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课件
DHS出现的问题:
(1)病例选择不当 对于反转子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如A2.2、 A2.3型使用DHS有较高失败率,如内侧皮 质不能良好复位,导致内翻应力作用于 钢板引起钢板断裂、松动或髋内翻,A3 型骨折由于骨折线与拉力平行,而不起 加压作用。
(2)抗旋转能力差
• 由于DHS髋部仅有一枚 髋螺钉.抗旋转能力差, 在髋部活动时产生剪切 力及旋转,过度活动将 导致内固定失败。如于 髋螺钉上方加用松质骨 螺钉则有助于抗旋转作 用.增加稳定性,促进 骨折愈合。出现带 股骨 大粗隆稳定钢板(TSP) 的 DHS
动力髁螺钉最初的设计是用于股骨 远端骨折,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 特性,后来应用扩大于股骨近端 骨折的治疗。 适应证: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尤其是粗隆下骨折;也是其他内 固定失败时的良好选择或有益补 充
结构特点: ★动力加压拉力螺钉与钢板呈95º 角,负重时负重力首先加于钢板的 短臂,然后再分散至各螺钉上,应力分散,固定牢固。 ★它可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螺钉的入点,手术操作方便。 ★入钉点位置较高、较少涉及骨折线及对髋部外展肌损伤小,尤其是 克服了粗隆下骨折行DHS固定时螺钉经过骨折线的弊端,术后骨折 不愈合、髋内翻和髋部外展无力可能性小; DCS入点高,因而可 于骨折近端增加了数枚螺钉固定,增加了近端的抗屈曲旋转能力, 达到牢固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伴发骨质疏松,骨质强度下降,DCS螺钉的深 螺纹设计可克服骨质对内固定物把持力不足的缺点。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及手术治疗
分型
1、AO分型 2、1949年提出Evans分型,1980年提出 Evans-Jensen分型 3、 Boyd-Griffin分型
AO分型
AO将股骨粗隆间骨折归为A类骨折。 A1型:经转子的简单骨折(两部分), 内侧骨皮质仍有良好的支撑,外 侧骨皮质保持完好 1、沿转子间线;2、通过大转子; 3、通过小转子。 A2型:经转子的粉碎骨折,内侧和 后方骨皮质在数个平面上破裂, 但外侧骨皮质保持完好。 1、有一内侧骨折块;2、有数块 内侧骨折块;3、在小转子下延 伸超过1 cm。 A3型:反转子间骨折,外侧骨皮质 也有破裂。 1、斜形;2、横形;3、粉碎。
股骨粗隆间的四种分型
股骨粗隆间的四种分
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1.Evans分型:主要分为两型,第Ⅰ型是骨折线从小粗隆向上延伸,其中Ⅰ型骨折又分为四度,1度和2度比较稳定,可以选
择非手术治疗,而3-4度为不稳定性的骨折,建议手术治疗;第Ⅱ型的骨折线是反斜形,从上面向外侧反斜形的骨折。
2.AO分型:A1型为简单的两部分骨折,骨折线从大转子到远端内侧皮质,内侧皮质只在一处断开;A2型
是经转子的多处骨折,内侧皮质至少两处断开;A3型骨折的骨折线向小转子下延伸或反斜形骨折,又称为逆转子间骨折。
3.Jensen分型:Ⅰ型为单纯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外上斜向内下,无移位稳定;Ⅱ型为移位合并小转子
撕脱骨折,但股骨距完整;Ⅲ型为合并大转子骨折,骨折累计股骨距,有移位,常伴有转子间后部骨折;Ⅳ型为3部分骨折合并小转子粉碎骨折,可出现股骨颈和大转子冠状面的爆裂骨折;Ⅴ型为骨折后外侧和内侧不支持,即Ⅲ型
和Ⅳ型组合;R型为反转子间骨折,骨折线由内上斜向外下,可伴有小转子骨折,股骨距破坏。
4.根据骨折线的走行方向分型:一型为无明显移位的骨折,为稳定性骨折;二型为骨折线通过小粗隆上缘,骨折通常为内翻
位;三型为小粗隆处骨折发生游离,并移位,出现内翻畸形,或粗隆间骨折合并大粗隆骨折;四型为除了粗隆间骨折外,大小粗隆分别游离,或为粉碎性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
E83 M cCarthy JC,Lee JA. Acetabular dysplasia. A
paradigm of arthroscopic exam ination of chondral in—
juri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405):122—
scopic evaluation[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3,
(406):64—7O.
[13] Byrd JW ,Jones KS.Hip arthroscopy in athletes[J].
Clin Sports M ed,2001,20(4):749—761.
1 28.
[91 Newberg AH,Newman JS.Imaging the painful hip [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3,(406):19-28.
