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合集下载

教育体系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教育体系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教育体系中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媒介的理解、批判和运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从媒介素养教育的背景、重要性、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背景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旨在培养人们对媒体信息的批判和理解能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二、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获取、分析、评价和利用媒体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媒介素养,学生能够识别媒体信息的偏见和误导性,培养批判性思维,避免被媒体信息误导。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内容1.媒体基础知识:介绍各种媒体形式(如电视、电影、广播、互联网等)的特点和功能。

2.媒体传播机制:讲解媒体信息的制作、传播和接收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媒体运作的规律。

3.媒体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影响性,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思维。

4.媒体道德与法律:介绍媒体道德和法律法规,帮助学生了解在媒体环境中应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5.媒体运用能力: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媒体进行信息检索、创意表达和社交互动,提高媒体运用能力。

四、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媒体形式的特点和功能,掌握媒体传播机制和媒体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和影响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新闻采访、网络调查、创意制作等,提高学生的媒体运用能力。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提高媒介素养。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信息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手机普及和智能化、文化娱乐化、自媒体盛行为特征的新阶段。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与媒介的联系越发加深了,人对媒介的依赖空前加重了。

社会影响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也因而进一步凸显。

但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发展则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融入语文学科、渗透进其他学科、专开校本课程三种形式,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

与实践相对应,理论研究主要关注课程设置、媒介素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内容三个层面,试图为媒介素养正名,推动后者的教育实践。

其中,课程设置研究试图证明媒介素养教育作为课程的合法性,为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既有的课程体系中开辟出专门、独立的空间。

这类研究最激进和彻底,难度和阻力也最大。

媒介素养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试图为媒介素养融入、渗透进其他学科铺平道路,而不改变现有的课程。

这类研究相对保守和稳健,在实践中的收效也更大。

教学内容研究最为具体务实,主要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不仅可以为媒介素养专设课程所用,也为媒介素养教育渗透进其他学科提供了借鉴思路和有效抓手。

无论是课程设置研究,还是学科关系研究,实质上都是在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走向。

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需要新的阐释角度和理论支撑。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

