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野外地质实习专题报告——岩浆岩
岩浆岩肉眼鉴定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岩浆岩是地球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地下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在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勘探中,岩浆岩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岩浆岩的肉眼鉴定能力,加深对岩浆岩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岩石类型的认识。
二、实训目的1. 掌握岩浆岩的基本特征,了解岩浆岩的成因和分类。
2. 学会运用肉眼观察、描述和鉴定岩浆岩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岩浆岩基本知识介绍2. 岩浆岩肉眼鉴定方法3. 岩浆岩标本观察与鉴定4. 岩浆岩鉴定结果分析四、实训过程1. 岩浆岩基本知识介绍实训老师首先介绍了岩浆岩的成因、分类和基本特征,使学生对岩浆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岩浆岩肉眼鉴定方法实训老师详细讲解了岩浆岩的肉眼鉴定方法,包括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等方面。
3. 岩浆岩标本观察与鉴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岩浆岩标本,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标本的观察和鉴定。
(1)颜色观察:观察岩石新鲜面的颜色,注意风化后的颜色变化。
(2)结构观察: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判断其结构类型。
(3)构造观察:观察岩石的构造特征,如块状构造、层状构造等。
(4)矿物成分观察: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岩石中的矿物成分,记录矿物名称、含量和形态。
(5)含量计算:根据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判断岩石的类型。
4. 岩浆岩鉴定结果分析各小组将鉴定结果汇总,进行讨论和分析,得出最终的鉴定结论。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对岩浆岩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岩浆岩的肉眼鉴定方法。
2. 学生们在观察和鉴定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运用肉眼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们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培养了团队精神。
六、实训总结本次岩浆岩肉眼鉴定实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实训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岩浆岩的鉴定方法,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峨眉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实习名称:工程地质实习专业:tumu学号:2009XXXX姓名: XXX实习地点:黄湾——龙门洞实习时间:8月16日~9月25日实习成绩:指导教师(签字):2011年8 月23 日目录一、实习目的、任务、要求 (3)1、实习目的: (3)2、实习任务: (3)3、实习要求: (3)二、实习内容: (3)1、地貌部分 (3)1、堆积地貌 (3)2、侵蚀—堆积地貌 (4)3、侵蚀—构造地貌 (4)4、侵蚀—溶蚀地貌 (4)2、岩层: (4)3、地质构造: (6)(1)、断层 (6)(2)、节理 (7)(3)、褶皱 (7)4、地下水、不良地质现象 (7)5、水文条件: (9)6、工程地质问题: (9)1、隧道位置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9)2、桥基与地质构造以及选址的关系 (10)三、实习心得 (10)一、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峨眉山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即是一次认识性的实习,又带有生产实习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1、实习目的: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土木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实习任务:对实习区内比较直观、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初步分析,对土木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方法和技能进行初步训练。
3、实习要求: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绘制黄湾—-龙门洞一线的工程地质平面图及详细工程地质纵坡面图,编写工程地质总说明书和各类建筑物工程地质说明书.二、实习内容:1、地貌部分峨眉山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1、堆积地貌峨眉平原在构造上是一断裂下陷带,由于峨眉断块山上升,侵蚀作用强烈,为峨眉平原的块积提供了物质来源。
据地质考察证明,在沉积基底上堆积了第三纪以来各时代的河湖相地层达300余米.峨眉平原面积约200KM,海拔400~~490米。
大致以峨嵋河为界,北面主要由峨嵋河及其支流双福河、粗石河冲积而成近代冲积平原.以南则为不同时代的洪—冲积扇堆积,以及冰水堆积而成。
峨眉山地质实习工作报告7篇
峨眉山地质实习工作报告7篇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我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2008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专业,毕业后就职于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一总队地勘院物化探项目组。
到2009年7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参加的工程在这一年之中,我参加了徐家沟南部铁矿磁法测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对传湾铜矿、金洞子、红岩山激电测井5口,陶家沟金矿充电测量0.5平方公里(充电激发激化法已完成),也参加了雪花太坪铅锌矿以及徐家沟南部激电物探成果编写等工作。
二、对专业知识的提高我是学物探专业,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
在学校只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很少,工地是我学习和实践的好地方。