[1O] Czemy C,Kramer J,Neuhold A,et a1.Magnetic reso—
增加,老年人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概率呈上升趋势。仔细 分 型 (1956),Decoulx—Lavarde分 型 (1969),Ender分 型
研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有利于对骨折程度作出更准确 (1970) ̄Tronzo分型(1973),Jensen分型(1975),Deburge分
的评价,以选择更加适合的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本文就股 型(1976),Briot分型(1980),AO分型(1981)。所有分型可归
维普资讯
·410 ·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Vo1.13,No.7。Ju1.2007‘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病率逐年增加。
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多发性、高死亡率、高残疾率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医疗机构带来很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因此,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股骨粗隆间骨折病因和危险因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主要病因是骨量减少、骨质疏松、老年人跌倒等。
此外,一些危险因素也会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风险,如女性、年龄大、身高低、体重轻、家族遗传、吸烟、久坐不动、摄入钙量不足等。
二、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类和诊断股骨粗隆间骨折分为Garden分级和Evans分级两种分类方式。
Garden分级分为四级,根据继发性骨折线上下移位情况和骨干完整程度进行分级。
Evans分级是根据距粗隆最近侧面的膝关节直径进行分类。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骨折类型、骨折性质和骨折线上下移位情况。
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包括钢板、钉子、螺钉等不同种类的内固定装置,可以有效地稳定骨折部位,促进骨折愈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老年患者或合并髋关节病变的患者,可以减轻疼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保守治疗适用于较轻的骨折类型,主要包括休息、康复训练等。
四、预后和并发症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骨折类型、骨折性质和骨折线上下移位情况。
临床研究表明,Garden分级越高、骨折线移位越大,预后越不良。
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血栓、肺栓塞、感染等,需要及时诊治。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病情和治疗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将越来越好。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同分型的内固定治疗选择
Ⅱ型 2 9例 采 用 空心 钉 内 固定 治疗 , 、 、 Ⅲ Ⅳ V型 3 3例 采 用动 力加 压 髋 螺钉 治疗 ( DHS) 疗 。 果 : 1 4年 随访 , 均 治 结 经 - 平 25年 . 据 疗 效 评 定 的标 准 , v n I、 . 根 E as Ⅱ型 ( 稳 定 型 骨折 )9例 , 1 即 2 优 3例 , l 良 1例 , 5例 ; v n 、 v型 ( 不 差 E a sm 1 v、 即
o r o ad ste og e aa sil H i n,azo 7 70 Ha a , hn fOt p ei , nk n d Ho t o an D nh u 5 10 , i n C ia h c hN N p af a n A S R T Obet eT uyteram n f e ie n ps fne rcatr atr ee el wt it - B T AC jc v :os d et eto t f r tye trohne c rc e i t l r i e i t ht rh d f e t oi t i f u snh d y h n r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
Evans-Jensen 分型Ⅰ型:2 部分无移位骨折
小转子完整
Evans-Jensen 分型Ⅱ型: 2部分移位骨折
Evans-Jensen 分型Ⅲ型: 3部分骨折,由于大转子骨折块移位
而缺乏后外侧支持。
Evans-Jensen 分型Ⅳ型: 3部分骨折,由于小转子或股骨矩 骨折缺乏内侧支持
。Evans-Jensen 分型Ⅴ型: 4骨折片段,缺 乏内侧和外侧的支持,为Ⅲ型和Ⅳ型的结 合。
AO分型
• A1型骨折:经转子的两部分简单骨折,内侧皮质有良好支撑,外 侧皮质完整。
• A1.1沿转子间线骨折 • A1.2骨折线通过大转子 • A1.3骨折线通过小转子
A1.1
A1.2骨折线通过大转子
A1.3骨折线通过小转子
A2型骨折:经转子的粉碎性骨折,内侧皮 质和后方皮质破裂,外侧皮质完整
Evans分型 (原版)
根据骨折线方 向
Evans-Jensen 分型(改良Evans)
