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在奥斯那布吕克参叫谈判的是皇帝、瑞典,德意志新教诸侯和城市的代表。在闵斯特谈判的是皇帝、法国、西班牙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的代表。和约1648年10月24日才签订,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内容
特劳特曼斯道夫:皇帝的首席代表,在和会中极端不利的形势下,为哈布斯堡王朝得到了最佳的处理,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奥地利保存下来,就是保持了其在中欧的地位。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革命未引起欧陆国家的充分重视,他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静观其变的政策。
·共和国和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组织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针对西、荷两国,加强海军建设。
克伦威尔(Cromwell):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参加反封建王权斗争,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1649年镇压平等派运动之后,就开始历时三年的侵略爱尔兰的战争。任护国主后,其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殖民霸权,大陆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克伦威尔1650年制定《航海条例》并于1651年颁布。规定:(P11)。英荷间未经宣战,便开始了军事行动。英国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荷兰
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后由于丹麦缔结商约,英国船只得以通过松德海峡,自由进出波罗的海。
英国参与法西战争:1655年利用海盗之助,引起与西班牙的战争,次年夺取牙买加。(补充)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1667年7月《布雷达和约》。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1674年2月《多佛尔和约》,承认《布雷达和约》继续有效。
·小结:纵观英荷战争,英国是实际上的胜利者。荷兰基本上接收了航海条例,逐渐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而英国则逐步扩大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英国借助航海条例,海外贸易大发展,海上势力不断增强。到17世纪末,英国对荷兰已占压倒性优势。英荷战争动摇了荷兰的国际政治地位。光荣革命后,威廉登上英国王位,使荷兰经济上和政治上更加从属于英国。·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关系的变化:①英法同盟的结束,以英法争霸开始,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中的主要矛盾;②英荷建立特殊关系;③在争夺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采取主动态势。
1.3 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和约》(1659):内容
马扎然意图利用法西联姻,擦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是波旁往事取代哈布斯堡王室在西班牙的统治,从而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西王腓力四世同意将女儿价格路易十四,为以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隐患。
评价:法国为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十八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失去大片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灭。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路易十四沿袭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对外扩张政策,梦想实现法国“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成为全欧洲的主宰”。企图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
⑴“遗产战争”: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企图夺取西属尼德兰(比利时)。(过程P14)1668年法西《亚琛条约》。遗产战争在英、荷、瑞干涉下结束,说明实力过分强大的法国已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其扩张政策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法国的让步也反映了法国的势力还不足以与多国为敌,路易十四因此更重视外交的分化联合作用,荷兰因在反法联盟中充当主角,成为法国下一个战争目标。
⑵法荷战争(1672——1678):原因(P14)联合英国1672年攻荷。
1678年法荷《奈梅根和约》内容(P15)法国割占奥地利和西班牙部分领土,使勃兰登堡陷入孤立。《奈梅根和约》是法国霸权鼎盛的标志。
⑶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8——1697):1685年,法国取消南特赦令(1598),迫害新教徒,引起新教国家不满。1688年,路易十四再一次对“天然疆界“的追求,是侵占巴拉丁那特。欧洲出现反法浪潮,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成为法国的死敌,两国斗争贯穿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反法“大同盟”的发动者。反法“大同盟”,包括英国、荷兰、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和勃兰登堡。1697年《立兹威克和约》从内容上是欧洲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影响: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立兹威克和约》是法国霸权开始衰落的标志。法国的政治地位在战后逐步下降,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盛况。英国在国防和国际政治中的作用都得到了加强,开始以欧洲大国的身份参加欧洲事务。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已被削弱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国际政治地位,能够继续以大国的身份参与欧洲列强间的竞争。连续不断的战争损伤了法国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