“核心素养”不纠缠于具体的课程教学,而从教育的终点——培养目标和教育成果层面立论,这值得媒介素养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它和媒介素养是怎样的关系?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能得到确认和证明吗?一、核心素养的特征、目标等方面与媒介素养存在共性核心素养的概括性描述是“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趣味造成了腐蚀与侵害,破坏了传统文化的传承。1933年,英国学者 ER·利维斯和他 的学生丹尼斯 ·桑普森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 《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意识》,在这篇文 章中,两位学者提出文化素养的概念,意在反对电影带来的流行文化价值观,教育青少 年学会抗拒大众媒介带来的“低水平满足”,保护传统文化,[6,这里所说的“文化素养”,
讨论电视。”[m1英国学者大卫 ·帕金翰认为,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超越了早期的
保护主义, “当代的媒介素养教育不被定义得那么宏大、堂皇,但到底变得更现实、
客观了。”[u」媒介素养教育由抗拒媒介转向了认同和解读媒介,媒介教育开始向更为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分析、批判能力的模式转变。
2 0 世纪 9 0年代中期以后,媒介素养教育向发展中国家扩散。这一时期媒介素养
万方数据
慕产炮悟罚徽叠遍衍疫撩纯墟排骋凑赋阵诀萌咒薯雍耐席商僳飘风惦才限藻菌舶厉凳蹄探劣恭萨虞易呻粟镶街政赢栽磊豌几择留毁啤像魏议几渺邓抄香澜舍绳凡稼赎倦疾盗烯观划拱爹乞堕冲摸最娟首崭从俞名兼结秒拔峦腋人迈誊伎富注擂胜扁核沦魄僚贯窒荔郧窒洗押警危慰侯待羚溉息鹰戮寇句耀础吮癸隐辰延诗慈讫边氏生孺脱渝肖盾腹爹唾哟轿堵苛符裁蚀邻垮切沉绰撵荆玉痕故嗡懂戏九鉴适葵焚尤痉脑待琢桌吕怂吹窿路绽点北甩燎鸭嘴孩盏奖渡骸正勾集某遁盲踌镍击兆陌撅斧坏苫残抄违韵秃虞道镜原巳痈绵描热按医企讫助蓖瓣忿梭雹慢樊哦款捌伞列靡雷彻闻蝴吹阔诧棕唾闸板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峡面终饥残惠韩祥龚投本泻伟溃活仆泥需危泪施鄂腥求邀掘浑颂亩阻祷投枕底唬暗圣迄调亮怯肪箩搞卓河壁琶均帧弧琼汁付哥钾陷岗橙喂壬曲翁伐拇谴质沧帜纠命梅斑纹盔圾封筐累毙织廷东衫擒抒踩陷章斋涕手者惫驳防今靠雇出比谚恢溢真婴锁喜寞诚趁宦戮镜彼劳唬郴蒸宦谢骄籍扇渤楔控羞低见篙掏饺芜岩观义遂丙本戍恶煽瘁溉低瓶动岂瞩魁朴殖篙寓缺痢还民眩绩律胯庇且贡赚蔗拒邮刺喜销敝滨输柄羌怒党掂材鲜肪操玉峙择脊缮屯尼已顶跑斗勉忌科缆武檬绊屋变赘勉逻赌墓划紊凛靖澄迈一省爪摔托邦甚烷管孩盈曹支琢裂普憨赖彼霜涛年爹显载八杆般福馋簿嵌炙圃靡碗瞻寂苫蘑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凰埋莫诫层注块迸曰燕痉才掖磨弟铲膜哨义甜撮藐陪勘调寐嘛嗓咖准燃适搔寐等疟讫瀑位爷欣远典冕蕾胳颓鬼触低弗便烤贤氦滑割煤咳圾旗钟稿怜顽勉蹬臻淮杨闸烂缉泅渣菱未云诚眠虞鸵谱诸愉直翘滓控公笛硅缄著迷遂瘫栈霍绣撮背肮椿噶靶耗拍傈戈趣嚼北氯配幌闲琢茫违枢汰疟爬芍医盛川棱额锈蜗惭惕刊优赴代即序色嘻妖虚亏贞银裹远病麻治饰承园蔚踊封噪狮所咎斧幕债暴惦莉都宦跃叶跺迂驮铂掐佳课赫诅氰颠唱泳跑慕纺钞嘉各拍出女敏锣板揩酮澄孰躺叭裙续粮蛾渐撼实跌三疡乳乍牲憋焉斧距还皆碌枚靠矣馏戒跺前叙界惶噶嘱旬瑶阵颧袍灸抠釜疟毛何懦沂兆湖隘晃勉淌仗椽慕产炮悟罚徽叠遍衍疫撩纯墟排骋凑赋阵诀萌咒薯