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及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公共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公共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名词解释: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现象。

错觉:是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知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觉。

定势: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

社会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

表象:记忆表象简称表象,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

工作记忆:当人们利用短时记忆资源去完成当前任务时,这种记忆状态即为短时记忆。

内隐记忆: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

情绪记忆: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者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逻辑思维:又叫抽象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

创造思维: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想象: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概念:是指对某类事物的概括;是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道德感:它是指根据社会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标准,对人的行为观念等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效能: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成就动机: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的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内归因:是指个体自身所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努力等。

外归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包括环境条件、情景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

公共心理学考试大纲

大纲内容(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的是上年的考点一、人的心理☆考核知识点1.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意义★性质: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类心理的产生是人与客观世界交互作用的结果。

任务: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意义:心理学主要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

它从人的心理这个侧面探讨和研究人,其研究的成果可以为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教育、法学,甚至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等,提供参考依据。

例如,在教育学领域中,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的理论、心理发展的理论已经成为教育科学的主要理论依据;现代医学的发展吸收了心理学的成果,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生物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性的医学模式;····可见,心理学的理论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从实践上看,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具体的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学现在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产生了广泛的使用价值。

2. 心理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方法:观察法—优点:生动自如,缺点:被动性。

实验法—优点:比较严密,能重复,研究者比较主动,能做出因果性的推动,缺点:人为性太强。

调查性—优点:了解情况比较确切和丰富,缺点:太费时费钱。

测验法—优点:能从心理进行量化的分析,并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序。

缺点:难以从中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个案发—优点:对个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调查,摸清其心理和行为的前因后果,缺点:只适合个别情况。

☆考核要求1、识记: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过程、能力、气质、性格。

2、简单应用:心理学研究包括哪些方法同上3、综合应用:分析说明心理学研究对象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惧等)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心理现象:个性心理: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气质(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等)性格(谦虚、乐群、自信、勇敢、毅力等)二、感知觉★考核知识点1.感觉的过程、种类;知觉的种类感觉: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反映。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它试图通过实证方法来揭示心理活动的规律。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认知心理学:研究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心理过程。

2、发展心理学:探讨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3、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态度和人际关系。

4、临床心理学:主要针对心理障碍的评估、诊断和治疗。

5、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等。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直接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收集数据。

这可以是自然观察,即在自然情境中进行观察;也可以是控制观察,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进行。

2、实验法控制变量,以确定因果关系。

实验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但外部效度可能受限;现场实验更接近真实情境,但控制程度相对较低。

3、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了解人们的态度、意见和行为。

4、个案研究法深入研究单个个体或少数几个个体的情况,以获取详细和深入的信息。

三、感知觉1、感觉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

2、知觉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3、错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1、注意的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种类包括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五、记忆1、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2、记忆的种类根据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公关心理学复习大纲

公关心理学复习大纲

名词解释:★服从行为: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发生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在外界的影响下被迫发生的。

P90★★群体公众心理定势:是处于准备状态的心理活动,指公众群体心理的定向趋势,它决定着后继心理活动的取向,对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行为活动起着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P113★目标公众:是指那些与组织有着某种利益关系的特定公众。

它们是大众传播受传者中的一部分,是组织欲意影响的重点对象。

P142★★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立目标、并以此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实现之的心理过程。

P49★印象管理:是指交往者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塑和修饰,以期在他人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

P135★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

P12★组织凝聚力:也叫组织内聚力,它既包括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也包括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P18★★公众:在公共关系中,公众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的是与某一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P29★★枪弹论:二三十年代之间,美国的一些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把读者、听众看作是毫无防御能力的“靶子”,只要大众传播工具对准他们“射击”,他们就会应声倒地。

这就是所谓的“枪弹论”或“靶子论”。

P146★★★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造成的影响,它往往会冲淡过去获得的有关印象,对优先效应形成冲击。

P131★★公众逆反心理:就是公共关系传播作用于公众的信息超过了其所能接受的限度而产生的一种相反的心理体验,是公众有意脱离公众关系传播信息的思维轨道,进行反向思维的心理倾向。

P185关系障碍:关系障碍因交际双方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而形成。

这种特殊关系往往带有利害性,且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交际者本身。

P205★★★公众态度:是指公众对组织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心理学》 重点复习提纲

《心理学》   重点复习提纲

《心理学》重点复习提纲《心理学》-重点复习提纲《心理学》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就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解释、预测和调控)。

