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基础
显微镜基础知识检测
4、:取下载玻片,擦干外表,镜头(物镜、目镜)用擦。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5、显微镜使用的注意点:
(1)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是(种类:)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指或者的放大倍数,不是面积放大倍数)
(7)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移动,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上;移动,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上。
(8)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呈反比计算。
例:某台显微镜放大100倍时,可看到一行8个细胞;若放大到400倍时,则只可看到一行个细胞。
(8)图形视野内细胞数量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2)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放大的。如,玻片中写的“d”,视野中看到的就是“”;玻片中写的“69”,视野中看到的就是“”。(上下与左右都颠倒,即旋转)
(3)光线较弱换用上的和的;光线较强换用上的和的。
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液泡应
(4)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方向移动。(要使物像向右移动,就要向移动玻片;物像偏在右上方,要移到中央,就要向移动玻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
考点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认识显微镜:观察右图,辨认显微镜的每一部分,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1)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细准焦螺旋、、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2)照明部分:(含和)、、
(3)光学部分:、(低倍镜、高倍镜)。作用
2、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5)低倍镜(放大倍数越)下看到的细胞数目,视野范围越,体积越,光线越;物镜离玻片。高倍镜(放大倍数越)下看到的细胞数目,视野范围越,体积越,光线越;物镜离玻片。
显微镜基础知识及主要参数说明
第一章:显微镜的几个重要光学技术参数在镜检时,人们总是希望能清晰而明亮的理想图象,这就需要显微镜的各项光学技术参数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要求在使用时,必须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各参数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性能,得到满意的镜检效果。
显微镜的光学技术参数包括:数值孔径、分辨率、放大率、焦深、视场宽度、工作距离、覆盖差等。
这些参数并不都是越高越好,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在使用时,应根据镜检的目的和实际情况来协调参数间的关系,但应以保证分辨率为准。
1.数值孔径:(Numerical aperture)简写NA数值孔径是判断物镜性能(分辨率,焦深和亮度)的关键要素,计算公式如下:N.A.=n×Sin(u/2)n = 试样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n=1、油:n=1.515)u:孔径角又称“镜口角”,是物镜光轴上的物体点与物镜前透镜的有效直径所形成的角度,也是光轴与离物镜中心最远折射光形成的角度。
孔径角越大,进入物镜的光通亮就越大,它与物镜的有效直径成正比,与焦点的距离成反比。
空气的折射率为n=1,孔径角最大不能超过180度,否则会因为物镜工作距离等于零而无法工作。
Sin(180/2)=1,所以空气介质的NA值小于1。
显微镜观察时,若想增大NA值,孔径角是无法增大的,唯一的办法是增大介质的折射率n值。
基于这一原理,就产生了水浸系物镜和油浸物镜,因介质的折射率n值大于1,NA 值就能大于1。
数值孔径最大值为1.4,这个数值在理论上和技术上都达到了极限。
目前,有用折射率高的溴萘作介质,溴萘的折射率为1.66,所以NA值可大于1.4。
这里必须指出,为了充分发挥物镜数值孔径的作用,在观察时,聚光镜的NA值应等于或略大于物镜的NA值,数值孔径与其他技术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几乎决定和影响着其他各项技术参数。
它与分辨率成正比,与放大率成正比,与焦深成反比,NA值增大,视场宽度与工作距离都会相应地变小。
显微镜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显微镜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移动。
A. 右上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左下方答案:D解析:因为显微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物像在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2. 使用显微镜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A. 大光圈、平面镜B. 大光圈、凹面镜C. 小光圈、平面镜D. 小光圈、凹面镜答案:B解析:大光圈可以通过更多的光线,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光线太暗时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来增加亮度。
3. 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A. 5 倍B. 10 倍C. 15 倍D. 50 倍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即5×10 = 50 倍。
4. 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A. 1 和4B. 2 和6C. 3 和4D. 1 和6答案:C解析: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3 和物镜4 的组合。
5. 用显微镜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A. 目镜B. 物镜C. 反光镜D. 镜筒答案:B解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6. 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
