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关的通关制度和海关业务制度改革教学文案
海关主要业务管理制度
海关主要业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海关主要业务管理,维护国家海关工作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国家海关各地的海关总署、海关分署及其下属机构,规范海关主要业务管理流程,提高海关主要业务质量和效率。
第三条海关主要业务包括货物进出口监管、海关征税、海关监管证明、海关数据统计等业务。
第四条海关主要业务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海关政策,维护国家海关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五条海关主要业务管理应坚持科学决策,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服务贸易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第六条海关主要业务管理应保障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保护海关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海关主要业务管理应强化风险管控,提高监管水平,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八条海关主要业务管理应注重诚信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海关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第二章货物进出口监管第九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行监管,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海关政策,对货物进行查验、审批和监管。
第十条进口货物应依法征税,依据商品归类,纳税依法,防止逃税行为。
第十一条出口货物应按照合同和规定出口,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无误。
第十二条进出口货物申报报关,要求企业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和资料,确保申报合规。
第十三条海关应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防范偷逃和走私行为,保证海关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海关应优化货物监管流程,提高货物通关速度,服务进出口企业,促进贸易畅通。
第十五条海关应积极与其他相关部门合作,加强信息共享,提高海关监管水平,保障国家安全。
第十六条海关应根据需求,建立货物进出口监管工作的指导制度和培训机制,提高海关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十七条海关应定期组织对货物进出口监管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推动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海关征税第十八条海关对进口货物实行征税,按照法律法规和海关政策,对货物进行征收关税和增值税等税款。
第十九条出口货物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出口贸易,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
中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摘要:一、中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概述二、手册的主要内容1.进出口货物通关管理2.海关征税管理3.报关单填报规范4.海关验核的监管证件5.货物进出境监管方式6.征免税方式7.保税加工及保税物流监管8.进出境旅客行李和邮递物品通关三、中国海关通关实用手册1.通关业务操作流程及标准化规范指南2.通关业务操作流程及标准化规范问答正文:中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是一部全面介绍我国海关通关流程和规范的工具书。
该手册旨在为进出口企业和个人提供详细的通关指导,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通关过程。
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第一,进出口货物通关管理。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要求,包括货物的申报、查验、放行等环节。
第二,海关征税管理。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征税政策和规定,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等。
第三,报关单填报规范。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报关单的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报关单的格式、内容、填写规范等。
第四,海关验核的监管证件。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海关在通关过程中需要验核的各类证件,包括进出口货物的许可证、原产地证明、检验检疫证书等。
第五,货物进出境监管方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的监管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区等。
第六,征免税方式。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征免税政策,包括免税、减税、免征增值税等。
第七,保税加工及保税物流监管。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的监管要求和操作流程。
第八,进出境旅客行李和邮递物品通关。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进出境旅客行李和邮递物品的通关规定和流程。
此外,还有《中国海关通关实用手册通关业务操作流程及标准化规范指南与问答》一书,该书是2011 年出版的图书,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详细的通关业务操作流程和标准化规范指南,以及解答读者在通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总之,中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工具书,对于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是必备的参考书。
海关管理制度改革
海关管理制度改革一、前言海关是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门户,是监管国际货物和人员流动的重要组织。
海关的管理制度对国家的贸易发展、安全保障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海关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
本文将从海关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目标与原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改革内容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海关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 国际贸易环境不断变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形式不断涌现,对海关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因此,海关管理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
