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PPT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学ppt最新全版

农业生态学ppt最新全版
(79%淡水)→贝加尔湖→蒙古→内蒙→西北→华北 l 耕地资源短缺 l 森林资源供不应求
农业生态学的产生
l
农业实质:利用与调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生态过程
l
农业生态学: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分支。
l
G.Azzi(ITa,1956):研究环境、气候和土壤对农作物遗传、发育、产量和质量关系
l
生态学基础: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学
近代生态学 研究的内容
经典生态学 研究的内容
近代生态学 研究的内容
全球生态十大热点
DOLOR SI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l 全球变暖 l 臭氧层破坏 l 生物多样性下降(1.生境破碎化2.外来种入侵) l 酸雨 l 森林锐减 l 土地荒漠化(沙漠、石漠、盐碱) l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海洋污染 l 固体废物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影响(生长发育加快,抑制呼吸,提高水分 利用率和产量; C3>C4,热带、温带>寒带,发达>欠发达)
温度增加的影响扩大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全球的土地承载力 水平潜在耕地面积扩大 ,北移种植 ,加速或抑制(极端温度) ①降水量增加恰当适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②降水量增 加过于集中,有时还会成灾③对于少数地区,本来水热资源 配合较好,降水量的增加对于农业生产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海平面上升 ①水利工程建设投资②化肥农药投资③土地生产力建设投资
l群落
经典生态学l种l群个体
生命科学

《生态农业》课件

《生态农业》课件

生态平衡
生态农业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和 生物多样性,实现了农业与自 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意义
1
环境保护
2
生态农业保护了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
减少了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
起源与发展
生态农业的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 在近几十年内得到不断发展和推广。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可以提供长期和可持续的农业 收入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生态农业的现状与挑战
全球应用
生态农业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 推动。
技术创新
科技的进步可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但也需 要面对技术转化和推广的挑战。
市场需求
消费者对健康和可持续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生态农业的发展业的发展至 关重要。
生态农业的案例分析
2 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打造健康的农业生 态系统。
3 抗病虫害
通过生态措施和合理管理,在最大程度上降 低病虫害发生。
4 资源保护
有效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农业的特点
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 目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品质的农产品
生态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通常拥 有更高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有机蔬菜园
农田林业种植
基于生态农业原则的有机蔬菜园, 通过有机肥料和自然防治方法, 生产高品质健康的蔬菜。
农田林业种植结合了农业和林业 的特点,实现了农田的多功能利 用。
水产农业系统
水产农业系统集合了水产养殖和 植物种植,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 利用。
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创新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 率,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将其转化为肥料、饲料、燃料等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 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循环农业实践包括多种模式,如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等 ,这些模式有助于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农业的实践
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农业生产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调节机制,通过合理的耕作和养殖方 式,促进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生态 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形成全 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
氛围。
THANKS
03
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 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森林砍伐等行为 ,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 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适应性策略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适应 性策略,包括培育抗逆性更强的农作 物品种、改进农业管理措施等。
水资源利用
农业用水量大
农业用水量占全球总用水量的 70%左右,包括灌溉和动物饮用 等。
水资源短缺
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许 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面临严重短 缺,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水生态系 统破坏。
土壤质量
土壤侵蚀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 ,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02
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
总结词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以森林为主要植被类型的农业生态 系统,利用森林的多层次结构,进行多种农业生产活动。
详细描述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 农业环境
1.1 农业环境污染 1.2 农业环境保护 1.3 农业环境监测 1.4 农业环境管理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1 农业环境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指过度施用化肥、农药 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染 和土壤氮、磷、钾的缺失,大量畜禽粪便对 水体的污染,新兴的温室农业产生的塑料等 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3 农业环境监测
农业环境监测对象:
➢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
和水产养殖等。
➢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
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 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
➢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
农业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 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 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既 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4 农业环境管理
农业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
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 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 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态农业PPT(PPT41页)(1)
1.2 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 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 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 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
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 业环境管理体制。

