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模——体能测试数学模型论文
数学建模竞赛优秀大学生论文
数学建模竞赛优秀大学生论文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得到众人的重视,因此数学建模也被逐渐的引起重视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建模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
数学建模优秀论文篇一:《数学建模用于生物医学论文》1数学建模的过程1.1模型准备首先要了解实际背景,寻找内在规律,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提出问题。
1.2模型假设在明确目的、掌握资料的基础上,抓住问题的本质,舍弃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做出合理的简化假设。
1.3模型建立在所作的假设条件下,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去刻画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一个数学结构,即数学模型。
原则上,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上,选择的数学方法应越简单越好。
1.4模型求解建模后要对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求解会涉及图解、定理证明及解方程等不同数学方法,有时还需用计算机求数值解。
1.5模型分析、检验、应用模型的结果应当能解释已存的现象,处理方法应该是最优的决策和控制方案,所以,对模型的解需要进行分析检验。
把求得的数学结果返回到实际问题中去,检验其合理性。
如果理论结果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就可以用它来指导实践,否则需再重新提出假设、建模、求解,直到模型结果与实际相符,才能进行实际应用。
总之,数学建模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不可能用一些条条框框的规则规定的十分死板,只要是能够做到全面兼顾、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最终检验结果合理,都是一个好的数学模型。
2数学建模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2.1DNA序列分类模型DNA分子是遗传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许多生命科学中的重大问题都依赖于对这种特殊分子的深入了解。
因此,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功能的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重大的课题之一。
DNA序列分类问题是研究DNA分子结构的基础,它常用的方法是聚类分析法。
聚类分析是使用数据建模简化数据的一种方法,它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类或者簇,同一个簇中的数据有很大的同质性,而不同的簇中的数据有很大的相异性。
在对DNA序列进行分类时,需首先引入样品变量,比如说单个碱基的丰度、两碱基丰度之比等;然后计算出每条DNA序列的样品变量值,存入到向量中;最后根据相似度度量原理,计算出所有序列两两之间的Lance与Williams距离,依据距离的远近进行分类。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专业推荐范文10篇)
大学生数学建模是一项基础性得学科竞赛,可以交流更多得经验,学习更多得知识,所以大学生数学建模很受学者们得欢迎,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大学生数学建模论文专业推荐范文10篇之第一篇:数学建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影响得调查研究---------------------------------------------------------------------------------------------------------------------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网以调查问卷得形式和线下访谈得方法 ,对笔者所在学校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得同学和未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得同学对数学建模对自身综合素质得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数学建模学习和竞赛对其自身综合素质得提升是有帮助得,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建模得意义认识还不到位。
文章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笔者得切身体会对地方高校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及学生参加竞赛提出某些建议。
关键词:数学建模; 大学生; 综合素质; 研究;一、前言随着社会得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想要在激烈得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不断提高自己得综合素质,而良好得综合素质不仅应具有坚实得理论基础,扎实得专业知识,还应该具有较强得创新能力、与他人合作得能力、较强得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稳定得心理状态。
许多科学家断言未来科学技术得竞争是数学技术得竞争,这无疑对数学能力提出了更高得要求,不可否认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及建模竞赛是提升大学生数学能力得有效途径。
关于大学生体质评价的数学模型
参考文献 [1] 王俊明,王玲,王萍.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重指标的回归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80-82. [2] 汪广茂.高等院校学生健身意识与体质现状[J].中国临床康复. 2003,9(7):1470-1471. [3] 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4. [4] 张尧庭,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现代服务 中国科技信息 2009 年第 10 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y.2009
关于大学生体质评价的数学模型
杨雪婷 余青 罗云志 衡阳师范学院数学系 421008
