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合集下载

大米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大米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大米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大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粮食来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米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稳定收入,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品。

本文将分析大米产业的现状,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大米产业的现状首先,大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全球稻米产量约为750亿公斤,其中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三个最大的生产国。

大米不仅是这些国家的主要粮食来源,还被广泛出口到世界各地。

其次,大米供应链的改进和技术进步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种植技术的改进、高效育种以及灌溉和农药使用的提高,显著提高了大米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新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也使整个种植和收割过程更加高效和节约成本。

此外,大米加工技术的进步也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稻米为原料的副产品如米糠、米糠油等也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加工过程中的糠层和胚芽的处理也有助于提高大米的品质和贮存寿命。

未来趋势分析未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者对营养和食品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加,大米产业将面临一些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人口增长将推动对大米的需求增加。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亿人,这将导致对粮食的需求大幅增加。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米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并为世界各地消费者提供稳定的食品供应。

其次,大米产业将受益于科技的进步。

新的育种技术和遗传改良方法将推动大米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在减少土地和水资源使用的同时,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将为大米种植过程中的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指导,提高农民的决策能力和产出。

此外,环境可持续性将成为大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稻种植对水资源的需求较高,传统种植方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因此,探索更加可持续的种植方法将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包括节水灌溉系统的应用、有机肥料的使用以及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广。

粮油产业发展趋势

粮油产业发展趋势

粮油产业发展趋势粮油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活福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油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粮油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入手,探讨粮油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我国粮油产业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粮油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种植技术的提高,农机化水平的提升,都为粮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国的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粮食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然而,我国粮油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粮食生产和加工环节存在缺陷。

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粮食资源,但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足,粮食产量和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同时,我国粮食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粮食加工率偏低,粮食产品供给不足。

2.粮油储备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粮食储备主要通过层层储备系统实现,但这种方式在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层层储备体系容易导致信息传递滞后,从而影响粮食储备的及时性;另一方面,由于层层储备体系的成本较高,容易造成资金浪费。

3.粮油产业链不完整。

我国粮油产业链从种植、生产到消费环节缺乏有效的衔接。

不同环节间信息交流不畅,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以上问题与我国粮油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国际接轨程度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和推动粮油产业的发展。

二、粮油产业发展的趋势面临上述问题和挑战,我国粮油产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趋势。

1.科技创新成为促进粮油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粮油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转化,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推动粮食加工技术革新,将成为粮油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粮食安全和质量成为核心关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质量和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未来粮油产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粮食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加强耕地质量的保护,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国内外DDGS现状与行情

国内外DDGS现状与行情

国内外DDGS现状与行情我国DDGS的市场需求和发展从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国玉米DDGS总量中的大约75%将用于饲料,15%左右用于口粮或食品加工,大约10%用于玉米DDGS 工业。

这就要求对于不同用途玉米DDGS改善品质的内涵进行研究,比如,用于饲料要着眼于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改善肉、禽、蛋、奶的质量;用于玉米DDGS工业的则应增加玉米DDGS油或淀粉等产出比例,借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用于加工膨化食品的则应选用硬粒型的品种等。

并从选育品种开始,制定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世界玉米DDGS年贸易量在6000万吨-7000万吨,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法国、阿根廷和泰国等,主要进口国与地区为日本、独联体国家、西班牙、英国、韩国及我国台湾省等。

我国在1991年-1994年间为玉米DDGS出口国,平均年出口玉米DDGS820万吨。

1995年只出口玉米DDGS11万吨,而进口却高达518万吨,这一年净进口玉米DDGS507万吨,使我国由玉米DDGS出口国变为纯进口国,在世界市场上美国玉米DDGS出口量占71.9%的份额,始终垄断着国际玉米DDGS市场,出口量1993年为5373万吨,1994年为4128万吨,1995年为5080万吨,1996年为5207万吨。

世界ddgs工业产出量的增大世界玉米DDGS生产中提高单产的主要措施是培育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杂交种,尤其是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应大力推广杂交种,加速杂交种的更新换代。

在玉米DDGS生产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是改进化肥的理化特性,发展各种类型的复合肥料、速效肥料、缓效肥料、浓缩肥料和胶衣肥料等。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努力增加化肥的用量并实现科学合理的施肥。

