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方法论(系统方法)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理论

系统工程理论
1
4、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
中国系统工程专家顾基发和英国华裔专家朱志昌于90年 代中期提出
物理主要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通常要用到自然科学知识, 主要回答这个“物”是什么,它需要的是真实性;
事理是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这些事物,通常 用到管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回答怎样去做; 人理是做人的道理,处理任何事和物都离不开人去做,以 及由人来判断这些事和物是否得当,通常要用到人文社会 科学的知识,主要回答应当如何. WSR作为一个统一的工作过程 可由理解领导意图、调查分析、形成目标、建立模型、协 调关系、提出建议等6个步骤来构成
协同学


1 产生 原西德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aken)长期从事激光理论 研究,发现激光呈现出丰富的合作现象,从而得出了 协同作用的重要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创立了协 同学。 哈肯认为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关键不在平衡、非平衡 或者离平衡态有多远。关键在于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非线性作用、相互协同和 合作,自发产生有序结构,因此强调了协同现象的普 遍性和重要性。
信息论

若某事件出现概率为p,则这一事件所具有的信息 量为 单位为比特(bit),信息量常用单位 计算出信源发出的每一个符号所包含的平均信息量, 这个平均值就是信源平均信息量,即信息熵。

信息论

2信息论启示 信息方法



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于信息的获 取、传送、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 的一种研究方法 信息方法在分析和处理问题时,把系统有目的的 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不对事物的整体 结构进行剖析,而是从其信息流程加以综合考察, 获取关于整体的性能和知识。 信息方法的意义就在于它指示了机器、生物系统 的信息过程,揭示了不同系统的共同信息联系; 有利于管理、决策科学化;指明了信息沟通的重 要性。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

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

它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系统科学方法论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它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实现科学发展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系统科学方法论将科学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科学研究、科学实践和科学应用。

科学研究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是科学发展的基础。

它要求科学家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客观、系统的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和调节。

科学研究的结果是科学理论,它们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质结构和规律。

科学实践是科学发展的过程,是科学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

它要求科学家以实验、实践的方式,检验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探索新的科学规律。

科学实践的结果是实验数据,它们反映了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

科学应用是科学发展的目的,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实践的最终产物。

它要求科学家以实用的思维方式,根据科学理论和实验数据,研制出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科学应用的结果是科学技术,它们反映了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

科学发展观是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它强调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客观、系统的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解决实际问题。

它认为科学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实现科学研究、科学实践和科学应用三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

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它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科学家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客观、系统的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

系统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理念,它们提供了一个科学发展的框架,可以帮助科学家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客观、系统的方法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解决实际问题。

系统论的原理方法论有哪些

系统论的原理方法论有哪些

系统论的原理方法论有哪些系统论是一种以系统和整体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方法,它通过分析复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来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在现代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颇受关注。

本文将详述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

一、系统论的原理1.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是系统论的核心。

它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由一些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组成的系统。

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整体性:系统是由组成部分组成的整体,这些部分互相关联,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2)动态性: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地相互作用,导致系统的动态演化。

(3)适应性:系统能够对外界的变化做出自适应的反应。

(4)目标性:系统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

(5)层次性: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

2.层次化原理层次化原理是系统论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它认为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层次组成的,每个层次都对应着不同的组成部分。

每个层次都是由更小的层次组成的,与之相邻的层次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依赖与制约关系。

3.全局性原理全局性原理指出系统中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作用的,不存在与系统外部相对立的部分。

因此,在进行系统研究时,需要关注系统中的全局性而非局部性。

4.系统稳定性原理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论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认为系统需要保持稳定状态才能够发挥其作用。

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内部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系统论的方法论1.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系统论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是指把一个复杂的现实系统抽象化为数学表达式、图形、符号或其他适当的形式,以便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具体方法包括:(1)定义系统的目标和边界。

