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单元梳理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第一册《溶解》单元溶解单元梳理课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糖或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们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到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围绕着溶解这一主题,逐步深入的开展观察研究活动。

通过一个单元的观察探究学习,学生对溶解知识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如何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溶解现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节课从这一角度出发,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溶解的知识。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巩固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

2、清楚溶解的特征: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3、理解溶解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用过滤与蒸发装置,把食盐、沙子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2、通过观察比较物质在水中溶解,清楚溶解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态度,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学会通过使用过滤和蒸发装置,把食盐和沙子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教学准备】

水槽、烧杯、玻璃棒、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火柴、食盐、沙子、水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溶解》单元梳理课教学反思

12月2日,新一月的崭新开始,而我也在萧山湖滨小学执教了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单元梳理课。这是一节我心里最没底可是却站上讲台的课。老师们都说梳理课真是越听越觉得难上,我也感同身受。

收到要上单元梳理课的通知其实是比较早的,但是一开始总觉得还有时间,于是重心放在了其他的事情上,到接到正式通知,真正开始准备的时候就有点手忙脚乱了。我正在教的是四五年级的科学,于是我决定从这两册书中进行选择,最后敲定了溶解单元。接下来便是教学设计了,单元梳理课不比是普通的新授课,它知识点比较散、内容涉及多,有时候很想做到面面俱到,可是一旦面面俱到后就会失去了主心骨,没有重点。到底该怎么设计呢?

这次课我上了三堂试教课,每上一次都是大修,第一次是分离食盐和面粉,在实验中穿插知识点的梳理,但是我在试教过后,发现学生都会把过滤出来的液体当成是水(其实是盐水)本来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去证明他是一杯盐水,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只能靠说,但是很明显说的说服力是比较低的,于是我打算换一种溶解后有颜色的材料,比如高锰酸钾,但是高锰酸钾极易溶于水,只要一粒就可以做实验了,无法创造他与面粉混在一起的这种情景,而且高锰酸钾溶液在经过蒸发以后生成的是二氧化锰,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化学成分,于是也被否决了,最后我锁定了红糖,设计好了教案,准备第二次试教,我要感谢我组内的汤永海老师和陈荣林老师特意从萧山,进化赶到义蓬一小来听我试教,在试教前五分钟我与他们碰面,两位老师告诉我红糖在蒸发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化学变化,于是红糖在上课前再次被否决,汤老师说索性你就出示一杯海水让学生制盐,于是我赶紧拿来水槽到楼下草坪处取了一些泥土,倒入了半包食盐和水模拟了一瓶的海水,而就在这时学生也来到了阶梯教室,于是我带着一瓶海水开始了第二次试教,结果可想而知,课件不能使用,时间把握不准,最后整堂课就做了两个实验,过滤和蒸发,虽然这一堂课不是非常的理想,但是在这堂课中我也找到了新东西,那就是做过滤和蒸发的时候量一定不能太多,特别是蒸发,于是在课后自己进行了下水实验,过滤和蒸发实验都控制在5分钟左右,那么过滤10ml和蒸发2ml左右的时间刚刚好。于是在此基础上又开始重新设计教案,为了使课堂更加的开放,我在设计的时候,设置了这样的环节,出示一杯海水,让学生自己设计制盐的方案,写明需要的材料,完成计划单后直接向老师要材料然后进行实验,需要两个实验的则第一个完成后再向老师要第二份,等实验结束后再反过来发现问题。于是我带着这样的设计,带着材料来到了宁围一小进行了第三次试教,这一次试教,我的导师邵亚华老师亲自指导,这一堂在开始设计时就是偏向于前半节比较开放式,后半节

进行汇报交流。但是同学们在设计制盐计划时小组与小组之间有先后差距,以及有些小组直接将海水蒸发,而有些小组就先进行过滤再进行蒸发,于是在时间操作上再次出现了问题,有些小组快的已经做完了实验,而有些小组连计划单都还在设计中,于是整堂课从实验开始就有点招架不住了,这已经是第三次试教了而且是星期五,下个星期一就是正式上课了。可我对这堂梳理课还是毫无进展。理论上我觉得可行,可是真到了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邵老师给我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一节课中放入过滤和蒸发两个实验,太困难了,而且整堂课会比较难以控制,既然要制盐,那就把过滤这个学生实验省去换成是教师演示或者直接不做,这样还可以节省一部分的时间来穿插一些知识点。于是结合邵老师的意见在双休日的时候再次进行大修,没有再进行试教,直接上“战场”,其实我的心里是非常忐忑、没底的。在上完课后,我自己感觉这堂课在指导学生方法这一环节没有把握好。

总体感觉,单元梳理课真的很难上,12月2日我的公开梳理课之旅虽然结束了,没有期望中的精彩,但是我知道这条路还没有结束,而且经历了这一次,也让我收获颇多,让我对单元梳理课也不再像最初时的那么迷茫。同时我要感谢杨老师制定了这样的主题,让我有机会尝试;感谢邵老师、汤老师、陈老师的指导帮助,也感谢那么多老师的点评和建议,我会再接再厉,希望在下一次能展现出更好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