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doc
少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少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e0f1a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a.png)
少见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小辉是个典型的让家长和老师头疼的青少年。
他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对学习那是完全不感兴趣,成绩在班里那是“稳坐”倒数几名。
他爸妈苦口婆心地劝过,老师也严厉地批评过,可小辉就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依旧我行我素。
我第一次见到小辉的时候,他正坐在社区活动中心的角落里,眼睛死死盯着手机屏幕,手指在上面飞快地操作着,那专注的样子,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
我走过去,故意大声说:“哟,这游戏玩得挺溜啊,你是不是想当职业电竞选手呀?”小辉白了我一眼,没吭声。
我没在意他的态度,接着说:“你知道吗?职业电竞选手可不像你这样只知道闷头玩就行的。
他们每天都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还得研究战术,分析对手,那可是个相当辛苦的工作呢。
”小辉这才抬起头,有点不屑地说:“你懂什么,我玩游戏就是为了开心,才不想当什么职业选手。
”我笑了笑说:“那你这样玩下去,以后可咋办呢?学习不好,也没个一技之长,难道就靠着游戏过一辈子啊?”小辉被我问得有点恼羞成怒,站起来就想走。
我赶忙拉住他说:“小辉,我有个主意。
咱们来个约定怎么样?你要是能在一个月内把成绩提高一点点,我就陪你一起研究游戏攻略,还能给你介绍一些游戏界的大神。
”小辉眼睛一亮,说:“真的?”我点点头。
从那以后,小辉还真开始努力学习了。
这个过程可不容易。
他一开始上课还是会走神,作业也错误百出。
我就给他找了个学习伙伴,是个成绩特别好的同学。
这个同学很热心,一点点地给小辉讲解那些难懂的知识点。
我呢,也没闲着,我和小辉的爸妈商量好,给他制定了一个奖励机制。
只要他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就可以玩一个小时的游戏。
慢慢地,小辉的成绩开始有了起色。
他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
有一次,他兴奋地拿着试卷跑来找我,说:“看,我这次考试进步了十分呢!”我也特别高兴,按照约定陪他一起研究游戏攻略。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小辉其实很有创意。
他在游戏里的一些策略,要是用到学习上或者其他地方,说不定能有大作用。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45c22a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5.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到青少年的成长、学习、家庭、社交等方方面面。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真实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小明是一名十五岁的初中生,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氛围很紧张。
在学校,小明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旷课、迟到,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
在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下,我们了解到小明内心深处有着很多的烦恼和困扰。
他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学校和家庭,对未来也感到迷茫和无助。
针对小明的情况,社会工作者首先进行了心理辅导,倾听他的内心独白,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小明逐渐敞开心扉,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矛盾和困惑。
社会工作者通过倾听和引导,帮助小明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心理辅导,社会工作者还联系了小明的家长和老师,进行了家访和学校沟通。
通过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明的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很大,家长经常忽视他的情感需求,老师也对他的学习和行为缺乏耐心和理解。
因此,社会工作者与家长和老师一起制定了一些针对小明的家庭教育和学校辅导的措施,帮助小明融入家庭和学校,改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
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和帮助下,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学习成绩也有了提升,与家人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和睦起来。
小明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希望。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对于像小明这样的青少年,他们需要倾听和理解,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社会工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关心和帮助这些青少年。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关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236a480d4d8d15abe234e31.png)
案例分析一:假如你在某一青少年福利机构实习,该机构专门服务于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
机构督导希望你能够设计一个小组工作服务方案,为10名有逃学、撒谎、偷窃等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服务。
请针对这一情况,拟订一份小组工作服务方案。
案例分析二:阿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在她6岁时被判刑,后死在狱中,剩下姐姐和她与母亲相依为命。
1999年姐姐结婚出嫁,为筹办姐姐的婚事,母亲到处筹款借钱,给生活拮据的家庭添加了债务。
2000年,阿芳从职校毕业后找了份宾馆服务员的工作。
为还债务,她经常替小姐妹们加班,也不舍得为自己购置时髦的衣服。
慢慢地,阿芳观察到经常出入于宾馆、打扮时髦的女性及其她们的生活方式,阿芳终于没能抵挡住诱惑,偷偷做起了卖淫女。
母亲看到打扮得日渐妖艳、神情懒散的女儿,心里很着急。
当母亲得知女儿已辞退工作偷偷卖淫时痛哭流涕,找到社工站请求社工救救女儿。
问题:1、阿芳的主要困境是什么?2、针对阿芳的困境,作为社会工作者,你会如何介入?案例分析三:阿强是一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成绩一落千丈,母亲到网吧里哭着劝他也无法将他劝回。
后来,阿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
阿强的父母已离异,他目前由母亲抚养,父亲另组家庭,很少来看他。
其父母经济收入都不高,迫于生计,母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阿强的学习。
问题1.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在上述案例中,阿强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阿强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案例分析四: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城郊接合部的一个城中村,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
由于附近工厂以制造业为主,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加班,许多务工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成长,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读高中,而是流落社会,平日无所事事,经常在社区聚众滋生事端,如破坏公物、欺负敲诈中学生、打架斗殴等。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doc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187e4c51e79b8969022641.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一、基本资料:马艺,女,是一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常与不良少女集会,并参与打架斗殴,并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原来学习成绩还算可以,目前成绩一落千丈。
