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

合集下载

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学前心理学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A. 快速变化B. 相对稳定C. 缓慢发展D. 停滞不前答案:A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快速变化,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解析: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主要包括感觉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更高级阶段,通常出现在学龄期以后。

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解析: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体现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与他人交往。

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经历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程。

答案:他律到自律解析: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即从依赖成人的规则和指导到能够自我约束和理解道德规范。

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包括对同伴关系的重视、合作与竞争的初步形成、道德感的萌芽以及对规则的理解和遵守。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建立友谊,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

2. 描述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案: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几个阶段包括:安全感的建立、情感表达的多样化、情感调节能力的提高以及同理心的发展。

这些阶段反映了儿童在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方面的成长。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设计更符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

其次,认识到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考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答:(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2)为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

(3)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2、什么是遗传?人类有哪些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答: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答: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相似等。

专家经过长期研究,人类有10种特征与遗传有直接关系,包括肤色、身高、肥胖、双眼皮、下颚、罗圈腿、青春痘、少白头、秃头、声音。

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答:(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3)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

4、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什么?答:(1)物体永久性意识的巩固,动作大量内化,开始借助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

(2) 重视外部活动,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3) 思维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

(4) 直觉思维开始由单维向两维集中过渡,守恒即将形成,思维处于自我中心阶段。

5、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答:儿童记忆策略的具体表现有: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组织性策略、提取策略等。

6、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答:(1)无意识记忆为主。

(2)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

(3)再认好于回忆。

(4)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

(5)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7、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简答题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关系。

2.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及具体表现。

3.幼儿观察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简述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5.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应用的感知觉规律及涵义。

6.学前儿童感知和发展阶段。

7.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

8.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的变化分为哪三个阶段?9.简述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

10.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及学前儿童概念掌握的一般特点。

1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2.为幼儿创造言语交往的条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13.幼儿掌握复合句有何特点?14.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及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表现。

15.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6.简述帮助幼儿调节情绪的技术。

17.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和交往发展的作用。

18.学前儿童恐惧分化经历的阶段。

19.简述幼儿期自觉行动目的的发展的过程。

20.举例说明个性的基本特征。

21.简要说明父母在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中的作用(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什么作用)22.婴儿依恋的类型及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

23.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含哪些方面?24.幼儿期攻击性行为有哪些特点?25.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26.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并简要说明。

27.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何作用?论述题1.试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2.怎样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为什么谈到儿童心理发展时要强调年龄特征3.根据幼儿注意分配的特点,谈谈教师应怎样培养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以提高活动效果。

4.举例说明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

5.试述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特点。

《学前游戏论》考频资料i汇总——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学前游戏论》考频资料i汇总——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学前游戏论》考频资料i汇总——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q名词解释(4小题*4分=16分)1.纽曼的“三内说”P1-25 :纽曼提出,用控制(control)、真实性(reality)和动机(motivation)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2.角色扮演P1-32: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3.需要P1-35:是推动人去活动是内在力量。

4.内部动机P1-35:游戏不受外部规则或社会性要求的制约,游戏者是为游戏而游戏,玩即目的。

5.游戏性体验P1-36: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

6.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P2-43: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7.合作游戏策略P2-45: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8.表演游戏P2-48:是指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9.角色游戏P2-48/7-191:是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10.体育游戏P2-48:是以发展基本动作(走、跑、跳、投掷、攀登等)为主的游戏。

11.音乐游戏P2-48:是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

12.情景转变P2-56: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13.以物代物P2-57: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14.角色行为P2-59: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

学前心理学试题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卷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年龄段是: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2.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A. 儿童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B. 儿童对所有刺激都敏感的时期C. 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时期D. 儿童心理发展停滞的时期3.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4. 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通常遵循以下哪个规律?A. 从复杂到简单B. 从简单到复杂C. 从具体到抽象D. 从抽象到具体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以下哪个阶段不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抽象思维阶段6.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通常经历以下哪个阶段?A. 自我中心阶段B. 他人中心阶段C. 社会中心阶段D. 环境中心阶段7. 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之一是:A. 情绪表达逐渐复杂化B. 情绪表达逐渐单一化C. 情绪调节能力逐渐减弱D. 情绪调节能力始终不变8.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A. 家庭环境B. 同伴关系C. 学校教育D. 遗传因素9.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埃里克森C. 皮亚杰D. 维果茨基10. 儿童游戏的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以下哪个游戏类型不是儿童游戏的类型?A. 角色游戏B. 建构游戏C. 竞技游戏D. 抽象游戏答案:1. B2. A3. D4. B5. D6. A7. A8. D9. C 10.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儿童认知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2. 描述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其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前儿童心理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教育学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5.直觉行动思维:是指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6.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7.记忆策略:是指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多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8.自传体记忆:是指到了学前期,幼儿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复杂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9.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10.自我中心语言: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1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12.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13.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14.移情是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

