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心理学》+大纲2020doc

合集下载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评估与反馈
研究如何通过评估和反馈来促 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临床心理学
心理治疗
研究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析等。
心理咨询
研究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各种心理障碍的成因、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理评估
研究如何对个体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以制 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调查法优点
调查法可以快速地收集大量数据,并且可以对不同被试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普 遍的结论。同时,调查法还可以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进行调查,具有广泛的适 用性。
05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好状态, 包括积极情绪、自我认知、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保 持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领导力
组织文化
研究领导者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以提 高领导效果。
研究组织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革,以促 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03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过程
感知
感知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 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体验和认识。
思维
思维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 行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
•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01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它探讨人类如何感知、思考、情感和行 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
成人发展
成人发展是指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过 程,包括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人 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心理学考试资料

心理学考试资料

公共课心理学考试复习提纲、题型及分数分布:考试大纲:第一章导论1、概念: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用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填空、判断、选择):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最终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人的心理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活动、意志活动;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智力、人格)。

行为是对情境的反应;行为反应的三种基本形式:内在生理性反应、外在躯体性运动、反应形式是人的言语活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或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大脑是心理的最重要的器官);心理的产生是脑的反射。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生活中,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反射,第二信号系统反射的例子。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心理现象的观念性;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心理反映的能动性(人对外部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人要求认识客观现实的本质与规律;能维持与调节目的性的活动);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

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认为心理的元素主要有感觉、意象、感情三类。

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精神分析学派创立者:弗洛伊德。

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道德性。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刺激变量、个体变量、反应变量。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临床心理学课程大纲

临床心理学课程大纲

临床心理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认知和评估能力,以及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与干预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临床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为将来从事心理健康相关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临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2. 理解心理疾病的分类与评估方法;3. 学会运用临床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 培养心理健康的促进与干预的能力;5. 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与疾病的社会、伦理和文化意义的认知。

三、课程内容1. 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的发展与临床心理学的定位-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职业道德2. 心理疾病分类与评估- 心理疾病分类系统与流行病学- 临床评估与诊断工具- 心理测试与量表的应用3. 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 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 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 个体心理治疗与群体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策略与技巧4. 心理健康促进与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 应对压力与情绪管理- 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支持- 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践案例5. 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临床咨询与辅导- 医患沟通与病人合作关系- 应用心理学在医疗环境中的介入- 心理学在疾病预防与康复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授课:教师通过讲授基本理论和实践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讨论: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实际操作,加强实际技能的培养。

4. 案例分析:通过对真实或虚构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网络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相关的在线资源和工具,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与平台。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参与讨论活动、小组作业等所体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共心理学教案》课件

《公共心理学教案》课件

《公共心理学教案》课件一、引言1. 教案目标:使学生对心理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教学内容: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二、认知心理学1. 教案目标:使学生了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认知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心理学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认知心理学。

3. 教学内容:认知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记忆、思维、注意力、语言等认知过程。

三、发展心理学1. 教案目标:使学生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

3. 教学内容: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四、人格心理学1. 教案目标:使学生了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人格类型的划分和人格评估技巧。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心理测试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人格特点。

3. 教学内容:人格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人格类型理论、人格评估技巧。

五、社会心理学1. 教案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社会心理现象的规律。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社会现象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应用。

3. 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态度、群体心理、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现象。

3.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4. 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社会知觉、人际关系、群体心理、应用领域等。

四、心理测量学1. 教案目标:使学生了解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掌握心理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测量学。

3. 教学内容: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学的方法、心理测量工具、常模、标准分数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类型:公共课课程编码:适用范围:总学时数:48 学分数: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制定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中心修订日期: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院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学通识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课程,幸福而又成功的人生需要先进人生理念的思想洗礼、科学知识的接纳吸收、决策方略的学习操练、经典案例的借鉴思考,这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使命。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

