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诗词100首

合集下载

太极诗词100首

太极诗词100首

太极诗词100首1.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

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

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3.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

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4.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

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5.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

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6.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

习文兼习武,功到自然成。

7.虎为百兽王,百米四五秒。

入园无忧患,羊来四处逃。

8.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

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9.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

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10.莫怨读书少,书少亦能拳。

生活尽法理,人忆杨露禅。

11.春雨含温润,秋风呈干裂。

吐丝何其缓,闪电何其疾!12.学拳莫急功,三年一小成。

大多四五月,学者杳无踪。

13.学拳六七年,功夫到中成。

招熟求懂劲,融汇能贯通。

14.学拳十年功,太极求大成。

能化亦能发,江湖任纵横。

15.若习太极艺,需下苦功夫。

明师真传授,时间分外余。

16.一物降一物,绝招终不绝。

技法求新变,闭门不可学。

17.拳理多不变,招式可更改。

运用无常势,能高亦能矮。

18.大架与小架,各自有长短。

步小难平稳,步大行动缓。

19.初学大功架,舒展莫心急。

犹如写大仿,容易出腕力。

20.习拳先舒展,渐渐求紧凑。

圈大成圈小,小到近无有。

21.学拳先练步,可以赢师父。

败者步法乱,胜者稳如树。

22.外形容易练,本质最难习。

花拳绣腿者,太极本意迷。

23.演成舞蹈状,技法已迷离。

古来名家远,今人多叹息。

24.人外自有人,天外更有天。

且忌逞骄横,太极莫轻传。

25.明朝太祖拳,三十二式传。

陈拳多汲取,招名亦相联。

26.莫轻太极艺,内中有机关。

用法说不尽,宝藏取不完。

27.柔化取乎道,心静取之佛。

中庸得于儒,三教太极合。

28.太极人儒雅,不似鲁莽汉。

过之偏文弱,须将中庸参。

29.车重能推动,拳打却难移。

猛击伤要害,推按重心离。

30.发力分两种,无非短与长。

长劲形不露,短劲人难防。

31.促发伤局部,缓推使人服。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六首太极拳古歌诀顺项贯顶两膀松,束肋下气把裆撑;胸背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拿住丹田练内功。

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极柔极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侍机而动如猫行。

掤捋挤按四方正①,采挒肘靠斜角②成;乾坤震兑③乃八卦,进退顾盼④定五行。

行拳如行墨,一套拳如一幅画,点线相嵌配,运势布局,有明应,有暗合,出入无方,盈虚有相,协调配合,和谐之美。

太极拳的艺术美,太极拳是一幅画,画的是一个人的心境,是一种美德享受,揽雀尾四个动作,用毛笔来写,就是个太字,棚是横,劲力浑厚,捋是撇,婉转自如,挤是捺,随曲就伸,按则是点,刚中寓柔,提按和谐。

已故杨氏太极拳大师赵斌习练太极拳的口诀(推荐给习练传统杨氏太极拳爱好者)2009-03-27 02:22:11| 分类:太极拳名家谈太极 | 标签: |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练太极拳,若能姿势正确,心静体松,长期坚持,自会有中正安舒,轻灵稳健,心旷神怡,欲罢不能之感,正如赵斌老师所描述的:意趣环生味无穷恰似杨柳摆春风练到柔和优美处行云流水一般同另外赵斌老师还长期运用下面的顺口溜,来帮助学员记忆和掌握要领:姿势正确意集中,进退转换虚实明。

