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里的植物

合集下载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里的植物》教案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里的植物》教案设计

6.沙漠里的植物【教材分析】本课聚焦沙漠环境,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分三个部分依次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观察一些沙漠中生长的植物。

教材出示了一组较为典型的沙漠植物的图片,让学生强化对沙漠植物的认识;下面列出的芦荟和石莲花是两种不典型的沙漠植物,是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第二部分,以多浆植物中学生较容易见到的仙人掌和芦荟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这一部分以动手探究为主,分三个活动递进式展开。

活动一,找仙人掌的茎和叶,引导学生发现它的形态特征:茎绿色、覆盖蜡质,叶退化为刺。

活动二,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结构特征:内部含有大量水分。

活动三,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仙人掌(或芦荟)储水的秘密。

第三部分,以骆驼刺和梭梭为例,介绍这类沙漠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

与第二部分的内容一起,为学生总结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节课聚焦沙漠这一环境,但学生对沙漠植物知之甚少,因此,先介绍一些沙漠植物,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然后借助比较常见、形态特征比较明显的仙人掌和芦荟,通过观察、挤水、和模拟实验等活动,使学生更易理解沙漠植物与其环境的联系。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一些沙漠中的植物。

2.认识仙人掌的形态结构。

3. 知道仙人掌和芦荟能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

科学探究:1.能通过观察仙人掌,找出它的茎和叶,并画下来。

2.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骆驼刺和梭梭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

科学态度: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里的植物》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里的植物》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里的植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里的植物》是一篇介绍沙漠植物的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沙漠中特殊的环境和植物的适应策略,引导学生了解沙漠植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本文主要介绍了沙漠中的仙人掌、沙棘、胡杨等植物,并通过这些植物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对于沙漠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还比较陌生。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特征,对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沙漠植物的特点及其适应策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沙漠中常见植物的生活习性,知道仙人掌、沙棘、胡杨等沙漠植物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沙漠植物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沙漠中常见植物的生活习性,知道仙人掌、沙棘、胡杨等沙漠植物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沙漠植物的适应策略,培养学生对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沙漠植物的特点及其适应策略。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沙漠中的植物,激发学生对沙漠植物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沙漠中常见植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探究活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沙漠植物的特点,分析其适应策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6《沙漠中的植物》优质说课稿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6《沙漠中的植物》优质说课稿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2.6《沙漠中的植物》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沙漠中的植物》这一节内容选自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沙漠中植物的种类、特点和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沙漠中植物的生存智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适应性观念。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身边的花草树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和适应策略,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了解沙漠中植物的生存智慧,从而达到对生物适应性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沙漠中植物的种类、特点和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以及面对困境,积极应对、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沙漠中植物的种类、特点和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沙漠中植物的生存智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物适应性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状态,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沙漠中植物的生存环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新课导入:介绍沙漠中植物的种类,引导学生了解沙漠中植物的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沙漠中植物如何适应沙漠环境,如沙棘的根系、仙人掌的叶片等,引导学生了解沙漠中植物的生存智慧。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沙漠中植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植物。

5.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沙漠中植物的模型,加深对沙漠中植物特点和适应性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沙漠里的植物》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沙漠里的植物》教案

6.沙漠里的植物【教材分析】本单元《植物与环境》是继上单元后对植物的进一步探究,属于生命科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为后续植物适应性、生物关系的学习打下基础。

不同的环境孕育不同的植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沙漠里、水里、石头上都生长着各自相适应的植物。

《沙漠里的植物》是苏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的第二课,是本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接总课《不同的环境》,为后续《水里的植物》、《石头上的植物》奠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基础,是后续学习的引领课。

本课聚焦沙漠的环境条件,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从观察、研究、查看资料三个部分依次展开教学内容:(1)观察一些沙漠中生长的植物,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2)通过三个活动研究沙漠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找仙人掌的茎和叶、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3)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阅读沙漠植物根的相关资料。

以植物的适应性特征为主要内容,针对事物的相关性展开教学。

【学情分析】植物一般不会移动位置,一旦适应某个特定的环境就能长期存活,这种适应性便于小学生研究。

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已经大致认识了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生存需要条件,在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中,学生认识了植物的几大重要器官及其作用。