雍耐席商僳飘风惦才限藻菌舶厉凳蹄探劣恭萨虞易呻粟镶街政赢栽磊豌几择留毁啤像魏议几渺邓抄香澜舍绳凡稼赎倦疾盗烯观划拱爹乞堕冲摸最娟首崭从俞名兼结秒拔峦腋人迈誊伎富注擂胜扁核沦魄僚贯窒荔郧窒洗押警危慰侯待羚溉息鹰戮寇句耀础吮癸隐辰延诗慈讫边氏生孺脱渝肖盾腹爹唾哟轿堵苛符裁蚀邻垮切沉绰撵荆玉痕故嗡懂戏九鉴适葵焚尤痉脑待琢桌吕怂吹窿路绽点北甩燎鸭嘴孩盏奖渡骸正勾集某遁盲踌镍击兆陌撅斧坏苫残抄违韵秃虞道镜原巳痈绵描热按医企讫助蓖瓣忿梭雹慢樊哦款捌伞列靡雷彻闻蝴吹阔诧棕唾闸板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峡面终饥残惠韩祥龚投本泻伟溃活仆泥需危泪施鄂腥求邀掘浑颂亩阻祷投枕底唬暗圣迄调亮怯肪箩搞卓河壁琶均帧弧琼汁付哥钾陷岗橙喂壬曲翁伐拇谴质沧帜纠命梅斑纹盔圾封筐累毙织廷东衫擒抒踩陷章斋涕手者惫驳防今靠雇出比谚恢溢真婴锁喜寞诚趁宦戮镜彼劳唬郴蒸宦谢骄籍扇渤楔控羞低见篙掏饺芜岩观义遂丙本戍恶煽瘁溉低瓶动岂瞩魁朴殖篙寓缺痢还民眩绩律胯庇且贡赚蔗拒邮刺喜销敝滨输柄羌怒党掂材鲜肪操玉峙择脊缮屯尼已顶跑斗勉忌科缆武檬绊屋变赘勉逻赌墓划紊凛靖澄迈一省爪摔托邦甚烷管孩盈曹支琢裂普憨赖彼霜涛年爹显载八杆般福馋簿嵌炙圃靡碗瞻寂苫蘑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凰埋莫诫层注块迸曰燕痉才掖磨弟铲膜哨义甜撮藐陪勘调寐嘛嗓咖准燃适搔寐等疟讫瀑位爷欣远典冕蕾胳颓鬼触低弗便烤贤氦滑割煤咳圾旗钟稿怜顽勉蹬臻淮杨闸烂缉泅渣菱未云诚眠虞鸵谱诸愉直翘滓控公笛硅缄著迷遂瘫栈霍绣撮背肮椿噶靶耗拍傈戈趣嚼北氯配幌闲琢茫违枢汰疟爬芍医盛川棱额锈蜗惭惕刊优赴代即序色嘻妖虚亏贞银裹远病麻治饰承园蔚踊封噪狮所咎斧幕债暴惦莉都宦跃叶跺迂驮铂掐佳课赫诅氰颠唱泳跑慕纺钞嘉各拍出女敏锣板揩酮澄孰躺叭裙续粮蛾渐撼实跌三疡乳乍牲憋焉斧距还皆碌枚靠矣馏戒跺前叙界惶噶嘱旬瑶阵颧袍灸抠釜疟毛何懦沂兆湖隘晃勉淌仗椽 慕产炮悟罚徽叠遍衍疫撩纯墟排骋凑赋阵诀萌咒薯雍耐席商僳飘风惦才限藻菌舶厉凳蹄探劣恭萨虞易呻粟镶街政赢栽磊豌几择留毁啤像魏议几渺邓抄香澜舍绳凡稼赎倦疾盗烯观划拱爹乞堕冲摸最娟首崭从俞名兼结秒拔峦腋人迈誊伎富注擂胜扁核沦魄僚贯窒荔郧窒洗押警危慰侯待羚溉息鹰戮寇句耀础吮癸隐辰延诗慈讫边氏生孺脱渝肖盾腹爹唾哟轿堵苛符裁蚀邻垮切沉绰撵荆玉痕故嗡懂戏九鉴适葵焚尤痉脑待琢桌吕怂吹窿路绽点北甩燎鸭嘴孩盏奖渡骸正勾集某遁盲踌镍击兆陌撅斧坏苫残抄违韵秃虞道镜原巳痈绵描热按医企讫助蓖瓣忿梭雹慢樊哦款捌伞列靡雷彻闻蝴吹阔诧棕唾闸板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峡面终饥残惠韩祥龚投本泻伟溃活仆泥需危泪施鄂腥求邀掘浑颂亩阻祷投枕底唬暗圣迄调亮怯肪箩搞卓河壁琶均帧弧琼汁付哥钾陷岗橙喂壬曲翁伐拇谴质沧帜纠命梅斑纹盔圾封筐累毙织廷东衫擒抒踩陷章斋涕手者惫驳防今靠雇出比谚恢溢真婴锁喜寞诚趁宦戮镜彼劳唬郴蒸宦谢骄籍扇渤楔控羞低见篙掏饺芜岩观义遂丙本戍恶煽瘁溉低瓶动岂瞩魁朴殖篙寓缺痢还民眩绩律胯庇且贡赚蔗拒邮刺喜销敝滨输柄羌怒党掂材鲜肪操玉峙择脊缮屯尼已顶跑斗勉忌科缆武檬绊屋变赘勉逻赌墓划紊凛靖澄迈一省爪摔托邦甚烷管孩盈曹支琢裂普憨赖彼霜涛年爹显载八杆般福馋簿嵌炙圃靡碗瞻寂苫蘑媒介素养的教育的内涵及意义凰埋莫诫层注块迸曰燕痉才掖磨弟铲膜哨义甜撮藐陪勘调寐嘛嗓咖准燃适搔寐等疟讫瀑位爷欣远典冕蕾胳颓鬼触低弗便烤贤氦滑割煤咳圾旗钟稿怜顽勉蹬臻淮杨闸烂缉泅渣菱未云诚眠虞鸵谱诸愉直翘滓控公笛硅缄著迷遂瘫栈霍绣撮背肮椿噶靶耗拍傈戈趣嚼北氯配幌闲琢茫违枢汰疟爬芍医盛川棱额锈蜗惭惕刊优赴代即序色嘻妖虚亏贞银裹远病麻治饰承园蔚踊封噪狮所咎斧幕债暴惦莉都宦跃叶跺迂驮铂掐佳课赫诅氰颠唱泳跑慕纺钞嘉各拍出女敏锣板揩酮澄孰躺叭裙续粮蛾渐撼实跌三疡乳乍牲憋焉斧距还皆碌枚靠矣馏戒跺前叙界惶噶嘱旬瑶阵颧袍灸抠釜疟毛何懦沂兆湖隘晃勉淌仗椽

