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基础知识..共62页文档

合集下载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总结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总结摩擦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摩擦学原理包括摩擦的定义、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摩擦力的类型、摩擦力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通过了解摩擦学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摩擦力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在工程、物理学和机械设计等领域得到应用。

一、摩擦的定义摩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表面上由于微观不平整而发生的阻力,这种阻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力,通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忽略它的存在。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积等因素。

二、摩擦力的产生原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的不规则微观结构,当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这些微不足道的不规则结构会相互干涩地牵引、压迫、撞击对方而产生的一种相对运动阻力。

三、摩擦力的类型1、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会产生一个阻碍相对滑动的摩擦力,这就是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F_s = μ_sN,其中F_s为静摩擦力大小,μ_s为静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通常比动摩擦力大,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小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一旦施加的力达到或超过了静摩擦力,物体就会开始发生相对滑动。

2、动摩擦力当物体产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会产生一个与相对滑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即动摩擦力。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静摩擦力相关,通常小于静摩擦力,通常F_k = μ_kN。

其中F_k为动摩擦力大小,μ_k为动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的大小。

动摩擦力通常比静摩擦力小,所以一旦物体开始运动,需要施加的力就变小了。

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静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正比,即F_s = μ_sN。

其中F_s为静摩擦力大小,μ_s为静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的大小。

静摩擦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它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

静摩擦系数的大小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者查找资料获得。

2、动摩擦力的计算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_k = μ_kN。

第二章摩擦学概论2讲课文档

第二章摩擦学概论2讲课文档
现在四页,总共八十三页。
摩擦学的研究对于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据估计,全世界
大约有
的能源1以2各~种1形3 式消耗在摩擦上。而摩擦导致的磨损
是机械设备失败的主要原因,大约有80%的损坏零件是由于各种形式
的磨损引起的。因此,控制摩擦,减少磨损,改善润滑性能已成为
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缩短维修时间的重要措施。
体的粘性阻力或流变阻力引起的摩擦。
❖ 混合摩擦:半干摩擦和半流体摩擦的统称。
现在二十一页,总共八十三页。
三、摩擦定律——库仑摩擦定律 1. 古典摩擦定律 (称为阿蒙顿-库仑定律): (1)摩擦力和载荷成正比,即 F= f N 。除了在重载荷下实际接
触面积接近表观面积外,都是正确的。可适用于一般工程实际 。但对一些极硬或软的材料,摩擦力和法向载荷间并不是线性的 正比关系。
** 对于塑性接触状态,实际接触面积与 载荷成正比。
**通常认为实际接触面积与载荷保持线性关 系,从理想粗糙表面模型分析表明,只有 塑性状态这一关系才成立,而弹性接触为 非线性关系。原因在于理想粗糙表面模型 过于简化。
现在十七页,总共八十三页。
第二节 摩 擦
摩擦的定义: 两个接触物体表面在外力 作用下相互接触并作相对 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在 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切向运 动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 现象就是摩擦。
大小与载荷和表面几何形状有关,约占名 义接触面积的5~15%。
现在十四页,总共八十三页。
(3) 实际接触面积Ar: 物体真实接触面积的总和,两接触物体通
过表面微凸体直接传递界面相互作用,发生 变形而产生的微接触面积之和。为名义接触 面积的0.01~0.1 %,黑点表示的接触面积。
现在十五页,总共八十三页。
金属表面 组成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润滑)

第一章 摩擦学基础知识(润滑)

