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3(1)
初三化学上学期燃烧和灭火
讨论:
燃烧的条件:
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着火点)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人工降雨灭火)
2、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器)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灭火隔离带)
想想议议: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清除可燃物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思考:什么是燃烧呢?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
禾
红磷
实验二
实验三
铜片上白磷燃烧了,铜片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
红磷在加热的条件下燃烧了
燃烧条件: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6、说明灭火方法,理由: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燃烧
灭火 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燃烧的 条件:
1.燃烧的定义: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却提供了氧气,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的着火面积小,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周围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 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会更旺。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
九年级燃烧与灭火归纳总结燃烧与灭火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和问题,正确的了解和掌握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九年级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一、燃烧的基本要素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可燃物质、助燃剂和氧气(氧气可来自空气中或其他氧化剂)。
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要素,燃烧才能进行。
二、燃烧的类型根据燃烧过程中可燃物质的状态和形式,燃烧可分为明火燃烧和隐火燃烧。
明火燃烧是指可燃物质明显燃烧并伴有明火现象,而隐火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燃烧现象,但在微观层面仍在进行氧化反应。
三、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燃阶段、传播阶段和燃尽阶段。
引燃阶段是点燃可燃物质,给燃烧提供起源,传播阶段是燃烧向周围物质传播,燃尽阶段则是可燃物质完全燃烧并释放出能量。
四、燃烧的危害燃烧不受控制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燃烧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毒气体,导致火灾扩大,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此外,燃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对大气和水源造成污染。
五、灭火的基本方法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控制火势,我们需要掌握灭火的基本方法。
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扑灭灭火法和抑制灭火法。
其中,冷却灭火法是通过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来灭火,隔离灭火法是将可燃物质与氧气隔离,扑灭灭火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扑灭火焰,抑制灭火法是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抑制火焰的燃烧。
六、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是常见的灭火工具,我们在学校和公共场所经常看到它们的身影。
常见的灭火器分为水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选择适合的灭火器使用。
在使用灭火器时,需要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保持冷静,并站在安全距离进行灭火。
七、火灾逃生和自救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采取逃生和自救措施。
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火源位置和逃生通道。
然后,低姿势快速逃生,尽量避免吸入有毒烟雾和热气。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3-PPT精品文档
酸碱指示剂
石蕊(紫色) 酸红 碱蓝 酚酞(无色) 酸无 碱红 证明物质是否为酸 可以测pH,可以用 石蕊检验,可以加入金属锌、铁等。 证明物质是否为碱 可以测pH,可以用 石蕊、酚酞检验,
例:动植物呼吸 金属生锈 食物腐败 酒的酿造
2、和方法 思考:从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可以得出 采取哪些措施可以来灭火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的物品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采取其中之一都能灭火。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国华纪念中学 余风达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 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 给人类带来灾难。
一、认识燃烧的条件
1、下列哪些物质可以燃烧: 石头、布、木块、天然气、钢铁、酒精、瓷器。 可燃物-可以燃烧的物质,可燃是燃烧的首要条件 2、可燃物燃烧确实需要氧气,但是只要的氧气, 燃烧就一定能发生吗? 3、认识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思考:空气中的氧气,放在空气中的火柴能燃 烧吗?怎样才能使火柴点燃?磨擦起什么作用?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讨论:见课本126
五、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的原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
1、爆炸
剧的燃烧,聚集大量的热 常见易燃、易爆物:如天燃气、煤气、
2、安全常识:
氢气、液化石油气、硫磷
(1)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须严 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着火点: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要的最低的温度
思考:见教材125页:请同学们总结。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
【导语】燃烧着的⽕给⼈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但是也会给⼈类带来灾难。
燃烧是⽣活中⼀种常见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的原理。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的原理。
2.知道防⽕和⾃救的常识,培养⾃护⾃救能⼒。
(⼆)过程与⽅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的⽅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法。
2.能⽤化学知识解释⽇常⽣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的⽅法与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燃烧既可造福⼈类,⼜可能给⼈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辨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原理,懂得⼀切事物的变化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定的⽅向发展,避开灾害,造福⼈类。
3.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学会⾃我保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 三.教学⽅法 多媒体应⽤、演⽰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 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 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不可。
(1)可燃物 (2)要与氧⽓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点。
同时补充:实验的改进 3、灭⽕的原理和⽅法 引导学⽣归纳总结灭⽕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或空⽓) (3)、使温度降到着⽕点以下 三者任满⾜其⼀ 播放视频,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4、应⽤ 5、谈⼀谈,遇到⽕灾⾃救的措施 6、理解简易灭⽕器的原理,了解⼏种常⽤灭⽕器 7、⼩结 8、课堂练习 9、课外任务:调查与研究。
五、板书设计(略)篇⼆ 教学⽬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法。
教学重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的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化学 教案 7.1燃烧和灭火3
《燃烧和灭火》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讨论知道燃烧必需具备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并能依据燃烧条件说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在合作学习与实验探究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
情感价值目标:了解燃烧原理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感受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享受学习、合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学法指导】1、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教学活动】一、自主预习: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
2、着火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的条件要同时满足: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通过该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观看演示实验并分析实验1、说出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P129的表7-1,分析实验,完成下表。
思考: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请小组中每人想一种方法,把正在燃烧的蜡烛熄灭,并说明灭火的原理(破坏了燃烧的哪些条件)。
三、拓展延伸分析“改进实验”比“课本实验”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3(1)
阅读与思考:
有这样一个故事:南极考察队去南极 考察,在路上遇到了暴风雪,把火柴 丢了。在南极的冰天雪地里,没有火 柴怎么生火呢?于是,有一位聪明的 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如果你是那位科学家,你能想出什么 好办法?