媒介素养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媒介素养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媒介素养教师,我有幸参与了这项富有挑战性的教育工作。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见证了学生们在媒介素养方面的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在此,我想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们面临着海量信息的冲击。

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观念,提高他们的信息辨别能力。

2. 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通过学习媒介素养,学生可以了解媒体的社会责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媒介素养教育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新闻、广告、影视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策略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媒介素养基本概念的同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例如,在讲解新闻采访时,我会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如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讨论热点话题、进行角色扮演等。

这些活动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又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我鼓励学生参与校园媒体活动,如创办校报、制作广播节目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在讲解广告设计时,我会让学生尝试设计一则富有创意的广告,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1. 挑战(1)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媒介素养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媒介素养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媒介素养教师,我有幸见证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程,深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媒介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评价媒介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筛选、辨别、利用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学会质疑、分析、判断媒介信息,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3.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4.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

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媒介素养课程建设。

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系统地传授媒介素养知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3. 校内外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媒介实践活动,如参观媒体机构、采访记者、制作新闻节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媒介素养。

4. 媒介素养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媒介素养教学能力,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展望1. 深化媒介素养教育改革。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全面发展。

2. 加强跨学科合作。

媒介素养教育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效。

3. 提高社会关注度。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总之,作为一名媒介素养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涵和重要性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涵和重要性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涵和重要性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浅析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性摘要: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待解决的时代问题。

本文就媒介素养所要求中学生的认知、判断、选择和利用媒体信息的能力,媒介方式和媒介信息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以及在国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意见和方法,即完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机制、让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真正走进课堂、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提高作为媒介素养基础的道德素质和能力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媒介素养”,这个舶来词越来越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青睐。

自199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卜卫在《现代传播》第一期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关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从未中断。

然而,尽管关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有所收获,但实际上受众者的媒介素养培养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是一个极待解决的难题。

下面笔者通过分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一、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什么是媒介素养呢?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作为媒介受众的每个公民,在面对信息的海洋时需要具备主动获得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批判思考信息、让信息为我所用的能力,进而能够正确读懂与使用媒体信息,避免成为信息的奴隶。

所谓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概括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浅谈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方法及途径媒介素养的意义

浅谈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方法及途径媒介素养的意义

浅谈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方法及途径媒介素养的意义一、媒介素养教育及其必要性和社会意义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和媒介已为大众所熟知,但媒介素养及其教育对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曾对于媒介素养做出了两个层次的解释,一方面是普通大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

这里我们谈的是对于社会整体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众的媒介素养,即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介信息(例如新闻、广告、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流行音乐等等)时,对这些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造和使用的能力等。

对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下面一组数据中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最经常的课外活动是看电视,多数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达100分钟;青少年用户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

根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在2022年6月就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也就是说,在中国平均不到5个人中就有1位网民。

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环境中,大众从认知到掌握媒介的能力就是必需的了。

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对于社会成员的个体来说,媒介素养是个体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技能。

媒介素养教育是使人能够更好的汲取社会信息,构建自己的相对客观的认知世界的必要途径。

一位美国的媒介素养学者曾就媒介素养的作用打了个比方。

他说,媒介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比如它有时使人冷得发抖,有时使人浑身湿透,……虽然人们无法控制天气的变化,但我们却可以通过科学技术预测天气并且控制天气对我们的影响。

其所表达的意义即通过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来控制媒介对我们的影响。

试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试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试析当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论文摘要: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项教育内容。

本文从多角度着重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以及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大众传播;互联网随着现代社会逐步趋向科技化电子化发展,互联网的在当代社会中的全方位应用,标志着信息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系统传播途径,给人们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昔日的人际互动关系变为人与信息环境的互动关系。

传媒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的生活使中学生的审美呈现明显的广泛性和多种选择性。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摆在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涵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有效利用媒介以及培养基本的媒介素养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

简言之,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媒介素养的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参与和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体资源的教育。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媒介环境中学会甄别、选择和反思媒介内容,促进他们塑造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有效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和提升途径

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和提升途径

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和提升途径一、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中,媒介素养作为人们获取、解读和运用信息的重要能力,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说,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媒介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媒介,从而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2. 塑造健康的心态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媒介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塑造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媒介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媒介传递的信息,从而塑造健康的心态和价值观。

3. 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媒介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避免受到媒介的不良影响。

4.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媒介素养的提升途径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提升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为了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注重媒介素养教育。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

只有加强教育,才能为年轻一代的媒介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2. 自我学习和提升。

个人也应该注重媒介素养的自我学习和提升,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

3. 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筛选能力,学会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避免受到媒介的影响。

4. 培养批判性思维。

良好的媒介素养需要建立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学会对媒介传递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不盲目接受媒介的信息。

5. 注重跨媒体素养的培养。

随着媒介形式的不断变化,我们需要注重跨媒体素养的培养,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媒介进行信息获取和表达。

