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诊断学

A.红线接右上肢 B.黄线接左上肢 C.蓝线接胸壁
D.黑线接左下肢 E.白线接右下肢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生命体征包括[ ],[ ],[ ],[ ]。
2.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是[ ],搏动范围的直径为[ ]。
3.心房颤动的临床诊断特点为[ ],[ ],[ ]。
3. 瞳孔缩小见于:
A.氯丙嗪中毒 B.视神经萎缩 C.青光眼 D.阿托品中毒
4.心功能不全病人常取:
A.强迫坐位 B.强迫蹲位 C.强迫立位 D.强迫仰位
5.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称为:
A.交替脉 B.水冲脉 C.奇脉 D.重搏脉
6.下列哪项使气管移向患侧:
A.胸腔积液化 B.肺不张 C.气胸 D.纵隔肿瘤
22.构成肺门与肺纹理主要成分是:
A.肺静脉 B.肺动脉 C.支气管 D.淋巴管
23.属于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
A.急性喉炎 B.气管异物 C.支气管哮喘 D.肺炎
24.关于胸膜摩擦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和吸气时均可听到 B.干性胸膜炎造成胸膜表面粗糙
C.屏住呼吸时亦可听到 D.在腋部5—7肋间最清楚
A.左心室肥大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发热 D.心肌炎
10.奇脉常见于:
A、心包积液 B、严重贫血
C、心肌损害 D、冠心病心衰
11.心功能不全病人常取:
A.强迫坐位 B、强迫蹲位
C、强迫立位 D、强迫仰位
12.瞳孔缩小见于:
A、氯丙嗪中毒 B、视神经萎缩
C、青光眼 D、阿托品中毒
A.支气管呼吸音 B.肺泡呼吸音 C.混合性呼吸音 D.湿性罗音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850152

1. 问诊:即病史采集,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土座征丄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3. 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持续时间。
4. 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5. 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对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
口^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7.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 - 40乜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 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无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无,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以 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波状热。
10. 水肿:人体蛆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绢织肿胀称为水肿。
11. 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2. 牵涉病: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引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13. 发纹:又称紫紺,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4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 现发紺,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5.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 肺淤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 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2.病理性蛋白尿产生的机制
3.简述尿管型形成的条件
4.简述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5.病理情况下粪便颜色与性状有哪些改变(举例4种)
6.梗阻性黄疸与溶血性黄疸的粪便有何变化
7.病理情况下痰液颜色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8.简述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三)肝肾功能检测
5.水肿分几度,如何分
6.全身淋巴结肿大见于哪些病
(三)头颈部
1.扁桃体肿大是如何分度的
2.甲状腺肿大是如何分度的
3.甲状腺肿大见于哪些疾病
4.颈部淋巴结肿大见于哪些疾病
(四)胸部
1.试述触觉语颤增强见于哪些疾病,其发生机制如何
2.何谓管状呼吸音,常见于哪些疾病
3.试述干啰音和湿啰音的形成机制和各自的特点
21.试述右心衰竭的体征
(五)腹部
1.右心功能衰竭时应出现哪些体征
2.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体格检查发现
3.试述肝脏触诊内容有哪些
4.试述脾脏触诊内容有哪些
(六)脊柱与四肢
1.试述腰椎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
2.简述杵状指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七)神经系统
1.试述共济失调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
2.如何进行浅感觉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2.简述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3.简述肝源性水肿的形成机制及临床特点
(三)呼吸系统症状
1.观察痰量和痰的性质有何临床意义
2.简述咯血和呕血的区别
3.简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4.简述中心性发绀和周围性发绀的临床特点
5.简述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及其机制
(四)心悸
1.简述心悸的病因
(五)消化系统症状
诊断学重点问答题加名词解释

1.简述临床上发热的原因。
1. 有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非感染性发热的病因有: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大手术后;②抗原—抗体反响如风湿热;③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④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皮炎;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中暑.脑出血;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简述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2. 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心绞痛多在心前区与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与小指,亦可放射至左颈部与面颊部,呈压榨性并有重压窒息感,发作时间短暂,常在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时诱发,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醇酯可缓解。
3.简述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的临床特点。
3. 急性腹痛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变化快.病情重.先腹痛后发热等特点,大多属外科范围。
常见的疾病有急性胃肠穿孔.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肝破裂.脾破裂.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慢性腹痛具有起病缓.病程长.时轻时重等特点,大多属内科范围。