三、润滑脂及其主要性能 • 组成: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澎润土 • 润滑脂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针入度、滴点、析 油量、机械杂质、灰分、水分等
1)针入度 软硬程度 H(mm)/0.1
h
阻力大小、流动性强弱
标准锥体,150g,25 ℃ ,5s
2)滴点----固体 流体的温度转折点,表示耐热性 3)防水性能; 4)静音性能; 5)种类 A)钙基脂:抗水,适于轻中重载荷; B)钠基脂:高温,但不抗水; C)锂基脂:多用途,最好; D)铝基脂:高度耐水性,航运机械 E)其它特种润滑脂(特种合成油、添加剂、 稠化剂等)
五、添加剂 • 作用越来越大,在润滑脂、合成油中不加添加剂,
六、对润滑剂的要求
较低的摩擦系数 良好的吸附和渗入能力 有一定的黏度 有较高的纯度和抗氧化性 没有腐蚀性 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较大的热容量
七、润滑装置 单体供油装置 油壶, 油杯,
油枪
油杯
压配式油杯
滴油式油杯
油芯式油杯
油环
油链
• 集中供油装置 a) 简单的少数点位集中供油 b) 设备中心、车间及工厂级集中供油 泵站+(稳压+冷却)+过滤+分配器+工位润滑
η t = η0 ( t0 / t )
m
2、润滑油的粘压特性
• 粘度和压力的关系近 似表示为:
η = η0 e
ap
粘温关系曲线
3、油性—反映在摩擦表面的吸附性能 油性 (边界润滑和粗糙表面尤其重要) 4、闪点—瞬时燃烧和碳化的温度; 闪点 燃点—长时间连续燃烧的温度(高温性能); ; 燃点 5、凝点—冷却,由液体转变为不能流动的临界 凝点 温度; (低温启动性能) 6、极压性(EP), 在重压下表面膜破裂的最大 极压性(EP) 接触载荷,用PB表示,(极限载荷) 7、酸值—限制润滑剂变质后对表面的腐蚀 酸值

摩擦学基础知识综述

摩擦学基础知识综述

剪切强度)和屈服极限。
(2)粘着理论基本要点:
摩擦表面处于塑性接触状态:实际接触面只 占名义面积很小部分,接触点处应力达到受 压屈服极限产生塑性变形后,接触点的应力 不再改变,只能靠扩大接触面积承受继续增 加的载荷。 滑动摩擦是粘着与滑动交替发生的跃动过程: 接触点处于塑性流动状态,在摩擦中产生瞬 时高温,使金属产生粘着,粘着结点有很强 的粘着力,随后在摩擦力作用下,粘结点被 剪切产生滑动。
属摩擦副摩擦系数较大;二者之间容易发生 粘着,而互溶性差的金属不易发生粘着。
2.摩擦副表面特性:
(1)表面粗糙度:非常粗糙的表面,表面须
越过另一表面的微凸体,摩擦系数高。非常 光滑的表面摩擦系数甚至更高:实际接触面 积大,分子作用增强。在塑性接触下,实际 接触面积总是与载荷成正比,表面粗糙度的 实际影响并不大。
(4)无法解释脆性材料具有的和金属材料相
似的摩擦性能。
(5)粘着理论很好解释了“相溶性较大的金
属之间容易发生黏着,摩擦系数较大”现象.
对于大多数金属, τb =0.2σs ,计算的摩擦系数 为 0.2左右.正常大气中测的摩擦系数都高达 0.5 ,在真空中更高.
5.机械—粘着—犁沟综合作用理论 粘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机械—粘着—犁沟”
摩擦学基础知识
概述
1. 摩擦的定义:
两个接触物体表面在外力 作用下相互接触并作相对 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在 接触面之间产生的切向运 动阻力称为摩擦力,这种 现象就是摩擦。
2 . 摩擦的分类 1. 摩擦按摩擦副运动状态可分为: 静摩擦:两物体表面产生接触,有相对运动趋势但 尚未产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 动摩擦:两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 2. 按相对运动的位移特征分类: 滑动摩擦:两接触物体接触点具有不同速度和(或) 方向时的摩擦。 滚动摩擦:两接触物体接触点的速度之大小和方向 相同时的摩擦。 自旋摩擦:两接触物体环绕其接触点处的公法线相 对旋转时的摩擦。