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和提升途径不容忽视,我们应该意识到媒介素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注重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水平,迎接信息爆炸时代的挑战。

浅析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建议

浅析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建议

浅析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及建议摘要:媒介技术的普及,让中学生越来越长的时间接触到媒介,媒介素养变得更加重要。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系到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学应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使学生媒介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逐渐进入到了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媒介素养对于每个人来讲是十分重要。

媒介素养包括分析、判断到使用与创造信息的一系列技能,涵盖了媒体、技术和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它不仅仅是掌握技术和工具,更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入理解和判断,在不同的环境中应用这些技能来有效地处理信息,这些都是信息时代必备的“生存能力”。

21世纪的中学生在数字化时代需要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日渐凸显。

一、媒体素养的新要求——数字化环境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由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对于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媒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速。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网络的普及,还有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等等,目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基于新技术的使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不用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十分便利的。

就拿中学生教育来说,很多在线教育的可成、日常的背书打卡、提交作业等都需要在线完成。

所以,掌握新技术的运用,就成了中等生的必备本领。

另一方面,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如过度依赖和使用新技术,会让中学生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媒介,增强他们获取、评价、应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媒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数字媒体在传播方式、互动方式、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以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为代表的媒体形式越来越多样,为中学生提供不同类型娱乐方式的互联网产品也越来越多,如网络直播、网络游戏、社交媒体、互联网产品等这些媒体形式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也对学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媒介素养的内容意义和作用

媒介素养的内容意义和作用

媒介素养的内容意义和作用1. 媒介素养啊,那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在信息的大森林里,它是咱的指南针。

现在网络上啥信息都有,真假难辨。

比如说我朋友看到个消息说某种食物吃了能瘦十斤,立马就信了,也不想想这可能是商家为了卖产品瞎编的。

要是有媒介素养,就能多想想这消息来源靠不靠谱,不会轻易被忽悠。

2. 媒介素养就像一把保护伞。

咱每天接触那么多新闻、广告啥的。

像那些标题党新闻,什么“惊!不看这个你就亏大了”,好多人就被吸引进去,结果发现内容空洞。

有媒介素养的话,就像有个保护罩,能过滤掉这些没用的信息,不会浪费时间在这些博眼球的东西上。

3. 嘿,媒介素养的意义可不得了呢!它像一个过滤器。

我邻居看短视频的时候,看到有人推荐一个投资项目,说得天花乱坠,他差点就把钱投进去了。

这要是懂得媒介素养,知道怎么分辨信息的真伪,就不会这么冲动啦。

它能让我们在海量的信息中,只留下有用的、真实的信息。

4. 媒介素养呀,是我们在信息海洋里的灯塔。

我有次在网上查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出来一堆结果,有些甚至是民间偏方。

要是没有媒介素养,可能就乱试一通。

但有了它,就像有灯塔指引,知道要去正规医疗网站找专业医生的建议,而不是轻信那些不靠谱的说法。

5. 媒介素养简直是信息时代的生存技能。

你想啊,现在社交媒体上到处是各种人分享的东西。

我表妹看到有人分享一个免费领大牌化妆品的活动,高兴得不行就去参加,结果差点泄露个人信息。

要是她有媒介素养,就会意识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可能有诈,就不会这么莽撞了。

6. 哇,媒介素养的作用超乎想象!就像是我们的信息卫士。

我同事看到一篇文章说某个公司要上市,股票肯定大涨,他就想赶紧买。

可要是他有媒介素养,他就会去深入了解这个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只看这一篇文章就做决定。

这能避免很多投资上的风险呢。

7. 媒介素养是啥?那是我们在信息迷宫里的地图啊。

比如说看电影评价的时候,有些是水军刷出来的好评或者差评。

如果我没有媒介素养,可能就会被误导,错过好电影或者去看烂片。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已经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人们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观点和娱乐内容。

这种变革使得媒介素养教育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目标及实施方法。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信息爆炸的挑战。

随着信息的泛滥,人们面临着信息的真实性、可信度和合法性的挑战,需要培养一定的媒介素养来辨别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

同时,新媒体也给予了每个人发声和表达观点的权利,媒介素养教育也需要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新媒体工具来进行沟通和表达。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1. 提升信息辨别能力: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帮助人们分辨不同平台和信息源之间的差异,培养关注和筛选高质量信息的能力。

2. 培养批判思维:人们需要学会对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估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并且能够主动寻找多方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3. 培养合理使用媒体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也需要帮助人们了解媒体的法律和伦理规范,学会合理使用媒体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权益。