常见的疾病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肝炎.肝脓肿.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细菌性痢疾等。
4.试述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4.答:咯血与呕血的鉴别见下表:咯血呕血出血根本病因出血先兆喉部痒.咳嗽.胸闷等出血方式咯出呕出出血颜色多鲜红多棕黑.暗红,有时鲜红血液内混有物酸碱反响碱性酸性出血后情况痰中有血,无黑便伴有黑便,痰中无血5.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各有何特点?5. 〔1〕吸气性呼吸困难:临床表现为吸气特别费力,严重者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可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喉鸣。
〔2〕呼气性呼吸困难:临床表现为呼气特别费力.呼气延长而缓慢或双呼气,常伴有干啰音。
2降低引起。
特点为发绀呈全身性,除四肢与颜面外,还累及粘膜与躯干的皮肤;发绀的部位温暖;局部虽经加温与按摩,发绀仍不消退。
诊断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概论1. 什么是诊断学?诊断学是医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旨在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分析,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诊断结果。
2. 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诊断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收集患者的病史、仔细观察患者的体征、合理选择和运用实验室检查方法等。
3.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诊断学方法。
常用的诊断学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查等。
二、病史采集与病史分析1. 病史采集的步骤有哪些?病史采集的步骤一般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和个人史等方面的内容。
2. 病史中的主诉应该包括哪些要素?主诉应该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症状的性质、症状的变化规律以及症状的影响程度等信息。
3. 为什么要进行病史分析?病史分析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症状、病因、病程和病理变化等信息的综合分析,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三、体格检查1. 体格检查的步骤有哪些?体格检查的步骤包括视诊、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方法。
2.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
常用的体格检查方法包括测量体温、观察皮肤黏膜、检查眼底、触摸淋巴结以及听诊心肺等。
3. 体格检查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体格检查时,医生需要注意病人的体位、舒适度以及隐私权的保护,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无创伤性。
四、实验室检查1. 请列举一些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血液学检查、尿液学检查、生化指标检查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等。
2. 实验室检查有哪些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3. 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注意什么?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
五、影像学检查1.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哪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检查、CT扫描、MRI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等。
2.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作用是什么?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疾病部位和范围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断学复习题

诊断学复习题(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一、名词解释1.稽留热2.弛张热3.隐性黄疸4.心源性哮喘5.水冲脉6.交替脉7.甲亢面容8.二尖瓣面容9.肝-颈静脉回流征10.抬举性心尖搏动11.异常Q波12.核左移二、填空题1.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和两大类。
2.临床常见咯血的四大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临床上常见的呼吸困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呕吐临床常见的三大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临床上常见的几种貌似昏迷的意识障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既往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生命体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房颤常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正常成年人收缩压为_______。
舒张压为_______。
11.临床上常见的具有诊断意义的体位有______、______、______。
12.扁桃体肿大分三度:______、______、______。
13.甲状腺肿大分三度:______、______、______。
14.甲状腺肿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颤增强见于_______、________。
16.右侧大量胸腔积液时,患侧语颤_______或_______。
伴有气管向_____移位。
叩诊_____。
呼吸音_______或_______。
17.肺部叩诊浊音或实音见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正常呼吸音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诊断学名解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1、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2、体征: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发热:当机体在热原作用下,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时,使产热过程增加, 而散热不能相应增加,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4、牵涉痛:内脏疼痛信号传至相应的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
5、水肿:人体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6、三凹症:当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时,气流进入肺中不畅、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症。
7、心源性哮喘:又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因肺淤血,多在夜间睡眠时发生阵发性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8、咯血:指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 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而称之。
