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土壤侵蚀动力过程与化学调控技术(雷廷武[等]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第二章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精品PPT课件

第二章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精品PPT课件
(一)气候因素
1、降雨量
降雨量是影响侵蚀的因子之一。一般来说,年降雨量大, 可能侵蚀总量也大,但是,年降雨量大的地区,自然 植被常常生长较好,自然侵蚀反而并不严重;降雨稀 少地区的植被较差,5、径前流期量降也雨少,水力侵蚀相对减弱。 因此,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水力侵蚀强烈。
2、降雨强度
降雨强度是影响土壤侵蚀的最重要因子。
四)水流搬运作用 水流挟带泥沙及溶解质,并推动坡面物质移动的作用,
为水流搬运作用。 1、搬运方式 在上举力作用下起动的较细小泥沙,进入水流以与水流
相同的速度呈悬浮状态搬动,称为悬移,被搬运的物 质称悬移质。它的悬浮主要受紊流的旋涡流影响,悬 移质的数量与水流流速、流量及流域的组成物质有关。 起动泥沙颗粒较大,可在水流中回落到床面上,对床面 泥沙有一定冲击作用,使另一部分泥沙跃起进入水流, 或起动泥沙沿床面滚动、滑动,称为推移,其搬运物 质称推移质。 推移质与悬移质之间,以及与河床上泥沙(称床沙质) 之间存在着不断的交换现象,这一交换,使水流含水 量分布连续,泥沙颗粒较均一。
(3)冲沟侵蚀
切沟进一步发展,水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越来越大, 沟壁向两侧扩展,横断面呈“U”形;沟底纵断面与原 坡面有明显差异,上部较陡,下部已日渐接近平衡剖 面,这种侵蚀称为冲沟侵蚀。冲沟是侵蚀沟发育的末 期,这时沟底下切虽已缓和,但沟头的溯源侵蚀和沟 坡沟岸的崩塌还在发生,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的程度。
第二章 土壤侵蚀的基本特征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 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 的过程
现在人们研究的土壤侵蚀(或水土流失),均是指 加速侵蚀(或现代侵蚀)而言的。按侵蚀营力土 壤侵蚀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 冰川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生物侵蚀等。 据其危害程度的大小,本章主要讨论水力侵蚀、 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的一些主要问题。

黄土坡面的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抗侵蚀

黄土坡面的微生物矿化加固及抗侵蚀
ud
i
edi
no
r
de
rt
o pr
ov
i
det
e
chno
l
ogyf
o
rt
hepr
even
t
i
onandcon
t
r
o
lo
fs
l
opeso
i
le
r
os
i
oni
nt
h
i
sr
eg
i
on.
[Me
t
hods]Mi
c
r
ob
i
a
lmi
n
e
r
a
l
i
z
a
t
i
ont
e
c
hno
l
ogywa
su
s
e
dt
or
e
i
n
f
o
r
c
eal
n
t
ens
i
t
y
o
f120 mm/h.Theruno
f
fands
ed
imen
tc
onc
en
t
r
a
t
i
onont
hes
l
opeha
r
d
l
t
hi
nc
r
e
a
s
edr
a
i
n
f
a
l
l
ychanged wi
dur
a
t
i
on,andwe
r
es

产流积水法测量坡地降雨入渗动态过程及其精度估计

产流积水法测量坡地降雨入渗动态过程及其精度估计

第22卷第9期2006年9月农业工程学报T ran sacti on s of the CSA E V o l .22 N o.9Sep. 2006产流积水法测量坡地降雨入渗动态过程及其精度估计刘 汗1,雷廷武1,2※,潘英华3,袁建平4,毛丽丽1,赵 军2(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现代精细农业系统综合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3.烟台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管理学院,烟台264025;4.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北京100053)摘 要:坡地土壤的降雨入渗性能对于水文过程、土壤侵蚀、水资源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非常重要。

产流积水法采用由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坡位土壤入渗率及累积入渗量随降雨时间的变化过程。

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入渗过程曲线反映了坡面径流到达前后,实际入渗率从降雨强度控制阶段跃升到入渗性能控制阶段,并最终趋于稳定入渗率的全过程。

入渗区不同坡位的累积入渗量从坡顶至坡底逐渐减少,而且径流在坡面上推进速度越快不同坡位上的累积入渗量差值越小。

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观测径流推进距离误差所引起的测量结果的误差。

用水量平衡原理对产流积水法实验结果进行精度估计,并提出了由实测入渗率求入渗水量的解析方法,并将此与实际降雨量进行比较,间接地估计了测量结果的精度。

结果表明,产流积水法测量坡地降雨 径流入渗性能具有很高的精度。

关键词:入渗性能;降雨;坡位;累积入渗量;精度估计中图分类号:S 1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819(2006)0920006205刘 汗,雷廷武,潘英华,等.产流积水法测量坡地降雨入渗动态过程及其精度估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9):6-10.L iu H an ,L ei T ingw u ,Pan Y inghua ,et al.D ynam ics of so il infiltrab ility of sloped lands under rainfall conditi on sm easu red w ith runoff 2ponding m ethod and the accu racy esti m ati on s [J ].T ran sacti on s of the CSA E ,2006,22(9):6-10.(in Ch inese w ith English ab stract )收稿日期:2005207205 修订日期:2005211207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2CB 111502);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2AA 6Z 3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9035)资助作者简介:刘 汗(1981-),男,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及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中文课件3土壤侵蚀及水蚀

水土保持中文课件3土壤侵蚀及水蚀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产生的土壤侵蚀量。
❖ 水流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能够挟运泥沙的数量。
三、水力侵蚀
❖ 1.溅蚀(splash erosion):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 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
❖ 雨滴特性:
⑴雨滴形状、大小及分布: ①形状:圆形、纺锤性、扁平形 ②大小:小雨滴:D<0.25mm 稳定雨滴: D<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 暂时雨滴:D>5.5mm时,雨滴形状很不稳定,极易破裂或变形 ③雨滴分布: D50 :不同直径雨滴所占比例曲线,累计体积为50%所对应的雨滴直 径。 一般雨强越大, D50越大。
①气候因素:雨强、前期降雨
为什么降雨量大而强度小的降雨对面蚀影响不大?
②地形因素:坡度、坡长、坡形、坡面粗糙度 有利于雨水汇集。
③土壤因素:抗蚀性和抗冲性 质地、结构、水稳性、土壤孔隙、剖面构造、土层厚度、
湿度、土地利用类型 ④植被因素:蓄水、渗透
植被残体进入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植物毛根固 结网络,也可以提高土壤抗蚀性。 ⑤人为因素:土地利用不合理
(3)沙砾化面蚀
❖ 沙砾化面蚀:即在土石山区农耕地上发生的层状 面蚀,土壤表层细粒被冲蚀后,土壤质地明显变 粗,表土中沙砾含量过高。命运——弃耕!
贵州坡耕地
(4)细沟状面蚀
❖ 细沟状面蚀:
在较陡的坡耕 地上,暴雨过 后,坡面被分 散的小股径流 冲成许多细密 小沟。耕作能 平复。
美国的坡耕地
坡面侵蚀的影响因素
❖ 2.面蚀(surface erosion):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 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 面蚀是土壤侵蚀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 覆盖或植被稀少的土地上,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 两阶段:①蓄渗阶段(植被截留和下渗) ②坡面漫流阶段 全面漫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