摩擦学基本知识

摩擦学基本知识

H
4. 润 滑
• 是减少机械零部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 为了减少机器的磨损和发热,保证安全运转,延长使用寿 命和降低能源的消耗,摩擦副表面间进行润滑。主要的 润滑剂为液体润滑油。 • 据推算,全世界用于动力的能源,约有30%~40%消耗在无
损就是一种复合磨损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应抓住主 要的磨损形式,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磨损,延 长寿命。 • 3.2 磨损规律及影响因素 • 机器零件的工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跑合阶段、稳定 磨损阶段、急剧磨损阶段。应尽可能延长稳定磨损阶 段。
• 磨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材料、表面硬度、滑动速度
、载荷、表面温度、表面粗糙度、表面粘附物以及润 滑等。
(a) 一般情况;(b) 表面平行时
流体摩擦(润滑)
H • ③.边界摩擦: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存在极薄分子膜。
• 特点:极薄边界膜(厚度20纳米左右)起润滑作用,有 能力防止表面微凸体之间相互接触而不破坏,起良好的 润滑作用。但强度低,易破裂。
(a) 单分子层边界润滑模型;(b) 边界润滑机理模型 边界摩擦(润滑)
料的极限使用温度;f∝1/Pg,f∝V,而碳石墨和铸铁由于自
润滑性好,其规律与塑性相反。
H
摩擦工况
润滑状态 粘度影响 (μ)
表:各种摩擦状态及其特征对比
干摩擦

边界摩擦
分子吸附膜
混合摩擦
部分
流体摩擦
全部


部分
起决定作用
过程特征
微凸起接触
分子层、分子机 械作用
混合
流体动静压效 应
摩擦系数大小
0.1~0.6
• ④.微动磨损:两个表面之间由于振幅很小的相对运 动而产生的磨损。

一 摩擦学基础

一 摩擦学基础

摩擦学基础(l)近年来,摩擦学研究在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工程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应用广泛、理论基础扎实的学科。

本论文将从基础理论入手,系统介绍摩擦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应用现状。

一、摩擦学的基本原理摩擦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材料性质等因素有关。

在物体相对运动状态下,摩擦力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这是摩擦学的基本特点。

实际上,摩擦力不仅与运动状态有关,还与接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密切相关。

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稳定性均可由接触面微观结构的特点决定。

例如,当两个光滑的硬表面相互接触时,由于表面微观结构的特殊性质,摩擦力可近似为零;而两个粗糙的表面接触时,则有较大的摩擦力产生。

二、摩擦学的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摩擦学,我们需要寻找摩擦力的特点,从而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

目前,常见的研究方法如下:(1)摩擦学实验。

该方法通过建立摩擦学模型,模拟实际摩擦条件,通过实验观察和测试,研究摩擦学中的影响因素、作用原理及其宏观特征。

(2)摩擦力理论分析。

该方法通过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等理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推导摩擦力公式,研究摩擦力大小、方向和稳定性等性质。

(3)摩擦学表征技术。

该方法通过各种表征手段,如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拉力试验机等,分析和表征摩擦学中的微观特征,研究摩擦学行为和机制。

三、摩擦学的应用现状摩擦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表面学、纳米技术及生物医学等。

其中,摩擦学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如锅炉、汽车、机床等领域,均需要摩擦学研究的支持。

同时,在材料工程领域,稳定的摩擦是材料性能评价的关键。

总之,摩擦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各行各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学科的发展必将推动现代技术和工业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期望今后能有更多的研究工作者加入到这一学科的研究中来。

在表面学领域,摩擦学可应用于摩擦学表征技术、自润滑材料的设计和表面改性等方面。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

摩擦学原理知识点

绪论1、摩擦学定义:是对于相对运动的互相作用表面的科学技术,包含摩擦、润滑、磨损和冲蚀。

2、摩擦学研究内容主要包含:摩擦、磨损、润滑以及表面工程技术。

3、摩擦:是抵挡两物体接触表面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切向相对运动的现象。

4、磨损:侧重研究与剖析资料和机件在不一样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发生规律和磨损特征。

5、润滑:研究内容包含流体动力润滑、静力润滑、界限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等在内的各样润滑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6、表面工程技术:将表面与摩擦学有机联合起来,解决机器零零件的减摩、耐磨,延伸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章1、表面容貌:微观粗拙度、宏观粗拙度(即涟漪度)和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2、表面参数:(1)算术均匀误差 Ra是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均匀值。

(2)轮廓的最大高度 Rz 是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最大轮廓峰高 Zp 和最大轮廓谷深 Zv 之和的高度。

( 3)均方根误差 Rq是在一个取样长度 lr 内纵坐标值 Z( x)的均方根值。

3、对于液体,表层中所有分子所拥有的额外势能的总和,叫做表面能。

表面能越高,越易粘着。

4、物理吸附: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因为分子或原子互相吸引的作使劲而产生的吸附叫做物理吸附,是靠范德华力维系的,温度越高,吸附量越小。