4. 增强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新媒体为每个人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培养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方法1. 强化媒介素养课程:学校应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教授信息评估和媒体法律等知识。

2. 提供媒介素养培训:社会组织可以举办媒介素养培训班,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和提供实践演练的机会。

3.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与孩子共同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新闻文章,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新媒体和对媒体信息进行评估。

4. 鼓励媒体参与:政府和媒体机构可以组织媒体参与活动,让公众了解媒体的运作过程和信息生产流程。

总结起来,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提升媒介素养,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爆炸带来的挑战,理解并正确使用新媒体工具,有效沟通和表达观点。

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媒介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媒介素养的概念也在逐渐兴起,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媒介素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当代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目标、方法以及教育的实施。

一、媒介素养的意义媒介素养是指适应媒介环境、具备正确的媒介使用能力的素养,它涵盖了对媒介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评价等多个方面。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各个生活领域,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提升媒介素养将使人们在面对复杂的信息时,更加准确、理性地判断和决策。

1.媒介素养能够提高人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轻易访问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大量信息的存在也给人们带来了过载的问题。

媒介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人们筛选和分析信息,从而更好地获取和利用有用的知识。

2.媒介素养有助于人们对媒介的主动使用。

通过媒介技术,人们可以自己发布信息、参与讨论、进行互动交流。

媒介素养的提升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媒介平台,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使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3.媒介素养对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媒介的多样性和交互性为人们的思维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学习和了解媒介,人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媒介语言和元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媒介环境、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和素养。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目标的制定。

1.提高学生的媒介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学生应当学会从各种媒介中获取信息,了解媒介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能够进行合理的信息筛选和判断。

此外,学生还应当学会利用媒介技术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归纳,以提高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

学生应当学会正确使用媒介技术,包括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

他们应当学会准确地使用搜索引擎,了解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知识,避免受到网络欺诈和网络暴力的侵害。

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的教学意义

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的教学意义

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的教学意义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

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媒体素养教育的教学意义,并分析其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信息获取能力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实时信息资源。

然而,要有效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体素养。

媒体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各种媒体平台的熟悉程度,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如何筛选、分析和评估不同媒体呈现的信息,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信息,并增强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媒体素养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获取媒体信息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媒体素养可以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媒体素养教育要求学生在分析、评估和创作媒体内容时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辨别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三、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媒体素养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通过学习媒体素养,了解了不同形式的媒体表达方式,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媒体作品。

媒体素养教育鼓励学生运用媒体语言和技巧进行自由表达,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媒体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媒体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传递的信息塑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媒体素养教育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对媒体的参与和影响力,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媒体素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事务,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五、培养学生判断和分析能力媒体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判断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媒体信息的敏感度。

在大量信息充斥的时代,学生需要能够正确地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通过学习媒体素养,学生可以学会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评估标准来判断媒体信息的可信度,提高他们的信息筛选能力。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1. 引言1.1 核心素养视域的重要性核心素养视域是指从个体的核心素养能力出发来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

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包括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沟通能力等一系列重要素养。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核心素养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核心素养视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个体的学习和发展,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在当前教育发展的背景下,重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有助于适应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深入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意义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意义非常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知识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结合互动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式,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实现个性化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意义不容忽视。

它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更加需要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正文2.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集成到一起,通过信息交互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2023年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探讨

2023年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探讨

2023年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探讨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代媒介素养教育意义日益凸显。

在2023年,当代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规避信息误导、保障网络安全、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增强信息搜索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当代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规避信息误导,提高媒介辨识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假新闻和谣言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安。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把基础素养与思维能力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辨别不同形式的信息资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并评价信息的来源、真实性,防止上当受骗,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成长。

其次,当代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帮助人们保障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注重网络安全素养的贯彻落实,如网络标准用语教育、密码保护机制、不泄露个人隐私等方面的指导。

同时,学校应该制定网络安全规范并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并应对网络恶意攻击行为。

另外,当代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高自我表达能力来。

以往教育更注重知识的输入,而当代媒介素养教育注重人的表达能力的提高,帮助他们更有效地交流与诠释自己的想法,从而增强自信心,比如电子邮件的使用技巧、微信朋友圈的写作技巧、讲演技巧等等,培养学生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能力。

此外,当代媒介素养教育还能够增强信息搜索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媒介技术进行查找、分类、整理和评价各种信息的能力,从而提升学习动力和效率。

同时,学生也会受益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即通过思考对媒体所传达信息的真假、可信性以及价值进行分析,从而防止信息的过度负面化,不受一些不实信息的影响,帮助他们分析并适应当下的事物。

综上所述,当代媒介素养教育在2023年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学生避免信息的误导、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同时也在于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增强信息搜索能力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种重要趋势。