• Jensen JS发表在Acta Orthop Scand的文章(Jensen JS, Michaelsen M. 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s treated with McLaughlin osteosynthesis. Acta Orthop Scand. 1975 Nov;46(5):795-803.)对 Evans分型进行了改良,称为Evans-Jensen 分型。这一分型方法将 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5型, Ⅰ型: 2 部分骨折,骨折无移位。 Ⅱ型: 2部分骨折,骨折有移位。 Ⅲ型: 3部分骨折,由于大转子骨折块移位而缺乏后外侧支持。 Ⅳ型: 3部分骨折,由于小转子或股骨矩骨折缺乏内侧支持。 Ⅴ型: 4骨折片段,缺乏内侧和外侧的支持, 为Ⅲ型和Ⅳ型的结合。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主要发生在股骨头腹侧或尺侧,损伤情况最为严重。
经典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分为三种:复杂的骨折、断裂的骨折和转位的骨折。
1.复杂的骨折(Complex Fracture)复杂的骨折是指由于机械性损伤而同时损伤股骨粗隆间多处骨组织,呈现多个骨折面或多个断裂骨折,使骨折线不明显、公共轴线不完整,骨折线程度较严重,损伤范围较大。
其特征表现为前后粗隆间出现哈氏断裂,两头骨折面均有压缩、撞击或拉断痕迹。
2.断裂的骨折( Fracture Fracture)断裂的骨折是指股骨粗隆间共用的两个棘突的离断,其特征表现为:主要症状是患者疼痛明显,用力活动受限,伴有局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检查显示两突之间有空隙,断裂线清楚,可见压缩或拉伸断口,股骨头可能出现脱位,骨折凸出或凹陷。
3.转位的骨折(Subluxation Fracture)转位的骨折是指股骨粗隆间不存在断裂,但是有移位现象。
其特征表现为:主要症状是患者复发性疼痛,用力活动受限,伴有局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肿胀;X线检查显示股骨粗隆间仍有结构完整,股骨头有轻度旋转移位或脱位,骨折线模糊,可见断裂痕迹偏少。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考虑到其复杂性,应采取多学科协同的方式。
诊断方面,应完成临床检查、X线摄片及骨扫描检查等;治疗方面,根据损伤情况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如股骨粗隆间复杂骨折可采取连接钢板技术,断裂骨折最常采取拉伸或缝合等,转位骨折可采取关节内注射等来改善症状。
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根据医生指示服用止痛药,并自行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局部热疗等康复措施,以改善关节灵活性和活动度。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性质非常复杂,医患双方都应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特别是针对运动爱好者,要从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服装鞋类等方面,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意外及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FI(PFNA)中文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
优势
• • • • • • • • • 主钉的近端直径为16mm - 适用于亚洲人骨骼 体外克氏针可以准确的观察到前倾角的位置 定位长钉过程可减少辐射的使用 用复合插件固定螺丝 - 螺钉不易出现松动 通用的透亮瞄准臂,可以满足所有三个颈干角( 125°, 130°, 135° ) 最佳的瞄准臂的形状便于更舒适的插入 2.5mm导丝可在主钉插入过程中使用 通过带灵活螺丝刀片的瞄准臂引入支持螺钉 螺纹套筒,彩色编码的操作工具
目标
• 实现内植物术后的高度安全性
• 兼具术中的高度安全及简易操作的工 具 • 在植入过程中压紧骨质 • 允许对骨质进行压缩 (滑动性)
索娜盟托的解决方案
Trochanter / Spiral 系统
技术参数
拉力螺钉的型号 颈干角 原材料 近端直径 远端直径 动态化可能性 宽阔的视野 管状钉 长度: - 短钉: - 长钉:
锁定钉: 固定钉: 尾端螺帽:
1 (10,5mm/75-140) 125°, 130°, 135 钛合金 16 mm 10, 11,mm yes yes yes 180-240 mm (20 mm steps) 280-460 mm (15 mm steps) L-R (解剖学弯曲) 直径4.8mm,长度25-100mm 防旋螺钉带防退钉高分子材料 0-5-10-15-20-25mm
优势
近端孔便于复位时定位克氏 针
对照前倾角克氏针
优势
长钉 - 只要在X射 线下找到找到特殊 的梅花型锁定孔, 其余的孔在无需射 线的条件下就能很 容易找到。
优势
固定螺钉 – 因其高 分子材料变形的缘 故而不易松动。
螺纹上的特殊设计 可以防止不必要的 松动。
优势
通用的,透亮瞄准臂
2019年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word版本 (1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篇一: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一、定义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由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
二、诊断依据和诊断标准(一)诊断依据1、有明显或轻微外伤史。
2、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
3、患侧髋部肿胀明显,可有皮肤瘀斑,移位型骨折肢体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移动肢体时疼痛加剧,大粗隆上移,按压或叩击大粗隆时疼痛加剧,有时可触及骨擦感,纵轴叩击痛阳性,髋关节功能障碍。