父亲知道她的这一情况后,天天看着她不让她与不良少女接触,到网吧里看着劝她也无法将她劝回。
后来,马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
现在,马艺的父亲天天在家看着孩子,即不能外出打工维持生活,马艺也不能正常学习。
马艺的父亲很苦恼,找到社会工作者。
二、背景资料马艺的父母已离异多年,她目前由父亲抚养,母亲另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所付的生活抚养费很少,也不经常来看她。
其父迫于生计,父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马艺的学习,甚至她的生活也只是给她一些钱,让马艺自己做或者买些吃的。
马艺与父母沟通得很少,平时也很少与长辈人群沟通,话语很少。
从小生活很自立,在学习方面也很少让老师和家长操心。
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学习很吃力,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
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极少交往,很少与人言语。
由于无人看管,性格冷漠,她结识了校外社会闲散人员,觉得她们能给她关爱,找到了友谊。
出于义气,也参与到她们的打架等不良事件中。
三、主要问题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
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四、问题分析案主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沉迷网游、难以自拔的现状;案主与父亲之间关系不良,亲子沟通存在障碍,以及案主对母亲冷漠的态度;小艺在校表现不佳,学业有困难,存在逃学等不良行为;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由于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对生活和学生产生厌倦心态,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
贫困孤僻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贫困孤僻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32ec9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5.png)
贫困孤僻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一、案例背景。
小明,15岁,家庭贫困。
他家住在城市边缘的一个破旧小区里,房子又小又暗。
爸爸因为身体不好,只能偶尔打些零工,妈妈也没有稳定的工作,靠给人做手工活赚点小钱。
小明在学校里是个非常孤僻的孩子。
他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和同学们格格不入。
他很少主动和别人说话,课间休息的时候也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
同学们有时候会不小心说些伤害他的话,比如嘲笑他的旧鞋子,这让他更加自卑,越发不愿意和人交往了。
二、问题分析。
1. 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
家庭的贫困状况让小明在物质上就和同学们有很大差距。
他知道家里没钱,很多想要的东西都不敢奢望。
这种经济上的匮乏转化为心理上的压力,他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2. 社交技能缺乏与自卑心理。
由于长期被同学嘲笑,小明缺乏基本的社交技能。
他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正常地打招呼、聊天,总是害怕自己说错话或者做错事。
而且自卑心理像一座大山,压得他根本没有勇气去主动和别人建立关系。
3. 家庭支持系统薄弱。
爸爸妈妈每天为了生计奔波,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小明的心理状况。
他们虽然爱小明,但是不懂得如何引导他走出孤僻的状态,也没有能力给他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来提升他的自信心。
三、介入过程。
1. 建立信任关系。
作为社会工作者,我第一次见到小明的时候,他眼神里充满了警惕。
我没有急于和他谈他的问题,而是从他的兴趣爱好入手。
我发现他很喜欢看漫画书,于是我就和他聊起了他最喜欢的漫画角色。
慢慢地,他开始放松下来,话也多了一些。
我还给他带了一些我收藏的旧漫画书,他特别开心,从那以后对我就没有那么抗拒了。
2. 提升社交技能。
我组织了一个小型的社交小组,邀请了几个比较友善的同学和小明一起参加。
刚开始的时候,小明特别紧张,脸都憋红了。
我就先带着大家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像猜谜语之类的。
在游戏过程中,我会引导小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他和其他同学互动。
当他猜对一个谜语的时候,我会让他给其他同学解释一下他是怎么想的。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8f1dd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1.png)
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社工典型个案案例(精品七篇)案例一:心理健康辅导在一所中学中,有一名学生张明因长期沉迷游戏而导致学业下滑、与同学疏远。
社工小刘了解到张明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家长接触,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小刘与张明进行了多次面谈,并开展了心理测评,了解其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与学校老师的合作,小刘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游戏限制措施,并结合家庭环境,提供了家庭教育指导。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张明逐渐摆脱游戏成瘾,学习成绩有所提升,与同学间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案例二:青少年保护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的家庭环境非常复杂,家庭成员有吸毒问题,经常产生暴力冲突。
小明在学校中表现出攻击性和自闭行为,导致同学间的疏远。
社工小李注意到小明的问题后,首先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并联系相关部门协助解决家庭问题。
同时,小李在学校中开展了青年保护教育,倡导同学关注身边的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逐渐摆脱暴力环境的影响,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改变。
案例三:老年人关怀小华是一名社区的社工,他负责关怀社区中的老年人群体。
在访问中,他了解到一位叫老李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社交圈子狭窄,情绪低落。
小华积极与老李交流,鼓励他参与社区活动,与其他老人建立联系。
同时,小华联系社区医院为老李提供定期身体检查和健康咨询。
通过积极的关怀和帮助,老李的生活逐渐有所改善,他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案例四:家庭暴力干预小丽是一名遭受家暴的妇女,她经历了多次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社工小陈接到小丽的求助后,与她进行了隐私保护的沟通,为她提供了安全住所并帮助她寻求法律援助。
同时,小陈联系了心理咨询师,为小丽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援助后,小丽逐渐走出家暴的阴影,重拾了对生活的勇气。
案例五:单亲家庭支持小王是一对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工作忙碌,缺乏关注和陪伴。
社工小赵了解到小王的情况后,制定了个性化的支持计划。
小赵邀请其他亲戚或邻居来照顾小王,增加他的家庭支持网络。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845df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a.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案例一:防止青少年犯罪
