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下《古诗三首》课文导学微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5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159张PPT)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每到过节时,古代女性会 向着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许愿,希望自己能有 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我们今 天学的这首古诗就是众多七夕诗中的代表作,我 们一起去看看吧。
第五节
拓展延伸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寒食节
寒食节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 时传下来的,是晋文公为了怀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也有观 点认为,寒食节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旧火、重取 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 4.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 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 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 《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 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 当时传诵很广。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精品ppt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精品ppt教学课件


四、课堂练习
一、辨字组词。
络(经络)
踏(踏步)
洛(洛河)
沓(一沓)
凿(凿开)
焚(焚烧)
齿(牙齿)
楚(清楚)
锤(锤打) 捶(捶背)
四、课堂练习
二、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相应词语写下来。 ①何时将要。( 何当 ) ②平常。( 等闲 ) ③全,全然。( 浑 ) ④指高尚的节操。( 清白 ) ⑤任凭。( 任 ) ⑥你。( 尔 )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 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 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其代表作品 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 泉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二、新课讲解
创作背景 郑板桥在他为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 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 绅。他刚正不阿,心系民众和“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性格, 耻于折腰,便藐视权贵,解绶挂印,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 画为生。 诗中的竹实际也是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郑 板桥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联系,嫉恶如仇不畏 权贵的竹石。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 可作画来欣赏。
表现了石灰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 白的人。
二、新课讲解
主题概括
《石灰吟》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 用象征手法,字面上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 怀,借吟石灰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 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的品格的可贵精神。 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尤其是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7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77张PPT)

品诗赏句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的一般性 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 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先写白昼, 后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 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才能例外。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些什么?
五、写作特点
全诗融风俗与写景于一体,措语 精致,含蓄深沉,意境优美,格调明 快,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
吃冷食
插柳条
担酒上坟
三、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寒食》这首
诗,结合书上的注释,想一想:
处处“飞花” 描写了什么?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为什么要写柳呢?
“汉宫”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轻烟散入”四个字 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皇城里的柳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指春天的京城。
句意: 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
杨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 柳树被春风吹弯了腰。
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赐,传送。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诗意: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
烛,蜡烛燃起的轻烟随着传送的队伍飘散进 了王侯贵族的家。
四、品读古诗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 讥讽,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 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内容。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 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中,发 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 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七、延伸拓展
《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 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资 料了解一下。
3 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9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97张PPT)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 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把竹拟人化
实写竹子,暗喻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实写竹子扎根, 暗喻人立场坚定
诗意:竹子抓住青 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 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 美马。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 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 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马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 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 “诗圣”杜甫、“诗仙”李白、 “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 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 《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结构梳理
马诗
沙如雪 月如钩
何当 快走
建功立业 报效国家
主题概括
《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 人 以马自喻 ,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 建功立业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达 了自己 怀才不遇 的感慨与愤懑。
拓展延伸
马诗
[唐]李贺
龙脊贴连钱, 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 谁为铸金鞭。
看到燕山秋月联想到武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此指西 北沙漠地带。
指燕然山, 今蒙古国境 内杭爱山。
古代的一 种兵器, 形似月牙。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译文:月光下,辽阔的沙漠一望无垠,黄沙万里,像铺 上了一层皑皑的白雪。燕山山脉的上空,高高地悬挂着 一弯秋月,放射着清冷的光辉。
这两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22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224张PPT)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 景象?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夜晚 日暮
这在两万句民诗禁描火绘的出了寒一食幅节怎, 样皇的帝画却面特?别表开达恩了赐作火者给怎王样侯 的贵情族感,?对这个细节的描写,
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不满之情。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吧!
译文: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 散,寒食节皇家花园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 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 情感。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表达了因感情遭遇挫折 而忧伤痛苦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 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 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 人的思绪。
译文: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 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 家?出冷露的轻 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 润之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诗中“__地__白__”让人联想到李白的“疑是地 上霜”;“_树__栖__鸦__”和“__冷__露__”表现出了月 夜的静与深与让人不禁产生了萧瑟苍凉之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形容清澈。 一水:指银河。 间(jiàn):间隔。 脉脉(mò):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句意: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两岸相隔 又有多远呢。虽然只 隔一条清澈的河流, 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 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这首诗写得是我国哪个传统故事?你是 从那句诗看出来的?
牛郎织女的故事。 从“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这句可以看出。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三首》【精华版】PPT课件(完整版)