2. 安全保障需求日益凸显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跨境犯罪日益猖獗,国际社会对跨境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凸显。
海关是防范恐怖主义和跨境犯罪的重要防线,海关管理制度必须加强对进出口货物和人员的审查和监管,以确保国家安全。
3. 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新型经济体制。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化海关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便利贸易、促进投资、优化服务,推动经济发展。
三、海关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1. 目标(1)建立现代化海关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国情实际的现代化海关管理制度,提高海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2)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加强对进出口货物和人员的监管,提高海关防范恐怖主义、跨境犯罪等违法行为的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
(3)促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发展推动海关清关流程简化、通关效率提高,促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发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2. 原则(1)依法依规海关管理必须依法依规,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保证监管措施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公正公平在执行职务和处理事务时,必须秉持公正公平原则,不偏不倚地对待各方当事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海关通关制度
9.4.2 新的通关作业流程 新的通关作业流程划分为前、中、后三
个阶段。
1、前期管理 2、中期管理 3、后期管理
【本章小节】
第一节 海关监管制度 第二节 报关注册登记制度 第三节 报关员 第四节 电子通关
3.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按照规定到 所在地海关办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手续。
4.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申请办理注册登 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材料:
5.注册地海关依法对申请注册登记材料 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核对。 申请材料齐全是指海关按照本规定公布 的条件要求申请人提交全部材料完备。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报关企业报关 注册登记证书》有效期限为二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 报关注册登记证书》有效期限为三年。
海关监管是由海关代表国家,按照 《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进 出关境的活动实施实际有效的监督、审 核、检查的一种行政管理行为,是海关 的一项基本任务。
9.1.1 海关监管范围 海关的监管范围可以分为:海关监管
的地域范围和对象范围。
9.1.2 海关监管程序
海关对一般贸易进出口货物的监管程序: 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4.申请人应当到报关单位所在地直属 海关提出报关员注册申请(报关单位为 报关企业跨关区分支机构的,应当到报 关企业跨关区分支机构所在地直属海关 提出报关员注册申请)。
5.申请报关员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材料
(1)《报关员注册申请书》;
(2)申请人所在报关单位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海关报关企业报关注册登记证书》 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 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海关的进出境监管制度国际货物通关国际货物通关实务
4.1.1 海关监管进出境货物的范围
凡应受海关监管的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统称海关监管货物。 海关监管货物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货物;进口保税货物;寄售代销、展销、 维修、租赁的进口货物;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和合作、合资 经营进口的料件、设备以及出口的产成品;过境货物、转运货物、通运货物;进出 口展览品、礼品、样品、广告品和进口捐赠物资等。 海关监管货物的地域范围是:进口货物自进境起,到海关放行止;出口货物自 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加工装配、补偿贸易进口的料、件、设备,生产的产成 品以及寄售代销、租赁、保税货物自进境起,到海关办妥核销手续止;过境货物、 转运货物、通运货物自进境起,到出境止,都必须受海关监管。
4 国际货物通关
4.1 海关的进出境监管制度
4.2 国际货物通关 4.3 国际货物通关实务 ◎ 习题与思考题
4.1 海关的进出境监管制度
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代表国家对进出境活动实施监督管 理。1980年以前,我国海关是指设在沿海的关卡。而设在沿江和内地的关卡,称 为关。1980年以后,无论沿海、沿疆及内陆的关卡,统一称为“海关”。我国海 关的宗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 等法规、条例的规定,依法对进出境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海关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监管机关,对进出境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是其基本职能 之一。海关进出境管理制度是为实现海关对进出境活动的监督管理设置的各种具体 管理制 度和措施的总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8条规定,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 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因此,通关是国际物流的必要环节。
第五,报关单预录入,指在实行报关自动化系统处理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的海 关,报关单位或报关人将报关单上申报的数据、内容录入电子计算机,并将数据、 内容传送到海关报关自动化系统的工作。 (2)申报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在货物进出口 时,应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按海关规定的格式填写进出口货物报关单,随附有关 的货运、商业单据,同时提供批准货物进出口的证件,向海关申报。海关要求报关 单位出具“入境货物通关单”或“出境货物通关单”,一方面是监督法定检验商品 是否已经接受法定的商检机构检验;另一方面是取得进出口商品征税、免税、减税 的依据。 报关的单证有主要单证、基本单证、特殊单证、预备单证四种。 ①主要单证 一般指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一般进口货物应填写一式二份;需要由海关核销 的货物,如加工贸易货物和保税货物等,应填写专用报关单一式三份;货物出口后 需国内退税的,应另填一份退税专用报关单。 ②基本单证 包括以下几类: ●货物发票。 ●陆运单、空运单和海运进口的提货单及海运出口的装货单。 ●货物装箱单。其份数同发票,但是散装货物或单一品种且包装内容一致的 件装货物可免交。 ●海进口提货单。 ●海运出口装货单。须报关单位盖章。 ●陆、空运运单。
