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与徽商的异同比较
徽商商道及与晋商区别
徽商作为一支著名的商业劲旅,自明中叶至清中叶,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乃至南洋东瀛,引领了中国商业经济潮流,保持了三四百年的鼎盛辉煌时期,几执商界牛耳。
总结、研究、领会并秉承徽商的成功经营大道,对现代商业经营会有所启迪。
商道一贾而好儒儒道经商.徽州素称“东南邹鲁”,是儒学风气较浓厚之地。
徽商受到较深的儒学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在经商活动中,善于运用心计,精于筹算,审时度势,决定取予,因而成为明清商界中的一支劲旅。
其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故能够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徽商是旧徽州府籍(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
商道一贾而好儒儒道经商一、贾儒相济,运筹帷幄1.改变观念改变命运2.靠儒道称雄商界3.靠文化提升商业素养4.重视智力投资二、官贾儒三位一体1.以儒商风度交结达官显贵2.以儒商风范获得社会认同☐明清时期的徽州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群山环抱、山多地少、土地瘠薄的地方,竟然孕育出经商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广阔、商业资本雄厚,并称雄明清商界400年的地域性商帮,原因何在?☐客观上讲,徽州地区人多地少,种地无以生存,不得不“以贾代耕”。
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和生存条件劣势造就了他们只有华山一条道:经商。
中国历史上两个著名商帮徽商与晋商皆处贫困山区,必须另谋他路。
但徽商崛起和兴盛的主观因素则是与其所提倡的一系列新型商业价值观和商业经营观密切相连。
☐商贱、商轻的传统价值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从事商业经营被认为是市井小人之事,为人所不屑。
这种传统价值观念给徽州人从商带来无形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如徽商汪才生就告诫儿子要奋发业儒,“毋效贾竖子为也”。
在儿子面前自贬为“贾竖子”,可见其自卑感是何等的强烈。
但是,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徽州不能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徽商晋商历史知识点总结
徽商晋商历史知识点总结徽商的起源和发展徽商是指在明清时期出现并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商帮,主要由安徽地区的商人组成。
徽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和宋代,但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徽商的发展与安徽省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有关,安徽省地处长江下游和淮河中游地区,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物资交流的中心,这为徽商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宋代,安徽地区开始有一些商人以纺织业为主要经营项目,逐渐形成了徽商的雏形。
到了明清时期,徽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商业网络和商业文化,成为了中国商业活动的重要力量。
徽商的特点徽商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商业活动的一些特点。
首先,徽商的商业网络非常广泛,他们不仅在国内广泛开展商业活动,还到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其次,徽商经营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从棉纺织业到茶叶、盐业、瓷器等各个领域都有徽商的身影。
此外,徽商善于创新,他们在商业管理、金融活动、运输、保险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为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徽商还在社会建设和教育事业方面有所贡献,他们在家乡兴办学校、修建桥梁、修建水利设施等方面都有所作为。
晋商的起源和发展晋商是指在中国历史上以山西商人为主体的商帮,他们在中国商业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晋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山西地处华北,地处黄河以西,交通发达且资源丰富,这为晋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宋代,山西地区逐渐形成了商业集市,商业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为晋商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在明清时期,晋商逐渐成为了中国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对中国的商业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晋商的特点晋商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他们的出现和发展也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国商业活动的某些特点。
