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 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 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 甫《春夜喜雨》) • 【析】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 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 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五、设问
• 概念: •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 作用: • 开头以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 例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 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 【析】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 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 例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析】诗句意思为:泰山啊你究竟怎样?你 横跨齐鲁两地,还留着满山苍翠。
六、反问
• 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 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 例1:“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 【析】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 之必然。
九、列锦
•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 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 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 种修辞手法。 • 例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析】“烟村”、“人家”、 “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 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十四、通感
• 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 起来的一种手法。 • 例:郎士元《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 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 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像凤鸣般悦耳的笙声如隔着彩霞从天上传 来,不知吹笙的人是墙外的哪一户人家。 一道道大门紧锁着无处寻觅,也许是仙境 吧,那里长满碧桃,树树全都开满鲜花。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
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
问:简要分析本词上阙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答案:“满载”两句用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 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波神” 两句用拟人的手法,作者不写自己行船为大风所 阻,不得行驶的实况,反而写水神怀着深情挽留他 欣赏美好的夕阳景色,写出了作者对这秀美风光 的喜爱 ,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如用「矮的」衬托「高的」,用「坏的」衬托 「好的」。 例子: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与“对比”的区别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以 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 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首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一);把水比作 是眼波横流、把山比作眉峰攒聚,化无情为 有情,原本无情的山水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二);既写出了山水相连之处的美丽,又 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三)。
尾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千万和春住” 将春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的喜爱之情, 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解题思路] 1、确定修辞方法 2、结合诗句简单分析 3、分析修辞表情达意的作用
昭君怨
郑域Biblioteka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 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 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形象类3借代
• • • • 以特征代本体:“绿肥红瘦” 以具体代抽象:“无丝竹之乱耳” 以部分代整体:“征帆去棹残阳里” 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 术效果
•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喻是比喻的一种, 可以还原为比喻句。借代不能。
强调类1对比
• 鲜明地突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增强说服力,感染力 •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是否有主次 对比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表达技巧;而衬托 只是一种表达技巧,不是修辞方法。 • *思考角度:形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 强烈对比后的结果 • 咏史怀古诗 题材诗歌经常用对比手法 • 在古今对比中突出历史的沧桑和王朝兴替的感慨
含蓄类2设问
• 引入问题、引起读者注意
• • •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孤零之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亡国痛之深,愁绪之多)[比喻、夸张]
含蓄类3反语
• 多表示讽刺、愤激不平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 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 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把豪门奢侈浪费与贫民窘困进行鲜明地对 比,突出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
强调类2夸张
• 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情,增 强感染力(注意:程度)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极言愁思之深)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极言时间之快、人生之短,表达浓厚的伤 感)
12互文
• 因遵守格律、受字数限制而节省笔墨的表 达方法,解释理解时必须前后结合 • 本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 下马客在船”。 • 对句互文: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互文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烟、月互文见义,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 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两个“笼” 字将烟、月、水、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 起,绘成了一幅凄凉冷寂的淡雅水月图。)
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用某个事物的特定部分或特征来代替整个事物。例如杜牧的《秋夕》中“银 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以“流萤”的翅膀代替整个萤火虫,描 绘出秋夜的静谧和美丽。
营造诗歌的氛围
排比
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或词语来强化某种情感或效果。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通过重复“明月”和“问”字,表现出作者对明 月的痴迷和追求。
详细描述
对比可以通过将两个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来突出诗歌的情感或主题。如杜甫 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对比富人和穷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 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02
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分析
比喻
总结词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形象、生 动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感情。
修辞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语言形式,让诗歌更 加多样化和富有变化,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 艺术美感。
传达情感
表现时代精神
修辞手法能够传达诗人的情感,让读者更好 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从而产 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修辞手法也表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当时的 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趋势,为 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的情感和动作,使诗歌更加生动形 象。例如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将花和鸟赋予人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离别 的伤感。
丰富诗歌的意象
象征
通过特定的形象或符号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例如李清照的《如梦 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以“雨疏风骤”象征生活中的波 折和不顺,表达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夸张
总结词
夸张是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数量或程度,以突出诗 歌的主题或情感。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谐“情”(刘禹锡《竹枝词》);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丝”谐“思”。
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辞手法.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事物,而借用相关事物代替。
用借代的手法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同时,能突现描写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联想。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叶红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对偶:是指把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物当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能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
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物:????.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古诗词中把这种修辞手法称为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高考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比喻
• 定义: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 种事物或情景。
•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
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 具体)
排比
