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复习参考题一、名词解释部分1.“30年战争”——发生于1618—1648年欧洲的大战,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30年战争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30年战争”的结果,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从而在欧洲形成了一个相对均势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西荷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北方大战(北方战争)——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而与瑞典发生了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俄国取胜,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特和约》。
根据和约,俄国获得波罗的海沿岸领土,打通了波罗的海出海口。
北方大战后俄国国力大振,一跃而成为当时的欧洲强国,奠定了以后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基础。
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1748年,因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攫取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当中包括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爭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爭。
1740年12月,普鲁士派兵占领了西里西亚。
接着,巴伐利亚、萨克森和西班牙也向奥地利发动了进攻,奥地利战败,于1745年12月与奥地利签订了《德雷斯登和约》,以及1748年1月18日签订的《亚琛和约》,和约确认了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王位继承权,普鲁士如愿已尝地得到了西里西亚,正式加入欧洲强国行列。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1.U-2飞机事件:1960年5月1日,苏联在其领空击落美国U-2高空间谍飞机事件。
1959年9月15-28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美,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并发表了公告。
苏联同意收回限其他占领国在6个月内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的声明,美国也同意就柏林地位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
苏联正式邀请美国总统1960年春后访苏。
艾森豪威尔决定出席巴黎四大国首脑会议后,于1960年6月10-19日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
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高空间谍飞机在深入至苏联维尔洛夫斯克附近进行间谍活动时,被苏联导弹击落。
5月16日,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巴黎举行会议期间,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威尔对U-2间谍飞机事件公开道歉,遭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退出了会议。
四大国首脑会议流产。
2.大西洋联盟政策:二次大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西欧的总政策,形成与1946年动至1947年春。
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而这样的一个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协作。
按照美国人的解释,就是要“帮助建立一个在军事上和其他重大问题上同美国和加拿大密切结合的繁荣而统一的西欧,使它作为一个强大力量重新回到世界舞台,同北美洲进行广泛协作。
”美国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遏止苏联,控制西欧,进而称霸世界。
作为推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步骤和具体表现,就是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
会议是由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5国发起,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这是取得独立的亚非国家首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大规模国际会议,反映了战后亚非形势所发生的根本变化,也反映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主宰亚非人民命运的漫长历史走向结束。
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殖民主义斗争,世界和平。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三十年战争(1)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对波希米亚新教徒实施镇压政策引起的。
(2)导火线:1618年5月23日的“掷出窗外事件”(3)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②丹麦阶段(1625-1629)③瑞典阶段(1630-1635)④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4)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1648年10月24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5)评价:①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比约》主要内容有: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⑶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约》后继续较量的结果。
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
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遗产继承与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浮笔。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乌得勒支条约》(1)背景: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
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2)《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
国际关系史1名词解释
1、掷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是捷克民族起义的信号,也是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2、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是以法为首的新教联盟,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是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联盟,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状态的政治格局。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指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而签定的一系列和约,主要包括《闵斯特和约》和《奥斯纳布鲁克和约》。
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奥斯纳布鲁克和约》,正式确认了威斯特伐利亚这一系列和约,并象征三十年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近代国际关系的第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该和约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对近代国际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4、《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与奥地利结成同盟乘机与法作战,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也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加入反法同盟。