海关一体化介绍课件
信息共享与联合行动
03
加强信息共享,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行动,有
效应对各类风险。
03
海关一体化实施方 式
信息化手段
数字化通关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实现通关信 息的数字化传输和审批,提高通关效率。
智能化识别
通过人工智能和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对货物的智 能化识别和分类,提高通关的准确性。
例分析
中国海关“单一窗口”改革
改革背景
中国海关为了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和改善营商环境, 推出了“单一窗口”改革。
改革内容
通过整合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实现企业申报数据的共享和重复利用。
改革效果
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贸易成本,增强了海关监管 能力。
欧盟海关一体化建 设
建设背景
为了促进欧盟内部贸易 和经济的发展,欧盟启 动了海关一体化建设。
发展
目前,海关一体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例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区域组织都 在积极推进海关一体化。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海关组织(WCO)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也在积极推动 全球范围内的海关一体化进程。
02
海关一体化主要内
容
监管一体化
01
02
03
统一监管标准
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监 管标准,确保各口岸的监 管质量。
06
海关一体化对经济
发展的影响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促进贸易便利化
海关一体化通过简化通关流程、减少通关 时间和降低成本,为国际贸易提供便利,
从而促进贸易的增长。
增强市场竞争力
海关一体化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 市场,扩大产品和服务销售,提高市场竞 争力。
海关两点一线管理制度范本
一、制度背景为加强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的监管,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贸易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海关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原则1. 一线放开: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2. 二线管住:对不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加强监管,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
3. 岛内自由: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内,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实行更加便利的通关政策。
三、制度内容1. 一线放开(1)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2)对自贸港区域内企业,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
(3)对自贸港区域内企业,实施“零延时”通关服务。
2. 二线管住(1)对不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加强监管,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
(2)对高风险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实施重点监管。
(3)对涉及国家利益、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实施严格监管。
3. 岛内自由(1)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区域内,对符合条件的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实行更加便利的通关政策。
(2)对自贸港区域内企业,实施“零关税、零配额、零非关税壁垒”的贸易政策。
(3)对自贸港区域内企业,实施“简化申报、简化查验、简化监管”的通关模式。
四、组织实施1. 各级海关部门要按照本制度要求,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物品、运输工具及其相关事务的监管。
2. 各级海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3. 各级海关部门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
4. 各级海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宣传培训,提高企业遵守海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能力。
中国海关对报关行业管理改革探析
中国海关对报关行业管理改革探析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报关行业在国际物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中国海关对报关行业管理进行了深入改革,旨在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海关对报关行业管理改革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海关通过对报关行业的调研和考察,发现现行管理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通关效率低下、报关企业良莠不齐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海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中国海关优化了报关流程。
传统的报关流程繁琐,企业需要多次往返海关办理各种手续,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中国海关通过简化流程、推广无纸化报关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报关效率。
企业可以在线完成报关、审核、缴税等全部流程,减少了大量不必要的手续和时间成本。
中国海关加强了对报关企业的管理。
以往,由于报关企业数量众多,良莠不齐,给海关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中国海关通过实施企业分类管理制度,将报关企业分为不同级别,对不同级别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这一措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程度,降低海关的管理成本。
中国海关加强了与国际海关的合作。
中国海关积极参与国际海关组织的活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中国报关行业与国际接轨。