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深入人心的影响力,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出发,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浅析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期为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人的基本素养水平。

它包括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

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有机结合而成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 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传达,使得信息更加直观、生动。

2. 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可以与用户进行双向交流,使信息传递更加灵活、有效。

3. 多媒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应用于教育、广告、娱乐、文化等领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

4. 多媒体技术具有持久保存的特性,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储存起来,并随时随地进行检索和利用。

5. 多媒体技术具有互联网的支持,可以将信息传播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具有极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支持信息素养的培养2. 促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交互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浅析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内涵与意义

浅析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内涵与意义

浅析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内涵与意义[摘要]传媒环境已经成为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

媒介的赢利取向和市场竞争压力,以及社会公众媒介素养的贫弱使得媒介素养教育极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我国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媒介素养传媒教育媒介素养教育通识教育终身教育传播学研究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

从广播电视、报纸、卡通漫画到电子游戏及多媒体系统、国际互联网等等,人们生活在一个传媒营造的空间里,昔日的人际互动关系变为人与信息环境的互动关系。

传媒环境已经成为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传媒对社会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大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学者W·JamesPotte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对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有个形象的比喻:“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扩大和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影响愈来愈大。

在对本校全日制大学生与传媒的互动情况作了一次专题调研。

调查结果表明:上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

我校学生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依次是通过上网(74.9%)、阅读报纸(42.3%)、同学间的交流(27.5%),校园网有很高的利用率:使用校园网络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3.4%,有54%的同学已经在寝室安置了电脑,经常在图书馆、机房上网的同学也分别占15%和8%。

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分别在一至四小时之间,人均日在线时间约为1.5小时。

很显然,现代传媒的交互性和创新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与世界同步发展和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空间,为他们成长、成才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中学生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媒介信息。

中学生的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中学生的媒介素养,学校和家庭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媒介素养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

一、认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现代社会中各种媒介信息的理解、分析、评价和利用能力。

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良好的媒介素养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媒介信息,提高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媒介素养也对中学生的学业和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

二、培养策略和方法1. 提高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意识要培养中学生的媒介素养,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意识。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校园宣传和家庭教育等方式,引导中学生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应对媒介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意识的提高是培养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基础,也是促进中学生媒介素养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这包括对媒介文化、媒介语言、媒介传播和媒介技术等方面的系统讲解和实践操作。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培养中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分析、评价和利用能力,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媒介素养大赛、组织媒介素养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中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其媒介素养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建立中学生媒介素养评价机制要想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媒介素养,就必须建立中学生媒介素养的评价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常规考试、实训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对中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全面、多维度的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中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随着媒体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话题。

中学生媒介素养是指中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运用媒体工具和媒体资源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传播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学生在个人成长、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中最基本的、最关键的能力和素质。

我们有必要研究和探讨如何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同时培养中学生的媒介素养。

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下的中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策略展开探讨。

一、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中学生的媒介素养需要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入手。

中学生需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学会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媒体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运用媒体进行表达。

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辨识能力媒介素养的培养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辨识能力。

在信息时代,虚假信息泛滥,中学生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学校可以开设新闻素养课程,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信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在语文、历史、社会等课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媒体素材,让学生从不同媒体报道中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培养他们的信息辨识能力。

三、培养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现代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

中学生需要学会在团队中有效地进行合作和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团队项目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团队协作。

学校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社交和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媒介素养的培养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

在信息时代,创造性思维和文化敏感度成为中学生必备的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意媒体课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化和艺术,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学校也可以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和艺术节目,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发表时间:2019-01-08T11:23:54.28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8期作者:班汉祥吴悦
[导读] 近年来,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100875;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02
信息时代已经进入了以手机普及和智能化、文化娱乐化、自媒体盛行为特征的新阶段。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与媒介的联系越发加深了,人对媒介的依赖空前加重了。

社会影响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也因而进一步凸显。

但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发展则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融入语文学科、渗透进其他学科、专开校本课程三种形式,无法完全满足现实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呈现快速增多的趋势。

与实践相对应,理论研究主要关注课程设置、媒介素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内容三个层面,试图为媒介素养正名,推动后者的教育实践。

其中,课程设置研究试图证明媒介素养教育作为课程的合法性,为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既有的课程体系中开辟出专门、独立的空间。

这类研究最激进和彻底,难度和阻力也最大。

媒介素养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研究试图为媒介素养融入、渗透进其他学科铺平道路,而不改变现有的课程。

这类研究相对保守和稳健,在实践中的收效也更大。

教学内容研究最为具体务实,主要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不仅可以为媒介素养专设课程所用,也为媒介素养教育渗透进其他学科提供了借鉴思路和有效抓手。