《生态农业》PPT课件

《生态农业》PPT课件
韩国施肥高峰年为1997年,施肥量99万吨,2000 年比高峰年肥料用量减少21%
精选ppt
4
2、中国的农业能物投入变化:
1996比 1993
1999比 1996
农业机械 农村用电 化肥用量 总动力
+22.1% +37.5% +21.6%
+26.8% +26.7% +7.7%
• 2000年我国化肥消费量约4150万吨 • 至2003年我国化肥消费比2000年增加2650万吨 • 30年间化肥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1.66%
意图 16
农林间作系统
荔子-牧草精套选pp种t 系统
17
林-姜间精作选pp系t 统
18
林-菌间作系统(北京通州永乐店镇)
精选ppt
19
果-茶-精选鸭ppt共作系统
20
鸭群过多的危害
精选ppt
21
2. 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及有机废弃物 转化再生技术
利用食物链原理,采用食物链加环的办法 组建新的食物链,使物质能量通过食物链中的 不同生物以多级多次转化利用,形成无废弃物 的生产体系.
精选ppt
5
• 2000/2001年度,世界平均施肥水平为91千克/公 顷,而我国为256千克/公顷,我国耕地面积仅占 世界总面积的9%,而施N+P205+K20总养分却占世界 总量的25%。
• 虽然我国施肥水平在世界排17位,但排世界首位 的爱尔兰耕地面积为107.9公顷,施肥水平为594 千克/公顷。
精选ppt
28
二、农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
1、肥料、农药、薄膜的生态化改造
– 控效肥料 – 生物肥料 – 新型农药 – 降解膜

农业生态学ppt完美版

农业生态学ppt完美版
• 1749 Buffon (法,1707-1788) 《生命律》 • 1803 Malthus 《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 1807 Humboldt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
条件的规律性 • 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 1866 Hackel(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生态学 • 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 1863 Kerner 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 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
生物圈 景观
生态科学
生态系统 群落
经典生态学种群个体
生命科学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生物科学分子
•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5个阶段
• (一)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生态现象描述
•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 Theophrastus (狄奥弗拉斯 特) 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古罗马 Pliny(公元23~79年)将动物分为陆生、水生、飞 翔三大生态类群。
会给芝加哥900多万市民的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和增加当地企业的材料运输成本。
• 几个疑问: • 什么是农业生态学? • 他和基础生态学有何不同? • 我们为何要学农业生态学? • 农业生态学有哪些知识内容? •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是什么?
生态学开始被从高楼深院中请出来,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生态问题。 相对论、物质的不确定性原则、量子力学出现 Davenport(美)——动物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按环境特点分: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农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种植业、林、牧、副、渔、禽、鸟、虫、菌、微生物、各业是它的组成成分,各组分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按环境特点分: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农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农业生态学》PPT课件

《农业生态学》PPT课件


这类植物的芽或顶端嫩枝位于地表或接近地表
处,一般都不高出土表 20-30cm ,因此它们受土
表的残落物所保护,在地表积雪地区也受积雪的保
护。
ppt课件
20
• 地面芽植物

这类植物在不利季节,植物体地上部分死亡,
只有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并
在地面处有芽。
ppt课件
21
• 地下芽植物
(6)任何一种生物,对自然环境中生态因子都有一 定的耐性范围,耐性范围越广的生物,适应性越广。
ppt课件
16
(三)生活型和生境
l、生活型。不同种生物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 条件,发生趋同适应,而在外貌上反映出相似性和一 致性的生物类型。
理解时注意: (1)不同种; (2)相同环境; (3)趋同适应; (4)外貌相似。

这类植物度过恶劣环境的芽埋在土表以下,或
位于水体中。
ppt课件
22
• 一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只能在良好季节中生长,在恶劣的
气候条件下,它们以种子形式度过不良季节。
ppt课件
23
2、生境。适宜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 生活的区域。
ppt课件
24
• 四、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 (一) 生态型
• •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生
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 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 特性不同的可以遗传的类群,称为生态型。
ppt课件
25
• 理解时注意: • (1)同种生物; • (2)不同环境; • (3)趋异适应; • (4)(二)人工改造的环境。既保持有自然环境的特点, 有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如人工经营森林、农田、 鱼塘等。

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PPT课件

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1/7/28
24
桑基鱼塘模式示意图
鱼塘 浮游植物 节肢动物
鱼类
料沼 渣 和 青 饲
塘基泥 青饲料
塘基