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能力。

具体地说:第一,引导大学生熟悉、把握健康心理的标准,正确认识自我心理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自觉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并以积极、乐观、自信、创新、宽容、向善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中;第二,引导大学生学会从交往对象的言行正确把握交往对象的心理,并从把握自我的心理期求中理解、尊重和保护对方的心理期求,以培养创造团结、友善、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氛围的能力,为未来成就事业奠定基础。

对主讲教师来说,必须通晓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技术体系,具有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教学风格稳健而又不失幽默风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而又注重师生互动。

对学生而言,全程听讲,认真记录,才可以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的理论技术;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更能够体验应用心理学课程的专业魅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普通心理学,它以研究和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注的心理问题为主要任务,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必须不时地对大学生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在掌握丰富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的理论探讨,并认真组织备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000033 开课学期:3-春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师范方向学时:28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教育心理学》是师范方向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该课程对于学生正确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和历史,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阐明学生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及规律,探索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外部因素。

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与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进行课程和内容的教学设计,知晓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自己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为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以科学精神为指导,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构建传授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原理,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价值和机制,把握教育教学心理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规范的学习以及教学的设计及其成效的考核与评估的基本内容、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培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建议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可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并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有关理论进行讨论、质疑。

这样,既可保证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问题,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既可以个体独立进行,但最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相互的提高和培养合作的精神。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所观摩课程的优劣。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大纲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大纲

《教育心理学》公共课大纲总评价目标及其说明一、总体的评价目标1.能初步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2.能准确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

3.能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提出解决方案。

二、评价目标的说明1.“了解”是指考生通过学习应知道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理解”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把握基本规律,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能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与教师成长【评价目标】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发展历程。

3.了解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教师成长的历程。

4.理解教师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途径。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学生与学习心理2.教师与教学心理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描述与测量2.解释与说明3.预测与控制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 初创时期2. 发展时期3. 成熟时期4. 完善时期第二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教师的心理特征1.教师的信念系统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3.教师的个性特征二、教师成长的历程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三、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1.课时计划的差异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四、教师成长的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第二章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评价目标]1.了解心理发展、自我同一性、学习准备和关键期等基本概念,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理解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自我意识及其发展历程,认知方式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901003)2.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3.总课时:444.总学分:2.55.开课时间:第四学期6.适用专业:师范生7.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二、课程简介《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学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为学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在中小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1.教学目的: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教学要求: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

第二,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对教学内容不做过细要求,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长,让学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3.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观影、自学、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五、课外作业自学作业2次、复习作业1次、观影报告1次、团体心理辅导报告1次六、课程考核1.考试方式:课堂提问和讨论、检查课堂笔记、作业、观影笔记、章节重难点考核、开卷笔试等考核方式.2.考试次数:共9次,其中平时考核5次,阶段考核3次,结课考核1次。

公共心理学课程大纲或考试大纲

公共心理学课程大纲或考试大纲

公共心理学课程大纲或考试大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程适应专业:师范类专业总学时:54,总学分:3课程简介:心理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也称为公共心理学课程。

它是培养合格教师、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标志性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教育学、学科教学及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系列课程的基础性课程,承担着培养职前教师的心理学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任。

根据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突出教育性、师范性和创新性,并结合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特点,以“学以致用”为基本原则,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培养高素质的师范型人才。

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具有抽象性,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有关知识都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本课程的教学将以理论讲授与实践性体验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并着重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理论讲授方面,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有关知识以图文并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

在社会实践性体验方面,将利用现有的实验、实习条件引导学生接触实践,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心理学教学组织形式主要通过将传统的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心理实验、心理测量、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研究指导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并辅之以网络教学,力求加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课程总学时:54学时授课教材:心理学(第2版),姚本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该教材是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材”。