15.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16.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17.关键期:某个心理机能对内外条件极为敏感且能迅速发的时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 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3. 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的思维。

4.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5. 结构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标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 至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 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

3. 婴儿从4 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4. 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5.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6. 到了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 已经具有了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

7. 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

8. 心理学家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种:独自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联合游戏9. 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

10.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11. 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12.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 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 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 4分)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1-9章)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1-9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1.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探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3.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动机。

1.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

2.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3.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

4.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

1.幼儿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

3.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1.观察法2.实验法3.测验法4.调查法。

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6.文化比较法。

1.心理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概括发展。

2.心理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3.心理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4.心理活动从零乱到形成体系。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差异性4.不平衡性(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2).表象活跃(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4.)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1.)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认识过程的无意性是指没有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进行。

无意性是由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支配。

认识过程的无意性主要在幼儿的注意、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张晓红表现出来。

(2.)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幼儿心理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幼儿心理活动易受情绪的影响。

(3.)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中期已近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5—6岁幼儿已经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的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1)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2)由情感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发展。

5.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1.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的水平。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课后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具体到抽象C. 由低级到高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2. 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主要表现在()。

A. 认识自己的身体B. 认识自己的情感C. 认识自己的行为D. 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答案:D3. 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特点是()。

A. 情绪表达逐渐丰富B. 情绪调节能力增强C. 情绪稳定性提高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1.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语音发展;词汇发展;语法发展2. 学前儿童的道德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_______和_______。

答案: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三、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语言能力迅速发展,能够使用语言进行基本的交流和表达;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能够体验和表达多种情绪;社会性行为逐渐形成,开始学习与他人交往和合作。

2. 学前儿童如何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答案:学前儿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方式包括: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学习社会角色和规则;通过建构游戏发展空间智能和创造力;通过体育游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通过语言游戏增强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答案: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最初的自我认识,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这对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应当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引导儿童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学习和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育实践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学科,旨在了解和促进儿童在学前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方面的发展。

通过研究儿童的智力、语言、感知、运动、社会与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提供了指导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依据。

2. 为什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重要?学前期是儿童最关键的发展时期之一,对于儿童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健康等方面具有深远影响。

通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3.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视觉和听觉能力日益完善,可以感知和分辨物体形状、颜色和声音。

- 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形成,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和数量关系。

- 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不断提升,开始形成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量。

- 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和假设性思维。

4.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明显表露情感,喜怒哀乐等情绪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声音等方式展现出来。

- 对他人的情感有基本的体验和理解,能够感受到他人的快乐和悲伤。

- 开始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表现出亲近、依恋和合作的行为。

- 情绪容易波动,需要父母和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情绪管理。

5. 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有哪些特点?学前儿童的社交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逐渐建立起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开始主动与他人接触和互动。

- 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并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 开始意识到别人的需求和感受,具有一定的同理心和关心他人的能力。

- 发展一定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意识,逐渐建立起自我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论述题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试题及答案1. 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案例题

简答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

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18、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2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24 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29 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案例1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2 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3 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4 抓蜗牛,吃饭特别快。

5 神童”方仲永6 优异成绩与注意力7 小班穿错鞋8 对广告词熟记于心9智力超常班招生新生10和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玩。

论述题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2.试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 试述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4.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5. 试述如何看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6.试述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论述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论述题

1.影响幼儿有意注意睁开的因素?(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4〕与知识经验的关系(5〕优异的意志质量2.电视对少儿影响的睁开?电视对少儿睁开存在利与弊。

利在于: 1.学习新的知识 2. 语言获得睁开 3.拓展思想;弊在于: 1.注意力难集中 2.思虑能力碰到限制3.想象力缺乏 4. 主动性降低 5.惹初步脑疲倦,致使心里不安稳3.少儿动作睁开的规律?(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作用(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局部动作到边缘局部作用(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5〕从没心动作到有意动作4.简述培养少儿想象力的方法?(1〕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使他们多获得一些进行想象加工的“原资料〞〔2〕启示,激励少儿英勇想象。