到工地后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太肤浅,实践起来十分困难,在工地我就向师傅虚心的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问,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系统地学习了磁法、激电、充电、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吸收教训,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参加工作的体会以前听说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来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们的辛苦,物化探师傅们就用四个特别来形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
前辈们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顾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必须学习的。
在和前辈的交流中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做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要细心、认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对野外数据采集以及处理等流程要熟悉,对图纸要熟悉,对规范更要熟悉,还要继续学习和工程相关、和专业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峨眉山是四川省乐山市境内的一座名山,属于世界地质公园之一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地质公园。
本次地质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了解峨眉山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演化历史,探讨其与区域构造背景的关系,并加深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基本概况峨眉山为一座由安山岩、流纹岩、玄武岩等火山岩组成的一座火山岩性地质公园。
其海拔达3099米,是四川省最高峰之一。
峨眉山有三大部分:东峰、中峰、西峰,分别对应着太子阁、金顶、九老洞三道峡。
其中,金顶为峨眉山标志性建筑,也是峨眉山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二、火山活动的特征考察了金顶所在的丹霞岩地层,研究了峨眉山的火山活动特征和火山岩的产生方式,笔者认为峨眉山的火山活动具有以下特征:(1)喷发时间长、规模大,形成大面积的火山岩石地质体。
(2)岩浆具有少挥发分、富SiO2的特征,大部分是安山岩和流纹岩,局部为玄武岩等酸性岩类。
(3)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岩浆与大气、水体相互作用而形成多种高温热液矿床,如锰矿床等。
三、区域构造背景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和亚欧大陆板块交界处,多次受到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和碰撞,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异常和地球物理场异常。
随着地质演化的发展,峨眉山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经历了多个构造周期。
壳体运动导致断层活动,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等地质过程的不断交替作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地貌和岩层。
四、地震活动的影响地质实习中,笔者亲身经历了一次局部地震活动。
据当地专家介绍,峨眉山所在的四川盆地是地震多发区之一,经常发生地震活动,因此应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触及地震危险区域,保持警惕。
五、总结和感悟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峨眉山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演化历史,认识到区域构造背景对地质过程演化的重要性,也更深入地认识了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在实习中,我们与专业人员进行了交流,实际操作实验仪器,并在实地课程中进行了大量练习,增加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
岩浆岩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岩浆岩实习之旅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下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为了更好地理解岩浆岩的形成过程、特征及分布规律,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一行人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岩浆岩实习之旅。
此次实习旨在让我们在实际观察和采集标本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岩浆岩的性质,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一片岩浆岩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锤、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岩浆岩的采集和观察。
我们先后观察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类型的岩浆岩。
侵入岩结晶程度较高,晶体颗粒较大,颜色以黑色、灰色为主;喷出岩则具有气孔构造,颜色以深灰色、暗红色为主。
实习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一片火山岩分布区。
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过程中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我们观察了火山岩的熔岩流、火山弹、火山角砾等特征,了解了火山岩的形成过程和构造特点。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根据火山岩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判断其形成的环境和条件。
实习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一片岩浆侵入体分布区。
岩浆侵入体是指岩浆在地壳内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我们观察了岩浆侵入体与周围围岩的接触关系,了解了岩浆侵入体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此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根据岩浆侵入体的形态、颜色、晶体颗粒大小等特征,判断其形成的时间和温度条件。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岩浆岩实习,我们对岩浆岩的特征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观察和采集标本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地质学知识,分析和判断岩石的性质和形成环境。