物理吸附薄膜形成的特色是吸附和解吸附拥有可逆性,无选择性。

5、化学吸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的电子发生互换形成化学键吸附在金属表面上,且极性分子呈定向摆列。

化学吸附的吸附能较高,比物理吸附稳固,且是不完整可逆的,拥有选择性。

6、粘附:是指两个发生接触的表面之间的吸引。

7、影响粘附的要素:①湿润性,②粘附功,③界面张力,④亲和力。

8、金属表面的实质构造:(1)表面层:①污染层,②吸附气体层,③氧化层;( 2)内表层:①加工硬化层,②金属基体。

第二章1、固体表面的接触分类:(1)点接触和面接触。

(2)①弹性接触(赫兹接触),②塑性接触,③弹塑性接触,④粘弹性接触。

物理摩擦知识点总结

物理摩擦知识点总结

物理摩擦知识点总结摩擦是一种物理现象,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由于接触面间的微小不平整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它对我们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摩擦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摩擦的定义、摩擦力的产生原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作用以及摩擦力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摩擦的定义摩擦是一种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于两个物体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抵抗力。

摩擦是由摩擦面之间的不规则微小凸起和凹陷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引起的。

摩擦可以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两种。

静摩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动摩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在一些情况下,两者的大小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由摩擦面间的不规则微小凸起和凹陷以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引起的。

二、摩擦力的产生原理摩擦力是由于物体接触面间的不规则微小凸起和凹陷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而产生的。

在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两者的不规则微小凸起和凹陷会发生相互间的阻碍,这种阻碍会使得物体产生相对运动时受到一定的抵抗力。

此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摩擦力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摩擦面间,分子之间会发生弱的静电引力、分子间的磁力等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会导致物体相对运动时受到一定的抵抗。

三、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材质、接触面的压力以及相对运动速度等。

首先,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会越大。

其次,接触面的材质也会对摩擦力的大小产生影响,不同材质的摩擦系数不同,从而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再次,接触面的压力也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般来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会越大。

最后,相对运动速度也会对摩擦力大小产生影响,通常来说,相对运动速度越大,摩擦力也会越大。

四、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摩擦及润滑基础知识

摩擦及润滑基础知识

第八章摩擦和润滑第一节摩擦与润滑机理当两个紧密接触的物体沿着它们的接触面作相对运动时,会产生一个阻碍这种运动的阻力,这种现象叫摩擦,这个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与垂直载荷的比值叫做摩擦系数。

摩擦定律可描述如下:(1)摩擦力与法向载荷成正比:F∝P(2)摩擦力与表面接触无关,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3)摩擦力与表面滑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静摩擦力(有运动趋向时)F S大于动摩擦力F K,即Fs>F K。

摩擦定律公式:F=f·P或f=F/P式中F——摩擦力f——摩擦系数;P——法向载荷,即接触表面所受的载荷;载荷机器中凡是互相接触和相互之间有相对运动的两个构件组成的联接称为“运动副”(也可称为“摩擦副”),如滚动轴承里的滚珠与套环;滑动轴承的轴瓦与轴径等等。

任何机器的运转都是靠各种运动副的相对运动来实现,而相对运动时必然伴随着摩擦的发生。

摩擦首先是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其次是使摩擦副相互作用的表面发热、磨损乃至失效。

磨损是运动副表面材料不断损失的现象,它引起了运动副的尺寸和形状的变化,从而导致损坏。

例如油在轴承内运转,轴承孔表面和轴径逐渐磨损,间隙逐渐扩大、发热,使得机器精度和效率下降,伴随着产生冲击载荷,摩擦损失加大,磨损速度加剧,最后使机器失效。

润滑是在相对运动部件相互作用表面上涂有润滑物质,把两个相对运动表面隔开,使运动副表面不直接发生磨擦,而只是润滑物质内部分子与分子之间的摩擦。

所以,摩擦是运动副作相对运动时的物理现象,磨损是伴随摩擦而发生的事实,润滑则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重要措施。

