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教育学家介绍

合集下载

20世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20世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20世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1、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年-1910年),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1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2、阿尔弗雷德・比奈Binet.Alfred( 1857年-1911年),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

1905年他与T.西蒙一同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编成了《比奈-西蒙量表》。

1908年发表量表的修订本,1911年发表量表的第二次修订本,适用年龄3~18岁。

不久,比奈-西蒙的智力量表就被移植到许多国家,而他们首先使用的�D心理年龄‖和�D年龄量表‖,也就成为广泛应用的术语。

著作有《智力的实验研究》、《推理心理学》等。

3、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95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

杜威不仅是二十世纪中的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而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实施与理论的一位教育哲学家。

由于他毕生从事著作、教学,受业学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人所不能匹敌的。

他的门徒胡适,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学者和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健将。

热爱教学的教育家

热爱教学的教育家

热爱教学的教育家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

然而,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被称为真正的教育家。

教育家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更需要热爱教学事业,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放在心中的首位。

本文将介绍几位热爱教学的教育家以及他们在教育事业中的贡献。

第一位教育家是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是20世纪俄罗斯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也是儿童心理学方面的杰出代表。

他认为教育是一种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他提出了“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通过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体。

第二位教育家是孔子。

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奠基者,孔子深受后世教育家的尊崇。

他的教育理念强调“实践”和“经验”,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提倡“以教学之,无疑者也”,强调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孔子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他说“教人无类,为善者师之”,强调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应因材施教,发掘并培养学生的潜力。

第三位教育家是玛丽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一位儿童教育家,她提倡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她强调儿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角色是引导和辅助学生的学习。

蒙台梭利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自信心,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位教育家是杰奎琳·诺瓦尔。

诺瓦尔是一位来自美国的教育学家,她致力于改善教育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尤其关注贫困学生的教育。

她提倡“个性化学习”,强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支持。

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

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接受了各种新的思想。

1806年著《普通教育》,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

人物简介人物介绍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他在教学的心理学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作为―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他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但他过于强调教师及书本的作用,教学方法也有形式化倾向。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他的教育理论已经完全不合时宜了。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有―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的称谓。

约翰·菲力特力赫·赫尔巴特(1776-1841)——公元1776年出生在德国西北部奥登堡(Olderberg)。

祖父是医生,父亲先是律师,后来升为枢密院顾问官,母亲是一位美丽聪慧而且具有深厚文学修养的妇人。

赫尔巴特是独生子,家庭温暖,使他感到无比幸福;但不幸有一天他不慎跌进沸水桶中,遭到灼伤,使得一辈子身材瘦小,无法健壮。

赫尔巴特的求学和事业成就受他母亲的影响最深。

在他从小念书的时候,他的母亲每天陪伴着他,督促他念书,连上课都在他身边,甚至陪伴他一起研究希腊文。

教育经历赫尔巴特最早受教于尤金(Ulzen)牧师,获益甚多。

尤金的教育哲学认为: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思想的纯洁、果断和有恒,这种理论对他的教育思想,有深刻的影响。