此次实习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实习过程中,我们还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学的魅力。
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我们深感自己的渺小,同时也对自然界的神奇力量感到敬畏。
这次实习让我们更加热爱地质学,激发了我们对地质学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四、实习总结此次岩浆岩实习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了岩浆岩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地质实习报告峨眉山
地质实习报告:峨眉山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理论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峨眉山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在野外实践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概况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圣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4′~103°42′,北纬29°21′~29°40′。
峨眉山地区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性多样,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地质现象。
三、实习内容及成果1. 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沿着预定的路线,观察了峨眉山地区的地层。
从新到旧,主要有第四系、侏罗系、白垩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和震旦系等地层。
各地层在岩性、颜色、层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层资料。
2. 构造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多种构造现象,包括褶皱和断层。
褶皱主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等。
这些构造现象为我们研究峨眉山的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岩性观察峨眉山地区的岩性丰富多样,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等。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对不同岩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掌握了各种岩性的特征。
4. 地貌观察峨眉山地区地貌复杂,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观察了山地地貌、河谷地貌等地貌类型,了解了地貌与地层、构造之间的关系。
四、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峨眉山的地质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地层、构造、岩性和地貌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们在野外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次实习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激发了我们对地质事业的热爱。
总之,本次峨眉山地质实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岩浆岩实习报告答案
一、实习背景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是地球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岩浆岩的成因、特征及分布,我们于近期参加了岩浆岩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在XXX地区进行,通过实地考察、岩矿鉴定、样品采集等方法,对岩浆岩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岩浆岩的成因、特征及分布;2. 掌握岩矿鉴定、样品采集等基本技能;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工作能力;4. 提高对地质工作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XXX地区2. 实习时间:XXX天3. 实习人员:XXX人4. 实习内容:(1)岩浆岩野外考察在实习期间,我们先后对XXX地区的岩浆岩进行了实地考察。
主要考察内容包括:①观察岩浆岩的产状、分布、构造特征;②分析岩浆岩的成分、结构、构造;③研究岩浆岩的成因、时代及演化过程。
(2)岩矿鉴定通过对岩矿样品的观察、分析,我们掌握了以下鉴定方法:①肉眼鉴定:观察岩石的颜色、硬度、条痕、断口等特征;②化学鉴定:通过酸碱滴定、火焰反应等方法,鉴定岩石的化学成分;③矿物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鉴定岩石中的矿物种类、含量及组合。
(3)样品采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采样规范,采集了各类岩浆岩样品。
样品包括:①岩浆岩全岩样品:用于分析岩石的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②矿物样品:用于鉴定矿物种类、含量及组合;③构造样品:用于研究岩浆岩的构造特征。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岩浆岩野外考察报告,详细记录了考察过程中的观察结果;2. 完成岩矿鉴定报告,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了详细鉴定;3. 完成样品采集报告,记录了样品的采集地点、层位、岩性等信息;4.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工作能力,提高了对地质工作的认识。
五、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岩浆岩的成因、特征及分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掌握了岩矿鉴定、样品采集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工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4. 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艰辛,激发了对地质事业的热爱。
地质学实习报告岩浆岩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岩浆岩的研究在地质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理解岩浆岩的形成、分布、性质及其与成矿关系,我们地质学专业的学生于2022年9月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岩浆岩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岩浆岩出露地区,学习了岩浆岩的野外识别、观察和描述方法。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和分类。
