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件2_1-5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理解与运用】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 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点拨:隐含了v一定)
2. 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 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 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运动的快慢
情景创设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 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下图是甲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 情景,谁运动的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下图乙是决赛成绩表, 谁运动的快?依据又是什么的?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强调】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其不变性,理解并牢 记匀速直线运动概念。
v/(m/s)
t/s
•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 【活学活用】
• 在不违反交通的情况下,上图中的轿车从 此刻到达徐州至少需要多少min?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30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课件(共30张PPT)
8 m/s。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52021/11/5November 5,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52021/11/52021/11/511/5/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52021/11/5
A、2.5m/s
B、10m/s
C、12.5m/s
D、无法判断
课堂合作探究 点拨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 不变量,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 不能将v=S/T 理解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2.动手画一画,物体做以下运动的图像
A .均速运动 B.均速运动 C.静止 D.加速运动
约250m/s磁悬浮列车:120m/s同步卫星:3070m/s.
课前预习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 5、通常用公式 v=s/t 计算变速直线运动 的 平均速度 ,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试一试: 1、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5m/s= _____1_8____km/h 72km/h=___2_0______m/s 2、观察下图,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甲车做 匀速直线 运动,乙车做 变速 运动。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教学课件】《运动的快慢》

初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教学课件】《运动的快慢》

s (1)计算式: v t
方法。
(2)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是一种粗略的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7.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
行。把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是常开的,但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
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0.02s闪亮一次,闪亮的时间很短,只 有大约l/1000s。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分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小案例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 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
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例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5.以下物体的运动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 )
A.汽车启动 C.随自动扶梯上楼的顾客 B.列车进站 D.溜冰运动员进入弯道
例9.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D )
A.(1)与(3)
C.(2)与(3)
B.(2)与(4)
D.(1)与(4)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9.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C )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喷气式客机
出膛的子弹
约250
约1000
超音速歼击机
同步卫星
约700
3070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例1.
s v t
s t v 。 可变形为____________ s vt 或 ______________

《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物理教学PPT课件(3篇)

《机械运动——运动的快慢》物理教学PPT课件(3篇)

【课堂练习】 1.一辆汽车在南北方向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南行驶。一个人以 1m/s的速度与汽车同向匀速行走。 ①若以车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房屋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多大?人向哪个方 向运动,速度多大? ②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多大?
①房屋以10 m/s的速度向北运动;人以9 m/s的 速度向北运动 ②车仍向南运动,相对人的速度为9 m/s
课堂小结
第3节 运动的快慢第1课时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比较相同的时间内哪个物体运动的路程长 2.比较在相同路程内哪个物体用的时间短 二、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 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v= s t
3.单位:m/s;常用单位是 km/h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1.甲、乙二人在同一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 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5,则甲、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B )
A.8∶15 B.6∶5 C.5∶6 D.15∶8
2.如果甲、乙、丙三个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7 km/h、126 m/min、2
m/s,那么速度最快的是( B )
A.甲
B.乙
想想议议: 我们是怎么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呢?
➢ 一种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 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
➢ 另一种是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比较它 们所用时间的长短,所花时间短的物 体运动得快。
在物理学中,采用的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这 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时间
路程—— S 时间 —— t
v= s t
速度—— v
❖ 单位:
国际单位:米/秒(m/s)。
【课堂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19张PPT)

3. 单位换算: (1)1 m/s=__3_._6__km/h. (2)10 m/s=__3_6___km/h. (3)72 km/h=__2_0___m/s. (4)54 m/s=_1_9_4_.4__km/h. 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 4. (2017雅安)如图1-3-7所示,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
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
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甲为参照物,乙是___运_动____ (填“静止” 或“运动”)的;当
时间t=__4__s时,两车相距8 m.
5. (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 的是( C )
6. (2017济宁)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s-t 图象如图1-3-8所示. 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 ) A. 物体在6 s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 B.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内静止 C. 物体在前2 s内和后2 s内的 速度相等 D. 物体在6 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 m/s
知识点3 变速运动 【例3】(2017六盘水)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 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1-3-5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前2 s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54 km/h=__1_5__m/s;25 m/s=__9_0__km/h;
324 km/h=__9_0__m/s;300 m/s=__1_.8_×__1_公式
可知,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
体,其速度(C )
A. 与路程成正比
B. 与时间成正比