(2)确定组成部分和其相互作用关系。

(3)定义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则。

(4)把系统加入适当的数学模型中,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探究。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是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它是系统论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在识别系统中的问题和缺陷及解决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十章系统科学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十章系统科学方法论
②、从人对系统的认识程度进行划分,可划分为: 1)、黑系统:指人们当前对其要素和结构还一无所知的系统;
9
2)、白系统:指人们对其要素和结构已经知道得很清楚 的系统; 3)、灰系统:指人们对其要素和结构的认识若明若暗的 系统。
③、从系统所处的状态划分,可划分为: 1)、平衡态系统:指系统内部无差异的系统; 2)、近平衡态系统:指系统内部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只能 使线性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系统; 3)、远离平衡态系统:指系统内部差异明显从而使非线 性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系统。
综合分析后的结论是:第三方案最能确保在短期内最 经济地完成阿波罗计划的全部目标。所以,决定采取第三 方案。结果,在1969年7月16日通过发射阿波罗11号飞船, 终于成功地把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如期完成考查任务 后于7月24日返回地面。
13
二、控制论方法
从方法论上看,控制论方法的基本原理概括起来 大致有如下三条。
(2)、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 ②、动态原则 ③、最优化原则 ④、模型化原则
11
例:美国的“阿波罗计划”
1961年5月25日,美国政府宣布了20世纪60年代末实现 人员登月计划,同时成立了阿波罗计划办公室。办公室根据 指定目标收集大量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已经论证,作出方 案比较,最后为实现登月宇宙飞行提出三个备选方案,给决 策者选择。
1、根据系统的输入——输出来刻画系统的行为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在 控制论中被概括为“出入”, x1 如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 X(t) x2
输入;系统对环境作用的 响应称之为“输出”,系统的
xm
系统
y1 y2
Y(t)
yn
输出集合及其变化,实际上是系统的行为。控制论就是用一
组分别表示输入和输出的时间函数来描述或刻画系统的行为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指在当今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它们对于科学研究的推动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首先,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研
究者在进行科学推理和分析时要严密、合乎逻辑。

逻辑思维能够帮助科学家准确地理清问题的关键点,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助于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其次,实证思维。

实证思维是指科学研究中要以实证数据和实验结果为依据,
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等手段来验证科学假设和理论。

实证思维能够帮助科学家排除主观臆断和偏见,确保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再次,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指科学研究中要将问题置于一个整体系统的框架
下来思考,关注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系统思维能够帮助科学家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问题,促进科学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最后,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科学研究中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突破常规,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创新思维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它能够激发科学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科学研究的突破和进步。

综上所述,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思维、实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

这些思维方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思维基础和方法论支持,对于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广大科学工作者能够在科学研究中灵活运用这些思维方法,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质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科学方法论_新三论_耗散结构论_协同论和突变论

现代科学方法论_新三论_耗散结构论_协同论和突变论

,
就 有可 能 从 原 来 的 混沌 无 序 状 态 转 变 为 一种 稳 定有 序 的 状 态
协 同论 是 一 门 研 究 完全 不 同 的 学 科 中存 在 的 共 同 本质 特 征 的 横 断 学 科
,
它认 为
,


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 能 完全不 同
,
,
但他 们 从无 序 到 有 序 转 变 的 机 制 却 是 类似 的
耗 散 结 构论 研 究的 是 一 个系统 从 混 沌 向有 序转 化的 机 理
一 个 远 离平 衡态 的开 放 系 统
,
条件和规律
,

他认 为

,
在外 界 条 件 变化 达到 一 个 特定 临界值 时
通 过 涨 落发 生 突

变 即非 平衡 相 变 种 系统千 差万 别
至 是 相 同的 入 未 知领 城
,
它 用精 密
直 观 地 播述 了 在 临 界 点 附近
,
外 部 条 件微 小变 化 引


起的 系 统 突 然 的 质 变 的 规 律
耗 散结 构 论 杂的 世 界而 努 力

,
对 于 防止 突变
促 使事 物向 良好预 后 转化 有重 大 意义
,
协 同 论 和 突 变论 都 紧紧 围 绕 临 界点 进 行 深 入 分 析
我们 的 事 业 就不 可 能开拓 前 在实 践 中对 改 革和 建 设 的不 同意见 和 不 同的理 论 观 点是 会 经常 发生 的 我们 应 当坚
马 克思 主义 不 发展
,
持 马 克思 主 义 发 展 论 为 不 同 观 点 和 意见 的 民主 探 讨创 造 良好 的 条件 否 则 就不 可 能 突破 , 械实践 证 明 的 那 些 不 正 确 的或不 适 合的 判断 和结 论 就不 能 冲破 长期 形 成 的 僵 化封 闭的