赫尔巴特12岁到18岁进入一所德国中学读书,此时已显出其天才。

学校对他的评语是:表现优异,守秩序,品德优良,对自己天赋才能已懂得力求发展和改进。

他多才多艺,不但具有数学、语言和哲学的才能,而且是天才音乐家和文学家。

他的思想成熟很早,11岁就研究理则学,12岁研究形而上学,14岁写了一篇论文称为<<意志自由>>。

教育学家简介PPT课件

教育学家简介PPT课件

2020/2/25
2
约翰·阿摩司·夸美纽斯 Comenius,Johann Amos
世界观:民主主义、人 道主义、感觉论、基督 教的世界观
2/25/2020
生生于于11559922年年,,死死于于11667700年年,,是是一一位位以以捷捷克克语语为为 母母语语的的摩摩拉拉维维亚亚族族人人,,捷捷克克伟伟大大的的民民主主主主义义教教育育 家主家主,家,家西庭西庭方。方。近近代代教教育育理理论论的的奠奠基基者者,,出出身身于于一一磨磨坊坊 他他是是公公共共教教育育最最早早的的拥拥护护者者,,其其理理念念在在他他所所著著作作 的的《《大大教教学学论论》》中中提提出出。。 年学年学轻校轻校时。时。被三被三选十选十为年为年捷战捷战克争克争兄(兄(弟1弟166会会1188的的~~牧牧1166师师4488,,))并并爆爆主主发发持持后后兄兄数数弟弟十十会会 年年被被迫迫流流亡亡国国外外,,继继续续从从事事教教育育活活动动和和社社会会活活动动。。 他知他知尖识尖识锐教锐教地给地给抨一抨一击 切击 切中 人中 人世”世”。。纪纪提提的的出出学学统统校校一一教教学学育育校校并并制制号号度度召召,,““主主把把张张一一普普切切 及及初初等等教教育育,,采采用用班班级级授授课课制制度度,,扩扩大大学学科科的的门门 类类和和内内容容,,强强调调从从事事物物本本身身获获得得知知识识。。主主要要著著作作 有有《《母母育育学学校校》》、、《《大大教教学学论论》》、、《《语语言言和和科科学学 入入门门》》、、《《世世界界图图解解》》等等。。
2020/2/25
5
夸美纽斯的普及教育
提出背景:当时的学校只为富人设立,穷人被忽视,埋没了许多人才。 普 及教育思想:“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

著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思想

著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思想

著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思想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着名幼儿教育家及其思想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一、第一个专门对学前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人二、世界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着《母育学校》三、1658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依据直观原则编写的课本《世界图解》【第一本教给儿童及半知识的带有插图的百科全书】四、提出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泛智学说。

五、幼儿教育思想有:人文主义儿童观;重视早期教育;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遵循自然。

洛克(英国)1632-1704一、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

二、提出了着名的“白板说”三、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而不是有先天的遗传决定的。

四、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五、撰写的《教育漫画》艺术从理论上为英国绅士教育提供了一个完整体系。

卢梭(法国)1712-1778一、《爱弥儿》集中体现其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二、贡献一:“儿童的发现”——他认为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儿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规律里并非是单纯的为成年生活做准备,它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贡献二:提出教育要顺应自然的思想,主张教育要培养“自然人”裴斯泰洛齐(瑞士)1746-1827一、着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二、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三、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四、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五、提倡爱的教育,指出爱不是万能的,不是无限度的。

主张爱要与威严结合;六、提出要素教育理论(把树木、形状和语言确定为教学的基本要素)福禄贝尔(德国)1782-1852一、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二、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幼儿园之父”三、幼儿教育思想有:(1)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的任务——通过直观的方法来培养幼儿,使他们参加各种必要的活动,发展他们的体格,锻炼他们的外部感官(2)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幼儿的发展是在内在动力驱动下进行的,需要尊重幼儿的自主性(3)强调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的地位和作用(4)创制了一套活动玩具——恩物(5)协调原理,幼儿与周围的环境、社会、自然是协调的、融合的整体。

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1. 泰勒士(Thales,约前624—前55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命题。

他也被看作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先驱。

2.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00)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

毕达哥拉斯派的创始人和首领。

该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他们认为数目是最智慧的,和谐是最美好的,并认为灵魂不朽。

3.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

其核心观念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4. 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前485)佛教创始人。

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

印度人。

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

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

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

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

主要著作有《论语》。

6.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40—前470)生于爱利亚,爱利亚派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有《论自然》一书。

他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是者”就是真理的对象。

7.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5—前475)出生于爱菲斯王族。

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介绍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介绍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

出身于雕刻匠和助产士家庭,他坚决拥护氏族贵族寡头的专制统治,反对雅典奴隶主民主共和国制度,由于他与奴隶主贵族派勾结,70岁时,被法庭判处死刑。

他聚徒讲学,常踯躅于雅典的街头巷尾,与任何愿意向他请教的人讨论各种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问题。