9、呕血:上消化道(指屈氏韧带以上的器官)或全身疾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0、发绀: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致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1、心悸: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和心慌的不适感, 伴有心前区不适。
12、便血:消化道出血,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带血或全血,鲜红、暗红或柏油便。
13、黄疸: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 引起的巩膜粘膜皮肤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为黄疸14、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15、晕厥:指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短暂意识丧失状态。
16、意识障碍:大脑及脑干损伤, 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运动)受抑制, 对周围事物及自身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减退、丧失的状态称为意识障碍。
17、血尿:指离心沉淀后的尿液, 光镜下每高倍视野有红细胞 3 个以上,称镜下血尿; 如呈洗肉水样或血色称肉眼血尿。
18、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的原因。
19、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向前冲击胸壁相应部位,肋间软组织向外搏动形成。
诊断学 常见症状(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诊断学常见症状(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暗示性提问:是一种能为患者提供带倾向性的特定答案的提问方式2、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以及患病到就诊的时间。
3、发热(fever):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4、稽留热(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5、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6、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7、波状型(undulant fever):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8、回归热(recurrent fever):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9、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10、咯血: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11、咳嗽: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12、咳痰: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13、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4、心源性哮喘:重度呼吸困难。
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
两肺底部有较多湿性啰音,心率增快,有奔马律。
此种呼吸困难称“心源性哮喘”。
15、发绀(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题01、中医诊断学——就是根据中医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科。
02、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03、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04、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05、气虚发热——长期低热,烦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乏力,因脾虚气陷,郁而发热。
06、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07、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08、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09、战汗——病势沉重时,先见全身战栗抖动,而后汗出者,就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10、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就是胃火炽盛所致。
11、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就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12、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就是湿热痢疾主症。
13、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统称癃闭。
14、崩漏——不在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者。
15、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就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6、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就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7、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8、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9、戴阳——久病重病,面色苍白,但时泛红如妆者,就是阴盛格阳之假热证候。
20、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就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21、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22、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23、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
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由胃气上逆所致。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问诊:即病史采集,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体征: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
3.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以及持续时间。
4.现病史: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5.婚姻史:指询问未婚或已婚,结婚或离婚年龄,X f方健康状况,夫妻关系如何,若已故要询问死因。
6.发热: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发热。
7.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T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摄氏 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8.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T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1,但都在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9.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至39度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 多次,多见于布鲁氏菌,称波状热。
