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弹力、摩擦力 PPT
合集下载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37张PPT)
![202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a12c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4.png)
答案 AD
考向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典例7】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 N和F2= 11 N,物体A保持静止。现保持F2不变,当F1减小到17 N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是( )A.6 N B.9 N C.28 N D.31 N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答案 B
【典例2】 如图所示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该瓶装水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下面有关瓶(包括瓶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瓶的重心一定在两条绳子连线的交点上
解析 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A项错误;瓶本身的重心不变的,随着装入瓶中的水的增加,瓶的重心位置可能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B项错误;根据重心的定义,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绳的交点是确定的,但瓶的重心是变化的,D项错误。
答案 C
1.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_______;②接触处发生_________。(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
考点2 弹力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2.弹力方向的判断。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会计算弹力大小,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3.掌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考向2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典例7】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有沿水平方向的力F1=20 N和F2= 11 N,物体A保持静止。现保持F2不变,当F1减小到17 N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大小是( )A.6 N B.9 N C.28 N D.31 N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答案 B
【典例2】 如图所示为仰韶文化时期的一款尖底瓶,该瓶装水后“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下面有关瓶(包括瓶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B.装入瓶中的水越多,瓶的重心一定越高C.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D.瓶的重心一定在两条绳子连线的交点上
解析 瓶所受重力就是地球对瓶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A项错误;瓶本身的重心不变的,随着装入瓶中的水的增加,瓶的重心位置可能先降低然后再逐渐升高,B项错误;根据重心的定义,瓶的重心是瓶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两绳的交点是确定的,但瓶的重心是变化的,D项错误。
答案 C
1.弹力。(1)定义:发生___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2)产生条件:①物体间直接_______;②接触处发生_________。(3)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_______。
考点2 弹力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2.弹力方向的判断。
3.计算弹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重心的概念。2.掌握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会计算弹力大小,理解并掌握胡克定律。3.掌握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会计算摩擦力的大小。
物理课件(新教材鲁科版)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
![物理课件(新教材鲁科版)第二章相互作用第1讲重力弹力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e533292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4.png)
√
选项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 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应竖直向上,故A错误; 选项B中,因为右边的绳竖直向上,如果左边的绳有拉力,则竖直 向上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误; 球与球接触处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在两球心的 连线上),且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 球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即在接触点与球 心的连线上),即选项D中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N2的方向应是沿着 过小球与圆弧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故D错误.
(2)若将m向上缓慢提起,m至少向上移动多少距离才可以 使M离开地面. 答案 M+m m(L0-L)
对M受力分析可知,M恰好离开地面时,弹簧弹力大小 为Mg,弹簧被拉伸,形变量满足Mg=kΔx′ 又 k=L0m-gL,联立解得 Δx′=Mm(L0-L), 则此时 m 的移动距离 s=Δx+Δx′=M+m m(L0-L).
√
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弹簧弹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大 小,此时细绳的拉力T=0;当小车和小球向右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时,绳的拉力不可能为零,弹簧弹力 有可能为零,故D正确.
考向2 杆的弹力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
例5 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 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现使小车以加速度a(a≠0)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 B.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沿杆斜向上 C.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
2.计算摩擦力大小的思维流程
考向1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例7 (多选)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楷书笔 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 右按,再向左上回带.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 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如图所示.则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 A.镇纸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选项A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由二 力平衡可得小球受到的弹力方向应竖直向上,故A错误; 选项B中,因为右边的绳竖直向上,如果左边的绳有拉力,则竖直 向上的那根绳就会发生倾斜,所以左边的绳没有拉力,故B错误; 球与球接触处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即在两球心的 连线上),且指向受力物体,故C正确; 球与面接触处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即在接触点与球 心的连线上),即选项D中大半圆对小球的支持力N2的方向应是沿着 过小球与圆弧接触点的半径,且指向圆心,故D错误.
(2)若将m向上缓慢提起,m至少向上移动多少距离才可以 使M离开地面. 答案 M+m m(L0-L)
对M受力分析可知,M恰好离开地面时,弹簧弹力大小 为Mg,弹簧被拉伸,形变量满足Mg=kΔx′ 又 k=L0m-gL,联立解得 Δx′=Mm(L0-L), 则此时 m 的移动距离 s=Δx+Δx′=M+m m(L0-L).
√
当小车匀速运动时,弹簧弹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大 小,此时细绳的拉力T=0;当小车和小球向右做匀 加速直线运动时,绳的拉力不可能为零,弹簧弹力 有可能为零,故D正确.