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生活中,他们已经接触了很多的植物,包括身边养殖的仙人掌,他们知道沙漠的存在、沙漠缺水,在大多数学生的前概念中,他们认为在沙漠上是没有植物的,因为无法满足植物喝水的必要生存条件,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沙漠中只有仙人掌这一种植物,对沙漠中的其它植物知之甚少。

因此,针对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探究典型沙漠植物的叶片、根系,从而认识叶片的储水特点、发达的根系,加强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沙漠中的典型植物。

2.知道沙漠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知道骆驼刺和梭梭草具有的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6《沙漠中的植物》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6《沙漠中的植物》教案设计

6.沙漠中的植物【教材分析】《沙漠中的植物》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聚焦沙漠环境,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

通过观察一些沙漠中生长的植物,让学生强化对沙漠植物的认识。

也为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接着又以多浆植物中学生较容易见到的仙人掌和芦荟为例,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最后,以骆驼刺和梭梭为例,介绍这类沙漠植物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

与第二部分的内容一起,为学生总结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沙漠以及沙漠中的植物会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但仅限于资料,亲身体验沙漠,探究仙人掌、芦荟、骆驼刺、梭梭等沙漠植物的少之又少。

所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植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后面的教学内容的实施做好铺垫。

仙人掌这个植物很常见,但是让学生去探究仙人掌的茎和叶,以及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做好铺垫和引导。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能发现图片中植物的形态特征,认识一些沙漠中的植物。

科学探究目标: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去了解骆驼刺和梭梭适应沙漠环境的结构特征:具有发达的根系。

学会分享知识,自主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沙漠植物是人类社会的保护伞,要保护沙漠植物。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植物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纸巾、蜡纸、塑料布、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分组材料:仙人掌、放大镜、仙人掌的茎、芦荟的叶、不锈钢勺子、塑料或金属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出示沙漠的图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沙漠)你们知道沙漠有什么特点吗?(风大、遍地都是沙子、缺水、干旱)看来沙漠的环境还是特别的恶劣的,在这样环境当中会有植物在这里生长吗?(有,仙人掌)对啊,我们前面学习了《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知道了沙漠中生长着“仙人掌”。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中的植物 教案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中的植物 教案

6、沙漠中的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沙漠中有仙人球、沙棘、仙人掌、骆驼刺、胡杨等一些植物。

2、引导学生通过用放大镜观察、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叶等方式,了解仙人掌茎和叶的特点。

3、做探究仙人掌补水秘密的实验,进一步了解仙人掌补水的秘密,了解仙人掌能够在沙漠中生存的原因。

4、了解沙漠植物的根,知道沙漠植物的根系非常发达,了解不同的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仙人掌的茎和叶,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以及动手做仙人掌储水秘密的实验等方式了解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探究仙人掌能够在沙漠中生存的原因。

教学难点: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了解仙人掌能够在沙漠中生存的原因。

教学准备:PPT课件、仙人掌、放大镜、勺子、塑料垫子、探究仙人掌出水秘密实验的材料、纸巾、自来水、塑料布、蜡纸等等。

预习要求:观察仙人掌或仙人球,初步了解仙人掌或仙人球的特点。

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沙漠植物的种类以及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沙漠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学生答:沙漠。

教师问:大家知道沙漠的特点吗?学生答:沙漠干旱少雨。

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

2、教师引导: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究竟有没有植物能够生存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沙漠中的植物。

3、板书课题:6、沙漠中的植物二、认识沙漠中的植物1、教师引导:沙漠中,有没有植物能够生存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哪些植物能够在沙漠中生存呢?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沙漠中的一些植物,如仙人球、沙棘、仙人掌、骆驼刺、梭梭树、胡杨等,另外芦荟和石莲花也可以在沙漠中生存。

3、教师引导:想不到有这么多的植物能够生长在沙漠中。

这些植物究竟有哪些本领,让他们能够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呢?下面我们就以仙人掌为例,来探究沙漠中植物的独特本领。