10.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11.咯血: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称咯血。
12.牵涉痛:是指内脏器官或深部组织的疾病弓丨起的疼痛,可在体表的某一部位也发生痛感或痛觉过敏区。
13.发组: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14.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1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或者仰卧时肺活量减少 肺撒血加重,因这种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故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完整)《诊断学》名词解释和简答仅供参考

二、名词解释1。
症状:是患者患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如疼痛、瘙痒。
2。
管样呼吸音: 在正常肺泡呼吸音分布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即为病理支气管呼吸音,或称管样呼吸音。
3。
牵涉痛:即内脏器官疾病引起疼痛的同时在体表某部位亦发生痛感或痛觉有关。
4.三凹征 :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升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
5。
抬举性心尖搏动:心尖部徐缓有力的搏动,可将手指指尖抬起且持续至第二心音开始的较大范围的外向运动,是左心室肥厚的指征。
6.脑膜刺激征:为脑脊膜及神经根受刺激而引起的症状。
常见于颅内感染和珠血等。
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克匿格征(+)、布辛斯基征(+).7.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为体格检查时必须检查的项目之一。
8。
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9.窦性P波:Ⅰ、Ⅱ、avF,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余导联直立、倒置、或双相。
10。
文氏现象: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R—P间期逐步缩短,直到QRS波群脱漏,脱漏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然后逐渐延长,直到QRS波群再脱漏,如此周而反复11.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12.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参考值男:0~15 mm/1h末,女:0~20 mm/1h末13。
高蛋白血症:指血浆中的CM、VLDL、LDL、HDL等脂蛋白一种或几种浓度过高的现象。
14。
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15。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三、简答题1。
诊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诊断学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 液波震颤——2. 二尖瓣面容——3. Kussmaul呼吸——4. 负性心尖搏动——5. 蛋白尿——6. 渗出液——7. 病理性Q波——8. 昏迷——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关于体温,哪项是错误的:A.正常人一天之中体温波动不超过10C B.妇女在月经期体温会轻度升高C.进餐可引起体温轻度升高 D.心肌梗死后会出现发热E.安眠药中毒可导致中枢性发热2. 间歇热可见于:A.大叶性肺炎B.疟疾C.伤寒D.肾炎E.败血症3. 患者眼睑浮肿并逐渐蔓延至全身,应为哪种水肿A.肾源性水肿B.心源性水肿C.肝源性水肿D.特发性水肿E.营养不良性水肿4. 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三凹征,其原因为:A.喉与大气管狭窄或梗阻B.小气管痉挛与狭窄C.大片肺不张D.大量胸腔积液E.自发性气胸5. 黄疸伴上腹部剧烈疼痛最常见于:A.病毒性肝炎B.原发性肝癌C.肝硬化D.败血症E.胆道结石6. 中度昏迷与深度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是:A.各种刺激均无反应B.不能唤醒C.无自主运动D.深浅反射均消失E.大小便失禁7. 一患者60岁,咳嗽、咳痰20年,气促5年,下肢水肿半个月,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
心功能Ⅲ级,该患者多采用何种体位?A.自动体位B.被动体位C.强迫仰卧位D.端坐呼吸E.强迫侧卧位8. 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次数为:A.12~20次 B.16~18次 C.10~20次 D.14~16次 E.18~24次9. 瘀点、紫癜、瘀斑的直径(mm)分别是A.<1;2~4;>5B.<2;3~5;>5C.<3;4~6;>6D.<4;5~7;>8E.<5;2~5;>610. 深部触诊法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种,但不包括A.双手触诊法B.深部滑行触诊法C.单手触诊法D.深压触诊法E.冲击触诊法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呼出的气味是:A.浓烈的酒味B.刺激性蒜味C.烂苹果味D.氨味E.肝腥味12.鉴别胸膜摩擦音与心包摩擦音最关键的是:A.胸膜摩擦音较心包摩擦音粗糙B.屏住呼吸时仍可听到心包摩擦音C.屏住呼吸时仍可听到胸膜摩擦音D.心包摩擦音在坐位深呼吸气末时易听到,胸膜摩擦音在吸气末或呼气开始时较易听到E.以上都不是13. 颅内压增高时呼吸的异常表现常为A.浅慢B.浅快C.深快D.深慢E.正常14. 二尖瓣关闭不全可引起心脏何种改变:A.左心房和左心室增大B.左心房和右心室增大 C.左心室增大D.右心室增大 E.左、右心室增大15. 心尖区听到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首先考虑为:A.二尖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二尖瓣关闭不全D.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16. 对中等量腹水病人进行腹部叩诊,正确的是:A.患者仰卧,腹中部呈浊音,两侧腹部呈鼓音B.患者仰卧,腹中部呈鼓音,两侧腹部呈浊音C.患者向左侧卧位,左侧腹部呈鼓音,右侧腹部呈浊音D.患者向右侧卧位,右侧腹部呈鼓音,左侧腹部呈浊音E.患者站立,下腹部呈鼓音,上腹部呈浊音17. 机械性小肠梗阻时可出现:A.持续性绞痛B.阵发性胀痛 C.频繁呕吐D.早期即无排气、排便 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8. 舟状腹见于以下哪种疾病A.恶病质、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等B.胃肠道梗阻C.胃肠道穿孔 D.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E.胃与十二指肠溃疡19. 类白血病反应的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于:A.各种感染B.恶性肿瘤骨转移C.有机磷农药或一氧化碳中毒D.急性溶血或出血E.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20. 女性,有风心病史10年,突发性心慌1天,查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频率约5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率为130次/分.脉率110次/分,应考虑为:A.窦性心律不齐B.早搏C.心房纤颤D.心房扑动E.非阵发性心动过速三、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1. 意识障碍可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临床包括,,,_____________。
诊断学 试题

诊断学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棒状小体--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红色细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um,故称为棒状小体。