动作协调体放松,前后连贯上下应。

速度均匀像抽丝,举止轻灵似猫行。

呼吸一任顺自然,养生保健太极功。

评论这张《张三丰太极拳论》诀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之先,本为无极。

鸿蒙一气,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

二气分,天地判,始成太极。

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生。

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

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万物。

人之生世,本有一无极,先天之机是也。

迨入后天,即成太极。

故万物莫不有无极,亦莫不有太极也。

太极拳诗词歌赋

太极拳诗词歌赋

太极拳诗词歌赋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内家拳法”的代表之一。

以下是几首关于太极拳的诗词歌赋:
1. 《太极拳》
千年古拳卷,广陵北青门。

强身健骨艺,气贯九霄翻。

动静皆有度,起落招式奇。

空间全无阻,人在气中移。

细节全在意,轻灵似飞蝶。

徐行步似缓,疾如惊电发。

拳打出黑白,意在运心神。

内外相得益,冷静不失真。

2. 《太极拳经》
道法自然本,气势胜金石。

体用合一境,入静见如是。

起手迎三合,罗列九宫方。

随心转自在,动静变化长。

运劲由心发,循环无有常。

内圈外圈转,虚实分明翔。

曲中求直劲,反覆练成章。

性命与身共,修行病从忘。

3. 《太极拳歌》
太极无形意,拳中有万象。

起承转合法,内外相合妙。

起手如散花,守势如擒猫。

静中求动力,动中存静道。

掤、捋、挤、按,融会贯通畅。

肘、靠、推、拿,神似万象箱。

左右互相扭,循环不绝长。

顶点向四方,身心合一藏。

以上是几首关于太极拳的诗词歌赋,表达了太极拳的特点和修行之道,希望能够给喜欢太极拳的人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太极拳诗词100首

太极拳诗词100首

太极诗词100首1.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

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

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3.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

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4.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

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5.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

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6.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

习文兼习武,功到自然成。

7.虎为百兽王,百米四五秒。

入园无忧患,羊来四处逃。

8.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

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9.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

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10.莫怨读书少,书少亦能拳。

生活尽法理,人忆杨露禅。

11.春雨含温润,秋风呈干裂。

吐丝何其缓,闪电何其疾! 12.学拳莫急功,三年一小成。

大多四五月,学者杳无踪。

13.学拳六七年,功夫到中成。

招熟求懂劲,融汇能贯通。

14.学拳十年功,太极求大成。

能化亦能发,江湖任纵横。

15.若习太极艺,需下苦功夫。

明师真传授,时间分外余。

16.一物降一物,绝招终不绝。

技法求新变,闭门不可学。

招式可更改。

各自有长短。

舒展莫心急。

渐渐求紧凑。

可以赢师父。

本质最难习。

技法已迷离。

天外更有天。

三十二式传。

内中有机关。

心静取之佛。

不似鲁莽汉。

拳打却难移。

无非短与长。

缓推使人服。

请君细参详: 击力乘时间。

即生崩炸力。

能松方能紧。

自然耗油多。

门开人不稳。

脊柱若门轴。

运用无常势, 步小难平稳, 犹如写大仿, 圈大成圈小, 败者步法乱, 花拳绣腿者, 古来名家远,且忌逞骄横,陈拳多汲取,用法说不尽,中庸得于儒,过之偏文弱,猛击伤要害,长劲形不露,长短能兼备,弹者为短劲,短时威力小,张驰差距大,太极阴阳理,均匀方省力,闭关门推破,猛击门扇时,能高亦能矮。

步大行动缓。

容易出腕力。

小到近无有。

胜者稳如树。

太极本意迷。

今人多叹息。

太极莫轻传。

招名亦相联。

宝藏取不完。

三教太极合。

须将中庸参。

推按重心离。

短劲人难防。

形容打太极拳的诗句

形容打太极拳的诗句

形容打太极拳的诗句1. 太极轻音起近郊,阴阳相济认真敲。

——志强《晨练太极》2. 真人一日立山坳,华夏千年学侧敲。

——志强《晨练太极》3. 掌亮云天追白鹤,形藏无极胜青蛟。

——志强《晨练太极》4. 气守丹田怀抱月,俗尘杂念逐风抛。

——志强《晨练太极》5. 心存泾渭诸贤聚,意倦荣华一念抛。

——志强《晨练太极》6. 且将野马飞云上,不把花拳作末梢。

——志强《晨练太极》7. 运气随招内外修,松静轻柔故。

——(出处不详,描述太极拳修炼特点)8. 出神入化太极拳,循守阴阳地法天。

——都小尚《太极拳(新韵)》9. 相济刚柔绵不断,行云流水运浑元。

——都小尚《太极拳(新韵)》10. 气形神聚融一体,经络交横脏腑奇。

——都小尚《太极拳(新韵)》11. 太极才分,鸿濛凿破,云收雾开。

——夏元鼎《沁园春·太极才分》12.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周敦颐《太极图说》13.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李白《短歌行》14. 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