蔗基/桑基
稻基/花基/果基
液沼 渣 沼
饲料 禽畜
粪 便
沼气池发酵
沼气
人 类 生 产 活 动
蚕 沙
2021/7/28
25
(三)系统优点 1. 增强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2. 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 3. 改善了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 4. 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021/7/28
4
(三)生产成本增加 1. 1950-1985年35年间,世界化肥用量增加了8.29倍,
但粮食产量增加了1.68倍。 2. 中国1965-1990年化肥、能源、电力消耗分别增
加了26倍、10.7倍,22.8倍。但粮食总产量增加 1.3倍。 3. (四)污染加剧 4. 1.化肥、农药投入是土壤以及水污染严重。硝酸 盐含量过高。 5. 2. 工业污水灌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磷、汞、 铅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 6. 3. 水土流失使大量的氮元素进入江河和海洋, 沿海水域发生大面积赤潮。
2021/7/28
17
二、生态农业技术
(一)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
1. 劳动密集型技术体系,是浓缩我国的传统耕作技术模式。 唐代就有间作、套种、水田养鱼可以获得高产的纪录。
2. 在应用中,要设计避免竞争,利用生物互补相生原理选 择生物结构。
3. 南疆阿克苏地区农建师,银杏果园种植葡萄、葡萄藤种 西洋参(喜阴植物)。
2. 人达生态农业麸皮喂鸡,鸡粪喂猪,猪粪 养鱼,鱼池泥还田。猪粪养蚯蚓,蚯蚓喂 鸡等都是食物链原理的应用。