如果仅将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A. 2 个B. 4 个C. 10 个D. 40 个答案:A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原来放大10×10 = 100 倍看到8 个细胞,换成40×10 = 400 倍,放大倍数增大 4 倍,看到的细胞数目为原来的1/4,即8÷4 = 2 个。
microscope的用法
microscope的用法
使用显微镜的基础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确保显微镜和样本都是干净的。
2. 调整放大倍数:将显微镜放在合适的位置上,通常放在实验台上,并选择合适的目镜和物镜来达到所需的放大倍数。
3. 调焦:将待观察的样本放在显微镜的样本台上,并用粗调焦手轮和细调焦手轮调节镜头的距离,使样本置于清晰的焦点上。
4. 观察样本:从眼镜通过目镜观察样本。
通过移动样本台和调整焦距来定位感兴趣的区域并观察细节。
5. 调整照明:使用显微镜的照明系统,如透射光源或反射光源,以获得合适的照明条件。
6. 记录观察结果:可以使用摄像设备或手动记录来记录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和细节。
7. 清洗和保养:在使用显微镜后,将其清洁,并根据制造商的说明进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显微镜(如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有不同的操作步骤和特定要求,所以最好在使用前阅读设备的使用手册以了解具体说法。
第四章 电子显微镜分析基础
极靴小孔隙中。如图19.6(a)、(b)、(c)所示,(c)是一种强
磁透镜。由于透镜焦距与所采用的磁场相关 磁场越强 焦 距越短 放大倍数也就越大 电子显微镜的成像物镜大多采 用短焦距的强磁透镜
强磁透镜
2.3 电磁透镜的像差、分辨本领、景深和焦长
ro
2
理论上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很高 但事实上 其分辨率远
2.4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的对比 电子显微镜在分辨本领、放大倍数、景深、焦长等 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点 它能把微区(几个微米)、
甚至超微区(10nm以下)把形貌、成分、结构三个主
要测试方面的内容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及发展开拓了许多新的研究领
域 但电子显微镜也有一些局限性 需要光学显微镜和
第4章
电子显微镜分析基础
一、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人眼分辨极限只有0.2mm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是
0.1μm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普遍达到0.3nm 最好的电
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已经达到0.07nm 一般原子、离子半
径大约在0.1nm左右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分子 甚至原子的世界 这
个分辨能力比人眼高出了近100万倍 比最好的光学显微
2.3.2电磁透镜的分辨本领 分辨本领取决于透镜的像差和衍射效应所产生的 散焦斑(或称埃利斑)尺寸的大小 光学显微镜在最佳 情况下 分辨本领可以达到照明光波波长的二分之一 电子束波长比可见光波长小五个数量级 如果电磁透镜 像差(特别是球差)能得到较好的矫正 那么它的分辨 本领理应达到照明波的半波长0.002nm极限值(按加速
1 eV m 2 2
式中 e为电子电荷绝对值 V为加速电压(kV) ν为电子运动速 度 m为电子的质量 从上式可以得到电子运动的速率为: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基础版)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和物像移动规律(基础版)【知识梳理】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反光镜一般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在光线较强时使用;一个是凹面,在光线较弱时使用。
(1)成像特点: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
实物与像之间的关系是实物旋转180°就是像。
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2)移动规律:在视野中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或同向移动)装片。
如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例题领悟】例题1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A项错误;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项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C项错误;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项错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答案B例题2 在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由图可知,乙是高倍镜下的视野,甲是低倍镜下的视野,乙与甲相比,视野较暗,故A正确;甲放大倍数较小,乙放大倍数较大,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不会都被观察到,故B错误;视野中物像是倒立的,物像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若玻片右移,则甲、乙的物像都会向左移,故C错误;若在甲中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也不会看到清晰的物像,故D错误。
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
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简史早在公元前1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
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j.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遂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17世纪中叶,英国的r.胡克和荷兰的a.van列文胡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