作用:1.意象繁密,语言精练。 2.感情强烈,真挚感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
概念: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作用:开头以问题引入,领起全篇;
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 例1:“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 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 【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 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 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 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 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可以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 壮志难酬的苦痛。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青玉案 宋·贺铸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
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词中下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
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 下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用“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比喻作 者的愁思。 (步骤二)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
高考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之修辞手法
比喻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 加形象生动,还体现出意象的 情态特征。
比拟是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把甲事物 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比拟的种类:
3、比拟(拟人、拟物)
修辞格介绍
缩小的夸张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巴掌大的小山庄吸引着成千上万人的心。
超前的夸张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 的香味来了。
【作用】
引起丰富联想,突出事物本质特征, 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烘托气 氛,增强感染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 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 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cuī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少女以五件不可能出现的事为誓,表达 了对爱情的热烈忠贞和无所顾忌的追求,人 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而强烈。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 将愁情比作春日的江水。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 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 度。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新
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 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 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这首诗写冰凉的月光,写月下似雪的 沙地,给人的感觉是冷酷的,没有半点暖意。这些 环境描写、气氛制造,都是为“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服务的。
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景衬哀情。
(1)以动衬静。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如: 鸟鸣涧 王维
(3)以乐景衬哀情。即描写本应让人欢乐的景物来 表达悲伤的情感。《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倍 增其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乐。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 一、二两句极言春光融洽,景象清新, 令人赏心悦目。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 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 鲜明对照,用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三、四 两句写出了岁月荏苒,归期遥遥,流露出漂泊的伤感。
法
色--心理等
4、结构手法
重点:起式、收式、铺垫照应、 过渡、承上启下、伏笔照应、层 进、并列、卒章显志、扬抑等
1、比用
修
3、借代
9、排比
辞 手
4、夸张
10、双关
法
5、衬托
11、叠词
6、对比 12、反问、设问
1、比喻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 或说明甲事物。运用比喻,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 或渲染,使事物特征突出,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 深刻的印象。议论文中,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 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6、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 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 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赏析】将抽象的愁绪通感为视觉感受,具体 生动,情景交融。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
古诗鉴赏之诗歌的修辞手法古诗鉴赏1.比喻:将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例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分析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现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特征、标志代本体。
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分析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
例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分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4.对偶: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分析从篇章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能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例句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分析这一联采用拟人、夸张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作用:运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绘景可将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抒情可使文章节奏和谐,增强语势,深化中心。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匹敌: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去写下(即为拟人),或把人当作物去写下、把此物当做彼物去写下(即为拟物)。
匹敌存有使得读者产生M18x,并使描绘的人、物、事整体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促进作用。
例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没多久归属于,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并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4.借代:借予有关的事物去替代所必须抒发的事物。
借代需用部分替代全体,具体内容替代抽象化,特征替代人等。
借代的运用可以并使语言简洁、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翻来覆去残酒。
何况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并言,并言?应当就是绿肥红瘦!”5.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复述:先明确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观点讲出。
问题导入,助推全篇;中间复述,承上启下;结尾复述,深化主题,令人难以忘怀。
例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就是英雄?存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当筹钱得,赤壁东风。
更冲出去南阳卧龙,便一举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7.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定)
例
2
三江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
(2)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 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答: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山溪渡”比作 “交 情” 、“水上风波”比作“人生波折”,赋 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 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例3
(2012年浙江卷)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其一)
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且教桃李闹春风。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未展芭蕉》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字写出了云消山露的传神形象;“宿雨来时 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水面肥”,一个“肥”字将下雨之后水面的 4 分 宽阔,形象地勾勒了出来。同时“瘦”和 “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地叙写了山 水前后的变化。
真题演练4
(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 端午 舒頔(元)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形象 的能力。这里考查的是物象——烟。 烟,即雾气、云气,诗中有三个句子 来表现。第二句重在做铺垫做映衬, 第三句运用比喻,抓住云气的颜色来 写,第四句写云气的动态。回答时, 除了要解释句意之外,还要回答运用 了哪种修辞,刻画了“烟”怎样的特 点,并与主旨——漂泊在外、思念家 乡保持内在的一致。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9、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 “华年”。
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用典 )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 3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4、夸张: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 处可见。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 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68岁所作)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 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 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