首先,晋商的商业范围比较广泛,他们在中国内地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商业网络。
其次,晋商在金融、保险、运输、商业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在当时中国商业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徽商晋商的概况比较与启示修订稿
古代徽商晋商的概况比较与启示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中国商帮期末论文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徐德云我国古代徽商、晋商的概况比较与启示一、徽商与晋商1.徽商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
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
徽商,指的是明清时期,江南省和江南省分治后安徽省江南地区徽州府辖地经商的商人和商人集团,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州府之外的松散的安徽各地区商人个体,一般称之为“皖商”,与徽商对应。
2.晋商晋商,指的就是山西商人,从明朝初发迹至民国初年没落,历经五百年;在没有飞机、电话、计算机网络的年代,晋商的马车与骆驼队伍开辟出中国的盐路、茶路。
他们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南起武夷山,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经西伯利亚通往圣彼得堡、欧洲的茶叶商路。
这也是继古代丝路没落后,新兴起的另一条国际商路。
二、徽商精神与晋商精神1.徽商精神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
从早期徽商不辞劳苦,运粮输边,到明中后期徽商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乃至近代徽商为了抵御外国入侵,踊跃捐资捐物,处处时时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穷困的生存环境迫使徽商走出家门,他们一般以小本起家,闯荡商海。
许多徽州大商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走上致富的道路。
度势趋时的竞争精神。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活跃于市场的徽商必须时时细心预测市场,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行情,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商品种类的盈虚和供求情况,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去选择所经销的商品,并且能够使经营时间、地点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灵活机变。
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
徽商的和协精神不仅表现在家族中,也表现在一个个的商业团体中。
即便在整个徽州商帮内部,也能做到同舟共济、以众帮众。
惠而不费的勤俭精神。
“致富思源”,他们大多数人特别珍惜得来不易的财富。
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
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一、引言明(1368~1644年)中叶以来,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观,从事长途贸易的地域商帮在中国商业发达地区陆续兴起。
所谓地域商帮,是指以地缘、血缘和业缘为纽带形成的松散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兴起的地域商帮之著名者有徽商、晋商、粤商等,他们在流通领域活跃了四百余年,对16世纪以后的近世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中,发端于北方的晋商和来自南方的徽商以资本雄厚、贸易全国最为著名,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①。
晋商和徽商相继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商贸影响方面旗鼓相当,不分伯仲,时人有“北晋南徽”之说。
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其商帮治理结构,却可以发现许多重大差别。
徽商是以血缘和宗族关系为基础,强调在宗族子弟中选拔经理和伙计,依赖隐含契约、族规家法治理商帮内部的代理关系;晋商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整体上放弃了在宗族内部选拔经商人才,遵循避亲举乡原则选择同乡出任经理和伙计,利用正式的号规约束、用接近现代意义的奖金和股俸制度激励商帮成员。
中国文化历来是重视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什么兴起于大约同一时期、受同一国家文化影响的两个商帮却会选择同一文化中的不同要素,形成如此不同的治理模式?而且,不同的治理模式并没有影响两个商帮所取得的商业成功,这又是为什么?同样有趣的是,徽商和晋商所处的地域文化、商人习俗也有显著差异。
比如徽商“儒风独茂”,却又有举族外迁、并在经商地修建宗族祠堂的习俗;而晋商推崇“学而优则商”,却又“安土重迁”,商人极少携家眷外出经商。
徽商最重要的祭祀对象是朱熹,遍设全国的徽商会馆都修有专祀朱熹的文公祠,而晋商凡在异地经营者,一经发展便集资修建关庙,供奉关公。