通过加强与国际海关的合作,中国海关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规则,提高我国报关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海关对报关行业管理改革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成本,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同时,改革也给报关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新的管理模式,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规范化建设,提高报关质量和效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然而,中国海关对报关行业管理改革的成功实施并非一蹴而就。
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部分企业对新的管理模式尚不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和海关管理的需求。
未来,中国海关将继续深化对报关行业的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报关流程和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口岸通关运营方案
口岸通关运营方案1. 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口岸通关环节的效率和便利性对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将提出一种口岸通关运营方案,旨在通过优化流程和整合资源,提升口岸通关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点:•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通过流程优化和信息化手段,减少通关时间和操作错误率,提高通关效率。
•提供便利的服务:按照“一次申报,多关共享”的原则,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加强监管能力:通过信息共享和风险评估,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能力,提高安全性和合规性。
•推动贸易便利化:与相关部门合作,积极推动贸易便利政策和措施的落地,提升国际贸易环境。
3. 方案内容3.1 流程优化针对口岸通关的各个环节,我们将进行流程的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效率和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
具体措施如下:1.预申报系统的建立:推动企业在货物到达前提前进行申报,通过预申报系统提交相关信息,以提前准备通关手续,减少等待时间。
2.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包括海关、港口、物流公司等各个相关单位,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处理。
3.自动化通关设备的应用:通过引入自动化通关设备,如智能识别系统、自动称重设备等,减少人工操作,提高通关效率和准确性。
3.2 资源整合为提高口岸通关的综合效能,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协调。
具体措施如下:1.物流资源整合:与物流公司合作,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货物的跟踪和可视化管理,提前预判货运需求,优化运输线路和资源配置。
2.人员资源培训:为从事口岸通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工作质量和专业水平。
建立人才储备库,确保口岸通关所需人员的供给。
3.技术资源引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关管理系统,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实现智能化通关管理。
3.3 合规管理为确保口岸通关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需要加强规章制度和风险评估。
具体措施如下:1.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对进出口货物进行风险评估,以提高监管效能和防范安全风险。
海关开展改革实施方案
海关开展改革实施方案海关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海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加强海关职能转变和提升海关效能,特制定本改革实施方案。
二、总体思路以提高海关的便捷化、透明化和高效化水平为核心目标,通过以下重点任务来推进改革实施:1. 精简海关手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流程,简化海关报关手续,提高企业办事效率。
2. 加强国际合作深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关的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和数据,加强海关风险评估和预警,提高海关的核查和监管能力。
3. 推行海关一体化管理通过建设综合性海关管理平台,整合各类行政审批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办事,提高海关工作效率。
4. 强化技术支持加大对信息科技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海关自动化系统,提升海关的信息化水平,增强数据分析和风险管控能力。
5. 加强海关监管力度提高对跨境货物的监管能力,加强对高风险货物和关键行业的监管,依法打击走私和偷逃税款行为,维护国家利益。
三、具体举措1. 精简报关手续,实施单一窗口政策,实现企业“一次申报、一次放行”。
2. 深化合作,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更多海关合作协议,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办事。
3. 建设综合性海关管理平台,实现各类行政审批系统的整合和信息共享。
4. 引进先进的海关自动化系统,提高海关的信息化水平,并加强数据分析和风险管控能力。
5. 提高海关监管水平,加强对高风险货物和关键行业的监管,打击走私和偷逃税款行为。
四、保障措施1. 加强海关人员培训,提升海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2. 优化海关组织架构,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海关设施及技术保障条件。
4.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相关海关改革政策和措施的执行和监督机制。
五、实施效果评估1. 设立海关改革实施评估机构,定期对改革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改革方向和措施,推动改革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国通关制度
中国通关制度
中国通关制度是指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政府机关依法进行的通关程序和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维护社会安全,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贸易发展。
通关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申报登记、查验审批、征收税费和监管等方面。
具体来说,货主或其代理人必须在进出口货物申报单中准确、完整地填写有关信息,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海关根据申报单内容,对货物进行查验、审核和审批,对有问题的货物进行拦截或退回。
同时,海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进口货物征收关税、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等税费,并对重要、敏感货物进行监管。
目前,中国通关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包括缩短通关时间、简化办理流程、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监管效果等方面。