自然辩证法之 第四讲·科学技术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之 第四讲·科学技术方法论

西方科技哲学思想与现代科学方法主要内容⏹西方科技哲学思想逻辑实证主义波普的证伪主义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库恩的历史主义⏹现代科学方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本章要点】在了解目前西方关于科学发展的主要哲学流派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两个现代科学方法。

两者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而且适用于技术研究,具有通用性和综合性。

本讲探讨数学方法的基本特征、科研功能和数学模型方法,考察系统科学方法的产生,以及几种重要的系统科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控制方法、黑箱方法、功能模拟方法。

一、西方科学哲学思想1.逻辑实证主义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学派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表明科学哲学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从逻辑主义到历史主义的转变,由科学结构的逻辑模型到科学发展的历史模型的转变。

逻辑实证主义是科技哲学的一个派别,又是现代分析哲学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

它发源于中欧,后来逐渐扩展到英美,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思潮,维也纳学派是逻辑实征主义的主体。

他们以科学为旗帜,以新逻辑为武器,以传统思辨哲学为对手,以罗素和维特根斯坦为先导,旨在力图把经验传统尤其是实证传统和逻辑传统结合起来,把哲学的任务归纳为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

逻辑实证主义的先驱罗素最先提出逻辑是科学的本质.意思是把哲学同逻辑等同,把科学哲学逻辑化。

他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描述、整理经验现象,把经验材料化繁为简、系统化。

科学家的任务在于对科学的陈述进行逻辑分析,目的是检查它们在化繁为简的逻辑系统化过程中是否完全符合逻辑规则,有无因违反逻辑规则而混乱,以确保科学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及内容正确性。

维特根斯坦是罗素的学生,他前期主张逻辑原子主义,后期主张日常语言分析。

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的基本观点和老师一致,认为全部哲学就是语言的批判。

德国哲学家鲁道夫·卡尔纳普读过罗素的一本著作,受到罗素的巨大影响。

他说:“对逻辑的研究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逻辑为哲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正像数学为物理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一样。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二——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方法(转)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二——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方法(转)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二——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方法(转)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二——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系统方法(转)系统(System)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物质或精神的整体。

这个很普遍的系统概念在今天的科学里有很多解释,因而引起了一系列不同的有关系统的概念。

确定它的一个普遍方法即把客体理解为具有精确定义的属性的元素或系统。

在这些客体的整体中存在的秩序,构成一个同样精确定义的有关系统类型的结构。

系统的表达不仅在不同的系统联系方面使用,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含义。

因此,在科学史中可以找到许多种关于系统的概念,它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以及当时的事物联系相适应。

对于同样或类似的情况,有时也使用如整体、机体、结构、组织等概念。

现有的系统概念,总和一定的科学和哲学思维形式有联系。

在20世纪,系统概念的形成和系统理论的发展达到空前的高峰。

它用特殊的方式表达了与本世纪生产力巨大发展有关的现代科学一体化发展趋势。

由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 ,1901-1971)倡导的一般系统论(或普通系统论)的产生,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中第一个专门把一般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这不仅在不同的领域内形成比较全面的,对于其他系统也有意义的系统概念,而且现代科学本身也形成我们对现实的认识的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而同时比以往更清楚地指出物质世界的统一。

今天发展的系统概念首先显示出如下的特点,即与从前大多数系统概念不同,它采用了精确的数学定义,并逐渐纳入数学理论范围。

贝塔朗菲在创立系统论时曾经明确地认为,系统论思想的提出最初就是反对生物学的理论和研究中存在着的机械方法。

一般系统论是针对机械论方法而产生的。

系统科学在40年的发展中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科学体系。

系统方法就是系统科学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论,它指明了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办法,它是解决形形色色的系统问题与规律的科学方法论。