考向2 杆的弹力方向判断及大小计算
例5 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 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现使小车以加速度a(a≠0)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竖直向上 B.杆对小球的弹力一定沿杆斜向上 C.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
2.计算摩擦力大小的思维流程
考向1 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例7 (多选)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楷书笔 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 右按,再向左上回带.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打滑,他 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如图所示.则在向右行笔的过程中 A.镇纸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上课课件)
![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上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b9194084254b35effd344d.png)
左.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 力为( )
A.10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 D.0
解析:当物体受F1、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时,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 N,可 知最大静摩擦力Ffmax≥8 N.当撤去力F1后,F2=2 N<Ffmax,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 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 上的F2等大反向.C正确. 答案: C
与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 乙对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故选项C正 确,选项D错误.
答案: AC
变式训练
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
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为( )
A.μF
B.μF+G
C.G
D. √F2+G2
解析:由Ff=μFN得Ff=μF,A正确,B错误;由竖直方 向二力平衡得F=G,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一、对力的认识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性质 (1)物质性 (2)相互性 (3)矢量性 (4)独立性
二、重力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 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动-静 “突变”
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做减速 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 将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 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 力为( )
A.10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 D.0
解析:当物体受F1、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时,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 N,可 知最大静摩擦力Ffmax≥8 N.当撤去力F1后,F2=2 N<Ffmax,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 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 上的F2等大反向.C正确. 答案: C
与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 乙对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故选项C正 确,选项D错误.
答案: AC
变式训练
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
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为( )
A.μF
B.μF+G
C.G
D. √F2+G2
解析:由Ff=μFN得Ff=μF,A正确,B错误;由竖直方 向二力平衡得F=G,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一、对力的认识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性质 (1)物质性 (2)相互性 (3)矢量性 (4)独立性
二、重力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 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动-静 “突变”
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做减速 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 将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 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重力弹力摩擦力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重力弹力摩擦力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529c1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2.png)
重力、弹力、摩擦力
(1)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 3手拿书本,手与书本之间的摩擦
(3)任何一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可
以不接
触
,但作
用力
必然
是成
对出
现
两物体间又能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的。 两物体间的弹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面上,可以将作用点移到重心上
一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阻碍作用。
化。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
(4)力的物质性表明力离不开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力的相互性表明力总是成对出 杆子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训练5]如图所示,一倾角为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F,且F通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施力物体: 发生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体: 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
原状的物体 1、物体间相互接触
产生的条件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一句话,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弹力
助你理解☆
重力、弹力、摩擦力
②弹簧秤的读数为拉(或压)弹簧的力 (2) 撤去水平力,木块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B: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3手拿书本,手与书本之间的摩擦 定义:由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二、重力
力和力矩.完美版PPT
![力和力矩.完美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7aa027104693daef5ef73deb.png)
静摩擦力大小
0≤f≤fmax
静摩擦应用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分解
一、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从效果上看,用一个力F可代替两个力F1和F2, 力F叫做力F1和F2的合力,力F1和F2叫做力F的分力。
点击 播放视频
(2)力的合成 求分力F1和F2的合力F叫做力的合成。
点击 播放视频
2.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 跟它接触的物体要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 为弹力。
例题 一本书放在桌面上,试分析产生于书和桌面之间的 弹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承面指向被压物体,支持 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题
电线下方悬挂电灯,分析产生于电线和电灯之间的弹力。
解 分析可知,车床共受到重力、拉力、地面的
弹力(支持力) 及摩擦力等四个力
N=mg=2.0×103×9.8 =1.96×104(N)
f=N=0.30×1.96×104