这些地域文化和商人信仰的差异与徽州和山西两地商帮治理模式又有什么内在关联呢?本文试图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利用近来发展迅速的激励理论和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理论,整理和发展了一个对商帮治理进行比较研究的分析框架。
晋商和徽商育人之道
看,晋商的培训方式是专业技术人 员培训,徽商更重视一般员工培训。
选人,以德为本
晋商培养内容丰富,体现在训 练的科目种类繁多,在业务技术上 有“ 打 算 盘、 习 字、 学 蒙 语 俄 语、 背诵平码、抄录信稿、写信、记账 等 ”; 在 职 业 道 德 上 有“ 重 信 义、 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 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苦、 戒 奢 华 ”, 针 对 特 殊 要 求 的 人 员, 还要进行专门训练,如骑马、驾骆 驼 等。“ 训 练 结 束 后 还 要 进 行 工 作 能力及道德修养的考核。最后根据 个 人 的 具 体 情 况 分 派 各 号 任 事 ”。 晋商人员培养针对票号所需技能专 一,个人发展方向明确。
徽商为了使自己的子弟将来能 够养成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意 志,往往不将自己的子弟放在自己 经营的店铺内,而是把他们送进别 人的店铺里锻炼。徽商的学徒期限 一般都是三年。三年之内不许回家, 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打扫店堂,整 理货架,承担店中一切杂活,还要 细心侍候师傅、师娘。
晋商和徽商的学徒期限虽然都 是 三 年, 但 培 养 成 本 却 是 不 同 的。 相比之下,由于晋商的伙计在培养 过程中实行年工资制,所以晋商比 徽商要投入更多的货币成本,票号 伙计也由于过于专业化的技能在离
以史为镜
晋商和徽商育人之道
晋商和徽商,这两大异名共辉的商帮,成功的秘诀竟惊人地相似——建立优秀人才培养系统。
晋、徽两大商帮的人才培养意 识 都 非 常 强 烈, 其 学 徒 制 度 十 分 盛行。
晋商对于初次入号的伙计,需 总号派遣资历较深者负责培训,或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培训,其人才培 训、使用和输送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比而言,徽商的人才培养重 在实践锻炼。
浅谈商业经营原则——徽商与晋商之异同
的新 技 术 壁 垒 。
企 业 的象 征 。 市 场 竞争 中 , 在 市场 占有 率 之 争 是关 键 , 品牌 则是 而
现 只 重合 作 而 忽视 竞 争 的片 面 倾 向 。
( ) 分 利 用跨 国公 司战 略 联 盟 荻取 技 术“ 出效 应 ” 二 充 溢 。 西 方 跨 国公 司 战略 联 盟 大 都 集 中 于 高新 技 术 领 域 , 目的是 为
们 往 往 愿 意 寻求 强 大 的 合作 伙 伴 , 期能 获 得 更 多 的 成 长 。 是 , 以 但
A j罄 馨 l l l 甏 m囊 |
一
、
相 同的经营 原则 : 诚信 为本
在 日常 经 营 中 , 商 坚 持 诚 信 为 本 的 原则 , 徽 反对 投 机 取 巧 、 坑 蒙 拐骗 等 不 义 行 为 。在 经 营 过 程 中 , ,徽 商之 间十 分 注 重 互 助 共
摆 布 的被 动 局 面 。 此 , 国企 业 选 择 实 力 相 当 、 势 互 补 的合 伙 因 我 优
人是 一 种 较 佳 的选 择 。 在 联 盟 期 , 国 企 业一 定 要 保 持 相对 独立 并 立 足企 业 发 展 的 本
速对华技术转 移的时机 , 极采取各种方式 , 为其价值链 中的 积 成
营 的精 神 。在 , , , , 问 题 上 , 们 有其 独特 的理 解 和行 为 义 和 利 的 他
t 臻
苯叉 试弋壤
普 毽 R i 拄谖秣 苯、≮ 撼赢 : 鼍商 充I 赶 : 淑融| 而l l
徽商VS晋商 中国商业文化两大流派
徽商VS晋商中国商业文化两大流派作者:王涛来源:《中外管理》2019年第03期徽商与晋商、潮商,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大商帮”。
在中国漫长的商业历史上,三大商帮在群星璀璨的各路商帮中最为耀眼。
而其中,徽商与晋商之间,两相比较,则更能给人启示。
例如:晋商重钱不重官,“学而优则商”,徽商则完全相反,由于敬重儒学,提倡“学而优则仕”,所以从政的较多;再例如:晋商多尊奉乡人关公,而在徽商眼中,理学大家朱熹更值得尊奉;此外,徽商通常是以家族为组织纽带,他们有一句话叫“用亲不用乡”,晋商则以地域关系为纽带,他们是“用乡不用亲”,等等。
那么,创造商业奇迹不相上下的两大商帮,但其大相庭径之处,到底能带给人什么思考呢?晋商、徽商的盐业兴衰大比拼复旦大学教授王振忠向《中外管理》介绍,徽商与晋商都是明清时代中国最为重要的商帮。
晋商先起,但它的衰落比徽商晚。
晋商的发迹,与明代的开中制度有关。
在明初,蒙元残余势力虽然已退往漠北,但仍对中原王朝形成巨大的威胁。
为了加强防范,明朝政府先后建立了九边,在北方边地驻兵屯垦。
当时,为了解决粮食补给问题,实施“开中法”,让商人输粮支边,作为回报,对商人授予盐引(食盐运销许可凭证)作为奖励,让他们前往淮、浙各地盐场支取引盐。
因此,有不少晋、陕商人因此而起家,晋商由此而兴。
到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运司纳银制度确立,商人只需在扬州等地交纳银两,便可获得盐引。
在此背景下,北方边地屯垦受到剧烈冲击,与扬州等地更为近便的“徽州盐商”崭露头角。
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推行纲盐制度,徽商相继打入盐业领域,此后,徽州盐商的实力开始逐渐超过了山西商人。
明末改变开中制,晋商则被迫退出盐业。
及至清代,扬州等地的盐商中,徽商占了绝对的优势。
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此时受到严重打击。
而到了清末,废除盐商垄断特权后,徽商在盐业的优势也土崩瓦解。
在鼎盛期的比较上,徽商虽然崛起较晚,但鼎盛期的出现却早于晋商,徽商在明朝中后期便步入鼎盛期,而且持续到清朝。
晋商、徽商、陕商(秦商),你可知道谁才是天下第一商帮?
晋商、徽商、陕商(秦商),你可知道谁才是天下第一商帮?
