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 第1章地球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与地理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组成。

地球的内部结构使其拥有地磁场,这对保护地球上的生命有重要作用。

1.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四季交替。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度、速度对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具有重要影响。

1.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利用空间数据进行地理研究的新兴学科。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表面特征和环境变化。

第二章:地球与人类生活2.1 人类居住与生活人类的居住选择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些地区因气候恶劣、资源匮乏等原因,不适合人类居住;而一些地区则因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成为人类生活的理想地方。

2.2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水资源污染等。

这些影响不仅改变了自然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很大的危害。

2.3 地球村与全球化地球村是指由于交通和通讯发达,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地球村”的现象。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地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联系不断加深。

第三章:地球自然环境的保护3.1 自然环境的价值及保护意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有着重要的价值,包括资源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保护自然环境需要从根本上培养人们的保护意识。

3.2 自然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倡导低碳生活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3.3 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地球资源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也是有限的。

为了合理利用地球资源,需要进行资源评估、开发规划和节约利用等工作。

第四章:气候与气候区划4.1 气候与气象要素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较长时间段内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要素。

气候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

4.2 气候区划的依据和原则气候区划是根据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气候区。

自然地理学试题_15599

自然地理学试题_15599

自然地理学习题绪论和第一章地球一、名词概念解释解释1.黄道:太阳视运动的路线P282.太阳黑子:在太阳光球层发生的太阳运动,是太阳表面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3.回归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平均时间为365d5h48min46s P274.恒星年:地球连续两次通过太阳和另一恒星连线与地球轨道的交点所需的时间为365d6h9min9.5S P275.光年:光行驶一年的距离6.天文单位:是一个长度单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7.经度: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P338.次生自然地理环境:经受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区P29.原生自然地理环境: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P210.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P311.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12.日地平均距离:地球轨道间的平均半径13.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P2814.太阳日: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P2415.日食:月球运动到太阳与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同一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16.月食: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此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处于同一直线上17.纬度: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P31二、填空题1.当地球公转至春分点或秋分点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

此时,北半球或南半球各纬度地带的昼夜长度相等,南、北极的太阳高角度为0 。

2.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赤道地段相对突出,两极比较扁平的椭球体。

P193.彗星是一种质量很小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体。

它由慧云、慧发,慧云和彗尾三部分组成。

P154.由于地球的自转偏向力,所有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其运动方向都右偏转,在南半球都左偏转。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地球笔记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地球笔记

第一章地球1.1宇宙和天体恒星:质量大且能发光。

亮度:在地球上,肉眼所见的恒星的明暗程度。

用视星等表示。

光度:恒星的真正发光程度。

用绝对星等表示。

地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特点:体积小、密度大、自转速度慢、卫星少木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特点:体积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卫星多行星:绕恒星运动、质量较小、不发光发热的天体。

行星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且内部不产生核聚变反应。

矮行星定义: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

卫星:质量比行星小、绕行星运动并随行星绕恒星运动的天体。

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质量很小的天体。

彗星的四个族:木星族,土星族,天王星族,海王星族依据:彗星远日点的距离流星:是星际空间运行的尘埃或固体块,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冲向地球,与大气摩擦发生燃烧,少数落到地面即为陨石。

流星分类:偶发和周期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

卫星和行星的运行特征:行星轨道偏心率很小,接近圆形行星轨道面近似在一个平面上、赤道面与轨道面倾斜较小(天王星除外)行星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近似圆形,轨道面与母星轨道面比较接近绝大多数卫星,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形同。

太阳系内唯一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的行星:金星月球外部没有大气层的三种后果:月空永远黑暗;月面温度变幅巨大;在缺乏大气层保护的情况下月面常遭受陨石撞击。