——张炎《忆旧游》15. 时路乌足争,太极可翱翔。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16. 手拨云雾呈天日,阴阳运动踏平川。

——焦万会《太极拳》17. 融入周天运九经,深沉吐纳一身轻。

——王春学《打太极拳》18. 阴阳交替乾坤转,遍地长生不老松。

——王春学《打太极拳》19. 看似无力强筋骨,以柔克刚制悍敌。

——王春学《打太极拳》20. 行云流水仪态美,闪转腾挪展英姿。

——王春学《打太极拳》21. 轻灵妙法势如龙,气落丹田心意通。

——王春学《太极拳诗几首》22.太极阴阳本是空,丹田导气引苍穹。

——(作者不详,可能出自太极拳相关书籍或文章)23.两掌乾坤撑上下,一怀日月见西东。

——王春学《太极拳诗几首》24.刚柔接转超物我,动静天真合化工。

——王春学《太极拳诗几首》。

描写太极的优美诗词

描写太极的优美诗词

描写太极的优美诗词
以下是一些优美的太极诗词:
- 《咏腕》:腕为掌之根,坐腕莫用力。

用力断劲不达稍,掌臂僵木棍。

坐腕如坐椅,松开安详坐,翻云覆雨腕为轮,轮椅便挪移。

- 《咏一》:无极生太极,阴阳合为一。

周身一气济阴阳,天地人合一。

盘架乃知己,推手彼合一。

抱元守一中定劲,接化发归一。

- 《咏踝》:太极根在脚,踝松知多少。

九大关节踝下首,踝紧如脚镣。

踝松脚掌松,踝韧轻松跳。

三尖一线稳如山,移步如狸猫。

- 《咏掌》:太极如来掌,气灌美人掌,掌上明珠劳宫开,掌空自然弓。

阴阳指上缠,严冬手也暖。

气遍全身大挪移,掌上乾坤转。

这些诗词将太极的特点和哲学思想融入到文学中,通过比喻、夸张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太极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太极 诗词

太极 诗词

太极诗词
1. 《太极拳》
作者:佚名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

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 《观太极拳》
作者:佚名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

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3. 《太极吟》
作者:佚名
阴阳本无性,太极自浑成。

天地有中气,万物皆有情。

4. 《太极拳论》
作者:张三丰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后,有左则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

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

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

进、退、盼、顾、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太极拳的诗词佳句

太极拳的诗词佳句

太极拳的诗词佳句
1.举世无敌太极旋,乾坤一气合无边。

2.一道弧线起万象,阴阳交融步步传。

3.莲花舞动风云变,心境天地合浑然。

4.起手扭转气势高,宇宙运转法无言。

5.阴阳双鱼游泳舞,吐纳调和身心安。

6.手舞足踏养身力,乾坤逆转神妙间。

7.微风拂过心灵静,悟性天人合一般。

8.前脚后腿倒转弹,身心慢慢回归宽。

9.静中有动动中静,宇宙力量藏心底。

10.微笑面容舒心境,内外相合觉自然。

11.心风转动助身法,伸缩舒活脚步传。

12.持重旋转应变无,行云流水自在闲。

13.逆转宇宙运行法,体悟宇宙无穷程。

14.平步如飞动力显,落地俯仰心气宽。

15.罡风太极舞八卦,万象归一乾坤还。

16.自然而然心意宽,在禅定中宁静闲。

17.身心和谐运气舒,自在飞动舞风云。

18.动静之间转化力,阴阳交融舞奇妙。

19.在太极中找真我,步步流云舞自由。

20.天地循环运转法,内外重心调息间。

21.阳刚阴柔相对立,气势悠远心境宽。

22.太极拳功夫深厚,和谐身心合一般。

23.健身强体正气盛,太极舞动心意安。

太极拳诗歌

太极拳诗歌

太极拳诗歌
太极拳诗歌
1、乾隆旧抄本太极拳经歌诀五首
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歌诀二:
举动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