在80%的雨养玉米DDGS种植地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保证玉米DDGS高产稳产。

今后5-10年间,世界玉米DDGS生产总的发展趋势是种植面积会稳定在现有水平或是略有增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管理手段,大力提高单产水平;世界玉米DDGS的总产量将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可以满足世界人口增长、畜牧业大发展和玉米DDGS工业兴起之需要。

发达国家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农产品食品加工业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而 的发展趋势 , 这也表明农产品加工业 的科技含量也越来 化程度很 高 ,不仅使加工企业 的生产效 率大大提高 , 且保 证了产 品质量稳定 、 统一 、 可靠和产 品标准化 、 系列 越高 。 从全球范 围来看 , 安全 、 绿色 、 休 闲成 为人们消 费的 化 。发达国家食 品加 工机械 一般具 有动 力 、 燃料及水消
\ \ 5 外 合 作
Z o n a h e b a n k u a i
因 耗 少的优点 。食品加工 的原料 利用率高 , 如 美国能利用 括信息和通讯技术 的快速发展 以及生物技术 的进步 。 此 , 建立全球 陛的零售 网络和链 条势在必行 。充分利 用 废弃 的柑橘榨取 3 2 %的食 用油和 4 4 %的蛋 白质 ; 从 橘子
发 达国家食 品加工业 已经成 为重要 的制造业和 出 口创汇产业 ,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发达国家 由于
所以其增值程度也高一些。 大豆还可进 一步精深加工 出 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始早 、 程度高 、 科学技术进步快 , 因而
大豆磷 脂 ,其 市场 价格及 市场前景 非常 看好 。若 年产 食品工业发展起步早 、 水 平高 , 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 1 0 0 吨粉磷脂 , 可创产值 5 0 0 万元 。在 国际 上 , 玉米可被
的很多企业是一些跨 国企业 。如荷兰著名的 C S M 公 司 了高层次的战略选择与实施方面 的较量。 企业在 前瞻 力 是一家跨国公 司 ,专业 生产和销 售食 品配料 和粮 食 , 业 和判断方面有着很 大优势 ; 企 业的产品优势。发达 国家
务涉足全球 1 0 0 多个国家 。 其子公 司普克公 司是世界上 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规模较 大 , 所 以他们拥 有品种繁 最大 、 最 有经验 的乳 酸盐生产 商 , 普拉克公 司 的工厂 分 多的产品系列 。 一方面 , 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大 , 技术力量 布在 巴西 、 西班牙和 荷兰 , 同时它具 有一个遍及全球 的 雄厚 , 产品的开发 、 生产都非常稳 定 , 质量可 靠 , 成本较 销售网络。再如 , 乳业 第一巨人法国的达能公司其年销 低 , 他们有着较强的竞争 优势 。 另一方面 , 这些企业都 拥

玉米全球产业发展现状

玉米全球产业发展现状

玉米全球产业发展现状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全球产业发展现状受
到了广泛关注。

从种植、生产到消费,玉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扮
演着重要角色。

首先,从种植角度来看,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作物
之一。

全球各地的农民都种植玉米,其中美国、中国、巴西、阿根
廷和印度是最大的玉米生产国。

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品种的引进,使得玉米产量不断增加。

其次,从生产角度来看,玉米的加工和生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
产业链。

玉米加工产品包括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饲料、玉米酒
精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在食品、饲料、能源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再者,从消费角度来看,玉米及其加工产品是人类重要的食物
和饲料来源。

玉米制品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消费,而且随着人们对
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重视,对玉米及其加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此外,玉米产业还受到国际市场、政策法规、气候变化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

国际市场的波动、各国的贸易政策以及气候变化对玉米的产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总的来说,玉米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从种植到生产再到消费,都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然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市场波动等。