运动的快慢(38张PPT)物理八年级上册

运动的快慢(38张PPT)物理八年级上册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A.司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C
答案:C解析:A.司机与地面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司机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当两车通过的路程都为600m时,甲车用的时间为20s,而乙车用的时间大于30s,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两车在4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200m,所以两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 m/s = 3.6 km/h
匀速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的分类
二、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沿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A与B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差别?
A车的位置随时间均匀变化,B车的位置随时间不均匀变化。
特别提醒: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所以通过不同的路程或在不同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平均速度用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但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运动情况,即不知它何时加速,何时减速,何时中途停留。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A
B
0
300m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共21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 运动的快慢(共21张PPT)

小资一料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v/(m·s-1)
蜗牛的爬行
人步行
约1.5mm/s
约1.1m/s
自行车 约5m/s
普通列车
约40m/s
高速公路 上的小车 约28m/s
雨燕 最快达 48m/s
小资料
喷气式客机
约250m/s 子弹出膛时
超音速歼击机 大于700m/s
同步卫星 轨道速度
约1000m/s 第一宇宙速度 7900m/s
裁判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
以下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 ,请同学们 比较一下它们运动的快慢。
A.自行车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0
20
100
B.公共汽车
0
10
100
C.火车 D.飞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00
30
1250
500
10
2500
如何比较A和B、B和D、B和C的运动快慢?
A和B路程相同,B时间越短,运动越 _快_ B和D时间相同,D路程越长,运动越 _快_
真空中光速
3070m/s 3×108m/s
例1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 12.91s。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 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
为 运解动3:0速k根m度据/h为。v:哪= 一st 个的,速可度以比算较出刘大翔?的
s 110m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例3 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
一座长度为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 桥时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时?
S桥
S车
S
已知:S=S桥+S车 =7350m+150m=7500m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ppt课件
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 几何图形
合作探究
观察这个纸盒,从中可以看出哪些你熟悉的图形?
看整体
看上面
看顶点
看侧面
看棱
.
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 长方体 ;看不同的 侧面,得到的是 正方形 或 长方形 ;看棱得到的 是 线段 ;看顶点得到的是 点 .
类似地观察罐头、足球或篮球的外形,可以得到 圆柱、球、圆等. 长方体、圆柱、球、长(正)方形、 圆、线段、点等,以及小学学过的三角形、四边形 等,都是从物体外形中得出的,它们都是几何图形.
该速度表能显示的 最大时速是220km/h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m/s)
蜗牛 自行车
约1.5×10-3
步行的人
约1.1
约5 高速路上的小轿车 约33
雨燕
可达48 上海磁悬浮列车 可达120
喷气式客机 约250
超音速歼击机 约700
出膛的子弹 约1000
同步卫星
3070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做一做
1. 图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 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正方体 球 六棱柱 圆锥 长方体 四棱锥
思考: (1) 棱锥与棱柱的区别是什么?
(2) 圆锥与圆柱的区别是什么?
问题2 根据已有的数学经验,我们能否把它们进行分 类?你的标准是什么?
正方体 长方体
三棱柱 六棱柱 圆柱
后50m平均速度:
v2

s2 t2

50m =7.1m/s 7s
全程时间:
t3 t1 t2 6s+7s=13s
全程平均速度:
v3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_运动的快慢_人教版ppt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_运动的快慢_人教版ppt课件