2. 掌握岩浆岩的野外识别方法,提高野外地质观测能力。
3. 分析岩浆岩的地质特征,了解岩浆岩与成矿关系。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岩浆岩是指由地下岩浆侵入或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
根据形成过程,岩浆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根据矿物成分,可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2. 岩浆岩的野外识别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岩浆岩的野外识别方法。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识别:(1)颜色:岩浆岩的颜色与其矿物成分有关,酸性岩多呈红色、灰色;中性岩多呈灰色、绿色;基性岩多呈黑色、绿色;超基性岩多呈黑色、暗绿色。
(2)结构:岩浆岩的结构主要分为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和玻璃质结构。
全晶质结构岩石晶体颗粒较大,易于识别;半晶质结构岩石晶体颗粒较小,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玻璃质结构岩石无晶体,呈玻璃状。
(3)构造:岩浆岩的构造主要分为块状构造、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
块状构造岩石无特殊构造;流纹构造岩石具有明显的流线;气孔构造岩石表面有大量气孔。
(4)矿物成分:通过观察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可以进一步判断岩浆岩的类型。
3. 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及与成矿关系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岩浆岩出露地区,分析了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及与成矿关系。
以下列举几个实例:(1)峨眉山花岗岩:峨眉山花岗岩为酸性侵入岩,岩体呈岩基状产出,岩石中矿物成分丰富,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该地区成矿条件较好,已发现多种金属矿产。
(2)黄山玄武岩:黄山玄武岩为基性喷出岩,岩体呈岩被状产出。
常见岩浆岩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地质勘查院实习时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0日实习内容:岩浆岩勘查与研究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岩浆岩作为建筑材料和制造业的重要原料,其勘查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勘查和研究,了解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分布特征和工程性质,为今后的地质勘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通过对岩浆岩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了岩浆岩的分类、形成过程及主要工程性质。
2. 实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了岩浆岩勘查的实地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采样、测试、数据整理和报告撰写等。
3. 实习后期,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分析,包括岩石成分、硬度、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定。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1. 掌握了岩浆岩的基本知识和勘查方法。
通过实习,我对岩浆岩的形成环境、分布特征和工程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勘查工具,掌握了采样、测试等基本技能。
3. 学会了数据分析与处理。
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析,我学会了如何处理和解读数据,为岩浆岩的勘查与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分工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1. 问题:在岩浆岩采样过程中,遇到了坚硬的岩石,难以采集。
解决办法: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冲击钻等工具,提高了采样效率。
2. 问题:在实验室分析过程中,部分数据与实际勘查结果存在偏差。
解决办法:与导师讨论,分析了可能的原因,重新进行了采样和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岩浆岩勘查与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技术方面的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为今后的地质勘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峨眉山实习报告 3
第二部分峨眉山峨眉山区是我们此次野外实习的重点,主要为大峨山,重点识别该区所出露的各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划分地层和判断褶曲、断层等构造,认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形态。
峨眉山雄镇于成都平原西南隅,具体位置29º26ˊN 103º26ˊE。
山林拔地而起,峰峦重叠,高插入云。
千百年来,就以它雄、秀、险、奇的风姿著称于世。
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
一.地质部分(一)地层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
总厚度达7490.32米。
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为海陆过渡相;侏罗系一—下第三系为河湖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积层、洪积层及冰川沉积。
前震旦系峨眉山岗岩、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
岩性特征: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
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
震旦系峨眉山缺失下统及上统下部列古六组。
上统观音岩组直接不整合于晋宁期峨眉山花岗岩岩体之上。
峨眉山花岗岩出露于石笋沟、洪椿坪、牛心寺、张沟等地,构成峨眉山背斜核部,其岩体剥蚀较浅,仅出露了边缘相和过渡相。
(1)喇叭岩组(ZbL)下部浅灰色砂岩夹薄层不纯白云岩,底部有一层含细砾石英岩(不稳定),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层泥至白云岩,顶部夹黑色碳质页岩,厚47.5米。
(2)洪椿坪(Zbh)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白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含丰富的藻类化石,与下伏喇叭岗组及上伏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