清朝,商帮在我国兴起,全国比较大的商帮有十个,而最著名的当属晋商、徽商、陕商(秦商),那么谁才是天下第一商帮呢?晋商,是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随着“乔家大院”、“走西口”等电视剧的热播,使晋商文化走入了广大百姓心中,名气也最大,很多人认为晋商就是天下第一商帮。
徽商是中国古代商界中的一支劲旅资本之巨,人数之众、活动之广、行业之多、能力之强,都是在商帮界十分著名的,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而“天下第一商帮”其实是陕商,陕商历史悠久,影响巨大,被称为“天下第一商帮”。
自秦至清的几千年里,陕商人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
小编有幸参加2009年在西安举办的首届“陕西陕帮与市场经济萌芽高峰理论研讨会”。
大家都知道成语“秦晋之好”,由它就可以看出,当时陕商(秦商)的实力和影响确实在晋商之上。
否则,当是晋秦之好了。
现在全国还有多处“山陕会馆”,可见,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陕商(秦商)的实力和影响逐渐减弱,晋商跃居之上,所以商人所建会馆的名字都成了山在前、陕在后了。
徽商和晋商之比较研究
徽商和晋商之比较研究王苏喜 张 欣Ξ(西安工业学院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摘要] 徽商和晋商二者之间在商业道德、政治态度、历史结局三方面既具有共性,也有相异之处,即对儒与贾的认识、对财富的认识不同。
通过比较研究徽商和晋商的异同得失,总结其兴衰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徽商 晋商 儒商 伦理经济[中图分类号] K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5)11-0120-03 中国古代十大商帮,以徽商和晋商规模最大,实力最为雄厚,几百年雄视海内、阔步天下而不衰。
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这些商帮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而逐渐式微。
比较研究徽商和晋商之间的异同得失,总结其兴衰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商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一、徽商和晋商的相同之处(一)相同的商业道德———诚信为本,以义为利。
徽商在商业交往或人际交往过程中,能从仁义道德出发,追求正当的商业利润,把诚信的商业道德推向更高层次。
明时,有婺源桃源乡人詹景端,经商运米四千二百石至饶。
时值岁歉,民饥饿,景端尽捐其米以济,活人无数,江右人勒石铭颂其德[1]。
为了社会与人民的公利,徽商能做到抛千金而不惜。
在日常经营中,徽商讲求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互惠互利、拾金不昧等美德,反对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等不义行为。
商海泛舟,时常会遭遇各种风险和困难,徽商之间十分注重互助共济,“义”成为维系和团结他们的精神纽带。
大商扶植小商,小商支持大商,谋求共同发展。
徽商阮弼经商芜湖,“诸宗族亲戚闾右交游至者,辄推赤心而纳之交。
业儒,则佐之儒;材可贾,则导之贾;能独立,则授赀而薄其息;能从游,则授糈而冀其成。
有过则规,有善则劝,有难则赴,有急则蜩,有违言则解纷,讼则为之平”[2]。
以义为利的商业原则促进徽州商帮的巩固和发展,除了血缘、地缘之外,“义”成为徽商之间精神上的纽带。
晋商中的良贾,诚信笃实,“以诚待人,人自怀服”的表现比较突出。
明清晋商与徽商的比较
丰 。晋 商抓住 时机 , 以地缘优 势 , 开 中法 ” 足先 借“ 捷
登而 兴 。徽 商则 是 明弘治 五年 ( 4 2 )明王 朝 因 19 年 ,
“ 开中法” 法行弊随, 开 中” 折色”商人以银两 改“ 为“ ,
换 取 盐 引 后 贩 盐 ,徽 商 以地 缘 近 两 淮 盐 场 集 散
强凝聚力 , 徽商便大修宗祠 , 以通过宗族的尊卑长幼
加 强对 族众 的控 制 。 商人员 的组成则 以乡人 为主 晋
其用人主张 : 一避亲用 乡; 二从 乡人 中择优保荐 ; 三
从 乡人 中破 格提 拔 。避 亲 , 即用人 中回避戚 族 , 括 包
财东与掌柜也不能荐用 自己的亲戚 , 所谓不用三爷
明清时期 , 晋商 、 徽商 皆为 当时势力 最大 的两个 地方商 帮 , 至今 日, 时 晋商 、 商 之影响仍 然不小 , 徽 晋 商大 院 已成 为一种 文化 ,徽 商 已成为徽 学 的重 要 内 容 , 晋商 、 商经 营之道 、 而 徽 管理 制度 、 衰历史 仍有 兴 着十分 重要 的借鉴 价值 。因此 , 对晋商 、 徽商之 比较 为人们 所关 注 , 文试就 此作一 粗略 比较 。 本
在 文化 理念上 , 晋商 突出尊奉 乡人关 公 , 凡有晋 商活 动的地 方 , 多建 有晋 商会馆 和关公 庙宇 。 有些地 方 的晋商甚 至是先 建关帝 庙 , 建会 馆 。 商把关公 后 晋 作 为他 们最 尊奉 的神 明 , 以关公 的“ 信仁 义 ” 规 诚 来 范 他们 的行 为 和经商 活动 ,把 关公文 化作 为他们 的
50 0 余年 ,徽商从明中叶到清道光年间活跃商界近
30 。 0年
一
、
晋商、 徽商之相异处
晋商和徽商
晋商和徽商1. 徽商与晋商的区别是什么1、所指的人不同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为三大商派之一。
2、经营方式不同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
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县人多盐商,绩溪人多菜馆业,休宁人多典当商,祁门、黟县人以经营布匹、杂货为多。
扩展资料历史背景1、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
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北方迁移到皖南徽州大量人口。
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
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
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
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
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2、山西商业资本源远流长。
早在先秦时代,晋南就开始发生了“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
从周秦到隋唐,尽管山西已出现一些大商人,但比较其它地方商人,并无突出地位,无一定组织.还未形成一种商人势力。