某市的一所中学所在地区犯罪率较高,青少年成为犯罪的主要人群之一。
社会工作者意识到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
社会工作者与学校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活动。
首先,他们组织了一次专题讲座,邀请了警察和犯罪心理学专家来讲解与青少年犯罪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这次讲座使学生们对犯罪的危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醒了他们如何避免参与非法活动。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组织了一些课外活动,例如青少年社区服务项目。
他们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工作,例如帮助老人购物、为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青少年们学会了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减少了他们参与犯罪的机会。
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了一些有潜在犯罪倾向的学生,例如那些经常逃学、与家人关系紧张或经历家庭暴力的学生。
他们与学校辅导员和家长合作,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
这可能包括心理疏导、亲子沟通培训以及帮助孩子们参与健康的课外活动等。
通过这些努力,社会工作者能够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除了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支持,社会工作者还
通过提升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未来观和价值观,从而减少犯罪的诱因。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ffa812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e.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当今社会,青少年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
他们需要得到合适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成为独立、成功的成年人。
这正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所在。
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社会中最脆弱和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支持和指导。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这些群体主要指的是那些面临成长中的挑战和困境的年轻人。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个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案例,以此来探究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目的和作用。
案例描述一个13岁的女孩,名叫艾米。
艾米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婚了,她一直生活在母亲的监护下。
母亲经常出去工作,因此艾米经常独自在家。
她经历过欺凌和孤独,并且在学校表现不佳。
她的老师和校医担心她可能在悄悄地忍受着抑郁和焦虑。
为了帮助艾米,学校联系了一名青少年社会工作者。
这位工作者与艾米谈话,发现她喜欢画画,喜欢学习。
她与艾米一起面对挑战,帮助她寻找在家外的安全环境以及在学校中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还安排艾米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以帮助她增强社交技能和自尊心。
社会工作的目的如案例所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那些可能暴露于危险和风险之中的年轻人提供援助和指导。
这些风险和危险包括心理困境、疾病、家庭不和、教育和就业机会等。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这些年轻人克服他们面临的问题,给他们提供精神上和实质上的支持。
因此,青少年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年轻人摆脱绝望、孤独和困难情境,获得更好的生活。
社会工作的作用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作用非常大。
这种工作通过提供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帮助年轻人重建自尊和自信,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此外,青少年社会工作还能够:1. 提供指导和支持: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能够针对具体情况向青少年提供有用的指导和支持。
2. 了解和解决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能够仔细研究问题,并帮助年轻人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3. 改善生活品质: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稳定、有意义的社交生活,从而全面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33328010912a21614792993.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2)一、个案背景:强强,男,16岁,1米83,初三就读。
个人爱好篮球、NBA,非常崇拜麦迪;喜欢打网络游戏,尤其魔兽游戏。
强强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
父亲为国家某部委工作人员,母亲是名军医,9岁时父母离异,并跟随父亲。
目前强强跟爷爷、奶奶、爸爸和他一起生活。
爷爷奶奶都是退休老干部军人,老家湖南,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非常有地位和荣誉,也算是知识分子阶层。
家庭经济情况算比较宽裕,在北京有2处房子,目前主要住在爷爷奶奶单位分的房里,算是一个高档社区,爸爸自己还有另外单独的一套房子,离单位近但离家远。
还有一辆很高档的车,是一个高薪阶层家庭。
但又不是很奢华,爷爷奶奶看着很节俭。
二、案主的挑战:1)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好,面临中考但紧迫感不足;2)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加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3)亲子关系不是很好,付先生与强强很少交流,平均每天与他交谈时间不超过半小时;4)对人的不信任。
较强的自我保护,他表现出来给别人的不一定就是他内心真正所想的;5)具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不被父亲和家人所接受。
比如强强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的时候,以抓头发的方式来表达,但是在他爸爸认为,这是他的心理变态,因为抓头发还要揪掉人家头发;6)个性被压抑,有想法没地方发泄,也没有好朋友倾诉;7)由于家庭的影响,比较专注于自我,在谈自己感兴趣以及自己擅长的东西,比如谈网络游戏,谈身高和篮球,谈骂人(他觉得很会骂人是一种能力)时,不容许别人打断,一定要讲到尽兴才肯收住话题。
沉迷于自己的话题世界,很难吸收别人的观点,听别人倾诉。
如他炫耀自己的骂功给我,连续20多分钟没有停,直到自己骂到没有词为止。
8)目前强强抽烟有点上瘾,而且因抽烟被学校记过2次,如果再抓到一次抽烟被处分的话,他将有可能被学校开除;三、对该个案的介入理念策略:由于之前付先生带着强强见过一些心理医生和机构社工,并且正在接受家庭治疗,但是据说都效果不是很显著,而通过与强强及付先生的谈话评估后可以发现强强拥有强、弱之处,而且问题主要集中在强强的学习成绩上。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ca8f80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77.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在社会工作领域中,青少年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环境和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展开讨论,探讨社会工作者在面对青少年问题时的工作方法和策略。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