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 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 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 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 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 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 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2、借代: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思考:第二句诗用了什么手法? “马策”和“刀环”都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前者指战马,后者指武器,合起来指代战争, 一、二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怨恨之情。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修辞手法+教案
诗歌艺术手法鉴赏——修辞手法一、诗歌的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言组织方式。
二、艺术手法包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考点一:诗歌的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二:比拟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情感,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拟物: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物来写,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把人当做物写如:我扎根在这座城市。
把a物当做b物来写如:白云在天上游来游去。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三:借代借代: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代指音乐。
《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
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造酒的杜康代酒。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四:夸张夸张:能够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
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五:双关双关: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
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
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六: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2.比拟 是把物拟作人,或把人(甲物) 是把物拟作人,或把人(甲物) 拟作物(乙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作物(乙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好雨知时节 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 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 城。”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作用。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作用。
“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白发三千丈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 愁生白发, 手法突出白发竟有“三千丈” 手法突出白发竟有“三千丈” 那么长,表达愁思的深重。 那么长,表达愁思的深重。
3.借代 不直接写出事物的本名, 不直接写出事物的本名 , 而是借用 与它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 事物。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 , 简练 含蓄。 含蓄。
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沉砂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5.梧桐:愁苦 梧桐更兼细雨,点点 梧桐 这次第, 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雨 愁苦、春景、 6.雨:愁苦、春景、希望生机 7.流水 流水: 7.流水:愁苦 抽刀断水水更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岁月流逝、 岁月流逝、短暂 8.杜鹃 杜鹃: 8.杜鹃:悲凄 可堪孤馆闭春寒,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从诗歌意境角度鉴赏
高三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似不合逻辑,实则形象地表现了词人愁绪之浓、
之重。
编辑课件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 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颔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 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 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 情夸张到极点。
独宿。 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解析 韦诗第一句“皎如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赵诗第 一句中“侵残烛”的应是“月”,此句以“晕”替代。赏析修 辞手法时要结合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而这两句运用修辞手 法的效果,则需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
诗句说明其妙处。
Ø解析运用这比是喻一来首正情面景描交写融清的溪抒的情清诗澈,,主诗要人描以写“清明溪镜水”色比的喻清 澈,清寄溪寓,诗把人两喜岸清的厌群浊山的比情作怀“。屏诗风人”开,篇人就在描岸写上了行清走溪,的倒本 色给自己以清心的感受;接着二、三联分别运用衬托和比喻 的手映法在来清表溪现之清中溪,水仿色佛的行清走澈在;明最镜后里,;又鸟创在造山了中一穿个梭情,调仿凄 凉的佛清穿寂行环于境绘。画答的题屏时风一里要。找虚准实“相明生镜,”虚“实屏相风融”,的山本清体水, 二要秀结,合美具丽体如诗画句,分给析人比形喻象的编生辑妙课动件处、。身临其境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战演练: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提问: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分析其 作用。 答: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潭面比作未 磨之镜,将湖中的君山作比皓月银辉下银盘里的一 颗青螺,两个比喻的运用,使得本诗的景物描写生动 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之情。
(七)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或 者故作疑问,自己不答,让读者去思索体会。 其作用有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 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 《踏莎行·郴州旅舍》)
(三)夸张: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突 出事物的某个特征,作者借助于想象,对事物 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 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王维《终南山》)
(四)互文
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 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 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 辞方法。
(五)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 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 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 含蓄。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秦观《踏莎行·郴州旅 舍》)
(六)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
(八)双关:在有些诗歌中,作者为了
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 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九)排比:表现为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 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 来。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书愤》) 2、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 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 北。
(十)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 有密切关系的事 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 整体。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唤起读者的联想。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柳永《八声甘 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 天门山》) 绿珠捧琴至,文君送酒来。(庾信《春赋》)
常见修辞手法设问方式
起兴、双关、叠词(反复)、
互文等;
(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 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 象化的作用。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 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 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能促使读者产 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 生动,还可使诗人的表意更加丰富。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其作用。 3、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某一 修辞手法的?
答题思路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 传达出诗人感情。
典型例题
新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问: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答:用拟人的手法。(步骤一) 作者将“南风”人格化,在雨后初晴的天气里,自己 的旧相识南风偷偷的推开门户,顽皮的翻着书。(步 骤二) 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步骤三)
诗歌鉴赏专题
——修辞手法鉴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虞美人》)
以水喻愁,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用夸张的手法写愁思的深重。
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 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 的方法或手段。
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
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单句互文 所谓单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 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 也笼罩着寒水。
(二)对句互文 所谓对句互文,就是指下句含有上句已 经出现的词,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 对句与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西江月》) “(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 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 叫声和蝉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