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9台保存至今。
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
1827年g.b.阿米奇第一个采用浸液物镜。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e.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
这些都促进了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为19世纪后半叶包括r.科赫、l.巴斯德等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电子显微镜观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1850年发生了偏光电子显微镜之术,1893年发生了干预电子显微镜之术,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f.泽尔尼克缔造了相配电子显微镜之术,他为此在1953年被授与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古典的光学显微镜只是光学元件和精密机械元件的组合,它以人眼作为接收器来观察放大的像。
后来在显微镜中加入了摄影装置,以感光胶片作为可以记录和存储的接收器。
现代又普遍采用光电元件、电视摄象管和电荷耦合器等作为显微镜的接收器,配以微型电子计算机后构成完整的图象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显微镜基础知识
显微镜基础知识第一章显微镜简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观察微观世界,显微镜正是这样的设备,它突破了人类的视觉极限,使之延伸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结构。
显微镜是从十五世纪开始发展起来。
从简单的放大镜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单透镜显微镜,到1847年德国蔡司研制的结构复杂的复式显微镜,以及相差,荧光,偏光,显微观察方式的出现,使之更广范地应用于金属材料,生物学,化工等领域。
第二章显微镜的基本光学原理一.折射和折射率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像,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当与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明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改变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
二.透镜的性能透镜是组成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组成。
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当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焦点”,通过交点并垂直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
焦点有两个,在物方空间的焦点,称“物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物方焦平面”;反之,在像方空间的焦点,称“像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像方焦平面”。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
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三.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像差由于客观条件,任何光学系统都不能生成理论上理想的像,各种像差的存在影响了成像质量。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种像差。
1.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色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发生在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差。
白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组成,各种光的波长不同,所以在通过透镜时的折射率也不同,这样物方一个点,在像方则可能形成一个色斑。
光学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消色差。
色差一般有位置色差,放大率色差。
位置色差使像在任何位置观察都带有色斑或晕环,使像模糊不清。
普通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
普通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以往最简单的显微镜仅由几块透镜组成,而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组成。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倍。
(一)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机械装置,一为光学系统,这两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发挥显微镜的作用。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部件(1)镜座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
在它上面连接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系统部件的基础。
(2)镜筒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从物镜的后缘到镜筒尾端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
因为物镜的放大率是对一定的镜筒长度而言的。
镜筒长度的变化,不仅放大倍率随之变化,而且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
因此,使用显微镜时,不能任意改变镜筒长度。
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3)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镜(低倍、高倍、油镜)。
Nikon显微镜装有四个物镜。
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好的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很精密的平面座标系。