寒武系发育完整,与震旦系连续沉积,为中国有代表性的著名剖面之一。
分布与震旦系大体一致,并展布于遇仙寺、九岗子、洗象池一带,构成峨眉山背斜两翼。
其东翼受构造影响,地层残缺。
与下伏震旦系整合接触,分下、中、中上统。
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报告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地质学的野外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
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一)实习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
树立热以及勤奋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1、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一)组织形式以班为单位进行。
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指导,组长和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交通等管理。
(二)实习过程本次实习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
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昆明西山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尝雷钢厂;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由武定县至元谋县;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第六天返回昆明三、任务完成情况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如地质构造的识别、对风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现象的认识等;对三大岩类能进行初步识别;能使用地质罗盘测岩体的产状;采集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的野外记录。
地质实习报告岩浆岩
标题:地质实习报告——岩浆岩探究摘要:本文详细记录了实习过程中对岩浆岩的观察、研究和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加深了对岩浆岩特性的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地质研究方法。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岩浆岩作为地质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其特性、分布和形成机制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地考察,掌握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培养观察、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地点位于某岩浆岩分布区,实习过程中,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岩浆岩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
1. 观察岩浆岩的宏观特征:我们详细观察了岩浆岩的颜色、粒度、结构等宏观特征。
发现岩浆岩颜色多样,有黑色、灰色、绿色等,粒度大小不一,有的呈粗粒结构,有的呈细粒结构。
2. 分析岩浆岩的成分:我们采集了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样本,进行了成分分析。
结果显示,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其中以斜长石、橄榄石、辉石等矿物为主。
3. 研究岩浆岩的形成环境:通过观察岩浆岩的产状、接触关系等,我们推测了岩浆岩的形成环境。
认为岩浆岩形成于地壳深部,经历了高温、高压的环境,随后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上升至地表。
4. 探讨岩浆岩的工程性质:我们分析了岩浆岩的硬度、韧性、抗压强度等工程性质,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岩浆岩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地质研究方法,培养了观察、分析地质现象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地质研究的重要性,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不容忽视。
总之,本次实习使我们受益匪浅,对岩浆岩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地质研究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岩浆岩;实习;观察;分析;工程性质。
地质实习报告岩浆岩
一、实习背景岩浆岩是地球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地球表面和地下广泛分布。
为了更好地了解岩浆岩的特征、形成过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我们于20xx年xx月xx 日至xx月xx日在我国某地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岩浆岩的认识,提高野外观察和鉴别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岩浆岩是由地下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主要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侵入岩是指在地壳内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闪长岩等;喷出岩是指在地表或地表附近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如玄武岩、安山岩等。
2. 岩浆岩的野外识别(1)侵入岩的识别:侵入岩通常呈块状构造,具有明显的矿物颗粒,颜色较深,硬度较大。
野外识别侵入岩的方法有:①观察岩体产状:侵入岩体通常呈岩株、岩床、岩墙等形态,岩体边缘较平直,内部呈不规则块状。
②观察矿物颗粒:侵入岩中的矿物颗粒较大,肉眼可见,颜色较深,硬度较大。
③观察岩石结构:侵入岩具有明显的块状构造,矿物颗粒排列有序。
(2)喷出岩的识别:喷出岩通常呈气孔构造,具有明显的流纹,颜色较浅,硬度较小。
野外识别喷出岩的方法有:①观察岩体产状:喷出岩体通常呈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颈等形态,岩体边缘呈弧形,内部呈流纹状。
②观察岩石结构:喷出岩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和流纹,颜色较浅,硬度较小。
③观察矿物颗粒:喷出岩中的矿物颗粒较小,肉眼难以分辨。
3.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岩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岩浆形成:地球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
(2)岩浆上升:岩浆在地球内部受到重力作用,沿地壳薄弱地带上升。