歌诀三:
拿住丹田炼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歌诀五:
掤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2、谚语【太极篇】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太极不借力,老汉也难敌
太极十年不出门
打拳在劲不在力,在巧不在勇
劲起于脚,发于腿
拳无拳,意无意,无艺之中是真艺
太极无法,动即是法,举动合法,然后能胜练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达其意,
达其意必先其心
打架如推手,推手即打架
出手软如棉,沾身硬似铁
松柔则长,僵劲则滞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极松而后极紧
要想拳练好,必把圈练小。

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

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

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赵幼斌是杨氏太极拳名师,也是老师,“拳如其人”,他为人厚道、纯朴,教拳诚恳、认真,为谢恩师,赋诗四首,另一首诗为即兴而作。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

欢迎阅读!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一、求师路初冬古城拜师行,一路太极沐春风。

借问杨门师何在?路人笑指就掌灯。

①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二、澄甫身配乐示范最传神,迈步轻盈意气真。

练到内壮神明处,弟子错当澄甫身。

②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三、手把手楼上阐释拳理精,楼下示教拳架明。

一招一式手把手,一言一语情传情。

寒冬冷月周身汗,耳提面授杨门功。

例会传剑众弟子,③领拳一展太极风。

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四、太极精今年又隆冬,学拳就掌灯,暝想掷放术,苦练抽丝功。

④青壮做老师,耆宿当学生。

妻笑没正形,老成太极精。

朱富乾:学太极拳诗五首五、莘女练太极拳姿优美剑光飞,技压群芳调却低。

我疑侠姑从天降,原是莘女练太极。

⑤注:①指2010年去赵老师处学拳问路,就掌灯:是指赵老师家住的小区名;②澄甫:指杨澄甫。

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传统套路拳的定型者,此指赵老师定型拳架纯正;③师傅在他家楼下教拳,榆林的小李、浙江台州的小李和我三人跟师学拳。

冬日早晚7:30到,因我年纪大,脑瓜笨,师傅多施偏碗饭吃,浙江小李戏说:“你是师傅重点培养对象……”在此感谢师傅严教,感谢小李每次练完拳后开车送我回住地。

例会:指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实行每周六例会制,所有会员在建筑科技大学集会,他如在,则领拳授剑;④耆宿:指六十岁以上老人;⑤莘:合阳旧称,写我县集训队的队员。

太极拳诗词歌赋

太极拳诗词歌赋

太极拳诗词歌赋
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项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拳被视为一种身心修炼的方式,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还强调内心的修养。

以下是一些太极拳诗词歌赋,供参考:
1. 太极拳诗词歌赋: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千古绝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太极拳,中华瑰宝,动静结合,阴阳和谐。

2. 太极拳诗词歌赋: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花月正春风,太极拳里行。

3. 太极拳诗词歌赋:庐山谣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倾天开雾锁,三江并水照山流。

庐山谣,此时此夜难为情。

4. 太极拳诗词歌赋: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太极拳,静中见动,动中见静,身柔似水,心如止水。

5. 太极拳诗词歌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以上是一些太极拳诗词歌赋,这些作品涵盖了太极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同时也表现了太极拳所带来的身心修炼和
内在的宁静与和谐。

有关太极的古诗词名句

有关太极的古诗词名句

有关太极的古诗词名句引言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中国武术的核心元素。

太极的思想与技术表现在许多古代诗词中,这些诗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太极的哲学内涵和武术特点。

本文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古诗词中有关太极的名句,探讨太极的意义和价值。

太极的哲学意义太极作为一种哲学概念,代表了宇宙的初始状态,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古代诗人通过对太极的描绘,展现了宇宙的无限壮丽和人类的微小与伟大。

太极的起源•天地混夷本不异,万象分开始有机。

(《洛阳女儿行》)•昔者盘古开天地,劈开太极安天地。

(《盘古开天地幽默怀古》)太极的本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道德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分阴阳。

(《太极》)太极的存在与作用•天道云涌紫微兮,地道秀茂绿芜。

(《陈情表》)•日月辎辏、杂云熹微。

(《巴山夜雨独酌》)太极在武术中的应用太极作为武术的核心元素,在中国古代武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太极武术以柔化刚,以“以柔克刚”为核心思想,通过诗词描绘了太极武术的独特魅力。