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曲阜师范大学2010教育技术升本大雁团队一、什么是系统在我国古代《申鉴·时事》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到林中见别人布了一张补雀的大网,捕到的雀都是一个鸟头钻进一个网眼。

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互不相联的小绳圈,也准备去网雀。

有人问他:“这些小绳圈是做什么用的?”他说:“网雀用的。

既然一只雀只钻一个网眼,我这种绳圈岂不比一张大网省事吗?”不言而喻,此人是一只雀也不会网到的。

我们知道,网虽然是由网眼组成的,但网无论在质上和功能上都有别于许多单个的网眼。

因为网中的每个网眼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被相互制约地联结在一起,所以网才具有单个网眼所没有的捕雀功能。

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把类似网眼这种组成部分或者成分称之为要素,而把类似鸟网这种特定的相互作用方式联结着的要素构成的具有新质的整体,就叫做系统。

我国著名学者钱学森教授定义: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素,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以一定方式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整体。

弄清了什么是系统,就不难理解系统方法的基本涵义。

二、系统方法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北宋年间,汴梁皇宫为大火烧毁,大臣丁渭受命限期重建。

工地“患取土远”,又远离水道,运输材料困难,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和即将到来的最后期限,他该怎么办呢?经过勘察和思考,他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一是在皇宫旧址前大街上挖出宽大渠道,取土烧砖;二是再引开封附近的汴水入大渠道,将上游木材水运至宫门;三是皇宫建好后,用工程遗留下来的碎砖废土填塞河道。

“丁渭的工程”终以“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

”绝佳的建筑方案赢得汴京官民的称赞。

丁渭将建宫殿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将各种要素统筹兼顾,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并不是分头解决挖土烧砖制瓦,运输建筑材料和清除瓦砾灰壤,而是把三者看成一个相关的整体而加以协调处理,从而找到一个获得最佳效果的方案。

这是一种符合系统思路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受历史和科学的局限,对系统整体功能原理的认识,古人还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但古人高超的辩证思维和对系统整体性功能原理的熟练运用,则是难能可贵和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和学说,通常被理解为科学认识的方法论也就是关于科学认识的活动的体系、形式和方法的学说。

科学认识:反应人同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发展的理论体系。

研究对象:一定研究过程中所要认识的客体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特点、本质、结构、规律对图认识主体而言是再在之物。

具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模拟法4.类比法5.分析法6.综合法7.演绎法8.归纳法9.假说发发展历史:1.古代2.近代前期(重观察和重实验、收集资料)3.近代后期(整理资料)4.现在(综合资料)现代的发展趋势:1.自认科学从分化为主阶段进入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以综合为主的新阶段2.自然科学各部门各学科相互渗透,出现了一系列边缘学科和横断学科3.自认科学研究从个人研究为主转为集体研究为主科学方法论的学科性质:(论述题)1.是一门趋向于独立的学科:①现代科学深刻揭示了物质世界统一性,提供了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彼此渗透、移结合并达到一体化的依据②在现代科技中日益强烈的一体化趋势提出了建议统一的科学方法论的要求③数学方法是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趋向统一2.是一门思维学科:①因为科学方法论研究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大脑在科学研究中如何思维的问题②科学方法论的研究问题有一部分是属于如何使用物质手段变革对象的问题,属于人们在科学研究中进行感性物质活动的问题③就认识功能而言不同层次的科学方法是解决思维方式的途径或道路问题3.是一门认识工程学:①理论和工程技术存在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②整体研究过程是选择、决策、组织的动态过程科学实验步骤(简答题)1.确定研究课题2.获取和积累科学事实3.进行科学抽象提出科学假说4.检验假说(成立则回到第2步)5.建立理论体系第二章:研究选课一.研究什么问题?1.问题:是一种“获得性遗传”知道,是人类知识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表现为实践和认识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的连结点。