先后私人讲学20多年。

主张培养有"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的人,才能治理国家;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有完美道德的人。

因此,他特别重视青年的道德修养,提出了知识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的教育理论问题。

他在辩论中常运用所谓苏格拉底问答法,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索,寻求结论。

后来西方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法,就来源于苏格拉底教学法。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

出身于贵族奴隶主家庭。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早年学习过音乐、诗、绘画和哲学。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他离开雅典,到处游历。

40岁时,他在雅典附近的体育馆里办了一个学园"阿加德米",收徒讲学。

他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两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他希望建立一个由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社会集团各按其本性而尽职的理想社会。

教育应为建立和巩固这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服务。

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理想国"中的第一、第二等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

他提出儿童3岁前应在家受教育;3-6岁进入国立儿童院;7-17岁进国立初等学校;18-20岁受专门训练;期满后大部分人经考核终生服役;少数优异者再学10年,经考核任国家官吏;其中的更少数特优者再学习辩证法,至35岁成为哲学家。

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法律篇》、《沙米底斯篇》、《美诺篇》、《蒂迈欧篇》等。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1870—1952),意大利医生,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1896年毕业于罗马大学医学系,后进入精神病院做临床助理医生,主要研究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问题,为他们设计出一套训练的方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她毕生致力于探索“科学的教育”,创办了“儿童之家”,创立了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并通过撰写教育论著和开办国际训练班,传播自己教育思想和方法,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她也被誉为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贝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任务之一。

蒙台梭利交易思想的理论渊源一、哲学来源1、宗教的影响:蒙台梭利的宗教信仰和人性“善”的观点使她极富爱心,积极投入特殊儿童教育实践中,为特殊儿童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2、帕格森的哲学思想影响: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意志的创造过程,主张“个性自由”和“开放社会”。

二、心理学来源1、麦孤独的心理学的影响:重视本能与情绪之间的联系,认为情绪是本能的核心,而情操是改变本能的方式,是持久长存的心理成分,是情绪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在人的行为中起着重大作用;2、沛西·能的心理学影响:其“策动”和“记忆基质”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有重大意义。

三、自然科学来源1、胚胎学理论的影响:蒙台梭利认为“当一个新生命诞生时,它自身包含了神秘的主导本能,这将是它的活动、特性、和适应环境的源泉”;2、进化论的影响:蒙台梭利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试图以生物学的本能论解释人的发展;3、德弗里斯的遗传学原理:蒙台梭利接受了德弗里斯的建议,提出了与他的理论看起来相似的儿童发展敏感期理论;4、医疗教育学来源:蒙台梭利作为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的助理医生时就开始熟悉、研究塞贡的教育方法,并加以推广,检验”教育治疗“的效果。

四、教育学来源1、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2、卢梭的教育思想3、佩斯泰洛奇的教育思想4、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儿童观一、生命自然发展观1、生命自然发展(内在生命力的力量,顺应的教育)2、生命独立成长(非干预教育)二、心理胚胎期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这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其连续的自然发展过程包括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钱伟长,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伟长兼长应用数学、力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钱伟长,是我们常说的三钱之一,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钱伟长在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之后在多个领域内取得巨大的成就,成为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钱伟长简介,1931年,钱伟长以物理5分、数学和化学总分20,中文和历史两个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钱伟长决定弃文从理,改学物理学。

1940年钱伟长到加拿大留学,主学弹性力学。

1941到1942年,钱伟长主要研究雷达波导管内电抗和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动,1942年获得多伦多大学的应用数学系博士。

在1942年到1946年期间,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总工程师,是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学生。

钱伟长从事了火箭弹道、火箭空气动力学设计、气象火箭以及人造卫星轨道、降落伞等多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奇异摄动理论论文,成为该领域奠基人。

1946年,钱伟长归国,成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教授。

1954年到1958年,任我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同时钱伟长成为中国民主同盟多届名誉主席,先后担任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和暨南大学校长。