小明是一名中学生,最近在学校表现异常,成绩下滑,情绪低落,老师发现他经常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经过社会工作者的深入了解,发现小明的父母离异,他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导致他产生了心理问题。
社会工作者通过心理咨询、家庭辅导等方式,帮助小明重新建立自信,解决心理问题,重新融入学校和社会。
其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案例。
小红是一名未成年人,因为家庭贫困和缺乏教育机会,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社会工作者通过与她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她的内心需求和问题所在,帮助她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让她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再次,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青少年家庭暴力问题的案例。
小华是一名高中生,她在家中遭受家暴,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为她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辅导,帮助她摆脱家暴的困扰,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和尊严。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青少年性教育问题的案例。
小李是一名大学生,对性知识和性健康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性教育宣传活动,向他提供专业的性健康知识,帮助他树立正确的性观念,避免性健康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涉及到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犯罪问题、家庭暴力、性教育等多个方面。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方式介入,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青少年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5a2160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b.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案例一、个案背景小明,男,15岁,是一名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他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平时工作很忙,对小明的关心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上。
小明在学校里表现得比较叛逆。
他上课经常走神,还时不时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作业也总是敷衍了事。
在最近一次的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处于下游水平。
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但效果不佳。
而且,他还经常和学校里一些同样成绩不太好、比较调皮的同学混在一起,有时候会参与一些小恶作剧,比如在同学的凳子上涂胶水之类的。
二、接案过程我第一次见到小明的时候,他穿着一身松松垮垮的校服,头发乱乱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满不在乎的神情。
我笑着跟他打招呼:“小明,我是来跟你做朋友的社工姐姐/哥哥哦。
”他看了我一眼,哼了一声,说:“又来一个管我的,有什么好聊的。
”我并没有因为他的态度而生气,反而打趣地说:“我可不像那些只知道唠叨的人。
我就想听听你这个小大人的想法,说不定你能给我不少新鲜的点子呢。
”他有点好奇地看了我一眼,这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引起了他的一点兴趣。
三、问题分析1. 家庭因素父母忙于工作,缺乏与小明深入的情感交流和正面的引导。
小明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只能通过一些叛逆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家庭对学习成绩过度关注,让小明觉得自己在父母眼中只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一旦成绩不好,就好像自己没有任何价值了。
2. 学校因素在学校里,因为成绩不好,小明可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异样眼光,这让他产生了自卑心理。
为了掩盖这种自卑,他就故意表现得很叛逆,通过做恶作剧等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结交的那些调皮的同学,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小团体氛围,进一步影响了他的行为和价值观。
3. 个人因素小明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又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
他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只能用叛逆来对抗周围的世界。
四、服务计划1. 建立信任关系(第1 2周)每周至少与小明见面两次,地点可以选择在学校的操场或者附近的公园等比较轻松的环境。
青少年社工案例
![青少年社工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04ea2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6.png)
青少年社工案例在社会工作领域中,青少年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作为社工人员,我们需要关注并帮助这些青少年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健康成长。
下面,我将分享一个青少年社工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小明是一名14岁的初中生,他家庭贫困,父母离异,生活环境较差。
在学校里,小明成绩一直不理想,经常旷课,与同学和老师关系紧张。
在家里,他经常和母亲发生冲突,甚至有过打骂的情况。
在社区里,他也常常与其他青少年发生矛盾,甚至参与了一些不良行为。
面对小明这样的情况,社工人员首先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小明的家庭情况、学校情况、社区情况以及他自身的心理状况。
通过与小明进行沟通,社工人员了解到,小明内心深处有很多的痛苦和困惑,他渴望得到关爱和帮助,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和寻求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社工人员需要与小明建立良好的关系,让他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通过心理辅导和情感疏导,帮助小明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同时,社工人员还需要与小明的家庭、学校和社区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小明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资源。
在学校方面,社工人员可以与老师和辅导员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小明提高学习成绩,树立自信心。
在家庭方面,社工人员可以帮助小明和家人解决矛盾,改善家庭氛围,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社区方面,社工人员可以引导小明参与一些有益的社区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摆脱不良的社交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在学校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在家庭中,小明与母亲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在社区中,小明也逐渐融入了正能量的社交圈子,远离了不良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青少年的社工工作,关键在于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服务。