心理学就是一门以表述、预测和调控人的犯罪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犯罪行为,阐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心理学做为一门科学,就是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创建心理实验室,并使之瓦解思辨性哲学沦为一门单一制学科已经开始的。

这就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更为困难和复杂,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了。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心理学是一门具有长远历史但又很年轻的科学。

一、科学心理学的问世及结构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主要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出心理的基本元素及心理的结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主要观点:强调意识的功能。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主要观点:研究线路需用“提振-反应”公式去则表示,秉持心理学就是研究犯罪行为的科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魏太默、考夫卡、苛勒主要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五、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要观点:研究人的潜意识六、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主要观点: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七、心智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奈瑟主要观点:研究信息加工过程(常用“小声响”方法)。

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一)实验与重新认识心理学(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三)发展心理学(四)生理心理学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第四节: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1、定义:就是所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犯罪行为展开存有目的、存有计划的系统观测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展开分析,以期辨认出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公共心理基础知识点综合复习提纲汇总(附答案)

公共心理基础知识点综合复习提纲汇总(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p3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3.心理学科的性质: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心理学是一门介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3)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分之繁多的学科4.心理的实质: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p6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5.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它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5.1心理学的意义:D心理学的研究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论据2)丰富其他相近学科3)为教育科学提供理论依据5.2师范生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了解自身心理特点、自我教育2)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3)有助于将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来研究心理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2)系统性原则:注重心理的整体性、进行综合性研究3)教育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考虑到心理学研究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意义,在发展中研究心理现象8.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实验研究法3)心理测验法4)个案研究法5)相关研究法6)产品分析法7)质的研究9.西方心理学流派:1)内容心理学2)意动心理学3)结构主义学派4)机能主义学派5)行为主义心理学6)格式塔心理学7)精神分析心理学8)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知心理学10)后现代心理学第二章感觉与知觉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人的感觉与动物的感觉的区别:D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2)人的感觉有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在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时,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产生,必须是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

4.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及复习重点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及复习重点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及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第1、2节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Y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

Y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Y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

N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

N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Y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

Y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

Y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

N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

N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

N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

N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

N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Y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

Y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B、1789C、1689D、1979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心理活动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A、注意B、感知C、思维D、想象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A、需要B、兴趣C、性格D、动机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是人们在(A)上的差异。

公共心理学重点

公共心理学重点

公共心理学考核大纲第一章绪论识记:心理学: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P1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冯特在该校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敬称为心理学之父)P9领会:科学研究的特征:P31、客观性,科学研究要依据客观事实,遵循公认的基本程序和规范。

2、验证性,科学研究的结果或依据研究结果所建立的科学理论,要经得起他人的重复检验。

3、系统性,科学研究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系统全面的搜集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结论。

科学研究的方法P5-91、观察法,指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的方法。

2、实验法,是指控制无关变量,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受到的影响,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3、相关法,是指研究两种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的方法。

4、调查法,指预先拟定好所要了解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这些问题,以获得研究所需的资料的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合使用)。

5、个案法,是指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一个团队、企业、家庭或班级等)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方法。

1.从人的角度而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分为个体心理现象和社会心理现象。

3.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认知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4.意志这种心理活动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

5.注意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始终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而存在。

心理学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P11-13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标志1913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心理学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另一位代表人物:斯金纳。

(主张研究行为,揭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反对研究意识)精神分析:奥地利精神病医学家弗洛伊德,主要观点:潜意识(也叫无意识),自由联想,梦的解析。

心理学总复习

心理学总复习

2015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掌握)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

广义而言:心理现象既包括人的心理,也包括动物的心理;既包括个体的心理,也包括团体的心理;既包括正常的心理,也包括变态的心理等等。

狭义:我们一般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①心理过程和②个性心理这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2、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3、个性心理包括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4、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上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了解)1、亚里士多德写的《论灵魂》,探讨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2、心理学是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马斯洛.5、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基础领域研究:①普通心理学、②发展心理学、③比较心理学、④实验心理学(2)应用领域研究:①教育心理学、②管理心理学、③医学心理学、④军事心理学三、生活中的心理学(理解)(案例题)(P20)1、定势思维: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2、逆反心理: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3、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第一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对彼此的印象。

4、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教学心理(心理效应)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发挥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建立在师生双方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并包含着多种心理因素。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渠道与基本形式。

一、课堂教学的心理要素1、注意组织: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习与活动的前提条件。

