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解析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提供曲线: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二:简答简述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答:(1)意义:①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基础;②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③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有益。

(2)缺陷:不具有普遍性。

(比如:一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或者劣势)4、对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误解?答:①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②贫民劳动论。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③剥削。

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受到剥削,使其福利恶化;6、专业化分工会进行的那么彻底吗?为什么?答:不会。

原因:①多种要素存在会减弱分工的趋势;②国家保护民族产业;③运输费用的存在(会导致非贸易品)。

7、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答:①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现实中不存在;②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分工的影响,并据此认为一个国家始终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③忽略了各国资源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仅认为技术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不同)④忽略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

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答: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行情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等。

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的,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对对方产品需求相等的水平上,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西南大学《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0403)《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经济相互依存性2.经济活动的全球化3.无差异曲线4.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5.俄林─赫克歇尔的资源禀赋理论6. 里昂惕夫之谜7.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8.动态比较优势(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9.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10.关税(tariff)11.有效关税保护率(effective tariff rate)12.关税升级(tariff escalation)13.境外装配条款(offshore-assembly provision, OAP)14.消费者剩余15.生产者剩余16.进口配额(import quota)17.关税税率配额(tariff-rate quota)18.有序销售协定(orderly marketing agreement, OMA)19.国内含量条件(domestic content requirements) 20.补贴(subsidies)21.倾销(dumping)22.. 偶发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23..掠夺性倾销(predatory dumping)24.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25. 政府采购制度26. 社会管制27.卡特尔组织28.普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GSP)29.国际经济政策(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30.经济政策的内部均衡(internal balance)31.债务削减32.债务豁免33.欧洲货币市场。

二、简述题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3.比较优势论与绝对优势论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成本差异理论对国际贸易模式决定的缺陷5.需求重叠理论的主要内容或观点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7.关税的种类8. 关税如何加重出口商的负担9.就业保护论10. 贸易公平论11. 幼稚产业理论(infant-industry argument)12.WTO的宗旨13.豁免条款(escape clause)14. 贸易调整援助15. 战略贸易理论内容16.国际商品协定17.缓冲存货18.多边合同19.出口带动增长(export-led growth)20. 东亚经济增长的飞鹅模式21. 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ing agrrangement)22.欧洲联盟一体化的进程23.欧洲联盟农业政策24. 最优货币区25.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主义26. 如何成功地完成转型经济?27. 跨国企业的经营方式28. 跨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形式29. 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30. 外汇市场31. 外汇交易的类型32.外汇期权33.套汇(exchange arbitrage)34. 投机与外汇市场的稳定性35. 自由市场上汇率的确定36. 国际收入差异对汇率的影响37.汇率确定的货币分析法38. 汇率决定因素的金融资产分析法39. 汇率的预测40. 汇率调整的弹性分析法41. 汇率调整的吸收分析法42. 汇率调整的货币分析法43. 法定贬值和升值44. 赞成和反对浮动汇率制的理由45. 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46. 爬行钉住汇率制(crawling peg)三、论述题1.赞成和反对开放贸易体制的观点2.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的争论3.. 小国关税的福利效应图形说明4. 大国关税的福利效应图形说明5.图形说明进口配额的贸易和福利效应6.图形说明关税税率配额的贸易和福利效应7. 补贴的贸易和福利效应8. 环境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9. 环境贸易壁垒的基本特点10.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容特征1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含义及体系12. WTO与GATT的主要区别13.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及存在的问题14.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15. 经济制裁效应及影响经济制裁成功的因素16.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特征及贸易问题17.. 评价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战略的途径-进口替代18. 国际贸易理论与跨国企业理论19. 国际合资企业优势及福利效益20. 对跨国企业的争议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22.经常账户赤子是个问题吗23.国际收支如何通过价格对国际收支自动调整达到均衡的影响24.国际收支如何通过利率对国际收支自动调整达到均衡的影响25.国际收支如何通过收入对国际收支自动调整达到均衡的影响26.国际收支如何通过货币对国际收支自动调整达到均衡的影响27. 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28. 内外不均衡调整的政策工具29.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内部均衡的影响30.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外均衡的影响31. 国际储备的借入工具32. 区域贸易协定的效应33. 稳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货币局制和美元化34.管理浮动汇率制(managed floating system) (0403)《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经济相互依存性(economic integration)意味着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经济能够独立发展,而是经济的各个方面,如工业、服务部门、收入和就业水平、生活水准等等,都与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紧密相连。

