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仅全国指标,便于199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合集下载

22-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全国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2-6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全国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197
48
5.73
2018 妇幼保健院(所、站)
29246
981
8.69
2018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2018 #疗养院
278
32
3.71
204
32
3.08
实际开放 总床日数
(日)
290736 226453 153469
30540 3745 1312
35411 1976
53926 7387
46537 402
80.5
10.5
23962
24.6
258.0
70.7
10.4
787039
19.5
301.3
82.6
14.2
31910
3.7
278.5
76.3
51.3
1362536
30.4
218.0
59.7
6.7
201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016 卫生院
2016
街道卫生院
2016
乡镇卫生院
2016 村卫生室
176.0
48.2
9.3
752
32.3
291.0
79.7
8.6
582
32.3
310.1
85.0
9.3
2017 综合医院
2017 中医医院
2017 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7 民族医院
2017 专科医院
2017 护理院
2017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017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017 卫生院
2017
街道卫生院
2016 门诊部
2016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我国医疗机构床位数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研究

我国医疗机构床位数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研究

我国医疗机构床位数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研究我国医疗机构床位数现状及所存在问题研究摘要:通过对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所拥有的病床位数的研究,了解当前医疗机构病床配置现状,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尤其是病床位数做参考。

关键词:医疗机构床位数现状研究医疗机构病床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规模、等级和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制定医院病床配置标准需要依据居民的住院需求、人口规模与结构、疾病谱、标准病床工作日、住院天数等指标。

医疗机构病床配置不合理将会导致卫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文主要依靠对《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的床位数数据进行分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线索。

1、床位数的配置现状医疗机构床位数现状主要从床位逐年变化情况、床位数的机构分布、各级医院床位使用效率、每千人口医疗卫生床位数、各地区分科床位数这5个方面来分析。

1.1床位数的逐年变化床位数是指年底固定实有床位(非编制床位),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

①我国医疗机构床位数建国初为11.91万张(其中医院9.71万张),到改革开放的1989年,达到218.44万张(其中医院119.48万张),是建国初的18.24倍(医院为12.31倍),到了2010年,床位数增加到478.68万张(其中医院338.74万张),是1950年的40.19倍。

人口总数由1950年的57482万增长到2010年的133972万,是1950年的2.33倍。

从总体上看,在这60年的时间里,病床位数增长迅速,其速度远大于人口总数的增长,病床数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的17.25倍。

表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万张〉②年份合计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机构总人口数(万人)1950 11.91 9.71 57482 1960 97.68 59.14 66207 1970 126.15 70.5 82992 1980 218.44 119.58 98705 1990 292.54 186.89 114333 2000 317.7 216.67 76.65 11.86 12.52 126743 2010 478.68 338.74 119.22 16.45 4.26 1339721.2床位数的机构分布按照卫生机构床位数机构分布来说,床位主要绝大多数集中在医院,占总床位数的70.76%,其他机构依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24.91%,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3.44%,其他机构为0.89%。

中国统计年鉴2024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2024年

中国统计年鉴2024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2024年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以下是2024年全国各省市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及床位利用情况的相关数据。

在医疗床位方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量为693.45万张,综合医院床位数为415.03万张,卫生院床位数为191.31万张,诊所床位数为87.11万张。

全国医疗机构床位利用率为75.3%,其中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为69.1%,卫生院床位利用率为75.7%,诊所床位利用率为83.3%。

从区域角度来看,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584家、584家、5008家、4118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综合医院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41家、10家、117家、126家。

床位数量上,广东省、山东省、四川省、江苏省是床位数量最多的地方,分别为37.87万张、37.73万张、35.64万张、35.13万张;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床位数量最少的地方,分别为2416张、4394张、6236张、8158张。

除了综合医院,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床位利用情况也非常重要。

根据数据,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占据较大优势,分别为445家、1349家、8473家(卫生院),床位数量分别为43.62万张、30.05万张、56.76万张。

而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卫生院数量和床位数量上较少,分别为41家、126家、200家(卫生院),床位数量为5.28万张、7.26万张、2.42万张。

诊所在全国各省市区医疗卫生机构中数量最多,其中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诊所数量较大,分别为47.7万家、30.08万家、20.98万家、19.52万家;而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诊所数量较少,分别为1119家、862家、769家、97.03万家。

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普遍较低,其中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最低,分别为47.2%、48.9%、52.4%;而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综合医院床位利用率相对较高,分别为75.2%、74.2%、72.5%。