语调稍低缓,最后一句适当拖长语调。重点 读好“脉脉”一词,读出牛郎织女无尽的思念。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说这首 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 不得相见的故事,诉说了平凡人的离别之思,抒发 了忧伤的情感。
读一读
诗中大量运用叠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些叠词不仅展 示了诗歌的韵律美、 节奏美和音乐美,而 且使诗歌表达的情感 更加动人。
明诗意
夜色 降临
大意: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 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 第飘散开。
“以汉喻唐” 的写法
明诗意
找找诗 中描写的景 物,由中秋 的习俗猜猜 诗人写这首 诗的情形。
大意: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 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 院中的桂花。
明诗意
大意: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 人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会 落到谁家?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3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同学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还记 得学过哪些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吗?
诗题
节日
节日习俗
这节《《元清课日明我》》 们继续学清习春明节与节 传统放节爆竹日、有喝屠扫关苏墓的酒、三贴首春联古诗, 一起《九去月了九日解忆古山东诗兄中弟》的节日重阳习节俗吧。 登高、插茱萸
朗读古诗,读出理解,读出情感。
再读古诗
学习任务: 1.再读古诗,根据诗中景物,想象诗文
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同桌交流想象的画面,然后在诗句旁
批注自己的感受。
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长安春 景图
夜晚传 烛图
➢ 按古人风俗,寒食节要折柳 插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19张PPT)

3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注意写出作者及作品名。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谢谢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 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 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 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 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 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 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 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 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 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 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 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 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 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 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 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 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 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 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 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 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爱因斯坦82、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83、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佚名84、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 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8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86、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王阳明87、读一本好书,就 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88、过去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卡莱尔89、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90、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91、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92、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9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94、抛弃时间的人,时 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95、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9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7、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98、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部编新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部编新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传说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 耳,重耳复国后,介子推隐居介休绵山。重耳烧 山逼他出山,介子推母子被焚身亡。晋文公为悼 念介子推,下令在其忌日(一般在冬至后的第一 百零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吃冷食
插柳条
担酒上坟
初读古诗
寒食
hóng
[唐] 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gōng
《但愿人长久》
随堂练习
一、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是( A )。
A.韩·翃(xǔ) 皎·洁(jiǎo)
B.札札(zhá)盈盈(yínɡ)
·
·
C.栖息(qī) 机杼(zhù)
·
·
脉·脉(mài) 迢迢(tiáo) · 纤纤(xiān)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你还能说出类似 的词语吗?
__迢__迢__牵牛星,__皎__皎__河汉女。 __纤__纤__擢素手,__札__札__弄机杼。 __盈__盈__一水间,__脉__脉__不得语。
课堂小结
这首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讥讽, 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意会到比作品 更多的内容。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 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 更富于情韵,比许多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汉宫: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夜晚 五侯:指天子宠信之臣。 诗意:夜色降临,皇宫里忙着传蜡烛, 袅袅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9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9张PPT)
恩赐点蜡烛。
【五侯家】泛指唐朝的王侯贵族。
译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处处柳絮飞舞、落花飘散,寒食 节的春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杨柳。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傍晚,皇宫里忙着传送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 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以迢迢言牵牛, 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以皎皎状织女, 光彩照人,容易让人联想女性的娇美的容颜。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写织女的活动,是诗人的想象。 织女无心织布,内心悲伤不已。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比喻、夸张,织女虽整日织布,却织 不成匹,其内心悲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 “谁家”就是“谁” 里指怀人的思绪。 的意思。“家”是语
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 思落在谁那边?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 谈谈你的理解。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 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 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பைடு நூலகம்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日暮汉宫传. 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huán (传说) 传 zhuàn(传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的读 音!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5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古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共52张PPT)