国际金融思考题及答案

国际金融思考题及答案

全校性任选课国际金融思考题1、什么是外汇外汇是如何标价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的标价:直接标价法,以一单位外币为基础,用一定数量的本币表示的外币的价格;间接标价法,以一个单位的本币为基础,用一定数量的的外币表示的本币的价格;2、什么是国际收支它的组成内容有哪些国际收支是对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1季或1月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之间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通常以本币作为记帐货币;组成内容:1经常帐户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资本收益和单边转移三个具体组成项目; 2资本帐户3金融项目4错误和遗漏净额5储备及有关资产3、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有哪些并加以简要评论;一财政政策从宏观上来说,财政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与补贴;另一个是财政支出政策;这两个方面都可以用来调节国际收支;1.税收与补贴税收与补贴政策主要包括出口退税、出口免税、对出口企业或者进口替代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或者税收减免以及进口加税等;这些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本国产品的出口条件,刺激出口,减少进口; 2.支出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是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来影响国际收支的;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中心是利率与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货币政策主要有改变准备金比率、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以及调整汇率等措施;1.改变准备金比率的政策准备金比率的高低决定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最高贷款规模,从而决定了全社会的信用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并最终影响社会总需求和国际收支;2.贴现政策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可以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国内的社会总需求和资本的流出入规模,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目标;3.公开市场业务即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外汇的买卖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从而达到引导国际收支的目的; 4.调整汇率汇率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杠杆,也可被运用来调节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对本币实行贬值,以改善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可以对本币实行升值,以减少和消除国际收支顺差; 三直接管制在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也可以采用直接管制的办法加以扭转;直接管制的办法主要有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4、什么是调节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是用货币表示的,进出口数量的变化能否刚好产生所需要的货币收入和支出的变化,以满足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要求,取决于进出口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分析汇率变化调节国际收支的方法,称为弹性分析法;5、什么是J曲线效应为甚么会产生J曲线效应:现实中,本币的贬值并不能立即带来一国国际收支的改善,相反,在贬值的初期,还会引起该国国际收支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期之后,本币的贬值才会发生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的作用;亦即本币贬值之后,汇率对贸易量的调整存在着一个时间上的滞后,这就是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也称为“J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的成因可以这样来解释:由于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对贸易量的调整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时滞:①货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的新价格的信息还不能立即为需求方所了解,即存在认识上的时滞;②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后,供求双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判断价格变化的重要性,即存在决策上的时滞;③供给方国内对商品和劳务的供应量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不能马上增加生产,即存在生产上的时滞;④汇率变动后,供求双方都有一个按先进先出法处理存货的问题,即存在替代时滞;⑤出口国将商品运往进口国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即存在交货时滞;这些时滞的存在,使得在本币贬值的初期大约6个月左右,在经常项目收支改善之前,先会有一个恶化的过程,这就形成了J曲线效应;6、试分析物价-铸币流动机制调节国际收支的过程;在金铸币本位制下,各国的货币数量与黄金储备之间存在严格的关系,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汇率完全由各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决定,汇率变动的幅度被严格限制在黄金输出和输入点由金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的运费和保险费决定,黄金输送成本=黄金输送的运费和保险费,大约相当于金铸币平价的%左右的狭小范围内,一旦逆差国的货币贬值超过了黄金输出点,逆差国就要以黄金的输出结算其贸易逆差;一旦顺差国的货币升值超过了黄金输入点,顺差国就要求以黄金的输入结算其贸易顺差;这样,顺差国因黄金的输入而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逆差国则因黄金的输出而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如果货币数量论成立,则货币的增减变动直接引起国内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在汇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国内价格的升降就直接表现为外币价格的升降;从而改变了国内外商品的比价,逆差国因黄金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价格下降而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导致逆差消除;顺差国则因黄金流入、货币供应量增加、价格上升而使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导致顺差消除;7、如果伦敦外汇市场1英镑=美圆,法兰克福市场1英镑=欧元,纽约外汇市场1美圆=欧元;问:1这三个汇率那些个是直接标价汇率,那些个是间接标价汇率2这三地是否存在套汇的可能性如果存在,当你拥有1000万英镑资金时,应如何套汇,能获利多少解答:11美圆=欧元是直接标价汇率.1英镑=美圆,1英镑=欧元是间接汇率2存在.由1英镑=美圆1美圆=欧元得 1英镑==欧元可以现在在纽约市场上买入欧元卖出英磅,于是就获得了1256万欧元,然后在法兰克福市场上卖出欧元买入英镑,可获得1256/=万英镑.=万英镑,即获利万英镑.8、什么是蒙代尔分配法则恰当的使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同时实现国民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货币政策应该用于外部平衡,财政政策应该用于内部平衡;9、为什么在控制国际收支上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效如果假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影响总需求,从而对影响国民收入具有同样的效果,则它们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相比之下,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比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要大一些;因为货币政策不仅通过影响总收入变化从而影响进口变化,对经常帐户产生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动,从而对资本帐户产生影响,但财政政策除了通过影响总收入从而对经常帐户产生与货币政策同样的效果以外,并不能对资本帐户产生影响;由此可见,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正确配对应该是:财政政策→内部平衡;货币政策→外部平衡;10、国际储备的作用有那些国际储备的作用是进口支付;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币汇率第一,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对外支付能力;第二,充当干预资产,调节本国货币汇率;第三,信用保证11、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各有何