同时又要加以正确引导,是他们的想象吻合客观实质(3〕积极组织,睁开各种创立性活动,创立睁开幼儿现象的必要条件5.简述培养少儿注意力的方法?(1〕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2〕丰富知识经验,形成熟练动作和技术(3〕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教育(4〕经过游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论述:1.简要论述为什么教育应该从0岁开始怎样进行从 0岁开始的教育答:再生儿已经拥有不可以低估的心理能力,他们不但能看,能听,能记忆,还能够差异不同样的感觉信息。

他们不但能接受好多信息,还能够主动发放信息,用不同样的行为方式来反响周围事物,表达自己的状态。

再生儿拥有很大的潜力,经过合适的教育训练,这些潜力可以提早挖掘。

教育方式:对于再生儿,第一是要保证他有一个安全,酣畅的环境,使他生理上获得健康睁开。

同时,应该为他设计一个心理睁开的好环境,恩赐酣畅和合适的教育训练。

2,幼儿初期,中期,后期心理睁开的特点?幼儿初期:1.行为拥有强烈的情绪性。

幼儿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

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初期少儿的特点,年龄越小越突出。

2.爱模拟。

幼儿初期的少儿独立性差,爱模拟别人。

3.思想仍带有知觉行动性。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二、解释概念(术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伤害他人或东西的行为,如打人、骂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等。

17.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

18.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建新形象的过程。

19.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20.敏感期(也称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小题回答。

每小题8分,共24分)21.(1)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2)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3)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2.(1)缺乏明确的目的。

(2)外来目的起重要作用(幼儿初期)。

(3)自觉的行动目的逐渐形成(幼儿中期)。

(4)有了比较明确的行动目的(幼儿晚期)。

23.(1)从简单到复杂。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4)从零乱到成体系。

24.(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3)间接的意义识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任选1小题回答。

每小题12分,共12分)25.(1)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其它的认识过程发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出现。

(2)具体说明26.(1)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

②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③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

④从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的行为规则的理智的评价。

(2)具体说明五、案例分析题(共14分)27.(1)对该孩子口吃原因的分析:造成口吃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但更多为心理性的。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学前心理学必背问题注意1、本部分内容是最重要的内容,并非全部问题2、部分答案只有要点,扩展部分看书本3、选择题部分比较零碎,务必将课本多看几遍第一章绪论一、为什么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谈谈你的理解(l)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各种心理现象都是人脑对现实事物反映的不同形式;客观环境不同,人就产生不同的心理。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它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像镜子一样地反映现实,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和反作用于现实。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学前心理学的内容是什么?)(l)个体心理的发生;(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是?P5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表现为各种心理过程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每种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具体规律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P5(1)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朝着较复杂、抽象、主动和成体系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和顺序大致相同。

(2)相同年龄儿童的心理,一般具有大致相似的特征,(3)同时,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他总是受到遗传,环境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

五 .学前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发展心理学又称年龄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又可分为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它多研究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展,即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从广义上说,发展心理学除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外,还研究人类心理种系发展, 即从动物进化到人类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年龄段是: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学前儿童主要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A. 好奇心强B. 模仿能力高C. 逻辑思维成熟D. 情感表达直接4.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A. 遗传因素B. 环境刺激C. 个体成熟D. 神经系统发展5.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儿童的错误?A. 立即纠正B. 忽略不计C. 引导儿童自我发现D. 作为惩罚的依据6.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哪项功能最为重要?A. 娱乐放松B. 社交互动C. 认知发展D. 情绪宣泄7.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信任与不信任的阶段B. 自主与羞愧和怀疑的阶段C. 主动与内疚的阶段D. 勤奋与自卑的阶段8. 在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儿童的冲突行为?A. 立即制止并惩罚B. 让儿童自行解决C. 引导儿童理解对方感受D. 忽视冲突,继续教学9. 学前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是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方法?A. 重复朗读B. 限制电视观看C. 强制记忆单词D. 单一语言环境10.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该如何激发儿童的创造力?A. 提供固定的答案模板B. 鼓励模仿他人作品C.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情境D. 限制想象力的游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及其教育意义。

2. 描述学前教育中,教师如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3. 讨论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50分)1. 根据所提供的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记录,分析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

学前心理学简答题1. 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直接刺激引起直接反应第二阶段词的刺激引起直接反应第三阶段直接刺激引起词的反应第四阶段词的刺激引起词的反应2.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1)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生理成熟2)社会因素:环境,教育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从零乱到成体系4. 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类型: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定向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击剑反射、巴步金反射、蜷缩反射5. 乳儿条件反射形成的方式有:定向反射强化的方式、模仿的方式、动觉强化的方式、言语强化的方式6.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无意识动作到有意动作7. 游戏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满足学前儿童自身活动的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遵守一定规则,与伙伴友好相处,互相谦让;在游戏中学习布置环境,对美产生兴趣8.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趋势: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从笼统的、未分化的向精细的方向发展从整体与部分的分离向两者统一的方向发展9. 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观察的目的性弱观察的持续性短观察的精确性差观察的概括性低观察的组织性无序10.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注意与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是感知的先决条件;对认识活动有重要意义;是研究感知的重要指标。