钱伟长的主要成就在物理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方向,另外在弹性力学、摄动方法和变分原理领域也取得卓越成就。

钱伟长简介里了解到钱伟长对力学贡献很大,是力学奠基者之一。

并且钱伟长对中国教育事业十分关心,为人很谦逊,成为后辈的楷模。

钱伟长最大的贡献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称为是中国的“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他一生精于学术,一心报国,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钱伟长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呢?钱伟长的贡献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领域,他对于我国的力学研究、力学教学、数学应用以及高等教育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历史趣谈:赫尔巴特的生平介绍 赫尔巴特和杜威是什么关系

历史趣谈:赫尔巴特的生平介绍 赫尔巴特和杜威是什么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赫尔巴特的生平介绍赫尔巴特和杜威是什么关系
导语:赫尔巴特全称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全称为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教育科学之父”,在世界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赫尔巴特相比肩。

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下面介绍一下赫尔巴特的生平。

赫尔巴特画像
1776年5月4日,赫尔巴特生于德国奥尔登堡的一个司法官家庭。

幼年的时候得益于母亲和家庭教师的共同教育。

以后进入了拉丁学校学习。

1794年,赫尔巴特进入耶拿大学,上学期间他研究康德、费希特等人的哲学著作;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关于一切存在都是统一的和不变的学说,大大的影响了赫尔巴特。

1797年初,他在还没有修完大学课程的时候,就去瑞士做了一贵族的家庭教师;赫尔巴特对教育的兴趣就是因为这个工作引起的。

1799年,赫尔巴特与裴斯泰洛齐相识,裴斯泰洛齐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赫尔巴特却并没有接受裴氏观点中的民主主义倾向。

1799年之后,赫尔巴特居住在朋友的家中专门攻读哲学。

1802年,赫尔巴特在哥丁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且留校任教。

1809年,赫尔巴特应哥尼斯堡大学的聘请,继康德之后,讲授哲学与教育学,并创立教育研究所,训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用他的教育原理。

生活常识分享。

霍华德多元智能

霍华德多元智能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任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主持人,专著超过20本,发表论文数百篇。

《纽约时报》称他为美霍华德·加德纳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哈佛商学院教授称"加德纳是本时代最明亮的巨星之一,他突出表现人类成功的不同智慧"。

美国特质教学联盟主席称"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学者,加德纳当之无愧。

"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创造了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人的智力的高低。

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施太伦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水平的重要概念。

1935年,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之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

但是,这一理论提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

1967年,美国在哈佛施太伦智商概念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戈尔曼主持。

《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

在从这以后的二十年间,美国对该项目的投入达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行20多年的跟踪对比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

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参与此项研究中首先重新考察了大量的、迄今没有相对联系的资料,即关于神童的研究、关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关于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全者的研究、关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关于正常成人的研究、关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种不同文化中个体的研究。

名人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介绍简短

名人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介绍简短

名人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介绍简短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亚里士多德,希望大家喜欢!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个人经历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师承柏拉图,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同时,还是许多学科的创始人,如伦理学、政治学、物理学、逻辑学,等等。

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出生在希腊北部色雷斯地区一个叫斯塔吉拉的小城,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的宫廷医生,母亲菲斯蒂丝家境十分富有。

亚里士多德18 岁进入柏拉图的阿卡德谟学园,在那里学习长达20 年之久,直到老师柏拉图于公元前347 年去世才离开。

离开学园后,他开始游历,后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 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关于两人之间究竟是否是师徒关系,一直存有争议。

黑格尔就认为亚历山大在事业中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可能师承亚里士多德。

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亚里士多德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方面的知识,对亚历山大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但也有人说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做过亚历山大的老师,因为亚历山大任性而且冲动,不像是受过教育的人。

世界著名儿童教育专家

世界著名儿童教育专家

世界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在当今的社会中,儿童教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够得到全面的教育,世界上涌现出了许多儿童教育专家。