=5.88×103 (N) F=f=5.88×103 (N)
为了省力,可在车床底座下搁置 一些圆木或钢管,使车床在圆木 或钢管上滚动前进。
二、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大小G=mg。
例子:苹果成熟从树上落下。
2.重心
地球对物体的重 力作用在物体的各个 部分。从效果上看, 我们通常认为整个物 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 一个点上,这个点叫 做物体的重心。
三、弹力
1.形变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 改变叫做形变。
法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测量发现,钢丝绳上的拉 力大约是运动员体重的6倍。可见,钢丝绳上的拉 力比运动员体重大得多。为了运动员的安全,必须 使钢丝绳具有足够的强度。
0≤f≤fmax
静摩擦应用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力的合成 二、力的分解
一、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从效果上看,用一个力F可代替两个力F1和F2, 力F叫做力F1和F2的合力,力F1和F2叫做力F的分力。
点击 播放视频
(2)力的合成 求分力F1和F2的合力F叫做力的合成。
点击 播放视频
2.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 跟它接触的物体要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 为弹力。
例题 一本书放在桌面上,试分析产生于书和桌面之间的 弹力。
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承面指向被压物体,支持 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承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例题
电线下方悬挂电灯,分析产生于电线和电灯之间的弹力。
解 分析可知,车床共受到重力、拉力、地面的
弹力(支持力) 及摩擦力等四个力
N=mg=2.0×103×9.8 =1.96×104(N)
f=N=0.30×1.96×104
=5.88×103 (N) F=f=5.88×103 (N)
为了省力,可在车床底座下搁置 一些圆木或钢管,使车床在圆木 或钢管上滚动前进。
二、重力
1.重力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大小G=mg。
例子:苹果成熟从树上落下。
2.重心
地球对物体的重 力作用在物体的各个 部分。从效果上看, 我们通常认为整个物 体受到的重力作用在 一个点上,这个点叫 做物体的重心。
三、弹力
1.形变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 改变叫做形变。
法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测量发现,钢丝绳上的拉 力大约是运动员体重的6倍。可见,钢丝绳上的拉 力比运动员体重大得多。为了运动员的安全,必须 使钢丝绳具有足够的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方向:总是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2、弹力方向
垂直于面
方向:总是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绳子拉力的方向: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曲面与平面接触 曲面与曲面接触 点与平面接触
N` N
N
N
NB B
NA
半球形的碗
A
3、弹力有无的判断
一、弹力产生的条件 二、假设法 三、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下列球所受重力、弹力(各表面光滑)
例1、如图1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车上固定的硬杆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θ,杆的
顶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运动的加 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1至F4变化) 的变化图示(沿杆方向)可能是( C )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1、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条件:彼此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的接 触面间才有弹力产生。
(3)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大小有关,同一物 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
⑤d(mAmB)gsin
k
4、有一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上 面连一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竖 直固定在物块上,开始时弹簧K1处于原长,现将弹簧k1的 上端A缓慢地竖直向上提高,当提到K2的弹力大小2mg/3 时,求A点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A
K1
mg(1/k1+1/k2)/3
C2位置,如图示:
B1
由于绳长不变,由几何关系知, 夹角∠ACB不变,绳子张力保持 不变。
A C1
C2
B B2
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
由于绳长不变,夹角∠ACB变小,
绳子张力变小
AC
BB
5、弹力
⑴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 F=kx, 还可以表示成 ΔF=kΔx,
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4、绳、杆
1.一根竖直向下连接质量为m的物体 而处于平衡,图乙中水平轻杆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 光滑滑轮,用细线绕过滑轮,上端固定而下端连接与甲 同样的物体处于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
A.甲、乙图中斜拉线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由解胡:克令定x律1表和示牛未顿加定F律时可弹知簧的压缩量C,
mgsinθ=kx1
①
B
θ
A
令x2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a表示此时A的
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kx2=mBgsinθ
②
F-mAgsinθ-kx2=mAa ③
得 aF(mAmB)gsin
mA
由题意 d=x1+x2 由①②⑤式可得
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 D )
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 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
张力变大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 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A
B1 B B2
解见下页
解: B端移到B1 、B2位置,挂钩将分别移动到C1 、
B.甲、乙图中斜拉线受到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C.甲图中轻杆对P点的作用力与乙图中轻杆对滑
轮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甲图中轻杆对P点的作用力与乙图中轻杆对滑
轮的作用力大小不相等
300 P
300
甲m
乙m
2、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 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
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注 :求 k可以 F用 kx更简 !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
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m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一静止状 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 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 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少?
(3)弹簧受到20N的拉力时,仍在弹性限度内,则此 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 ?
解 :设弹簧的 l0.劲 原度 长系 k为 ,由 数题 为意立 :
FF21
k(l1 k(l2
l0 ) l0 )
代入 ,解 数 ,得 之 :l0据 2 3c 6,m k3
若 F 32N 0 ,由 F 3k(l3 l0)代 , 入 ,得 l3 数 4 3c6据 m
B K2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与三根相同的螺旋形
轻弹簧相连。静止时,相邻两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00
例1、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 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
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D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例2、把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薄板 绕C点缓慢转动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升高了多少?