注意与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注意与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助于适应环境。

11.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且在学前阶段占有优势。

10个学前教育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题

10个学前教育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题

10个学前教育心理学典型案例分析题1.下面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教师应如何加以注意,试举例。

在幼儿园,小班孩子常在午睡后将左脚的鞋穿在右脚上,将右脚的鞋穿在左脚上,即使教师告诉他这只鞋是左脚的,他也会出错。

而大班孩子很少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这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方位知觉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造成的。

在幼儿方位知觉上,3岁儿童仅能辨别上下,4岁儿童能辨别前后,这正是小班幼儿的知觉水平。

5岁使,方位知觉有跃进的倾向,开始能正确的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2.如果在幼儿园,一个小孩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是自己在一个角落自己玩。

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孩子?参考答案:这个现象可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孩子可能是由于和某个小朋友闹矛盾,生气了;有的可能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被老师关注;还有的可能是性格比较孤僻,不爱和小伙伴交往等。

因此老师对待同一种行为表现(孤僻),要分析其真正的原因,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在孩子的个性的整天中,了解孩子行为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

如果我们不具体分析其原因,而采取同样的策略,就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产生反作用。

3.“一个孩子问:妈妈,您知道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是什么吗?我告诉你吧,是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

”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请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这是因为儿童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展的。

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直观的概括。

儿童最初用对物体最鲜明最突出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这时语词只有标志的功能。

(2)动作的概括。

儿童对学会使用的实物能够进行概括,但对不会使用的实物则借助于动作,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3)2岁左右,出现了语词的概括。

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舍弃那些可变的次要特征。

因此可以说,直观的概括是感知水平的概括,动作的概括是表象水平的概括,而语词的概括才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4.下面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宋朝有个“神童”方仲永,幼小聪慧,五岁赋诗,文才过人,深得当时大文学家王安石的赞赏。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

学前心理学简答论述

简答题1.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及关系.答:(一)稳定性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1.儿童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是有次序的;2.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3.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二)可变性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2.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特征及具体表现.有意注意初步形成,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依赖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有如下表现特点: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要求下发展的;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方法;4.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3.幼儿观察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观察的目的性加强二、观察的持续性延长三、观察的细致性增加四、观察的概括性提高五、观察方法的形成4.简述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1、出生后第一年,婴儿认识事物所依靠的是知觉的恒常性.2、1岁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性水平逐渐提高。

3、1岁多的孩子,常常按照某个事物的明显特征来辨认物体。

4、随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的概括性逐渐向思维的概括性过渡.5.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应用的感知觉规律及涵义。

一、适应现象1.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2.幼儿园各班活动室应有通风换气设施和制度,以保证空气清新.二、对比现象1.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教师在制作和使用直观教具时,掌握对比现象的规律,对提高幼儿感受性有重要的实际意义.2.不同分析器的感觉,也会因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在视觉感性方面较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

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18、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2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24 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28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29 成人在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30教育是否属于社会因素?它的特殊性是?案例1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2 金鱼!它总是摇头晃脑3 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4 抓蜗牛,吃饭特别快。

5 神童”方仲永6 优异成绩与注意力7 小班穿错鞋8 对广告词熟记于心9智力超常班招生新生10和其他小朋友玩自己玩。

论述题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2.试述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3. 试述幼儿对事物的理解的发展趋势?4.试述情绪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5. 试述如何看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6.试述学前儿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7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趋势。

8.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9.试述如何正确认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的互相作用?10.试述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阶段的基本观点。

11 试述幼儿教师应如何感知觉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12 试说明思维的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的意义。

13.试具体说明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14 运用实验室试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5 遗传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16社会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17 试论正确理解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必要性19 试述学前儿童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情况。

20结合词汇发展特点如何促进儿童词汇的发展?三、简答题1.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研究时尤其应注意贯彻那些原则?1客观性原则:(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具体有哪些方法?答案:1观察法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3测验法4间接观察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5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3.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有哪些?答案:学前儿童感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儿童最初的感知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定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初生后的一年,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概括,在婴儿认识事物的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三)掌握感知标准和观察方法阶段。