摘 要 增强大学生体质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运用计算机 软件与数学软件,对衡阳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的数 据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通过对数 据库的处理,建立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关键词 体质;大学生;数学模型
掌握检索资料的方法,为他们毕业后能够 继续地学习打下基础。好的图书馆应当能 够吸引学生,让学生流连忘返,让学生在 走上社会后,仍然对图书馆保有良好印 象,愿意继续进入图书馆去阅读和学习。 这一切要求图书馆有合理的馆藏、真诚的 服务态度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围。
3.3 独立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感的发挥 图书馆作为高校的辅助机构以及接受 公共经费的机构,理应接受高校和社会的 指导,适应高校和社会的要求。但是同时 图书馆应当具有一定自主性,不能将短期 利益放在首位。从图书馆的历史发展看, 图书馆向来就是一个读书治学、陶冶情操、 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图书馆无论发展到 任何阶段,这些基本性的社会责任是不能 缺失的,如果缺失了这些基本性的责任,而 一切跟随市场需要走,那就和书店没有什 么区别了。高校图书馆尤其应当明确自己
毕业设计(论文)-体能测试讲解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论文设计选之体能测试时间安排1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摘要:本文讨论了体能测试时间安排的优化模型。
基于不同的考虑,分别得到如下模型:模型Ⅰ:对体能测试的五个项目运依据“排列论”的相关知识,利用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得到每名学生测试完时的平均等待时间。
模型Ⅱ:优先考虑测试场地的最大容量,并且场地得到充分利用。
根据SAS系统proc univariate 过程,做出所有参加体能测试的班级人数的“茎叶图”(班级人数茎叶图表),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
并利用组合知识对所有班级分组(表2),此时考虑每项测量仪器的数量以及每个学生完成测试所用的平均时间,对每次进入测试的班级进行测试仪器的分配。
依据相关数据,做出各班参加体能测试的具体时间安排表。
模型Ⅲ:优先考虑测试时间,将测试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设每次进一个班,根据体能测试所需的条件,列出相应的关系式。
由“模型Ⅱ”的“茎叶图”所得的数据,运用LINGO软件和Mathmatica 软件进行计算,得出较精确的体能测试时间安排表(表5)。
最后通过对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Ⅲ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较符合实际的体能测试的方案。
关键词:排队论茎叶图类举法一、问题重述如今大学生体质下降是一个普遍问题,一些学生常常睡懒觉、不锻炼,还养成了抽烟、喝酒、长期上网等不良生活习惯。
既耽误学习又对身体非常不利。
在此情况下,某学校为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按照教学计划分别对各班学生进行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的体能测试。
其相关数据如下:可省去录入时间。
另外,学校安排每天的测试时间为8:00-12:10与13:30-16:45两个时间段。
5项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测试项目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但要保证同一班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
并且在整个测试所需时间段数最少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学生的等待时间。
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述各班测试时间安排问题,并给出算法。
尽量用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为学校工作人员及各班学生表示出测试时间的安排计划。
体能测试最优时间安排的数学模型
体能测试最优时间安排的数学模型数学与信息科学系摘要:运用集装箱装备的思路,借助Matlab6.5程序,较方便快捷地得到各班级在时间安排上的最佳组合,确定了一个最优的时间安排表;并运用流水线设计原理进一步优化模型,使得模型的实用性得到推广.由此,对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各问题给出了完整的解答.关键词:排序优化;集装箱;流水线原理一.问题的描述某校安排56个班的学生进行体能测试,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见表1.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该校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3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1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2台.前4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试(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分别为10、20、20、15s,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试5个学生,需要3.5min.5项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测试项目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请你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述各班测试时间安排问题,给出该数学问题的算法,尽量用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为学校工作人员及各班学生表示出测试时间的安排计划.并对学校以后的体能测试就引进各项测量仪器的数量、测试场所的人员容量等方面提出建议,详细要求参照200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的D题[1].二.模型假设和符号2.1 模型的假设(1) 同一班学生的学号相连,按学号顺序测试每人可节省5s录入时间,故设一个班集体测试,且每班同学都按照其学号相连的顺序进行测试;(2) 忽略班与班之间进场交替的时间;(3) 假设每个班进入场所后全部测试完毕方退出,且忽略测试项目间的转换时间;(4) 假设体能测试中没有发生突发情况(如:某同学反复重测一个项目,工作人员的仪器突发暂时性的停止运作等),且测试中所有项目均连贯进行,无人员闲置,空等的现象发生.2.2 变量及符号(表2)表2 变量及符号三.问题分析(1) 模型Ⅰ集装箱装配集装箱使用的特点之一,必须将货车完全装满,不容许欠装,由于在装车时,一辆车既可以装一种箱型又可以多种箱型混装[2].