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方法 系统观念

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方法 系统观念

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方法系统观念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方法系统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世界观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理解,而方法论则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世界观和方法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科学方法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方法论,它是一种有组织、系统的方法来探索、解释和预测现象。

科学方法的核心在于观察、假设、实验和推理。

通过观察现象,科学家能够发现规律和模式。

通过提出假设,科学家能够对现象进行解释。

通过实验,科学家能够测试假设的有效性。

通过推理,科学家能够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推广和预测。

科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其严谨性和客观性。

通过严密的观察、量化和实验设计,科学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性和误导性的因素,并以客观的方式来描述和解释现象。

科学方法的使用使得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准确和可靠。

然而,科学方法也有其局限性。

科学方法只适用于那些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现象。

对于一些主观性和复杂性较高的问题,科学方法可能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解释。

科学方法也受到科学家个人背景、经验和观点的影响,因此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偏见。

这时,系统观念的概念进入我们的讨论。

系统观念是一种综合和综合的方法论,它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系统观念认为整个世界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而不是孤立的个体。

通过系统观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因为它在考虑问题的将其放入更广泛和更全面的背景中。

系统观念的核心在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

它强调整个系统的特征和特性是由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所决定的。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单独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是要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系统观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更全面和更深入的一面。

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它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它要求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要
遵循逻辑规律,进行严密的推理和分析。

科学研究不能凭主观想象和随意臆断,而是要有据可依,合乎逻辑。

其次,系统思维。

科学研究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家进行整体
性思考和系统性分析。

系统思维要求科学家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再次,实证思维。

科学研究必须以实证为基础,即要有观察、实验和数据作为
支撑。

实证思维要求科学家要以客观的态度去对待事实和现象,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理论。

此外,创新思维也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思维要求科学家
要有开放的思维,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理论,不断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合作思维。

科学研究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合作思维要求科学
家要善于团队合作,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成果,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多方面的,它要求科学家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整体性的系统思维、实证性的观察思维、开放性的创新思维和合作性的交流思维。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的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wsr方法论

wsr方法论

1,WSR方法论的认识(1)系统方法论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世界上越来越多事件的发生逐渐的又简单趋向于复杂,容易变得繁琐,单一变得系统,一个系统的工程从产生到进行,最后结束,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事件的影响,而它也影响了很多的事件,对于这样的系统工程,要想让它从头至尾的具有一个很好的逻辑顺序的发生,就需要一个系统分析方法去分析,论证,以及处理。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末这段时间里,以美国人赫尔所代表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是世界处理各大系统工程事件的主要系统分析方法,随着系统分析方法的普及以及处理成功事件的增多,人们便力图使它去处理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社会,工程承包等各方面的问题。

但是到后来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使我们认识到过分的定量,过分的数学模型是难以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由此产生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硬系统方法论和经济社会的软系统方法论。

在我国由于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所以在3000多年前就出现的系统思想,也就是系统方法论的雏形。

因此我国现代系统方法论应加入古代系统思想,特别是古代的系统思想。

同时系统运动也不应在软系统方法论结束,西方有不少新的系统方法论出现,而更新的中国系统方法论正在异军突起。

如图1。

工程,军事系统学、系统论硬系统方法运筹学地球科学系统论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系统动力学开发复杂系统论混沌一般系统理论模糊集合控制论耗散结构系统论软系统方法中国系统方法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分形人工智能知识工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东、西方哲学图1(2)WSR方法论WSR方法论是在1995年由我国著名学家顾继发教授和朱志昌教授共同研究出来的用来解决复杂繁琐系统问题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其中主要是一种“物理—人理—事理”的过程,物理和事理主要使用各种运筹学、系统工程、管理科学、控制论和一些数学方法。

人理细分为关系、感情、习惯、知识、利益、斗争、和解、和谐、管理,运用了斡件、和件、习件、谈件、心件、知件、群件、社件、议件、斗件、人件这些工具。

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是指科学研究所遵循的一套规范和方法。

它是科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自此以后,它不断演变和完善,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方法论的核心原则是观察、理论、实验和验证。