如果我们须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部分,在第一次检查时,可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以后按数值移动推动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6)粗动螺旋粗动螺旋是移动镜筒调节接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老式显微镜粗螺旋向前扭,镜头下降接近标本。
新近出产的显微镜(如Nikon显微镜)镜检时,右手向前扭载物台上升,让标本接近物镜,反之则下降,标本脱离物镜。
显微镜基础知识优秀课件
显微镜简史
大约在500年之前,简单的玻璃放大镜 就已经发明出来了。这种放大镜为凸透 镜(中间比边缘厚)。将放大镜放于标 本与眼晴之间即可进行调焦。这种“简 单显微镜”可通知过增加视角将图像放 大并成于视网膜上。
在1600年,通过Anton von Leeuwenhoek的 努力使该类“简单显微镜”或称之为放 大玻璃的性能达到了最完善的状态。这 种简单显微镜可用来观单细胞的动物 (他称这为微生物)及一些较大的细菌。 这类产品见图3。由一个十分靠近人眼 的放大镜将标本成像成于标本同一边, 该图像看起来距人眼大约为10英寸远。 该像为虚像,不能被胶片捕获。
显微镜简史
前面的章节涉及了显微镜的基本概念以及 从17世纪到现代的简要发展史。事实上, 对于显微镜来讲,作为一种常见的科学仪 器,显微镜广泛应用于多类科研、常规检 查及教育的各个领域,如对科学家来说, 显微镜及显微摄影术很早就是一个有用的 科研工具了。同时,在显微镜的发展过程 中,也极大地推动了细胞学、微生物学、 遗传学、病理学、材料学以及最新的半导 体产业的发展。在生命之谜的研究上显微 镜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显微镜简史
因为很多的使用者均是用眼直接对显微镜进行观察,所以了解显微镜与眼晴之间的 相互关系显得很重要。人眼具有区别可见光谱范围可从紫光到红光,但人眼无法区 别紫外光和红外光。人眼也可感觉从黑色到白色之间的所有的亮度灰阶。这样,对 于人眼可看到的图像来说,它应具有可见光谱范围内的颜色变化及光亮度变化。人 眼视网膜上接受光颜色的传感器为锥细胞,能区别光亮度而不能区别光颜色的为杆 细胞。这些细胞位于人眼内后面的视网膜上。眼的前面(见图1)包括虹膜、弯曲
显微镜简史
在19世纪末期,由于在显微镜的制造上 产生了较为激烈的竞争及发展,制造成 本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黄铜作为一种 显微镜的制造材料已显得十分昂贵。用 黄铜制作的显微镜主体及其它零件需要 冗长的加工及抛光工期。为了降低成本 显微镜制商开始在显微镜的主体、载物 台及其它外露的非运动部件上采用喷漆 的工艺方式。
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100条--中国显微图像
目录1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图 (1)2显微镜观察方式一明视野观察(Bright field, BF) (1)3显微镜观察方式二暗视野观察(Dark field) (1)4显微镜观察方式三相差镜检法(Phase contrast, PH) (2)5显微镜观察方式四微分干涉镜检术(DIC) (3)6显微镜观察方式五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y, POL) (4)7显微镜观察方式六霍夫曼调制相衬(HMC) (5)8显微镜观察方式七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y, FL) (6)9显微镜观察方式八塑料DIC(Plas DIC) (7)10物镜 (7)11消色差物镜(Achromatic) (8)12复消色差物镜(Apochromatic) (8)13平场消色差物镜(Plana chromatic) (8)14平场复消色差物镜(PF, Planapochromatic) (8)15半复消色差物镜(Semi Apochromatic) (8)16放大率(Magnification) (8)17视场数 (9)18物镜参数:数值孔径 (9)19物镜参数:焦深 (10)20物镜参数:齐焦距离 (10)21物镜参数:工作距离 (11)22物镜参数:分辨率 (11)23覆盖差 (11)24齐焦合轴 (12)25目镜 (12)26阿贝聚光镜(Abbe condenser) (12)27消色差聚光镜(Achromatic aplanatic condenser) (13)28摇出式聚光镜(Swing out condenser) (13)29暗视野聚光镜 (13)30相差聚光镜 (14)31微分干涉聚光镜 (14)32视场光阑 (15)33象差 (15)34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15)35球差(Spherical aberration) (15)36彗差(Coma) (16)38场曲(Curvature of field) (16)39畸变(Distortion) (16)40机械筒长 (16)41偏振光 (17)42萤石物镜 (18)43体视显微镜 (18)44冷光源 (18)45变倍比 (19)46同轴落射照明 (19)47环形光照明 (20)48倒置显微镜 (20)49视频显微镜 (20)50有限远与无限远光学系统 (20)51临界照明(Critical illumination) (21)52柯勒照明(Kohler illumination) (21)53切片 (21)54斯托克位移 (21)55自发荧光 (22)56次发荧光 (22)57免疫荧光 (22)58荧光光源 (22)59显微图像软件 (24)60三维反卷积 (24)61目镜测微尺 (25)62台微尺 (26)63多人共览 (27)64折射率 (27)65载物台 (27)66白平衡 (28)67色温 (28)68日光型滤光片 (29)69绿色滤色片 (29)70中灰度滤色片 (29)71荧光滤色块 (29)72荧光滤色块转盘 (30)73荧光串色 (30)74绿色荧光蛋白 (31)75显微标本制作技术 (31)76物镜转盘 (32)77工具显微镜 (32)78金相显微镜 (32)79金相试样制备 (32)80反射微分干涉技术 (33)82 C接口 (33)83活细胞工作站 (34)84碟片共聚焦(转盘式共聚焦) (34)85显微切割技术 (34)86全自动病理扫描系统 (35)87显微操作 (35)88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35)89荧光漂白恢复(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 FRAP) (36)90光漂白中的荧光损失(Fluorescence Losing In Photobleach, FLIP) (36)91荧光共定位分析(Colocalization) (36)92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36)93针孔(pinhole) (37)94荧光寿命成像(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 FLIM) (37)95双光子显微镜 (38)96超高分辨率技术(Super Resolution Microscopy, SRM) (39)97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ce, TIRF) (40)98光激活定位显微技术(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PALM) (40)99随机光学重建显微法(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 