所以联想到与本问题有相似之处,可将班级测试完成的时间看作箱子,而规定的时间段看作货车.于是此问题就成了箱子装进货车的问题.(2) 模型Ⅱ流水线工序安排模型流水线的基本原理是把一个重复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前一个子过程为下一个子过程创造执行条件,每一个过程可以与其他子过程同时进行.流水线各段执行时间最长的那段为整个流水线的瓶颈,一般地,将其执行时间称为流水线的周期[3].考虑到与本问题有相似之处,于是将体能测试看成一条完整的流水作业,生产人员看作是体能测试中的工作人员,测试人员看作是生产零件,所以此问题就成了零件加工的问题.测试项目的相关数据见表3.表3 测试项目数据根据表3,测试中平均每人消耗在台阶测试项目的时间最多,因此可以假设,某班同学全部完成台阶测试时,已经测完了其他项目,这样在模型的合理假设下就可以把一个班所花费的最长时间计算出,10/T n t i ⨯= (1) ()()x T T x n t i /10/+⨯-=()的个位数为n x (2) 其中n 表示每个班级人数;当n 为10的倍数时用式(1),当n 出现个位数时用式(2).此式可求出每班完成所有项目所用的最少时间.四.模型的建立(1) 模型Ⅰ集装箱装配 将班级测试所耗时间看作是集装箱,而将规定的时间段看作货车.由于台阶设备有2台,可同时测试10人,所以为了能够充分地利用台阶测试的资源去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消耗,将班级进行凑整组合(计算机编程语言代码见附录所示).经过计算机的合理筛选,定了初步的分配方案.为达到最优化设计目标函数,即t n T G i i ∑-=1min 1 (3) t n T G i i ∑-=2min 2 (4) 函数(3)表示装入尽可能多的组合班级让其在第一个时间段剩余时间最少;函数(4)表示装入尽可能多的组合班级让其在第二个时间段剩余时间最少.(2) 模型Ⅱ流水线设计方式 由于“流水线设计式”体能测试的基本原则是测试效率高,这包括了减少工作人员的使用,减少生产时间,平衡测试各环节,减少测试人员回流等内容.①求流水线的最佳编制效率E()[].,3,2,1%,100/max =⨯∙=k n T E N k (5) 一般流水线的编制效率要求在85%以上,所以在求解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其效率达到最大.②求解各工序的最优分配让测试过程保持平衡,并且耗时最少,使录入时间和测试时间以及中间项目转换时间的总和最少,可以得出流水线作业的最优化目标函数G.,2,1,max =⨯+⨯=∑k G N w T w k s m m (6) 权数的确定可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一般可设为1.五.问题求解(1)模型Ⅰ集装箱装配求解为使G 1 (即规定时间段剩余时间)达到最小值,进行班级最优组合安排,计算机处理流程图见图1所示.按照计算机处理模式(详见附录部分),可以得到表4.图1 集装箱装配解题流程图(2) 模型Ⅱ流水线设计方式求解观察函数(3)可知,当T 为定值,N k n max ∙的值达到最大时,E 的值能达到最大(即效率最大);为使函数(4)中G 1达到最大,由于∑T m 的确值无法准确算出,但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有些量可根据经验和要求将其定量化,所以只要同时满足上面2个函数式的最值条件,就能算出在非理想化的生活实际中消耗的最长时间.但现设定各项目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的安排,因此∑Tm 能近似的看作为0.所以最后耗时t i 会无限逼近21s ,这样模型Ⅱ的最优解划归为模型1,即可以用和模型Ⅰ中相同的计算求解方法和计算机处理模式进行最优筛选,此处不再赘述.体能测试最优时间安排的数学模型表4六.模型的评价与推广模型符合现代效率经济的相关理论,利用矩阵列表,运用计算机筛选从而大大简化计算过程.从两个模型的实际运用效果上看,上述模型还可以运用于其他领域.如模型Ⅰ可广泛运用于生活中的日常调度,装配问题等,而模型Ⅱ可以广泛运用于企业生产流水线,运输线路以及一些传送运输系统的生活实际问题中.考虑到经费和场地问题,测试仪器不可能无限的增多,所以在尽可能少仪器的情况下达到各测试点基本相同是最理想的,经过计算分析得出,学校应该具备的仪器为身高体重仪器2台,立定跳远、肺活量仪器各4台,握力3台,台阶试验仪器8台.鉴于学校原来所具有的仪器量,因此建议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引进仪器设备为立定跳远、肺活量仪器各3台,握力1台,台阶试验仪器6台.参考文献:[1]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网,/mcm07/problems2007c.asp[2] 党业,王业祥,沈海燕.编制集箱中转装配计划的数学模型的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1995,4(2):8-11.[3] 陈晓鹏,张祖芳,李克兢.服装生产流水线设计和工序分配的优化目标[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56-59.附录:所使用的Visual Basic的程序代码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1 To 56) As Integer, b(1 To 56) As Integer, c(3 To 15)Open “各班级的人数.txt” For Input As #1Open “已经安排好的班级.txt” For Output As #2For x = 1 To 56Input #1, a(x)For d = 1 To 7If a(x) = d * 10 ThenPrint #2, x & “班”, a(x)a(x) = 0End IfNext dNext xFor y = 1 To 55For z = y + 1 To 56For w = 3 To 15If a(y) <> 0 ThenIf a(y) + a(z) = w * 10 ThenPrint #2, y & “班” & “和” & z & “班”, 10 * wa(y) = 0a(z) = 0End IfEnd IfNext wNext zNext yFor i = 1 To 54For j = i + 1 To 55For k = j + 1 To 56For v = 5 To 15If a(i) <> 0 ThenIf a(i) + a(j) + a(k) = v * 10 ThenPrint #2, i & “班” & “和”& j & “班” & “和” & k & “班”, 10 * v a(i) = 0a(j) = 0a(k) = 0End IfEnd IfNext vNext kNext jNext iFor o = 1 To 56If a(o) <> 0 ThenPrint #2, o & "班", a(o) End IfNext oClose #1, 2End Sub。
数学建模论文-体重与身高问题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最为合理的一种假设,设其为指数函数.并根据假 设经过绘图求解、验证得出关于身高与体重的函数模型
为: y = 2.004e0.0197x . 经过分析该模型比较科学的反映出身高与体重的关
表达式为: y = a1x2 + b1x + c1通过 matlab 软件得出数值(详细结果见附录),
我 们 得 出 如 下 结 论 : a1 = 0.0037,b1 = −0.4310,c1 =19.6973 代 入 得
y2 = 0.0037 x2 − 0.4310 x +19.6973
4
假设三 该图象又类似于三次函数在第一象限的走势,我们作出第三种假设.