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

4.注意对幼小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第一、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

环境中各种各样的事物构成一个源源不尽的信息流,不断地出现在儿童周围,但是儿童对其中的信息接受的情况大有不同。

注意使儿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第二、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并为应付外来刺激准备新的动作,把精力集中于新的情况。

5.常见的记忆策略包括那几点?答案:1.反复背诵或自我陈述。

年龄较大的幼儿,在识记过程中反复背诵以避免遗忘。

有时,边识记边自言自语的说出记忆材料的名称或内容。

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

幼儿中期以后,能够在记忆过程中自动对记忆此案料加以整理,包括归类,联想等等。

3.间接地意义识记。

年龄越大的幼儿,还能够对记忆材料进行精心思考,找出材料的组成规律,以帮助记忆。

6.表征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答案:1内化作用。

内化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特点。

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都是要依靠各种形式的外部动作。

在内化过程中,表征起着重要作用。

2过渡作用。

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表征活动才可能产生思维。

7.儿童最初的想象,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迁移,表现为哪些特点?答案:1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2岁儿童的想象,几乎完全重复曾经感知过的情景,只不过是在新的情景下的表现。

2简单的相似联想。

最初的想象是依靠事物外部的相似性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

3没有情节的组合。

最初的想象只是一种简单的代替,以一物代替另一物。

8.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

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一、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

二、从想象的单纯的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再造性。

三、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

9.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一、思维方式的变化:1. 直观行动思维;2. 具体形象思维;3. 抽象逻辑思维二、思维工具的变化:1.思维活动主要依靠动作进行,语言只是行动的总结;2.语言伴随动作进行 3.思维主要依靠语言进行,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

三、思维活动的变化;四、思维内容的变化。

10.意志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答案:一、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认识过程中的有意性发生和加强。

二、意志的发生发展使学前儿童对心理活动的支配调节能力提高。

三、意志的发生发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系统的形成。

11.分析个性开始形成(发生)的几个主要标志。

答案:一、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

二、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

三、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

四、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

五、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2.从哪几个角度分析学前儿童的能力?答案:一、运动、操作能力和智力。

二、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三、主导能力和非主导能力。

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一、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均衡。

(儿童年龄越小,发展的速度越快,这是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二、不同方面的发展部均衡。

(学前期儿童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均衡的发展)。

三、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的不均衡。

(不同的学前儿童,虽然年龄不同,心理发展的速度也往往有所差异)。

14.什么是依恋以及依恋的特点?答案:依恋是指婴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绪。

有的研究者认为,依恋的突出表现有三个特点:一、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

二、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

三、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怕。

当婴儿害怕时,更容易出现依恋行为,他寻找依恋对象,以取得安全感。

15.儿童自我认识的发展。

答案:一、对自己身体的认识。

1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2认识自己身体的各部分。

3认识自己的整体形象。

4意识到身体的内部状态。

5名字与身体联系。

二、对自己行动的意识。

动作的发展是儿童产生对自己行动的意识的前提条件。

三、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意识。

(比对自己身体和动作的意识更为困难)16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几方面?、答:第一,个体心理的发生;第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18、3-6岁儿童记忆发展特点是什么?答:3-6岁儿童的记忆发展的特点是:(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以后立即开始,过程在最初时期进展最快,以后逐渐缓慢。

20、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及其主要表现?答: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称为关键期。

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19、儿童思维发展的方式有哪些?含义是什么?答:方式最初使直观行动思维,然后是具体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是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

21、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答:是指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儿童能独立表现出的水平一般都低于它在成人指导下所能表现出来的水平。

最近发展区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也是儿童可接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

教师如果利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就可以促进其心理发展。

17、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上?答:学期儿童注意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上。

22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答:优点: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宜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缺点: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的结果有一定局限性。

23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是如何表现的。

答:(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24 儿童在学前期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答:学前期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

1第二信号系统紧紧依靠第一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主要地位。

2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系统起调节作用,而且这咱调节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在,词对随意(有意)运动和随意(有意)行为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强,用语言指示完成动作,形成暂时联系的困难日渐减少。

25简述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主要阶段?答: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度阶段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26简述弗洛伊德的学前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答:弗洛伊德把儿童个性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

这些阶段是:1 口腔期(0~1岁):主要活动是口腔期的活动 2 肛门期(1~3岁):主要人排泄获得快感3 性器期(3~7):这时期儿童出于好奇心发生对自己性器官的兴趣,性器官成了获得满足的主要来源。

27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包括哪些阶段答: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有:(1)前言语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