四、精读品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①迢迢:遥远的样子。 ②皎皎:明亮的样子。 ③河汉女:指织女星。
译文:仰望星空,远远地看到了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诗歌第一句点明了什么?
描写对象——牵牛、织女。 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织女。 (“迢迢”写出了两个人分隔异地)
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传说》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①擢:伸出。 ②素:白皙。 ③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④机杼:织机。杼,梭子。
译文:织女摆动纤纤素手,织机“札札”作响。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①章:花纹。 ②零:落下。
译文:一整天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见她愁容满面,泪落如雨。
1.前一句写织女忙碌地织布,她整天织布,为什 么还是“不成章”呢?为什么“泣涕零如雨”呢?
六、赏析诗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无处”指花开 既多又广,“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 飞花柳絮,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东风”指春风,“御柳斜” 是皇城里的柳树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斜”字生动地写 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 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
因思念远方的人而无心织布。
2.终日以泪洗面,为何还要去织布呢?此句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借织布排遣思念的 愁苦,来表现愁苦到极致的情感。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①且:并且,表并列关系。 ②去:距离。 ③复:副词,又。
译文:银河既清且浅,相距又有多远?
1.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 两人却不能见面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0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共107张PPT)

所作《宫词》百首,在表达传统的宫 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 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本诗 选自《王司马集》。
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 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第二遍做到字 正腔圆。
指导朗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qī
栖:
中 庭 地 白 树 栖 鸦 , 乌鸦在树
写相视之态二新课讲解二新课讲解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巧妙抒发与全诗缠绵排侧的感情十分和谐体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读出诗歌的节奏十五夜望月冷露无声湿桂花
3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3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
词语解释 《寒食》 ①寒食: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
天,过去在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③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④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⑤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 ⑥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二、新课讲解
词语解释 《迢迢牵牛星》
①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 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大地 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 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如果你是 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 却正忙着传蜡烛。
不满
轻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有何深意?
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诗歌小结
因为桂花是中秋时节有代表性的花。 桂花常在农历八月,也就是中秋时节盛开。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人尽望”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描绘出了中秋之夜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lǘ yán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一生托为人物正直言、志坚贞不屈,他以石
【唐】 李 灰贺自喻,表达他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 品质。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何当金络脑,
大漠沙如雪,托物言志 燕山月似钩。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借助注释、资料,通过想象画面……
【唐】 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托物言志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 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 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甚至千两。而于谦每次进 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 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 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为此,他还特意 写诗《入京》以明志: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李贺,唐代诗人。 他的诗作想象丰富,有 “诗鬼”之称,与“诗 圣”杜甫、“诗仙”李 白、“诗佛”王维齐名。
【唐】 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唐】 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李贺,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 一生体弱多病,仕途困厄。他所写的诗大 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 想、抱负的追求。
诗人借战马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 志向却又不被赏识的悲叹。 【唐】 李 贺
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了自己 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抓关键词,想象画面; 借助资料,体会情感。
谢谢聆听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导学微课
《古诗三首》
古诗
回忆录
演讲稿
小说
你的心底埋藏着 哪些心愿呢?
托物言志
读书、为人、处事
他们想要借助事物表达 怎样的志向呢?
吟:古代诗歌 体裁的一种。
yān
【唐】 李 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简单说明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快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秋。
郑燮,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扬州八怪”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 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 人”。其中,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画竹。《竹石》是他为 自己的画作《竹石图》题写的诗。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时心系百姓,体察百姓疾苦。潍 县连年闹灾荒,民不聊生,他开仓救济,得到了老百姓 的爱戴,但因得罪了豪绅和大吏而被诬罢官。于是,他 毅然辞官,回扬州以卖画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