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在1713年4月,英国和法国等在荷兰的乌德勒支签订和约。
国际关系史(整理后)
国际关系史背景:二战之后,美国凭借空前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世界,视苏联为其最大的障碍,千方百计遏制苏联,美苏关系恶化。
英国为乞求美国援助,挽救其经济灾难,并配合美国的反共浪潮,提出‚铁幕‛演说。
内容: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总统的邀请在美国富尔敦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的反共演说,‚从波罗的海的斯丁德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
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各国的都城。
所有的这些都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在苏联的范围内。
‛他呼吁,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联合起来,共同反对‚铁幕‛后面的国家,鼓吹美英联合反苏。
目的:美英联合反苏意义:美苏对抗的国际局势已经难以扭转;美苏矛盾正式公开,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三环外交是战后初期英国的外交政策。
背景:二战极大地削弱了大英帝国,因此战后加强‚英美特殊关系‛便成为英国对外政策的基调,但英美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英国还面临着与苏联的对立,因此它希望欧洲大国能够联合起来,重建‚欧洲大家庭‛,便于英国发挥支配作用。
基于以上考虑,丘吉尔在1948年10月9日的英国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三环外交‛的具体设想。
所谓三环指的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包括美国在内的英语世界;联合起来的欧洲。
丘吉尔声称,在这相互连接的三环中,英国是在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根本目的:希望与法德和解,恢复欧洲的均势,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保持英帝国原有的大国地位。
3杜鲁门主义背景: 1947年2月,英国照会美国,声称由于国内经济困难,英国无力继续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希望由美国承担这项任务。
为防止地中海地区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并乘机排挤英法在该地区的力量,美国决定接手希腊和土耳其。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战后国际关系史(只列出部分)---一,战后初期至 50 年代的重要事件:布雷顿森林体系乔治 . 凯南遏制理论富尔顿演说(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方案》)英国“ 三环外交”第一次柏林危机第二次柏林危机多瑙河会议英法同盟互助条约布鲁塞尔条约里约热内卢条约:(亦称《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第四点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一次中东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旧金山对日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日台和平条约欧洲防务集团罗马条约波兹南事件亚非会议 ( 万隆会议 )艾森豪威尔主义(填补力量真空主义)哈尔斯坦主义二,六十年代的重要事件:U-2 飞机事件多边核力量计划肯尼迪的和平战略勃列日涅夫主义尼克松主义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加勒比海危机(古巴导弹危机)布拉格之春新东方政策不结盟运动第三次中东战争三,七、八十年代的重要事件:第四次中东战争东方条约三边委员会日本的“ 多边自主外交”卡特主义里根主义中导条约:(双零点方案)超越遏制战略新大西洋主义四,九十年代至今的重要事件:新欧洲巴黎宪章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欧洲联盟条约宫泽主义《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案( PKO 法案)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战略欧盟一体化历史进程近代国际关系史(只列出部分)---25元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比利牛斯和约乌得勒支和约亚琛和约欧洲外交革命七年战争北方大战坎波—佛米奥和约吕内维尔和约亚眠和约普雷斯堡和约莱茵联盟提尔西特和约大陆封锁政策神圣同盟四国同盟条约特洛波议定书门罗主义东方问题亚得里亚堡和约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克里米亚战争法兰克福和约三皇同盟圣斯蒂法诺和约柏林条约三国同盟再保险条约法俄同盟光辉孤立C--C计划VS计划法绍达事件美西战争特仑特号事件摩洛哥危机英俄协定英法协定朴资茅斯和约英日同盟英布战争安政条约拉匡尼基协定萨拉热窝事件七月危机伦敦秘密条约兰辛-石井协定意土战争波斯尼亚危机现代国际关系史(只列出部分)---21元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对德和约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九国公约凡——华体系意义及评价德国赔款问题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扬格计划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亚洲政治策源地的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西班牙内战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德意柏林协定反共产国际协定三国轴心钢铁盟约集体安全计划东方公约英法苏谈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协定波兰危机东方战线苏日中立条约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立法及修改过程租界法案大西洋宪章反法西斯同盟珍珠港事件中途岛战役阿卡迪亚会议联合国家宣言卡萨布兰卡会议莫斯科外长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雅尔塔会议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静坐战拉巴洛条约布列斯特和约贝尔福宣言胡佛宣言史汀生主义东方慕尼黑斯特莱沙阵线共产国际远东共和国大东亚共荣圈田中奏折布雷顿森林体系乔治 . 凯南遏制理论杜鲁门主义英国“ 三环外交” 第一次柏林危机先发制人战略威斯特伐利亚和会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英国的“光辉孤立”政策北方战争与俄国的崛起布鲁塞尔条约经济互助委员会哈尔斯坦主义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里根主义超越遏制战略富尔顿演说(铁幕演说)第二次柏林危机。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2+4方案:由美国提出的关于德国统一问题的方案。
随着1989年包括民主德国在内的东欧局势的巨大变化,德国统一问题出现新情况。
同年11月8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同西德和西柏林的边界。
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统一德国的十点计划,统一进程明显加快。
由于德国统一的问题历来是牵动欧洲全局的最敏感问题,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密切关注。
1990年2月13日美国提出“2+4”方案,即先由两德讨论有关统一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内部问题”,然后由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就未来德国在欧洲的军事政治地位,欧洲结构,柏林地位,结束四大国的权利与义务,波德边界,对德和约等“外部问题”谈判,其结果提交欧安会35国首脑会议确认。
方案得到两德和苏英法的赞同,按照2+4方案,两德和苏英法美召开了多轮“2+4外长”会议,就德国统一的内外部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为德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U-2飞机事件:1960年5月1日,苏联在其领空击落美国U-2高空间谍飞机事件。