太极的动作特点•动作素雅出群,仪态万种。

(《太极图》)•行之至简,因故为奇。

(《太極拳論》)太极的内功修炼•隐去傲霜和疏落,显出蛟龙与鹰鹯。

(《太极拳论》)•不世出秀才,今亦数百年。

(《太极图》)太极的哲学意义•降龙挂蟒,御风卷霜。

(《太极拳学》)•五步倒令诸崖合,千势随名转累亿。

(《继承人之死》)太极的精神境界•犹骄犹傲蹴更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人之死》)•把心放将入云中,将整天心意仔仔攒。

(《东方耀灵》)结论通过分析古诗词中有关太极的名句,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太极的哲学意义和武术特点。

太极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在诗词中展现了它的内涵和魅力。

通过研究和传承太极的精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同时也能够以太极为指导,追求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太极拳诗词歌赋

太极拳诗词歌赋

太极拳诗词歌赋太极拳,源于中国古代武术,是一种集身法、手法、步法、意法于一体的综合拳术。

太极拳以“柔中有刚”、“动中有静”、“虚中有实”为特点,注重以柔克刚、化解攻势。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健身效果以及哲学思想的融入,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所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如同一场富有哲理的冥想,引领练习者进入一种宁静的境地。

以下是一首描述太极拳的诗词歌赋,希望能够展示太极拳的美妙之处。

---题目:太极拳之美江山如画水如清,华夏功夫中最精。

太极拳风起天朗,探索哲理人情。

流水碧拳舞起舞,舒缓呼吸心无病。

阴阳体现人生道,千年智慧渗透中。

内外结合意法全,刚柔并济显神通。

虚实转换相互间,乾坤无私安康。

抚琴弹奏技艺精,如云飘舞仪态纯。

移山倒海非难事,以柔克刚达至尊。

身法灵活融合中,降龙伏虎玩转间。

起掌落势方圆安,快慢缓急俱精妍。

周身运动如流水,辗转回环无休歇。

意境悠长心胸开,自有仙风世间绝。

步法长短随心意,连绵不断如行云。

沉腰坐马步为基,俊逸飘逸身轻盈。

古人云:“上下相应”,四两拨千斤当真。

拳招击来宛如风,推掌攻势犹如镜。

太极拳练成真功夫,精气神全是根基。

和乐共舞身心全,养生健康乐其中。

破离拆落如狂潮,添劲净化如春风。

太极拳,佳人风雅宝贵,弘扬中华传绝艳。

---这首诗词歌赋试图通过文字表达出太极拳的独特之处,强调太极拳的哲理思想以及健身养生的效果,将其形容为一种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的体现。

通过描述太极拳的拳法、动作、身法和步法等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太极拳的魅力与美妙。

这首诗词歌赋力图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呼唤读者对太极拳的喜爱,并以此作为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方式。

中国功夫诗词

中国功夫诗词

中国功夫诗词
中国功夫是一门源远流长的武术形式,有许多诗词表达了人们对功夫的热爱和对武道精神的崇敬。

以下是一首经典的关于中国功夫的诗词:
《太极图谱》
太极一生两仪分,
阴阳共舞气纵横。

起手如拳落似剑,
掌中变幻意无穷。

动静相间似行云,
起伏腾挪如虎豹。

捕风捉影觅真谛,
内外合一悟真空。

踏步虚灵如游龙,
起扬风雨化惊雷。

力透纸背无穷劲,
柔中带刚化万象。

临敌犹如行浪手,
回身一笑竹影横。

古今传承千百载,
武道精粹永流传。

这首诗词通过太极的比喻,表达了武道中阴阳、刚柔、动静等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以及功夫的奥妙和深厚。

同时,描绘了武者在练功中的形态和心境,以及武道的传承和永恒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诗词100首
1.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

