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21例4,完成P21“做一做”,P22~23“练习六”第1、3、5、6、8、9*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连减的简便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在计算和解决连减问题中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感受数学运算的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新课1.师生玩对口令游戏。
游戏一:老师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老师说的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数。
(如:153和47)游戏二:老师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老师说的数相减能凑成整百数。
(如:234和34)2.同桌之间玩对口令游戏,规则同上。
3.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而且发现在计算过程中合理使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那减法运算中会不会也存在某些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连减的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设计意图】学生的数学学习是运用已有知识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而复习铺垫则能激活学生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与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这里通过“凑整”的对口令游戏和对加法的运算定律的简单回顾,引发思考,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空间,实现高效课堂。
二、合作探究,掌握性质1.在解决问题中初步理解减法的性质。
(1)创设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教科书P21例4的主题图。
师:同学们还记得那个骑自行车旅行的李叔叔吗?看,李叔叔在查阅旅游资料。
【教学提示】你从图上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学情预设】我了解到李叔叔看的这本书一共有234页,他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要求的问题是李叔叔还剩多少页没看。
【设计意图】枯燥、单一的计算很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这里仍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情境呈现,通过主题图把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融入到学生熟悉的读书活动中。
《连减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减的运算顺序,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连减的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再算减法。
2.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1)交换减数的位置,使计算更简便。
(2)将连减式子分解成两个减法式子,分别计算后再求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连减式子的分解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连减的运算方法。
2.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总结连减的运算规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连减的运算,让学生感受连减的实际意义。
2. 讲解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3.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连减的运算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连减式子的分解方法,分享心得。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连减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连减的运算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连减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合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练习成果,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便签纸等,便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记录和分享思路。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2. 第3-4课时:进行课堂练习,巩固连减的运算方法。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会简便计算。
2、能根据数字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连减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根据数字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我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全班交流解题方法时学生对多种解题方法的观察分析,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简便算法,并且探讨选择简便算法的灵活性,使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和根据数字特点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学习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周末你都去哪里玩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安仁的景点吧。
(PPT出示)爱好旅游的李叔叔听说咱们安仁有这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也想早点过来瞧一瞧。
这次李叔叔为了旅行做了充足的准备,他到书店买了一本《安仁自助旅行》的书,回到家就迫不急待地看了起来,现在他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他解决。
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师: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还剩多少页没看?师:这个问题你会解决吗?生齐:会。
师:好,请同学们先自己列出算式。
把自己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看看有什么好办法。
(2)、小组交流,汇报。
A、234—66—34=168—34=134(页)B、234—66—34=234—(66+34)=234—100=134(页)C、234—66—34=234—34—66=200—66=134(页)师:你们是怎样想的?随学生板书:234-66-34 234-(66+34)234-34-66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你最喜欢那种方法?生:我是用第二种方法。
师:选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
哦,这么多同学都选择这种方法,请你来说理由。
小学数学_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数学_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连减的简便运算》是数与代数知识领域中的⼀个重要内容。
《⼩学数学课标》中强调: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步培养学⽣的数感,增进学⽣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算,加强估算,⿎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割裂开来,避免对应⽤题进⾏机械的程式化训练。
在《⼩学数学课标》具体⽬标中规定: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能应⽤运算定律进⾏⼀些简便运算。
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在设计本节课时,⼒求把知识学习的过程本⾝作为⼀个课程⽬标努⼒从现实⽣活中寻找数学素材,⿎励学⽣独⽴思考,尽可能的让学⽣⾃⼰有不同的算法。
并且组织学⽣互相交流,尽可能使个别学⽣的创见为其他同学共享。
另外还要让学⽣⾃主选择,包括允许采⽤不同的探究⽅法,选⽤不同的直观⽀撑,选择⾃⼰喜欢的或适合⾃⾝特点的计算⽅法。