与其必须满足的条件: a2 的范围 (0, +∞) 和 d 的范围 (0,10) 不符,故假设三
不 成 立 . 而 假 设 四 中 所 求 结 果 a3 = e0 , .6952 b3 = 0.0197 与 其 范
围: a3 ∈(0, +∞) ,b3 ∈( 0, +∞) 完全符合故假设四成立.
又由图可知与原函数图象 y 偏离最远的是图象 y3 、偏离较远的是图 象 y1 、偏离较小的是 y2 、重合最多的是 y4 .所以函数 y4 = 2.004e 0.0197x 即为所拟合的函数也就是所求原函数的解析式.
系.但没有考虑过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衡量体重时应考虑诸多实
际因素.
关键字: 数学拟合
绘图
1
问题重述
通过分析题意作如下重述:
表一是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表:
数学建模论文(最新9篇)
数学建模论文(最新9篇)大学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等特点,知识本身难度大再加上学时少、内容多等教学现状常常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够透彻、遇到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而数学建模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活动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由数学知识通向实际问题的桥梁,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方式。
因此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应加强数学建模教育和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建模思想,认真体验和感知建模过程,以此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其素质和创新能力,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和深入。
一、数学建模的含义及特点数学建模即抓住问题的本质,抽取影响研究对象的主因素,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思维、数学逻辑进行分析,借助于数学方法及相关工具进行计算,最后将所得的答案回归实际问题,即模型的检验,这就是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一般来说",数学建模"包含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分析问题背景,已知条件,建模目的等问题。
2、假设阶段做出科学合理的假设,既能简化问题,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3、建立阶段从众多影响研究对象的因素中适当地取舍,抽取主因素予以考虑,建立能刻画实际问题本质的数学模型。
4、求解阶段对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数学软件及相关的工具进行求解。
5、验证阶段用实际数据检验模型,如果偏差较大,就要分析假设中一些因素的合理性,修改模型,直至吻合或接近现实。
如果建立的模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那么此模型就是符合实际规律的,能解决实际问题或有效预测未来的,这样的建模就是成功的,得到的模型必被推广应用。
二、加强数学建模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一)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修养和素质数学修养和素质自然而然得以培养并提高。
(二)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因此通过数学建模活动学生的视野将会得以拓宽,应用意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和提高。
数学建模论文
关于人体行走机制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人行走时每秒走几步做功做小,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其中在问题一中我们证明出了人体重心在行走时的升高量)(8/2l s l s <≈δ()s l 步长腿长,。
问题二中在把腿比作均匀直杆,行走看作是腿绕腰部的运动的前提下,我们用微元法证明出了单位时间内所需动能为sm v E K 63=()v m ,速度质量。
问题三与问题四在分别假设腿的质量均匀分布和集中在脚部的条件下,我们证明出了每秒行走歩数分别为ml Mgn 43=和mlMgn 4=时做功最小,并结合实际检验出问题三所建立的模型不合理,而问题四所建立的模型合理。
基于问题四质量集中在脚部时所建立的模型,我们给出了不同身高范围的人20秒内做功最小时的行走歩数,例如身高在160-170()cm ,每20秒行走64步最好。
我们进一步地运用了matlab 对最优步数与多走一步或少走一步所消耗的能量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通过能量因数的相关分析,对人在行走时歩数的调整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微元法 最优歩数参考表 能量因数一、问题重述人在行走时会消耗一定的生物质能用以转化为提高人体重心的势能和两腿运动的动能。
本题在假设人匀速行走的前提下,要求我们讨论在做功最小的准则下每秒走几步最合适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问题一:假设腿长l ,步长s ,要求我们证明人体重心在行走时升高)(8/2l s l s <≈δ。
问题二:假设腿的质量为m ,行走速度为v ,要求我们证明单位时间所需动能为s mv 6/2。
问题三:假设人体质量为M ,并且v 一定,要求我们证明每秒行走mlMgn 43=步时做功最小,并分析在)(1,4m l mM≈≈情况下结果是否合理。
问题四:假设腿的质量集中在脚,行走看作脚的直线运动。
证明在v 一定的情况下,每秒行走mlMgn 4=步时做功最小,并分析结果是否合理。
二、问题假设⑴本题所有讨论均在人零负重且正常行走的前提下,假定人体重心在腰部。
数学建模体能测试团队合作
体能测试对各个班级的时间安排模型摘要体能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