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获取数据。

这些数据被用来建立理论,即科学解释的框架。

理论可以预测未来的现象,从而引导实验的设计。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通过有针对性的实验设计和控制变量,科学家可以验证或否定理论的准确性。

最后,科学研究需要进行验证,通过对实验结果的重复和对理论的不断修正和完善,来不断推进科学知识的进步。

科学方法论还强调可重复性和客观性。

科学研究的结果需要通过其他科学家进行重复实验和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科学研究要求客观性,即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和偏见不能影响实验的结果。

科学方法论也包括一种假设的过程。

科学研究开始于一个假设或问题,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测试和验证这些假设。

如果实验证实了假设,科学家就可以得出结论。

然而,如果结果与假设不符,科学家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假设,并提出新的解释来解释结果。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科学研究是否真的客观、科学研究是否受到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问题。

此外,一些复杂问题可以难以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也给科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总之,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基石,它提供了一种系统性和可重复性的方法来进行科学研究。

科学方法论以观察、理论、实验和验证为核心原则,并强调可重复性和客观性。

然而,科学方法论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代科学方法论(系统方法)

现代科学方法论(系统方法)

图像—数字—图像的转变,是101010这种数码 起了决定作用,其中奥秘是邵雍发现的。他把 阴爻¦看作0,把阳爻(Yao)︱看作1,二者不 同组合叠加,可实现任何事物的象(图像)与 数(数码)之间的转变。通过0与1引申,八卦 符号就可以变成一切数字,如乾111,坤000, 震001,离101,坎010,兑011,艮100,巽 110,,可分别与易经八卦阴阳二爻变幻对应, 所有卦象都是0和1的组合。复卦坤卦就是 000000,乾卦就是111111,大有卦就是111101 等等。邵雍的伏羲图的六十四个卦象,正好是 二进制从0到63有规律的数码排列图,是前无古 人的创新。
数理逻辑学家、哲学家怀德海(1891-1947年) 1925年发表《科学与近代世界》, 认为分析 方法把人引入歧途,提出用机体论来代替决定 论,主张把科学理论建立在完整机体的概念上。
美国的劳特卡1925年发表《物理生物学原理》
德国人克勒在1927年发表《论调节问题》,提 出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对当时学术界都 产生影响。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思想就是在 如此条件下孕育而成。
周敦颐(北宋,公元1016-1073年)
《太极图》提出 了一个描述世界 的构成和发展的 系统模型。
邵雍(北宋,公元1011-1077年)
创立了系统的象数体系,以《先天图》作为解释宇宙 发生的系统模式。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本体“太极” 演化出来。太极演为两仪,两仪演为四象,四演为八, 八演为十六,十六演为三十二,三十二演为六十四。 认为演化的过程好像“根之有干,干之有技,枝之有 叶”。这里的两仪(动、静 )、四象(阴阳刚柔)、 八卦 (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太柔、太刚、少 柔、少刚)是“象”,与这“象”相适应的一、二、 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是“数”。用这种一 演为二,二演为四,四演为八,八演为十六……的简 单方法,推演出一个神秘的数的系统,用它来说明宇 宙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他的学术生涯即将完结之时,他蓦然回想起 新婚燕尔时与妻子的一段对话:“玛丽亚,我 应当成为一位生物学家呢?还是应当做一位哲 学家呢?”她回答:“我认为你最好以生物学 作为职业,因为生物学家更被人们所需要。而 且一个生物学家能够利用他所知晓的知识再去 成为一位哲学家。”
第二节 系统的本质
一、什么是系统 “系统”(system)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
(二)近代系统观的形成