22-10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服务情况(全国与各省级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2-10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服务情况(全国与各省级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次)
急诊抢救 成功率
(%)
0.09
5.96
0.16
10.92
0.07
7.69
0.13
5.71
0.12
3.49
0.10
4.16
0.10
4.56
0.07
4.08
0.35
2.96
2.75
11.15
0.03
7.38
0.17
10.94
0.03
4.70
0.02
5.93
0.03
4.57
0.15
6.53
0.11
6.10
1.21
1.16
129.19
549.55
0.08
4.32
3.98
193.25
1502.58
0.15
1.35
1.24
50.21
863.23
0.14
1.04
0.98
45.69
517.47
0.13
2.00
1.86
242.93
955.79
0.13
1.08
0.96
52.05
456.89
0.10
1.18
1.10
127.03
2769.60
0.03
2.80
2.67
140.39
1504.86
0.07
2.26
2.20
71.40
1016.93
0.03
2.16
2.06
141.80
1500.99
0.04
6.44
6.14
409.85
3152.77
0.16

22-12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服务情况(全国各省级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2-12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服务情况(全国各省级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31.7
56.4
1130.8
34.6
59.9
10271.0
16.5
52.1
9.2
9.6
8.4
9.6
7.4
7.5
9.4
22.0
医师日均 担负住院 床日(日)
社区卫生服务站
诊疗人次 医师日均
(万人次) 担负诊疗
人次(人次)
16011.5
13.7
762.0
20.8
363.7
35.1
1064.5
10.0
421.8
7.4
45.2
7.5
8.5
4.3
40.1
9.5
6.9
6.3
45.8
9.2
6.4
1119.4 456.9 691.7
8.6
41.8
2.4
30.7
8.5
42.0
8.7
10.1
9.2
7.0
9.1
6.8
8690.6
7.4
89.2
64.6
28.2
7334.2
43.5
56.1
8.9
19.8
191.8
12.1
234.1
6.8
9.5
2055.4
28.0
51.6
8.1
10.0
1410.4
17.4
49.5
1575.9
32.8
59.7
1009.3
32.7
65.8
9748.3
15.8
51.8
783.5
3.3
45.8
101.7
2.2
52.2

22-11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服务情况(全国与各省级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2-11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分地区医疗卫生机构住院服务情况(全国与各省级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4.5
1.0
24.9
0.9
24.8
1.3
29.0
0.2
30.3
5.3
18.9
3.2
12.8
6.8
22.7
5.6
22.0
7.1
22.6
5.4
19.9
3.0
9.0
6.3
20.7
6.2
18.5
5.7
16.3
3.9
17.6
6.3
21.8
4.5
17.6
1.6
15.1
1.6
10.2
5.7
15.6
5.5
12.3
居民年 住院率
(%)
危重病人 危重病人
抢救人次 抢救成功率
(万人次)
(%)
4.5
18.3
1.6
16.4
1.7
10.4
5.7
16.1
6.0
13.3
5.3
15.2
5.4
17.0
5.8
15.0
7.2
15.5
1.7
17.3
3.2
18.0
2.0
17.8
5.0
16.0
3.6
14.6
7.6
18.6
5.1
18.3
5.5
390.9 1416.2
211.3 352.5
0.4
36.3
0.3
26.7
0.4
32.0
0.4
30.5
0.2
33.0
0.2
32.9
0.2
18.5
0.3
31.4

23-22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文化文物机构人员情况(仅全国指标,便于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3-22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文化文物机构人员情况(仅全国指标,便于2010-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31573 3248 3622 8954 4109 3318 122 68 1337
299149 290473
10787 2143 3139 3315
40976 612 131 226
222262 3254 3628 8676 3852 3307 122 69
3248 3101 7737 3024 3246
242652 3255 3609 9931 4721 3518 121 66 1505
310641 301687
12301 2285 3153 3322
41175 651 125 232
2074 1253 3163 3328 41193
675 120 228
3255 3121 8334 3260 3445
121 60
1448
66029 58292
2031 1265 3150 3322 41175
643 125 232
13668 402969
1202
53765
3
57567
55320
125591
10
5846
12784
5326
242652 1421664
81610
488
98461
1597 161577
1461 105079
5195
83225 48467 136334 84958 29566
4133 922
16755
1737209 1710905
301973 30432 92
1 220
1342557
35630 26304 22548
2840
217 699
259620 2482480 258023 2320903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主要指标解释一、医疗卫生机构简要说明医疗卫生机构分类1、机构类别:医疗卫生机构分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四类。

2、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公立、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登记注册类型为国有和集团办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疗卫生机构。

3、按主办单位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私人办。

政府办包括卫生健康(原卫生计生)、教育、民政、公安、司法等行政部门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的医疗卫生机构。