对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每天测试的时间为8:00—12:10与13:30—16:45两个时间段,5项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测试项目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针对问题一,立定跳、肺活量及台阶测试人均时间分别为20s、20s、21s,时间相差不大,测量仪器分别为1、1、2台,因此我们考虑每次进四个班级,作为一轮,第一轮测试完毕接着下一轮,依次类推。
台阶测试的时间最长,因此只要台阶测试能够结束,那么在这一轮中,其它项目一定也能测试完毕,因此我们以台阶测试为研究对象,来对各个班级测试时间作一个安排。
计算出每次进150个人测试所用的时间为52min50s,为了便于安排各班级测量,上午、下午,先让满足四个班级为150人的班级进入测试场所测试,当在这个测试时间段内,剩余时间不到52min50s时,让不满足150的班级测试,从而合理利用测试时间,使测试时间段内剩余的测试时间最少,提高测试效率。
对于问题二,由于场所是固定的,且时间安排与场所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可以建议学校增加各项测试仪器的数量,减少测试的时间,从而加快每轮测试的速度,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解决问题一我们主要运用了分段测试的方法,来制定各个班级测试时间的安排计划,解决问题二时,主要根据问题一的结论来分析考虑。
关键词:分段测试每轮测试时间测试时间段1、问题重述1.1问题的背景大学,大部分的时间都需要我们自己支配,大部分大学生在安排自己时间时,往往会把体育锻炼给忽视,因而出现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大学生体质越来越差。
此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今后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是一个安全隐患,因此各个高校为了督促学生锻炼身体,在每个学期末都要进行体能测试.1.2问题参考量身高与体重平均测试时间10s,立定跳20s,肺活量20s,握力15s,台阶试验3min30s,测量仪器分别为3、1、1、2、2台。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10篇)
数学建模论文模板(10篇)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能力培养是本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大学数学作为本科基础教学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途径。
2.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是大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校中高等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知识的应用;只注重数学学科本身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学科之间的结合,这样使学生体会不到数学的真正用处。
为了克服这一教学中的不足,应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理论基本功和数学技能的同时,更具备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3.数学建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数学建模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它能增强学生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社会实践意识。
数学建模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另外,在建模时往往需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用于建模,这无形之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二、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主要措施在教学中渗入数学建模思想,必须改进原有的大学数学教学体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观点、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做调整,以适应新体制下大学数学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1.从教学内容上改进以促进数学建模思想的普及和深入。
科学合理地修订教学大纲和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增加数学建模以及数学实验的教学环节势在必行。
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和数学建模的思想和理念,我校主要从课堂上和课外两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在不改变现行课程主体结构下,教师从概念引入、定理证明、例题编排、课后练习各个教学环节都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这需要教师挖掘数学课程中能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合理地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穿去,从而展示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高职学生职业体能的数学建模分析及改善策略
人才培养高职学生职业体能的数学建模分析及改善策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程二平【摘要】本文基于职业体能是各个岗位必备条件之一的思想,针对坐姿型专业学生的体测数据,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将体能测试中的8个项目抽象为基础体格、腰部协调性、肢体力量等三个因子,评估学生的体能素质,利用k-means聚类法将学生分为三类。
结果发现,体格偏胖的学生,在肢体力量、腰部协调性方面表现都有待加强,对应地提出在体育课上应尽量安排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以改善、加强学生的职业体能。