总之在本课中,要让学⽣正确理解连减算式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实质,能⽤连减的简便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较,使学⽣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法进⾏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个减数,再减去前⼀个减数。
在教学中,我⼒求把减法的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感受到问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步学习连减的简便算法。
本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2、我的思考:(1)学⽣在计算四则式题时审题意识弱,不看数据特点,只按部就班的按运算顺序计算,致使计算不简便。
(2)学⽣在做四则运算时简算意识薄弱,没有审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所以出现了364-51-64=364-(64-51)的错误想法,没有运⽤简算;还有364-51-64=364-(51+64)错⽤运算性质,致使题⽬做起来不简便的错误。
《连减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数学教案第一章:引入连减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连减的定义和意义。
能够识别和列出简单的连减算式。
1.2 教学内容通过举例说明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1.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连减的场景,如购物时减去多个物品的价格。
让学生尝试列出简单的连减算式,并讨论运算顺序。
1.4 教学活动引入连减的概念,解释其意义。
举例说明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学生练习列出简单的连减算式,并讨论运算顺序。
第二章:连减的图示表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使用图示表示连减运算。
理解图示表示与数学表达式的关联。
2.2 教学内容介绍连减的图示表示方法,如线段图、圆圈图等。
解释图示表示与数学表达式的对应关系。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工具,如线段图、圆圈图等,展示连减运算。
让学生通过图示表示连减算式,并解释其与数学表达式的关联。
2.4 教学活动介绍连减的图示表示方法,并展示实例。
学生尝试使用图示表示连减算式,并解释其与数学表达式的关联。
第三章: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简便方法快速计算连减算式。
3.2 教学内容介绍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如交换减数的位置、结合相邻的减数等。
解释简便计算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展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练习,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3.4 教学活动介绍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解释其原理和步骤。
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练习,掌握简便计算方法。
第四章: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将连减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能够解决涉及连减的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问题展示连减的应用,如购物时的折扣计算、体重减轻等。
解释解决实际问题时连减的运算步骤和策略。
4.3 教学方法使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连减运算。
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练习,掌握连减在实际中的应用。
4.4 教学活动介绍连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展示实例。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39页例1,连减的简便计算。
学习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时,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或者先减第二个数,再减第一个数。
学习难点: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学习方法:教法: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学习过程:一、目标引领: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师:我们来玩个对口令游戏好吗?生:好。
师:我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
师:40 60 、 10 90 、 78 22……师:这些数都凑成多少?生:100师:122 78、145 55、137 63、师:这些数能凑成多少?生:200师:换游戏规则,你们对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
师:126 26、273 73……师: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可以用凑整的方法来使计算更简便。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在减法中怎样使计算更简便。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2、认定目标看到这个课题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二、互动交流:1、出示题目星期天,老师带了232元钱去服装超市,买了一件衣服用去68元,买了一双鞋子用去32元。
还剩多少元钱?(1)、分析题意。
(2)、自己尝试解答,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
(3)、汇报交流,体验多种计算方法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不同算式)232—68—32=164—32=132(元)232—68—32=232—(68+32)=232—100=132(元)232—68—32=232—32—68=200—68=132(元)师:以上不同算法各是怎样计算的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汇报。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讲得很有道理,那么,这三种算法中,哪一种更简便呢?交流优化算法。
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连减的简便
计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教案主要教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连减的简便计算部分。
内容
包括如何进行两位数的连减计算,以及通过练巩固这一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和练,提升学生在连减计算方面的技能。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的连减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连减的简便计算》,黑板、粉笔、计算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今天有20个苹果,明天卖掉6个苹果,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2.讲解连减计算方法(10分钟)
教师讲解两位数的连减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示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3.练(15分钟)
教师布置一系列的练题,要求学生自己计算并填写答案。
4.检查和讨论(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检查答案,并对错误的部分进行讨论和解释。
5.拓展练(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6.归纳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连减计算方法,并强化记忆。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于连减计算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未来的学习中,可以进一步应用所
学的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3.4《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3.4《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3.4《连减的简便计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章节是第三单元的第四节,主要内容是连减的简便计算。