一旦它出现在细胞中,就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2. APTT----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磷脂悬液,在Ca2+的作用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是内凝系统的筛选试验。
正常值32—43秒,大于对照值10秒为异常。
3.选择性蛋白尿----白尿中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无大分子量的蛋白,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清除率<0.1,半定量+++——++++。
见于肾病综合征。
4.细胞管型----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可分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混合性管型。
5. SaO2——指动脉血氧与血红蛋白(HB)结合的程度,是单位HB含氧百分数。
正常范围95%——98%。
6.类风湿因子――是变性IgG刺激机体产生的一种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内。
7.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物质。
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现蓝色的网织状细胞,故称网织红细胞。
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
8.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少于17ml称为少尿。
9. 胆酶分离——在急性重症肝炎恶化时,出现AST、ALT下降,而黄疸进行性加深的现象称为“胆酶分离”。
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佳。
10.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肝脏、心肌、和骨骼肌等组织。
肝细胞损害严重时,可明显增高。
正常值:男性﹤40U/L,女性﹤35U/L。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6分)1.心梗时不升高的酶是:( D )A.LDH B.CK C.ALT D.ALP E.AST2.抗“O”增高对诊断以下哪种疾病无意义? ( C )A.风湿关节炎B.风湿活动C.肾小球肾炎D.类风湿关节炎E.以上都可以3.需了解慢性肝病肝脏功能受阻程度时应选择:( B )A.异常凝血酶原于甲胎蛋白B.血白蛋白电泳与A/GC.ALT/ASTD.碱性磷酸酶(ALP)E.血清铜4.在判断血清转氨酶增高的临床意义时,哪种情况时错误的:( B )A.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明显增高B.ALT增高是病毒性肝炎特异性指标C.ALT是反映肝细胞坏死的最敏感的指标D.慢性病毒性肝炎活动期ALT可轻度增高E.肝硬化如有转氨酶的异常以AST>ALT居多5.反映肾小管损害最严重的管型是:( C)A.细胞管型B.透明管型C.蜡样管型D.脂肪管型E.颗粒管型6.一份血气报告结果如下:PH 7.15,HCO3— 12mmol/L,PaCO2 15mmHg,PaO2为110mmHg,应诊断为:( A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7.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但见核左移或仅核左移时表示:( A)A.感染较重,预后不良 B.感染较轻,预后尚好C.急性感染恢复期 D.慢性感染恢复期E.以上均不是8.某患者,HB 80ɡ/L,HCT 0.26,RBC 3.80×1012/L,则该患者的红细胞属于: ( C ) A.正常细胞B.单纯小细胞C.小细胞低色素D.大细胞E.细胞形态不整9.下列检验结果哪项是错误的:( D )A.正常男性周围红细胞数(4.0~5.5)×1012/LB.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109/LC.正常人红细胞沉降率<20mm/小时D.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成熟细胞约为1:1E.正常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10.以下除哪个外均可引起血沉增快:( E )A.恶性肿瘤B.高胆固醇血症C.红细胞增多症D.高球蛋白血症 E.贫血1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下列几种情况,但除外:( D )A.再生障碍性贫血B.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 C.水痘、风疹病毒感染D.急性心肌梗死后12~36小时 E.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12.以下哪一类复合型酸碱紊乱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患者: ( D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可以13.在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中,隐性黄疸指:( C )A.STB 1.71~17.1 µmol / L B.STB 171~342 µmol / LC.STB 17.1~34.2 µmol / L D.STB 1.71~3.42 µmol / LE.STB 34.2-171 µmol / L14.下列泌尿系统疾病中无管型尿的是:( E )A.急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肾病综合症D.急性肾盂肾炎E.急性膀胱炎15.出血时间延长不常见于以下哪种情况:( C )A.血管异常B.血小板明显减少 C.VIII因子减少D.长期服用潘生丁E.血小板功能异常16.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最多的疾病:( B )A.溶血性贫血B.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缺铁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E.失血性贫血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何为AFP?简述AFP检测的临床意义?答:AFP——甲胎蛋白,是在胎儿早期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
诊断学名词解释与简答

诊断下学期知识点总结红细胞计数 ( RBC)指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常用于贫血诊断并判断程度血细胞比容(HCT):又称血细胞压积(packed cell volum,PCV),又称红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但受血浆容量改变的影响,也受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影响。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count, Ret): 晚幼红到成熟红之间未完全成熟红细胞,胞体稍大,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色胞质兰色网状结构,共 4 型,网状结构越多,细胞越幼稚。
Wright 染色嗜多色性红细胞。
用于贫血诊断及预后观察。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是红细胞通过仪器内计数小孔时,因细胞体积大小不同,得到一个相应的大小脉冲,脉冲信号经计算机统计处理获得的 RDW 值,反映外周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靶形红细胞:细胞的中央淡染区扩大,中间部位又有部分色素存留而深染,状似射击之靶标,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靶形细胞常占 20% 以上。
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细胞体积小,圆球形,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直径小于6微米,厚度增加大于 2.9 微米,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嗜多色性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称嗜多色红细胞或者多染色性红细胞。
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增生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多见。