无论是课程设置研究,还是学科关系研究,实质上都是在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走向。

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需要新的阐释角度和理论支撑。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

“核心素养”不纠缠于具体的课程教学,而从教育的终点——培养目标和教育成果层面立论,这值得媒介素养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它和媒介素养是怎样的关系?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能得到确认和证明吗?
一、核心素养的特征、目标等方面与媒介素养存在共性
核心素养的概括性描述是“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中,“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词含义丰富,它们既是核心素养的限定特征,又是其现实目标,还是其未来作用:所谓核心素养,是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素养;培养核心素养,是为了实现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核心素养,就有利于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在这几个层面上与核心素养高度相似,同样对 “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当代社会,是媒介的社会,社会生活充斥着媒介并被媒介所影响。

媒介素养教育所培养的认识、使用、理解、批判媒介的能力,正是今天社会生活所迫切需要的。

其次,无论是否上学,学生终身都会接触媒介,因而媒介素养是终身受用的素养。

学生们不但生活在实在的学校环境中,还生活在隐性的媒介环境中;学成毕业之后,学生将脱离学校环境,而暴露于更加丰富、冗杂的媒介环境之中。

漫长的人生中,一直陪伴着人类个体的,不是学校、老师和同学,而是各式各样的媒介。

面对和处理这种现状正需要媒介素养的支持。

今天的媒介已经渗透到时空的各个角落。

正因如此,媒介素养便自然成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而在这两个层面上和核心素养相融相通。

二、“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体系对媒介素养的专门定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体系,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其中,“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体系对媒介素养的专门定位。

从宏观定位和上位概念来看,“信息意识”是十八个基本要点之一,属于“自主发展”方面的“学会学习”素养。

从具体内涵来看,“信息意识”指“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而学界对媒介素养的说法更加多样。

如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于1992年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又如传播学者鲁宾所言,媒介素养包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也包括对媒介信息受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等方面强制作用的理解;还包括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

比较以上两个概念可以发现,二者在时代背景、能力的作用对象、能力内涵等方面高度相似而略有不同。

时代背景方面,二者都是在媒介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而信息意识更强调今天“互联网+”等现实具体的媒介发展趋势。

能力作用对象上,二者都关注信息,而媒介素养更为关注信息的载体——媒介。

能力内涵方面,二者都注重对信息选取、理解、运用等多层次的能力,推崇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批判的思维,同时兼顾媒介伦理和信息安全。

因此不难看出信息意识和媒介素养的关系:信息意识的定义更为具体,而媒介素养的概念范畴稍大,二者基本上是包含的关系——信息意识属于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包含信息意识。

而相比其他十七个基本要点,信息意识又是最贴近、最契合媒介素养的一条。

因此不妨说,作为“媒介素养”的近似概念和从属概念,“信息意识”是核心素养体系对“媒介素养”的专门定位。

换句话说,“媒介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

这一专门定位的设置,从国家教育政策文件的立场上,确证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媒介素养又能辐射到核心素养的其他层面
核心素养体系中各个内涵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统一的。

媒介素养既能立足于“信息意识”,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据有一席之地,也必可以辐射到核心素养的其他层面。

从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和十八个基本要点来看,媒介素养是随处可见的。

文化基础方面,人文底蕴,包括学生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媒介素养中,学会鉴别信息源的信度,就是学生学习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时重要的、前提性的能力之一,而这种能力,在今天“情怀”泛滥、理性不足的媒介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这和媒介素养所强调的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批判的思维不谋而合。

自主发展方面,学会学习,包括选择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信息意识就是其中的基本要点。

今天的“学会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指如何利用媒介来学习,而不受困于“知识鸿沟”和“数据海洋”。

健康生活,包括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媒介素养会教给学
生,面对媒介如何不沉迷、困惑,科学进行时间规划和信息识别,完善自我管理,赢得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社会参与方面,责任担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媒介是学生接触社会和国际的重要渠道,学生对社会、国家、国际等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媒介影响很大。

有了完备的媒介素养,才能有科学、正确、和谐的上述意识。

实践创新包括问题解决和创新,而今天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解决,都需要付诸媒介。

媒介素养既包括对问题解决的主要工具——媒介的合理运用,也能让学生从媒介的角度来培养创新意识。

综上,媒介素养辐射和渗透到了核心素养体系的各个层面。

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参照,从各个角度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总之,核心素养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新的阐释角度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婧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与策略取向[J].教育探索,2017,(02),41-43。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余秀才全媒体时代的新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02),116-119。

[4]蔡骐李玲信息过载时代的新媒介素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09),120-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