第二节摩擦分类摩擦有许多分类法。

1. 按摩擦副运动状态分静磨擦:一个物体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

这种摩接力叫做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随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变化而变化。

当外力克服了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开始宏观运动。

动磨擦:一个物体沿着另一个物体表面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动摩擦。

摩擦学基础知识

摩擦学基础知识
F= Wτb /σs μ=F/W= τ b /σs
τb、σs分别是较软材料的剪切强度极限(或界面 剪切强度)和屈服极限。
精品文档
(2)粘着理论基本要点:
摩擦表面处于塑性接触状态:实际接触面只 占名义面积很小部分,接触点处应力达到受 压屈服极限产生塑性变形后,接触点的应力 不再改变,只能靠扩大接触面积承受继续增 加的载荷。
当两表面的材料分子接近时,分子之间的吸引作 用是产生摩擦阻力的假说,利用分子力与分子之 间距离的关系导出了摩擦系数与接触面积成正比:
F=f(N+pAr) p为分子引力,Ar为真实接触面积
精品文档
3. 分子—机械理论
克拉盖尔斯基1939年提出分子-机械摩擦理论,认 为摩擦阻力是由机械变形抗力和分子引力的综合, 并非常量,用摩擦二项式定律表示: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表面膜效应:
当摩擦副表面生成氧化膜或被污染形成污染 膜时,摩擦系数将降低。污染膜的剪切强度 较底时,粘着结点增长不明显。当剪切应力 达到污染膜的剪切强度时,表面膜被剪断, 摩擦副开始运动,摩擦系数表示为:
μ= τ f /σy
只τ f适界用面与膜金的属剪摩切擦强副度。, σy金属副的屈服强度,
Stribeck曲线表现了这些摩擦状态,u、η、p 分别表示速度、润滑剂粘度和压力。
精品文档
摩擦的基本特性
1. 古典摩擦定律 (称为阿蒙顿-库仑定律):
(1)摩擦力和载荷成正比,即 F= f N 。除了在重载 荷下实际接触面积接近表观面积外,都是正确的。 (2)摩擦系数与(名义)接触面积无关。一般仅对 具有屈服极限的材料如金属材料是满足的,不适于 弹性和粘弹性材料。 (3)静摩擦系数大于动摩擦系数。不适于粘弹性材 料,尽管改材料究竟是否具有静摩擦系数还没定论。 (4)摩擦系数与滑动速度无关。金属材料基本符合, 粘弹性显著的弹性材料,与滑动速度有关。

摩擦学基础知识

摩擦学基础知识

22
摩擦学基础知识
摩擦系数与一系列的材料参数有关,如
1.晶体结构
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钴,表现了最低的摩擦系数, 当在高温转变成立方结构时,摩擦系数迅速上升。 实验证明 2.晶体的各向异性
uhex<ufcc<ubcc
同一种金属,在不同的晶面和晶向会表现出不同的
摩擦系数,如在真空中钨对钨的摩擦系数在(110)面为 1.33,在(210)面为1.90,在(100)面为3.00。
18
摩擦学基础知识
(二)焊合、剪切及犁削理论 除焊合、剪切以外.较硬表面的微凸体对于较软材 料会造成犁削作用。它构成了摩擦力的犁削分量Fpl, 于是,总的摩擦力 F= Fadh+Fpl =A·S+Fpl 在大多数情况,Fpl与Fadh相比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 计。 则 F≈A· S u = F/P= A·S/A·p = S/p 式中p为材料的屈服压力。
年来,发现它并非材料的属性,而是受润滑条件、固体 材料、环境介质、工作参数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能在 很大范围内发生变化。
摩擦学基础知识
一、摩擦的种类 (一)无润滑摩擦(干摩擦) 这种摩擦经常用于制动器、摩擦传动和纺织、食品、 化工机械的部件(在那里无论从污染或安全的角度考虑, 润滑剂都是不允许使用的)。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机 械部件。 这种摩擦具有分子机械的特性,即在实际接触面积上 作用着分子引力,其作用距离比晶格中原子的间距要大 几十倍。并随温度上升而增加。分子引力可以引起局部 的粘着,粘着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施加的载荷通 过实际接触面积影响粘着力的大小。
15
摩擦学基础知识
用于阐明干摩擦特性的早期摩擦理论主要是: 1.机械联结理论 1699年Amontons和de la Hire提出,金属的摩擦可 能是由于粗糙表面的微凸体之间的互锁作用所引起。这 个理论对静摩擦的存在作了解释,同时它把动摩擦解释 为使上表面的微凸体越过下表面微凸体所需的力(见下 图)。