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提高中国对外贸易的便利性和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
中国海关的通关制度和海关业务制度改革
中国海关的通关制度和海关业务制度改革中国海关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一、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基本程序(一)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是中国海关执法的基本依据,《海关法》规定: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
进口货物自进境起至到办结海关手续止,出口货物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自进境起到出境止,应当接受海关监管。
中国海关根据《海关法》和国家有关进出口的政策、法律、规定,监督管理货物和运输工具的合法进出,检查并处理非法进出、逃避关税等走私违法活动。
海关监管货物,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押、质押、留置、转让、移作它用或者进行其它处置。
中国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几点:1. 依法如实申报的原则。
即任何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在进出境时,均向海关进行真实、准确、完整申报,海关接受申报后,方可进行进出境活动。
2.接受海关监管的原则。
在海关未放行之前,一切活动均在海关监管之下,有关货物的各项活动应经过海关的准许,必要时应接受海关查验。
3.海关放行后提取的原则。
只有在海关按国家各项规定对申报情况和货物情况进行审核、查验,并征收相应税费后办理放行手续,货物所有人、运输工具负责人方可对其采取下一步处置措施——进境或出境。
(二)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基本程序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基本程序是: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1.一般规定申报:进口货物向应当由收货人在货物的进境地海关办理海关手续,出境货物应当由发货人在货物的出境地海关办理海关手续。
经收发货人申请,海关同意,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可以在设有海关的指运地、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可以在设有海关的启运地办理海关手续。
中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
中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我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一、引言我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全方位的指导性文件,它规范了我国海关通关的操作流程,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清晰和标准化的操作指南。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我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的相关内容,以便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文件。
二、我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的概述我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简称《手册》,是我国海关为指导和规范进出口企业通关操作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文件。
该手册围绕通关手续、报关单据、货物管理、监管仓库、报关单证改制、特殊监管区域等方面,具体细化了通关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通过对各种通关情形的分析和规范,该手册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引,有助于企业更加规范、高效地进行通关操作,同时也为海关监管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依据。
三、我国海关通关标准化手册的内容解读(一)通关手续在通关手续的管理方面,《手册》明确规定了各类报关单据的提交要求、税费缴纳程序、验放手续等。
这些规定是根据海关法规和国际通关惯例,并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调整的。
《手册》的规定使企业能够准确掌握清关所需的文件和程序,更好地协调内外部资源,提高通关效率。
(二)报关单据报关单据是进出口货物通关的关键文件,对其内容的准确和完整要求在《手册》中有明确规定。
除了规定报关单据的种类和内容外,还针对特定货物的通关要求进行了细化,如化学品、食品、药品等。
这些规定可以帮助进出口企业合规地完成报关手续,避免因文件不全而造成通关延误。
(三)货物管理《手册》对货物的分类、标记、包装、装卸等环节也有详细规定,以保障货物在通关过程中的安全和完整性。
尤其对于易腐烂、易腐蚀、易燃、易爆炸等危险货物,其规定更是严格而详细,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确保通关过程中不对社会造成安全隐患。
(四)监管仓库对于需要暂存的货物,《手册》明确了监管仓库的管理规定,包括仓单的申报、货物的存放和提取、仓库的管理制度等。
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方案
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方案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海关在促进贸易便利化、保障国家安全、打击走私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推进海关改革,提高海关工作效率,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海关服务,海关总署出台了《海关全面深化改革方案》。
一、改革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法》,海关履行进出口检验检疫、税收征收、打击违法行为等多项职能,是保障国家安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重要部门。
然而,由于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革新、贸易结构的调整等因素,海关工作面临了新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二、改革目标1.深化海关职能转变通过深化海关职能转变,强化海关代表国家利益和引导行业发展的能力,实现海关职能和安全管控协同、信息化和贸易便利化相结合的目标。
2.促进海关信息化建设强化海关信息化建设,推动海关业务流程再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效能,为跨境贸易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
3.改善海关管理体制通过优化海关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和业务水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海关团队。
4.推进海关与企业合作加强海关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协作互助、创新发展,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优质、更可靠的服务。
三、改革举措1.强化人员培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关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海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