隋唐五代又出现了晋州、潞州、泽州、太谷、平定、大同等新兴商业城镇。
李唐起兵太原,定太原为北都,跨汾河两岸,商业繁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徽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商2. 徽商与晋商的区别是什么1,晋商对经理人的考核主要针对其宏观把握局势的能力。
“经理聘用之前,先由财东对此人进行严格的考察,确认其人有所作为,能攻善守,多谋善变。
晋商与徽商的异同点
晋商与徽商的异同点晋商与徽商的相同之处:一、晋商和徽商均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自金银花的征收到一条鞭法的推行,赋税折征货币的部分日益增加。
赋税折银的结果,刺激了生产,大大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入清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历经康雍乾三朝盛世,商品生产总体水平大大超过明代,水陆驿站干道的迅速扩展,从而为晋商、徽商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二、晋商和徽商都有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商人吸取了儒、法、兵、道诸家文化的良性影响,创出具有传统文化的货殖文化,这一文化在明清晋商、徽商身上更集中更典型地体现出来,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商人经营理念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晋商和徽商都与封建政治势力有着结托关系,商业势力消长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
明清时期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统天下,封建专制主义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依附、逢迎和仰攀是晋商、徽商对封建势力所持的基本态度。
而封建政治势力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晋商、徽商的利益,又未放松对晋商、徽商的敲诈勒索。
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商人经济地位动摇和政治上的懦弱,因而也就避免不了与封建社会同枯共衰的命运。
四、晋商和徽商都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晋商、徽商在商业活动中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突破区域性界限,进行长距离贩运,从而促进了各地区间的联系,扩大了国内外贸易市场。
晋商推动了包头、西宁、张家口、平遥、祁县、太谷等城镇的兴起,而徽商则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晋商不仅对商业、金融经营管理形成了经营文化,而且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如山西地方戏曲的繁荣,社火活动的开展,古籍文物的收藏,武术活动的推广,饮食、茶叶文化和珠算、会计、医药文化的推动,以及民风、民俗的变化等。
我国古代徽商晋商的概况比较与启示
中国商帮期末论文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徐德云我国古代徽商、晋商的概况比较与启示一、徽商与晋商1.徽商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
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
徽商,指的是明清时期,江南省和江南省分治后安徽省江南地区徽州府辖地经商的商人和商人集团,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州府之外的松散的安徽各地区商人个体,一般称之为“皖商”,与徽商对应。
2.晋商晋商,指的就是山西商人,从明朝初发迹至民国初年没落,历经五百年;在没有飞机、电话、计算机网络的年代,晋商的马车与骆驼队伍开辟出中国的盐路、茶路。
他们以山西、河北为枢纽,南起武夷山,北越长城,贯穿蒙古戈壁,经西伯利亚通往圣彼得堡、欧洲的茶叶商路。
这也是继古代丝路没落后,新兴起的另一条国际商路。
二、徽商精神与晋商精神1.徽商精神1.1 卫国安民的爱国精神。
从早期徽商不辞劳苦,运粮输边,到明中后期徽商积极参与抵抗倭寇侵略的斗争,乃至近代徽商为了抵御外国入侵,踊跃捐资捐物,处处时时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
1.2 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穷困的生存环境迫使徽商走出家门,他们一般以小本起家,闯荡商海。
许多徽州大商人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后终于成功走上致富的道路。
1.3度势趋时的竞争精神。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活跃于市场的徽商必须时时细心预测市场,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行情,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商品种类的盈虚和供求情况,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去选择所经销的商品,并且能够使经营时间、地点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灵活机变。
1.4 以众帮众的和协精神。
徽商的和协精神不仅表现在家族中,也表现在一个个的商业团体中。
即便在整个徽州商帮内部,也能做到同舟共济、以众帮众。
1.5 惠而不费的勤俭精神。
“致富思源”,他们大多数人特别珍惜得来不易的财富。
因此,他们虽然致富,但日常生活仍旧保持在家时的艰苦朴素的作风。
不仅如此,他们还以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教育子孙。
晋商与徽商的异同点
晋商与徽商的异同点晋商与徽商的相同之处:一、晋商和徽商均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明中叶以来,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自金银花的征收到一条鞭法的推行,赋税折征货币的部分日益增加。