这些专家致力于改善和推动儿童的学习和发展,他们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塑造优秀的下一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位杰出的儿童教育专家是芭芭拉·科尔。

她是美国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专家,著有《自发学习》一书。

科尔的研究致力于发现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

她主张儿童在充满自由和创造力的环境中学习,而教师应该成为学习的指导者而非权威。

科尔的理论深受教育界的重视,并为儿童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

另一个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是杰森·奖。

作为英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奖关注儿童的情感和社交发展。

他提倡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培养情商,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奖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儿童的社交技能和情绪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梅尔·莫塔莱斯也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儿童教育专家。

她是墨西哥的一位儿童心理学家,长期从事与儿童学习和行为相关的研究。

莫塔莱斯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她的研究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杰出的儿童教育专家,他们的研究和实践不仅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也对儿童教育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专家的工作为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并且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世界上的著名儿童教育专家致力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学习。

他们的研究和实践不仅为儿童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思考和理念,也对于改善教育质量和推动儿童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我们倍加关注和尊重。

中外著名教学教育家教学教育思想

中外著名教学教育家教学教育思想

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教育思想孔丘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立志有恒;克已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教学论思想: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学以致用;虚心求学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教师论思想: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

孟柯的教育思想德育论思想:尚志养气;反求诸已;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教学论思想: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

韩愈的教育思想教师论:1、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教师的标准:凡是具备了“道”与“业”的,就可以做教师。

3、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圣人无常师”、“不耻相师”。

教学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朱熹的教育思想德育论主张:立志;主敬;存养;省察。

教学论思想1、朱熹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析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2、教学原则方法:自动和适时的启发;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教人有序不可取等;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论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销行以为知为了贯彻他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道德教育方法。

1、静处体悟2、事上磨炼3、省察克治“顺导性情”的童蒙教育论1、顺应性情与鼓舞兴趣2、自求自得与独立思考3、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上,王守仁主张给儿童以“歌诗”、“习礼”与“读书”三方面的教育,陶冶儿童的思想和性情。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军国民教育2、实利主义教育3、公民道德教育4、世界观教育5、美感教育“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思想:1、“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活教育”的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学前教育代表人物

学前教育代表人物

学前教育代表人物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一些杰出的教育家和专家。

本文将介绍几位学前教育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对学前教育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一、弗雷德里克 ·温多尔夫弗雷德里克 ·温多尔夫(Frederick Wundt)被誉为德国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19世纪末创立了一所名为“儿童之家”的学前教育机构,致力于培养儿童综合能力。

温多尔夫提倡儿童应该在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他的教育理念对后来的学前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玛利亚 ·蒙特梭利玛利亚 ·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意大利学前教育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她创办了蒙特梭利教育方法,强调儿童在自由和独立的环境中学习和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专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环境设计和教具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和学习。

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不仅在意大利广泛推广,也影响到了世界各地的学前教育实践。

三、帕特里夏 ·冯 ·弗罗贝尔帕特里夏 ·冯 ·弗罗贝尔(Patricia von Förster)是德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

她提出了著名的“生活中心”教育理念,认为学前教育应该以儿童生活为中心,注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意识。

弗罗贝尔认为,学前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儿童的身体、智力和情感综合发展。

她的教育理念对德国学前教育政策和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维果茨基列夫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是苏联心理学家和学前教育家,被誉为社会文化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重要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和学习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的。

维果茨基特别关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认为社会交往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他的理论为学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强调了社会化和合作学习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含一览表)

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含一览表)

世界著名教育家及其思想一、苏霍姆林斯基1.简介:苏联最有名望的教育家, 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2.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3.主要教育理念(核心思想)①提倡全面和谐的教育。

认为没有和谐的教育工作就不能达到理想个性的和谐发展。

所谓和谐发展,就是各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地发展。

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他反对妨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智轻体、重才轻德的倾向。

②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丰富多彩、文明幸福的学校精神生活,是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最好途径。