我们会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连减的运算规律,并学会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连减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连减的运算规律,难点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例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纸笔,以便于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说:“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然后又吃掉了2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让学生们用传统的计算方法来解答这个问题。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们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连减的运算规律。
接着,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类似的例题,并详细讲解如何运用连减的运算规律来解答这些问题。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连减的运算规律和一些实际的例题。
我会用清晰的文字和简洁的图示来展示连减的运算规律,并用具体的例题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个规律。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运用连减的运算规律的实际问题。
比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然后又吃掉了2个,请问他还剩下多少个苹果?”还有:“妈妈买了5个苹果,然后又买了3个,再又买了2个,请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等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连减的运算规律掌握得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如何运用连减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小学数学《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小学数学《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P21--23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
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2、通过探索、发现的方法,对连减的简便计算进行教学。
388+1265+35……师:……师:这本书,好吗?)准备好了吗?现在李叔叔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助他解决。
二、自主探索1.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指生再读一遍。
2.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老师的小小要求:你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用上所有信息)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要解决什么问题?生1:李叔叔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生2:也是这个问题。
……3.既然大家的问题一致,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你的算式,看看谁的方法最多?(学生只列算式不解答)4.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根据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的?预设:三种情况,学生说列式依据。
(1)从总页数里先减去李叔叔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教师板书:234-66-34(2)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然后再从总页数里面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没有看过的页数。
教师板书:234-(66+34)(3)先从总页数里面减去今天看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看的页数。
(4)教师板书:234-34-66(5)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为自己的精彩鼓掌。
继续努力!5.6.(1100,100,并且将66100,是很生2(2得到整数(3(4师:差不变,(哪7.师:现在老师把书的总页数改为266页,想一想,你认为怎么算简便了?(学生思考并解答)266-(66+34)或266-66-348.师生共同小结,再次强调利用凑整法使计算简便。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内容——连减的简便计算(板书:简便计算)。
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3课时《连减的简便运算》(教案)

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3课时《连减的简便运算》(教案)在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减法的运算性质,也就是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今天,我们将学习连减的简便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三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是学习连减的简便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连减的简便运算的原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个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连减的简便运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连减的简便运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练习题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们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先给了小红3个,然后又给了小华4个,请问小明还剩几个苹果?”2. 例题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给学生们讲解连减的简便运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例如,如果有一个算式:25 3 4,我们可以先将3和4相加,得到7,然后用25减去7,得到18。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动手计算,以巩固他们对于连减的简便运算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互相讨论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一起解决。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连减的简便运算的公式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们留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回家后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
这些练习题包括一些简单的连减运算题目,以及一些需要他们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连减的简便运算方法,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让他们能够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
这就是我对于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3课时《连减的简便运算》的教学计划。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归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卡片、练习题。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加法结合律: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结合律的概念和运用。
2. 引入减法的性质:讲解减法的性质,让学生明白减法的基本原理。
环节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连减的概念:解释连减的意义,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发现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发现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即先减去两个数的和,再减去第三个数。
3. 讲解加法结合律在连减计算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加法结合律,将连减问题转化为更简单的计算。