社工人员需要充分了解青少年的情况和需求,与他们建立信任和关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生活]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生活]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0a04e2ea0116c175e0e481b.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李新,男,高一学生,小学时期成绩优异,初一时由于哥哥的引导,开始接触网络,后来慢慢沉迷其中。
后果可想而知,其成绩急速下滑,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李新经常流连于网吧和游戏机房。
他的家人对他严加看管、切掉网线,监视他读书等,但还是成效不大,李新还是会在上课期间偷偷溜去网吧上网。
李新的父亲做生意,是个成功的商人,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母亲是没有工作,做全职主妇,他们文化程度都较低,都是小学还没毕业。
父亲性格火暴,动不动就发火,在家最有说话权,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
李新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
父亲非常宠爱他的姐姐,而比较忽视李新。
他的姐姐目前在国外留学,哥哥在一所高职学校里就读,平时住学校,所以大多时间,在家里的小孩只有李新一个人。
李新的父母关系不好,父亲经常责骂母亲,母亲则逆来顺受,所以把气都发到李新身上,对他要求很苛刻。
从他懂事后,他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
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
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上初一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
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
李新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成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
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主要问题:案主性格内向,自卑,内心比较封闭,整日沉迷网络虚拟世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并使案主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家庭关系疏远,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很多相处的时间而且没有很好的沟通与交流;案主是一种静态的叛逆,总爱独处,不喜欢何必人相处,沉迷到网络无法自拔,思想麻木,没有目标,态度比较懒散。
问题分析:案主现在的情况就是极度依赖网络,不与任何人交流,内心封闭自卑,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造成这样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案主的家庭原因,案主的父母都没怎么上过学,文化程度比较低,所以他们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案主和他的兄弟姐妹身上,案主的姐姐和哥哥都在外上学,文化程度相对很高,自然而然就成了案主学习和被对比的对象,案主承担的学业压力很大。
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案例
![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40beb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8.png)
青少年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案例一、案例背景。
小辉(化名),男,15岁,原本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初中生。
但自从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后,他的生活逐渐走向了黑暗的深渊。
小辉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工作繁忙,对他的关注在他进入青春期后有所减少。
小辉开始频繁出入一些娱乐场所,在那些所谓“朋友”的诱导下,尝试了毒品。
这一尝试,让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迅速恶化。
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班级的中上游水平直接掉到了倒数,还经常旷课。
学校的老师发现他的异常后,多次与家长沟通,小辉父母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绝望和无助之下,他们找到了社区的禁毒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二、服务过程。
1. 建立信任关系。
禁毒社工第一次见到小辉时,小辉满脸的警惕和抵触。
社工并没有急于开始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像朋友一样,和他聊起了他曾经喜欢的篮球明星。
小辉一开始还爱答不理的,但慢慢地,他发现这个社工好像和那些只会批评他的大人不太一样。
社工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说:“我听说你以前打球可帅了,就像球场上的超级英雄,现在怎么把这股子帅气都丢啦?”这让小辉忍不住笑了一下,这一笑就像打破了坚冰,为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开了个头。
2. 深入了解吸毒原因。
在和小辉熟悉一些后,社工开始小心翼翼地探寻他吸毒的原因。
小辉开始有点犹豫,但在社工保证不批评他,只是想帮助他的情况下,他打开了话匣子。
他说那些朋友告诉他,吸毒可以让人忘记烦恼,感觉很“酷”。
而且在那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下,好像什么压力都没有了。
社工听后,很理解地说:“烦恼这东西确实讨厌,不过用毒品来赶跑烦恼就像是用炸弹赶老鼠,不但老鼠没赶跑,还把自己的房子给炸了。
你看现在,身体变差了,学习也不行了,多不划算呀。
”小辉听了社工的比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3. 制定个性化戒毒计划。
根据小辉的情况,社工制定了一个三管齐下的计划。
首先是身体康复方面,社工联系了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为小辉安排了定期的身体检查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
其次是心理辅导,社工自己就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行家,他每周都会和小辉进行两次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小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https://img.taocdn.com/s3/m/880ab20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2.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
以下是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示例:
以下是一个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情景剧的示例:
角色:小明(中学生)小红(中学生)社工(社会工作者)
情景一:学校欺凌问题
(场景:学校教室)
小明:(脸上有明显的不快)小红,我在校门口被一群同学欺负了,他们经常嘲笑我,推我。
小红:这太可恶了!我们不能让他们继续这样对待你。
我们应该寻求帮助。
(社工走进教室)
社工:听到你们的对话了,我是学校的社工。
能告诉我具体发生了什么吗?
小明:他们总是在上学和放学时聚集在校门口,用恶言辱骂我,并且以肢体动作来攻击我。
小红:是的,他们好像特别针对小明,整天找碴。
社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你们做得对,及时寻求帮助很重要。
我会与学校领导沟通并采取相应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我会提供一些应对欺凌的建议给你们。
(情景一结束)
情景二:家庭问题
(场景:小明家)
小明:(情绪低落)最近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他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社工:我听说你们家有些困难,能告诉我具体发生了什么吗?