因此,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食 供 求 变化 引起 粮 食 价 格 波 动 ,对 中 国粮 食 产 品 贸 易产 生 重 要 影 响 ,进 而 影 响 中 国粮 食 供 求状 况 以 及 国 内相 关 粮 食 产 品 的价 格 , 最终 影 响 中 国粮 食 生 产 和 消 费行 为 。 因此 ,研 究 目前世 界 粮食 产 业 发展 现 状 以 及 各 主 产 国的 产 业 支 持 政 策 , 分 析 世 界 粮 食 供 求 形 势 及 未来 变化 趋 势 ,探 寻 其 变动 对 中 国粮 食 产 品 生 产 、 消 费、 贸 易 、价 格 等 方 面 的 影 响 ,从 而制 定 合 理 的 粮 食 产 业 发 展 政 策 ,对 保 障 国 家粮 食 安 全 具有 重要 意 义 。
16 年 增 长 22倍 、21 和 33倍 ,年 均 增 长 率分 91 . .倍 . 别为 24 . %、23 . %和 30 . %;分 别 比 19 年增 长 3 . 91 75 %、 2. 27 %和 7 . . 年 均 增 长 率 分 别 为 16 、 1 72 % . % %和 29 . %。 由于各种 作物 产量 增长 速度 的差异 ,谷 物生产
关 键 词 :粮 食 产 业 :世 界 ;发展 趋 势
5 0年 来 ,世 界 农 业 取 得 了巨 大进 步 ,粮 食 产 业
发 生 很 大 变 化 。从 全 球 范 围看 ,2 0世 纪 6 0年 代 以 来 ,世界 谷 物 产量 和 消 费量 基 本保 持 稳 中有 升 态 势 , 产 量 持 续 上 升 .而 区域 结 构 逐 渐 发 生 变 化 ,消费 总 量 平 缓 增 长 ,工 业 用 粮 成 为 新 的增 长 点 。 同时 世 界
结 构 发 生 了 明显 变 化 ,玉 米 的相 对 份 额 明 显 上 升 ,

全球及中国稻谷发展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稻谷发展现状分析

全球及中国稻谷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稻谷现状近几年由于稻谷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所减弱,从2018年以来,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开始呈现下降的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694千公顷,同比下降1.6%。

2020年由于世界粮食危机逐渐显现,中国政府提出要严守耕地红线,使得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上升至30080千公顷。

随着中国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稻谷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稻谷总产量基本没有太大幅度的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稻谷产量21186万吨,同比上升1.1%;2019年我国稻谷单产7043公斤/公顷,同比下降0.2%。

随着未来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我国大米消费量将持续提高,稻谷产量将波动变化,向供求平衡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稻谷进出口现状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稻谷及大米进口量为294万吨,同比上升15.3%;2021年1-3月中国稻谷及大米进口数量为145万吨,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89万吨,同比增长158.3%。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稻谷及大米出口量逐渐上升,到2019年中国稻谷及大米出口量上升至275万吨。

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稻谷及大米出口量下降至230万吨,同比下降16.4%。

2021年1-2月中国稻谷及大米出口数量为41万吨,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23万吨,同比增长126.1%。

三、全球稻谷现状稻谷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

稻谷经砻谷机脱去颖壳后即可得到糙米。

糙米再经加工碾去皮层和胚,留下的胚乳,即为食用的大米。

从全球市场来看,2019-2020年度全球大米产量有所下降,据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4.98亿吨。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大米产国,2019年中国大米产量为14673万吨,占比29.8%;印度大米产量位居全球第二,2019年印度大米产量占比23.4%;此外,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越南、泰国都是重要的大米产国。

粮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粮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粮食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粮食产业则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该行业的支持力度。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国粮食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次调研团队前往多个省市进行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

二、调研内容1. 粮食生产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中国粮食生产总量已经达到1.3万亿斤左右,其中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作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同时,在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农业推进的背景下,各地也在积极探索新型种植模式和技术手段。

2. 粮食加工行业情况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方便、快捷的饮食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粮食加工行业成为当前市场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企业已经开始注重研发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粮食制品。

3. 粮食流通和销售情况粮食流通和销售环节是粮食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和物流配送技术的不断提升,线上线下渠道逐渐融合,消费者购买粮食产品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

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流通体系。

4. 粮食进出口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之一。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中国对于部分进口粮食仍然存在依赖性,并且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不稳定,对于中国粮食进出口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压力和挑战。

三、调研结论1. 粮食生产仍有发展空间尽管当前中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仍然存在着种植面积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各地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2. 粮食加工与品牌建设是未来重点随着消费者对于饮食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粮食加工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

同时,还应该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3. 粮食流通与销售需要更好的整合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地应该进一步整合粮食流通和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3-2023年中国粮食产业报告5篇