环节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连减简便计算方法,自主完成练习题。
2. 教师讲解答案:讲解学生完成的练习题,指出错误并解释原因。
环节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连减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连减的实际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连减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审阅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学生提问和参与度: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连减”是数学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计算问题,比如:解决多个数相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比较数字大小等。
本文将介绍“连减”的原理、计算机应用和常见例子,以及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连减”法。
一、连减原理“连减”是一种从多个正整数中,以正序或倒序按照固定规则不断减小每一项,最终得到最终结果的计算方法。
这种计算法则有如下几个步骤:1.定一组数字,如果是从大到小,则从第一个数字开始减;如果是从小到大,则从最后一个数字开始减。
2. 依次取出数字,相邻的数字相减,再将结果和下一个数字相减,依此类推,直至只剩下一个数字,最终得到减法结果。
二、计算机应用“连减”的计算机应用广泛,它可以用于实现各类复杂的计算,尤其是在程序设计和算法设计中,“连减”是常用的编程语句之一。
例如,对于计算机操纵数据集的任务,可以使用“连减”来实现查找最大最小值、比较数字大小、解决多个数相减等复杂操作。
三、常见例子1.出最大最小值:以下是6个不同数字: 5,7,4,9,10,2,用“连减”计算,从大到小开始减: 10 - 9 = 1;9 - 7 = 2;7 - 5 = 2;5 - 4 = 1;4 - 2 = 2;2,最终结果为 2故 10 为最大值,2为最小值。
2.较数字大小:例如:有 5,7,4,3,85个数字,用“连减”计算: 8 - 7 = 1;7 - 5 = 2;5 - 4 = 1;4 - 3 = 1;3,最终结果为 3,故 8 5 2.三、更有效使用“连减”“连减”是一种有效的计算方法,但是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一些要点:1.处理的数字较多时,需要把多个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量。
2.使用连减法计算时,一定要仔细核对每一步的计算结果,确保计算的正确性。
3.果数字很多,可以尝试使用科学计算器来加速计算。
4.于计算机应用,可以把“连减”应用于一些条件语句或循环,以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实录范文模板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实录范文模板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四则运算中的连减简便算法。
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实录1教学内容: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减法的运算性质,并利用性质进行有关的简算。
2、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及综合概括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概括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李叔叔看一本书,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还剩多少页?学生汇报。
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师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板书三种方法。
(1)234-66-34 (2)234-(66+34) (3)234-34-66师:请你告诉我他们的结果。
(只板书最后结果)结果相等,那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等于号)板书。
2、请你观察这三种方法,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师总结。
(生如果说不出,可以引导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师:是不是所有的从一个数里面连续减去两个数,都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呢?请大家试着在草稿纸上举例验证。
学生汇报。
师:像这样的式子你能举得完吗?写不完怎么办?(生:用字母表示)a-b-c=a-(b+c) a-b-c=a-c-b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减第二个减数,再减第一个减数。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运算性质”生齐读。
3、这三种解法都是正确的,你喜欢哪种呢?为什么?生汇报,大部分人应该会选择第二种和第三种。
师总结:凑整。
(两个减数能凑整)、去尾变整(被减数和一个减数有相同部分)三、巩固练习1、请你说说哪个小朋友最会运用今天所学知识使计算变得简单了呢?① 354-74-26=354-(74+26)=354-100=254② 154-54-79=154-(54+79)=154-133=21③ 472-54-72=472-72-54=400-54=346④ 158-63-58=158-(63+58)=158-121=37师小结:我们在遇到连减的时候,要根据这几个数值的特点来正确选择运算性质。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7篇 连减计算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7篇连减计算教案下面是分享的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7篇连减计算教案,供大家参阅。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特征分解画面,并能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学习编减法应用题,列减法算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积极思维能力。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实物图(一棵大树,树上有7只鸟,一只大的、六只小的;两只白色的、五只黄色的;三只停在树上、四只刚起飞);算式题卡、粉笔、人手一套1-7的数字卡片,运算符号若干、毛毛虫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小鸟来做客出示图片,今天鸟妈妈带着小鸟飞到我们班来做客,小朋友们为它们表演一个节目吧!二、为鸟儿们表演节目1、教师出示算式题卡(如5+2),幼儿快速从1-7的数字卡片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举起。
2、游戏进行若干次。
三、鸟妈妈出难题小朋友真能干,现在鸟妈妈出难题要考考你们。
1、引导幼儿仔细看图,分解画面。
问:图上有谁?有几只?它们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颜色、动态不一样)2、引导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编减法应用题。
⑴、幼儿相互讨论小朋友都看见了树上有1只大鸟、6只小鸟;有2只白色的鸟、5只黄色的鸟;有3只停在树上、4只刚起飞;你能根据这些特征编出减法应用题吗?(幼儿讨论)⑵、集中讨论。
①、教师根据鸟大小不同编减法应用题:树上有7只鸟,有1只是大的,几只是小的呢?然后请幼儿列式计算,并说说各数表示什么。
②、谁能根据鸟颜色不同编减法应用题呢?(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编应用题,幼儿编出应用题后,集体列出算式,然后一起说说算式中各数及各符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③、用同样方法根据鸟的动态编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问还剩下多少只?幼儿讲述,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3、带领幼儿读7的6种减法算式。
四、与鸟儿们玩捉迷藏鸟妈妈对我们小朋友的表现很满意,它们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1、教师遮住若干只小鸟,让幼儿看图并列出减法算式。
3.3《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3《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教学内容是3.3《连减的简便计算》,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章节。
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个章节的学习,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种方法。
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讨论。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配合相关的例题来进行讲解。
对于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连减的简便计算题目,要求学生们在课后进行练习。
