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doc11

合集下载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一章:比的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比的概念,能正确地写出比,并理解比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引入比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习比的读写方法。

1.3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的苹果数量比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 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由两个数组成,用冒号“:”表示,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3) 练习:让学生练习写出一些比的表达式,并读出比的声音。

1.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对比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第二章:比的性质2.1 教学目标: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

2.2 教学内容: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2.3 教学步骤:(1) 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2) 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运算,如将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乘以2,或除以3等。

2.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第三章:比的化简3.1 教学目标: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对复杂的比进行化简。

3.2 教学内容:学习比的基本性质,能对复杂的比进行化简。

3.3 教学步骤:(1) 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2) 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复杂的比进行化简,如将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等。

3.4 教学评价:通过练习,检查学生对比的化简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比的比较4.1 教学目标:理解比的大小,能对两个比进行比较。

4.2 教学内容:学习比的大小,能对两个比进行比较。

(1) 讲解:讲解比的大小,即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得到的结果,称为比的比值,比的比值越大,比就越大。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播放课件,引出主题图师:这节课我们上一节数学课,这节数学课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和发现呢!同学们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播放视频,生观察,并说看到的内容)师:看到这些画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兴奋、骄傲、自豪……)师:是啊,老师和你们一样,每当听到雄壮的国歌声,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老师的心情也十分激动,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神圣的。

问:画面上这几面国旗有什么不同?(大小不一样)师:虽然这几面国旗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值都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比例的知识。

(板书:比例)(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出长和宽各是多少)问:你能根据这些国旗的长和宽的尺寸,写出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吗?请同学们先写出学校内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生动手写比、求比值)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比例的意义(生汇报求比值的过程)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求出的学校内两面国旗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师: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用“=”把这两个比连起来,可以吗?(可以)师:从图上四面国旗才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求出比值,也写成这样的等式呢?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一试(生动手写比,求比值,写等式,并汇报)师:指学生汇报的等式小结,像这样由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的等式就是比例,谁能概括出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生汇报,是板书意义)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关键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小练习,课件出示)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自学比例的名称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例的意义,那么在比例中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各部分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打开书34页,自学34也上半部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学会进行比的运算和简化。

3.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比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1. 比的定义和性质。

2. 比的运算和简化。

三、教学难点:1. 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比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介绍:在数学中,比是用来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工具。

比是一个有序对,由两个数用冒号表示,如3:2。

其中,3为第一个比例的前项,2为第一个比例的后项。

比例可以是整数、分数或小数。

2. 比的基本性质:a. 比的反身性质:对于任何一个非零数a,a:a = 1。

b. 比的对称性质:若a:b = c:d,则b:a = d:c。

c. 比的传递性质:若a:b = b:c,则a:c = 1。

d. 比的等比例性质:若a:b = c:d,则a+b:a-b = c+d:c-d。

3. 比的运算:a. 比的乘法运算:若a:b = c:d,则a*c:b*d为它们的乘积比。

b. 比的除法运算:若a:b = c:d,则a/b为它们的除法比。

4. 比的简化:a. 比的简化原则:将一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比的值不变。

b. 比的简化步骤: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将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比。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提问和示例引出比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比是用来比较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工具。

2. 讲解:依次介绍比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并给出相应的例题进行讲解和求解。

3. 实例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运算和简化方法。

4. 实际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则,并提醒他们在应用比的概念时要注意具体问题的情境。

六、教学评价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的合理性。

七、教学拓展:1. 进一步探究比和比例的概念。

《比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比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的意义、性质、运算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比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重点讲解比的表达方式,如3:4可以表示为3/4,让学生明白比的意义及其在数学表达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比的性质的掌握:尤其是比的倒数和比的相等关系的理解。
(2)比的运算:特别是乘除运算中比的转换和计算方法。
(3)比的应用:在复杂情境中找到比的关系,并解决问题。
举例:
(1)难点解析:比的倒数,如2:3的倒数是3:2,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倒数的概念。
(1)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比的性质。
(2)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的意义与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事物的情况?”(如比较两个苹果的大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的奥秘。
在讲解比的性质和运算时,我尝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发现,对于那些需要直观感受才能理解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很有帮助。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转换比的形式,比如将比例转换为分数进行计算时,还是感到有些困惑。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基础知识上还不够扎实,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猜想与验证、观察与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投影片、练习纸三案设计:学案一、自学质疑[探究任务一] 比例的意义1、投影出示几组比,让学生写出各组的比值,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回顾旧知、孕伏新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许多知识,说说你已经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2、师板书题目:(1)4:5 20:25 (2)0.6:0.3 1.8:0.9(3)1/4: 5/8 3:7.5 (4)3:8 9:27[评析:开门见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渐进,为新课做好准备。