【关键词】职业体能因子分析k-means聚类坐姿型【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0-0131-05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大体上以高职院校统一安排的普适性的必修课程为主,以部分选修课为辅,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修。
总体上看,体育课程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不太重视学生职业体能素质的培养,没有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与专业未来的职业对接的体育运动课程。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每一种技能工作都有一定的劳动姿态,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有特定的要求。
关注并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水平,有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
与职业有关的身体素质包括基础体格、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度、心肺功能、灵敏性等。
不同的职业类型对体能素质的要求有较大的不同,如站姿操作型对肩带肌、躯干肌、脚掌肌、下肢静力性耐力、身体协调性等要求较高,这些身体素质可以通过太极拳、跆拳道、跳绳等运动提高;户外操作型职业对身体协调性、上下肢灵敏性、复杂条件反应速度等要求较高,这些身体素质可以通过器械健身、爬杆、足球等训练提高。
因此高职院校应考虑将学生学习兴趣与体能培养融合,设置与专业未来职业相适应的体育课程,使发展体育技能与增强学生体质相统一,以提高学生的职业体能。
但有关职业体能的研究还不多见,高职院校也还找不到一种比较好的办法。
数模体能测试数学模型论文
数模体能测试数学模型论文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体能测试时间安排优化模型摘要本文讨论了一类时间表优化问题。
首先,我们根据机器测试时间和台数求得所需总时间段数的下届为4。
在同一个班级人数不进行分组的前提下,将56个班级分成19个小组,计算出每个小组测试完所有项目所需的时间。
然后建立了0-1规划模型,将这19个小组的时间段放入每天的两个测试时间段内,使得全部放完这19个小组的时段所需要的总测试时间段数最少,并求得最少测试时间段数恰好为下届4段。
其次,为了节省学生等待时间,我们将每个班级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为20人,共分成103组。
由于这20人最多来自两个不同的班级,我们求得完成20人的时间只可能为425秒、430秒、435秒这三种情况。
这样将原来问题转化为怎样用最少时间段数放入102个435秒。
通过求解得到的时间段数为4段,,等待时间最长的同学仅需等待分钟,从而说明了分组的必要。
最后,通过给出了每项测试的人均时间应该相等的结论,用来配置机器台数,并讨论了场地容量对所需时段和等待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等待时间时间段数时间等级分组一、问题重述某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
该校引进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3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1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2台。
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4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试(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分别为10秒、20秒、20秒、15秒,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试5个学生,需要3分30秒。
每个学生测试每个项目前要录入个人信息,即学号,平均需时5秒。
仪器在每个学生测量完毕后学号将自动后移一位,于是如果前后测试的学生学号相连,就可以省去录入时间,而同一班学生的学号是相连的。
数学建模论文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问题
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五一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它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授权五一数学建模联赛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等)。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为(从A/B/C中选择一项填写):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2.3.日期:年月日获奖证书邮寄地址:邮政编码编号专用页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裁剪线裁剪线裁剪线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参赛队提前填写好):题目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问题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问题将为如何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有现实指导意义。
针对问题一第一小问,根据各项体质健康测验的结果,依其体重指数将学生分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四组,以体重指数为自变量,其他体质健康指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均数的多重比较。
得出最终结果:正常体重学生心血管功能、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下肢爆发力等基本上优于低体重组、超重、肥胖组学生;低体重、超重、肥胖(除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外)对学生身体机能、素质均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问题一第二小问,假定总体服从正太分布,进行区间估计得到置信区间,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可能出现偏差的数据,最后得出数据的正确率。