太阳产生热核聚变反应的特点:较长期来看——较稳定短期来看——有明显变化变化:太阳黑子变化,日珥变化,耀斑的爆发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在海王星轨道以外的太阳系边缘地带,充满了微小冰封的物体,它们是原始太阳星云的残留物,也是短周期彗星的来源地。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单位时间内垂直射向大气上界单位面积的全部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 ( 1367.69W/m2)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来作为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1.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1.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 一 第三章 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篇
教学活动:
观察思考:在水库、农田与自然植被交界处、城郊结合部, 观察人类是如何改变环境的? 检索分析:在图书馆文献信息系统或者网络上,检索 “自 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资源”、“自然 地理+可持续发展”、“人类+环境”,分题名 检索和关键词检索,看有哪些图书、论文和网 站与之有关,同时了解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 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与环境 的相互作用。
第 一 第二章 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 篇
参阅文献:
[1]刘泽纯,周春林,王建.人类的家园——-地球.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 版社, 1996 [2]金祖梦,陈自悟编著.地球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3]刘南威,郭有立.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Strahler A H, Strahler A N. Physical geography-----science and systems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1997 [5]Christopherson R W.Geosystems------an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geography(third edition).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1998
第 一 第二章 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 篇
3.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 改变了地表形态,造成陨石坑与环型山。 陨石撞击导致地震。 陨石撞击地球,导致地表环境的灾变。 大的撞击还会导致岩石圈的破裂,引起板块分裂与运动。
4.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地 球)【圣才出品】

伍光和《自然地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地 球)【圣才出品】

第1章地球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与其他行星最显著的区别是什么?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大小、运动和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哪些影响?答:(1)地球与其他行星最显著的区别是地球上存在生命。

存在生命是地球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地球区别于其他星球的最显著特征。

(2)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大小、运动和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的影响有:①日地距离影响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强弱,进而影响地球温度的高低,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产生影响。

②地球形状影响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从而影响地理环境。

③地球大小影响地球对地表物体的引力,对地表植被产生影响。

④地球运动造成四季更替,昼夜循环,深刻影响地表生物。

⑤海陆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通过水量的变化实现的,海陆分布导致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2.什么是地理坐标?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是怎样划分的?答:(1)地理坐标地理坐标是用经度、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地理坐标系以地轴为极轴,所有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平面,均称为子午面。

(2)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的划分①经度某一地点的经度,即该地所在经线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即经度的零度线。

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

东经和西经180°线是重合的。

②纬度赤道把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

所有与地轴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圆,就是纬线,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一地的纬度即该地铅垂线对赤道面的夹角。

赤道纬度为0°,由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北半球的称为北纬,南半球的称为南纬。

3.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答:(1)地球圈层分化数十亿年前,刚从太阳星云中分化出来的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

主要由碳、氧、镁、硅、铁、镍等元素组成的各种物质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过程密切相关。

2《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2《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简述地理系统垂直范围的划分依据。

2.试分析自然地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特征。

3.自然地理学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是什么?4.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5.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应注意什么问题?6. 试述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地球1.简要回答太阳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2.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有哪些共同特征?3.日食和月食是如何形成的?4.简述月球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5.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重要的自然地理意义?6.地球自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7.地球公转对自然地理系统有哪些重要影响?8.什么是恒星年、回归年?为什么目前采用回归年计年,而不采用恒星年计年?9.简述地球圈层构造及其对自然地理系统的影响。

第二章地壳1.试说明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成因、分布、物质组成、结构和结构方面的特点。

2.试说明岩相变化、地层接触关系与构造运动的关系。

3.地质构造在外力配合下可形成哪些构造地貌类型?4.怎样确定岩层的产状?5.在野外怎样判断断层的存在?6.构造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试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成因。

7.板块边界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分别可形成哪些地貌类型?8.震级与烈度有何差异与联系?火山活动对自然地理系统和人类活动会带来什么影响?9.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之间有何对应关系?10.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壳演变和生物演化各具什么特征?生物的演化与地壳演变有何联系?11.简述内动力因素影响自然地理系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章大气和气候1.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有何特点?2.什么是辐射平衡?地气系统辐射平衡随纬度怎样变化?3.什么是热量平衡?地面热量平衡的方程是什么?4.何谓干绝热减温率和湿绝热减温率?说明它们的区别和原因。

5.试述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6.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对大气中气流的形成有何作用?7.“三风四带”是怎样形成的?8.季风是怎样形成的?9.大气中水汽凝结的条件是什么?10.降水是怎样形成的?世界年降水量分布有何特点?11.说明锋的类型和天气特征。