优劣固定汇率制的主要优点是汇率稳定,从而能稳定国际交易的价格预期,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其缺点是,当一国国际收支恶化时,加上国际游资的冲击,会引起一国黄金、外汇储备的流失甚至枯竭;而一国货币的法定贬值,尤其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法定贬值,会导致各国美元储备的贬值,以及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开展;浮动汇率制的主要优点是使各国能独立地实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促进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减少国外经济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以及国际游资的冲击,防止外汇储备的大量流失;其缺点是汇率波动频繁,波动幅度大,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形成稳定的价格预期,助长投机,容易引起银行危机和金融危机;12、什么是国际储备决定一国国际储备水平的方法有哪些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1定性分析法,也叫质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国际储备的短缺或过剩会直接影响到某些关键的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因此,考察这些经济变量和政策倾向的变动,就可以判断储备水平是否适度;2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比例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13、根据你所学的国际经济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升值问题·积极影响·1、有利于中国进口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4、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7、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8、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9、增加国家税收收入10、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负面影响·1、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2、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4、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5、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6、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稳定14、1什么是套汇试举例说明三点套汇的操作过程;2如果一个外国货币中心的年利率比本国高4个百分点,而这种外币的远期贴水率为每年2%;一个套利者抛补套利,购买外国国库券6个月期;他能获利多少答:1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在这些不同外汇市场上转移资金,以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例如,如果在香港外汇市场,100港元兑换元人民币,在纽约外汇市场,100美元兑换港元,而在上海外汇交易中心,100美元兑换元人民币,则这三地存在套汇的可能性;你可以用100美元在上海外汇交易中心换成元人民币,再在香港外汇市场换成港元,最后到纽约外汇市场换成美元;这样,套汇者每100美元就可以赚取套汇利润美元;215、什么是Marshall—Lerner Condition请予以推导;当出口商品的汇率弹性与进口商品的汇率弹性之和大于1时,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有利于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推导: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B=PxX-rPmM1需要汇率变化能平衡国际收支dB/dr=dPxX/dr-drPmM/dr=PxdX/dr-PmM-rPmdM/dr>02初值条件假设平衡PxX=rPmM3假设:ηx=dX/X/dr/r;ηm=-dM/M/dr/r所以:ηx+ηm>116、试分析固定汇率和资本充分流动条件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要求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如图2-1所示,E点是初始的内外均衡点,扩张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右移至LM’,与IS曲线相交于E’点,国民收入增加,利率水平降低,从而经常账户出现逆差,资本和金融账户由于资本净外流也出现逆差,存在本币贬值压力;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必须运用外汇储备购回本币,导致货币存量减少;最终,国民收入和利率回到初始水平;固定汇率制下,基础货币的数量始终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中央银行的资产结构,货币政策的变动对于改善国民收入无能为力;17、试分析无国外反响时国际收支与自主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顺差,说明国际市场顺差国货币需求量大于供应量,顺差国币值上升,外国购买顺差国商品需要更多的外币来兑换顺差国货币,使顺差国企业商品出口困难.顺差国货币升值,顺差国企业获得同样的外汇兑换的本币减少,企业利润率下降,影响企业出口.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自主性出口减少.18、在浮动汇率制下,分别分析资本完全流动和资本非完全流动时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要求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将完全失效,浮动汇率制下则财政政策完全失效;我们考虑图18—4;在图18—4的上半部分,在Y-i平面上,我们考虑当汇率处于均衡水平时的IS、LM 和BP曲线;在完全资本流动的条件下,BP曲线为一条水平线,三条曲线相交于一点E;在图18—4的下半部分,在Y-r平面上,我们考虑对应于利率的IS和BP曲线,其交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YE和均衡的汇率;现在我们假定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图18—4上半部分中的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到位置,过量的货币供给使国内利率产生下降的压力;当国内利率倾向于低于时,资本发生外流,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图18—4下半部分中的BP曲线向移动,与IS曲线交于点,汇率上升为本币贬值;汇率的上升又引起图的上半部分中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位置,直至,与BP相交于同一点,经济系统恢复均衡;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均衡的汇率,均衡利率仍为;由此可见,在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具有调节国民收入的作用,这与固定汇率制下的结论完全相反;图18—4 完全资本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我们可以运用图18—5说明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制和资本充分流动条件下的作用;在图18—5的上半部分,当汇率为时,在Y-i平面上,IS、LM和BP曲线相交于一点E,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YE,而利率则由国外利率给定;在图的下半部分,当时,在Y-r平面上,IS与BP相交于E点,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YE和汇率;现在假定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则图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中IS曲线向位置移动,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时,产生使利率上升的压力,国内利率超过,引起资本流入和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图的下半部分中BP曲线向位置移动,汇率由下降为本币升值,当汇率变化完全保证国际收支顺差消除时,货币供应量不变,此时本币升值汇率下降完全抵消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图的上半部分中曲线又回移到IS位置,恢复原来的平衡;此时,财政政策完全失效;图18—5 完全资本流动条件下财政政策的效果19、什么是最优货币区试分析一国加入最优货币区的成本和收益;答:最优货币区是由一组国家组成的,在这个区域内,要么采用单一的货币完全货币联盟,要么在保留不同国家货币的同时,这些货币之间实行永久固定不变的汇率,且相互之间实行完全可自由兑换,但对非成员国的货币之间采用浮动汇率制;收益:1永久的固定汇率制,可以消除成员国之间投机资本的流动;2可以节省国际储备;3货币一体化可以刺激经济政策一体化甚至经济一体化;4尽管货币区内各成员国的货币对非成员国的货币采用浮动汇率,但货币区采取共同的对外汇率政策,这无疑有利于提高货币区整体的谈判实力;成本:1各成员国会丧失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自主性;2财政政策受到约束;3可能引起失业增加;4如果货币区内事前存在不均衡,则这种不均衡会恶化;20、在考虑汇率变动和货币供应量变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条件下,为什么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答:因为Marshall—Lerner Condition中汇率变化是影响商品进出口流量的唯一因素。