这道题目的答案我已经准备好了,以便在课后进行反馈和讲解。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这次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这就是我对于3.3《连减的简便计算》的教学设计和计划。
我希望通过这次教学,能够让学生们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这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例题来引导学生们理解和运用这种方法,我会让他们观察和分析例题中的运算过程,并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学生们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并指导他们如何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
再次,我在课堂上会进行随堂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连减的简便运算教案

板书设计
连减的简便计算
例1.a-b-c=a-(b+c)a-b-c=a-c-b
算法一:234-66-34 算法二:234-66-34 算法三: 234-66-34
=168-34 =234-(66+34) =234-34-66
=134(页) =234-100 =200-66
=134(页) =134(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1)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明白这些以后,现在就请你们帮助李叔叔解决这个问题。
(3)指明形式汇报并板演,然后再说说是怎么想的?
(4)请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方法一: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方法二:是将连续减去的两个数先相加,刚好得到100,再用234减去100,得到134。
B老师说一个数,同学们再说一个数,同学们说的数要与老师说的数的差是整百数。,
2.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72-6-4= 第二组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3.谈话导入课题:连减的简便运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出示例1这本书一共234页,我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
教学课题
连减的简便计算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思维。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连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连减的运算顺序:先算第一个减数,再算第二个减数。
2.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将连减转化为减法运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连减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数学问题。
如:一幅画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3只,还剩下几只?引导学生用连减的方法解决问题,导入新课《连减的简便计算》。
2. 探究新知:(1)讲解连减的运算顺序:先算第一个减数,再算第二个减数。
(2)引导学生发现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将连减转化为减法运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新知。
4. 课堂小结: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六、教学策略:1.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连减的运算过程和简便计算方法。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和经验。
3. 练习巩固: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对连减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八、教学拓展:1. 对比连减和连加的运算规律,让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简便计算方法,如结合运算律、分解因数等。
连减的简便计算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和水平。
教学重点: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时,能够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一:游戏导入新课师:我们来玩个对口令游戏好吗?生:好。
师:我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
师:78生:22师:凑成多少?生:100师:还能够怎样对?(还有哪些是整百数?)生:122师:凑成多少?生:200师:谁愿意来说数?生1:236生2:64师:换游戏规则,你们对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
师:126生1:26生2:278生3:78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生:个位相加得10,十位相加得9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生: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
师: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能够用凑整的方法来使计算更简便。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中怎样使计算更简便。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明白以后,就请你们用一个算式表达出来吧。
(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3.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师板书:234-66-34 234-(66+34)234-34-66 4.这3位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讲得很有道理。
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5.指名汇报:你是用哪种方法实行计算的?请在黑板算式下写出。
生:板书出计算过程师:你没有按算式的计算顺序,而是将它实行了简便计算,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我觉得按从左往右顺序计算不好减,容易错。
师:是吗,你发现了这个问题。
现在老师将234改为266。
你再来算一算。
生:266-66-34=200-34=166(页)师:这次你为什么没有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呢?生:我发现被减数减去第一个减数很方便,能够得到整200,也不容易错。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连减的简便计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学生小组讨论部分,大家对于连减简便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但同时,我也观察到有的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我需要鼓励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针对他们的不同需求提供帮助。
2.丰富教学手段,使用更多直观、有趣的教具和例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对计算器的依赖。
4.在小组讨论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连减的简便计算法则: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将连续减法转化为简便计算形式,包括减法的性质和规律。
举例:如计算“2000-250-150”,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将减法转化为“2000-(250+150)”,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2)应用简便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将简便计算法则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连减的简便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减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2010-03-16 14:09:35| 分类:四年级数学||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探索、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时,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一:游戏导入新课
师:我们来玩个对口令游戏好吗?