2023-2023年中国粮食产业报告5篇

2023-2023年中国粮食产业报告5篇第1篇示例:2023-2023年中国粮食产业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3年至2023年,中国粮食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报告将对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一、中国粮食产业发展现状1. 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粮食总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6亿吨,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政府对农业投入的增加。

2. 粮食生产结构不断优化: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粮食生产结构日益优化,粮食种植方式逐渐向合理化、标准化方向转变。

高产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出率和品质。

3. 粮食产业链不断完善:我国粮食产业链不断完善,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政府加大对产业链各环节的扶持力度,助推了粮食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粮食产业面临的挑战1.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但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粮食产量增速逐渐放缓,增加了粮食供给压力。

2. 农业劳动力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劳动力不断外流,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逐渐突显。

农业生产缺乏有效、稳定的劳动力保障,影响了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

3. 粮食产业结构亟待优化:我国粮食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农产品加工链条不完善等。

需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推动粮食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1. 规模化种植将成为主流:未来,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规模化种植将成为中国粮食产业的主流。

农业科技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2. 粮食产业企业加大技术投入:为了提高竞争力,粮食产业企业将加大对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投入。

粮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研究

粮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研究

粮油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研究综述:粮油产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着粮油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粮油产业的现状粮油产业是农业产业中最基础的一环,供养了世界各地的人口。

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食用油则是人们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球粮食和食用油的生产总量均保持稳定增长,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1. 供需矛盾加剧:人口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粮食和食用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2. 生产技术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粮油产业实现了高产、高效、安全的发展。

新技术的运用,如精准农业、机械化作业等,为粮油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3.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传统耕种方式向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4. 质量安全问题:粮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粮油产业的一个瓶颈。

近年来,各国政府和企业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了食品安全质量要求。

二、粮油产业的未来趋势1. 面临的挑战在未来发展中,粮油产业将面临以下几方面的挑战:(1) 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油作物的生长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如温度升高、降水不均等,其中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会增加,给粮油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2) 资源压力的加剧: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土地、水源等资源供给形势日益紧张,粮食和食用油产业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源压力。

(3) 食品安全隐患:粮油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食品安全隐患的解决是粮油产业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2. 发展趋势(1) 可持续发展:粮油产业将倾向于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应加强对有机肥、生物农药等可持续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粮油生产方式的转变。

(2) 科技创新:粮油产业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相关领域的融合。

玉米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玉米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玉米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它具有高产、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工业原料等方面。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玉米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一、全球玉米产量现状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玉米产量一直在稳定增长。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的数据,2019年全球玉米产量约为1.138亿吨,较2000年增长了约42%。

美国、中国、巴西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它们占据了全球玉米产量的近60%。

二、中国玉米产量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

根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9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到了2.522亿吨,较2000年增长了约58%。

然而,中国的玉米产量增长受到一些问题的限制,如土地资源短缺、种植面积减少等。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中国在种植技术、品种改良和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

三、全球玉米市场趋势全球玉米市场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玉米的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其次,玉米市场国际化程度加深。

玉米是一种国际贸易较为活跃的农产品,美国、巴西等主要出口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此外,全球玉米市场还受到气候变化和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玉米市场的影响是持续的。

四、中国玉米市场发展趋势中国玉米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玉米对食品和饲料市场需求增长快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作为食品和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次,高效玉米生产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增长和提质增效。

中国玉米种植者逐渐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种植管理和精细化生产模式,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此外,中国政府也在加大对玉米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了玉米产业的发展。

世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

世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

世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1. 引言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自古以来,农业的发展就与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农业资源和发展问题愈发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世界农业资源现状、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 世界农业资源现状2.1 土地资源全球土地资源总量约为1.4亿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约为1.2亿平方公里。

耕地分布不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耕地面积较大,而欧洲和北美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小。

2.2 水资源全球水资源总量约为1.3亿立方千米,其中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为0.3亿立方千米。

水资源分布同样不均,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而欧洲和北美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2.3 气候资源全球气候资源多样性较高,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然而,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不确定性。

2.4 生物资源全球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多种农作物、家畜和野生生物。

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3.1 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不断上升。

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各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3.2 资源约束土地、水资源和气候等农业资源日益紧张,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3.3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亟待转变。

3.4 农产品市场竞争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对农业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出更高要求。

3.5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4. 应对挑战的策略4.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农业管理改革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粮食安全。