物理专业摩擦知识点总结

物理专业摩擦知识点总结

物理专业摩擦知识点总结1. 摩擦力的定义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在相对运动或相对滑动时,由于它们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相互阻碍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它是使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滑动受到阻碍的原因之一。

2. 摩擦力的类型摩擦力主要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类型。

静摩擦力是指两个物体在相对运动之前,由于它们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动摩擦力是指在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滑动时,由于它们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滑动的力。

3. 摩擦力的计算摩擦力的计算可以使用摩擦力公式来进行。

对于静摩擦力,根据静摩擦力公式F=μsN, 其中F为静摩擦力,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法向压力。

对于动摩擦力,根据动摩擦力公式F=μkN, 其中F为动摩擦力,μk为动摩擦系数,N为法向压力。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数值。

4.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接触面状况、摩擦面材料、法向压力和摩擦面积等。

接触面状况的粗糙程度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粗糙度越大摩擦力越大;摩擦面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法向压力是指垂直于摩擦面的压力,它的大小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摩擦面积也是影响摩擦力的重要因素,摩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

5. 摩擦力的应用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我们行走时所依靠的是地面对我们产生的摩擦力,汽车行驶时需要摩擦力来提供牵引力,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摩擦力的作用等等。

此外,摩擦力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利用来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比如将物体固定在一个位置,控制物体的运动速度等。

6. 摩擦力的减小与增大有时候,我们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大小,以便物体能够相对顺利地运动或滑动。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表面处理,比如涂抹润滑剂、使用光滑的摩擦面等;另一种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积,比如使用滑轮、减小接触件的数量等。

摩擦学基础知识共64页文档

摩擦学基础知识共64页文档


摩擦学基础知识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摩擦学文档

摩擦学文档

摩擦学润滑剂的粘度是决定润滑膜厚度的主要因素:流体动压润滑,润滑膜的厚度与润滑剂的粘度成正比;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润滑膜的厚度与润滑剂粘度的0.7次方成正比。

以点线接触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性能主要取决于润滑剂的流变性能。

根据润滑膜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润滑状态可以分为: (1)流体动压润滑; ( 2 ) 流体静压润滑; ( 3 ) 弹性流体动压润滑(简称弹流润滑) ; (4) 薄膜润滑; (5)边界润滑; (6)干摩擦状态等6 种基本状态。

流体润滑。

包括流体动压润滑和流体静压润滑, 主要是应用粘性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来计算润滑膜的承载能力及其他力学特性。

在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中, 由于载荷集中作用, 还要根据弹性力学分析接触表面的变形以及润滑剂的流变学性能。

对于边界润滑状态, 则是从物理化学的角度研究润滑膜的形成与破坏机理。

薄膜润滑兼有流体润滑和边界润滑的特性。

而干摩擦状态中, 主要的问题是限制磨损,它将涉及到材料科学、弹塑性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等内容。

流体粘度动力粘度:由于流体的粘滞性, 在相互滑动的各层之间将产生切应力即流体的内摩擦力, 由它们将运动传递到各相邻的流体层, 使流动较快的层减速, 而流动较慢的层加速,形成按一定规律变化的流速分布。

τ= ηγ其中,τ为切应力, 即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力,τ= F/ A;γ为切应变率τ= ηd ud z式中, 比例常数η定义为流体的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切应力与速度梯度之比。

在国际单位制( SI) 中, 它的单位为N·s/ m2 或写作Pa·s。

实践证明:在一般工况条件下的大多数润滑油特别是矿物油均属于牛顿流体性质。

运动粘度在工程中, 常常将流体的动力粘度η与其密度ρ的比值作为流体的粘度, 这一粘度称为运动粘度, 常用ν表示。

运动粘度的表达式为ν= η/ρ运动粘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用m2/ s。

非牛顿体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 润滑油可以视为牛顿流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