2.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加强与商检、边检、海事等部门的协作,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减轻企业负担,降低通关成本。
3.优化监管方式通过推动风险管理和物流监管新模式的建立,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和控制,提高海关监管效能和经济效益。
4.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海关信息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和数据共享,提高海关业务处理效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海关通关规章制度模板
海关通关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海关通关管理,规范通关行为,保障通关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的货物、物品的通关活动,包括申报、查验、放行等环节。
第三条海关通关工作应当坚持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便利高效的原则,确保国家税收安全和进出口秩序。
第四条海关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和职责权限,对通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通关规章制度的行为予以查处。
第二章申报第五条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海关如实申报进出口货物、物品的情况,并提交必要的单证和证明材料。
第六条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申报,并按照海关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第七条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使用海关规定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申报,并按照要求传输相关电子数据。
第八条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等税费。
第三章查验第九条海关对申报的进出口货物、物品应当进行查验,查验内容包括货物的数量、质量、包装、标记等。
第十条海关查验货物应当在规定的场所进行,并通知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到场。
第十一条海关查验货物时,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提供必要的协助,并按照海关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海关查验货物时,发现货物与申报情况不符的,应当按照规定处理。
第四章放行第十三条海关对查验无误的进出口货物、物品应当及时放行。
第十四条海关对放行的进出口货物、物品应当制作放行通知书,并加盖海关放行章。
第十五条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提货、通关等相关手续。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六条海关应当建立健全通关监督管理制度,对通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海关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电子监管等方式,对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的通关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
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中国海关是中国国家机构之一,负责管理国境线,检查进出口货物,防范跨境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等工作。
海关管理制度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组织架构中国海关总署是中国海关的最高行政机关,下设29个直属海关和36个口岸海关。
直属海关主要管理港口、机场和陆路口岸,负责货物出入境和海关事务;口岸海关则在内陆城市及边境地区,负责开展关税征管、进出口贸易管理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职责和任务中国海关的主要职责是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检查、征税、监管和执法。
进口货物需要缴纳关税并符合相关标准,出口货物需要进行结算和备案,保障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同时,海关还需打击偷逃税收行为,保障国家税收安全。
海关还需要维护国家安全,预防恐怖主义、走私等非法活动对国家造成的威胁。
此外,海关还需对国际贸易和我国开放型经济做出政策建议。
三、监管措施海关的监管措施主要包括海关查验、抽检、监管和执法。
海关查验是指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检查和清关,海关工作人员需要对货物的数量、品质和价值等进行检查。
抽检则是选择一定比例的货物进行检验,检查是否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海关还会主动对符合条件的货物进行监管,建立仓单、保税库,实现企业流程化运作。
海关执法则是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打击,打击假冒伪劣、走私海鲜等违法行为。
四、业务创新中国海关近年来在业务创新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实践。
例如,推出了“单一窗口”平台,将全国涉海和跨境贸易的政府审批服务同步上线,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广电子口岸,实现企业进出口报关、征税等业务在线化,提高了通关效率和便捷性;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市场和经济合作领域。
总体来说,中国海关管理制度具有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科学的监管措施。
中国海关将继续发挥作用,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物流和产业链的管理,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试论海关基本通关制度
试论海关基本通关制度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迁、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的重心不断向服务贸易倾斜,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发展本国经济重要的着眼点。
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货物贸易,并且不断保持加速增长,在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服务贸易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但伴随着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际贸便利的重要作用,海关的通关工作也日益繁忙起来。
关键字:海关通关保税服务贸易一、海关通关管理概述(一)海关概念和特点所谓通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申请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海关对其进行审核、查验,征缴税费、准予其进出境的管理过程。
通关制度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运输工具和物品在进出境口岸进行监督管理的基本制度。