高色素性红细胞: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嗜碱性点彩(basophilic stippling):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凝集而形成的,大量增多并呈粗颗粒状点彩,多见于铅中毒,也可见于骨髓增生旺盛的其他贫血如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 body):红细胞内含有圆形紫红色小体,直径约 0.5~1微米,1 个或数个,是核的残余物质,亦可出现于晚幼红细胞中,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红白血病及其他增生性贫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症状symptom: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表现。
2、体征sign:指医师或其它人客观检查到底表现。
3、症状学symptomatology: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4、发热fever: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
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5、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6、弛张热remittent 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
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
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肺炎等。
7、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
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8、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可见于肺结核、风湿热、支
气管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9、水肿edema: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
性。
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常为凹陷性);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呈局部水肿;发生于体腔称为积液。
10、咯血hemopytsis: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11、呕血hematemesis: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12、便血hematochezia: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13、柏油便: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亚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又称为柏油便。
14、隐血便:少量的消化道出血,每日5ml以下,无肉眼可见的粪便颜色改变,须用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称为隐血便。
15、呼吸困难dyspnea:指患者主观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煽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16、三凹征three deressions sign: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当吸气时呼吸肌极度用力,造成胸腔负压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17、内脏性腹痛:是腹内某一器官的痛觉信号经交感神经通路传入脊髓引起,其特点为:(1 )疼痛部位不确切,接近腹中线;(2)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或隐痛;(3)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18、躯体性腹痛:是由来自腹膜壁层及腹壁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至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所支配的皮肤所引起。
其特点为:(1)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2)程度剧烈而持续;(3)可有局部腹肌强直;(4)腹痛随体位,咳嗽变化而加重。
19、牵涉痛:指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即内脏痛觉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
特点是:定位明确、疼痛剧烈、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
20、黄疸jaundice:是由血清中胆红素增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21、意识障碍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和谵妄。
22、问诊inquiry: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23、主诉chief complaint: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24、潮式呼吸:又称陈—施(Cheyne-Stokes)呼吸。
是一种有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25、间停呼吸:又称比奥(Biots)呼吸。
表现为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26、胸膜摩擦感pleural friction fremitus:指当急性胸膜炎时,因纤维蛋白沉着于两层胸膜,使其表面变为粗糙,呼吸时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摩擦,可由检查者的手感觉到,称为胸膜摩擦感。
27、语音震颤vocal fremitus:为被检查者发出语音时,声波起源于喉部,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又称为触觉语颤。
28、皮下气肿subcutaneous emphysema:胸部皮下组织有气体积存时谓之为皮下气肿。
以手按压皮下气肿的皮肤,引起气体在皮下组织内移动,可出现捻发感或握雪感。
29、湿啰音moist crack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气道内的分泌物(如渗出液、痰液、血液、黏液和脓液等),形成的水泡破裂而产生的声音。
故又称水泡音。
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所产生的爆裂音。
30、干啰音wheezes,rhonchi: 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而产生的生音。
气管支气管壁上有炎症管壁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内肿瘤侵入异物或分泌物部分阻塞;或管壁被肿大淋巴结等压迫而狭窄鼾音病变多发生于气管或主支气管;呼吸道狭窄或不完全阻塞的病理基础有炎症引起的黏膜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管腔内肿瘤或异物阻塞;以及管壁被管外肿大的淋巴结或纵隔肿瘤压迫引起的管腔狭窄等。
31、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是大叶性分布的肺脏炎性病变。
其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
病理改变可分为三期:即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
32、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肺炎。
33、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以变态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其气道对刺激性物质具有高反应性,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
发作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
(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