(3)岩浆冷却凝固:岩浆上升到地表或地表附近后,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4. 岩浆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岩浆岩在人类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1)建筑石材:侵入岩具有坚硬、美观的特点,常用于建筑石材。
(2)矿产资源:岩浆岩中富含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如铜、铁、金、铝、锌等。
岩浆岩实验报告
岩浆岩实验报告引言岩浆岩是一种火成岩,由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对岩浆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地质演化过程。
本实验通过模拟岩浆冷却过程,探究岩浆岩的形成机理和特征。
实验目的1.了解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方式;2.通过模拟岩浆冷却过程,观察岩浆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3.理解岩浆岩在地质演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材料与设备•岩浆样本(可选用花岗岩、玄武岩等)•眼镜•锤子•手套•放大镜•坩埚•火镰实验步骤1.确保实验环境安全,佩戴眼镜和手套;2.准备岩浆样本,可以选择花岗岩或玄武岩等;3.在实验台上摆放坩埚,并将岩浆样本放入坩埚中;4.使用火镰将岩浆样本加热,直到岩浆熔化成液态;5.观察岩浆的流动行为和颜色变化;6.关闭火镰,让岩浆样本自然冷却;7.在冷却过程中观察岩浆的凝固现象,观察是否有结晶生成;8.使用放大镜观察岩浆岩的结构特征;9.使用锤子轻轻敲击岩浆岩表面,观察其坚硬程度;10.将实验结果整理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和特征:1.岩浆熔化过程中,岩浆呈现流动性,颜色可能由浅至深变化;2.冷却过程中,岩浆逐渐凝固,形成块状或颗粒状结构;3.岩浆中的结晶物质可能会在凝固过程中逐渐生成;4.岩浆岩的表面较硬,需要用锤子敲击才能破裂。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2.岩浆冷却过程中,岩浆的流动性逐渐减弱,最终形成固态的岩浆岩;3.岩浆中的结晶物质是随着岩浆的凝固逐渐生成的;4.岩浆岩的硬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坚固性。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佩戴眼镜和手套;2.加热岩浆样本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烫伤;3.冷却过程需要耐心等待,避免过早干扰岩浆的凝固过程;4.使用锤子敲击岩浆岩表面时要轻拍,避免过度破坏样本。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模拟了岩浆冷却凝固过程,观察到了岩浆岩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岩浆岩的形成是地球地质演化中的重要过程,对地球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峨眉山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篇一: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四川省峨眉山地质填图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习日期:学院:目录一.前沿 (2)1.1交通位置图 (2)1.2地质发展简史 (2)1.3教学实情况 (5)二.地层 (6)2.1地层概述 (6)2.2岩石地层 (6)三.岩石 (7)3.1岩石概述 (7)3.2岩石类型及分述 (7)四.构造 (8)4.1构造概述 (8)4.2褶皱 (8)4.3断层 (9)五.经济、环境、旅游概况 (10)5.1峨眉山经济概况 (10)5.2环境旅游概况 (11)六.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简述 (13)七.结束语 (13)八.参考文献 (14)一.前沿1.1交通位置图峨眉山属邛崃山脉最南支,雄踞于四川盆地西南隅的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顶位于北纬29.59,东经103.48。
峨眉山地区交通较为发达,公路密如蛛网。
北可抵成都,南至西昌,东到乐山,西达洪雅县高庙;成昆铁路在山麓南北穿越,往来十分便利。
1.2地质发展简史1.21峨眉山地质发展简史在早震旦系时(距今约8.5亿年以前)峨眉山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系后期,晋宁运动使峨眉山从地槽区转化为地台区,形成一座低平的山。
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岩浆侵入,形成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地基”作用。
南部到第四系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渐暖,在断陷盆地中沉积山前洪冲层构造。
始新世末期(距今约30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我国的扬子板块相碰撞,导致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褶皱升起。
峨眉山不断遭受东西向主压应力当发展到喜马拉雅运动后期(距今约300万年左右)时,不可阻挡的震撼,又使峨眉山出现了频繁的新构造,真可谓“大地颤抖,山崩地裂”,其挤压应力以北西——南东方向的分压应力为主,不仅使峨眉山断层规模增大,而且切割到基底的花岗岩体,使峨眉山主体沿断层强烈抬升,最终形成今朝之雄姿,与峨眉平原相对高差达2600余米。
地质学实习报告岩浆岩
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本次地质学实习主要针对岩浆岩进行观察和研究。
实习地点位于我国的某岩浆岩分布区域,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
在实习期间,我们实习小组成员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二、岩浆岩的地质特征1. 岩石类型:实习区域内主要分布着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类型的岩浆岩。
侵入岩具有深成岩的特点,晶体粒度较大,结构紧密;喷出岩则具有火山岩的特点,晶体粒度较小,结构较为松散。
2. 矿物成分:实习区域内岩浆岩的矿物成分主要以硅酸盐矿物为主,其中以斜长石、辉石、橄榄石等矿物较为常见。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橄榄石、磁铁矿等矿物。
3. 结构构造:岩浆岩的结构构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原生结构、次生结构和变质结构。
原生结构主要包括熔融结构、晶体结构和玻璃质结构;次生结构主要包括裂隙结构和节理结构;变质结构主要包括片麻结构、片状结构和纤维结构等。
三、岩浆岩的分布规律1. 侵入岩:实习区域内侵入岩主要分布于地壳深部,以岩基、岩墙和岩脉等形式产出。
侵入岩的分布受到地壳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影响,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分布规律。
2. 喷出岩:实习区域内喷出岩主要分布于火山喷发带和火山构造区,以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岩脉等形式产出。
喷出岩的分布受到火山活动和地壳构造的影响,通常呈现出一定的火山岩分布规律。