2014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

2014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
35
单项选择题 (2009年)1995年起,世界银行采用现值债务率 代替名义债务率指标。跟据此指标,经济现值 债务率(未偿还债务现值/国民生产总值)的临 界值为________________;出口债务率(未偿 还债务现值/出口)的临界值为 ________________。 A.60% 40% B.80% 40% C.40% 80% D.80% 20%
2
《国际经济学》出题特点
2007年以来经济学科综合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2分×8=16分) 二、名词解释(3分×4=12分) 三、简答题(8分×4=32分) 四、论述题与计算题(20分×2=40分)
《国际经济学》出题特点:

紧扣课本重点知识,考核基本理论,未出现发挥题。 总分值比重在12-17分之间(2013年为17分),未曾在论述 与计算题中出过题。 主要考点反复出现,其中国际金融部分与《货币银行学》 有大量内容重复。
17
补充知识点4:出口的贫困化增长(P344,2013年简答题)
要点:增长来自于要素投入增加或技术进步,反映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向 外移动。贫困反映为福利水平下降。这之间的传导机制在于贸易条件 严重恶化。原因来自于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低,价格下降不会带 来需求量大幅增加;产品出口占据世界市场很大份额,产量增加导致 世界市场价格降低;该国产业结构单一,国民经济发展高度依赖该出 18 口产品。
30
(2006年)战略政策贸易理论
答案:该理论是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贸易 干涉与干预的基础,一国可以通过各种政策 的干预(如税收、补贴、经济合作等),在 对本国至关重要的生产领域中创造出比较优 势,而这些生产领域具有很强的各种前后向 的联系,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具有 广泛的外部经济效应。该理论常常与产业政 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在不完全竞争中, 通过贸易获取利益,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1、绝对利益:指在某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2、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12、幼稚产业:具有比较利益的产业处于幼稚状态,经过保护使之发展,具有现实的比较利益;穆勒标准: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有贸易下获利,自我投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368页13、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和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14、汇率: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远期汇率、即期汇率等;28、国际收支:狭义的指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由于贸易、劳务、资本等往来而引起的资产转移;广义的是指系统记载的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二、简答题与计算题1、试推导贸易乘数公式395页答:1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贸易乘数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2从总需求角度有Y=C+I+G+X;从总供给角度有Y=C+S+T+M;令T=G,变换:C+I+X=C+S+MI+X=S+M设dI为投资增量,dX为出口增量,dS为储蓄增量,dM为进口增量,则有dI+dX=dS+dM变形后dI+dX=dS/dY+dM/dYdY整理dY=dI+dX×1/dS/dY+dM/dY若令dS=dI=0则有dY=dX×l/dM/dY;即:贸易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9、试分析J曲线效应及其对应措施答:1J曲线效应的含义:当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会使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这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与J相似,所以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被称为J曲线效应;如图所示;2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存在时滞,其原因是出口增长需要投资增加生产,因此有时滞;进口本身有惯性,在认识决策甚至找到进口货物的替代品和生产出替代品都需要时间,因此贬值作用很难即刻体现;3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滞可划分成三阶段:货币合同阶段、传导阶段、数量调整阶段;①在货币合同阶段,进出口商品价格和数量不会因贬值而发生改变,以外币表示的贸易差额就取决与进出口合同所使用的计价货币;如果进口合同以外币计价,出口合同以本币计价,那么本币贬值会恶化贸易收支;②在传导阶段,由于存在种种原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开始发生变化,但数量没有大变化,国际收支继续恶化;③在数量调整阶段,价格和数量同时变化,且数量变化远大于价格变化,国际收支开始改善,最终形成顺差;4J曲线效应产生原因,在于在短期内进出口需求弹性小于1,本币贬值恶化贸易收支,而在中长期大于1,本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随着现代经济不断发展,这一过程越来越短,一般认为3-6月;这就要求贬值国要有一定的外汇储备预防J曲线效应的影响;1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其目的是要证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米德冲突”可以得到解决;1.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短期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是无效的,在浮动汇率下则更为有效;2.在资本有限流动情况下,整个调整结构与政策效应与没有资本流动时基本一样;3.而在资本完全可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时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但在浮动汇率下,则是有效的;14、试用图形解释三元悖论的含义;新答:不可能三角形的主要内容如下:三角形的每一边都表示一种政策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以及完全的金融一体化,政策各有其吸引力;三角形的任何两边可以进行组合,组合的结果分别由三角形的三个顶角表示,即完全的资本控制、货币联盟和完全的浮动汇率,然而,三边不可能同时实现;如果一国货币政策是完全独立的,资本又是自由跨国流动的,便不能够实行固定汇率,汇率必须要浮动;也就是说,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的独立在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给定以后,2者只能取其一;2、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346-348页答:一基本内容:1、基本逻辑关系:相同种类产品的绝对价格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差决定的,成本差是由要素的价格差决定的,要素价格的差异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率的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而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因此,要素供给的禀赋不同造成了国际贸易的产生;2、公式推导证明:设X=劳动密集型产品Y=资本密集型产品;L=劳动投入系数 C=资本投入系数W=工资率 R=利息率P为一国某产品的生产成本A为资本相对丰富国家B为劳动相对丰富国家A国家Y产品的单位成本:Pay=LyWa+CyRa3、要素价格均衡及其分析:要素价格均衡意味着商品的价格差为0,如果从上面的公式中考察,因为假设前提中有A国与B国的生产函数相同,但是已知的XY两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不同,故只能即两国的要素价格比趋同.二简要评价:1、H—O模式与比较利益说的异点;从基本层面看,H—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但H—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无法进行生产,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的;李嘉图则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用于国际贸易,价值的决定只是由劳动一种要素决定的;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分析的出发点;2、H—O模型的政策含义与案例分析;发挥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是其政策含义;例如,马来西亚出口潭,中东国家出口石油,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的服装、轻工产品等,便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典型案例;3、对H—O模型的评价;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产品结构、地理格局,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是理论有益的方面;但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同时该理论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广泛适用性,另外对于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也影响了该理论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4、试述产业内贸易理论并予以评价答:1产业内贸易理论提出与假设前提:理论基本是从静态出发的;以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市场,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具有规模收益;考虑需求的情况;2产品的同异质性;同一产业是指生产的产品投入要素接近,产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产品的同质性是指产品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场区位不同,市场时间不同;产品的异质性是指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3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①国家间大宗产品,如水泥、木材和石油的贸易;②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走出去引进来;③转口贸易;④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促进出口同种产品有利可图;⑤季节性产品贸易;4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国际产品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这是体现在产品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需求因特点不同产生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5需求偏好相似论;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厂商首先满足的是国内市场;人均收入决定一个国家需求结构,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易于发生贸易;6规模经济的贸易利益;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源于固定资本分摊、专业化分工,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7产业内贸易水平的衡量指数:巴拉萨指数8评价;产业内贸易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其假定更符合实际,理论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考察;规模经济是当代经济重要的内容,对于它的追求,产生了许多利益,这一理论是对比较利益的补充和发展,但是该理论基本是静态分析5、汇率决定的四