4.2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

4.3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4.4 加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市场竞争能力。

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

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

粮⾷加⼯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2019-10-26近⼏年来,我国粮⾷加⼯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对延长粮⾷⽣产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粮⾷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深⼊分析,找出应对措施,促进粮⾷加⼯业的健康发展。

⼀、粮⾷加⼯业发展现状“⼗五”以来,我国粮⾷加⼯业持续发展,精深加⼯和综合利⽤⽔平进⼀步提⾼,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加⼯技术和装备⽔平快速上升,较好地满⾜⼈民⽣活⽔平提⾼的要求。

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深加⼯业发展迅速,主要产品产量⼤幅度增长⽟⽶是我国三⼤主要粮⾷作物中⼯业⽤途最⼴、产业链最长的品种,其深加⼯产品可⼴泛应⽤于⾷品、纺织、汽车、医药、材料、环保、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油价格的⼤幅度上涨,⽟⽶深加⼯产品的经济性凸显,⽟⽶深加⼯业发展迅速,成为粮⾷加⼯业中发展最快的⾏业之⼀。

2006年深加⼯消耗⽟⽶达到3589万吨,⽐2003年的1650万吨增加了1839万吨,累计增幅117.5%,年均增幅⾼达29.6%;深加⼯消耗⽟⽶占全国⽟⽶产量的⽐重为24.7%,⽐2003年的14.0%提⾼了10.7个百分点。

以淀粉糖、燃料⼄醇、多元醇为代表的⽟⽶深加⼯⼤幅度增长,2006年产量分别⽐2003年增长了20.3倍、1-3倍和1.2倍(表1)。

(⼆)⼤⾖油脂加⼯能⼒快速扩张,⾏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随着城乡居民⽣活⽔平提⾼对⾷⽤植物油和⾁禽蛋奶等畜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油、⾖粕消费快速增长,激发了各⽅⾯对⼤⾖油脂加⼯投资的热情。

根据国家粮⾷局的研究,2006年我国新建⼤⾖油脂加⼯项⽬累计形成1100万吨的加⼯能⼒(其中60%以上为外资项⽬),从⽽使我国⼤⾖油脂加⼯产能达到8400万吨,⽐2005年增长了14.9%。

同时,⼤⾖油脂加⼯业重组整合速度加快,特别是外资并购国内⼤⾖油脂加⼯企业数量创历史新⾼。

全球水稻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全球水稻现状分析报告范文

全球水稻现状分析报告范文概述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来源之一,水稻种植对许多国家的经济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全球水稻现状进行分析,包括种植面积、产量、贸易情况、消费趋势和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种植面积和产量据统计,全球水稻种植面积约为1.5亿公顷,占全球耕地面积的9%左右。

亚洲地区是全球主要的水稻种植地区,种植面积超过70%。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越南是全球五大水稻生产国。

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其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

全球水稻产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新品种的引进,全球水稻产量大幅提高。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水稻年产量稳定在7亿吨以上。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疾病和虫害等因素,一些国家的水稻产量受到了影响。

贸易情况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贸易品之一。

尽管许多国家都能自给自足,但国际水稻贸易仍然非常活跃。

泰国、越南、印度、美国和巴西是全球最大的水稻出口国。

同时,尼日利亚、孟加拉国、菲律宾、中国和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水稻进口国。

近年来,全球水稻贸易额稳步增长。

据统计,全球水稻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

中国和印尼是全球最大的水稻贸易国家,两国的需求量大大推动了贸易的增长。

消费趋势水稻是世界人口最多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稻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和种类的需求也在增长。

全球人均水稻消费量略有增加。

亚洲地区仍然是水稻消费最高的地区,占全球约90%的消费量。

不过,一些非亚洲地区的水稻消费也在稳步增长,尤其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地区。

未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水稻产量会继续增长。

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和产量。

然而,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仍然是全球水稻产量增长的主要挑战。

全球水稻贸易将继续保持活跃。

尽管一些国家努力实现自给自足,但国际贸易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由于归口政策和贸易壁垒的出现,贸易环境可能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

2023年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模板5篇

2023年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模板5篇

2023年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模板5篇2023年粮食安全形势与政策论文1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近年来全球粮价飙升,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世界银行相关报告显示截止今年二月底,过去三年里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