小明:他们之间的争吵越来越频繁,而且声音很大。
有时候我晚上都睡不好觉。
社工:这对你来说一定很难受。
家庭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挑战,但我们可以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我会帮助你与爸爸妈妈沟通,并找到适当的支持和资源。
(情景二结束)。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8508338a32d7375a417807a.png)
社工案例之青少年小组工作案例一、小组背景广州市某老城区一街道有贫困家庭200多户,贫困家庭青少年有70多人。
这些青少年受到家庭经济状况和“低保”标签的影响,心理压力比较大,性格偏内向,与人交往不主动,不大敢表达自己。
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防止困难群体家庭出现社会遗传,某机构决定暑期为本街道青少年尤其是贫困家庭青少年举办“快乐成长、少年先锋”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活动。
二、需求评估社会工作者通过个人访谈方式对本街道20位青少年特别是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评估,期望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从中发现本街道青少年特别穷困家庭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便于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活动、活动主题和内容及节目。
三、小组活动设计、宣传、介入社会工作者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撰写小组活动计划书,设计小组活动节目。
然后到街道社区进行宣传,招募参加小组活动的青少年。
之后社工根据小组活动计划书开展小组活动。
“快乐成长、少年先锋”小组活动计划书(一)小组名称:快乐成长,少年先锋。
(二)理念 / 理论1、理念:对贫困家庭青少年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和协作的意识、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成长。
2、理论团体动力学:每个团体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力,小组组员借助于团体的影响和其他组员的影响达成自己的改变。
经验学习法:又称体验学习,通过组员自愿参与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活动的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及经验用于生活及工作、学习。
这是目前国际较流行的学习方法。
优势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协助他们发现和发掘。
(三)小组目的和目标1、小组目的协助社区青少年调整和改变自己性格中比较负面的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辈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目标(1)让组员变得更自信、自主,更加开放自己,学会真诚表达,学会快乐地生活;(2)使组员乐于交朋友,善于交朋友,增加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4)地点:五次活动其中四次活动都安排在机构活活动室进行,第五次活动安排在公园。
社会工作抑郁症青少年案例
![社会工作抑郁症青少年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652a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d.png)
社会工作抑郁症青少年案例社会工作抑郁症青少年案例:标题:重压之下的抑郁少年第一段:引言社会工作中,抑郁症青少年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社交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往往无法有效地应对,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通过列举十个案例,深入了解抑郁症青少年的困境和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第二段:学业压力李明是一名高中生,自小成绩优异,但上高中后,他面临着更大的学业压力。
他每天埋头苦读,为了迎接考试而焦虑不安。
压力的积累让他逐渐陷入抑郁,成绩也开始下滑。
第三段:家庭问题王小芳的家庭关系紧张。
父母经常争吵,甚至动手。
她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对未来感到无望和沮丧。
她逐渐变得情绪低落,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第四段:社交困难张华是一个内向的青少年,他很难与人交流和建立友谊。
在学校里,他经常感到孤独和被排斥,这加重了他的抑郁症状。
他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来提升自信和改善社交技巧。
第五段:自我认同问题杨丽是一个身体发育早熟的女孩,她面临着自我认同问题。
她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意,常常自卑和羞愧。
这种心理负担让她很难与同龄人建立深入的友谊。
第六段:亲友关系问题刘明的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们希望他能成为一名医生。
然而,刘明对医学没有兴趣,他更喜欢音乐。
这种巨大的期望压力让他倍感沮丧和无助,他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和引导。
第七段:挫折与失落王明是一名运动天才,但一次严重的运动伤害让他无法继续从事喜爱的运动。
他感到失落和无助,开始产生自我怀疑和负面情绪。
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他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
第八段:家庭经济困难陈小红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她无法享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生活。
她感到自卑和无助,不愿与人交往。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经济援助和心理支持,帮助她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第九段:暴力与虐待张亮生长在一个暴力和虐待的家庭环境中。
他经历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导致他产生了严重的抑郁症状。
社会工作者需要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心理治疗,帮助他走出困境。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f48d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e.png)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在社会工作领域,青少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群体,他们面临着诸多成长和发展的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和帮助。
以下是一个关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工作者是如何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小明是一名14岁的初中生,他在学校表现不佳,成绩一直处于下游,老师和家长都对他的学习状态感到担忧。
经过和小明的交流,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明的学习状态背后隐藏着一些家庭和心理问题。
小明的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和家庭琐事争吵,导致家庭气氛紧张,父母对小明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给小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同时,小明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他觉得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产生了自卑情绪。