种基本理论铸币平价说: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含金量之比,它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国际借贷说:汇率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是由国际借贷所产生的,因此国际借贷关系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购买力评价说: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即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汇兑心理说:人们需要外汇是因为要购买商品与服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效用是外汇的价值基础,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边际效用,而这又是人们主观心理决定的;6、试述购买力平价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378页答:该学说是纸币本位的产物;解释了纸币条件下汇率决定与其剧烈波动的原因;购买力平价说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指在每一个时点上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是指当两国都有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过去的汇率×两国通货膨胀之比;如果有甲、乙两国,甲国有通货膨胀,而乙国的物价不变,那么,甲国的货币在乙国的地位下降;该学说认为,汇率决定于2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而后者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故其理论基础为货币数量论;7、试述幼稚产业论的基本内容并予以评价368页答:一幼稚产业的定义;通过政策保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掌握技术,形成资本积累并最终形成成本比较优势的产业就是幼稚产业;1、穆勒标准;只要将来在自由贸易下能够获利就可以保护;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使技术经验不足、生产力低下、生产成本高于世界价格、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的产业继续生产;未来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可以获利,暂时的保护是值得的;这是一个静态标准;2、巴斯塔布尔标准;是将穆勒标准动态化,提出了现值的观念,认为保护幼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3、肯普标准;除以上两个标准的全部内容,应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期内的外部效应,如某技术可为其他产业所获得,因而使得本产业利润无法增加,将来利润无法补偿投资成本,国家应该予以保护;二政策含义与评价;对于幼稚产业的保护是必要的,在同等的游戏规则下,各国条件不一样,自有贸易可能会损害相对落后国家的利益,但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受保护者得以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植,因此,不时单纯地保护落后;8、试推导两缺口模型并分析它的理论与实践意义390页答:一缺口的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S=I即储蓄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但当国内资源不足以支持理想的增长速度时,出现了缺口,引进外部资源弥补这些缺口便成为必要;二两缺口模型;该模型主要考虑的是储蓄与外汇缺口;总供给Y=C+S+T+M总需求Y=C+I+G+X若T=G,则有:S+M=I+X或I-S=M-X上式左边I-S是投资与储蓄差额,为储蓄缺口;右边M-X是进口与出口的差额,是外汇缺口;由于有投资、储备、进口和出口四个独立的变量,进行调节的目的是使上述公式达到平衡;三政策含义;该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它可以提高一国出口能力、使得高收入高储蓄的良性循环出现,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国内的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引进外部资源的要求,同时应该发挥政府在调控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除了储蓄缺口、外汇缺口之外,也存在着财政缺口、技术缺口等情况;9、试述汇总心理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分析378页答:汇兑心理学说是国际借贷说与购买力评价说的结合,认为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汇率才行;国际借贷说只是从量上说明了汇率的变化,但未涉及质,其质在于满足欲望;购买力平价则只说明了质的一面;该理论认为人们需要外汇是因为要购买外国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需求的效用,这个效用就是外汇的价值基础,真实的价值在于它的边际效用,而这又是人们的主观心理决定的;人们主观上对外汇的评价不同,造成了外汇供求的变化,最终导致汇率变动;实际中汇兑心理学受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影响:前者为货币特定购买力、支付债务能力、制度性因素等;后者为国际收支、货币数量、财政状况等;二者结合构成主观评价;如外汇供给上升的话,边际效用就会下降,人们的心理评价就低,汇率下浮,无数个人的供求构成总供求,最终形成实际汇率;11、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答:一概念: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二经济影响:1对外,国际收支失衡造成汇率、资源配置、福利提高的困难;2对内,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困难,即对外的失衡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进行调整;三调节的若干理论;1、弹性法;弹性法是在局部均衡分析中进行的,核心是进出口的价格需求条件,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限入奖出从而完成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如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促进出口上升,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弹性法发挥作用的条件有对方不报复,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同时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l,也即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弹性法的使用,存在着J曲线效应,即本币贬值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该力、法因与国民收入结合不好属局部均衡;2、吸收法;采用凯恩斯的宏观分析,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考察,偏重于商品市场均衡,政策上倾向于需求管理;基本公式如下:Y=C+I+G+X-M变换:X-M=Y-C+I+G设 BOP=X-M,即设转移支付为0,并不考虑资本流动,则有BOP=Y-C+I+G令 A=C+I+G为吸收,则有BOP=Y-A,如果A大于Y,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反之则得到改善;因此,调整国际收支从吸收法看有两种方法,或者调整国民收入,或者调整吸收;前者需要资源的重新配置,以提高总体生产力,这要求资源的未完全就业;后者是使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得到调整,逆差时压缩,顺差时扩张;该方法与宏观经济结合较好,但涉及资源的实际就业水平,进口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与国际收支继续恶化的矛盾,同时也存在时滞的问题以及在理论和政策上忽视货币在调整国际收支中的作用;3、货币法;该方法是随货币主义的兴起而出现的;主要从长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仅照顾到经常项目,而且也考虑了资本与金融项目;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调整国内货币供给控制国内需求,进而调整国际收支的变动;即国内货币供给是国际储蓄可以视为进出口的差额与国内信贷额之和,于是便有国际储蓄的变动国际收支的变动是国内货币供给减去国内信贷额的结果;如果信贷额的发行大于对货币供给的需要,国际收支便会恶化,反之则改善;所以控制信贷发行,出售储蓄资产是调整国际收支的重要途径;但是,该方法的使用存在着副作用,如压低国内信贷,会产生经常增长速度的下降,就业出现问题等;四调节措施:①外汇管制;外汇管制是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体现在出口所得需按照官方汇率出售给指定银行,进口用汇需得到有关当局的批准,本币出入境受到严格管理;个人用汇受到限制,实行外汇管制的目的在于集中使用外汇,控制进口数量,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②其他政策措施;包括自动出口限制、进口押汇、进口许可、进口审批、卫生检疫制度、进口垄断、国内歧视性采购、征收歧视性国内税收等;目的在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从贸易角度调整国际收支;从鼓励外资流入等方面调整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也可以达到均衡国际收支的目的,这需要对外开放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政策上,基础设施上、引进外资的环境方面具有吸引力;14、试述关税同盟的内容与经济作用机工社493页答:一概念:关税同盟是是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除自由贸易区外,其他形式的经济一体化都是以关税同盟为基础逐步扩大其领域或内涵而形成的;其重要特点“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关税同盟在扩大区域内贸易的同时,也减少了区域内成员国与区域外成员国家之间的往来,因此对国际贸易有重大影响;二经济效应:1、静态效应;静态效应有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①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产生由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产品所带来的利益;②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产品过去从生产成本较低的非成员国进口转向从成本较高的成员国进口的损失;这是参加关税同盟的代价;③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移效应时,意味着成员国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反之,则为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2、动态效应;①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随着贸易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出现规模效益,生产活动受到推动;此外,贸易障碍消除,资源配置改善,促进经济增长;②改善成员国的市场结构;加强了竞争,也促进了联合与合并,从而提高生产集中的市场垄断程度;③刺激投资;由于成员国之间形成市场的规模大,风险下降,所以可以吸引成员国企业增加投资;④产生外溢效应;是指关税同盟的建立对非成员国向成员国出口的带动;由于成员国的经济增长,进口需求也增长,从而推动非成员国对成员国出口的扩大; 15、WTO的原则与基本内容机工社492页答:一WTO的原则:①非歧视原则;也称无差别待遇原则,主要体现在最惠国待遇条款上;最惠国待遇指缔约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和豁免,也给予缔约对方;国民待遇是指缔约国互相保证给予对方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在本国境内享有同本国自然人、法人和商船同等的待遇;②关税减让原则;③任何缔约国取消数量限制原则;④反倾销与限制出口补贴原则;⑤透明度的原则;⑥解决争端的机制;二WTO的基本内容:①核心条款,主要指缔约国在关税和贸易方面互相提供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减让;②主要就缔约国相互提供国民待遇、海关估价、补贴、外汇安排、进口数量限制等贸易政策加以规定和规范;③就文件的适用范围、加入和退出的手续、关税谈判和关税减让表的修改等问题所作的程序性规定;④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和发展应尽量给予关税和其他方面的特殊待遇所作的规定;。