STROM) (41)100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技术(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STED) (42)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100条1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图2显微镜观察方式一 明视野观察(Bright field , BF )目镜物镜 眼睛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广泛应用于病理、检验,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显微镜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显微镜生物七年级知识点-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小物体的仪器,也是生物学领域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它的发明为人们研究微观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在生物七年级的学习中,显微镜的应用非常普遍,因此对于显微镜的了解和掌握非常关键。
本文旨在介绍生物七年级常见显微镜及其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帮助初学者快速掌握显微镜的基础知识。
一、常见显微镜及其结构在生物学的实验室中,常见的显微镜种类有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
但是,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中,光学显微镜是最常用的类型,因此我们主要介绍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目镜: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观察样本的镜头,也称为接目镜。
2.物镜:负责将样本放大的镜头,通常有3-4个不同倍率的物镜。
3.旋转镜:可以旋转的镜片,可用于切换不同倍率的物镜。
4.聚光镜:位于物镜下方的一组镜片,主要用于聚焦样本,调节样本的清晰度。
5.台子:支撑样本的平台。
6.光源:提供样本照明所需要的光源。
二、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凸透镜使得光线在通过物镜后会聚在焦点上,并且这个焦点位于目镜的焦点上,从而实现放大的效果。
在正常使用显微镜的时候,我们需要分别调整物镜和目镜的位置,调节聚光镜,使得样本清晰可见。
不同倍率的物镜和目镜会带来不同的放大倍数,因此需要根据待观察的样本特性和希望达到的放大倍数来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
三、使用显微镜的方法1.调节样本位置:将待观察的样本放置于显微镜的台子上,并用卡子固定好,使其与物镜成为垂直方向。
2.聚焦:先用最小的物镜将聚光镜调至最佳状态,再根据需要逐渐调整到大倍镜,这样可以使样本的清晰度更高。
3.调节焦距:通过旋转调节聚光镜,让样本在不同方向上的清晰度都尽量相等。
4.调节光源:根据不同的样本需求来调整照明的光源,以达到合理的亮度和明暗状态。
四、拓展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应用已经拓展到许多领域。
光学显微镜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
光学显微镜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典型的光学显微镜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目镜和物镜:目镜是位于显微镜顶部的镜筒,用于放大目视到的物体。
物镜是位于显微镜底部的镜筒,放大样本的细节。
2.言镜:它是光学系统中的一个组件,用于聚焦光线。
3.显微镜台:位于显微镜底部,用于支撑样本。
4.光源:提供样本照明的光源,可以是白炽灯、LED等。
5.镜头:在样本和物镜之间,用于调节光线的透过率和方向。
二、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具体来说,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光线入射:光线通过光源发出,并经过下面的镜片组。
2.聚焦:光线进一步被物镜折射,并在焦点处聚焦,形成实像。
3.放大:实像通过光学系统传递到目镜,通过放大镜片放大,使图像更清晰。
4.观察:放大的图像通过目镜,使眼睛能够看到样本的细节。
三、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为了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1.调节目镜:将目镜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适应眼睛的焦距。
通常有一个调焦轮来完成。
2.放置样本:将样本放置在显微镜台上,并使用夹子或夹具固定。
确保样本位于光源的中心,以获得最佳照明效果。
3.选择物镜: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物镜。
通常,较低的放大倍数适用于大范围观察,而较高的放大倍数适用于细节观察。
4.调焦:使用调焦轮或调焦杆将物镜向上或向下移动,直到图像清晰可见。
注意,当调焦时要小心,避免物镜与样本接触,以免损坏样本或物镜。
5.调光:根据需要调整光源的强度和方向。
可以使用光源附近的调光器或者调整物镜下的镜头来控制。
以上是光学显微镜的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光学显微镜通过使用光学原理,能够放大样本并观察其细节。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用它来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工作。
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物
镜
基础知识
物镜的种类
按色差和场曲校正程度分:
• 消色差物镜(Ach) • 平场消色差物镜(PlanAch) • 平场半复消色差物镜(Plan-FL或PLFL) • 平场复消色差物镜(PlanApo) • 平场超级复消色差物镜(PlanSApo)
基础知识
UPLSAPO物镜
VIS
信
噪
轴向色差 侧向色差
ACH
物镜的色差校正 消色差 Ach 半复消色差Fluorite 复消色差Apo 超级复消色差Super Apo – – – – 蓝 (486nm) 和红 (657nm) 兰和红 + (绿, 紫色(437nm)) 437-657nm 430-1000nm
轴向色差 侧向色差
ACH FL
Competition comparison
OLYMPUS UIS Nikon CFI60 ZEISS ICS Leica DHC
f(TL) 180 200 160 200