内容前沿,体系更完整,结构更合理,形式更新颖,充分反映了高等院校公共课教材近年来表现出的新、宽、实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书目(书目名称、著<编>者,出版社,出版日期)1.张述祖、沈德立.基础心理学.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2.叶奕乾.心理学(修订二版).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6月3.莫雷.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4.格里格〃津巴多.王垒,王甦等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0月5.莫顿〃亨特.李斯译.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2002年01月6.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7.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8.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06月9.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10.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1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09月12.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01月1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师大出版社, 2007年04月二、课程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系统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能够比较深入了解心理学各种理论,在此基础上,掌握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学科的知识;二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厚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具有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分析和解决自己、他人和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学生自身心理发展,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有填答案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有填答案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有填答案第一章导论第1、2节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对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

对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对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

错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

错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对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

对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

对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

错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

错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

错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

错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

错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对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

对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B、1789C、1689D、1979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心理活动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A、注意B、感知C、思维D、想象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A、需要B、兴趣C、性格D、动机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是人们在(A)上的差异。

公共心理学教案

公共心理学教案

公共心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了解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高心理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心理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心理学基本概念:心理、行为、心理现象、心理科学等。

2.心理学研究对象:认知、情感、意志、人格、心理健康等。

3.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等。

4.心理学学科体系: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

5.心理学在各领域的应用:教育、医疗、企业管理、心理咨询等。

6.心理学热点问题: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压力管理、职业规划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心理学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心理学学科体系及各领域的应用。

(3)心理学热点问题及解决策略。

2.教学难点:(1)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2)心理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心理学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

2.案例分析法:分析心理学在各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心理学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实验法:开展心理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心理学研究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5.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心理学知识的应用。

《心理学》课程标准

《心理学》课程标准

《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心理学课程代码:020403课程类型:公共课学时/学分:66/4.5适用专业:美术教育专业修订时间:2012年3月5日课程负责人:郑军课标审批人:李秀梅课程团队:姜晓燕、陈瑶、王学坚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心理学》课程是师范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是教育学等课程的先修课程,基于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突出实践性、应用性,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统一,培养其组织和实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从教能力。

教师通过教学、观摩、见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熟知小学儿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小学儿童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掌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小学儿童、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提高自我心理品质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2.课程设计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基础为主线,以学生已有的日常心理学知识为基础,以学生已有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背景,从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出发,关注与小学教育教学的联系,强化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服务今后教育教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儿童心理现象,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科学的基础。

课程目标设定为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既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理解、掌握并会结合实际科学解释和应用心理学中的主要术语、概念、观点和基本原理,又能在学习中通过谈话、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形式,科学地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了解并解释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具备教育反思的基本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心理学的兴趣,增强对专业的情感,对儿童的了解与热爱,逐步形成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本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小学儿童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以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用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的能力;以应用为目标,学生学习从教育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始探索和学习心理理论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2020心理学考研大纲全文(312)

2020心理学考研大纲全文(312)

2020心理学考研(统考312)大纲考试科目:心理学导论100分,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7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70分, 实验心理学60分,总分为300分。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综合题等4种题型。

I .考试性质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录取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n.考查目标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心理学导论约100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实验心理学约60分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IV.考查内容心理学导论【考查目标】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自我意识发展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3.道德发展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生理发育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二)认知发展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三)自我发展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四)社会性发展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2.反社会行为(五)情绪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2.常见情绪困扰八、成年期心理发展(一)成年期发展任务理论(二)认知发展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三)人格发展I.自我发展理论3.稳定性与可变性(四)临终心理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二、学习与心理发展(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1.学习的含义2.学习的作用(二)学习的分类1.学习水平分类2.学习性质分类3.学习结果分类(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三、学习理论(一)学习的联结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3.社会学习理论(二)学习的认知理论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三)学习的建构理论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四)学习的人本理论1.罗杰斯的学习观与教学观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四、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类型1.学习动机的含义2.学习动机的类型(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2.学习动机的激发五、知识的学习(一)知识的表征与类型1.知识的表征2.知识的类型(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理解与保持2.错误概念的转变(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3.心智技能的形成4.认知策略的学习5.动作技能的学习(四)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的类型2.学习迁移的理论3.学习迁移的促进实验心理学【考查目标】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心理学》课程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行为和心理过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