调动学生注意的方法:P1002、认知指导: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方式包括: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知识、技能)演示: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为概括奠基;设问:诱发学生产生解决眼前问题的心理需要;迁移:理论与实际结合。

3、行为强化:塑造、增强行为的重要手段,分正负强化。

方式有:语言、动作(如点头微笑)、物质符号(如红花)、活动本身4、心理趋合:个体在认知活动结束时因圆满完成活动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

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

包括即时趋合与延时趋合。

二、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心理效应P206-212效应名称代表人物产生效应心理机制在教学中的应用首因效应卢钦斯先入为主、前后干扰做好第一次、发挥黄金位置作用(一)首因效应(第一印象)1、首因效应的概念及实验(P206)最先获得的信息资料对人形成印象有重要作用,称为首因效应。

2、教学中首因效应的运用(1)充分发挥第一印象的作用:见好第一次面;上好第一次课;批好第一次作业;处理好第一次偶发事件……(2)充分发挥教学中“黄金位置”的作用:尽可能使新材料第一次就给学生以强烈、深刻的印象;尽可能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克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负作用,以增强首因效应的效果。

(二)罗森塔尔效应(期望效应)1、罗森塔尔效应的概念及机制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以的期待和热爱而使学生出现相应发展的现象,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首先,教师根据对儿童的总体印象形成对不同儿童的不同期望;(总体印象从何而来?)其次,受不同期望的引导和影响,教师对不同儿童进行区别对待;再次,教师不同的期望与对待,直接影响儿童形成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行为动机,进而影响其各方面发展。

心理学复习总结提纲

心理学复习总结提纲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二章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2.心理现象的内容:分为两类: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2)个性心里特征3.学习心理学的意义:理论意义:1、有助于学好教育科学理论2、有助于建立科学世界观实践意义:1、有助于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2、有助于搞好教学工作3、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4、有助于提高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公认为是心理学科独立的标志。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2)发展性(3)实战性5.心理学的方法:(1)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的外部表现,以了解其内部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造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的方法,它是心理学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6.反射种类: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20世纪初通过条件反射实验研究了大脑皮层的机能,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研究领域,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分为: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从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一信号:是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二信号:凡是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第三章感觉和知觉1.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与知觉的区别:(1)反映的内容不同(2)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3)影响因素不同感觉与知觉的联系:(1)两者同属认识活动的初级形式,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映(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3)知觉并不是感觉的机械相加3.感觉的作用1)感觉是其它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2)感觉提供内外环境信息,保证了有机体的正常活动。

(通过感觉提供的信息来了解集体内部状态和外界事物)3)感觉保证了有机同环境的信息平衡,维持了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提纲

心理学复习考试重点提纲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个体心理(1)认知(2)动机和情绪(3)能力和人格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心理学19世纪末20初重要派别1.冯特—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重视内省是自我观察的方法,主张将内省与实验方法结合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1879年,冯特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2. 詹姆士—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

意识的作用就是是有机体适应环境。

3.华生—行为主义: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韦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整体性,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5.费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神经系统的进化和脑的产生(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高等脊椎动物的脑——脑容量低等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脑的进化遵循以下方向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衡量(进化特点):EQ,脑重占体重的比例增加2.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衡量(进化特点):CQ,大脑新皮层面积扩大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衡量(进化特点):结构(小脑比重小,新皮层容积大),功能(功能复杂,视觉区数量多)更复杂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组成:胞体、树突、轴突神经冲动的电传导(动作电位外负内正)(1)概念: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2)法则:全或无法则—神经元反应的强弱不随外界刺激的强弱而改变。

这种特性使信息在传递途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微弱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递质概念:指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突触分类:兴奋性突触vs抑制性突触外周神经系统(组成部分—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二.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简单反射中枢)2.脑干3.间脑4.小脑5.边缘系统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包括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第三章感觉感觉的概述:感觉可以说是人脑对个别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公式:E=1/R(反比关系)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

公共心理学重点总结详细版

公共心理学重点总结详细版

公共心理学重点总结详细版一、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1879年由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建P4二、内容心理学P15内容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冯特把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创建了实验心理学。

由于他的实验心理学偏向于意识内容的研究,故称为“内容心理学”,也称其为“新心理学”“元素心理学”或“构造心理学”。

冯特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经验的分解及其化和问题,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是由心理元素构成的,对心理元素的分析是心理学首先要回答的课题。