十五世纪下半叶,近代科学开始兴起,天文学、力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获得迅速 发展。这时自然科学处在初期,主要是收集材料,积累 经验,初步进行整理。研究方法主要是分析方法,把事 物分成各个独立部分,分门别类孤立地进行考察。这种 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必要的,但把这种考察方法移 植到哲学中,就成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它撇开总体 联系来考察事物的过程,堵塞了从了解部分到了解整体、 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尽管,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在 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古希腊,但是它在 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却缺乏系统观点、缺乏辩证思 维,因而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
(一)古代系统观的萌芽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
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 (《论自然界》)
他认为世界万物是在永不停息 的火的变化中作有规律、 有秩 序的运动,土死生水,水死生 气,气死生火,反过来亦一样。 他把事物的规律、秩序称作 “逻各斯”(逻辑)。
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
第四章 系统论方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 系统的本质 系统的特征 系统方法
第一节 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
从对系统论历史考察中可以看到:系统论的产 生决非偶然的时髦的产物,而是有着深远的历 史、思想渊源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的。
它的产生是经过古代——近代——现代的三个 不同阶段,才从古代的系统观逐渐发展到今天 的系统论。
数理逻辑学家、哲学家怀德海(1891-1947年) 1925年发表《科学与近代世界》, 认为分析 方法把人引入歧途,提出用机体论来代替决定 论,主张把科学理论建立在完整机体的概念上。
美国的劳特卡1925年发表《物理生物学原理》
德国人克勒在1927年发表《论调节问题》,提 出了系统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对当时学术界都 产生影响。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思想就是在 如此条件下孕育而成。
在大学预料学习阶段,贝塔朗菲即涉猎了荷马、 柏拉图等人的著作,还接触到拉马克、达尔文、 马克思、等人的理论,并掌握了微积分。他爱 好广泛,还尝试写过诗、戏剧和小说。在家庭 图书馆中,他熟悉了显微镜,同时开始练习动 植物的解剖。贝塔朗菲早期对生物学的兴趣, 与环境的熏陶有关。母亲的朋友、也是他们的 邻居,保罗·卡默勒是一个生物学家,信奉拉 马克主义,经常与贝塔朗菲一起讨论生物学问 题,对贝塔朗菲日后生物学观点的形成有着重 要影响。与众不同的求学生涯,使得贝塔朗菲 能自由地涉猎广阔的知识领域,为他以后的博 学和跨学科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黑格尔(公元1770-1831年)
强调把真理和科学作为有机的科学系统加以 考察的重要性,指出系统与要素的内在联系 的历史性和层次性。
称“绝对概念”为“系统”,把这种系统理 解为一个“过程的集合体”。他认为一切存 在都是有机的整体。
用系统的方法构造出完整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过程、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无数 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 成的统一整体。
图像—数字—图像的转变,是101010这种数码 起了决定作用,其中奥秘是邵雍发现的。他把 阴爻¦看作0,把阳爻(Yao)︱看作1,二者不 同组合叠加,可实现任何事物的象(图像)与 数(数码)之间的转变。通过0与1引申,八卦 符号就可以变成一切数字,如乾111,坤000, 震001,离101,坎010,兑011,艮100,巽 110,,可分别与易经八卦阴阳二爻变幻对应, 所有卦象都是0和1的组合。复卦坤卦就是 000000,乾卦就是111111,大有卦就是111101 等等。邵雍的伏羲图的六十四个卦象,正好是 二进制从0到63有规律的数码排列图,是前无古 人的创新。
古希腊哲学的集大 成者,各门科学的 创始人。
《易经》和《洪范》
《易经》中的八卦说 是从自然界中选取了 八种东西,作为说明 世界上其它更多东西 的根源,它们是天、
《洪范》中的“五行”说, 把金、木、水、火、土五种 最基本的物质看成是构成世 界万物不可缺少的元素。
地、雷、火、风、泽、
水、山。其中天地是
对物质的结构作了探 讨,认为一切事物都 是由原子和空虚组成 的。他还著有《世界 大系统》一书,这是 最早采用“系统”这 个词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
其系统思想对系统论形成有重 大影响,贝塔朗菲说:“亚里 士多德的世界观及其固有的整 体论和目的论的观点就是这种 宇宙秩序的一种表达方式。亚 里士多德的论点‘整体大于它 的各部分的总和’,是基本的 系统问题的的一种表述,至今 仍然正确。”。亚里士多德的 整体论、目的论、组织论和四 因论是古代朴素的系统观点、 系统思想的最高表达形式。
语中,意思是部分组成的整体。从系统论产生 的历史中,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明 确地把“系统”理解为“统一体”、“集合 体”、“综合的整体”。恩格斯曾指出:“世 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 集合体”。系统并不神秘,它广泛存在于自然 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之中。系统功能的有机整体。