1959年9月15-28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访美,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举行会谈并发表了公告。
苏联同意收回限其他占领国在6个月内就德国问题达成协议的声明,美国也同意就柏林地位和德国统一问题召开四大国首脑会议。
苏联正式邀请美国总统1960年春后访苏。
艾森豪威尔决定出席巴黎四大国首脑会议后,于1960年6月10-19日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
1960年5月1日,美国一架U-2高空间谍飞机在深入至苏联维尔洛夫斯克附近进行间谍活动时,被苏联导弹击落。
5月16日,美,苏,英,法四国首脑在巴黎举行会议期间,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威尔对U-2间谍飞机事件公开道歉,遭艾森豪威尔拒绝,赫鲁晓夫退出了会议。
四大国首脑会议流产。
3.大西洋联盟政策:二次大战后,美国杜鲁门政府对西欧的总政策,形成与1946年动至1947年春。
这项政策的要点是支持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而这样的一个西欧要与美国密切协作。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资料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资料1.三十年战争17世纪上半叶,以德意志为主要战场的一次席卷欧洲的战争。
它是欧洲国家间争夺领土、王位、霸权以及各种政治矛盾和宗教纠纷尖锐化的产物。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皇和波兰的支持。
战争背景13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
信奉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和“天主教联盟”(160 9)。
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
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
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1612~1619在位)企图在捷克(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捷克国王。
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毁其教堂,并宣布参加新教集会者为暴民。
1 618年5月23日,武装群众冲进王宫,把皇帝的钦差从窗口抛入壕沟,史称“掷出窗外事件”,它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开端。
战争过程整个战争大致分四个阶段:①捷克-普法尔茨时期(1618~1624):“掷出窗外事件”发生后,捷克摆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
1619年捷克议会选举普法尔茨选帝侯弗里德里希为国王。
162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1619~1637在位)依靠德意志天主教同盟军,入侵捷克。
为援助蒂利伯爵J.采尔克莱斯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西班牙出兵普法尔茨。
162 0年底,捷克和普法尔茨联军在白山为天主教同盟军所败,弗里德里希逃亡荷兰,捷克重归奥地利统治。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
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
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
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
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
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
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第八章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
杜鲁门主义(Trumen Doctrine):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
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
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
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
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 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布鲁塞尔条约》: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富尔顿铁幕演说1946年3月15日,已辞去首相职务的丘吉尔应邀前往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頓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演说。
演说题目被杜鲁门称之为“和平砥柱”,史称“铁幕演说”。
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英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建立的特殊的关系”。
联合的目的乃是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
丘吉尔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后的国家。
“铁幕”后来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名词。
富尔頓演说被认为是美英对苏联发动“冷战”的信号。
三环外交是战后初期英国的外交政策。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提出了英国的“三环外交”的总构想。
第一环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第二环是英美联盟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丘吉尔声称,在这相互连接的三环中,英国是在每一环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恢复欧洲的均势,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保持英帝国原有的大国地位。
第一次柏林危机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二战后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及柏林。
柏林位于苏占区,东柏林为苏联占领,西柏林为美英法占领。
美英为了进一步分裂德国,1948年6月开始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并意图扩展到柏林西区。
国际局势顿时紧张,爆发了“柏林危机”。
6月30日,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以示反对,西方国家对西柏林实行空中运输供应,封锁失去实际意义。
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于1949年5月达成妥协。
5月12日封锁结束,“柏林危机”渐趋缓和。
经过谈判,双方解决了“柏林危机”。
但是,大柏林的分裂却成为现实,并直接加快德国的分裂。
第二次柏林危机围绕西柏林地位问题美苏之间发生的第二次冲突事件。
1949年9至10月,东西德分别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西柏林驻有英法军,在政治经济上与联邦德国关系密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第七讲◆卡特主义:阿富汗战争后,美国总统卡特发表声明,认为任何外部势力对波斯湾地区的介入都是对美国利益的侵犯,这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避免介入地区冲突的修正。
第八讲◆第三世界国家:主要指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一大批独立国家。
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般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不向北约或者华约中的任何一方靠拢,称为“第三世界”。
◆77国集团: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为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九讲苏德关系:◆东柏林事件:1953年6月17日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柏林发生的工人示威游行及动乱中,动乱中苏军出兵镇压造成流血事件,事后苏联采取了缓和苏德关系的措施。