赋税折银的结果,刺激了生产,大大促进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入清以后,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历经康雍乾三朝盛世,商品生产总体水平大大超过明代,水陆驿站干道的迅速扩展,从而为晋商、徽商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二、晋商和徽商都有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古代商人吸取了儒、法、兵、道诸家文化的良性影响,创出具有传统文化的货殖文化,这一文化在明清晋商、徽商身上更集中更典型地体现出来,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商人经营理念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晋商和徽商都与封建政治势力有着结托关系,商业势力消长受到政治势力的影响。
明清时期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统天下,封建专制主义的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依附、逢迎和仰攀是晋商、徽商对封建势力所持的基本态度。
而封建政治势力既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晋商、徽商的利益,又未放松对晋商、徽商的敲诈勒索。
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商人经济地位动摇和政治上的懦弱,因而也就避免不了与封建社会同枯共衰的命运。
四、晋商和徽商都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晋商、徽商在商业活动中有个共同特点,就是突破区域性界限,进行长距离贩运,从而促进了各地区间的联系,扩大了国内外贸易市场。
晋商推动了包头、西宁、张家口、平遥、祁县、太谷等城镇的兴起,而徽商则有“无徽不成镇”之说。
晋商不仅对商业、金融经营管理形成了经营文化,而且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如山西地方戏曲的繁荣,社火活动的开展,古籍文物的收藏,武术活动的推广,饮食、茶叶文化和珠算、会计、医药文化的推动,以及民风、民俗的变化等。
徽商则对教育、书画、经学、理学、医学、园林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形成了著名的徽州文化。
晋商与徽商:谁才是古时候东亚的贸易之王
晋商与徽商:谁才是古时候东亚的贸易之王在东亚的漫长历史上,大量农业人口不被允许从事贸易活动。
尤其是那些会涉外的交易和买卖,往往都被王朝统治者交由官吏与外商负责。
但凡事皆有例外,著名的晋商团体与徽商团体,分别出现在北方的晋兰与南方的江淮流域。
今天,两者都被赞誉为古代东亚世界的贸易主导者。
但相比之下,哪一方更加出彩呢?20世纪初在中亚贸易的晋商与俄罗斯骑兵合影从双方在历史上的活动范围与影响力而言,晋商从各方面都超过了徽商太多。
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水平级的团体。
晋商的眼光与格局观,是当时的地方商团中非常少见的。
徽商不仅无此能力,还需要依附其他商团的帮助来做生意。
要明白晋商曾经的实力有多么强劲,就需要看看他们在衰亡阶段的表现。
一直到1917年,俄罗斯发生严重的内部动乱,莫斯科等地还有晋商经营的店铺。
他们比当时大部分俄罗斯人都要富裕,并在动乱中成为了打砸抢的对象。
到1917年为止晋商都有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设商铺晋商之所以可以把生意一路做到俄罗斯,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满清朝廷的贸易特许,可以自由的将内陆物产转手到中亚、蒙古和俄罗斯。
这也是晋商在清朝发展迅速、体量庞大的原因。
但这样的特权并非凭空获得的。
早在清军入关之前,晋商就一直冒着被明朝杀头的威胁,为关外的满洲输送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战略物资。
山西在明朝时期一直麻烦不断晋商之所以要如此操作,主要原因就是明朝对他们谋生手段的压制。
因为当地至少在先秦时代,就是东亚农耕与北亚游牧的交界地带。
陆上贸易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重要性堪比海洋经济对广大和福建两地。
虽然在历史上,这种不为中央吏制帝国所提倡的经济结构,屡次被帝国力量打断。
但在帝国控制力衰退之后,又会自然而然的死灰复燃。
辽国时今天的山西北部就处于契丹人的控制下从南北朝到元朝,晋商的先祖一直经营着类似形式的贸易,种植各类经济作物。
但在明朝占领山西后,对当地的经济结构做了强制性的破坏。
私人贸易和经济作物被取缔,换上了效率低下的普通粮食生产。
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
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对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深入剖析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对两大商帮发展的影响和塑造。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商人阶层逐渐崛起,其中尤以徽商和晋商最为引人注目。
两者均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治理方式,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商帮形成、宗族制度、商人信仰、商帮治理等多个维度,对徽商与晋商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揭示其各自特点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徽商与晋商在宗族制度、商人信仰和商帮治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徽商以宗族为依托,形成了紧密的家族网络,通过宗法制度和族规族训来维系商帮的团结和稳定。
而晋商则更注重商帮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规范,通过制定严格的商业规则和信用体系来保障商帮的长期发展。
在商人信仰方面,徽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诚信、仁义等道德伦理,而晋商则更注重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强调商业利益的最大化。
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徽商与晋商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也决定了它们在面对市场变化和外部冲击时的不同应对方式。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商业文化和商人精神的内涵与特征。