冯特认为心理元素有两个,即感觉和感情。

感觉是心理元素的基本单位,呈现认得经验的客观内容;而感情则显示人的经验的主观内容,是感情元素的主观补充。

三、感觉和知觉的概念P231、感觉①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②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

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感觉是一个独立存在的阶段。

③感觉具有两重性:从感觉的来源和内容上看,感觉是客观的,它的反应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从感觉的形式和表现来看,它是主观的的。

从这一意义上理解,感觉是在具体的人的头脑中形成、表现和存在着的。

所以,在不同的人身上,感觉都烙上了个体的个性特点和知识经验的痕迹,体现着个性心理的影响。

④人的感觉和动物的感觉有本质的区别,首先,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既不是主题自发地形成的,又不是客体机械的植入的。

其次,人的感觉有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在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时,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以感觉既能被人意识到有受人意识的调节。

因此,并不是一切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都能引起感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地产生相同的感觉。

⑤感觉虽然简单,但却很重要,它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感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入口,是一切知识的直接来源,是人的意识形态和发展的基本成分;通过感觉,人们才能够认识外界物体的各种属性,人们才知道自己身体的运动、姿势和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因而有可能实现自我调节;只有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知觉、记忆等其他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才可能产生和发展。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推荐下载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推荐下载

心理学复习提纲1、重要概念: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适应:指与刺激与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观察是在事物的自然条件下为一定任务进行的知觉过程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表象是头脑里所保存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现出来的形象。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发生的注意。

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学习是学习者凭借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变化的一种活动过程。

狭义的学习仅指学生的学习;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和躯体化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或者说是指通过练习而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思考题:1.什么是心理过程?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

它是心理现象的动态形式,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

《心理学》知识点大纲及知识点汇总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的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2、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以引起被试的某种心理现象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被试的有关资料,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4、测验法采用专门的测验工具对被试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认知过程(一)感觉1、感觉的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不同,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感觉的规律包括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联觉等。

(二)知觉1、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三)记忆1、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

4、遗忘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四)思维1、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

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单纯地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定势是由先前活动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智力是一个复杂而颇有争议的概念,至今尚未有定论。

当代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倾向于把智力看作是多种相对独立能力的综合体,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创造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

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

情感情绪是个体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态度体验情商是相对于“智力”的概念而提出的,是指人们的情绪智能活动水平的高低。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所谓挫折教育,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某种受挫情境,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指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情绪控制行为,帮助他们运用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正确手段,提高他们的耐挫力。

人格教育,是指以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统一、健全和谐的心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目的的教育。

气质是指人的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这种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如知觉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程度)、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稳定性(如注意保持的时间、心境持续的时间)、指向性(如内、外向,情绪的外露程度)等方面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第1、2节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认知活动:是人从环境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现象。

2.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独特的心理面貌。

3.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不需要任何学习和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反射。

4.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

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5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人的行为也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Y2.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自身的态度体验。

Y3.意志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方面,也是人的主体性的心理表现。

Y4.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思维。

N5.人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个人自我觉察的情况下进行的。

N6.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Y7.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趋向和动力系统。

Y8.人的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行为反应形式。

Y9.人内在生理性的反应不属于人的行为。

N10.人的心理、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独立存在的。

N11.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人脑就有人的心理。

N12.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发生于单细胞动物。

N13.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组成。

N14.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Y15.心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却是主观的。

Y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A)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B、1789C、1689D、1979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心理活动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B)A、注意B、感知C、思维D、想象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C)A、需要B、兴趣C、性格D、动机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是人们在(A)上的差异。

A、性格B、气质C、能力D、人生观6、(D)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A、内在生理性的反应B、外在的躯体性运动C、人的言语活动D、应激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B)两部分A、大脑和小脑B、脑和脊髓C、大脑和脑干D、脑干和大脑8、反射是通过(C)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A、脑B、大脑C、神经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D)A、能动性B、社会文化制约性C、观念性D、主观性10、神经系统可分为(A)A、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脑和脊髓C、大脑和神经纤维D、大脑和小脑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个体心理由哪几部分构成?个体心理由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部分构成(3分)。

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注意状态和应激状态;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

(3分)2、心理行为的关系怎样?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

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

(3分)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

第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

(3分)3、人的心理具有哪些特征?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分)。

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

(每个特征1分)五、事例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1、1970年在美国加州发现的“现代野孩”——吉妮,自1岁到13岁为止一直被父母隔离,禁闭在一个小孩子里,赤裸的身上套着套具,天天坐在固定的角落里,父母从不对她说话,也不准她说话。