仅2023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

目前新的粮食危机正在形成已达成共识,面对粮食危机针对粮食安全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粮食的生产和分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1996年11月,《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中重申: 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事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可以看出粮食安全包括:(1)确保生产足够数量的食品;(2)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3)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获得食品。

二、世界粮食问题的现状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XX年4月22日发表声明说,粮价上涨就像一场沉默的海啸,世界粮食计划署正面临着成立45年来最大的一次挑战。

自20XX年3月27日,作为国际米价标杆的泰国,其B级大米出口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涨到每吨760美元,,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让米价暴涨了30%,随后4月17日,泰国大米再次爆出1000美元/吨的天价。

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国际粮价上涨将使贫穷国家的1亿人口更加贫困,而就在粮价节节上升的同时,全球粮食储备降低到了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公认的安全储量是至少满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的全球粮食最多还能维持53天。

三、粮食危机产生原因分析引发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角度来分析,这一轮全球粮价上涨的实际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条:一是全球粮食总产量因严重自然灾害而降低。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灾害严重。

世界大豆产业变迁趋势分析

世界大豆产业变迁趋势分析

世界大豆产业变迁趋势分析世界大豆产业变迁趋势分析引言大豆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用途。

近年来,全球对大豆的需求不断增长,大豆产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世界大豆产业的变迁趋势,并探讨其对农业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世界大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豆是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早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开始种植大豆。

大豆的种植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在19世纪末,大豆开始传入日本、朝鲜半岛和南亚地区。

20世纪初,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豆种植在美国开始蓬勃发展。

美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优质的农业资源,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

其次是巴西、阿根廷、中国和印度等国家。

二、世界大豆产量和贸易的变化1. 产量变化过去几十年里,全球大豆产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中国的大豆产量开始下降。

这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流失、农业生产方式过时以及天气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和巴西等国家的大豆产量迅速增长。

这些国家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先进的农业科技,能够实现高产、高效的大豆种植。

特别是巴西,由于其优质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成为近年来大豆产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

这三个国家的大豆产量占据了全球产量的80%以上。

中国、印度和乌克兰等国的大豆产量也在逐渐增长,但相对较小。

2. 贸易变化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大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大豆的贸易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豆贸易以美国为主导。

然而,随着大豆种植业的全球化和南美国家的崛起,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开始大量出口大豆。

目前,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与此同时,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由于中国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豆需求不断增加。

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化

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化

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化世界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资源的短缺以及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给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农业产业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世界粮食安全现状、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世界粮食安全现状粮食需求不断增长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约97亿。

这将对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压力,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粮食生产不稳定性粮食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技术的局限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使得粮食供应面临很大的风险。

资源短缺粮食生产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肥料等资源。

然而,这些资源正面临着短缺的问题。

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耕地的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干旱等现象使得水资源变得紧张,肥料的过度使用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使得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全球气温的升高、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等现象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也对粮食质量安全带来了风险。

农业产业化概念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改造和提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

它包括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整合和优化。

农业产业化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产业化方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

同时,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与城市的互动和一体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

从全球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谷物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产量持续上升,而区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消费总量平缓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

同时世界谷物贸易缓慢增长,年度间波动较大,地区间的供需失衡导致主要谷物价格大幅波动。

1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1.1世界粮食生产分析1.1.1 世界谷物总产变化世界农业在二战后取得了巨大进步,世界谷物产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稳步上升,地区结构有所变化。

1961~2 011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7.99亿t增加到23.15亿t,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2.2%。

从谷物产量变化的趋势看,1961~197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3.4%,1971~1980年增长速度降至1.9%,1981~1990年年均增长2.0%,1991~2000年年均增长0.9%,2001~2011年年均增长2.0%。

20世纪90年代,世界谷物生产很不稳定,增速减缓,而21世纪以来,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世界谷物产量增速明显加快。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谷物生产国和地区,2 011年谷物产量分别为4.38亿t、4.18亿t、2.86亿t、2.26亿t和0.83亿t,共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62.7%。

受资源约束及技术进步差异影响,各地区产量增速不同,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明显上升。

分品种来看,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谷物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世界粮食生产越来越集中于3大作物。