苏波关系:◆卡廷惨案:指二战期间,1940年春,大约2.2万名波兰军人、知识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职人员在卡廷森林、加里宁等地遭到苏联军队杀害的事件◆华沙起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波兰地下军反抗德国占领军的战役。
波兰地下军的目的是想在苏联红军到达华沙前解放德国的占领,以避免受到苏联的控制。
◆波兹南事件: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因发生在波兰中西部城市波兹南而得名。
波兹南事件是波兰逐渐摆脱苏联政治控制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苏匈关系:◆匈牙利十月事件: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
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
此次事件是匈牙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布拉格之春: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名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体制改革,但在苏联看来,此举有脱离苏联控制的倾向。
为了实行统一的“苏联体制”,苏对捷进行武装干涉,导致了整个运动的结束和大量难民潮的出现。
◆经互会: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国际关系史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学科,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
以下是对一些国际关系史中常见名词的解释。
1.平等主权:指各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享有平等权利和主权,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涉和侵犯。
这一原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
2.霸权:指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具有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能够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或影响。
霸权国家通常借助经济、军事或政治手段来维持自身的霸权地位。
3.多极化:指国际体系中出现多个具有强大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或地区,形成一个多边分权的国际秩序。
与一极化或者双极化相对应。
4.冷战: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意识形态、经济、政治以及军事对抗。
冷战期间,国际关系呈现出一种紧张的、对抗性的状态,分裂了世界。
5.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有193个会员国,是国际关系中重要的平台之一。
6.冷战后的全球化:指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的加强的趋势。
全球化改变了国家间的相互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联系。
7.国际安全:是指国家或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威胁和风险,包括军事上的威胁、恐怖主义、经济危机、环境问题等。
国际安全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8.南北问题:指全球南方国家与北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不平等问题。
南北问题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涉及到贸易、援助、发展等方面。
9.国际秩序: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相对稳定和合作的规则和组织。
国际秩序对于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0.战争:是指国家间或者一方集团对另一方集团之间的武装冲突。
战争是国际关系中最极端和暴力的方式,对国际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以上是对一些国际关系史名词的简要解释,这些名词代表了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思想、制度和事件。
研究国际关系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社会的演变和未来的走向。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是研究国家和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与国际关系史相关的名词解释:
1. 主权:国家拥有独立决策权和行使权力的能力,不受其他国家的干涉。
2. 国际秩序:国际关系中的规则和准则,旨在维护和规范国家之间的互动。
3. 实力政治:国家根据其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资源的强弱来影响国际关系。
4. 自由贸易:国家之间通过取消贸易壁垒和关税来促进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5. 帝国主义:强大国家通过控制和征服其他国家来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和资源。
6. 大国崛起: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逐渐增强,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7. 冷战:二战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的状态。
8. 联合国:1945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旨在维护和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
9. 全球化:指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互相依赖和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
10. 多边主义:国际关系中各国通过合作、协商和共识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单边行动或使用武力。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第一章三十年战争乌得勒支和约北方大战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第二章门罗主意克里米亚战争《圣斯特法诺和约》法俄同盟第三章两C计划中俄伊犁条约法绍达事件《朴资茅斯条约》三国干涉还辽“致克鲁格电报”第四章阿尔几西拉斯会议波斯尼亚危机意土战争萨拉热窝事件第五章热那亚会议《洛桑条约》(1923)《贝尔福宣言》《道威斯计划》《洛加诺公约》第六章《胡佛宣言》“九一八”事变柏林-罗马中心《中立法案》张伯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七章《租借法案》《大西洋宪章》珍珠港《开罗宣言》布雷顿森林会议《联合国宪章》问答题: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试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第二章简述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特点。
试述普法战争爆发的背景、进程及其结果。
简要说明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形成与解体。
第三章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
简述19世纪后期日本在东亚侵略活动的开始与发展。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其后果。
第四章简述19世纪90年代后期俄英德矛盾及其主要表现。
简述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第五章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试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中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
试述巴黎和会后亚非名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及其主要表现。
第六章试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
美国的中立主义和英法的绥靖主义政策出现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异同?第七章试述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所产生的影响。