欲求阴阳理,入我太极门。

2.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

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

3.多少辛苦夜,学练内家拳。

不为浮名累,但为太极玄。

4.太极历史久,代代相承传。

海外多迷醉,国人应自怜。

5.太极治百病,活络筋骨通。

防身能自卫,螺旋妙无穷。

6.初学架端正,再求气韵生。

习文兼习武,功到自然成。

7.虎为百兽王,百米四五秒。

入园无忧患,羊来四处逃。

8.圈养寿命短,山野生命长。

劝君多运动,太极宜健康。

9.摔碎中药罐,练拳成宗师。

病弱先通络,何须问名医!
10.莫怨读书少,书少亦能拳。

生活尽法理,人忆杨露禅。

11.春雨含温润,秋风呈干裂。

吐丝何其缓,闪电何其疾!
12.学拳莫急功,三年一小成。

大多四五月,学者杳无踪。

13.学拳六七年,功夫到中成。

招熟求懂劲,融汇能贯通。

14.学拳十年功,太极求大成。

能化亦能发,江湖任纵横。

15.若习太极艺,需下苦功夫。

明师真传授,时间分外余。

16.一物降一物,绝招终不绝。

技法求新变,闭门不可学。

17.拳理多不变,招式可更改。

运用无常势,能高亦能矮。

18.大架与小架,各自有长短。

步小难平稳,步大行动缓。

19.初学大功架,舒展莫心急。

犹如写大仿,容易出腕力。

20.习拳先舒展,渐渐求紧凑。

圈大成圈小,小到近无有。

21.学拳先练步,可以赢师父。

败者步法乱,胜者稳如树。

22.外形容易练,本质最难习。

花拳绣腿者,太极本意迷。

23.演成舞蹈状,技法已迷离。

古来名家远,今人多叹息。

24.人外自有人,天外更有天。

且忌逞骄横,太极莫轻传。

25.明朝太祖拳,三十二式传。

陈拳多汲取,招名亦相联。

26.莫轻太极艺,内中有机关。

用法说不尽,宝藏取不完。

27.柔化取乎道,心静取之佛。

中庸得于儒,三教太极合。

28.太极人儒雅,不似鲁莽汉。

过之偏文弱,须将中庸参。

29.车重能推动,拳打却难移。

猛击伤要害,推按重心离。

30.发力分两种,无非短与长。

长劲形不露,短劲人难防。

31.促发伤局部,缓推使人服。

长短能兼备,逢敌准不输。

32.弹弓打飞鸟,请君细参详:弹者为短劲,弓者出劲长。

33.冲量计算法,击力乘时间。

短时威力小,长送跌人远。

34.肌肉猛缩时,即生崩炸力。

张驰差距大,力量能爆发。

35.欲速先求缓,能松方能紧。

太极阴阳理,读者细思寻。

36.猛起急刹车,自然耗油多。

均匀方省力,劲断不可学。

37.力大猛推门,门开人不稳。

闭关门推破,此理可通人。

38.人体如门扇,脊柱若门轴。

猛击门扇时,敞开使落空。

39.人高势能大,搭手朝下压。

先取制高点,对方难攻下。

40.身短下盘稳,灵活出手准。

塌下腰裆劲,制敌掀其根。

41.短小李亦畲,化成李式拳。

魁梧杨澄甫,功架壮如山。

42.双按肩臂连,合力向前传。

转腰可走化,气沉下丹田。

43.产生作用力,至少两物体。

犀牛撞墙倒,撞纸却无力。

44.硬砖掌击碎,砖动力难施。

力来随其走,最忌不挪移。

45.周仓掷鸡毛,关羽扔活鸡。

有力难施展,智者为太极。

46.物体浮于水,圆球滚于地。

动中能安稳,随欲平衡理。

47.太极真功有,真假须细研。

莫信凌空劲,掤雀亦无传。

48.习武根基稳,冰滑足行难。

大力金刚手,离地劲不全。

49.太极无断劲,发动不停息。

接招即走化,止住起动迟。

50.质量速度方,乘积得动能。

体重难加倍,速度可倍增。