2、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

3、分析人类心理现象和行为,包括认知、情感、动机、人际关系等方面。

4、理解心理学在日常生活、教育、工作等领域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综合素养。

三、课程内容1、心理学导论:介绍心理学的定义、历史、研究范围和方法。

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介绍神经元、大脑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3、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情感、动机和情绪,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和情感调节等。

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和社会行为,包括人格理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等。

6、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包括胎儿期到老年的心理发展。

7、心理病理学:介绍心理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

8、心理学应用:介绍心理学在教育、工作、咨询等领域的应用。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总计36学时,分为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

理论授课部分每周安排两次,每次2学时;实践操作部分每周安排一次,每次2学时。

具体安排如下:1、心理学导论(4学时)2、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4学时)3、认知心理学(6学时)4、情感与动机心理学(6学时)5、人格与社会心理学(6学时)6、发展心理学(4学时)7、心理病理学(4学时)8、心理学应用(4学时)五、考核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个部分。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讨论、阅读论文和完成课后习题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具体考核标准如下:1、平时作业: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表现和阅读论文质量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教学大纲1.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心理学(Psychology)2.课程类别: 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他3.课程性质: 必修课☐选修课4.课程总学时:34总学分:25.适用专业:全校师范类专业(不包括教育系)6.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一、课程简介《心理学》是全校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基础理论课。

课程内容以普通心理学为主,简要介绍普通心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与原理,是高度简化了的普通心理学。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心理学的体系框架,形成学科思维,为后续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要正确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听课和认真思考,在教师精心的组织下,综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理解学科概念和理论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整体系统学习,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正确认识心理学学科性质;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和问题意识,形成正确心理观;树立正确世界观,积极主动参与生活与学习。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心理学的对象,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体系、任务和性质,树立科学的心理观。

教学重点:科学心理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教学难点:科学心理观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时数:3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概况一、心理学的对象二、心理学的任务和性质三、心理学的体系四、心理学的发展第二节科学的心理观一、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二、心理是脑的机能三、心理受客观现实制约四、心理具有主观性五、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和发展的第三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三、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四、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第四节高师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将来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二、有助于将来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思想工作的效果三、有助于将来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教育科研四、有助于将来运用心理学原理促进自身发展五、有助于将来运用心理学提高现时的社会适应能力思考题: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2.如何正确理解心理科学的任务?3.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4.科学的心理学包括哪些主要内涵?5.你能说出当前几种主要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吗?第二章注意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注意的概念和规律,掌握注意的品质指标,体会注意规律的运用。

教学重点:注意的品质教学难点:注意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注意的概念二、注意的种类三、注意的品质第二节注意的一般规律性一、注意的功能二、注意发生的心理机制三、影响注意引起或保持的因素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五、青少年注意的特点第三节注意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注意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注意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三、注意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举例思考题:1.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教学中怎样运用无意注意?2.什么是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是什么?4.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活动?第三章感知觉教学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感、知觉的含义、种类及其生理机制,并能利用这些概念来解释生活实例;在掌握理解感、知觉规律的基础上能把它们应用到教学中去;能正确理解观察力及其重要意义,掌握培养观察力的正确方法。

教学重点:感知觉种类及生理机制教学难点:掌握感知规律并能与实际教学相联系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感知觉概述一、感知觉的概念二、水平及其种类第二节感知觉的一般规律一、感受性及其变化二、影响某些复杂知觉的因素三、知觉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四、青少年感知觉的特点第三节感知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感知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感知规律在自我教育中运用三、感知规律在教育中运用举例思考题:1.如何划分感知觉的水平?2.在教学中如何运用感知觉的规律?3.以感知规律为依据对自己经历的一节课加以分析评价?第四章记忆教学基本要求:理解记忆的概念、种类、记忆过程的规律及记忆系统的信息加工理论,掌握培养中学生记忆的策略。