N·维纳称他为控制论的哲学“守护神”, 贝塔朗菲说:“莱布尼茨的单子等级看来与 现代系统等级很相似”。
《单子论》
康德(公元1724-1804年)
第一个提出人类知识的系统性问题的人。他 把知识理解为一种有秩序、有层次、有一定 要素组成的统一整体。在康德看来,用作为 系统整体的目的观点来看待和研究事物,对 于深入揭示自然的奥妙大有好处。贝塔朗菲 对康德评价很高。认为他的整体论、目的论 观点就包含着系统论的要素。
莱布尼茨(公元1646-1716年)
单子“是事物的元素”;“是一种组成复合 物的单纯实体”;“复合物不是别的东西, 只是一些单纯物的堆积或聚集”;“宇宙是 被规范在一种完满的秩序中”的统一体系。
还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联系中显现出来的, 都是在系统中存在的,系统联系规定每一事 物;而每一事物又能反映系统和联系的总貌。 可见莱布尼茨具有完整的系统思想,他的许 多论点与现代系统论很接近,他的系统观点 对现代控制论和系统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由“鱼嘴”分水工程、“飞 沙堰”分洪排沙工程、“宝瓶口” 引水工程结合而成,三个主体工程 和120个附属渠堰工程形成相互联结 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没有“鱼 嘴” 就不可能把大量沙石排入外江; 没有“宝瓶口”的束水作用和“宝 瓶口”附属部分,离堆的顶托就不 会形成回旋流,泥沙就过不了“飞 沙堰”;而没有“飞沙堰”,“宝 瓶口”就会被沙石阻塞,内江之水 就无法流入成都平原。都江堰这个 整体发挥了三个孤立部分所发挥不 了的作用,所以才能分导岷江急 流.使其驯服地灌溉十多个县五百 多万亩农田。
总根源,天地为父母,
产生雷、火、风、泽、
水、山六个子女。
老子(公元前580--前500年)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万物抱阴而负 阳……”
老子用有与无、始与母、一与 二、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来 表达自然界的统一性,这里就 包含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关系。
周敦颐(北宋,公元1016-1073年)
《太极图》提出 了一个描述世界 的构成和发展的 系统模型。
邵雍(北宋,公元1011-1077年)
创立了系统的象数体系,以《先天图》作为解释宇宙 发生的系统模式。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本体“太极” 演化出来。太极演为两仪,两仪演为四象,四演为八, 八演为十六,十六演为三十二,三十二演为六十四。 认为演化的过程好像“根之有干,干之有技,枝之有 叶”。这里的两仪(动、静 )、四象(阴阳刚柔)、 八卦 (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太柔、太刚、少 柔、少刚)是“象”,与这“象”相适应的一、二、 四、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是“数”。用这种一 演为二,二演为四,四演为八,八演为十六……的简 单方法,推演出一个神秘的数的系统,用它来说明宇 宙的形成。
恩格斯:“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提出系统概念和系统思想。马克思著作
中多次使用了“系统”、“有机系统”、“系统发展为整体性” 等概念。恩格斯也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 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 还说“由于三大发现和自 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 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 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 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 画。” 马克思用系统观去分析社会问题。他以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 前进,科学而清晰地描述了社会发展的系统形式。
《黄帝内经》
把人的身体看做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的养生规律 和自然界的规律密切相关,提出了“天人相应”的 医疗原则,主张把生理现象与自然现象相结合来医 治疾病。还把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精神活动结合 起来考察疾病的根源。认为人体是各部分器官有机 联系起来的整体,并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从整体出发来 看人体内脏之间的辨证关系就是系统观点。中医学 中天人相应理论、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都是从系统观点来研究人体和疾病的,充 满了系统思想。
(三)现代系统论的产生
系统论的产生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生物学中的机 体概念以及对活的有机体研究有关,它的直接思想 来源是机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