国际经济学思考题

国际经济学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Introduction复习思考题:1、列举出体现当前国际经济学问题的一些重要事件,他们为什么重要?他们都是怎么影响中国与欧、美、日的经济和政治关系的?2、我们如何评价一国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3、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国际经济学的微观方面?4、浏览报刊并做下列题目:(1)找出5条有关国际经济学的新闻(2)每条新闻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或影响(3)每条新闻对你个人有何影响第二章古典国理际贸易论:比较优势原理1、重商主义者的贸易观点如何?他们的国家财富概念与现在有何不同?2、亚当。

斯密主张的贸易基础和贸易模式分别是什么?贸易所得是如何产生的?斯密倡导什么样的国际贸易基础?他认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适当功能是什么?3、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在哪点上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有优势?贸易的比较优势所带来的收益是从哪里来的?一个在每种商品中均处于低效率的国家怎样向另一国出口商品?4、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5、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1)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2)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3)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 4)发展中国家工人只能在较差的工作环境中劳动,并且所获得的工资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此基础上参与国际分工并出口产品,这是否是一种剥削?5)如果竞争优势建造在低工资的条件上,这种竞争是否公平?是否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1、为什么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会出现不完全分工(在小国也是如此)?固定成本和递增成本条件下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交易所得?什么是分工所得?第四章赫克歇尔—俄林理论1、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在哪些方面扩展了我们前几章使用的贸易模型?古典经济学家对这些扩展有什么看法?2、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含义是什么?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含义是什么?资本/劳动比率的含义是什么?3、资本丰裕国家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因素决定各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4、什么因素决定两国生产各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哪一个国家在生产两种商品时均使用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各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时的资本/劳动比率相同?5、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其的一些可能解释是什么?人力资本对解释这一问题作出了什么贡献?6、要素密集度颠倒的含义是什么?它和生产要素替代弹性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如果要素密集度的颠倒普遍存在就会推翻赫-俄定理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在现实世界中,对要素密集度颠倒的普遍程度所作的经验检验的结果如何?7、在中国过去的20年中,国际贸易对工资不平等的加剧是否起到什么作用?应怎样解释?8、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9、试画图分析具有相同PPF但需求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10、试画图分析需求条件相同但生产条件不同的国家之间的贸易11、美国劳工组织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不发达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第五章重叠需求、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1、画图表示在规模经济下,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而偏好不同的国家之间如何进行互利贸易2、试说明剽窃美国产品或增加仿制品的生产销售却又不支付专利使用费,这将如何影响美国的产品生命周期3、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国际经济学教程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教程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教程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一章1、试述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表达了如下含义:第一。

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的原因是国与国至今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第二,所谓国际经济关系,主要是指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第三,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生产要需跨越国界的流动。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研究、国际收支研究、外汇理论研究、国际金融体系研究、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研究、跨国公司研究、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关系的研究、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开发经济的宏观调节研究、国际经济组织研究等。

2、试述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经济学的发展。

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的自然增长状态,只有当经济的发展超出自然长的范畴时,对外经济联系才有可能成为一国经济运行尤其是经济发展所需要考虑的因素,才会引发国际经济运行与国际经济关系的问题。

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的跨国流动除了可以使得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得到满足之外,也带来了相应的经济福利增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当人们对这一情况有点朦胧的认识时,经济产出的增加促使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在不同的国家中销售其他国家的产品,使得国际贸易的地域、商品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形式,同时。

产品的跨国流动带动了货币的跨国流动,进而出现扩过公司、多国公司等。

之后经济的发展产生共同市场等世界经济组织,进而经济全球化格局形成。

经济学研究首先出现的是针对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微观经济学,进而研究已过总体经济状况的宏观经济学产生。

国际经济学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经济学时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一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试对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做出评价。

(1)国际经济学宏观微观相结合。

微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市场中的交易、价格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效率以及福利等的内容;宏观方面主要涉及分析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国际收支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收支的均衡过程等内容。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纯文字答案题目)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2、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3、提供曲线: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二:简答简述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答:(1)意义:①主张自由经济,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基础;②解释了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③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有益。

(2)缺陷:不具有普遍性。

(比如:一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或者劣势)4、对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误解?答:①劳动生产率和竞争优势。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利;②贫民劳动论。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是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③剥削。

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得这个国家受到剥削,使其福利恶化;6、专业化分工会进行的那么彻底吗?为什么?答:不会。

原因:①多种要素存在会减弱分工的趋势;②国家保护民族产业;③运输费用的存在(会导致非贸易品)。

7、试述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

答:①预测了极端的专业化分工,而现实中不存在;②忽略了国际贸易对国内分工的影响,并据此认为一个国家始终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③忽略了各国资源不同也是产生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仅认为技术不同导致劳动生产率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不同)④忽略了规模经济也可能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原因。

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答: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行情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等。

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的,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对对方产品需求相等的水平上,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国际经济学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

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关键词、复习与思考答案第十一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一、关键词1. 发展中国家。

不同的国际组织按照各自不同的标准划分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类别。

在通常意义上,发达国家之外的那些国家都可以被笼统地称为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面临艰巨的发展任务。

2. 经济发展。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质量的提高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

3. 工业化。

工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吸纳的就业量不断提高,工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提高。

4. 初级产品。

不经过人类加工或者只经过较少加工的产品,一般包括资源类产品和农产品。

5. 普雷维什−辛格假说。

20世纪50年代,著名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德国经济学家辛格发表的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依赖廉价的初级产品出口而使其长期贸易条件恶化了(即每单位出口商品所换回的外国商品数量越来越少了),也就是与大量出口制成品的先进工业国相比,发展中国家因不公平的国际交换更容易陷入收入下降的困境,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来说是很不利的。