海关所讲的“通关”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特指海关手续,不包括经贸主管、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税务等其他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所要求的进出口手续;第二,是特指进口货物运抵后、出口货物交运后,向海关申报,办理查验、缴税、放行等手续后,可以自由支配货物,但不包括进出口货物前期或后期需向海关办理的企业注册、加工贸易监管、特定减免税申请、保税仓库监管等其他海关管理手续;第三,是特指海关完成法律赋予的职责任务,进行行政执法的活动,不包括企业在进出境环节正常经营的活动,如委托进出口代理、报关代理、运输代理、向保险公司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向银行办理收付汇等行为。
(二)货物通关的一般程序1、前期阶段前期阶段是指根据海关对保税加工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口货物等的监管要求,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货物进出境以前,向海关办理拟进口货物合同、许可等的备案手续的过程;2、进出境阶段进出境阶段是指海关对进出境货物的监管制度,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进口货物进境时、出口货物出境时,向海关办理进、提取或装运货物手续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关的通关制度和海关业务制度改革中国海关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一、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基本程序(一)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是中国海关执法的基本依据,《海关法》规定: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必须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进境或者出境。
进口货物自进境起至到办结海关手续止,出口货物自向海关申报起到出境止,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自进境起到出境止,应当接受海关监管。
中国海关根据《海关法》和国家有关进出口的政策、法律、规定,监督管理货物和运输工具的合法进出,检查并处理非法进出、逃避关税等走私违法活动。
海关监管货物,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押、质押、留置、转让、移作它用或者进行其它处置。
中国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几点:1. 依法如实申报的原则。
即任何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在进出境时,均向海关进行真实、准确、完整申报,海关接受申报后,方可进行进出境活动。
2.接受海关监管的原则。
在海关未放行之前,一切活动均在海关监管之下,有关货物的各项活动应经过海关的准许,必要时应接受海关查验。
3.海关放行后提取的原则。
只有在海关按国家各项规定对申报情况和货物情况进行审核、查验,并征收相应税费后办理放行手续,货物所有人、运输工具负责人方可对其采取下一步处置措施——进境或出境。
(二)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基本程序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基本程序是: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1.一般规定申报:进口货物向应当由收货人在货物的进境地海关办理海关手续,出境货物应当由发货人在货物的出境地海关办理海关手续。
经收发货人申请,海关同意,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可以在设有海关的指运地、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可以在设有海关的启运地办理海关手续。
上述货物的转关运输,应当符合海关监管要求。
进出口货物,可以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由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委托海关准予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办理报关手续,必须依法经海关注册登记。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应当向海关如实申报。
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申报手续,应当采用纸质报关单和电子数据报关单的形式,两者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经海关批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报关企业可以EDI方式办理申报、纳税及其他海关手续。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出口货物的发货人除海关特准的外,应当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二十四小时以前,向海关申报。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超过前款规定期限向海关申报的,由海关征收滞报金。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经海关同意,可以在申报前查看货物或者提取货样。
需要依法检疫的货物,应当在检疫合格后提取货样。
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应在向海关递交报关单的同时,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和有关单证。
查验:进出口货物应当接受海关查验。
所有进出口货物、运输工具、旅客行李物品、邮递物品,除经海关总署特准免验外,都应由进境地海关或转关运输的启运地、指运地海关进行查验。
海关查验一般有单证查核、外形查验、开箱抽样查验以及通过技术设备进行查验等不同方式,根据情况和需要,采取一种或几种。
征税: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境物品,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中国海关关税税则》依法征收关税。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进出口环节海关代征税(增值税)的征收管理,适用关税征收管理的规定。
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
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完税价格由海关依法估定。
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按照海关有关商品归类的规定确定。
中国海关采用世界海关组织(WCO)制定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S)。
在确定货物的商品归类、估价和提供有效报关单证或者办结其他海关手续前,收发货人要求放行货物的,海关应当在其提供与其依法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相适的担保后放行。
放行:除海关特准的外,进出口货物在收发货人缴清税款或者提供担保后,由海关签印放行。
2.特殊情况暂时进出口货物: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或者暂时出口的货物,应当在六个月内复运出境或者复运进境;在特殊情况下,经海关同意,可以延期。
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口或者暂时出口的货物,在货物收发货人向海关缴纳相当于税款的保证金或者提供担保后,准予暂时免纳关税。
过境、通运、转运货物:过境、转运和通运货物,运输工具负责人应当向进境地海关如实申报,并应当在规定期限内运输出境。