自然地理学教案伍光和版

自然地理学教案伍光和版

自然地理学教案-伍光和版第一章: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1.1 地球的自然地理概念了解自然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分类1.2 地球的自然地理分区学习地球的自然地理分区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各自然地理分区的特征和代表性地区第二章:地球表层自然过程2.1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了解气候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掌握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2.2 地表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利用学习地表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掌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第三章: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3.1 地形与地貌了解地形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过程3.2 土壤与植被学习土壤的形成和分类掌握植被的分布和生态功能第四章: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问题4.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和特点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评价方法4.2 自然环境问题的形成与防治学习自然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掌握自然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和方法第五章: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5.1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途径5.2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掌握人类适应和改变自然地理环境的方法第六章:生物地理学与生态系统6.1 生物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掌握生物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6.2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分类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生态平衡第七章:人文地理学与人类活动7.1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了解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7.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第八章:区域地理学与区域发展8.1 区域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区域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掌握区域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内容8.2 区域发展与规划学习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掌握区域发展规划的原则和方法第九章: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9.1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组成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定义和功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9.2 空间分析与地理决策学习空间分析的方法和过程掌握地理决策支持的原理和实践第十章:自然地理学的实践与应用10.1 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理解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掌握自然地理学实践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10.2 自然地理学的应用领域学习自然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自然地理学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分类重点环节2:地球表层自然过程气候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地表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重点环节3: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地形的定义和分类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过程重点环节4: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的含义和特点自然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形成原因重点环节5:人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途径重点环节6:生物地理学与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和方法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重点环节7:人文地理学与人类活动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环节8:区域地理学与区域发展区域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内容区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重点环节9: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核心技术空间分析的方法和过程重点环节10:自然地理学的实践与应用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自然地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围绕自然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涵盖了地球自然地理环境、自然过程、要素相互关系、资源与环境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等多个方面。

自然地理学习题和答案

自然地理学习题和答案

《绪论》及第一章《地球》习题汇编Ⅰ一、概念题1、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

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

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超外圈(或磁层、磁圈)——向外扩展到外围空间的磁力线所构成的地球外部磁场。

5、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莫霍洛维奇面或M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09年由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

9、康拉德面——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由地震学家康拉德发现。

10、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14年由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

11、莱曼面——内、外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

1936年由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发现。

12、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在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

13、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14、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

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15、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7、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自然地理学 第1章地球

自然地理学 第1章地球

赤道直径比两极直径长42.5km——证明地球不是正球体,
而是一个两极比较扁平、赤道部分相对突出的椭球体。
地球的扁率a
=
α-b α
上式中a代表赤道半径,b为两极半径;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地球的形状
图1-3 据人造卫星轨道状况测得的地球真实 形状(实线)与理想的椭球体(虚线)
自然地理学
1.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中心约27000光年,距边缘23000光年的地方,并以250km/s的速度绕银心运动,约2.5×108 年绕行一周。太阳系包括9 个大行星,49 个卫星,和成千上万个小行星,还有少数彗星。
直径 体积
质量
密度 表面温度 中心温度
太阳
相对于 地球的 占整个 太阳系 的
140*104
(km)
109倍
1.989*1027 (t)
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 1、同向性(西→东):从北极上空看,各行星都按逆时针绕日旋转 2、近圆性:运行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3、共面性:各行星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自然地理学
表1—1 太阳系行星物理性质比较
行星
赤道半 径km
扁率
类地行星
水星
2440 0.0
金星
6073 0.0
地球
6378 0.0034
质量 地球=1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一) 行星
各行星的一些特点 水星 公转速度最快,昼夜温差最大 金星 唯一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的行星,公转周期比自转周期短 火星 有证据证明曾经有过河流甚至海洋,来自火星的陨石也表明曾有过生命 木星 太阳系中最大行星,亮度仅此金星,磁场极强 土星 卫星最多的行星 天王星 密度小,体积大,质量也大,基本由岩石和冰块组成 海王星 典型的气态行星,单位面积日照强度很低,表面温度很低