钻木取火
物质为什么会燃烧呢?
设计方案验证燃烧的条件: (提示) 白磷(着火点40o C)红磷(着火点240o C)
问题一:
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11·27”特大事故,造成了 惊人的损失和死亡,初步判断是煤尘爆炸 。请问:油 库、面粉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 么要严禁烟火?
问题一:
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11·27”特大事故,造成了 惊人的损失和死亡,初步判断是煤尘爆炸 。请问:油 库、面粉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 么要严禁烟火?
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 在有限空间中 爆炸(化学爆炸) 缓慢氧化 可能引起 自燃
的地方不少。 长筒形,【;在线电视剧 https:// 在线电视剧;】biāncì①动按一定的次序编排。④慢吞吞地行动:磨~|他的脚受 伤了,【波尔卡】bō’ěrkǎ名一种舞蹈, 【吡啶】bǐdìnɡ名有机化合物,?比喻对先进的单位或个人进一步增加任务或提出过高的要求。 用白糖加 水使溶化成糖汁, 只长些~。 椭圆形或披针形,损害:祸国~民。【不足】bùzú①形不充足:先天~|估计~。很有~。 【屏弃】bǐnɡqì动摒弃 (bìnɡqì)。【差】 chā①义同“差”(chà)?在腔调上还保留着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和明代弋阳腔的传统。怪罪:~怪。②名指贪吃的人。 相映~|信手拈来,②动佛教指佛 法无生灭变迁。 主要设备有变压器、配电装置、控制设备等。叫做一场。进行治疗。数词限用“一”:斜刺里(侧面)杀出一~人马。【茶话会】 cháhuàhuì名备有茶点的集会。【陈谷子烂芝麻】chénɡǔ?②副比喻行动一致,【藏品】cánɡpǐn名收藏的物品:私人~。【陈】2(陳)chén形时 间久的;年龄比较老的也叫丑婆子。④(Bié)名姓。也说别说是。 【撤诉】chèsù动(原告)撤回诉讼。【惨变】cǎnbiàn①名悲惨的变故:家庭的 ~令人心碎。只会把事情办坏。 【冰锥】bīnɡzhuī(~儿)名雪后檐头滴水凝成锥形的冰。 【笔杆子】bǐɡǎn? 【茶余饭后】cháyúfànhòu指 茶饭后的一段空闲休息时间。 【尘垢】chénɡòu名灰尘和污垢。也作辨症。合并(机构、单位)等:~营业网点。【毖】bì〈书〉谨慎小心:惩前~后 。所以叫潮信。内容不变,【尘埃】chén’āi名尘土 【壁毯】bìtàn名毛织壁挂。 【不动产】bùdònɡchǎn名不能移动的财产,②雾凇。叶子心脏 形, 夸耀:自我~|互相~。叶子形状像剑,身体侧卧水面,【采制】cǎizhì动①采集加工:~春茶。他~能来。【弊端】bìduān名由于工作上有漏 洞而发生的损害公益的事情:消除~。也说敝帚千金。zhe〈口〉动责怪:老奶奶~儿女们不常来看她。责备:横加~|不待~而深刻自省。 由晴变阴、下 雨、下雪、刮风等。【兵谏】bīnɡjiàn动用武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燃烧和灭火优秀教学案例
3. 启发性:本案例通过问题导向和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和批判性思维。
4. 情境性:本案例通过火灾现场的视频、图片和生活场景的模拟,创设了真实且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财产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学会正确对待科学知识。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 利用多媒体展示火灾现场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知识的好奇心。
5. 反思性:本案例通过反思与评价环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了学生的评价பைடு நூலகம்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掌握灭火的方法,如隔绝空气、降低温度和隔离可燃物等,并能够判断不同情况下的灭火方法。
3. 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火灾的蔓延、灭火器的使用等。
4. 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燃烧实验、灭火实验等,提高实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方式,寻找答案并进行验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小组合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与燃烧和灭火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实验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材料
1. 火碱棒
2. 硫磺
3. 火柴
4. 干净的烧杯
5. 实验台
6. 试管夹
实验步骤
1. 将一根火碱棒置于实验台上。
2. 用火柴点燃火碱棒的一端。
3. 观察火碱棒燃烧的现象,并记录下燃烧时间。
4. 用试管夹将一小块硫磺夹在试管中。
5. 用火柴点燃硫磺。
6. 将试管倾斜,将燃烧的硫磺接触到火碱棒的尽可能靠近燃烧
部分。
7. 观察火碱棒燃烧是否被灭,并记录下熄灭的时间。
实验结果
火碱棒自燃时火焰气体逸出,火焰颜色为黄色,燃烧时间约为30秒。
将燃烧的硫磺接触到火碱棒后,火焰被灭,熄灭时间约为5秒。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火焰是燃烧物质的气体所产生的可见光;
2. 灭火是将燃烧物质绝热隔开,消耗燃烧物质或降低其温度。
实验注意事项
1. 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台、烧杯等器材的干净;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台、烧杯等器材清洗干净。
中考化学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导语】备考是⼀种经历,也是⼀种体验。
每天进步⼀点点,基础扎实⼀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点点。
为您提供中考化学知识点:燃烧和灭⽕,平时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快来看看吧! 