传导渠道将被放大和加速。

首先,该预期引导人们作出理性的抉择,从而产生“射击过头”。

其次,因为信息获取成本很高,只有财力雄厚的个人或机构才能够搜集和处理信息,其他人最优的策略就是通过观察前者的行为来提取信息,因此金融市场将出现“羊群效应”。

“射击过头”和“羊群效应”都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当这两种效应太大时,金融危机就会出现。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也主要从金融因素切入研究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和机制,对经济周期中各阶段的动态转换机理进行完整的阐释。

根据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方向和波动特征,金融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

在一个周期内,四个阶段依次出现,从而形成周而复始的经济运动。

如果衰退和萧条之间转换速度快、波动幅度大,那么这一特定的金融经济周期阶段就形成“金融危机”。

但经济周期不可能总是停留在金融危机阶段,其各个阶段在时间上是连续、继起的,因此,作为研究金融经济周期的特殊状态,金融危机理论是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重要分支。

[编辑]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对金融机制的放大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因金融市场缺陷而产生的金融摩擦②会放大金融冲击,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加速器’’效应。

即使一个外部冲击趋于零,由于金融摩擦的存在,这一冲击将被金融加速器无限放大,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而且这种经济波动具有确定性“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是金融经济周期两个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其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摩擦。

(一)银行信贷渠道银行贷款是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

银行体系的主要功能在于将流动性需求较高、与家庭签订的存款契约转化为相对不流动的、与企业签订的贷款契约。

银行的中介职能在储蓄一投资转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着社会资金融通和配置的效率,是导致总供给和总需求波动的主要因素。

由于金融市场存在缺陷,当经济人面对高昂的直接融资成本时,他必须借助于间接融资。

当银行资产负债表受到冲击时,贷款收缩将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方面冲击宏观经济。

通过银行中介传导冲击的渠道就是所谓的“银行信贷渠道”,通常也称为“银行中介”机制。

Einarsson和Milton从委托一代理中的逆向选择出发,分析了银行中介在经济周期中的作用。

经济周期的传导以银行中介为核心,通过利率和资产组合两种渠道形成。

第一,利率渠道。

负向冲击(如银行超额准备金降低)导致银行交易账户资金的减少和名义利率的提高,这意味着家庭持币余额的降低。

为了使市场出清,“债券(或贷款)”的真实利率将提高,这会影响利率敏感型投资支出,从而最终抑制总需求和总产出。

第二,资产组合渠道。

金融冲击改变银行资产组合,而非货币性资产是不完全替代的,各类资产对真实经济的影响不同。

家庭根据冲击调整资产组合中银行存款和债券的持有比例,形成了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

具体而言,在整个经济周期中,经营资本支出(Working Capital Express)呈现出亲周期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