《生态农业》PPT课件

《生态农业》PPT课件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保护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的产量, 保障食物安全,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 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可持续农业概念与含义
概念: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制变化
目前和今后
的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
世世代代人们的需求。
大洋洲 48.51% 非洲 0.14% 亚洲 0.33% 北美 7.42% 拉美 20.02% 欧洲 23.58%
三、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
1971年由美国土壤学家提出。
生态农业: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
的环境方面
力的,目标在于不产生大的和长远
变化的小型
或伦理方面及审美方面不可接受的
(4)有机农业在耕作制度上,注意采用轮作和种植豆科 作物,注意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注意适时中耕锄草, 注意水土保持措施;
(5)有机农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农业生产费用较高, 加之要多种作物轮作,特别是种植产量较低的豆科作物 面积较大,所以有机农场的经济效益比一般农场要低 。
(四)有机农业实施效果
(二)、传统农业
1、概念与形式 是以自给为主要目的的传统固定农业。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未实现现代化,基本上仍 属于传统固定农业。分两类: 三 圃 制:以庄园为单位分林、牧、耕地三部分,定
期轮换,逐渐演变为草田轮作制。存在于 西欧。 有机农业:又称东方农业,以中国的传统固定农业为 代表,最早出现于前汉时期。
规模,取名为玛雅农场。到1981年农场已拥有36公顷的稻田和经济林,饲
养了2.5万头猪、70头牛和1万只鸭。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
弃物,他们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农业环境污染的表现
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 据调查,中国5.5万公里河段有23.7%的水 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 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1亿亩。
1.1.1 农业环境污染的表现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 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 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 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
1.3 农业环境监测
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农业环境中污染物质的 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的 一项工作。
1.3 农业环境监测
农业环境监测对象:
农用水质监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农村家畜家禽用水
和水产养殖等。 农田土壤监测,包括用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蔬菜、水 果、纤维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农区森林、花 卉、药材、草料等的农业用地土壤。 农作物监测,以中国常见的水稻、小麦、玉米的粮食作 物和水果、蔬菜、菜叶、烟草等作物为主要监测对象。 农田大气监测。包括农田大气监测和乡镇村落大气监测。 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监测,主要是对危害农 业区的工业“三废”进行监测。 背景值调查测定,包括水体、大气、土壤、作物、沉淀 物背景值的测定。
*基质化
基质化是指利用经适当处理的农业废弃 物作为农业生产的基质原料。
*工业原料化
原料化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一个重要途 径, 其关键是依靠科技开发利用, 最大程 度的利用农业废弃物中有益的物质循环利 用,是未来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一个重要方 向。
3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 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 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 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益的现代化农业。
1.1.1 农业环境污染的表现
畜禽粪便污染 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 有机污染物。
1.1.2 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
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1亿亩,占国土总 面积的20.29%;土地沙漠化继续加剧,面积已 达19.5亿亩;盐碱地1亿多亩。
1.1.2 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
3.2 生态农业特点
*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 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 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 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 业的积极性。
*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 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 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 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 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 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 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 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 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 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 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2.1.3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废弃物资源总量不清 2.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政策法规 3.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落后,利用率低 4.农业废弃物转化产品单一,商品价值低
2.1.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前景
1.要树立总体发展思路 2.注重技术创新突破和集成 3.加强生物质能利用的研究 4.开辟新的利用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农业废弃物资源
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现状
2.1
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
2.1.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降低或消除环境污染问题 比如秸秆焚烧引
起的空气污染;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粪便造 成的水源污染;白色污染等等。 改善土壤质量 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可以 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元素的利用率,改良 土壤质地。 解决农村资源短缺问题 有效利用农业废弃 物,发展沼气能源工程和生态农业模式,可有 效地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 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
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
*肥料化
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和间 接利用。直接利用就是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将田 地中的农业废弃物(秸秆)分解成植物可利用的 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间接 利用是指废弃物通过堆沤腐解( 堆肥) 、烧灰过 腹、菇渣、沼渣、或生产有机生物复合肥等方式 还田。
1 农业环境
1.1 1.2 1.3 1.4
农业环境污染 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环境监测 农业环境管理
1.1 农业环境污染
农业环境污染主要指过度施用化肥、农 药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 染和土壤氮、磷、钾的缺失,大量畜禽粪便 对水体的污染,新兴的温室农业产生的塑料 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 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 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每种环境要素在 不同时间、空间都有质量问题。当前中国农 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
1.4 农业环境管理
因此,农业环境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 主”的原则,必须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防患 于未然。农业环境管理的内容,按其管理的范 围可划分为农田环境管理、草地和牧业环境管 理、渔业环境管理、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农村 居住环境管理;按管理的性质可划分为农业环 境计划管理、农业环境质量管理、农业环境技 术管理。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 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虽然目前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 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 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 使得农民缺乏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 的保护的主动性。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 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 因子。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 要包括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 是单一学科的,对于这些组分之间的相互作 用还知之甚少,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 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 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 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与综合, 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 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1.2 农业环境保护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技术 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 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 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
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 业环境管理体制。 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 “三废”污染。 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 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 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 加强你也环境监测网建设。
2 农业废弃物资源
农业废弃物资源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 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活动中每年都产生大 量的废弃物,但大部分都没得到很好的利用, 农业废弃物作为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 越来越受到科学家和广大农民的关注。 农业废弃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农田 (或田野)上的废弃物和田野外(或加工后) 的废弃物。前者是那些被遗弃在田野上的物 质,后者是某些中心地区对收获后的作物加 工时所产生的废弃物。
3.2 生态农业特点
*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 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 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 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 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 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2 生态农业特点
*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 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 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 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 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
汇报人:吴发启
汇报内容
1
2
农业环境 农业废弃物资源
3
生态农业
1 农业环境
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 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 总体,包括农业用地、用水、大气、生物等,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 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每种环境要素 在不同时间、空间都有质量问题。当前中国 农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
1.4 农业环境管理
农业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 技术等手段,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 效的影响,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达到 既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的目的的工作。
1.4 农业环境管理
农业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与
许多行业的生产密切相关。加强农业环境管理 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 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各地农业环境的背景值、自然条件和经济发 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开展农业环境管理工 作,必须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确 定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农业环境具有特殊性,一旦遭到污染或破坏, 往往很难恢复和治理,甚至是不可挽回的。
2.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现状
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生物质能是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村环境污染方面有重要的 价值。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农作物秸秆热解气化等技术 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肥料化利用农业废弃物 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 有机质, 改善结构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饲料化利用农业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的饲料化主要分 为植物纤维性废弃物的饲料化(主要指秸秆)和动物性 废弃物的饲料化(主要指畜禽粪便和加工下脚料),经 过适当的技术处理便可作为畜禽饲料应用。 材料化利用利用农业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中的高蛋白 质资源和纤维性材料可生产多种生物质材料,比如生产 纸板、人造纤维板、轻质建材板,可降解餐具材料和纤 维素薄膜,炭化硅陶瓷、新型保温材料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