2011年世界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7.1亿t、6.7亿t和8.8亿t,分别比1961年增长2.2倍、2.1倍和3.3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2.3%和3.0%;分别比1991年增长37.5%、22. 7%和77.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和2.9%。

由于各种作物产量增长速度的差异,谷物生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玉米的相对份额明显上升,而小麦和水稻有所下降。

1991~2011年,玉米在3大作物中所占的比重由30.1%上升到38. 1%.而水稻所占比重由32.2%下降到30.7%.小麦所占比重由33.9%下降到28.9%。

1.1.2世界谷物单产变化50年来,随着农业科技不断进步,世界谷物单产水平明显提高。

单产从1961年的1388kg/hm2增加到2011年的3987kg/hm2,平均每年增长52 kg/h m2,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2.1%。

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在此期间的单产分别增长2.5倍、0.8倍和3.5倍: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在此期间的单产分别增长2.8倍和2.2倍。

谷物主产国的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分品种来看,各品种单产增长存在一定差异。

1961-2011年单产平均增长最快的是玉米,从2100 kg/hm2增加到5122kg/hm2,增长1.4倍,年均增长1. 8%;其次是小麦,单产从1120 kg/hm2增加到2996 kg/hm2,增长1.7倍,年均增长2.0%;水稻单产从1990 kg/hm2增加到4204 kg/hm2,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

1.2世界粮食消费分析世界谷物消费量平稳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

从总量来看,2 011年世界谷物消费量达到23.11亿t.较1961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2.1%;较1991年增长30.6%,年均增长1.7%。

从消费结构来看,口粮消费仍是谷物最主要的消费途径,2011年口粮消费量为10.69亿t,占谷物总消费量的46.3%;其次是饲料用粮,2011年消费量为7.86亿t,占谷物总消费量的34.0%;其他消费量为4.56亿t,占谷物总消费量的19.7%。

从各国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粮食消费水平和方式上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居民对粮食的消费已表现为以间接消费为主,这主要是由于收入水平提高引起食物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而发展中国家居民对粮食的消费仍主要是直接食用消费。

从增长趋势来看,口粮消费增长较为平稳.20年来年均增长0.9%,高收入地区如美国、欧盟的口粮消费基本稳定,中国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口粮消费逐渐减少,人口增速较快的低收入国家口粮消费增长较快;饲料粮消费增长缓慢,年均增长0.7%,饲料量增长主要来源于中国等消费结构升级较快的地区,而美国、欧盟、俄罗斯等消费结构稳定地区的饲料粮消费基本稳定,增长趋缓;其他消费特别是工业用粮增长迅速,年均增长 3.6%,随着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和生物质能源的兴起,各国的工业用粮增长迅速,其中中国2000-2008年的年均增长率在5%以上,欧盟2000~2005年年均增长率达到9.2%.美国2006—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甚至达到20.2%。

目前,世界粮食消费仍以口粮消费和饲料粮消费为主,人口数量的增加是推动世界粮食消费增加的因素之一,而人均收入提高对动物性产品需求增加导致的饲料粮增加,是粮食消费量提高最主要的因素。

分品种来看,2011年大米、小麦和玉米消费量分别为4.60亿t、6.77亿t 和8.71亿t,分别比1961年增长2.3倍、2.1倍和3.2倍,年均增长2.4%、2.2%和2.9%:分别比1991年增长38.2%、23.9%和78.2%,年均增长1.6%、1.1%和2.9%。

其中,玉米消费增速较快,占谷物总消费量的比重逐渐上升.由1991年的28.9%上升至2011年的37.7%,而大米和小麦消费占总消费量的比重逐渐下降,分别由1991年的29.5%和32.2%下降为2011年的28.4%和29.3%。

1.3世界粮食贸易分析二战后世界谷物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量的增长快于生产增长速度。

196 1年世界谷物出口量为0.81亿t.到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的3.36亿t,之后逐年减少,2011年为2.76亿t。

1961~2011年,谷物出口量增长2.4倍,年均增长2.5%,高于2.2%的生产增长速度。

近20年来,世界谷物出口增长缓慢,年度间波动较大。

由于主要谷物出口国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源,国际市场谷物有效供给减少,特别是2006年以来,世界谷物出口量明显下降,2011年较2006年减少6000万t。