因为这些题目还要用到,所以不惜费时板书——有效的呈现方式]二、丝丝入扣,深挖比例的意义(一)认识意义1、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写上比值。

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等)2、是啊,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0:25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板书:比例)[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不经意间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三组式子比值相等,一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新旧知识的完美衔接。

]3、同学们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内容呢?(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4、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黑板上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比的意义》参考教案

《比的意义》参考教案

《比的意义》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

2. 比的写法:比的前项和后项要用“:”隔开。

3.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比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比较关系。

2. 探究比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意义,理解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含义。

3. 学习比的写法:讲解比的写法,让学生正确书写比。

4. 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 练习与应用: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拓展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进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比的概念的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以及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练习题、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

3. 评价标准:能正确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一章:比的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能够正确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

教学内容:1. 引入比的概念,通过实际例子解释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包括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表示比。

3. 练习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并能够互相比一比。

教学活动:1. 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的含义。

2.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比。

3. 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写出几个数之间的比,并能够互相比一比。

第二章: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大小不变性质和比的反性质。

2. 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讲解比的大小不变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的大小不变。

2. 讲解比的反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互换位置,比的大小不变。

3. 练习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2. 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值、求解与比有关的问题等。

第三章:比的运算教学目标:1. 掌握比的运算规则,包括比的加减乘除运算。

2. 能够正确进行比的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讲解比的加减运算规则,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相加或相减。

2. 讲解比的乘除运算规则,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相乘或相除。

3. 练习进行比的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1. 讲解比的运算规则,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2. 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进行比的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值、比较大小等。

第四章:比的运用教学目标:1. 掌握比的应用,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运用比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进行比例计算和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1. 讲解比例的概念,即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讲解比例的计算方法,即通过交叉相乘求解未知数。

3. 练习运用比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进行比例计算和比较大小。

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教案标题:比的意义和性质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比进行比较。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比在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中的重要意义。

3. 学生能够运用比进一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材和资源:1. 当前学科教科书或其他相关教材。

2. 比较的例子和图片。

3. 题目练习和活动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阶段: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比的概念,例如形容词的比较等。

2.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比较情境,例如两种食物的比较、两个城市的比较等。

3. 引导学生思考比的目的和意义,例如为了进行选择、做决策或者比较优劣。

探究阶段:1. 给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比较的例子,例如数字的比较(大于、小于等)、物体的比较(高矮、长短等)、特征的比较(轻重、快慢等)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例子中的比较特点,并总结比的性质和规律。

3. 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引导他们运用比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比较不同的观点等。

拓展阶段:1. 引导学生扩展比的应用范围,例如比较不同学科的重要性、比较历史事件的影响等。

2.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练习和活动,例如填空练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巩固他们对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比来观察和思考,例如比较产品的性能、比较活动的效果等。

总结阶段:1. 总结比的意义和性质,强调比在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2. 确认学生对比的理解并回答他们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观察和运用比。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探究和拓展阶段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针对性的提问学生关于比的问题,以检查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结合练习和活动材料,评估学生对比的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的比的情境和例子,让学生在不同领域中实际运用比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比的思维训练,例如开展小组讨论、写比较性的文章等。

3. 探索更复杂和抽象的比的概念,例如比的程度、比的相似性等。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案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案标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2. 学生能熟练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熟悉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一袋面粉的重量与价格的比例,教室的长宽比例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引出比例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 比例的意义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举例说明:6:4=9:6,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2. 比例的基本性质(1)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举例说明:在比例6:4=9:6中,6×6=4×9,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解比例。