四、岩浆岩的形成机制1. 侵入岩:实习区域内侵入岩的形成主要源于地壳深部的岩浆房,岩浆在岩浆房内逐渐冷却、结晶,形成侵入岩。
侵入岩的形成受到地壳构造、岩浆成分和冷却速率等因素的影响。
2. 喷出岩:实习区域内喷出岩的形成主要源于地壳浅部的岩浆房,岩浆在岩浆房内逐渐升温、膨胀,最终爆发出来,形成喷出岩。
喷出岩的形成受到火山活动、地壳构造和岩浆成分等因素的影响。
五、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在野外识别岩浆岩的能力。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岩浆岩实习报告答案
实习报告:岩浆岩观测一、实习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浆岩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为了更好地了解岩浆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我参加了本次岩浆岩实习活动。
在实习期间,我们赴实地进行了观测,并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2.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岩浆岩观测;3. 了解岩浆岩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岩浆岩工程提供经验。
三、实习内容1. 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熔融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的岩石。
根据岩浆来源和形成条件,岩浆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大类。
2. 岩浆岩的分类及特征:(1)侵入岩:侵入岩是指在地表以下冷却结晶的岩浆岩。
其特征为结晶度好、晶粒较大、结构紧密、硬度较大。
根据侵入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可分为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2)喷出岩:喷出岩是指在地表附近冷却结晶的岩浆岩。
其特征为结晶度较差、晶粒较小、结构较松散、硬度较小。
根据喷出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可分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
3. 岩浆岩观测方法:(1)使用地质罗盘测定岩浆岩的方向和倾角;(2)用放大镜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晶粒大小、结构特征等;(3)记录观测数据,绘制地质简图。
4. 岩浆岩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1)岩浆岩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2)在选用岩浆岩作为建筑材料时,应注意其物理、化学性质,避免与其它物质发生不良反应;(3)岩浆岩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遵守相关规定,保护生态环境。
四、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岩浆岩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学会了使用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岩浆岩观测,了解了岩浆岩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我的岩浆岩识别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从事岩浆岩工程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野外地质实习专题报告岩浆岩【资源勘查工程第四小组】小组成员:指导老师:报告人:目录前言第一章…………峨眉山岩浆岩概况第二章…………峨眉山玄武岩(重点报告)第三章…………峨眉山地区花岗岩第四章…………峨眉山地区辉绿岩第五章…………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野外鉴定第六章…………实习心得第七章…………参考资料前言8月16日到8月27日,资源勘查工程2011级奔赴峨眉山地区进行第一次地质实习。
在完成了基本任务之后,就开始了各种为第二份专题报告做准备的工作。
其中第四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奔赴黄茅岗观察峨眉山地区火成岩,观察到了峨眉山典型的岩浆岩,也采集了相关的标本。
虽然我们在黄茅岗待的时间并不长,水平也很有限,但对于岩浆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收获是很大的。
第一章峨眉山岩浆岩概况峨眉山地区岩石类型多,特征典型。
岩浆岩可分为侵入岩与喷出岩两大类,侵入岩有峨眉山花岗岩及侵入其中的浅成岩——辉绿岩脉、闪长石、细晶岩脉等,喷出岩有峨眉山玄武岩。
距今八亿多年前由岩浆作用所形成的花岗岩是峨眉山所出露的最古老岩石,被命名为峨眉山花岗岩;峨眉山玄武岩分布面积广,类型多样,特征清楚,最早被研究,可与印度德干高原玄武岩媲美,堪称一绝。
二叠纪是全球大火成岩省的高峰期之一,峨眉山玄武岩是全球二叠纪三个大陆溢流火山岩省之一,近年来发现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具有原始岩浆特点的苦橄岩,为峨眉山玄武岩石地幔柱成因提供了有力证据。
还有地质学家研究其对当时环境和生物的影响,认为峨眉山玄武岩岩浆喷溢引起了巨大的环境灾难,从而毁灭了全球超过90%的海洋生物以及70%的陆地物种,以上研究极大地提高了目前对大规模火山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认识。
第二章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地区玄武岩出露范围北起桂花场以北二道坪,南至大为,东抵沙湾,西达苦蒿坪,面积约200km2,厚度227—400m。
以万佛顶为主峰的峨眉山就是有玄武岩构成,并形成单面山的构造坡。
龙门洞轻、清音水电站剖面实测厚度258m。
峨眉山地区玄武岩岩性特征:SiO2Fe2O3含量高,MgO含量低,其矿物成分主要为基性斜长石、普通辉石,杏仁状构造及柱状节理发育。
因为玄武质岩浆直接来源于上地幔,并可产于多种构造环境中,所以研究玄武岩对于反演地幔物质成分、分析构造环境和地球的深部动力学均具有重大意义。
玄武质岩浆的形成:简单的说就是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而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主要是由温度的升高、压力的降低、挥发组分的加入等因素引起的。
不同构造部位诱发源岩熔融因素的差异: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减压熔融俯冲带——下插板块升温,引起熔融俯冲带——下插板块脱水,引起上部地幔楔部分熔融—挥发组分的加入。
形似“趣多多”的玄武岩的杏仁状构造峨眉山地区的杏仁状玄武岩岩性特征:杏仁体含量约为12%,最高达30%—35%,形状多样,以圆形、椭圆形为主,大小不一,其成分以石英、方解石、绿泥石、蛋白石居多。
玄武岩成分差异的影响因素:1)源区的物质成分—地幔成分的不均一性,如饱满型地幔、交代富集型地幔、亏损型地幔。
2)部分熔融程度—如拉斑玄武岩是地幔橄榄岩20-30%部分熔融的产物;碱性玄武岩是地幔橄榄岩<15%部分熔融的产物。
3)源区流体的成分—如CO2使岩浆中的碱度增加。
4)源区的部分熔融条件—如低压下形成拉斑玄武岩,高压下形成碱性玄武岩。
以上我们了解了玄武岩的成因和其成分差异的原因。