自然地理学-第1章

自然地理学-第1章

10
➢ 行星的概念
行星
➢ 太阳系八大行星
➢ 小行星 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
美国内华达州亚利桑那陨石坑。这个陨石坑 是5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30~50米的铁质 流星撞击地面的结果。这颗流星重约50万千 克、速度达到20千米/秒,爆炸力相当于 2000万千克梯恩梯(TNT),超过美国轰炸日 本广岛那颗原子弹的一千倍。爆炸在地面上 产生了一个直径约1245米,平均深度达180 米的大坑
2023/4/30
38
纬线
2023/4/30
几条重要的纬线
39
第四节 地理坐标
2 经线与经度
经线圈: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而形成的圆。 特征:1、任意两条经线长度相等,与纬线相垂直。
2、经线指示南北的方向性。 本初子午线: 1884年经过国际协议,确定穿过伦敦当时 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 本初经线是经度为零度的经线。 由此向东向西各180°,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和西经 180°是重合的,通常叫做180°经线, 经度的确定:该地所在精度与本初经线之间的角距(面 面角)。沿着纬线进行测量。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构成。
2023/4/30
19
天体组合
天体
星系
星系群
总星系 星系团
2023/4/30
20
二、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 地心论 ✓ 日心说 ✓ 现代观点
✓ 与其他天体的物质能量交换
2023/4/30
21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地形球状的的大地小理及意其义地: 理天意地义
圆方
不同纬度具有不同的太如阳如高度
2023/4/30

自然地理作业 第1章 地球(答案)

自然地理作业 第1章 地球(答案)

绪论一、名词解释1.天然环境:只受人类间接和轻微影响的地区。

2.人为环境二、填空题1.地理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2.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包括天然(原生自然)环境和人为(次生自然)环境。

3.对应于地理环境的三部分,地理学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学科,即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

4.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

5.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

6.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三、判断题1.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它的两个边缘圈层——大气圈和岩石圈的厚度很大,而两者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性随高度或深度的不同又具有渐变的性质,因此要在两个地圈中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就很不容易。

()四、简答题1.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第一章地球一、名词解释1、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104km)。

2、小行星: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绕套样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

3、矮行星:围绕太阳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固体应力而使自己成圆球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其他物体的天体。

4、恒星月:月心连续两次到达同一恒星方向的时间(27d 7h 43min 11.4s)。

5、朔望月:月心连续两次通过地球与日心连线的时间(29d 12h 44min 3s)。

6、大地水准面: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

7、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8、恒星日: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

9、太阳日: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

⑤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 也较接近;
⑥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光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 转方向相同。
11
(一)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12
(二)矮行星 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 天体呈圆球状、但不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 天体。 冥王星变为“矮行星”。谷神星、冥王星卫星的 “卡戎”和 “齐娜” 就都属于“矮行星”之列。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 面积小且散布的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 陆地称为岛屿。
大陆和岛屿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习惯上把澳 大利亚大陆(面积763×104km2)作为最小的大陆,把格 陵兰岛(面积217.5×104km2)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58
六块大陆
非洲大陆
欧亚大陆
北美大陆
澳大 利亚 大陆
43
44
45
(三)岁差、章动和极移 1、岁差
46
47
2、章动
48
3、极移
49
三、地理坐标
(一)地理坐标 1、经线与纬线 经线又称为子午线,通过两极与地表相交的 大圆圈称为经圈,经圈被南北极分成两个180º 的 半圈即是经线,经线的方向是南北指向。 通过地心与地轴垂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相交 的大圆是赤道,这是地球最长的纬线。垂直于地 轴与赤道平行的圆圈是纬线或纬圈。纬圈不是等 长的,而是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小。纬线的延伸 方向为东西方向。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性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称之为地球的公转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年。太阳连续回归到同一 恒星方向上的时间为恒星年,长度为365天6时9分 9.5秒。这是地球绕太阳转360°的真正周期。回 归年是太阳连续两次回归到春分点的时间,长度 是365天5时48分46秒。 地球公转的速度根据开普勒定律,在近日点 和远日点时不同。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教学课件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教学课件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教学课件自然地理学第一章教学课件[学习目的]要求掌握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正确理解其内涵;了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确认识自然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主要内容]什么是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内容、方法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趋势自然地理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一、什么是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分支之一。