数学建模在体育达标成绩设定中的运用
赵建芳高强李爱君
摘要:我国从2004年开始进行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测 验,在实施的五年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了固有的劣势和局限, 无法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制订合理的体育体质健康达标成 绩,本文利用数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达标成绩与身体 条件各个变黾满足的线性方程,从而做到针对不同身体条件 不同的,但是能够发现各个参数之间的值是存在着关系的, 从数学上来说,如果将身高、体重、体育成绩等看作变量, 则它们为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是非确定性的,但是可以通 过其中已经确定的变量值去估计另外变量的结果,这就是数 学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设运动员成绩满足下列回归方程: y
姓名 身高 体重 (米) 原峰 王凡 刘一川 朱磊 郑攀 朗聪 李伟欣 李金林
1.8
达到的成绩,将此作为他自身的达标分数,从而可以摆脱陈 旧的体育达标成绩测验体系,达到“量身订制”的效果。
三、结论
肺活量 心率 (万)
O.51
0.55 0.5
胸围 (米)
腿长 (米)
0.9
O.88 O.95 O.86
so.
立定跳 lOff眯 远 (米)
2.7 2.55 2.58
2.7 2.67
本文针对学生基本身体条件进行回归预
测,得出了各达标测验项目成绩的预测方程, 该方程式简单直接,教师完全可以直接将数 据套入使用,可以得出更为合理的考核标准, 在本校学生内部的试验也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 可。相信该方法对于今后在达标测试时可以起 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当然本文在分析过程中依 然存在着不足之处,这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 中进一步的检验与优化。
0.48
O.4
0,62
o.7 0.64 0.64
3.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能测试时间安排优化模型摘要本文讨论了一类时间表优化问题。
首先,我们根据机器测试时间和台数求得所需总时间段数的下届为4。
在同一个班级人数不进行分组的前提下,将56个班级分成19个小组,计算出每个小组测试完所有项目所需的时间。
然后建立了0-1规划模型,将这19个小组的时间段放入每天的两个测试时间段内,使得全部放完这19个小组的时段所需要的总测试时间段数最少,并求得最少测试时间段数恰好为下届4段。
其次,为了节省学生等待时间,我们将每个班级人数进行分组,每组为20人,共分成103组。
由于这20人最多来自两个不同的班级,我们求得完成20人的时间只可能为425秒、430秒、435秒这三种情况。
这样将原来问题转化为怎样用最少时间段数放入102个435秒。
通过求解得到的时间段数为4段,,等待时间最长的同学仅需等待分钟,从而说明了分组的必要。
最后,通过给出了每项测试的人均时间应该相等的结论,用来配置机器台数,并讨论了场地容量对所需时段和等待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等待时间时间段数时间等级分组一、问题重述某校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各班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测试包括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和台阶试验共5个项目,均由电子仪器自动测量、记录并保存信息。
该校引进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器3台,立定跳远、肺活量测量仪器各1台,握力和台阶试验测量仪器各2台。
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4个项目每台仪器每个学生的平均测试(包括学生的转换)时间分别为10秒、20秒、20秒、15秒,台阶试验每台仪器一次测试5个学生,需要3分30秒。
每个学生测试每个项目前要录入个人信息,即学号,平均需时5秒。
仪器在每个学生测量完毕后学号将自动后移一位,于是如果前后测试的学生学号相连,就可以省去录入时间,而同一班学生的学号是相连的。
学校安排每天的测试时间为8:00-12:10与13:30-16:45两个时间段。
5项测试都在最多容纳150个学生的小型场所进行,测试项目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参加体能测试的各班人数见附表。
学校要求同一班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并且在整个测试所需时间段数最少的条件下,尽量节省学生的等待时间。
请你用数学符号和语言表述各班测试时间安排问题,给出该数学问题的算法,尽量用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为学校工作人员及各班学生表示出测试时间的安排计划,并且说明该计划怎样满足学校的上述要求和条件。
最后,请对学校以后的体能测试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如引进各项测量仪器的数量;测试场所的人员容量;一个班的学生是否需要分成几个组进行测试等。
二、问题分析首先,我们在不考虑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的情况下,求解最小的时间段数和学生等待时间。
通过对机器台数、每个项目测试时间和场地容量等因素的分析计算,我们将所有的56个班级人数划分成19个小组,其中最后一个小组只有2个班级,其余小组的班级数量均为3。
并且,每个小组内的班级人数比较接近,这样可以减少等待时间。
我们算出每个小组测试所需要的最少时间,然后将19个小组的时间段进行合理组合,以便得到最少的时间段数能包含这所有的19个时间段。
其次,在保证时间段数最少的情况下,若我们将同一班级人数进行合理的分组,按照我们定义的等待时间,没有进入测试场所的同学不算是等待,这样可较大程度上节约学生的等待时间,从而说明分组是必要的。