通过对两大商帮的比较分析,可以为现代商业治理和企业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二、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概况在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均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精神,在中国的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两个商帮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变迁,也体现了各自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徽商,源于古徽州府,即今安徽的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六县。
他们依托江南富饶的自然环境,以及独特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网络。
徽商以儒商精神为内核,注重商业伦理,坚持诚信经营,逐渐积累了巨额财富。
同时,他们善于利用宗族的力量,整合资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治理模式。
乔致庸和胡雪岩,一个是晋商的代表一个是徽商的代表,那么两者之中谁更富有呢?
乔致庸和胡雪岩,一个是晋商的代表一个是徽商的代表,那么两者之中谁更富有呢?晋商和徽商是完全不同的路子,山西在宋代以前土地尚未破坏之前,强盛体现在文化上。
宋以后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稀薄并不适合产粮食,但是并没有穷的名声,因为宋元之后山西开始经商。
和徽商不同的是晋商的发达并不依靠官府。
比如浙商靠水道,徽商靠盐,这都是官服给予的特权。
晋商的商业思维在做普通人的生意,在古代中国,可以做的大生意主要是五种,盐铁茶丝粮,盐铁官服做,粮食山西不产,能做的就是茶丝。
晋商在这个基础上,南下贩丝茶,一路卖到俄罗斯和欧洲,在那个年月这本身就是壮举。
再说财富流转。
到乔治庸之前,乔家经商也已经四代。
而胡雪岩只有他本人,之后庆余堂,并没有很大起色。
徽商本身没有特别大的全国性商人,除胡雪岩以外,并没有听说别人也算厉害,而祁太平三家县乔家最初不算最富。
可以想见晋商生意之大,时间之久。
有人说乔治庸是土财主,只能说明你了解的晋商和徽商只是一部电视剧和一本小说。
这种论断不值的反驳。
直说一个雍正皇帝给山西巡抚的批复,直说在清朝其他省都是读书为重,其次种地。
而山西恰好相反,山西一等人才经商,二等人才当兵,读书种地是家里没出息人干的。
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晋商势力庞大,试想如果经商不赚钱,不会这样。
在明晚期晋商已经是完整经纪人制度,各店掌柜是可以跟东家分红,东家不过问具体经营细则。
后期伙计都可以分红,这种思维先进几百年。
还有文化上,晋商虽然不热衷科举,但是重视儒家道统,经商以诚信为本,最后的谢幕可以说是所有山西商号用事业生命诠释了诚信这两个字。
说一个细节,晋商大富之家不许纳妾,胡雪岩大概不是一个老婆吧。
晋商的掌柜,东家,甚至各店伙计都不许纳妾,不许养戏子包妓女,不许荒年放高利贷。
这都是很先进的商业思维,我个人认为也是财富的一种。
好吧写了这么多,发现跑题了。
又不舍得删,你们对付看,别喷了就。
晋商家族制与徽商宗族制之比较研究
2010年7月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10第33卷第4期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Vol.33No.4·晋文化研究·晋商家族制与徽商宗族制之比较研究王里鹏(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摘要:晋商与徽商都是驰骋近代商界的著名商帮。
由于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族群治理模式即家族制和宗族制。
文章力图通过对两者不同的族群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发掘晋商家族制和徽商宗族制在背景、内容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终总结出不同的族群治理模式对晋商与徽商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家族制;宗族制;比较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35(2010)04-0139-06家族和宗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又呈周期性变化的趋势过程。
宋明清以降,近代宗族的孕育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政权力量促进的结果,而家族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依血缘联系而产生关系认同、权利义务及亲属伦理观念的自我意识的一个范畴。
[1]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
中华文化传统的核心儒家思想就十分推崇“家”及“乡土”的观念。
晋商就是崛起于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黄河流域的一支商帮,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在晋商的理念中始终坚信家庭至上的原则,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家庭群体利益。
这一心理态势蕴含于晋商的经营管理文化,并强化了这一文化的群体意识特征。
因此,血缘、乡土及家族制的观念在晋商心目中根深蒂固,家族制成为晋商的一大标志。
宗法制度是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制度,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远近亲疏为标准,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有着“儒商”称号的徽商崛起于有着“东南邹鲁”、“文献之邦”称谓的徽州,所谓“新安为朱子阙里,而儒风独茂”,理学所宣扬的宗法制度则成为徽商所遵循的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商、徽商与马格里布商人信用机制的比较异同与启示
1.晋商的信用机制
晋商活动范围广阔,影响深远,不仅风光与我国明清时代也为现代人称奇。
时至今日,诸多学者都已明确指出良好的信用是保证晋商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那么,是何种机制塑造并维持了晋商的诚信形象?