例 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10m/s ,18km/h,450cm/s,1200cm/min,则由大 到小的顺序是( ) A.υ丁>υ丙>υ乙>υ甲 B.υ甲>υ乙>υ丙>υ丁 C.υ甲>υ乙>υ丁>υ丙 D.υ乙>υ甲>υ丙>υ丁
二、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机 械 运 动
曲线运动
1318km s 列车的平均速度v= —— = ————— =268km/h t 4h55min
(2)由列车时刻表可知,从北京南到济南西站, 列车路程s=406km,列车运行时间1h32min
s 406km 列车的平均速度v= —— = ————— =264.8km/h t 1h32min
由列车时刻表可知,从济南西站到南京南, 列车路程s=1023km-406km=617km,其时间 t=11:46-09:34=2h12min 或者: t=3h46min-1h32min-2min=2h12min s = ————— 617km =280.5km/h 平均速度v= ——
变速直线运动
你发现了什么?
两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想想议议
甲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乙图中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速度(快慢)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
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
54km/h=_____m/s 15
108km/h=_____m/s 30
• 1、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可以在 相同时间 ,比较物体 运动路程的长短, 例如百米赛跑时,观众判断运动员跑得快慢;也 相同路程 ,比较物体 可以在 运动时间的长短 ,例如百米赛跑时,裁判员判断运动员跑得快 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提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 间之比是不变的,是一定值,也就是其速度大小是不变 的,故不存在速度与路程成正比、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的关系(guān xì).即速度与运动路程无关,与运动时 间也无关.]
第十二页,共28页。
例1
[图像综合题](2015·衡阳中考)课外活动时,小明 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 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 确(zhèngquè)的是 (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华跑得较快 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 小明的平均速度
线飞行时,获得了一张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如图1-38所示,图片
反映了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某瞬间水面波纹的分布情况(每次点
以72km/h的速度(sùdù)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
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33m,则经过
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
(sùdù)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
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
刹车反应时间是
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
《尖子生学案(xué àn)》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jīxièyùndòng)
第3节 运动(YÙNDÒNG)的快慢
第一页,共28页。
匀速直线运动(yùndòng)的图像(规律方法)
常见的描述运动的图像有s-t图像和v-t 图像. (1)s-t图像(如图1-32所示). ①横坐标表示时间(shíjiān),纵坐标表示路 程,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 (shíjiān)变化的规律. ②该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 速直线运动,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的 速度越大. ③如图1-32所示,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 线运动,并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 (共12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 (共12张PPT)
12
6
拓展(二)公式理解
❖ ⑴大小:比值法定义,v大小与s、t大小无关 ❖ ⑵方向:物体运动方向(轨迹上任何一点处的切线方
向即为该点处瞬时速度方向)。 ❖ ⑶讨论公式:①t是一段时间,v是平均速度,粗略的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真实反映变速直线运动;平均 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时间包 括运动过程中物体停顿的时间) ②t是很小很小时间,v是瞬时速度,精确的描述物体 运动状态。
❖ ⑵机械运动:①空间 位置(变换);②时 间(延展);③状态 (变化)
2
拓展(一)机械运动
❖ ⑴时间(延展):时间— 时间轴上的一段
时刻—时间轴上的一点
❖ ⑵空间位置(变换):轨迹—物体运动的实际径
迹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引出—参考物,坐标轴(北斗系统,GPS系统,伽利略系 统,格洛纳斯系统)
8
拓展(三)图象思维—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s,
就得到了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a)
(2)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速度v,
就得到了速度v—时间t图象.(如图b)
S(m)
V(m/s)
O
a t(s)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t(s)
9
课堂练习
❖ 例1一架超音速飞机在高空沿水平方向飞行, 当飞机飞过某人头顶上方后10s,这人才听到 飞机的轰鸣声,此时飞机已经飞到此人前方 6800m处,设当时的声速为340m/s,声音的传 播是匀速运动。求:⑴这架飞机的飞行速度。 ⑵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
大 胆 改 革 强 力推进 努力构 筑新时 期人口 和计划 生育工 作的新 格局近 年来,× ××县 的 人 口 和 计 划生育 工作在 省、市 计生委 的指导 和帮助 下,积极 探索新 形势下 计划生 育 优 质 服 务 的新思 路、新 方法,以 育龄群 众需求 为心,创 新理念 ,大力 开展计 划生育 综 合 改 革 ,实 现了服 务理念 和服务 方式的 重大变 革,全面 提升了 管理服 务水平 ,有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的比值)
公式:速度= —路时—程间—
v s t
国际单位:米/秒(m/s)
1km/h=1 000m/3 600s=1/3.6s 即1m/s=3.6km/h
拓展:一辆汽车在南北方向平直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南 行驶.一个人以1m/s的速度与汽车同向匀速行走. ①若以车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房屋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多大? 人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多大? ②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向哪个方向运动,速度多大?
t=s/v
不仅适于匀速直线运动, 也适于求变速直线运动中 总平均速度与总时间和总 路程的关系
在变速运动中,
s v= t 求出的
是平均速度。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 (路程大的快) 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看所用时间的长短。 (用时短的快)
思考: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 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与时间
物体沿直线,速度(快慢) 不变的运动。
直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
线
的机械运动 )
机 械
运 动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运动。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


抛体运动
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
线
动。)


圆周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 动情况呢?
平均速度: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 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理解: a.平均速度只代表总体运动快慢情况; b.平均速度不代表某处的速度; c.平均速度只由总路程和总时间来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 的是平均速度.
例3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 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 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扁平吊带
视频:匀速直线运动
视 频: 变 速 运 动
知识点三 平均速度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 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 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
以根据 v = s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t
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
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计算式 v = s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