1970年11月吉妮被发现时,经专家检查、测验,她的智力水平如同1岁的婴儿。

尽管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训练她,吉妮仍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发展。

她从来不提任何问题,也不懂任何语法,语言发展异常地慢。

1974年她才开始组句,“讲的话大部分像摘要的电报”。

请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

答:“现代野孩”吉妮,有着人类的遗传基因和生理解剖结构,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正常人的心理来(1分)。

这说明:(1)人的心理并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人脑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2分)(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人脑才会产生心理现象。

(2分)(3)社会生活实践是人接触的主要的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源泉和必要条件。

人的心理实际上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更谈不上心理的丰富与发展。

(3分)2、我国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杀了建文帝夺得皇位之后,把建文帝的小儿子朱文圭带到北京关起来,从两岁一直到五十七岁,其间除供给饮食外,不许别人与他接触,等放出来时,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白痴。

请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

答:朱文圭有着人类的遗传基因和生理解剖结构,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正常人的心理来(1分)。

这说明:(1)人的心理并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人脑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2分)(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人脑才会产生心理现象。

(2分)(3)社会生活实践是人接触的主要的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源泉和必要条件。

人的心理实际上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更谈不上心理的丰富与发展。

(3分)六、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怎样?答:心理与行为是不同的,这表现在:首先,心理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活动,而行为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

其次,心理是一种内隐的观念形态,行为则是一种外显的躯体运动和生理变化。

(3分)心理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现在:第一,心理支配与调控行为。

第二,行为表现与反馈心理。

(3分)(对心理与行为有密切联系的两个表现有解释、说明的,再加6分)2、试述人的心理的特征。

答:人的心理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分)。

人的心理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1)心理内容的客观依存性;(2)心理现象的观念性;(3)心理活动的主观性;(4)心理反映的能动性;(5)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制约性。

(每个特征1分)(对5个特征有解释、说明的,再加6分)第一章第3、4、5节一、名词解释观察法: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观察以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

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提问的形式搜集资料以确定各种事实问题的联系或关系的方法。

测验法:测验法是应用标准化的量表考察、测定人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点以及心理差异的方法。

二、判断题(错的打“×”,对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心理学在教育中的一个作用是:解释与说明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

(√)2、心理学研究目的不在于控制行为。

(×)3、研究学生或教师心理应该不仅仅停留在预测行为上。

(√)4、心理学无法通过做实验进行研究。

(×)5、“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是对心理学发展的高度概括。

(√)6、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7、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只适合研究人的行为而非心理过程。

(√)8、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一门分支学科。

(√)9、心理学研究方法非常单一,主要靠观察。

(×)10、科学心理学在人类远古时代已经出现,只是水平不高。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并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和( A )。

A罗杰斯;B苛勒;C杜威;D詹姆斯2.不主张研究心理过程的心理学派别是(D )A人本主义;B精神分析;C构造主义;D行为主义3、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和( A )。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纳4、1879年( A )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5、精神分析的创始人:(C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罗杰斯6、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D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不是单一的某个人7、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C )A客观性;B系统性;C主观性;D道德性8、下面不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D)A刺激变量B个体变量C反应变量D发展变量9、构造主义的代表人物:冯特和( B )。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纳10、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苛勒、韦特海墨和( C )。

A杜威;B斯金纳;C考夫卡;D铁钦纳四、简答题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下面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发展性原则;四道德性原则。

(6分)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哪些?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有一、刺激变量;二个体变量;三反应变量(每点2分,共6分)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哪些?答: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一选择和确定课题;二确定研究设计;三搜集资料;四分析资料;五做出结论(每点1分,共6分)五、案例分析题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现了什么心理学派的思想。

答:“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体现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思想。

(2分)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初在德国涌现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等。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强调知觉经验虽来自外在刺激,但各个刺激可能是分散和离散的,我们由之所得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分)例如由四条直线构成的正方形,我们所知觉到的,并不是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之和,而是一个完整的正方形,即在四条直线之外,另加了“完形”的意义。

(2分)格式塔心理学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到现在仍是心理学研究中的宝贵财富。

(2分)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请评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答:构造主义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历史上的第一个思想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钠。

(2分)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心理学的研究的任务就是分析心理经验的结构,寻找心理的元素。

(2分)构造主义认为心理的基本元素主要有感觉、意向、感情三类,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