例如:已知4:5=x:10,求x的值。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得到4×10=5x,解得x=8。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系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判断是否为比例,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等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包括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如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比的意义》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比的意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的意义》教案 1教学目的:1、使同学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同学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同学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同学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假如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3)让同学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x=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

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同学说,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比的意义教案与教案

比的意义教案与教案

比的意义优秀教案与优秀教案第一章:比的意义1.1 教学目标了解比的含义和用途学会用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1.2 教学内容比的概念介绍:比是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通常写成a:b 或a/b 的形式,其中a 称为比的前项,b 称为比的后项。

比的用途: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分析数量关系等。

比的读法:读作“a 比b”或“a 与b 的比”。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比的概念。

利用图形、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意义。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关系,增强对比的概念的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通过展示两组物品,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引发对比的思考。

1.4.2 讲解比的概念:介绍比的概念,解释比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1.4.3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用途。

1.4.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练习题。

1.4.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概念和应用。

1.5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一些简单的比的大小比较题目。

第二章:比的性质2.1 教学目标了解比的性质,包括比的相等、比的逆、比的倍数等。

学会运用比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2 教学内容比的性质介绍:包括比的相等、比的逆、比的倍数等概念。

比的相等: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则这两个比是相等的。

比的逆:如果两个比的比值互为倒数,则这两个比是逆的。

比的倍数:如果一个比是另一个比的倍数,则这两个比是倍数关系。

2.3 教学方法采用归纳法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性质。

利用数学运算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比的性质的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比的性质的应用。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思考比的性质。

2.4.2 讲解比的性质:介绍比的相等、比的逆、比的倍数等概念。

2.4.3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性质的应用。

《比的意义与性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的意义与性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的意义与性质》(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比的意义和性质,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定义。

2.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比的概念的理解。

2. 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3. 比的应用题的解决。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比的例题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如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知识,为比的概念做铺垫。

b.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比是什么吗?比有什么意义和性质呢?2. 学习比的概念a. 讲解比的定义,展示比的示意图。

b. 举例说明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 学习比的基本性质a.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如比的大小不变、比的反比等。

b. 举例说明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比的运用。

4. 比的应用a. 讲解比的应用题,如行程问题、比例问题等。

b. 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小结b. 强调比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比的意义与性质》2. 内容: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的意义和性质。

2. 准备一道比的题目,下节课分享解答过程。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应用,使学生对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新课(1)联系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知识,为比的概念做铺垫。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比例的意义和根本性质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和把握比例的意义。

2、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分与联系。

2、能用比例的意义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1、熟悉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学问的根底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学问。

教具预备:情景图、多媒体课件、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题:比例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学问?(生1,生2等答复)我们已经了解了比的这些学问,请做下面练习。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求完比值你觉得哪些比有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单关的有关学问。

唤起学生对已有学问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预备。

】“例”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符合某种条件。

今日这两个比的比值一样,能不能用等号连接呢?师:相机板书:3:5=2.7=4.5?今日我们将深入学习比例的意义,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问呢?板书完整课题:比例的意义二、揭题示标。

预设:生:1、比例的意义是什么?生:2、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作用?(师趁机板书在黑板右上角)【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课题,提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培育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两个目标:三、自主探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神圣不行侵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设计意图:对学生同时进展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生各抒己见。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它们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吗?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学指导:1、请每位同学任选两面国旗,分别计算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值和宽与长的比值。

2、发觉了什么好玩的现象?3、把你的发觉尝试用算式写下来。

(5分钟后,期盼你精彩的共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设计教学情景,设置悬念,国旗为什么外形相像却大小不一,这其中的神秘何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受大小不同的国旗的变化。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3.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和意义;2.比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难点1.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和意义比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用来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关系的。

比的意义在于,通过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应用它们。

2. 比的基本性质比有以下基本性质:2.1. 基本比例关系如果两个比相等,那么它们的两个比例也相等。

例如,如果ab =cd,那么a c =bd。

2.2. 反比例关系如果两个比成反比,那么它们的乘积为常数。

例如,如果ab=cd,那么ad=bc。

2.3. 合比关系如果三个比成合比,那么它们的和也成比。

例如,如果ab :bc:cd=m:n:p,那么a+b+cb+c+d =m+n+pm+n+p+2。

3. 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例如:3.1. 比例问题比例问题是指给定两个量的比例,求出其中一个量的值。