生:好。
师:我说一个数,你对的数要与我说的数的和能凑成整百。
师:78
生:22
师:凑成多少?
生:100
师:还可以怎样对?(还有哪些是整百数?)
生:122
师:凑成多少?
生:200
师:谁愿意来说数?
生1:236
生2:64
师:换游戏规则,你们对的数与我说的数的差是整百。
师:126
生1:26
生2:278
生3:78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
生:个位相加得10,十位相加得9的两个数相加得整百。
师:怎样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
生: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整百。
师:其实,我们计算时常常可以用凑整的方法来使计算更简便。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起来探讨在连减中怎样使计算更简便。
(板书课题:连减的简便计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明白以后,就请你们用一个算式表达出来吧。
(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
3.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师板书:234-66-34 234-(66+34)234-34-66
4.这3位同学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讲得很有道理。
那李叔叔到底还剩多少页没看呢?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5.指名汇报:你是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的?请在黑板算式下写出。
生:板书出计算过程
师:你没有按算式的计算顺序,而是将它进行了简便计算,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我觉得按从左往右顺序计算不好减,容易错。
师:是吗,你发现了这个问题。
现在老师将234改为266。
你再来算一算。
生:266-66-34
=200-34
=166(页)
师:这次你为什么没有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呢?
生:我发现被减数减去第一个减数很方便,可以得到整200,也不容易错。
师:你真棒。
同学们:进行连减简便计算时,一定要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合适的算法。
6.小结简便计算方法。
生:(出示幻灯片,生填空)
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
1、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
3、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7.总结规律。
三个算式的结果(相等),也就是说:
234-66-34 (=)234-(66+34)(=)234-34-66
师:大家再观察这三个算式有什么规律,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学生汇报。
师:这类算式多吗?能用字母表示吗?
8.指名学生黑板写出公式。
师:(出示幻灯片)a-b-c=a-(b+c) =a- c – b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能够运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出示如:452-(76+52)的算式这道题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去掉小括号以后的算是应该怎样写呢?总结出规律:a-(b+c) =a-b-c= a- c – b
三、实际运用,深化知识
(一).现在我们学校也准备组织三、四、五年级的同学去春游,老师利用投票的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请看:(幻灯片出示题)
师:指名汇报:弃权有几票?你怎么这么快算出来了?
生:我发现这里赞成票与反对票的和刚好是:276+24=300,有效票325-300=25 (二)、电脑出示习题。
1、在○里和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数
(1)39-15-5=39○(15○5)
(2)☆-□-△=☆○(□○△)
(3)729-196-204=_○(_○_)
(4)150-28-72=150○(28○_)
(5)a-b-c=a○(_○_)
(6)126-○-○=_○(78○22)
2、想一想,不改变运算顺序,谁会计算的快一些?(1)352-76-124 352-(76+124)
(2)169-(43+57) 169-43-57
(3)243-(13+91) 243-43-91
(4)26+58+174+102 (26+174)+(58+102) (5)462-62-85 462-(85+62)
四:课堂总结
师:你真棒!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我学会了用简便的方法计算连减
生:能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师:老师今天也有很多收获,与同学们分享:在进行连减的计算时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五:课后练习
我们继续做练习(幻灯片出示练习七2题)。
希望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根据数据的特点,找出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