③认为德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

要求自然科学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同时并重。

④终身致力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经典教育名言:①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不得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给教师的建议》第315页--论学生学习)②一本智慧丰富的、有鼓舞力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教育的艺术》第178页---论学生阅读)③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就是教育信念的萌发园地。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四卷596页---论课堂教学)④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有趣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一)》第527页---论学校教育)⑤人在为他人的幸福着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第797页---论道德品质)⑥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

(《帕夫雷什中学》第28页---论教师读书)⑦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给教师的建议》第97页---论教师素质)⑧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这是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0世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20世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1、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年-1910年),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2、阿尔弗雷德·比奈Binet.Alfred(1857年-1911年),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

1905年他与T.西蒙一同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编成了《比奈-西蒙量表》。

1908年发表量表的修订本,1911年发表量表的第二次修订本,适用年龄3~18岁。

不久,比奈-西蒙的智力量表就被移植到许多国家,而他们首先使用的―心理年龄‖和―年龄量表‖,也就成为广泛应用的术语。

著作有《智力的实验研究》、《推理心理学》等。

3、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952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恐怕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

杜威不仅是二十世纪中的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而且在美国国内,也是一位积极推动社会改革,倡言民主政治理想的所谓自由主义派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致力于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者。

他的思想,不仅形成了美国继实用主义之后而起的实验主义(Experimentalism)哲学体系,而且也是间接影响到新教育──所谓进步主义教育──实施与理论的一位教育哲学家。

由于他毕生从事著作、教学,受业学生分居世界各地,故其影响是他人所不能匹敌的。

他的门徒胡适,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学者和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健将。

历史趣谈:赫尔巴特 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历史趣谈:赫尔巴特 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赫尔巴特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导语:赫尔巴特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赫尔巴特相比肩,赫尔巴特西方世界誉为“
赫尔巴特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以与赫尔巴特相比肩,赫尔巴特西方世界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上则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更是写出了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史上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具有严密系统的经验教育学体系创始人,是赫尔巴特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培训教师的机构,并且将心理学运用于教育系统内,第一个在世界上创立了教育心理学,完成了他的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是观念心理学。

是赫尔巴特使得教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激起了在这一领域内的革命性的变革。

可以说赫尔巴特在教育心理学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为之后教育科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之后百年内的教育繁荣的基础,也是最早将心理学从生理学和哲学中分离出来,宣称这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也是第一位明确的指出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的人。

赫尔巴特还运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来揭示教育与教学的规律。

通过赫尔巴特简介可以看出作为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赫尔巴特,其最重要的成就是在教育学方面,他的哲学与心理学已经成为他开创教育科学的基础。

赫尔巴特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其一生之中做出的最大的贡献是在教育学领域,是赫尔巴特拥有的心理学知识和哲学知识使得他成为了一名教育学家。

赫尔巴特被西方世界称
生活常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

出身于雕刻匠和助产士家庭,他坚决拥护氏族贵族寡头的专制统治,反对雅典奴隶主民主共和国制度,由于他与奴隶主贵族派勾结,70岁时,被法庭判处死刑。

他聚徒讲学,常踯躅于雅典的街头巷尾,与任何愿意向他请教的人讨论各种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问题。

先后私人讲学20多年。

主张培养有"正义"、"勇敢"、"节制"等美德的人,才能治理国家;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有完美道德的人。

因此,他特别重视青年的道德修养,提出了知识与德行的关系以及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的教育理论问题。

他在辩论中常运用所谓苏格拉底问答法,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启发学生自己思索,寻求结论。

后来西方教育史上的启发式教学法,就来源于苏格拉底教学法。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

出身于贵族奴隶主家庭。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早年学习过音乐、诗、绘画和哲学。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他离开雅典,到处游历。

40岁时,他在雅典附近的体育馆里办了一个学园"阿加德米",收徒讲学。

他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两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他希望建立一个由哲学家、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社会集团各按其本性而尽职的理想社会。

教育应为建立和巩固这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服务。

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理想国"中的第一、第二等级,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