例如,已知ab =34,求a的值。

根据基本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得到a3=b4,从而得到a=34b。

3.2. 反比例问题反比例问题是指给定两个量的乘积为常数,求出其中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规律。

例如,已知ab=12,当a增加50%时,b会减少多少?根据反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得到b=12a ,从而得到Δb=−12a2Δa=−12(1.5a)2×0.5a=−49a。

3.3. 合比问题合比问题是指给定三个量的比例,求出它们的和的比例。

例如,已知a b :bc:cd=3:4:5,求a+b+cb+c+d。

根据合比关系,我们可以得到a+b+cb+c+d=3+4+53+4+5+2=67。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比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比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演示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练习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比的意义数学教学教案

比的意义数学教学教案

比的意义数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读写:比的前项读作“比”的后项,中间用“比”连接。

3.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比的概念。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比的性质。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比的概念和性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实例,如比赛成绩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比的概念。

2. 讲解比的意义:讲解两个数相除即为比,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意义。

3. 比的读写:示范比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读并书写几个简单的比。

4. 探究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前项和后项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和性质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找一找生活中的比,如衣服的比例、食物的搭配比例等,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九、教学拓展:1. 对比的意义进行拓展,介绍比例、分数等数学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体系。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2、复习比的基本性质小组内交流: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3、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比较(1)教材48页第8题。

要求: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再填表。

(2)引导学生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3)汇报:生1:比值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个数,可以写成分数、小数,有时也能写成整数。

生2:化简比则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可以写成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形式,但是不能写成带分数,小数或整数。

三、回顾整理,评价反思1、系统整理2.评价反思(1)自我评价谈话:对于比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觉得哪些地方表现得好?哪些地方还有差距,打算怎能样改进?(2)评价他人谈话:你认为谁是你的榜样?他在数学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想怎样向他学习?(3)教师评价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一)基本练习1、练习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时,强调每种方式的份数各是多少。

2、练习第10题和第14题。

学生尝试练习后,指名反馈,并说说解法,并鼓励学生加强解法多样性的训练。

(二)拓展练习活动一:辨一辨.师:奥运体育比赛中的比分与今天学习的比有何不同?生1:比分中,后面的数可以为0,像足球比赛经常出现几比零;而比的后项不能为0.生2:比分表示两队分数相差的情况,而比是一种关系.生3:比与比分也有一定的联系,比分也可看作两队分数的比.活动二:说一说.师:比的应用很多,我们身边的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事也能用比来说一说,你会说吗生1:我最感兴趣的是班里最胖的同学与最瘦的同学的体重的比,生2:我作业中做对题数与做错题数的比……平均的话大约为9.5:0.5 活动三:课后的调查.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连我们的餐桌上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你们早上都吃些什么呢?生1: 我早上爱吃打卤面条。

生2: 我早上吃牛奶,面包和鸡蛋.生3:我吃中国传统的豆浆和油条.生4:我妈妈早上为我准备了牛奶和蛋糕.师:早餐对一天的工作学习很重要,一定要注意营养的搭配要均衡.餐桌上也有比的学问呢:做面包时,小麦粉与水的比是( ):( ) ?煮米饭时,米与水的比是( ):( )?生1:我来猜,我来猜!师:这可不能瞎猜,得通过自己的实际调查或实验,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在生活生产中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比,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调查研究,我们下一堂课再来交流,好吗?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对比这一单元内容的回顾与整理,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分数
知识点二 求比中未知项的方法 0.75=12÷ 14÷ 5: = = = =0.35= =0.625= :12= .
:40= ÷ = %
2:5=
=
÷20=
%=
(填小数).
3÷4=
=
%=
折=
(小数).
:4=0.75=
%=

3÷8=
=
÷24=30÷
=
%
总结:已知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中的任意两项,都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求 出第三项 知识点三:比的基本性质 知识回顾:1.商不变的性质:( 以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 大小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 在 4:9 中,如果把比的后项加上 18,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多少?如果把
5: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转化成整数比,再进行化简 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3.6:9 0.4: 5.6:0.8 0.72:0.54 4:1.6 1.6:2.4
0.8:0.75
0.3:0.09
0.6:16
0.57:0.19
1.35:3.5
小数比的化简方法: 先把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 转 化成整数比,再按照整数比的化简方法进行化简。 小数,整数,分数混合比的化简方法 2.5: 0.4: 0.4:
候普教育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数学 任课教师:任老师 授课时间:2015 年 10 月 24