4、按分类管理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5、按城乡分,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

按市县分,市包括直辖市区、地级市区和县级市,县包括自治县和旗。

主要指标解释医疗卫生机构:指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中医医院:指中医(结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公立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的医院。

民营医院: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为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

《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引用格式

《2020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引用格式

2020我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一、前言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旨在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发展情况。

本年鉴覆盖了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资源、卫生经济、医疗服务、健康促进、疾病控制等多个方面的数据和分析,为了解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总体情况根据《2020我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在2019年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卫生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卫生人员总量稳步增长,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医疗服务效率显著提升,健康促进和疾病控制工作全面展开,卫生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三、医疗卫生机构1. 医疗卫生机构总量根据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量达到了XXX万家,比上年增加了X.X%。

其中,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数量均有所增加。

2. 医疗机构床位数和医疗技术设备今年鉴显示,全国医疗机构床位总量达到了X.X万张,比上年增加了X.X%。

各级医疗机构的设备水平整体提升,高端医疗设备的普及率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3. 专科医疗服务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专科医疗服务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专科医院的数量和服务水平均有了较大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四、卫生人员1. 医务人员总量根据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卫生健康事业从业人员总量达到了XXX万,比上年增加了X.X%。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注册助产士等专业人员数量均有所增加。

2. 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他们的水平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达到了X.X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数量大幅增加。

3. 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在卫生健康事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医疗服务的管理和效率。

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卫生管理人员总量为X.X万人,比上年增加了X.X%。

22-22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孤儿和家庭收养情况(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11-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2-22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孤儿和家庭收养情况(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11-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21
342 110
21 20 214
18820
215 44
277 229 246
178 24
106
212 1637
2547 117
154 851 198 1178
21
230 68 18 7
205
16592
177 22
250 95
178
155 10 84
152 1515
63
1297
38
11
57
39
311
43
28
42
23
58
108
1053
39
1479
33
173
30
324
80
114
73
573
301
445
52
251
63
317
221
830
2018 广 西 2018 海 南
2018 2018 重 庆 2018 四 川 2018 贵 州 2018 云 南 2018 西 藏
2018 2018 陕 西 2018 甘 肃 2018 青 海 2018 宁 夏 22001188 新 疆
2017 2017 重 庆 2017 四 川 2017 贵 州 2017 云 南 2017 西 藏
2017 2017 陕 西 2017 甘 肃 2017 青 海 2017 宁 夏 2017 新 疆
2017
2016 2016 全 国
2016 2016 北 京
3851 26855
4660 22688 16072
7274 9201 6703 5708 7553
409840
2149 815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编者说明一、《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是一部反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性年刊。

本书收录了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的全国统计数据。

本书为《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卷,收编的内容截止2010年底。

二、全书分为15个部分,即: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设施、卫生经费、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妇幼保健、人民健康水平及营养状况、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制度、人口指标,另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世界各国卫生状况。

各篇前设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简要说明主要介绍本篇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

三、资料来源:(一)本资料主要来自年度卫生统计报表,一部分来自抽样调查。

(二)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统计资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摘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各国卫生状况数据摘自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

四、统计口径:(一)除行政区划外,书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

(二)卫生部三次修订了《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适当调整了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统计口径,导致1996、2002、2007年卫生机构和人员数变动较大。

(三)从2010卷起,村卫生室的机构、人员、和诊疗人次分别计入卫生机构总数、卫生人员总数、总诊疗人次数中(村卫生室不再单独统计)。

各年数据已按此口径调整。

五、统计分组:(一)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主办单位:以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为依据,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私人办。

临床科室床位使用情况统计表

临床科室床位使用情况统计表

床位使用统计表
科室名称病房
总数
高间数普间数编制床位数
实际开放
床位数
实际占用
床位数
病床使用率
(%)
肿瘤介入科
透析科
消化内科
心内一科
心内二科
老年病科
神经一科
神经二科
儿科
神经介入
泌尿外科
五官科
重症科
脑外科
针灸康复科
妇一科
妇二科
骨一科
骨二科
普外科
合计
病床使用率和周转率计算方法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病床使用率= ×100%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
本指标一般在85%--93%之间为宜,使用过低,多见于病床空闲,使用过高,床位使用负担过重,对病床进行消毒处理时间不足,容易增加医院感染,病房加床会影响病房管理,对医疗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应尽量避免。

病床周转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平均每张床收治多少病人;
出院人数+转往他科的人数
科室病床周转率= χ100%
平均开放病床数
出院人数
全院病床周转率= χ100%
平均开放病床数
三级医院指标应大于或等于17次/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