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

按研究的特点,自然地理学可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两组分支科学。

综合性的分支科学有综合自然地理学、区域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等。

部门性的分支科学有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地理学、生物地理学、冰川学等。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狭义的自然地理学仅指综合自然地理学。

二、自然地理学的特点(一)全球性由于地球系统过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特征,因此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都不受国界的限制。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首先在固体地球研究中建立了全球观概念。

8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已经走向全球化,著名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引起的气候灾害影响遍及全球3/4范围,就是一个实例。

自然地理学的全球性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采用全球范围调查研究和观察测试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研究范围,已经能从隧道扫描显微镜和离子探针的原子尺度到全球地震台网的和轨道卫星所提供的数据得出的全球图像。

从地表的地学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飞机和卫星对地面的遥感监测,大陆和海洋的超深钻探,天然和人工地震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探测等,为自然地理学的全球观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与此相适应,80年代起一系列大型国际地球科学合作研究计划的推出,如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深海钻探计划(DSDP)/大洋钻探计划(ODP)、世界气候计划(WC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已形成了对地球的全球立体研究网络。

自然地理学 重点

自然地理学   重点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特征、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运行机制。

研究对象: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区域特征与空间分布、变化规律。

研究内容: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变化规律;空间与组成结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人地相互作用;评估、预测、规划、管理和调控。

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①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②区域性(本质特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本质特性)③环境性(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④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功能结构性)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一、定义: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学科。

用系统、综合、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科学。

二、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P9)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包括:①、能量的来源(太阳辐射)②、引力的影响(太阳与太阳系行星引力是地球沿自身固有轨道运行;太阳月亮引力引起潮汐现象)③、陨石撞击的环境效应(改变地表环境形成陨石坑与环形山;导致地震;地球表层环境的灾变;岩石圈破裂,引起板块分裂与运动)④、其他宇宙因素的影响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包括:①、能量的来源(地热能)②、物质的交换(火山活动、岩浆侵入、板块俯冲等)③、其他环境效应(地震,地核、地幔物质运动与相变导致的地球重力场、磁场的变化等)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一、三大界(无机界、有机界与人文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二、固、液、气三态物质三、陆地与海洋(陆地系统:山地系统、盆地系统、高原系统、平原系统、丘陵系统海洋系统:洋盆系统、路坡系统、陆架系统、海沟系统、岛弧系统)第二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一、圈层结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二、结构特征:1、垂直分层2、水平分异3、立体交叉4、多级嵌套第五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一、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①、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②、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③、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④、地球表层元素组成与人体健康⑤、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⑥、地球表层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二、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①、改变了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②、改变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③、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度④、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⑤、改变了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⑥、对资源的消耗⑦、对环境的影响⑧、对生态的破坏三、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①、摆正人类自身位置(人类是地表环境的产物、组成部分;地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地表环境,应控制在地表环境可承受范围之内)②、建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意识③、自然地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二、矿物组成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匀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地球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地球

S-L9彗核C碰撞前后的木星红外图像
彗核K与木星撞击后火球从亮到暗的变化
慧木相撞痕迹
月球上的撞击坑
流星雨
❖ 1833年:带来知 识启蒙的狮子座 流星雨
1966年:20世纪最眩的狮子座流星雨
1999年:呈火球状的狮子座流星雨
2002年:在英格兰观看到的狮子座流星雨
三地球
❖ 基本事实 ❖ 银河系和太阳系中98%是由氢和氦气体组成,固
一 宇宙
银河系
10多万光年
❖ 康德的星云说 ❖ 宇宙中的原始弥漫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逐渐凝聚,
形成太阳系内的各天体。
❖ 拉普拉斯星云说 ❖ 旋转的热气体冷却收缩,由于离心力作用形成盘状,
离心力大于引力形成圆环,圆环内分离凝聚成行星。
太阳系
3万光年
气体星球,发光发热,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体物质少于2%。地球中氢和氦很少,铁,氧,硅较 多。
地球形成的均匀吸积假说
❖ 冷星云形成的尘埃集合体。原始的均质地球受太 阳辐射(风)高温的影响,轻的气体被吹到外层形成 类木行星。重的组成地球。高温,熔融,重力使地球 分异形成层圈构造。大气圈和水圈是地幔分离出来的。
❖ 形成层圈 ❖ 构造
原始地球的形成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地球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地球南极上空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1年:365日5时48分46 秒