他提出儿童3岁前应在家受教育;3-6岁进入国立儿童院;7-17岁进国立初等学校;18-20岁受专门训练;期满后大部分人经考核终生服役;少数优异者再学10年,经考核任国家官吏;其中的更少数特优者再学习辩证法,至35岁成为哲学家。

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法律篇》、《沙米底斯篇》、《美诺篇》、《蒂迈欧篇》等。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

柏拉图的学生。

曾任亚历山大大帝的教师。

创建吕克昂学院。

他的学派称为逍遥学派。

他认为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性、动物性和理性,与之相对应的是体育、德育与智育。

而教育的目的是使三方面和谐发展。

他提出教育是公共事业而非属私人。

他首次提出按年龄分阶段教育的思想。

研究了不同阶段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步骤。

他认为:(1)7岁前为家庭教育和游戏;(2)7-14岁应进学校,学习读写、体育、音乐、绘画;(3)14-21岁智育阶段,学习各种知识。

他认为男女本性不同,不可受同样教育。

他的教育观点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其主要著作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诗学》等。

参见第三、四卷中的"亚里士多德"。

【昆体良】(35-95)古罗马演说家、教育学家。

曾在罗马创办修辞学校,并担任修辞教授20多年。

他的《演说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系统教学方法论著。

他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特别是儿童期的教育。

认为学校教育更为重要,尤其是教师的作用。

他对教师以身作则、爱护儿童提出了许多见解。

坚持文法是一切高等教育的基础,强调儿童学习语言、语音、音乐、数学等学科,培养语言才能及逻辑思维能力。

他重视教学方法,认为通过模仿、理论学习、练习,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成效。

重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他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认为道德高尚的人才是完美的人。

他的教育理论在1415年后得到人文主义者的高度评价。

【维多里诺】(1378-1446)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学家。

曾担任修辞学教授,主办孟都亚学校,在此从事教改试验。

维多里诺希望在他的学校里,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能管理国家、主持教会、兴办企业的人才。

他主张进行博雅教育,使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维多里诺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德智并重、个性与培养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教育。

【莫尔】(1478-1535)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首次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

提出无论是男是女,都应该接受教育。

重视劳动教育,运用直观原则的教学,教学采用本族语言。

教学内容主要有:读、写、算、几何等。

此外对成人教育、德育、体育等问题都有专门论述,是最早提出劳动教育的教育家之一。

著作有《乌托邦》一书。

【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1274)意大利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

他认为理智来自天主,他的哲学证明上帝的存在以及世界靠上帝而存在。

他认为理智应服从信仰,为信仰服务。

他的认识论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其哲学体系称之为阿奎那主义,1879年由教皇正式定为天主教会的官方神学。

他本人长期在欧洲各地讲授神学和哲学,曾任巴黎大学神学教授、罗马教廷神学顾问和讲师,被称为"天使博士"。

因而其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伊拉斯谟】(1467-1536)又译埃拉斯穆斯。

艺复兴时期尼德兰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学家。

鹿特丹人。

9岁时就入教会学校学习,26岁时入巴黎大学学神学。

曾任英国剑桥大学神学教授。

他的教育主张是:国家的主要希望,有赖于对青年的正确教育;学习古典语文和古典文献是人类摆脱愚昧、提高德行、改良教会、净化基督教的主要途径,古典语应成为中等教育的核心;选拔好的教师对教育改造关系极大;天赋、教导和练习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后者是主导作用;尊重儿童个性差异,关心儿童身心均衡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事物先于文学";反对棍棒教育,要求把表扬和批评适当结合起来。

晚年,他还曾注意女子教育。

他的教育著作有:《论正确的教学》、《基督之子的教育》、《论童蒙的自由教育》。

【蒙田】(1533-1592)又译蒙旦。

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贵族绅士,遵循自然,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而进行教育;反对封建教育的教学制度和教条主义,重视德育、体育。

其世界观和教育思想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一定要求,他的主要著作有《随笔集》(又译《随感录》),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儿童的教育》、《论父亲对其子女的爱》等论文中。