教学重点:记忆的过程;记忆系统教学难点: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记忆的概念二、记忆的种类三、记忆的基本过程第二节记忆的一般规律性一、人类的遗忘二、影响识记的因素三、影响保持的因素四、影响回忆的因素五、青少年记忆的特点第三节记忆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记忆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记忆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思考题:1.什么叫记忆?它有哪些种类?2.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记忆过程三个阶段(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何为识记?识记有哪些种类?影响识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影响保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5.回忆包含哪两种主要形式?影响回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第五章思维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思维和想象的概念,掌握思维的种类和思维过程,了解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思维和想象的概念;影响问题解决的思维因素教学难点:问题解决中思维活动的规律性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二、思维的种类三、思维的特殊形式——想象四、思维的心智操作五、思维的品质第二节思维的一般规律性一、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阶段二、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三、影响问题解决思维的心理因素四、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思维特点五、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第三节思维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思维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思维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三、思维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举例思考题:1.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些种类?2.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哪些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影响问题解决的思维因素主要有哪些?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点?学校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第六章情感教学目标: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关系,了解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情绪的调节,掌握情感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情绪的外部表现教学难点:情感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教学时数: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情感的概述一、情感的概念二、情感的种类三、情绪状态第二节情感的一般规律性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二、情感功能三、情绪发生的心理机制四、青少年情感的特点第三节情感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情感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情感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思考题: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情绪情感与认识有什么关系?3.情绪情感有什么功能?4.表情分哪几种?5.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是什么?第七章意志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意志的概念,掌握意志与认知、情感、动机等心理现象的关系;准确把握意志行动及其心理过程,掌握意志品质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意志的概念;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教学难点:意志的品质教学时数:2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意志的概述一、意志的概念二、“意志自由”问题三、意志的社会历史性第二节意志的一般规律性一、意志和认识二、意志和情绪情感三、意志和动机四、意志行动的过程五、意志的品质六、青少年意志的特点第三节意志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意志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意志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三、意志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举例思考题:1.什么是意志?意志和人的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有什么关系?2.意志行动可分为哪些阶段?3.意志的品质包括哪些方面?4.如何利用意志的有关规律培养和调动青少年的意志以促进学习?第八章气质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并掌握气质的概念及特征,了解气质学说,掌握气质类型及其行为表现,明确气质在教育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气质的概念及特征,气质类型及其行为表现教学难点:气质与教育教学时数: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气质的概述一、气质的概念及特点二、气质的心理特征三、气质的类型第二节气质的一般规律性一、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与气质的对应关系二、气质是天赋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三、气质对性格和能力的影响四、青少年气质的特点第三节气质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气质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气质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三、气质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举例思考题:1.什么是气质?生活概念的“气质”和科学概念的“气质”有何区别?2.典型气质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各种典型气质类型的表现是什么?3.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及对学习的影响。

4.怎样理解“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第九章性格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并掌握性格的概念、结构和性格的类型划分;理解性格的动态特征,了解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能运用有关性格的心理学原理对学生进行良好性格培养。

教学重点:性格的概念及其结构与特征教学难点:不同的性格理论;性格的培养教学时数: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内容:第一节性格的概述一、性格的概念二、性格的结构三、性格的类型第二节性格的一般规律性一、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二、性格形成的微观机制三、性格的动态特征四、青少年性格的特点第三节性格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性格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性格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三、性格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举例思考题:1.什么是性格?性格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2.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利用性格规律对学生进行培养。

第十章能力教学基本要求:理解能力的概念,了解能力的分类和结构,掌握能力个别差异及其培养,学会能力规律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力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力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教学时数:3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能力概述一、能力的概念二、能力的种类三、智力的结构第二节能力的一般规律性一、能力的个别差异二、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三、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四、智力和知识的关系五、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六、青少年能力的特点第三节能力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一、能力规律在教书育人中的运用二、能力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运用三、能力规律在教育中的运用举例思考题:1.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那些方面?2.简述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

3.智力和知识有何关系?4.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怎样?5.联系实际谈谈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那些?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一)本课程以讲授法为主,综合运用谈话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二)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育实践与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充分运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程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