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赏析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生命》赏析指导

2012年 2月 9日阴天星期四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他们对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比较喜欢,尤其喜欢朗读,主要原因在于它的语言生动形象,凝练而赋有理性的色彩。但对于文中用感性的文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尤其是文中许多富有深刻哲理的语句,更是难以准确地理解和感悟。

在朗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朗读是最好的感知。学生通过听读、跟读、齐读和自由诵读等形式,直接感受作品本身,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理解和鉴赏作品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做三件事:选一组雅词读一读,选一些美句品一品,选几个妙喻说一说。

1、选一组雅词读一读:

学生通过筛选,可以选取的雅词有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推敲三类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因为作家锤炼语言往往在这三类词上下功夫,所以这三类词是语言中最富有表现力的。比如文中的“快乐勇敢”与“愤激”,“快乐、羞怯”与“心魂惊骇”,“辽阔”、“伟大”、“光明”、“黑暗”等等形容词,就写出了“一江春水”在不同的生命历程中的不同的心理状态;“怒吼”与“吟唱”,“奔腾”与“回旋”,“聚集”、“破壳”、“伸出”、“挣脱”等等动词,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如“终于有一天,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一句中的加点的词,分别换成“凋零”和“哭泣”,让学生比较异同,学生不难发现:“旋舞”和“呻吟”形象地表现了落叶告别枝头,生命消融、归化之即的乐观与坦然。如“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一句中的“仍”删去可以吗?通过比读,学生发现“仍”这一副词突出了一种生命的坚强不屈的力量。当然,从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对举等角度,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词”这个“切入点”寻幽探微,赏析课文。

2、选一些美句品一品:

文中除了大量的富有感性化的描写性语句外,还有许多包含哲理的美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作者在写“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中的“间隔反复”的句子,如“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和“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

不敢信来生!”,待学生找出以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首先,这些

反复性的句子庄重而严警,生动而富含思想。它们是在作者对生命的感性描述以后

的理性升华,既标明了文章的层次,又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即逝的坦然和豁达

的人生态度。另外,文章结尾还有很多语意深刻的哲理句,如“不是每一道江流都

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

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等等。赏析这些句子,首先要引导学生结合前文的感性描写(前面的“三词

赏析”便是基础。)驱遣想象,调动情感,运用形象思维,对这些句子不仅“分析

地研究”,而且“综合地感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真

正“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在感受和体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说出自己的阅读感悟。

3、选几个妙喻说一说:

“生命”本是一个寻常的话题,但本文开篇即生波澜,不说“生命是什么”,

而说“生命像什么”。“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两个文学性的比喻,形象地写

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苦痛与幸福相生

相伴的共同法则。引导学生欣赏这两个妙喻是教学的关键,我们也可以采用“省略

比较法”进行赏析。教师可以设疑:删去两个比喻中的一个可以吗?学生通过再读

课文,会发现写“一江春水”,用了四个“有时候”,重在写生命的历程;写“一

棵小树”,用了五个“也许”,在写生命历程的同时,重在写生命的不同境遇。因此,两个比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是不能删去其中一个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

指导学生赏析结尾处的“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

一比喻句。有了这些教学的铺垫,学生在进行“读写结合”环节的“仿句”练习中,便“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将课文中美好的精华的语言材料集聚起来。“课文集美”是赏析散文的一种好形式,它避免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零敲碎打”式的赏析,便于学生形成

一些有效的语言模块;同时又能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活动,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还能使学生掌握此类文体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达到“教是

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