角速度

南北极点为0,其他均 15°/小时
360°/年≈1°/日,随 日地距离变化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1.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 结构及其区域分异规律
• 澳大利亚霍普顿瀑布
2.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成因与 变化规律
• 坦桑尼亚的稀树草原
3.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的运行机制 (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输)
4.人类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 毁林和土壤退化
5.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评估、预 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
一、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
•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 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 的产物。 • 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 形成 • 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 地球表层元素组成与人体健康 •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 地球表层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肤色、发色和眼睛颜色 淡,鼻子高耸,鼻道狭长
2 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的关系
• 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 气圈、水圈、岩石圈、生 物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 从人类环境科学的角度来 看,自然地理学是将这些 内容有机地交叉、融合在 一起,将人类生存环境作 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及对 各个区域的环境组合进行 研究的。 • 也可以说,自然地理学是 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 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学科或 边缘学科。
自然地理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水热条件的差异 • 火山、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灾害的发 生 • 美丽风景的成因 • 地域性疾病的发生 • 如何避免或减轻自然灾害
水城威尼斯
奔流的岩浆
加尔各答
大宜味村位于日本最贫穷的冲绳县北部的国头半岛西侧。 其居民的长寿食谱包括:海产品、蔬菜、黑糖。
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 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二、 引力的影响
• 太阳与太阳系行星引力的作用,使地球 沿着自身固有的轨道运行,具有特定的 运行周期与速度。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 地球

自然地理学-第一章 地球

第一章地球太阳和太阳系宇宙--天体(恒星、行星、卫星、流星、慧星、星云等类--星系—星系群--星系团)太阳(质量,体积,密度,温度。

内外温度,密度差异大,外密度为水四分之一,内密度比水大85倍)一,太阳系行星(8个):类地行星(水,金,地,火)体积小密度大自转慢卫星少类木行星(木,土,天王,海王)体积大密度小自转快卫星多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至远)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水星:温差极大(427℃-173℃),空气极稀薄。

金星:惟一的自转与公转相反的行星,没有液态水,高气压(90倍于地球表面气压)、没有磁场.CO2约占表面大气的97%.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没有水,有干涸河床,两极有冰层。

小行星(50万):于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群卫星(67个):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38万km。

月球的特征:①外部没有大气层,月空永远黑暗,没有风云雷雨等天气现象;月面温差大;常遭到陨石撞击;辐射强烈;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

②没有水,永久阴影区存在水冰③月壤(受陨石撞击、月岩物理崩解和辐射)氦-3:100-500万吨。

运动规律:自西向东,自转与公转同步对地球的影响:海洋潮汐彗星组成:彗核、彗发、彗云、彗尾。

地球在天体中位置①近日点(1月)②远日点(7月)(奇怪哦,我们冬天离太阳反而近了)二,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突出、两极扁平的椭球体。

扁率小,视为旋转椭球体。

大小:赤道半径6378km ,极半径6358km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如果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一恒星日。

太阳日:如果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一个太阳日。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的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一昼夜的节奏(2)由于地球自转的结果,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地球:1.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94605*10^8km),是量度天体距离的单位。

2.一个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

(14960×105km=1.5亿千米)。

3.恒星日:取春分点为标准,则春分点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面的时间,叫做恒星日。

(注:真正周期,23h56’4”,360°)4.太阳日:取太阳为标准,则地球上同一地点连续两次通过地心与日心连线所需的时间,叫做太阳日。

(平均太阳日:24h,360度59分)第二章地壳: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克拉克与华盛顿依据来自世界各地的5159个岩石样品首次测定了)16km厚度内地壳中的63种化学元素的平均质量百分比级元素的丰度,所获数值后被命名为克拉克值。

3.矿物: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元。

4.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的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称为岩石,依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5.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变质作用。

6.构造运动: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引起的岩石圈的岩石发生变形、变位的机械作用,它反映在地表表现为地形高低变化,海洋、陆地范围的改变,岩石圈的改变及地震等。