部长审核签字:
姓名
年级

课题
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第__ 课
教学 2.能按照运算顺序正确的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目标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 连除运算中约分的方法
重点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0.45:
1 4
1 :0.75 4
5 :0.75 16
二、化简比:(化简比的结果用 比的形式或分数 两种表示) 1、小数比小数 0.125:0.25 2、整数比小数 10:0.8 3、分数比分数
第5页
7.8:3.9
0.1:0.04
1:0.5
9.1:182
候普教育
3 7 : 4 2 1 1 : 20 2
第2页
)和(
)同时乘或除
候普教育
比的前项减去 2,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减去多少? 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扩大 2 倍,比值就扩大 2 倍. 判断( 整数比的化简方法 5 分米:1 米 63:54 18:24 34:78 )
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课堂 分数比的化简方法 教 : 学 过 程
4、分数
9 0.03
5、分数比小数
3 :2.5 4
0.125:
7 8
6、单位比
2.5 千克:400 克
400 厘米:6 米
500 毫升:1 升
20 千克:
1 吨 100
30 分钟: 小时 75%:0.25 20%:
3 5
2 3
7、百分数比小数 8、百分数比分数
9、整数比整数
10、整数比百分数 11、整数比分数:
3 4
36:18 7:0.01 0.6:0.24
3 2 : 8 9 1 4: 4 3 :9 8
24:30
15:105
21:63
35:120
0.36:0.095
5 9 : 18 10
5 :2 8
4 小时 10 分:2 小时 30 分
10 分钟: 小时
1 3
65%:1.5 75%:
3 4
15%:
9 10
1.5 ﹕ 4
2 1 : 5 6
1.5t:120kg
9:
1 15
5 : 0.25 8
7
3 : 0.6 4
归纳:求比值,就是用( ( 比值通常用( )
)除以(
)求出
)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填写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比 比的前项
第1页
候普教育
除法
除数 ﹣﹣﹣分数线 分数值
例 甲数是乙数的
方法一:转化单位一的方法:
方法二:找中间量的方法: 练习 在赛跑中, 李小强的速度比刘小刚慢 他们三个人的速度比是多少?
1 1 , 刘小刚的速度比王小林的慢 , 10 10
知识点五运用转化法解决复杂的比的问题 例 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 5:4。如果再读 27 页,已读 的页数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 2:1,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一个比中既有小数,又有分数,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按照分数比的化简方法进
第3页Leabharlann 候普教育行化简,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按照小数比的方法进行化简。 连比的化简方法 2:4:8= 18:27:45=
: : =


=
3:0.15:0.45= 知识点四 运用转化单位一的方法,找中间量的方法解决连比问题
3 4 ,乙数是丙数的 ,求这三个数的连比。 10 9
练习:甲乙两袋糖果的质量比是 3:2,如果从甲袋糖果中拿出 5kg 放入乙袋,这 时甲乙两袋糖果的质量比是 1:1.两袋糖果一共重多少千克?
第4页
候普教育
课堂作业 比值通常用分数 表示,也可以用整数 或小数 表示;化简比的结果用比 的形式或分数 两种表示) 1、整数比整数 2、整数比小数 3、小数比小数 4、分数比分数 5、整数比分数 6、分数比整数 7、单位比 4.5 米:1.5 千米 8、百分数比小数 25%:0.12 9、百分数比分数 10、小数比分数 0.3:
196:48 75:15%
9 :27 10
162:84 81:30%
4 :16 15
2:
1 4
0.25:1
这次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对重点知识点的巩固加深吗?相信你会 越来越棒!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第6页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复习:( 比的前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 比的后项: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 )又叫两个数的比 )叫做比的前项 )叫做比的后项
比值:比的前项(
)后项所得的(
),叫做比值。
课堂 知识点一:求比值的方法。 教 求下面各比的比 值 . 学 过 0.3 : 0.15 ; 28 ﹕ 14 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