三、探究仙人掌的本领方法一:观察仙人掌1、教师出示一盆仙人掌,引导:同学们,这是一盆仙人掌,谁来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仙人掌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描述这盆仙人掌的样子。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中的植物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中的植物表格式教案
4、学生分小组活动,小组成员轮流使用放大镜观察仙人掌,找出仙人掌的茎和叶,了解仙人掌的茎和叶的特点。
5、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仙人掌的茎和叶分别是什么?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仙人掌的茎就是我们看到的厚厚的、绿色的、呈椭圆形的东西,我们平时说的刺,其实就是仙人掌的叶子,这些叶子细小而尖锐。
6、教师分别展示仙人掌的茎和放大了的仙人掌的叶子,引导学生再次观察,了解仙人掌的茎和叶。
2、出示课本17页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及实验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步骤。
3、全班交流:
实验器材:三张纸巾、水、蜡纸、塑料布。
实验方法以及步骤;
第1步: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
第2步:一小时后观察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
三、探究仙人掌的本领
方法一:观察仙人掌
1、教师出示一盆仙人掌,引导:同学们,这是一盆仙人掌,谁来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仙人掌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描述这盆仙人掌的样子。
2、那么大家能够找出仙人掌的茎和叶吗?要想找出仙人掌的茎和叶,光靠眼睛看可不行,还需要借助工具。
3、教师出示放大镜,相机引导:同学们,下面我们就用放大镜来仔细观察仙人掌,找一找仙人掌的茎和叶分别在哪里?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要被仙人掌的刺扎着,那会很疼的。
8、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以上三个活动,我们发现仙人掌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一是因为它巨大的茎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二是因为它细小的刺,最大程度的减少水分的蒸发。因为这两点,仙人掌才能够在干旱少雨的沙漠中顽强的生存下来。
四、了解沙漠植物的根
1、教师引导:同学们,每一种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的植物,都有他们独特的本领,而其中一项本领就是他们有发达的根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沙漠植物的根。

(苏教版科学三下)《6.沙漠中的植物》

(苏教版科学三下)《6.沙漠中的植物》

活动二: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
注意安全!
比较一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动手用勺子分别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看看分别 会出现什么现象?
(播放资源 挤压仙人掌和芦荟)
当我们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 的叶子时,发现会有大量的绿色的汁水流 出来。这说明在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子 里储存着大量的水。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仙人掌的( C )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养料。
A.根 B.茎
C.叶(刺、毛) D.花
2.仙人球圆圆的球体上的刺是它的( A )。
A.叶
B.茎 C.果实 D.花
3.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是__C__。
A.浅根系 B.无根系 C.具有强大的根系 D.有很多树叶
4.把3张纸巾充分浸湿,1张平铺,1张卷起来,1张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1小时后观察到
小学科学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沙漠中的植物
沙漠的特点是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 稀少、空气干燥,环境非常恶劣。
同学们,在沙漠这样恶劣的环境 中,究竟有没有植物能够生存呢?今 天我们就来探究沙漠中的植物。
沙漠植物:肉苁蓉、芦荟、秘鲁天轮柱、沙冬 青、绿之铃、金琥、沙拐枣、生石花、锦鸡 儿、仙人掌、白刺、巨人柱、甘草、光棍树、 花棒、河西菊、短穗柳、紫杆柳、沙棘、长 穗柳、沙葱、罗布麻、胡杨、梭梭、裸果木、 骆驼刺、柽柳、瓶子树、海星花、棒锤树、 沙芦草、沙枣、复活草等。
小知识
仙人掌要在沙漠环境中 生存,就必须能够储存大量 的水,而仙人掌储存大量的 水,一般在干旱时候使用。
活动三: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仙人掌的茎能够储存大量的水,不过要想在沙漠 的环境中生存,仅仅凭借这一点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够。下面我们用 一个实验进一步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6.沙漠里的植物》教学设计+同步练习

6.沙漠中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出沙漠中的植物。

2.能概括地说出沙漠中植物的形态特征。

3.初步了解沙漠植物的特征是为适应沙漠环境而服务的。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2.初步了解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明确模拟实验所揭示的现象,并与实际事物建立联系。

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骆驼刺和梭梭草具有的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发达的根系。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搜集有关沙漠和沙漠植物的其他信息。

2.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与同学合作讨论设计有利于沙漠植物生存的其他方面的本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目前土地沙漠化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培育优良抗旱植被对于沙漠的绿化有划时代的意义。

2.沙漠植物是人类社会的保护伞,要保护沙漠植物。

【教学重点】探究沙漠植物的生存本领。

【教学难点】在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仙人掌、芦荟、放大镜、小勺、塑料布、蜡纸、纸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初步认识沙漠中植物的特点。