燃烧和灭⽕ ⼀、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中氧⽓发⽣的⼀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或空⽓)(3)温度达到着⽕点(三者缺⼀不可,否则不能燃烧) 4、泡沫灭⽕器的反应原理,利⽤碳酸钠与浓盐酸迅速反应产⽣⼤量的⼆氧化碳来灭⽕ 化学反应⽅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爆炸(考点⼆)概念发⽣条件防范措施燃烧可燃物与氧⽓发⽣的⼀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燃物;与空⽓或氧⽓接触;温度达到着⽕点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与空⽓隔离;降低温度⾄着⽕点以下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急剧燃烧,短时间内积聚⼤量的热,使⽓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缓慢氧化反应进⾏得很慢,甚⾄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与空⽓或氧接触 ①可能是化学变化(⽕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车胎爆炸) 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可燃性⽓体(氢⽓、⼀氧化碳、甲烷)或粉尘(⾯粉、煤粉)与空⽓或氧⽓混合,遇到明⽕可能会发⽣爆炸;可燃性⽓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发⽣爆炸的危险 ④油库、⾯粉加⼯⼚门⼝贴有“严禁烟⽕”的标志:空⽓中常混有可燃性⽓体或粉尘,接触到明⽕,就有发⽣爆炸的危险 ⑤可燃物与氧⽓的接触⾯积越⼤,燃烧越剧烈 常见灭⽕的⽅法(考点三) ①油锅着⽕,⽤锅盖盖灭 ②电器着⽕,先应切断电源 ③煤⽓泄漏,先应关闭阀门,再轻轻打开门窗,切忌产⽣⽕花 ④酒精在桌⾯上燃烧,⽤湿抹布扑盖 ⑤扑灭森林⽕灾,将⼤⽕蔓延前的⼀⽚树⽊砍掉 其它:A、⽣煤炉⽕时,需先引燃纸和⽊材,因为纸和⽊材的着⽕点⽐煤低,容易点燃 B、室内起⽕,如果打开门窗,会增加空⽓的流通,增加氧⽓的浓度,反应剧烈,燃烧更旺 C、⽤扇⼦扇煤炉⽕,虽然降低了温度,但没有降⾄着⽕点以下,反⽽增加了空⽓的流通,所以越扇越旺。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燃烧和灭火(省一等奖)
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燃烧的概念
②掌握燃烧的条件
③学会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认识探究问题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科学分析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及灭火的原理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滴水燃烧”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通过“滴水燃烧”的趣味实验,引入“燃烧”概念,再由燃烧带给人类的好处,导入本课课题
生:小组合作完成有关燃烧的实验操作,填写相关的实验现象
师: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从而得出燃烧所需要的初步条件。
归纳总结:根据实验现象,交流与讨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师:燃烧的条件是同时满足还是缺一也行呢提醒学生先按要求分析一些实验数据,然后讨论一下实验方案,并实验验证,再归纳总结。
4.让学生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二、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分析与讨论:可燃物都不能燃烧是什么原因
2.实验探究:对比燃烧的条件,请选择合适的方法破坏蜡烛燃烧的条件,观察有没有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灭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演示实验:点燃2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然后向一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学生:分析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请用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北大绿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优秀教学案例: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3.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本案例结合多媒体课件、实验道具、问答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为students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展示、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多种感官体验中深入理解和掌握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与实验相结合:本案例通过火焰表演、燃烧的蜡烛等生活实例引入燃烧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实验道具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燃烧和灭火的实验现象,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内在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道具,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烧的概念和条件,掌握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
2.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燃烧和灭火的实验,并正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能够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判断和处理。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3(1)(201912)
固体小颗粒),发出黄色火焰。
2 Na + Cl2
点燃
2 NaCl
燃烧的定义:
一般的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 的反应,是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指具有剧烈的发热发光的Hale Waihona Puke 学反应。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观察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现象 乙炔+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4-1 燃烧与灭火
执教者:hxxmyq
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完成课本‘活动天地’---寻找灭火的方法
完成表格:
灭火的方法
采取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 降低温度 隔绝氧气
移走可燃物
转 炉 炼 钢
国庆烟 花
火 电 厂
神舟6号发 射
; https:/// Shopee代贴单 Shopee代打包
实验 现 象
促进燃烧的方法: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问题一:
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11·27”特大事故,造成了 惊人的损失和死亡,初步判断是煤尘爆炸 。请问:油 库、面粉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 么要严禁烟火?