加工贸易保税货物:企业从事加工贸易,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和加工贸易合同向海关备案,加工贸易制成品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复出口。
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者制成品因故转为内销的,海关凭准予内销的批准文件,对保税的进口料件依法征税;属于国家对进口有限制性规定的,还应当向海关提交进口许可证件。
进出境货物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与进出境货物有关的知识产权实施保护。
(三)中国海关通关作业流程1、企业申报:进出口企业可以采用委托报关单位制发电子数据报关单或自行制发的方式,以EDI方式或者通过中国电子口岸平台,向海关办理进出境货物的申报。
2、海关审单:海关收到电子数据后,首先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检查,其完整性、逻辑性符合报关单填制规范要求的,转入审单中心人工审核,如不符合,则退回申报人要求重新填报。
审核主要是申报的正确性、真实性的审核,主要集中于归类、价格、原产地、贸易性质及进出口管理条件,并计算相应税费;审核中如发现存在不符合要求时,海关可以要求申报人重新申报或者作出补充说明。
3、现场交单:经人工审单合格通过后,海关发出电子通知,申报人持打印出的纸质报关单到口岸现场办理交验报关单、海关要求的随附单证以及进出口的许可证件,并交纳关税、进出口环节增值税或其它费用,方式可以采用银行交付、网上支付等。
如海关确定查验的,申报人应按海关要求搬移、开拆货物,查验结束后,双方共同在查验记录上签字,如海关认为必要,也可径行查验。
4、海关放行,提取货物:海关收到税、费交纳完毕的证明后,签发货物放行单交给申报人,申报人可以到码头或仓库提取货物,安排运输。
5、转关运输:如申报人希望在内地或者企业所在地的海关就近办理海关手续,可以在申报时提出转关申报(填制转关运输申报单),经海关审核同意,办理转关运输的手续,口岸海关将有关运输、货物等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至主管地海关,待货物运至指运地后再办理审单、交单、征税等手续。
二、中国海关业务制度的改革(一)中国海关的工作基本方针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进步更加日新月异,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企业生产、经营和运销方式发生剧烈变化,贸易便利化呼声益强烈。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
凭借快速进步的加工技术、无限供给的劳动力、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日益成熟的投资贸易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的加工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海关将面临多方面的影响和挑战,要求海关必须改革海关业务制度,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全面提高通关速度,推进贸易便利化,中国海关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了业务制度的改革、管理方法的创新,加快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效率,依法行政,努力学会按国际通行规则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提高海关执法能力和通关效率。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要求,海关总署提出了“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海关工作新方针。
“依法行政”是海关工作的基本准则。
其本质是职权法定、程序法定,一切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范围内进行,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断提高海关管理的公开、透明和法制化水平,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全局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
“为国把关”和“服务经济”是国家对海关的两个基本要求。
海关必须高质量地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税收、打私等各项任务,维护公平有序的进出口环境,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同时,海关工作必须按照“守法便利”的原则,以企业诚信守法的程度换取海关的通关便利程度,切实提高通关效率,努力降低贸易成本,为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有效完成“把关”与“服务”,实现严密监管和高效运作的有机结合,是做好当前海关工作的关键。
“促进发展”是海关工作的根本目的,“发展是硬道理",海关工作必须加快海关改革和建设步伐,以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根本利益,推动海关事业向前发展。
中国海关的基本工作方针,是海关工作的指导原则,也是深化通关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中国海关通关制度的改革1、、实施通关作业改革,不断提高通关效率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年均增长9.4%,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6%。
面对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海关面临的通关压力越来越大。
从上世纪未开始,许多国家海关都在积极致力于加快海关现代化发展步伐,改革和完善海关管理制度,简化海关手续,进一步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中国海关亦于1998年确立了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并自1998年4月起开始着手对通关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实现有效监管与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以促进对外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
自2000年起,全面实施通关作业改革,重新设计通关作业流程,改革通关作业方式,调整总署、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三级事权和职能分工,努力实现通关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和专业化。
在实施通关作业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口岸海关与内陆海关的跨关区快速通关,确保进出口物流在关区间快速流动。
为提高口岸整体通关效能,中国海关积极协调口岸各相关部门,实施“大通关”制度改革,发挥协同效应。
通过近5年的改革,通关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2003年,全国海关共受理报关单2900万份,2004年全国海关受理的报关单数超过3300万份,通关速度进一步提高。
每份报关单的平均通关时间从5年前的按天计算,缩短到今天近90%的报关单可以在当日结关放行,其中相当部分只需要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即可结关放行。
通关作业改革极大地便利了国际物流的大规模跨国境流动,促进了贸易便利化。
2、按照风险管理原则,对进出口企业和货物实施分类管理学习和借鉴外国海关风险管理经验,我国海关于1998年研究提出了守法管理的目标和方法。
1999年4月,海关总署与相关部委联合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遵守海关法律法规情况的评估,核定企业的守法程度,设置A、B、C、D四个管理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