A
B
D
C
弹力
1、弹力 2、方向 3、判定 4、绳、杆 5、弹簧
的轻弹簧,此时弹簧改变了2 cm,已知A、B两物体
的重力分别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
的压力分别是
( CD )
A.1 N和0 N
B.5 N和7 N
C.5 N和3 N
D.1 N和7 N
2、一根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它的长度12cm,当它受 到16N拉力时,它的长度是14cm,则:
(1)该弹簧的原长是多少?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
一、重力 二、重心
一、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可由弹簧秤测定
G = mg g = 9.8 m/s2
g 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g 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3、方向:竖直向下
二、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等效作用点) ①影响重心的因素:质量分布和形状 ②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③有时候可以将物体看作质量集中于重心的质点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2)弹簧的变化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 度k都比原来的劲度大; 两根弹簧串联后总劲度 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总劲度变大。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
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
2、弹力方向
垂直于面
方向:总是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
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绳子拉力的方向: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曲面与平面接触 曲面与曲面接触 点与平面接触
N` N
N
N
NB B
NA
半球形的碗
A
3、弹力有无的判断
一、弹力产生的条件 二、假设法 三、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下列球所受重力、弹力(各表面光滑)
例1、如图1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车上固定的硬杆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θ,杆的
顶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运动的加 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1至F4变化) 的变化图示(沿杆方向)可能是( C )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1、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 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所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条件:彼此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的接 触面间才有弹力产生。
(3)大小:弹力的大小跟形变大小有关,同一物 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
⑤d(mAmB)gsin
k
4、有一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上 面连一质量为m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竖 直固定在物块上,开始时弹簧K1处于原长,现将弹簧k1的 上端A缓慢地竖直向上提高,当提到K2的弹力大小2mg/3 时,求A点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A
K1
mg(1/k1+1/k2)/3
C2位置,如图示:
B1
由于绳长不变,由几何关系知, 夹角∠ACB不变,绳子张力保持 不变。
A C1
C2
B B2
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
由于绳长不变,夹角∠ACB变小,
绳子张力变小
AC
BB
5、弹力
⑴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 F=kx, 还可以表示成 ΔF=kΔx,
即弹簧弹力的改变量和弹簧形变量的改变量成正比。
4、绳、杆
1.一根竖直向下连接质量为m的物体 而处于平衡,图乙中水平轻杆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 光滑滑轮,用细线绕过滑轮,上端固定而下端连接与甲 同样的物体处于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
A.甲、乙图中斜拉线受到的拉力大小相等
由解胡:克令定x律1表和示牛未顿加定F律时可弹知簧的压缩量C,
mgsinθ=kx1
①
B
θ
A
令x2表示B刚要离开C时弹簧的伸长量,a表示此时A的
加速度,由胡克定律和牛顿定律可知:
kx2=mBgsinθ
②
F-mAgsinθ-kx2=mAa ③
得 aF(mAmB)gsin
mA
由题意 d=x1+x2 由①②⑤式可得
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A D )
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不变 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
张力变大
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 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 A
B1 B B2
解见下页
解: B端移到B1 、B2位置,挂钩将分别移动到C1 、
B.甲、乙图中斜拉线受到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C.甲图中轻杆对P点的作用力与乙图中轻杆对滑
轮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D.甲图中轻杆对P点的作用力与乙图中轻杆对滑
轮的作用力大小不相等
300 P
300
甲m
乙m
2、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 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
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
注 :求 k可以 F用 kx更简 !
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
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m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一静止状 态,现开始用一恒力F沿斜面方向拉物块A使之向上运 动,求物块B刚要离开C时物块A的加速度a和从开始到 此时物块A的位移d,重力加速度为g。
(2)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少?
(3)弹簧受到20N的拉力时,仍在弹性限度内,则此 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 ?
解 :设弹簧的 l0.劲 原度 长系 k为 ,由 数题 为意立 :
FF21
k(l1 k(l2
l0 ) l0 )
代入 ,解 数 ,得 之 :l0据 2 3c 6,m k3
若 F 32N 0 ,由 F 3k(l3 l0)代 , 入 ,得 l3 数 4 3c6据 m
B K2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与三根相同的螺旋形
轻弹簧相连。静止时,相邻两弹簧间的夹角均为1200
例1、一杯子装满水,杯的底部有一个小 孔,在水从小孔不断流出的过程中,杯连同杯
中水的共同重心将( D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例2、把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形薄板 绕C点缓慢转动45°,则物体的重心位置 升高了多少?
A
B
D
C
弹力
1、弹力 2、方向 3、判定 4、绳、杆 5、弹簧
的轻弹簧,此时弹簧改变了2 cm,已知A、B两物体
的重力分别是3 N和5 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
的压力分别是
( CD )
A.1 N和0 N
B.5 N和7 N
C.5 N和3 N
D.1 N和7 N
2、一根弹簧受到10N的拉力时,它的长度12cm,当它受 到16N拉力时,它的长度是14cm,则:
(1)该弹簧的原长是多少?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
一、重力 二、重心
一、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可由弹簧秤测定
G = mg g = 9.8 m/s2
g 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g 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3、方向:竖直向下
二、重心
重力的作用点(等效作用点) ①影响重心的因素:质量分布和形状 ②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 ③有时候可以将物体看作质量集中于重心的质点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2)弹簧的变化一根弹簧剪断成两根后,每根的劲 度k都比原来的劲度大; 两根弹簧串联后总劲度 变小;两根弹簧并联后,总劲度变大。
1、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
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