试述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形成的经过及作用。
在雅尔塔会议以及其他一些国际会议上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怎样的安排?。
最新-高中历史《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上)》备课资料素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上)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
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doc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
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
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
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个国际关系条约。
主要内容:(1)欧洲领土的局部分割:法国取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个主教区;瑞典则获得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
(2)限制了皇帝的权利,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还规定卡尔文与路德教享有同样的权利,制止了天主教对新教的迫害。
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意义):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不但结束了30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人物1)黎塞留:路易十三时期的法国宰相,红衣主教。
对内,他主张强化绝对君主专制统治,并努力将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的国家。
对外他将哈布斯堡王朝作为主要竞争对手,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提出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推动了近代国家的形成,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2)路易十四: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
致力于独揽大权树立绝对君权,在全国建立中央集权,掌握全国大权。
对外沿袭马扎然、黎塞留的扩张政策,致力于实现法国“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夺取欧洲霸权,法荷战争后问鼎欧洲霸权,但随后实力被反法同盟一次次的削弱并在七年战争后失去霸主地位。
3)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国王。
对内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发展资本主义,发布了《民法典》,并随着他四处征战而广为流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欧洲其他各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
对外进行拿破仑战争,主要是他同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战争前期具有反干涉主义与霸权主义,但后期具有侵略性。
4)梅特涅:效忠哈布斯堡家族,信奉现实主义国家利益原则,坚持正统主义,竭力维护大国均势,鼓吹对他国内政的干预。
拿破仑战争后期,既促成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俄国西扩的企图,对欧洲均势的恢复起很大作用。
维也纳会议中代表奥地利居于主导地位,为奥地利在战后欧洲秩序的建立中谋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因此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时期也被称作“梅特涅时代”,梅特涅本人也被称作“欧洲的马车夫”。
5)俾斯麦:德国铁血宰相,统一德意志,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强国。
对外以遏制法国防止法俄联盟为核心与欧洲国家进行结盟,形成对德国发展有利的联盟体系,即俾斯麦体系以维持欧洲的均势。
俾斯麦体系不仅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促使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同时维持了欧洲的均势,使得整个欧洲能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整个欧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战争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的一场大规模的宗教矛盾掩盖下的世俗利益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
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
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
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
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
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
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
在奥斯那布吕克参叫谈判的是皇帝、瑞典,德意志新教诸侯和城市的代表。
在闵斯特谈判的是皇帝、法国、西班牙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的代表。
和约1648年10月24日才签订,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主要内容特劳特曼斯道夫:皇帝的首席代表,在和会中极端不利的形势下,为哈布斯堡王朝得到了最佳的处理,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奥地利保存下来,就是保持了其在中欧的地位。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英国革命未引起欧陆国家的充分重视,他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静观其变的政策。
·共和国和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组织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
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针对西、荷两国,加强海军建设。
克伦威尔(Cromwell):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参加反封建王权斗争,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1649年镇压平等派运动之后,就开始历时三年的侵略爱尔兰的战争。
任护国主后,其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殖民霸权,大陆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克伦威尔1650年制定《航海条例》并于1651年颁布。
规定:(P11)。
英荷间未经宣战,便开始了军事行动。
英国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荷兰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
后由于丹麦缔结商约,英国船只得以通过松德海峡,自由进出波罗的海。
英国参与法西战争:1655年利用海盗之助,引起与西班牙的战争,次年夺取牙买加。
(补充)·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
1667年7月《布雷达和约》。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
1674年2月《多佛尔和约》,承认《布雷达和约》继续有效。
·小结:纵观英荷战争,英国是实际上的胜利者。
荷兰基本上接收了航海条例,逐渐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而英国则逐步扩大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英国借助航海条例,海外贸易大发展,海上势力不断增强。
到17世纪末,英国对荷兰已占压倒性优势。
英荷战争动摇了荷兰的国际政治地位。
光荣革命后,威廉登上英国王位,使荷兰经济上和政治上更加从属于英国。