4、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和骨折的类型。
(二)骨折分型1、顺粗隆间骨折:伤肢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点开始,斜向下方行走,达小粗隆部。
2、反粗隆间骨折:伤肢呈短缩、内收、外旋畸形,骨折线自大粗隆下方斜向上方,达小粗隆上方。
三、入院指征(一)符合转子间骨折的诊断依据(二)符合转子间骨折的骨折分型四、治疗常规1、手法整复牵引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一般行股骨髁上牵引。
维持屈髋屈膝各15-30°,外展30°,足部旋中位牵引,牵引重量要足够大,复位后维持牵引量不得少于体重的1/10,如果牵引后复位欠佳,则可用股骨颈骨折整复办法(顺粗隆间骨折)或端提、挤按方法(反粗隆间骨折)整复,尔后维持髁上牵引固定,直至骨折愈合,牵引一般维持8-10周。
2、手法整复固定器固定主要适用于顺、逆粗隆间骨折,在电视X线机监控下,患者取平仰卧位,两助手分别把持腋窝及小腿行顺势拔伸牵引复位,保持患者肢外展,足部旋中位或稍内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局麻。
按股骨胫骨骨折鳞纹钉固定方法分别将2板骨圆针,顺股骨颈纵轴,呈倒“V”形,用锤击入至股骨头软骨板下0.5cm,针尾留于皮外3cm,尔后以股骨髁上方100m处与骨干垂直由外向内打入第3板骨圆针及第4板骨圆针,不透过对侧皮肤,然后安装固定器,将打入的4板钢针分别套于固定夹上,固定于主体杆上,拧紧螺母,一般固定6—8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 1.偏心固定,力臂长; 2.对骨外侧壁质量要求高; 3.切开,软组织损伤大。
精品课件
优点:
股骨近端锁定板
切开手术,利于实现股骨近端,尤其是小粗隆周围的解剖 复位;
属于多钉的稳定支撑系统,抗旋转稳定性强;
假体近端稳定性欠佳,其本质是一个经捆扎固定 的假体周围骨折; 后期的脱臼,假体周围骨折,松动等。 适应症:高龄,严重骨质疏松,且骨折呈明显粉碎者;
内固定失败,二次内固定失败率高的患者。
精品课件
患者女,83岁,A2.2型, 伴有重度骨质疏松。
精品课件
总结:
根据治疗时考虑骨折的AO分型及碎裂程度,病人骨质情况 ,不同固定系统的力学特征,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 对于创伤骨科医生来说,通过合适的内固定使患者恢复到 理想的功能状态,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精品课件
手术方法:
1.髓外固定(力矩较长) 2.髓内固定(力矩较短)
精品课件
髓内系统:
优势: 1.中轴固定; 2.力矩短,抗疲劳能力大; 3.微创治疗; 4.适应症宽泛。
缺点: 1.股骨颈骨折风险; 2.破坏髓内血运; 3.增加脂肪栓塞的几率; 4.损伤臀中肌止点(影响外展)。
精品课件
髓外固定系统
比例约:1.5:1,股骨粗隆间骨折属关节外骨折,由于股骨粗 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
死。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局部压痛,肿胀明显,瘀斑广泛,患者不能站立或 行走,患肢明显短缩,外旋、外翻畸形,髋关节任何方向的活 动 受限。
精品课件
生物力学特点:
1.偏心距; 2.四个人体之最: a.站立时人体应力 最大; b.威胁最大; c.内置物花样最多; d.内置物最粗。
无需闭合复位,无需牵引床,对技术及设备要求较低,适 用于青少年患者。 缺点:
无法实现滑动加压; 属于随外多钉系统,力学精品强课件 度低;
患者女,80岁 , A2.1型
精品课件
PFNA
适用于几乎所有的粗 隆间骨折,特别适合 于不稳定型骨折(如 反转子骨折)合并骨 质疏松者。
精品课件
PFNA--单钉,髓内,加压模式可调节系 统
1.保守治疗;
a.牵引疗法,适用于所有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需要骨牵引812周;
b.并发症多:如褥疮、尿道感染、关节挛缩,坠积性肺炎及血栓 等;
c.死亡率高达34.6%。 2.手术治疗;
精品课件
1.闭合经距多根斯氏针内固定; 2.钉-板类内固定; 3.Ender钉固定; 4.Gamma钉固定; 5.DHS内固定; 6.PFNA; 7.关节置换。
精品课件
2.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很多,但目前大家熟知并 广泛应用的有一下5种:
1.Evans分型(1949) 2.Boyd-Griffin分型(1949) 3.Jensen分型(1975) 4.Kyle分型(1979) 5.AO分型(1981)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骨粗隆间骨折分型及内固定选择
骨伤二科王斌
精品课件
1.股骨粗隆间骨折定义; 2.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 3.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及内固定选择 ;
精品课件
1.股骨粗隆间
股骨粗隆间是指在大小转子区 ,是股骨干与股骨颈的交界处 ,也是承受应力最大的部位。
精品课件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7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精品课件
谢谢大家的聆听!
精品课件
优点:1.螺旋刀片,承受更强的应 力负荷;
2.抗切出力提高; 3.主钉细,无需扩髓;
4.远端可屈性设计,避免了局部的 应力集中;
5.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
精品课件
全髋关节或半髋关节置换治疗粗隆间骨折 优点:可以早期负重;
可避免内固定失效,骨不连,髋内翻等并发症。 缺点:手术较复杂,技术含量高;
手术时间长,切口大,对于老年体弱的患者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