7.岩相:岩层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是沉积物的特征及其生成环境的总和。

8.不整合接触:又称角度不整合,指上下两地层产状既不一致,时代也不连续,其层有地层缺失。

表明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褶皱与隆升,沉积一度中断而后再下沉接受新沉积。

9.假整合:又称平行不整合,指两相邻地层产状平行但时代不连续。

表明曾发生上升运动致使沉积作用一度中断,而后下沉堆积了上覆新地层。

10.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
15 210*104km
14 710*104km
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 14960*104km
自然地理学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形状: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就是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大地测量中
指一种以平均海平面表示的平滑封闭曲面,即大地水准面。也就是大 地水准面的形状。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 均气温为150C
自身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 条件 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 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体积收 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 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二)矮行星:是指围绕太阳运动,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固体应力而使自己成圆球 状,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件其他物体的天体,如冥王星。
自然地理学
水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星
地球
火星
自然地理学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自然地理学
(三)太阳系小行星——提丢斯波得定则
小行星(Asteroid):
小行星带: 火星和木星之间
特点: 质量体积小、数量多
球密度的0.6。
月球沿着一个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月球对地理环境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使地球形成潮汐,尤其使海洋潮汐。
自然地理学
地球与月 球的合影
月球: 半径相当于地球的27.28%,质量相当
于1/81,平均密度只及地球的0.6。地 月距离384 401Km,约为日地距离的
A、自然1状/4况00:
自然地理学
(四)卫星和月球
卫星:本指围绕行星和矮行星公转的天体,近30年也用以称呼围绕行 星和卫星(如月球)运动的人造天体。
自然地理学
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卫星,半径1738.2Km,相当于地球半径的27.28%;质量为
7.35×1022t,
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23%;平均密度为3.24g/cm3, 只有地
无大气层——无水、风雷雨天气、生物和土壤; 温差大;火山作用、陨石与环形山
B、月球成因假说:
地球分裂说、地球俘获说 、共同形成说
C、月球的运动:
公转——自西向东;自转——与公转同步
月 球 表 面
自然地理学
月地平均距离为384 401Km,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约
5°9’,绕地周期约为一个月。
恒星日、朔望月、交点月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六节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
第五节 地球的圈层构造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四节 地理坐标
自然地理学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
宇宙和天体
2
太阳和太阳系
3
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自然地理学
一 宇宙和天体
宇宙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物质世界,其中包括着无数的天体和极其广阔的空间, 根据天体各自的特点可归纳为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和星云等类。
地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宇宙之中的,它与其它天体或者宇宙空间之间 通过能量和物质交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影响。
近日点 远日点
距离太阳 最近 最远
距离
14710*104 km
15210*104 km
平均距离
14960*104 km
(确定为 一个天文单位)
时间 1月初 7月初
太阳辐射能作为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推动几乎全部自然地理过程。 地球大气外层则不断有气体质点和热量逸散到宇宙空间。
交点月 27天5时0分35.8秒
P P’
恒星月 27日7时43分11秒
朔望月 29日12时44分3秒
自然地理学
▪ 卫星——月相 月相变化
月食 日食自然地理学
潮汐发电原理
自然地理学
太阳月亮地球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
月球轨道面
自然地理学
三 地球在天体中的位置
无限广大的宇宙不存在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在银河系中, 又只不过是旋涡臂上的一个小点,一颗普通的恒星。地球则只是太阳系 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关注小行星的原因: 多次并可能再次撞击地球