【夸美纽斯】(1592-1670)又译考门斯基。

捷克教育学家。

出生于磨坊主家庭。

10岁时,父亲病故。

1614年大学毕业后任普热罗夫拉丁文学校校长。

1616年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30年战争爆发后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的教育革新措施主要有:实施普及教育,让一切青年男女都进学校;建立全国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改革旧的学校内容和课程设置;编写新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教科书;建立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度,废除传统的个别施教;公立学校每年秋季招生一次;采用新的合乎自然法则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使教学变得"迅速"、"便利"、"彻底"。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母育学校》、《语言与科学入门》、《大教学论》、《泛智先声》、《泛智学校》和《世界图解》等。

【洛克】(1632-1704)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学家。

出生于律师家庭。

毕业于威斯特公学,后获硕士学位。

曾担任过辉格党领袖拉茨别利伯爵的家庭教师与医生、秘书。

他批判了天赋观念论、论证了认识来源于感觉的经验论原则,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论"。

他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由此得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的结论。

他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绅士教育论,为培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子弟提供理论与方法。

绅士的教育要把德行放在首位,要培养礼仪。

绅士学习的科目不必注重古典,要扩大实用学科。

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对后来西欧的教育思想,特别是18世纪法国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他的主要著作有《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和《关于理解的指导》等。

【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生于瑞士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匠,由于家境贫寒,没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16岁起就过着流浪生活,曾从事过仆役、家庭秘书、音乐教师、乐谱抄写员等工作。

自学了数学、史地、天文等。

曾被迫流亡国外。

复杂的工作经历和长期的流浪生活,使他获得了广泛的阅历,再加上他的刻苦自学,使他的知识十分渊博。

他是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重要成员。

他的教育理论以"归于自然"为依据。

他痛斥当时的教育戕害人性,使人成为"文明"的牺牲品;在批判旧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教育史上的自然主义。

主张通过自然教育培养自由的、自食其力的、对任何职业都有所准备的人。

他认为教育有三个方面,即自然的教育(人的器官和能力的内在发展)、人的教育(学习利用这种器官和能力的发展),以及事物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所获得的教育)。

他主张把儿童这3种教育应该协同工作。

并以自然教育为主。

根据自然教育的原则,他主张把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分成4个阶段:(1)出生到2岁,着重进行身体锻炼,即进行体育;(2)2-12岁,着重进行感觉教育;(3)12-15岁,主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4)15岁到成年,着重进行德育和宗教教育。

在这个问题上他不主张早期教育,认为过早地进行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不好的,而主张让儿童自由发展。

他还认为女子的天赋低于男子,女子教育应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

这些无疑都是全面性的。

他的主要著作有:《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于道德的影响》、《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新爱洛漪丝》、《爱弥儿》、《忏悔录》等。

【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思想家。

曾主编《百科全书》。

他十分重视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人的善良的自然素质,提倡义务教育、平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和实科教育,主张增加现代学科。

狄德罗提出的民主、平等和世俗教育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反映了当时进步资产阶级的要求。

曾为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拟订《俄罗斯政府大学计划》。

主要教育著作有《生理学基础》。

【巴泽多】(1724-1790)德国教育学家。

曾在德国创办泛爱乐园,创办德国最早教育杂志《教育论丛》。

巴泽多把养育、道德教育和智育视为全部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良好公民。

道德教育最为重要,智育则处于从属地位。

曾采用自由游戏和实物教学法从事教育活动,是泛爱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和创始人,主要著作有《新方法》。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

认为教育的任务是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以达到自我完成。

力图通过教育,实现他的哲学思想,改造人类社会。

认为教育有多方面的任务,包括技能、体能、德行等,并把宗教教育当成德育的一部分,康德对人类进步和教育功能怀有很大的信心,他十分重视巴泽多的泛爱学校的教育实验,他的教育观点具有理性主义特点,深受卢梭的《爱弥儿》一书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