世界主要谷物出口国中,除阿根廷保持增长外,美国和加拿大出口量基本保持稳定,欧盟、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谷物出口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200 6年后,受气候变化及经济因素影响,欧盟、澳大利亚等主要出口国和地区出口大幅下降,进而加大了世界谷物有效供给的波动,之后受高粮价的刺激,2008年世界谷物出口量略有恢复。

2010年受俄罗斯、乌克兰谷物出口限制政策的影响,世界谷物出口量小幅减少,2011年出口限制政策取消后,出口量又恢复至2 009年水平。

世界谷物进口平稳增长,新兴经济体成为需求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日本、墨西哥、韩国等传统进口国的进口需求基本稳定,世界谷物进口需求呈平稳增长态势.21世纪以来年均增长约为1.8%。

新兴经济体的谷物进口量随人口增长、收入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

以埃及为例,2010年埃及谷物进口量达到1600万t,较2009年增长23.1%,随着埃及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其谷物进口量会继续增加。

在粮食贸易结构中,小麦是粮食贸易的主体,占世界谷物年贸易总量的50%左右,其次是玉米,约占30%.大米约占16%。

小麦贸易量2006年达到顶峰,为1.59亿t,之后贸易量明显减少,2011年为1.25亿t,比2006年下降21.2%,其中小麦主要出口地区欧盟小麦出口贸易量下降20%.加拿大下降20%,英国下降15%。

欧盟受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约束,减少出口补贴并实行小麦出口许可证制,使小麦面积、产量和出口量逐年减少。

加拿大因扩种更有经济价值的油菜而大量减少小麦生产。

科技进步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导致玉米贸易量明显增加。

2011年世界玉米贸易量达到9400万t,比1991年增长31. 4%。

大米贸易量相对较少,2011年世界大米贸易量为3180万t.比1991年增长1.4倍【2】。

1.4世界粮食市场价格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供求平衡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消费量不断增长和生产波动增大,一些年份的消费量开始大于生产量。

进入21世纪,产不足需的年份明显增多,2002年产需缺口最大,达8640万t,2010年产需缺口为4150万t。

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国际市场谷物价格波动,并且波动周期缩短,波动幅度加大。

分品种来看.21世纪以来,世界小麦价格呈明显上涨态势,从2000年的1 19美元/t上涨至2007年的历史最高价格361美元/t,之后开始回落,到201 1年再次上涨至352美元/t的高位。

世界玉米价格从2000年的88美元/t上涨至2007年的200美元/t,之后略有回落,但在2011年达到298美元/t的历史最高位。

世界大米价格波动幅度更大,从2000年的207美元/t上涨至20 08年的695美元/t.之后虽有回落,但仍保持500美元/t以上的价格水平(图1)[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粮食价格波动明显加剧,个别品种上涨幅度非常大,粮食自身的供求关系变化是粮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其他因素如极端气候、原油价格变化、生物质能源政策、美元走势及金融资本等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石油价格大起大落,投机资金蓄意炒作,在很大程度上助推粮价的涨跌态势。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证券市场持续下跌,大批投机资金纷纷抛弃美国证券资产,转移到石油等商品资产中规避风险,从而拉高了国际石油价格。

而高走的石油价格使得生物燃料得到进一步重视,美国种植的玉米有1/3用于生产乙醇,全球粮食需求增长也主要来自于生物燃料的发展。

粮食需求增加带动了粮食价格上涨。

同时生物燃料引发了粮食的金融投机活动,1998年大宗商品指数的投资规模仅有100亿美元,2007年迅速增加到14 20亿美元,对冲基金、指数基金以及主权财富基金大量涌入农产品市场,从而大大助推了2007年的粮食价格上涨。

到2008年次贷危机不断加深,美国经济严重衰退,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低迷期。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投机资金撤出石油和农产品期货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下跌,能源紧张局面转变为供大于求的形势,生物燃料发展放缓,玉米等原料需求相应减少,导致2008年国际粮价下跌。

此外,贸易政策的收紧和放松给粮食价格的涨跌施加了新的动力。

2008年由于全球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巴西、印度、越南和埃及等大米出口国纷纷出台大米出口限制措施,印度和哈萨克斯坦限制小麦出口,俄罗斯对小麦出口征收关税,阿根廷上调小麦、玉米出口关税,国际市场贸易量减少带动价格上涨,特别是2008年国际大米价格的暴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