(恐龙灭绝?)
自然地理学
1766 年德国天文学家提丢斯首先提出,1772 年波得进一步完善了行星和太阳之间的 距离的经验公式:
Rn=0.4+0.3×2^n 式中n=-1,2,3,4⋯⋯
这个公式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按照这个可以推出:
水星到太阳的距离为(0+4) /10=0.4天文单位 金星到太阳的距离为(3+4) /10=0.7天文单位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6+4) /10=1.0天文单位 火星到太阳的距离为(12+4)/10=1.6天文单位
土星
60000 0.108 95.18 0.70 10h14min 26 ° 45 ′ 23
天王星 25559 0.01
14.63 1.24 15h30min 97 ° 53 ′ 17
海王星 24750 0.026 17.22 1.66 约22h
28 ° 48 ′ 8 自然地理学
表1—2 行星轨道运动资料
日心说——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家的努力, 日心说逐步取代了地心说
1781年天王星的发现,1846年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发现, 则日心说最终取得彻底的胜利。
自然地理学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
地心说——亚里斯多 得最早提出,托勒密 在2世纪加以系统化 之后,此学说持续 1500年之久
日心说——布鲁诺、 开普勒、伽利略和牛 顿等科学家的努力, 日心说逐步取代了地 心说,1781年天王星 的发现,1846年海王 星和冥王星的发现, 则日心说最终取得彻 底的胜利。
按照这个定则,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距太阳约2.8 天文单位处还应该有一个大 行星。经过长期搜索,始终没有发现这个未知的大行星。但自1801 年至今,在上述空 间范围内先后发现并确认了谷神星、智神星等2400 多颗小行星。现在已经知道,太阳 系中除九大行星之外,还有一个由成千上万颗小行星组成的独特的小行星带。它们绕太 阳公转的周期约1—14 年不等,形态很不规则,很可能是一颗大行星遭撞击破碎后形成 的。我国学者共发现了800 多颗小行星,并计算出了其中170多颗的运动轨道。现在已 有24 颗在国际上得到正式编号和命名。
二.地球大小的重要意义
1. 地球的巨大质量,使它能够吸着周围的气体,保持一个具有一定质 量和厚度的大气圈。且保证了地球的大气不致逸散,使地表平均温度适 宜。
2. 没有现在这样的大气圈,就没有海洋和河湖,没有风,没有生物。
自然地理学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地心说——亚里斯多得最早提出,托勒密在2世纪加以系统化 之后,此学说持续1500年之久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一) 行星
各行星的一些特点 水星 公转速度最快,昼夜温差最大 金星 唯一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的行星,公转周期比自转周期短 火星 有证据证明曾经有过河流甚至海洋,来自火星的陨石也表明曾有过生命 木星 太阳系中最大行星,亮度仅此金星,磁场极强 土星 卫星最多的行星 天王星 密度小,体积大,质量也大,基本由岩石和冰块组成 海王星 典型的气态行星,单位面积日照强度很低,表面温度很低
(1)日地平均距离 为14960×104km,这 样,就可以将投射到 地面的太阳光线视为 平行光线。当平行光 线射到地球表面时, 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 太阳高度角将各不相 同。 (2)造成地球上热 量的带状分布和与地 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 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自然地理学
2.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赤道半径 极半径 总面积 总体积 宗质量 经线半径 赤道半径
130*104 33.3*104倍 倍
99.86%
1.4(g/cm3) 1/4
6000 (K)
1500*104(度)
自然地理学
具有生命的一个特殊的天体——地球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 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运行轨道安全
有适宜的温度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恒星凭肉眼能看到的天体,99%以上都是恒星。 从地球上看,恒星的相对位置并不是不变的, 一切恒星都在不停地运动
恒星质量很大,自己能发光
恒星
地球便是绕着太阳 运动的行星之一
行星自己不发光,质量也远较恒 星小,并且绕恒星运动。
行星
卫星质量比行星更小,绕行星运动, 并随着行星绕恒星运动
卫星
卫星
流星
流星的质量更小,也不发光
流星
流星在行星际空间运行,当接近地球,受到引力时,可以改变轨道,甚至陨落。当它进入地球大 气层后,因与大气摩擦,迅速增温至白热化,发生燃烧。绝大部分流星在到达地面以前就已完全烧毁 ,少数能落到地面上,成为陨石。
自然地理学
彗星
彗星:彗星是一种很小的, 但具有特殊外表和轨道的天 体。它由彗核、彗发、慧云 和彗尾四部分组成。彗核是 相对集中的疏松固体物质。 彗发是彗核释放的分子和原 子,成一团气体围绕着彗核。 彗尾是由电离的分子和固体 小粒子组成。这些分子和小 粒子受到太阳光压的作用, 形成一条背向太阳的尾巴, 即彗尾。
自然地理学
太阳系的行星及其卫星的共同特证:
①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 ②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地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的倾角也都不大, ③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金星、天王星外,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
与公转相同, ④除天王星外,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 ⑤绝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木星赤道面也较接近, ⑥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