这一有关发展中国国家贸易条件长期恶化的观点被学界称为“普雷维什-辛格假说”。

6. 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政府采用限制竞争产品进口、财政优惠等措施,保护国内进口竞争产业发展的工业化发展战略。

7. 拉美债务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丁美洲地区的部分国家(如阿根廷、智利、巴西等)由于长期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举借大量外债购买国外资本品。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受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拉美部分国家无法偿付到期外债,债务危机爆发。

8. 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推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并以此加速收入积累,提升工业化水平的战略。

二、复习与思考1. 什么是经济发展?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立的发展目标包括哪些?第十一章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实践答: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质量的提高乃至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末复习用 《国际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期末复习用 《国际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 1 章复习思考题 1.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发展最快、影响最广的分支 学科之一。请说出最重要一种原因,并进行分析。 2.什么新古典经济学? 3.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否定吗?为什么? 4.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曾经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的杰出贡献是什么?
2.答:新古典经济学是 19 世纪 70 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 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 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 心的分析。新古典学派主要包裹奥地利学派、洛桑学派、剑桥学派。认为边际 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这是,A 国的提供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 3 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1.答: (1) 5X + 4Y = 20000 。 (2)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5/4=PX/PY。因为 X 的国
际相对价格为 2,所以此国出口 X 进口 Y。出口 1000 个单位的 X 可以换得 2000 个单位的 Y。贸易三角形即可划出。
3.答:不是否定,而是相互补充。 4.答:保罗·克鲁格曼的贡献主要是对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等新贸易 理论的发展。1979 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规 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国际 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克鲁格曼加入了规模经济、消费者喜好消 费的多样性等因素。1991 年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的开
7.自由贸易的利益。A 国稿纸的需求曲线方程为: QD = 350 − 0.5P 。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5章到第9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5章到第9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第5章到第9章目录第五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第六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3)第七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6)第八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3)第九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6)第五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各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2.答:(1)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

(2)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3.答:适合。

因为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

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

4.答:需求逆转主要解释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解释产业内贸易。

需求逆转解释要素禀赋理论为什么在有的时候不符合现实情况,强调需求有可能使得贸易方向发生变化;重叠需求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5.答: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基本结论不会变。

当一个国家收入分配越是平均的时候,本国有代表性的需求所占份额越大,当所有国家的收入分配都非常平均的时候,重叠需求的份额会减少。

但是,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可能会完全平均的,所以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结论不会变。

6.答: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

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

7.答:创新国如果研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则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会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他发达国家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

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解析

国际经济学复习课后答案解析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答: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考虑的是所有商品的价格,而不是单一价格因素。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是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不一定一致,x商品的价格是Px/Py,而y商品的价格是Py/Px.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第二章答案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X Y6215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 XY10455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

(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容)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A BX Y 4284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

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3.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具有比较优势吗?答案提示:不一定,比较优势的确定原则是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最劣。

5.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 、Y 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每章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doc全文免费

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每章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doc全文免费

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每章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doc全文免费冯德连主编:《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PAGEPAGE 1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冯德连主编 TOC \o '1-3' \h \z \u 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 第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 第二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4 第三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7 第四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8 第五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1 第六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1 第七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3 第八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7 第九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8 第十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9 第十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9 第十二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0 第十三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2 第十四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5 第十五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6 第十六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9 第十七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32 第十八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35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传统贸易理论研究产业(industry)或部门(sector)层面,假定企业同质;新新贸易理论研究企业(firm)层面,假定企业异质。

2.答: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

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

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3.答:北京师范大学李翀教授认为,马克思曾经有一个六册。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上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复习与思考参考答案上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第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2)第二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4)第三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7)第四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8)第五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1)第六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1)第七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3)第八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7)第九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18)绪论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传统贸易理论研究产业(industry)或部门(sector)层面,假定企业同质;新新贸易理论研究企业(firm)层面,假定企业异质。

2.答: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

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

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3.答:北京师范大学李翀教授认为,马克思曾经有一个六册著作的写作计划,准备研究国内和国际经济问题,建立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然而遗憾的是,马克思没有能够完成他的研究工作。

将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应用于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领城。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经济体系已经成熟,建立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国际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的跨国流动,因此,应该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的跨国流动三个方面来构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学。

在商品资本的跨国流动方面,需要从国际价值、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等基本范畴出发,来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流向和利益分配。

2014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经典题型)

2014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经典题型)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绝对优势(理论):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绝对优势(或更高效率),但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或效率更低),那么两国就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来交换其有绝对劣势的商品,从而提高两国的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商品的产出,增进消费者福利。

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核心是论证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样的产品情况下,其中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中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处于绝对劣势,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国际贸易同样可以为双方带来利益;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易。

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它的绝对劣势相对小一些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同时进口本国绝对劣势相对大的商品,便可获得利益。

要素丰裕度:衡量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富程度,或者说是一个国家资源的相对供给量。

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

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另一种是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一个单位某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

在资本与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的情形下,要素的密集度就是指生产一单位该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

贸易条件:是指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能换回多少进口商品,或者说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

如果A国出口X商品,进口Y商品。

A国的贸易条件可以表示为PX/PY。

一国的贸易条件是其贸易伙伴的贸易条件的倒数。

相互需求法则:具体内容:在一国国内,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来决定。

国家间商品交换的具体比例是由两国间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决定的。

交换比价或贸易条件是否有利应是贸易双方彼此对另一国出口商品需求程度的强弱而定,只有在相互需求均衡,一国输出商品数量恰好等于另一国输入商品数量时所形成的交换比价才体现商品的国际价值。

若一个国家以它的产品和另一个国家对它的产品需求数量及需求增加的程度比较,外国对其商品的需求越是超过它对外国商品的需求,贸易条件就对它越有利,贸易条件越是接近外国、国内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价,也就是说它的一定数量的商品就可以换回更多的外国商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练习题、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

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丰裕度3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无关。

如果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两个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 Ky/Ly,即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4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

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 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

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5相互需求法则相互需求法则以贸易双方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及其品交换比率的强弱程度来解释国际间商理论。

6提供曲线、:提供曲线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它表明一国为获得一定量的某种进口商品, 需要提供多少其它商品出口,从供求两方面来考虑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7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8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施加以维持或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争朝向有利于本国获利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政策。