社会工作者首先与小明的家庭成员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了家庭内部的矛盾和问题,改善了家庭氛围。
接着,社会工作者和小明进行了心理辅导,帮助他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增强自信心,学会面对挫折和压力。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联系了学校老师,制定了针对小明的学习计划,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小明的学习状态逐渐好转,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家庭关系也变得和睦起来。
这个案例充分展现了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不仅要关注青少年的问题,还要从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地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同时,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青少年社会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心理辅导、家庭关系调整、学习指导等多种手段,不能片面地看待问题,要全面地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心理状态。
总之,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社会工作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青少年个案工作案例
![青少年个案工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e5526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1.png)
青少年个案工作案例青少年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个案,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以达到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的。
下面,我将结合一个具体案例,介绍青少年个案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
小明,17岁,是一名高中生。
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和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关爱。
小明从小就缺乏安全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情感。
近期,小明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问题行为,成绩下滑,情绪低落,与同学关系紧张。
首先,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问题根源。
通过倾听和引导,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明的问题主要源于家庭环境和情感缺失,缺乏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保持耐心和同理心,让小明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其次,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状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社会工作者发现小明的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他们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意识,对孩子的情感需求缺乏关注。
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引导父母重视家庭教育,培养亲子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学校老师和辅导员进行合作,共同关注小明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学校的支持和关怀,小明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和关爱,增强自信心,逐渐走出情绪低谷,重拾学习的动力。
同时,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引导小明参加一些适合他的兴趣班和社交活动,帮助他建立新的社交圈子,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增强社交能力和自我认同感。
最后,在整个个案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及时进行跟进和评估,确保工作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小明的案例中,通过家访、心理辅导、学校支持和社交活动的参与,小明逐渐走出了困境,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情绪也得到了调整。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青少年个案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同理心和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一、基本资料:马艺,女,是一名初二的学生,近半年来常与不良少女集会,并参与打架斗殴,并酷爱网络游戏,天天沉迷于网吧,原来学习成绩还算可以,目前成绩一落千丈。
父亲知道她的这一情况后,天天看着她不让她与不良少女接触,到网吧里看着劝她也无法将她劝回。
后来,马艺不仅三天两头旷课,甚至经常一星期不回家,只愿意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
现在,马艺的父亲天天在家看着孩子,即不能外出打工维持生活,马艺也不能正常学习。
马艺的父亲很苦恼,找到社会工作者。
二、背景资料马艺的父母已离异多年,她目前由父亲抚养,母亲另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所付的生活抚养费很少,也不经常来看她。
其父迫于生计,父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马艺的学习,甚至她的生活也只是给她一些钱,让马艺自己做或者买些吃的。
马艺与父母沟通得很少,平时也很少与长辈人群沟通,话语很少。
从小生活很自立,在学习方面也很少让老师和家长操心。
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学习很吃力,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
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极少交往,很少与人言语。
由于无人看管,性格冷漠,她结识了校外社会闲散人员,觉得她们能给她关爱,找到了友谊。
出于义气,也参与到她们的打架等不良事件中。
三、主要问题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
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四、问题分析案主主要面临的困境有:案主与不良人群交往,影响正常生活、学习;沉迷网游、难以自拔的现状;案主与父亲之间关系不良,亲子沟通存在障碍,以及案主对母亲冷漠的态度;小艺在校表现不佳,学业有困难,存在逃学等不良行为;家庭拮据的经济状况。
由于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对生活和学生产生厌倦心态,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
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
在精神上找到了依托,在行为上找到了新的逃避方式。
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