·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关系的变化:①英法同盟的结束,以英法争霸开始,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中的主要矛盾;②英荷建立特殊关系;③在争夺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采取主动态势。
1.3 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一、《比利牛斯和约》(1659):内容马扎然意图利用法西联姻,擦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是波旁往事取代哈布斯堡王室在西班牙的统治,从而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
西王腓力四世同意将女儿价格路易十四,为以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隐患。
评价:法国为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十八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失去大片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灭。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路易十四沿袭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对外扩张政策,梦想实现法国“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成为全欧洲的主宰”。
企图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
⑴“遗产战争”: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
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企图夺取西属尼德兰(比利时)。
(过程P14)1668年法西《亚琛条约》。
遗产战争在英、荷、瑞干涉下结束,说明实力过分强大的法国已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其扩张政策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
法国的让步也反映了法国的势力还不足以与多国为敌,路易十四因此更重视外交的分化联合作用,荷兰因在反法联盟中充当主角,成为法国下一个战争目标。
⑵法荷战争(1672——1678):原因(P14)联合英国1672年攻荷。
1678年法荷《奈梅根和约》内容(P15)法国割占奥地利和西班牙部分领土,使勃兰登堡陷入孤立。
《奈梅根和约》是法国霸权鼎盛的标志。
⑶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8——1697):1685年,法国取消南特赦令(1598),迫害新教徒,引起新教国家不满。
1688年,路易十四再一次对“天然疆界“的追求,是侵占巴拉丁那特。
欧洲出现反法浪潮,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成为法国的死敌,两国斗争贯穿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反法“大同盟”的发动者。
反法“大同盟”,包括英国、荷兰、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和勃兰登堡。
1697年《立兹威克和约》从内容上是欧洲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影响: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
《立兹威克和约》是法国霸权开始衰落的标志。
法国的政治地位在战后逐步下降,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盛况。
英国在国防和国际政治中的作用都得到了加强,开始以欧洲大国的身份参加欧洲事务。
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已被削弱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国际政治地位,能够继续以大国的身份参与欧洲列强间的竞争。
连续不断的战争损伤了法国的元气,在英、荷等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法国仍保留封建专制,经济落后。
法国在竞争中慢慢丧失了优势地位,在与英国的抗衡中落于下风。
几次战争表明,保持国际势力的均衡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追求霸权只能导致衰落。
三、奥土战争:法土1536年结盟,给了土耳其进攻奥地利以重要助力,对土耳其发动战争起了鼓励作用。
奥土战争主要因争夺匈牙利而起。
第一阶段,1683-1684;第二阶段,1684-1690;第三阶段。
1690-1698。
1683年,土耳其50万大军进攻维也纳(P16)1699年1月,突遇各方签订和约,总称《卡洛威茨和约》:奥地利获得匈牙利,波兰获得乌克兰的一部分领土和波多利亚、卡明涅茨要塞,威尼斯获得摩利亚半岛。
土耳其占领匈牙利的梦想破灭,不仅兀立在对外扩张,反而成了欧洲列强宰割的对象。
奥地利获得匈牙利已扩充势力的计划得到实现,在东南欧的势力得到加强,也保持了大国地位,能够继续与法国等欧洲列强进行竞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乌德勒支条约》⑴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无嗣,在遗嘱中将西班牙连同新旧大陆一切领地传给路易十四之孙,腓力普·安茹公爵,条件是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西法两国不得合并。
法国和奥地利为争夺西班牙王位,引起战争。
⑵法国对欧洲大同盟的战争:1701年9月,欧洲反法大同盟组成。
英、荷、奥为主体。
反法各国各有所想::荷兰只求解决来自法国的威胁与订立商约,担心英国海上实力扩大;其他盟国则担心奥地利占领西班牙后,恢复哈布斯堡在欧洲的霸权。
英国国内托利党掌权后,反对辉格党参与欧陆战争的政策,对法妥协。
北方大战朝有利于俄国的方向发展,英国担心俄国取得波罗的海把全会威胁英国在东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特权。
英国不想彻底击败法国,以便利用法国对抗俄国。
英国担心奥与西班牙合并,建立哈布斯堡欧洲帝国的局面。
⑶《乌德勒支和约》:1714年4月,以法国、西班牙为一方,英、荷、普、萨、葡为一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
奥法签订了《拉斯塔特和约》。
两条约统称为《乌德勒支和约》。
内容: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了新的大陆均势,第一次将“势力均衡”概念正式写进条约。
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占有了不少战略要地,并开始了夺取法国美洲殖民地的进程;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
法国霸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保住大陆强国的地位,但海上势力却被大大削弱。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力量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
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使原来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得以扩张领土,为日后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1.4 18世纪欧洲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伊凡四世(1533-1584)起,俄国为争夺出海口而不断征战。
在北方波罗的海,俄、瑞、波争斗不断。
北方失利后又将矛头指向黑海。
俄土战争。
彼得一世(1682-1725)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将路上的地域性蚕食转为争夺海洋,想要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⑴北方大战(1700——1721):彼得一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
1700年8月19日,即俄土《君十坦丁堡和约》缔结第二天,俄国向瑞典宣战。
历史二十一年,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参加了。
⑵《尼斯塔得和约》:1721年8月,俄瑞在芬兰的尼斯塔得签订和约。
俄国在波罗的海站稳脚跟,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它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
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一个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为俄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瑞典北方强国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从此衰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