这种政策观点针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而提出,其核心在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为了获取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该政策是一种进攻性的而非防御性的政策。

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竞争环境,调整企业的战略性行为。

9中心一外围论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Core and Periphery Theory ),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

10贫困化增长:如果转移至他国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称为“贫困化增长”,11普惠制待遇:指的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提供普遍的、非对等的、优惠待遇。

14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的待遇,而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兽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15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成为外汇倾销。

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因本国货币贬值,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削弱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限制了进口。

外汇倾销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速度要快于对内贬值速度以及对方不报复。

16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

17出口导向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18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19经济联盟:在经济联盟这种组织形式下,除了要达到共同市场的目标以外,还要求成员国协调彼此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并贯彻实施20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收益,并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而进行的在国外直接建立企业或公司的投资活动。

21最惠国待遇:该原则规定缔约一方在贸易、关税等方面,如给予任何第三方减让、特权、优惠或豁免时,缔约另一方或其他缔约方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待遇22国民待遇:该原则规定,一缔约方从另一缔约方进口的产品,在国内税收和法令规章方面享受其国内同类产品同等的待遇。

23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24国际投资头寸国际货币投资头寸表:指一国对外资产与负债的存量统计表,它反映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对外资产与负债的价值以其构成25经常转移: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无等值交换物的所有权变更,如政府间的经常性国际合作。

26资本转移是资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转移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所有权的变更以及债权债务的减免。

29名义有效汇率名义有效汇率是根据一定的权重对测算国与若干样本国家的名义双边汇率进行加权得到的汇率。

30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是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一国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31即期汇率也称现汇率,是指某货币目前在现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价格。

32远期汇率:远期汇率是指买卖外汇成交后签订外汇交易合同,按约定的时间进行交割,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是一种协定汇率。

33绝对购买力平价:一个国家的货币与另外一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是由两种货币在各自国内的购买力之比决定的,由于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体现在商品的价格水平上,故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水平是由两国国内的物价水平之比决定的,这就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主要观点。

34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35 一价定律:若两个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必须卖同一个价格,这就是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是使绝对购买力平价得以实现或维持的经济机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价定律可以表述为“Pi= ”,即外国第i种商品的价格经过汇率e的折算,与本国此类商品价格Pi相等。

二、简答题1、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情况。

在新古典经济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生产资源为土地、劳动和资本。

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量在两个国家的不同,而是指生产要素相对量在两个国家的不同。

一般说来,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4、简述出口贫困化增长的条件。

“贫困化增长”需要满足几个前提条件:(1)经济增长偏向增长国的出口部门;( 2 )增长过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大国,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3)增长过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增长过的进口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4)增长过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5、简述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一一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

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但结果却证明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0理论相反,故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6、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8、简述幼稚产业判定标准(M-B-K标准)。

9、简述进口关税与进口配额之间的区别。

三、计算题1、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2000年为基期是100,2013年时出口商品价格下降5%进口商品价格上升10%那么,这个国家2013年的净贸易条件是多少?2、假设A国是茶叶进口国,征收关税前后有关茶叶生产与进口的信息如下表所示:请计算取消关税对A国国民福利的影响3、一个小国以世界市场价格每袋10元进口花生。

它的需求曲线是D=400-10P,供给曲线是S=50+5F。

(1 )计算自由贸易时它的进口量。

(2 )如果它征收每袋50%的进口关税,它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4、已知A国是某种产品的贸易小国,其国内该产品的需求方程为P=-0.05QD+4.5,国内该产品供给方程为P=0.1QS,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1美元,请问(在计算过程中,产品价格单位为 1 美元表示,不考虑产品数量单位):(1)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国国内生产量、国内需求量、贸易量分别是多少?(2)如果A国对该种商品征收100%从价关税,国内生产量、国内需求量、贸易量分别是多少?5、假定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本国汽车售价为15万元人民币,投入成本(即中间产品)为5万元人民币,即中间产品的价值在总产品中的比重约为33.3%。

而在保护贸易条件下,本国对汽车征收50%勺关税,而对所有零部件和原材料征收25%的关税,请计算有效关税保护率。

6、 假设某一行业(X1)需要另两个行业(X2和X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分别为 a 2i =0.2,a 3i =0.5,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 t1、t2和t3表示,试计算在 t i =30% t 2=20% t 3=10%寸,X1的有效保护率。

7、 假设某一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价格为 1000元,该产品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要使用价值 500元的中间投入品,现假设对该产品和中间投入品分别征收 30%的进口从价关税,并假设关税 不影响世界价格,请计算此种情况下有效保护率为多少?8、 某瑞典公司欲在美国投资,它得到的银行报价为1美元=6.3550/6.3600 瑞典克郎,则该公司 投资1000万瑞典克郎将收到多少美元?四、分析题 1、结合图形分析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

试用图形说明小国关税的情形1、 概念。

(1)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关税有各种形式,如从价税、从量税,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如反倾销税、门槛税等。

(2) 国际贸易中的小国,是指该国在市场中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

2、 小国关税分析的重点是征收关税后对该国福利的影响。

(1)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图1中,P e 与Q e 是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价格和生产、消费量。

P w 、P t 是自由贸易条件下和征收关税后的价格,Q 1Q 2为自由贸易下 的进口量,Q 3Q 4为征收进口关税后的进口量。

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

经济效应为:保护效应为Q 1Q 3,是保护下国内生产的增长,效应大小取决于供给弹性的大小;消费效应为 Q 2Q 4,是价格上升、需求下降的结果;贸易效应是保护、消费效应之和;税收 效应为P w P t Q 3Q 4,即ACFE ",是政府的关税收入;国际收支效应为(Q 1Q 3+Q 2Q 4) OP w ,是进口 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低。

福利变化为:生产者剩余增加 P w P t AB ,总量为OP t A ,消费者剩余下降 的消费者剩余中,P w P t AB 为生产者获得,P w P t Q 3Q 4为政府税收,尚有对X 产品征税后,原来优势在于 Y 生产,现因X 产品价格上 升,资源转而生产 X ,生产点从A 移至A ,国家按国际价格交换, 消费者按税后的国内价格交换,该国福利的变化由无差异曲线表 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