五、理论基础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⑴青少年服务中,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和技巧性的特点;⑵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既包括青少年的需要评估,也包括开展专业服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估;⑶服务计划的制订必须充分尊重青少年的意愿;⑷服务计划实施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着重在提升青少年能力、改善支持关系、优化朋辈群体、整合社区资源、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开展各类介入和行动;⑸评估应兼顾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
六、个案评估在案主父亲的引导下我们和案主有了第一次的接触交流,经过首次的沟通我们对案主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分析。
依据社区居委会所掌握的资料对该案主的介绍和与案主的具体谈话我们初步的对案主进行了一个问题的评估。
马艺的父母已离异多年,她目前由父亲抚养,母亲另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所付的生活抚养费很少,也不经常来看她。
其父迫于生计,父亲四处打零工挣钱,没有时间过问马艺的学习,甚至她的生活也只是给她一些钱,让马艺自己做或者买些吃的。
马艺与父母沟通得很少,平时也很少与长辈人群沟通,话语很少。
从小生活很自立,在学习方面也很少让老师和家长操心。
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学习很吃力,再加小艺非正常的家庭生活,很少得到家人的关爱,心理逐渐冷漠。
但是较好的一点是她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案主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正是不成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
最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
她的问题特殊性在于以讨厌现实、逃离现实、不愿面对现实为根源。
七、服务模式考虑到案主的年龄和现实中的问题我们决定采用现实疗法帮助她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现实的真实呈现来使其看清问题的实质。
如果再在此情形下采用理性情绪疗法,我们怕案主无法在迷茫的思维中重新思考。
所以还是用事实来说话,让案主自己在现实中弄明白自己的忧虑是不必要的,上网逃避是更不对的。
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问题。
现实治疗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与她人交往的影响。
它强调人不能靠情绪产生行动,强调我们应该先行动,在行动中改善情绪与观念。
在治疗过程中社工是一个模范、也是一个教师,她要让案主感受到关怀与体谅,也要对案主进行行为示范、指导和监督。
八、服务计划目标:改变案主逃避真实生活的生活状态,帮助其发现自己生活的温馨。
认识到自己的偏差,走会到自己常规的人生轨道。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一)接案:本案是在社区发掘到的个案。
我们先了解基本情况,并约定上门走访的时间。
(二)初次接触,资料收集并研究。
(三)得到案主信任,确认工作关系。
(四)进一步接触案主,切入到工作重点。
(五)帮助案主做好接受现实的准备,并与其共同克服可能存在的困难。
(六)着重注意案主的心理变化,时时给予关心、引导和帮助。
(七)积极帮助案主与父母和周围的同学搞好交流沟通,预防案主可能存在的情绪波动。
(八)跟进服务,如果案主的状况良好,工作员结案。
九、服务过程第一节: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协助案主缓解网络成瘾的情况。
例如,拓展马艺其她的兴趣活动,参加社会工作者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等等。
第二节:社会工作者与马艺及其父亲进行会面,提供父女交流的机会。
一方面,协助马艺了解母亲对她的关爱,鼓励马艺关心体谅母亲;另一方面,帮助父亲了解马艺的想法和需要,改善和提高亲子沟通的技巧。
第三节:修正马艺的不良行为,改善其留宿网吧、彻夜不归、逃学旷课的行为。
初次会谈评估:案主的状况还算正常,她也乐意接受我们的帮助。
总体而言,谈话中案主处于被动状态,我们提到哪个话题,她就会跟到哪里。
其中有几次她讲话很激动,案主对我们的帮助也十分积极的配合。
她没有做出排斥的行为活动,而且我们彼此基本上了解了对方,就其自身问题的相关信息资料搜集来讲,也基本上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初步评估(案主问题的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分析了案主的问题,案主性格内向,在生活中不爱说话,不善焦交际。
第二次谈话我主要了解了她前两天的想法,和与父母关系的改善发展,并且协助她制定了下一步的实施计划。
第二次谈话感悟:此次谈话比上次要顺利的多,谈话的目标是帮助她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发挥自身解决问题的潜力。
这一预期的目标也基本实现,案主自己的成长动力很强。
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影响和产生目前问题的因素,帮助案主认识到这些诱因的存在。
使其自己有意识的去解决此类问题。
在这两次的谈话中反映出的一个个人问题是,工作的经验贫乏和谈话技巧的不足。
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实践中改进。
第三次谈话时,小艺的情况有了较大的改观。
她说话的语气有了变化,不再低沉没有生气。
而是脸上的表情也丰富起来,同时她的动作也多了许多。
总之进步是非常明显的,谈话中我们主要听取了她对上次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并且进一步在思想意识上帮助她认识到了问题的可以解决性。
第四次谈话的评估:案主已经在思想意识上完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而且,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
她主动提出了再联系我们,这就是一个进步的体现,相信她可以走好后面的道路。
顺利的结案对我们也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的成长进步也是很大的。
经过了四次谈话,案主在思想意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刚开始她十分的无奈,面对现实无能为力,在我们的帮助下,她渐渐的开始走出被动、躲避。
她慢慢的认识到自己目前的问题实质,开始分析导致自身问题的因素,最终也发觉了自己的不足所在。
从而进一步挑战自己的弱点,走向积极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目标。
十、成效评估就案主的问题来看,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案主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目标,并不像前段时间那样迷惑不解。
案主的心理问题也一天天好转,已有回归家庭的正常生活参与社会正常生活的表现。
根据案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调整计划,做跟进的工作。
邻居也都认为小艺真的变了很多,看到人不会低着头,也会有礼貌地与人打招呼了,那是自信和交际在逐渐恢复的表现。
为了让孩子离开不良环境,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在沈阳找到了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住校的学习方式。
马艺的父亲也为了更好的照顾女儿,也随马艺到学校附近水果超市找到了一份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工作,马艺父女已经基本适应那里的生活,马艺由于学习基础较好很快适应学校生活。
能够回到正常的学校生活,马艺的父亲看到女儿能够正常学习生活了,也能够投入到工作中,保障了基本生活。
十一、个案反思1、社工不宜采用“高压式”的指导方法,这会降低案主的自决。
2、针对案主的不成熟,社工要投其所好,根据案主的喜好进入她的生活,再慢慢去引导她。
工作员要时时关注案主的心理变化,尽快获得案主信任,巩固彼此之间的关系。
3、社工应该学会让案主剖析自己,让她亲自去面对一定的现实。
要培养其面对现实的能力,学会在遇到挫折时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学会向外界求助,学会正确、客观而理性的分析问题的实质。
从而提高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实现自己的健康成长。
4、作为社工人员自己必须有预见性的准备,要有能力引导案主的讲话,不能毫无目的的随案主讲。
这就要事前准备谈话的主题和需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