51.初学知划圈,再学懂绕缠。

渐渐分轻重,日久悟螺旋。

52.发劲上部易,推按重心难。

重心在何处,靠近下丹田。

53.百会下垂线,重心在此间。

中正如立柱,千万莫顶偏。

54.推上缸易倒,推下倒之难。

人体同缸理,不必费语言。

55.握紧难启动,转开难靠前。

随时可发动,意行对方先。

56.缠丝拧手臂,手臂软如绵。

木棍易折断,软绳鬼难缠。

57.挒拿须缠紧,挫骨伤节关,顺之可化解,硬顶不为拳。

58.挤法后手顶,立柱撑千斤。

桥下腿支柱,何惧车磷磷!
59.天云太极拳,阴阳不可偏。

攻守须平衡,切勿走极端。

60.引化即发放,难点在转关。

阴阳交界处,瞬间里外缠。

61.大树根深固,推之稳如山。

叶梢易牵动,理通太极拳。

62.兵法称诡道,变化人难防。

虚实随时换,能柔亦能刚。

63.上引下进腿,插挡尤关键。

对方难侵入,中正莫离偏。

64.后发先手至,听劲意在先。

春风吹杨柳,枝条舞翩翩。

65.推车似推手,重心两腿间。

单足负体重,往往容易偏。

66.舟行长江上,江水掤行船。

起伏势平稳,动荡自安然。

67.尺半多用拳,半尺宜顶肘。

双方紧贴处,靠打最得手。

68.拳腿快如车,两肘若双仕。

对方犯九宫,靠打将帅击。

69.开裆贵在圆,其圆如拱桥。

尖裆腿直立,形状如三角。

70.裆尖勿因高,裆圆勿因宽。

双腿开口处,求圆莫求尖。

71.个小下塌快,高个下塌迟。

莫卑身材短,短小亦能习。

72.树高倒地慢,重心离地远。

人体亦如此,诸多因素掺。

73.上发掷屋顶,下打入地中。

远放透墙壁,近弹闪电惊。

74.搭手知恶善,劲路举手间。

放松出掤劲,弹之箭离弦。

75.尺桡有规律,出手应坐腕。

活动守范围,关节怕拧缠。

76.缠丝最省力,拧衣水挤出。

愚人用手压,平生未曾遇。

77.马踏尚残忍,牛踩痛难言。

马足靠重压,牛蹄有拧缠。

78.小小千斤顶,顶起万斤车。

螺旋自省力,四两千斤拨。

79.菜刀切肉易,全凭来回搓。

请君磨快刀,直下看如何?
80.提纲挚领法,捆柴易背起。

乱木随处放,力大也难提。

81.推手根稳固,后腿斜顶柱。

脚尖如何摆,四十五度许。

82.捆绑球于架,掷球远击之,急飞动量大,却被反弹出。

83.能弹须架稳,击敌下盘牢。

双方相对峙,胜者腿功高。

84.太极有法则,下塌助发力。

推车用劲时,重心自下移。

85.力偶使物转,劲同方向反。

削球近此理,重心远能旋。

86.对手未出劲,截之萌芽里。

或待强弩末,反击须趁时。

87.掷砖持重心,旋转须侧偏。

握沿抛斗笠,持中难飞远。

88.骑车动却稳,静止难立支。

鞭抽陀螺转,歪倒缘停息。

89.花开众人赏,花谢有谁怜?观花悟哲理,花理尽通拳。

90.但见山林里,花瓣多朝上。

掤劲不易丢,手指应上扬。

91.刷锅正反旋,割麦顺逆缠。

出手螺丝拧,回收拉锯还。

92.庄稼高产者,生长时间长。

春耕夏日种,秋收冬季藏。

93.古时拳质朴,当今多花舞。

表演如流水,远离真面目。

94.发力后缓冲,亦可称转换。

犹如行草体,须有索带连。

95.式间少转换,行拳显直板。

表演少韵味,不似太极拳。

96.气吞山河势,万夫不挡勇。

身跨骏马背,奔腾万里程。

97.吞掴天网罩,秋霜肃百草。

意到神明处,飞鸟亦难逃。

98.丹田气不散,支撑满八面。

众人难推倒,太极神功显。

99.知有天在上,难得山能齐。

拳到神明处,太极归无极。

100.满园桃李树,春风不停歇。

太极逢盛世,美哉好时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