1.课堂导入。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地方?(沙漠)(幻灯片2)。

看到沙漠,你想到了什么?【预设1】生:黄沙满天。

师:是的,沙漠中,一眼望去都是单调的黄色。

【预设2】生:我想到一首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云”。

师: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宏伟壮观。

【预设3】生:骆驼能在沙漠中生存。

师: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称。

【预设4】生:沙漠中也有植物生存,如仙人掌等。

师:是的,尽管这里绵绵黄沙与天际相接(幻灯片3),但依然有植物生存(幻灯片4),它们给原本沉寂的沙海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沙漠中的植物》(幻灯片5)。

(板书课题:沙漠中的植物)2.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苏教三年级科学下册 6 沙漠中的植物(课件)

苏教三年级科学下册 6  沙漠中的植物(课件)
骆驼刺在地面的部分长得很矮小, 却有庞大的根系,根系触及范围的 半径是地面部分的 2-3 倍,根入土 最深处可达30米。
沙漠植物的根
梭梭树有强大而发达的根系,主根 深达 3-5 米,分布在土壤上层的侧 根伸得很远,有的可伸出 30 米。
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
2单元 植物与环境
6.沙漠中的植物
仙人球 骆驼刺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仙人掌 梭梭树
沙棘 胡杨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它们为什么可以在沙漠中生存?
芦荟
石莲花
芦荟和石莲花也可以在沙漠中生存。
仙人掌的具有粗壮的茎,茎表面覆盖 厚厚的蜡质。仙人掌的叶是一根根的 尖刺。
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里含有

三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三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胡杨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骆驼刺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芦荟
宝石花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6.沙漠中的植物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西安经开第一学校 顾颖
回顾沙漠环境的特点
干旱
回顾沙漠中的植物
仙人掌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suō suō
梭梭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沙棘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认识沙漠中的植物
仙人掌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芦荟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探究沙漠植物的本领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 .沙漠里的植物 苏教版
叶 茎 根
探究沙漠植物的本领

茎 根
探究沙漠植物的本领
(一)用勺子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注意事项: 1.带上手套 2.不要被刺扎到
思考: 1.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这对它们在沙漠中生存有什么帮助?
探究沙漠植物的本领
(二)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思考: 1.这三张纸分别和代表什么? 2.观察这三张湿巾纸说说你的发现。 3.这对它在沙漠中生存有什么帮助?
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
suō suō
梭梭
骆驼刺

仙人球 沙 棘
巨人柱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中的植物》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中的植物》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中的植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课《沙漠中的植物》是一篇介绍沙漠中植物的课文。

本课通过讲述沙漠中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和适应策略,使学生了解沙漠中植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沙漠中植物的多样性,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界的神奇。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自然界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需要加强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沙漠中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和适应策略,认识沙漠中常见的植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沙漠中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和适应策略。

2.难点:理解沙漠中植物如何适应恶劣环境,以及这种适应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问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沙漠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沙漠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沙漠中植物的生长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的新课:介绍沙漠中植物的生长环境、特点和适应策略,让学生了解沙漠中植物的生活习性。

3.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分析沙漠中植物的特点,讨论植物如何适应恶劣环境。

4.巩固知识:回答问题,总结沙漠中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适应策略。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保护沙漠中植物的建议。

6.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沙漠中植物的适应能力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里的植物》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里的植物》教案

6.沙漠中的植物【教材分析】《沙漠中的植物》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知道沙漠中植物叶、茎以及根形态上的特点,认识到这些形态上的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重要作用,进而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学生认识了解了植物的器官和作用,第二单元第一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从植物的不同形态出发,认识到植物形态与其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展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为四年级学习《生物与生命》以及六年级学习《遗传与变异》、《生物和栖息地》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通过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的学习,已经知道了植物的六大器官,其中的根、茎、叶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同时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旧知:不同的植物适合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例如荷花适合生长在水中,仙人掌适合生长在沙漠中,但他们并不能意识到不同的植物之所以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是为了适应环境。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典型的沙漠植物。

2.知道沙漠中的植物可以在沙漠中生存有特殊的本领,了解这些本领。

3.知道这些本领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科学探究:1.能运用感官、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仙人掌、芦荟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依据实验结果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沙漠植物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沙漠植物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特征对维持生存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知道沙漠中的典型植物,并了解它们为了在沙漠中生存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沙漠中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是为了适应环境生存。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蜡纸、湿纸巾。