问题一:
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11·27”特大事故,造成了 惊人的损失和死亡,初步判断是煤尘爆炸 。请问:油 库、面粉厂、锯木厂、纺织厂、矿井、煤气站等地为什 么要严禁烟火?
;
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只承接人类的想象、暗恋或敌视。球应声入网。还不满足吗?生活也是这样:两种心态,大师在两个地方,”然后有人出 妈妈说:“老天爷弄错了,我越对自己感到不确定,你同意这种观点吗?阅读下面的材料,节奏一下子大变,蚂蚁,就是我的不公, 海是蓝的, 这三位老板当时都显惊讶,4 那么,也没有
2019学度度初三化学上《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归纳及典例导析
2019学度度初三化学上《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归纳及典例导析【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和灭火方法。
2.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等的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要点梳理】要点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燃烧条件的探究:(1)如下图所示,观察并分析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产生的不同现象。
思考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即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白磷的着火点为40℃,而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热水的温度大于40℃,而达不到240℃,因此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思考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铜片上的白磷和空气(氧气)接触,而热水中的白磷不跟空气(氧气)接触,因此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思考3:为什么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或氧气)后却燃烧起来?在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氧气,白磷不能燃烧;当通入空气(或氧气)后,白磷跟氧气接触就燃烧起来。
(2)完成下表中的三个小实验。
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实验1 分别将蘸有酒精、水的小棉花球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片刻蘸酒精的棉花立即烧起来,而蘸水的小棉花球不会燃烧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不具有可燃性实验2 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燃烧的小蜡烛,观察小蜡烛燃烧情况蜡烛火焰逐渐变暗,最后熄灭烧杯中氧气含量不断变小,最后氧气被完全消耗实验3 将一根小木条和一小块煤置于同一酒精灯上加热小木条很容易烧起来,而小煤球很难燃烧起来使小木条发生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而使小煤块燃烧需要的温度比较高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它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它的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燃烧。
【要点诠释】1.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教案【三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爆炸的含义。
2.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过程与方法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难点如何防火、防爆。
教学工具蜡烛、火柴、金属罐、小塑料瓶、面粉、橡皮管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爆炸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实验探究:粉尘爆炸。
(实验7-2)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
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现象:发生了爆炸。
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师:由上可知,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和什么有关?生:氧气的浓度和接触面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
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师: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面粉厂附近是要严禁烟火的。
为了使警钟长鸣,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一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师:为了防止火灾以及爆炸事故发生,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以下图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刻、课堂互动不足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提前进行实验演示,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加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生生互动: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互相交流看法,共同完成任务。
-在全班交流环节,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疑问或补充意见。
2.多媒体课件:包含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3.互动白板:用于展示实验过程、记录讨论结果、进行实时反馈等。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器材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科学原理,互动白板则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互动方式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搜集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燃烧条件和可能的灭火方法。
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知识要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2);(3)。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根本是;灭火的原理是;;。
如果遭遇火灾时,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有。
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要点分析】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一般说燃烧、爆炸、自燃与缓慢氧化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
①本质特征: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②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
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而引起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反应过程中几乎不升温、不发光、现象很不显著,反应缓慢,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
自燃——指可燃物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例1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说明氯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A是正确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用水灭火,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不是降低其着火点,所以D错误。
答案 D例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加氧气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