三、模型假设和符号约定(1)忽略人员进入和离开测试场地所用时间;(2)假设学生等待时间指该生进入测试场地后开始的等待时间,不考虑其在未进入测试场地之前的时间;(3)把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台阶实验测试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四、五项测试;(4)五个测试项目没有先后顺序;(5)任何班级的学生做完所有测试即可离开场地;T——第i轮测试所花费的时间;(6)in——第i个班级的人数。
(7)i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由于56个班级的总人数为2036,假设每台机器不停止工作,所有人完成第一项测试至少需要2036×10÷3+56×5=(s)。
同理可得所有人完成第二、三、四、五项测试至少需要的时间分别为41000、41000、15550、43036秒。
那么,至少需要43036秒才能让所有人完成全部的测试项目。
由于时间段长一次为15000秒、11700秒,因此至少需要4个时间段才能完成所有人的测试项目,即时间段的下届为4段。
在不对单个班级进行分组的前提下,由于第五项每次可以测5名学生,且有两台机器,则对不同班级的总人数,可得班级测试完第五项所需时间分布表:班级人数为n 时测试台阶实验所需时间计算公式为:t=⎥⎥⎤⎢⎢⎡10n +5 定义:在只进行第五项测试时,把所有人数可能不同但测试完第五项所需时间相同的班级称为一个时间等级。
例如:班级人数为35和40的两个班级分别做完第五项测试所用时间均为845秒,那么按照,这两个班级为同一时间等级。
命题1:假设同一班级的人数不在进行分组,若每次同时进入测试场地的班级数为3,且每个班级的人数不小于17人时,那么有:同时进入场地的3个班级全部完成第二项、第三项、第五项测试所需时间与这3个班级完成所有五项测试所需时间相同。
证明: 假设同时入场的班级分别为1c 、2c 、3c ,其人数分别为1n 、2n 、3n 。
(1) 现让这三个班级分别去做第二、三、五项测试,这三个班级都已经完成各自的测试称为第一轮;(2) 第一轮测试完成后,让1c 班去做第三项测试,让2c 班去做第五项测试,让3c 班去做第二项测试,这三个班级都已经完成各自的测试称为第二轮;(3) 第二轮结束后,依次类推,让1c 班去做第五项测试,让2c 班去做第二项测试,让3c 班去做第三项测试,这三个班级都已经完成各自的测试称为第三轮。
如表2所示:在第一轮中,1c 班的第一个学生在做完第二项测试后,该同学完全可以利用等待该班第二位同学的第二项测试的时间去进行第一项测试(共需要10+5秒),而当他测试完第二项时,1c 班第二位同学依然在进行第二项测试,而此时1c 班的第一个同学再去做第四项测试,由于1c 班的人数不小于17,因此1c 班还有部分同学尚未完成第二项测试。
1c 班的第二个同学完全按照该班第一个同学的路线进行,以此类推。
那么该班级除了后两位同学,其余均可以在1c 班全部测完第二项之前,也完成第一、四项的测试。
倒数后两位可以在第二轮开始,即1c 进行第三项测试时,离开1c 班队列去做完第一、四项测试,然后回到对列继续等待第三项测试。
由于第三项测试的机器为三台,第四项测试的机器为二台,完全足够,并且在第一轮中1c 和2c 班分别做第二、三项的时间均为20秒每人,2c 班的同学的路线与1c 班相似。
对于3c 班也可以在第一、二、三轮测试的间隙完成第一、四项的测试。
另外,第二、三项测试需要20秒,而第五项测试序言210秒,但可以同时测试5人且有2台机器,那么人均耗时约为21秒。
并有以上的命题讨论我们知道若三个班级的人数相差不大,则比较节约时间,因此我讲56个班级分组,每组的班级同时入场。
情况一:若该组中的三个班级人数为1n 、2n 、3n 均处于同一时间等级,则完成第一轮测试所需时间为:1T =210•⎥⎥⎤⎢⎢⎡101n +5 (这里「」是上取整数函数); 这是因为若班级人数1n 、2n 、3n 处于同一时间等级,则显然有:20×2,1max =i {}≤i n 210×⎥⎥⎤⎢⎢⎡101n ; 再加上第一位同学录入学号的5秒,则完成第一轮总共所需时间为:1T =210•⎥⎥⎤⎢⎢⎡101n +5 同理可得第二、三轮时间分别为2T =210•⎥⎥⎤⎢⎢⎡102n +5和3T =210•⎥⎥⎤⎢⎢⎡103n +5; 则完成三轮测试所需的时间为:T =1T +2T +3T =∑=•31210i 「10i n 」+15 (1) 有上面的分组我们可以知道除了第6、19两组,其他分组均出在同一时间等级,可按照(1)式计算完成时间(结果见表5)情况二:若三个班级不全处于同一时间等级,则由于人数不同有多种情况出现,具体情况时具体计算这里不给出计算公式。
表3中有两组的班级不同一时间等级,这两组为第6组和第19组。
现在分别计算器完成时间:测试所需的总时间T=4695秒。
综合上面两种情况,我们得到所有组合做完全部测试的时间如下表所示:使得所需的总时间段数最少。
设n 表示所需的时间段总数,i t 表示表5中第i 个组合所需时间,j s 表示第j 个时间段长度,其中i =1,2,...19;j =1,2,...n .显然有:j s =⎩⎨⎧.11700,15000段,若这个时段为下午时;若这个时段为上午时段, 进一步假设0-1变量j i c ,:j i c ,=⎩⎨⎧,反之个时间段;组被分配到第若第0,1j i ,其中i =1,2,...19;j =1,2,...n .即得到0-1规划模型一:min n ,..t s ∑=nj j i c 1,=1; i =1,2, (19)j i i j i s t c ≤•∑=191,; j =1,2,...n .上述模型中:第一个约束表示每个组能且只能安排在某一时段;第二个约束表示安排进任一时段的所有组的测试总时间必不大于该时段长度。
利用LINGO 编程解得结果如下:4,故以上结果为最优方案。
对于以上的方案,基于假设(2)和(5),每个组最后一名离开的同学(在该组中等待时间最长)等待时间完全由分组情况决定,与该组进入次序无关。
因为最后一名同学的等待时间即为该组所需时间减去275秒(每个同学完成五项测试的时间)。
则由表5可得,每组等待时间最长的同学的等待时间。
第一组最后一名同学总等待时间为1275-275=1000秒;第19组最后一名同学总等待时间为4420秒(约个小时)。
等待时间较长,需要改进.当班级人数较多时,若不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组会使得学生的等待时间较长。
为了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可以将同一个班级人数分组进入场地进行测试。
现在考虑对同一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的情况。
命题2:若每次同时进入场地的人数为20人,且这20人学好顺序相连,则完成这20人全部的5项测试最少需要425秒,且可以达到425秒。
证明:首先证明至少425秒。
因为即使不考虑其他4项,只做完第五个项目,这20人就需要425秒(见表1)。
其次证明可以达到425秒。
我们假设这20人的学号次序为从1到20,则让学号为1到5的学生测试第一台台阶试验机,与此同时让学号为6到10的学生测试立定跳远,让学号为11到15的同学测试第二台台阶实验机,让学号为16到20的同学测试肺活量。
如下图所示:立定跳远肺活量台阶实验台阶实验学号学号号与61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