学生材料:仙人掌、芦荟、放大镜、棉线手套、勺子、剪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回顾沙漠的环境特点1.师:今天的科学课,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沙漠,提起沙漠,大家对它有什么印象?生:干旱/缺水2.师:沙漠除了干旱还有没有别的特点?面对如此恶劣的沙漠环境,生命是如何应对挑战的?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观看视频:《沙漠中的生命》生:观看视频《沙漠中的生命》3.师:沙漠环境还有什么特点?生:温度高师:温度高会产生什么后果?生:水分大量蒸发。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沙漠里的植物(2)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沙漠里的植物(2)

6.沙漠中的植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典型的沙漠植物。

2.知道沙漠中的植物可以在沙漠中生存有特殊的本领,了解这些本领。

3.知道这些本领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科学探究:1.能运用感官、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仙人掌、芦荟的外部形态特征。

2.能依据实验结果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沙漠植物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沙漠植物所表现出的外部形态特征对维持生存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知道沙漠中的典型植物,并了解它们为了在沙漠中生存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沙漠中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是为了适应环境生存。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蜡纸、湿纸巾。

学生材料:仙人掌、芦荟、放大镜、棉线手套、勺子、剪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回顾沙漠的环境特点1.师:今天的科学课,老师带大家一起走进沙漠,提起沙漠,大家对它有什么印象?生:干旱/缺水2.师:沙漠除了干旱还有没有别的特点?面对如此恶劣的沙漠环境,生命是如何应对挑战的?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观看视频:《沙漠中的生命》生:观看视频《沙漠中的生命》3.师:沙漠环境还有什么特点?生:温度高师:温度高会产生什么后果?生:水分大量蒸发。

4.师:面对高温和干旱的环境,吐鲁番沙虎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生:白天温度高,就夜晚出行;找不到水分,就凌晨去喝凝结在植物上的露水。

5.师:那沙漠中除了有这些机智的小动物,还有一些倔强的植物,它们构成了沙漠这片死亡之海生命的补给线。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视频中动物对沙漠环境的适应性行为,为植物为了适应沙漠环境所具备的形态特点做铺垫,并引出了下一部分内容:认识沙漠中倔强的植物]二、认识沙漠中倔强的植物1.师:你都知道哪些倔强的植物可以生存在沙漠中?生:仙人掌···2.师:除了仙人掌以外,在沙漠中还有很多倔强的家伙,比如说蚂蚁森林大户:梭梭、沙棘、胡杨等等,除此以外芦荟、宝石花也可以在沙漠中生长。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里的植物》公开课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6《沙漠里的植物》公开课教案

6.沙漠中的植物【教材分析】《沙漠中的植物》是本单元的第二课。

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鉴于此,本课探究学习的重点为“沙漠中的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结构是为其功能而服务的。

在教学时,聚焦沙漠的环境条件,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从观察、研究、查看资料三个部分依次展开:(1)观察——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呈现沙漠中生长的植物。

(2)研究——本部分通过“找仙人掌的茎和叶”“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沙漠植物生存的本领。

(3)阅读——补充沙漠植物根的资料,深化学生对沙漠植物生存本领的认识,引导学生意识到“沙漠植物这种独特的形态特点是为适应沙漠环境而服务的”。

初步感受“结构决定功能”。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沙漠的认识往往只限于资料,亲身体会沙漠环境的是少之又少。

而对于沙漠中的植物的认识,学生也仅限于认识仙人掌、仙人球,对其他的沙漠植物知之甚少。

鉴于此,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沙漠和沙漠植物的相关资料,给学生以初步认识,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另外,在这里教师应和学生简单普及一下沙漠中的极度干旱地区是几乎没有植物生存的,大部分的沙漠植物只能生活在半沙漠地区。

仙人掌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通过观察,基本能说出仙人掌的外形特征,但对其内部结构知道得不多,需要教师做好引导。

本课安排的“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这个实验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对于刚接触科学不久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出沙漠中的植物。

2.能概括地说出沙漠中植物的形态特征。

3.初步了解沙漠植物的特征是为适应沙漠环境而服务的。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2.初步了解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变量;明确模拟实验所揭示的现象,并与实际事物建立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沙漠里的植物
【教材分析】
本单元《植物与环境》是继上单元后对植物的进一步探究,属于生命科学,旨在让学生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本领,为后续植物适应性、生物关系的学习打下基础。