物镜校正 F F Tc Tc
齐焦距离 45 60 45 45
F : Fully Primary Correction in objective & tube lens Tc : Tube-lens Compensation
θ2 = 19.47°
透镜的折射
透镜的折射
透镜的折射
透镜光线
平行于光轴的光线
焦距
F 焦点
透镜光线
从焦点发射的光线
透镜光线
光轴上不同位置发射的光线
透镜光线
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
透镜成像
平行光线通过透镜经过焦点
F’ F
倒立缩小 实像
显微镜专题
显微镜专题一.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粗细准焦螺旋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目镜﹑物镜的倍数高低与长短关系:目镜是越长倍数越低;物镜是越长倍数越高;目镜﹑物镜的模型:物镜离载玻片距离远近与倍数高低之间的关系:距离越近倍数越大3.显微镜的观察:先用低倍镜找到物体的像再换高倍镜观察,此时视野变暗﹑物体的像变的模糊同时放大;双眼同时睁开,左眼看目镜4.粗细准焦螺旋的调节:使用低倍镜时先粗调再细调换用高倍镜时只能细调不能粗调5.反光镜的选择:光强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光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6.物象的移动:同向移动(物体的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时要把像调到视野的中央只需把载玻片向左下方移动即可)7.物象变换(由物体的位置变成像的位置):只需旋转180°即可。
如:“b”在观察时像下“d”8.物体的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边长或圆的半径而不是指物体的面积。
如: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其实际面积为1平方厘米而再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下其物体像的面积变为100厘米×100厘米=1×104平方厘米而不是1×10²平方厘米9.调节光线时调反光镜;调视野清晰度时调细准焦螺旋10.找污点以及科学使用。
11.盖玻片的使用方法以及水泡的处理;标本的染色二.讲解的方法即讲解如何理解并掌握基础知识技巧三练习1.低倍镜改用高倍镜观察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大小和视野亮度的变化分别是()A.增多、变小、变亮 B.增多、变小、变暗C.减少、变大、变亮 D.减少、变大、变暗2.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下视野变暗,但细胞变大,数目减少B.要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C.用显微镜的凹面简易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但细胞小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末期的变化3.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模糊不清,此时应该A.移动装片 B.调节反光镜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能看到一行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范围内将看到的细胞数目为()A.2个B.4个C.16个D.32个5.如下图所示,a、b、c、d为物镜和目镜长度,e、f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其切片距离大小。
显微镜知识总结
显微镜知识总结(一)显微镜的基础知识:1.显微镜的成像: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在镜筒内构成物体压缩的虚像→目镜→把经物镜构成的压缩虚像进一步压缩。
2.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压缩倍数就是指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或直径的压缩倍数,而不是面积和体积的压缩倍数3.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关系: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
4.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恰好相反5.调节视野亮度的方法:①进一步增强或弱化光源亮度;②减小或增大光圈;③反光镜采用平面镜或凹面镜(二)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步骤:1.取镜与放置:(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把显微镜放到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右(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挑选一很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凝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旋转反光镜,并使光线通过通光孔散射至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见白亮的视野。
3.低倍镜观察:(1)把必须观测的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挡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防止两者相撞);(3)左眼见目镜内,同时逆向缓缓旋转粗准焦螺旋,并使镜筒下降,直至看见物像年才,再稍稍旋转细准焦螺旋,并使看见的物像更加准确。
(三)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1.操作步骤:(1)低倍镜观察(先对光,后调焦)(2)移动玻片,将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3)旋转转换器,安远走高倍物镜,穿上高倍物镜(4)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并使视野亮度适合(5)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注意事项:(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约0.5cm)时或者粗准焦螺旋不能再向下转动为止时停止下降(2)采用高倍镜观测时,无法旋转粗准焦螺旋1、光照明亮的教室里,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能够清晰地看到细胞,但看不清内容物,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转用凹面反光镜,摆大光圈b.转用凹面反光镜,增大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解析:光照光亮时,必须将视野变暗才可以确切的看见细胞中的内容物,因此换平面镜和小光圈。