那么峨眉山地区的玄武岩呢?峨眉山地区的玄武岩成因:从富集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经10—15%的部分熔融形成的原始母岩浆,随后发生橄榄石和辉石的分异结晶作用形成的;经地幔交代作用富集的地幔底辟上升,部分熔融产生临界面岩浆——橄榄玄武岩浆,分异演化成一系列岩石类型,以粗面岩—正长岩为演化终点。
玄武岩的柱状节理柱状节理的成因:在熔岩散热的过程中,其表面常形成无数冷凝收缩中心。
如果岩石结构均匀,这些收缩中心将呈均匀而等距离排列,并在垂直与联结收缩中心的直线方向处,因张力作用而裂开,其裂块横切面多呈六边形。
随着熔岩由表层向内部进一步冷凝,六边形裂块最终会将整个熔岩层变成一个个的六边柱,称为柱状节里。
第二章花岗岩主要组成矿物:长石、石英、云母主要特点:硬度好、抗风化、耐磨损、色彩丰富在本次地质实习中在黄茅岗观察到的花岗岩岩体特征:不等粒结构,斑状、似斑状结构;钾长石约占50%,酸性斜长石约占20%左右,石英约占25%—35%左右,白云母较少。
斑晶约占5%—10%,个体大小在0.5—5cm之间,以钾长石斑晶最多。
细晶岩脉见于峨眉山花岗岩岩体中,一般呈5—20cm宽的细脉状产出,有细晶花岗岩脉、钠正长细晶岩脉和石英正长细晶岩脉。
细晶花岗岩脉的特征:岩石浅绿色及灰白色,钠长石、更长石占30%,钾长石(微纹长石、微斜条纹长石)占35%,石英占30%,黑云母及绿泥石(次生)占5%。
钠正长石细晶岩脉的特征为:岩石浅灰色,自形钠长石占80%,自形钾长石(条纹长石、正长石)占10%—40%,他形粒状石英、黑云母占10%,少量黄铁矿、绢云母。
石英正长细晶岩脉的特征为:岩石呈浅灰白色,正长石占65%,钠长石少量,石英占30%,少量黄铁矿。
第三章辉绿岩峨眉山地区辉绿岩岩性特征:灰绿色或绿色,辉绿结构,基性斜长石占55%—75%,角闪石、辉石占20%,石英、云母少,普遍含磁铁矿约占10%,黄铁矿少数可达5%以上。
第五章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野外鉴定以下是结合本次实习经历和相关资料对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野外鉴定总结如下:1、石英石英是花岗岩类岩石的主要矿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呈它形粒状的晶体。
颜色从无色到烟灰色。
晶面呈玻璃光泽,但常见到的是断口面上的油脂光泽。
与钾长石、酸性斜长石、黑云母共生。
抗风化能力强,在岩石风化面上常呈现出明显的凸起。
与长石的区别在于无解理,看不到双晶,油脂光泽和无风化产物。
2、钾长石钾长石包括正长石、微斜长石、条纹长石、透长石等。
产于侵入岩中的主要是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在浅成岩和喷出岩中可以是透长石。
条纹长石是正长石或微斜长石与钠长石交生的产物,其中正长石或微斜长石多于钠长石。
颜色是鉴别钾长石的一个重要标志。
钾长石通常是肉红色的,但也有呈紫红色、白色、灰白色,甚至灰黑色。
钾长石在风化过程中颜色会发生改变,肉红色可变成灰白色,灰白色也可变为肉红色。
而且酸性斜长石也常呈肉红色。
因此,颜色不能作为钾长石鉴定时的特征性标志。
产于深成岩中的钾长石、微斜长石常呈它形粒状晶体。
当钾长石在斑状、似斑状岩石中构成斑晶时,常呈板状、板柱状自形的晶体。
野外鉴定长石时要特别注意双晶的观察。
当旋转标本,发现长石解理面上出现一半反光,一半不反光时,此即为卡斯巴双晶;当出现相间反光时即为聚片双晶。
钾长石常具卡斯巴双晶,而斜长石常具聚片双晶。
这才是区别钾长石和斜长石最重要的标志。
如果在大的钾长石晶体上,见有根须状的细脉,而且细脉的颜色又较浅,则为条纹长石。
钾长石风化时,常生成白色的土状高岭石。
3、斜长石斜长石广泛出现在各类岩浆岩中。
斜长石的种类和含量对于岩浆岩的分类和鉴定至关重要。
斜长石可呈不同的色调,一般基性斜长石颜色较深,为深灰色到灰白色;酸性斜长石颜色较浅,可呈灰白、肉红色。
基性斜长石由于遭受钠黝帘石化,其蚀变产物常带绿色色调;而酸性斜长石易绢云母化,其风化产物多呈灰白色。
在基性浅成岩或喷出岩(如辉绿岩、玄武岩)中,由于斜长石颜色较深且结晶细小,因此很难辩认。
这时,可采集半风化的标本观察,由于斜长石风化后颜色变浅,而与暗色矿物易于区别。
聚片双晶是斜长石的重要鉴定标志。
将标本向不同方向旋转,直到用野外或放大镜看到晶面或解理面上出现一组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直线或折线,这就是双晶纹。
一般情况下,酸性斜长石双晶纹密集且平直,而基性斜长石的双晶纹较稀且不够平直。
4、普通角闪石普通角闪石是闪长岩、正长岩中常出现的矿物,也常出现在花岗岩中。
普通角闪石多呈黑色、暗绿色,有时为褐色。
在侵入岩中的角闪石多呈长柱状晶体,但在某些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中,角闪石的一向伸长的结晶习性并不显著。
角闪石在解理、光泽、硬度上与辉石相近,因此易与辉石混淆。
野外鉴定时可根据解理夹角相区分。
具体做法是:在照射光下看到一组反光良好的阶梯状反光面(解理面),然后在眼睛的注视下转动标本,直到观察到第二组反光面,其旋转角度就是解理夹角。
估计这个角度,若近90度,即为辉石;若为较明显的锐角或钝角,则为角闪石。
另外,普通角闪石常与石英、钾长石、黑云母共生;而辉石则常与橄榄石、基性斜长石共生。
在花岗岩中,普通角闪石与黑云母有时也会混淆,其区别在于,角闪石硬度大于小刀,用小刀刻划只能得到碎屑状颗粒,解理面上为玻璃光泽;而黑云母硬度小于小刀,用小刀可挑成薄片,解理面具珍珠光泽。
另外,遭受风化后的角闪石常具绿色色调,而黑云母风化后常具褐色色调。
5、辉石辉石为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中最主要的矿物,另外在安山岩中常以斑晶出现。
大多数辉石呈绿黑色,少量辉石呈灰绿色(如透辉石)。
产于侵入岩中的辉石一般呈等轴的粒状。
辉石具两组近于垂直的解理,常构成不整齐的阶梯状断口。
辉石最常见的次生变化是蛇纹石化和纤闪石化。
蛇纹石交代辉石常形成具丝绢光泽的“绢石"。
6、橄榄石橄榄石是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中常见的矿物,其含量是这两类岩石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新鲜的橄榄石是砂糖状晶体,呈橄榄绿色或黄绿色,一般为油脂光泽,贝壳状断口,不具解理,因此较易与辉石区别。
侵入岩的橄榄石常蚀变为蛇纹石和滑石,由橄榄石蚀变的蛇纹石常呈黑绿色、黑色,具油脂光泽,并常可见由细粒磁铁矿组成的网状细脉。
喷出岩(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常蚀变成褐红色的具橄榄石假象的伊丁石。
橄榄石是抗风化能力很弱的矿物,地表露头上很难见到新鲜的橄榄石。
7、黑云母黑云母主要出现在酸性的岩石中,新鲜的黑云母呈黑色或黑褐色,风化后褪色,常呈金黄色,解理极完全,常呈片状,在手标本中常可见到与晶体大小一致的平整的反光面,并可见珍珠光泽,硬度小于小刀。
根据以上特征,不难将它与普通角闪石、辉石相区分。
第六章心得体会在的知我们能自己根据我们的专题需要来跑野外时,我的内心是十分激动的。
在全班整体的实习活动一结束的当晚我们就订好了峨眉山地区玄武岩这一专题,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准备好干粮朝黄茅岗进发。
说实话我们一路上没少走弯路,一群人由于不知道具体路线,近中午11点还是没到达目的地,无法到达上次老师带我们去的河边。
烈日炎炎,对于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又加深了理解。
最后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在黄茅岗地区找到一河,在河边我们观察起各类岩浆岩来,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收获并不小。
这时候我们之前所学到的野外方面的知识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来。
我们各自分散开来,在河边拍照、采集标本,也就一些可疑点相互讨论。
这次我们自己跑野外,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学到的绝对不仅仅是相关的知识,收获的是毅力、合作、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