不同的环境孕育不同的植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在沙漠里、水里、石头上都生长着各自相适应的植物。

《沙漠里的植物》是苏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的第二课,是本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紧接总课《不同的环境》,为后续《水里的植物》、《石头上的植物》奠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的基础,是后续学习的引领课。

本课聚焦沙漠的环境条件,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从观察、研究、查看资料三个部分依次展开教学内容:(1)观察一些沙漠中生长的植物,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2)通过三个活动研究沙漠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找仙人掌的茎和叶、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3)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阅读沙漠植物根的相关资料。

以植物的适应性特征为主要内容,针对事物的相关性展开教学。

【学情分析】
植物一般不会移动位置,一旦适应某个特定的环境就能长期存活,这种适应性便于小学生研究。

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已经大致认识了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生存需要条件,在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中,学生认识了植物的几大重要器官及其作用。

三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生活中,他们已经接触了很多的植物,包括身边养殖的仙人掌,他们知道沙漠的存在、沙漠缺水,在大多数学生的前概念中,他们认为在沙漠上是没有植物的,因为无法满足植物喝水的必要生存条件,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沙漠中只有仙人掌这一种植物,对沙漠中的其它植物知之甚少。

因此,针对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探究典型沙漠植物的叶片、根系,从而认识叶片的储水特点、发达的根系,加强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沙漠中的典型植物。

2.知道沙漠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知道骆驼刺和梭梭草具有的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图片中沙漠植物的形象特征,认识沙漠中的典型植物。

2.通过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建立联系,发现仙人掌和芦荟通过减少水分蒸发和储水来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3.通过提取阅读资料中的信息,知道沙漠植物有发达的根系以适应环境。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识沙漠植物,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2.能培养阅读资料的习惯,拓展科学视野。

3.通过认识沙漠植物根系的特点,学会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沙漠是沙漠植物的生存地,在沙漠中培育植物是艰难但有意义的。

2.认识到人类能利用科技对更多的植物进行研究和培育,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植物适应沙漠环境的形态、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
将观察、操作的结果与模拟实验的现象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纸巾、蜡纸、塑料布、介绍相关植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材料:仙人掌、放大镜、芦荟、仙人掌的茎、芦荟的叶、不锈钢勺子、塑料或金属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在今天的课堂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讲台上展示一盆仙人掌),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2.师:仙人掌我们很熟悉,但它却有很多非凡的本领,你知道仙人掌的老家在哪里吗?3.出示沙漠图片,提问:沙漠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在沙漠中只有孤零零的仙人掌吗?4.师:仙人掌还有许多的植物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朋友,找一找它们在沙漠中存活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最熟悉的仙人掌引入沙漠,将仙人掌作为贯穿全课的线索,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


二、沙漠中的植物
1.谈话(课件依次展示):有同学们熟悉的仙人球、仙人掌,还有同学们比较陌生的沙棘、骆驼刺、胡杨和梭梭草。

2.谈话:虽然这些沙漠植物我们很少见,但身边种植的仙人掌、芦荟、宝石花也有很多,它们大都喜温暖、通风的环境,耐干燥,能在沙漠边缘或半沙漠的温暖环境中生存。

今天我们以仙人掌、芦荟为例来研究沙漠里的植物。

[设计意图:学生对沙漠环境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对沙漠中的植物则知之甚少,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沙漠中没有植物。

因此,有必要尽可能多地介绍沙漠中的植物,为后续的研究活动打下基础。


三、观察仙人掌
1.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大多数植物都有根、茎、叶,请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仙人掌,你能找出它的茎和叶吗?注意不要用手直接去摸仙人掌,或用其他地方的皮肤去接触它。

2.追问:你能具体描述它的茎和叶吗?如:仙人掌的茎是绿色的,像厚实的植物叶片或粗壮的茎。

仙人掌的叶是一根根的尖刺。

3.请学生指出仙人掌的茎和叶,在黑板上画出茎和叶的形状。

茎:掌状或柱状。

叶:针状。

[设计意图:仙人掌是常见的沙漠植物,它适应环境的形态特征非常明显,比较便于小学生观察。

本课把它作为观察形态适应性的对象,通过学生直观感知,知道仙人掌的表面有蜡层、叶刺和毛,仙人掌的茎是掌状的、叶是针状的,为后续探究储水秘密做铺垫。


四、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
1.师从学生画的图片中提出问题:我们发现每一片仙人掌的茎都长得比较肥厚,那么这肥厚的茎里面有什么呢?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我们?
2.学生思考、猜测与交流。