有关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命题探究
命题点一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操作 1.(2018·永州模拟)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其原因是低倍镜视野大, 易找到
2.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 物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 至物像最
清晰 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 解析 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项错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练习
在光学显微镜下,选用6倍目镜和5倍物镜观察一
个直径为1mm的小圆点,则视野内所看到的小圆点
() A.面积为30mm 2
√B.直径约为30mm
C.面积扩大到30倍
D.直径约为110mm
有关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放大倍数的扩大或缩小与视野内的数量关系
放大倍数变大
有关显微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显微镜成像特点
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 物像移动与玻片移动的关系: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 移动的方向_相__反__。
物像偏 左下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练习
将“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 )
√ A.b B.d C.q D.p 字体判断:水平180度旋转。
(1)对光时,阳光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
显微镜基础知识
显微镜基础知识①目镜②镜筒③镜筒④粗准焦螺旋⑤转换器⑥物镜⑧载物台⑦细准焦螺旋⑨镜臂⑩反光镜⑪固定螺丝⑫镜柱⑬镜座1.转换器和遮光器转换器:位于镜筒下方转动圆盘,上有三个孔且有螺纹,可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和油镜(分组实验一般不用)。
转动转换器,可根据实验的需要在三种物镜之间转换。
遮光器:位于载物台前下方的一个圆形、多孔、可转换的较薄的板,上面的孔叫光圈。
转动遮光器,可以改变光圈的大小,从而调节视野的亮度。
2.通光孔和光圈通光孔是载物台中央的圆形孔,其直径大小是固定的、无法改变的。
光圈是位于遮光器上的大小不同的圆孔。
就位置来说,光圈位于通光孔的下方。
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先通过光圈,再通过通光孔,才能到达要观察的标本。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二者均是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接近要观察的标本而得名。
区别二者的方法是看物镜的长短,较短的是低倍物镜,放大倍数多数为10倍(10 X);较长的物镜是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多为40倍(40 X)。
4.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二者是固定在镜臂上的两个大小有别的旋钮,大的叫粗准焦螺旋,小的叫细准焦螺旋。
旋转粗准焦螺旋,可快速地升降镜筒:旋转细准焦螺旋,镜筒上升的幅度很小,不注意观察不易发现镜筒的升降。
使用细准焦螺旋,可实现对焦距的精确调节,使物像达到最清晰。
5.显微镜使用基本步骤(1)安放打开镜箱,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自己前方稍偏左(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
在镜筒的上方装上目镜,用左眼接近并注视目镜内,用手来回转动反光镜,当转到某一角度时,左眼看到一个圈形的、明亮的视野,对光就完成了。
(3)压片是指将装片或永久切片、涂片等玻片标本用金属夹固定在载物台上。
压片时,要使玻片上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标本很小时尤其应当这样做,否则,标本会偏离视野,调焦时会找不到标本。
(4)调焦调焦时,要先使用低倍物镜。
下降镜筒并用眼从侧面注视镜下端使其接近玻片,然后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右手逆时针方向缓慢升高镜筒,当升至某一高度时,即能看到标本的图像。
显微镜 成像原理含图(基础教育)
显微镜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0.11微米,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
显微镜系统中共轭距是物镜物方焦点到目镜物方焦点的距离。
物镜通过转换器旋转式接到镜筒的下端面目镜以插入式接镜筒的上端面应满足齐焦要求:调换物镜后,不需再调焦就能看到像。
a. 物镜调换后,像面不动,物面不动——物镜共轭距不变(195mm)b. 物镜像面即目镜前焦面不动——物镜像面在上端面以下10mm处c. 机械筒长——上下端面之间的距离(160mm),有的显微镜机械筒长可调调换物镜(目镜)后微调焦不可避免,故还必须有微动机构具有中间实像面,可放置分划板,用于测量(构成测微目镜)当中间实像A’位于Fe之前时,A”为实像,可投影到屏上。
也可用图像传感器接收实像,构成电子目镜。
物镜是显微镜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部分,在宽光束中工作(孔径大),但这些光束与光轴的倾角较小(视场小);目镜在窄光束中工作,但其倾角大(视场大).当计算物镜与目镜,在消除象差上有很大差别。
成像原理显微镜主要由目镜和物镜来进行成像,它们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
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镜成像规律:f<u<2f,成放大倒立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目镜成像规律:u<f,成放大正立虚像(注:这里的正立是相对于物镜所成的像)故最后成出来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成的应该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根据光学原理,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
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