晋商信用机制的核心在于内部建设和法律保护。
晋商以制度立信,有严格的近乎苛刻选人用人制度和系统的商帮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在晋商东家(出资人)从属下的掌柜(经营者)和伙计(职员)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良好的商人素质和诚信理念。
此外,晋商和官府有着密切的关系,用以寻求商业特权以及律法的保护。
在以自身信用建设为基础,辅以第三方法律保护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口碑。
2.徽商的信用机制
微商的时代和面临的外部环境与晋商比较接近,微商起源于唐末,兴盛于宋明以及清初,其信用机制多建立于第三方法律保护和良好的声誉形象之上。
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
素有官商、儒商之称。
此外,微商市时常仗义疏财,帮助穷苦百姓,从不发灾难财,没有一个微商与灾荒年间恶意提升粮盐价格以赢取暴力。
从而建立良好的民间声誉。
从细节来看,并不是所有徽商在商场都很讲信用,但是所有的徽商在民众间的形象都很好。
于是,饱读诗书的徽商在其良好的民众形象和他们的特殊身份(官商)的保护下,建立起来优良的信用声誉。
3.马格里布商人的信用机制
马格里布商人从事远距离贸易的特点是:依靠移民各地的马格里布商人作为贸易代理人,非马格里布商人几乎没有可能进入马格里布商圈,这形成了一种封闭的“联盟”。
维系着马格里布商人交易合约执行。
马格里布商人挑选合作方及注重对方声誉,但是由于其所处的时代和外部环境原因,马格里布商人没有去寻求第三方的担保或法律保护,而是根据地缘、亲缘形成的“多边惩罚机制”,一旦有某个贸易代理商出现欺诈行为,整个马格里布商人联盟将对他做出集体性永久和彻底的惩罚。
这种独特的内部体制成为维护马格里布商人信用的重要“法律”武器。
4.晋商、徽商与马格里布商人信用机制比较
总体来讲,晋商、徽商与马格里布商人信用的建立和维持都离不开三点,内部制度,外在声誉,法律庇护。
然而三者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晋商以自身内部人员建设为核心,政府法律为辅助,逐步建立声誉。
而徽商显然更注重法律庇护和名声,甚至把自己就变成了法律的执行者。
比较特殊的是马格里布商人,初略看来马格里布商人除了严格的内部制度外没有其他的维护信用方法。
然而,其严格的“多边惩罚机制”对于马格里布商人个体来讲就是严格的法律约束。
这种制度的出现也足以看出马格里布商人对其群体声誉同样予以重视。
5.启示
过去的一些大商圈的信用机制对今日企业无疑受益良多;然而,他们中的一些弱点也值得我们注意。
比若说晋商,山西票商对外放款全是信用放款,少有抵押。
一旦社会动荡,发生经济风潮,面对客户的挤兑,即使想守信用,也无可奈何(晚晴史实)。
而马格里布商人建立商业网络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极为有效,其交易成本非常低,但其具有的相对封闭性,造成边际成本非常高,也影响整个商人群落的转型与进一步发展;缺乏扩张性。
对于当今社会来讲,法律的保护在商业中的地位无与伦比,政府对当今信用机制的建设应起到带头作用,要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充分发挥其仲裁、监督、管理、以及解决商业纠纷的能力。
企业自身更应该以制度立信为根本,在保证本身信用体质的顺利执行下,还需要以全球化的思维解决局部经营问题,提高自己信守承诺的能力,维护全社会的信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