3.谈话: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较硬,用手难以挤压出水分。

而且,它们都有刺,易扎伤手,所以用勺子挤压比较方便、安全。

4.师演示挤压过程:用金属勺压住仙人掌茎的上、中、下位置,反复用力按压、摩擦,直至茎中的汁液大量流出。

5.师:用同样的方法挤压芦荟,找一找芦荟的叶子里有什么。

6.师:对比观察仙人掌和芦荟,你有什么发现?
7.师: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中都有大量的汁液(水分)。

[设计意图:仙人掌和芦荟适应环境的内在特征非常明显,比较适合小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进行研究。

所以,本课把它们作为研究植物内在结构的典型对象,从而发现沙漠多浆植物的功能特征。

同时,在仙人掌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能为接下来探究仙人掌储水秘密的活动做铺垫。

]五、探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
1.师:观察挤压后留下的皮,在这片硕大的叶子中储存了大量的水分,为什么水分没有散失呢?
2.师介绍模拟实验:用纸张模拟叶片。

把三张纸巾充分浸湿,一张平铺,一张卷起来,一张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

一个小时后检查三张纸巾的干温程度。

3.学生思考:平铺的纸张、卷起来的纸张、卷起后用蜡纸包住的纸张分别模拟的是什么样子的叶片?实验中纸张的大小应该有什么样的要求?时间有什么要求?
4.学生动手做三份纸张的模拟叶片,带回去对比一小时后三张纸巾的干温程度。

5.学生猜测实验结果。

6.师取出一小时前准备好的三张纸巾,小组领取材料,对比三张纸巾的干湿程度,填写表格。

7.学生汇报发现:用蜡纸包住的纸巾湿度最大;其次是卷起来的纸巾;湿度最小的是平铺的纸巾。

8.解释:蒸发面积小,蒸发量少;不透水覆盖层阻挡了水分蒸发。

仙人掌的叶呈针状,而且茎表面有蜡质覆盖,水的蒸发量极少。

9.师:还有更多的沙漠植物有这样的生存秘籍,让我们一起阅读资料,找找骆驼刺和梭梭草在沙漠中存活的秘密。

[设计意图: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先明确模拟项目和控制无关条件,再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体验三种叶片的不同之处。

将仙人掌的形态特征与结构特征相联系,揭示仙人掌针状叶的形态特点和表面蜡层的结构特点,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流失,在茎里储存更多的水。

]六、了解沙漠植物的根
1.学生阅读资料,了解骆驼刺和梭梭草的根。

2.师播放梭梭草强大的根系视频。

3.谈话:这两种植物都是地面部分长得矮小,而有庞大的根系,并深深扎入地下。

如此庞大的根系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水源,吸收水分;而矮小的地面部分又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腾,使之能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下来。

4.学生对比观察之前所认识的沙漠植物共同点。

5.谈话:多数的多年生沙生植物有强大的根系,以增加对沙土中水分的吸取。

为减少水分消耗,减少蒸腾面积,许多植物的叶子缩得很小,或者变成棒状或刺状,有的甚至无叶,用绿色的茎代替叶子的作用,茎表面覆盖蜡质……
6.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关于沙漠中的植物,你还有哪些困惑?让我们课后继续查找更多关于沙漠植物的资料。

[设计意图:沙漠植物适应干旱环境主要表现为具有储水结构与具有强大根系这两大特征。

前面三个活动的成果主要表现沙漠植物的储水特征,此阅读活动则是介绍沙漠植物具有强大根系的特征,通过阅读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6.沙漠中的植物
水少
减少水分流失
仙人掌:蜡层、针尖叶水多
梭梭:强大的根系喝水
【课后反思】
1.调动学生学习关于陌生的沙漠环境的探究欲望,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验表面,让学生真正在探究实验中思考,让思维在科学课堂上发生。

这是贯穿这样一节观察研究课的核心问题,亟需解决。

2.围绕课标和教学目标设计的提问需要更有指向性,将难度降低或拔高的前提是要适应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表现将教师的问题作出调整。

3.对于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部分,需要更好地设计改进教学环节,完善探究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