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质量检查方法
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
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是其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检测部分。
方法如下:1.用于菌数计数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的方法:对每个不同批号的脱水培养基均应进行灵敏度检查(促菌生长检查)。
取预先制备好的琼脂培养基平皿3~5个,用表面涂布法每块平板表面接种30~100个试验菌,同时用已知质量保证的同型号培养基平皿3~5个(如较著名的如MERCK,DIFICOL产品)做对照试验,待培养基表面的菌液被琼脂培养基吸干或风干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的使用温度下培养48~72小时,(也可采用浇碟法进行)取出培养后的平皿点计菌落数。
样品培养基上的微生物数量应不得低于对照培养基上微生物生长数量的70%。
否则,需重新检查,或该培养基被视为不符合促生长要求。
2.用于控制菌检查的富集培养基的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的方法:对每个不同批号的脱水培养基均应进行灵敏度检查。
每100ml培养基内分别接入试验菌小于100cfu,每个菌种接种两瓶培养基,将接过种的培养基置于指定条件下培养。
应在16~18小时后可明显观察到培养基内有微生物生长,则证明此培养基合格。
原则上无论是采用脱水培养基还是按相关处方配制的培养基,一旦制成成品培养基,则应对每个配制批号培养基进行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试验,以考察培养基的质量。
按脱水培养基的生产批号做灵敏度检查是基于培养基的灭菌程序已经经过验证。
如果实验室使用的是商购的成品培养基,供应商应随培养基提供相应批次的培养基质量检测报告,报告包括培养基的PH值、无菌检查结果和促菌生长(灵敏度)试验结果等项目。
建议在使用某一新的成品培养基(新供应商或新培养基品种)时,应至少考察三个不同批次的培养基质量,只有三批质量均合格方可使用该培养基。
微生物限度检查用成品培养基一旦初试确认合格后,可审查供应商的质检报告,而不必每批再作无菌检查和灵敏度检查,但半年应至少检查一次,以复核其质量。
用于无菌检查试验的每批培养基,均必须按规定进行灵敏度检查试验,此规定同样适用于实验室自行配制的培养基。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一、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采用适用性检查方法验证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的操作过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提高微生物控制的有效性。
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生物药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微生物控制实验室。
三、设备和试剂准备1.培养皿和管子: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试剂器皿。
2.培养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培养基密度标准液:用于调整培养基的密度。
4.液体融化装置:用于融化固体培养基。
5.无菌纸片和无菌棒:用于为菌液接种提供无菌工具。
6.灭菌器:用于灭菌培养器皿和试剂。
7.放射源:用于灭菌工作区域。
8.荧光显微镜:用于观察菌落生长。
9.消毒液和洗涤剂:用于清洗工作台和培养器皿。
四、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台和操作区域,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2.准备所需的培养基和试剂。
3.确保培养基质量合格,根据需要使用培养基密度标准液调整培养基的密度。
4.打开培养基瓶盖,将培养基倒入清洁的培养皿或管子中,尽量避免有气泡产生。
5.放入灭菌器中进行灭菌,确保培养器皿和试剂的无菌状态。
6.露肩接种法将待测菌液接种于培养皿表面,接种菌液的体积应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
7.使用灭菌的无菌棒均匀涂抹接种菌液,确保菌液均匀分布在培养基表面。
8.均匀涂抹后,用无菌纸将菌液多余部分吸干。
9.将接种好的培养皿密封,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温度和时间根据具体培养基要求确定。
10.培养箱内的培养皿应避免震动和突然变化的温度。
11.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培养皿进行观察。
12.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记录菌落数量和形态特征。
13.根据培养基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结论判断。
14.清洗灭菌培养器皿和试剂,彻底清洗工作区域,确保无菌状态。
五、质量控制1.确保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使用灭菌的无菌器皿和试剂,避免污染。
3.严格控制接种菌液的体积,避免过多或过少的接种量。
培养基验收
培养基验收一、引言在生物学研究中,培养基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工具,它为细胞、组织或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
培养基的质量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使用培养基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和适用性。
本文将介绍培养基验收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培养基验收的目的培养基验收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适用性,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培养基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或不可靠,甚至影响实验的进行。
因此,通过培养基验收,可以及早发现和解决培养基的质量问题,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三、培养基验收的方法1. 外观检查:首先,对培养基的外观进行检查。
正常的培养基应该呈现均匀的颜色,无明显的颗粒或悬浮物,并且无异味。
如果发现培养基有明显的颜色变化、颗粒或悬浮物,或有异味,说明培养基可能存在污染或变质的问题,不宜使用。
2. pH值检测:pH值是培养基重要的理化指标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细胞或微生物而言,其适宜的生长pH范围是有区别的。
因此,对培养基的pH值进行检测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仪进行检测,确保培养基的pH值在适宜的范围内。
3. 营养成分检测: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直接影响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需要对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
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方法或生化检测仪器检测培养基中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确保其符合实验需求。
4. 纯度检测:培养基的纯度是指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其他微生物或细胞的污染。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培养基的纯度进行检测。
可以通过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基接种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并观察是否有生长的微生物或细胞来判断培养基的纯度。
四、培养基验收的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规范:在进行培养基验收时,需要保持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防止人为操作带来的污染或误差。
2. 培养基保存要注意:培养基在使用前应储存于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暴露在光线或高温环境中。
支原体检验及其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2.pH值
2.1用pH仪测量pH值
培养基名称 改良Frey氏液体培养基 改良Frey氏固体培养基
支原体液体培养基 支原体固体培养基 无血清支原体培养基 3.无菌检验:应无菌生长。
结果 pH7.6-7.8
培养基质控
4.灵敏度检查和微生物促生长实验
4.1质控菌种及培养基
培养基质控
质控菌种 CVCC菌种编号 ATCC菌种编号
阴性
CO2培养箱
5%CO2 35~37℃ 潮湿的环境
5-7日
标准:如果接种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有支原体菌落生长且个数在1-50个之间,且阴性对照没有任何菌落生 长,判定该固体培养基微生物促生长试验符合规定,其他情况判为不符合规定。
支原体检验及其培养基的质控
缪 2020. 09
CONTENTS
目 录
0 检验步骤 1
0 培养基质控 2
1.实验前准备
1) 穿戴好工作服,口罩,帽子和手套。 2) 检查超净工作台上次清场记录,如清场不符合 规定则再行清场处理。 3) 用75%酒精棉,或消毒药水浸湿的纱布,顺着 同一方向对超净台面进行擦拭。 4) 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消毒30 min。 5) 关闭紫外灯,开启风机净化15 min。 6) 将待检样品和培养基移入超净工作台中并摆放整 齐,标记好检品名称,日期和批号。 7) 在检验操作之前,点燃酒精灯,再用75%酒精消 毒双手(手套),将镊子经酒精灯上烤炙灭菌,夹 取酒精棉对样品瓶口表面进行消毒。
检验步骤
2.样品处理
1)每批制品(毒种)取样5瓶。 2)液体制品:混合后备用; 3)冻干制品:加液体培养基或生理盐水复原成混悬液后混合; 4)血清制品:用血清直接接种。
×5
检验步骤
培养基的灵敏度测试
培育基的灵敏度测试培育基的灵敏度测试是其质量掌握的一个重要检测部分。
方法如下:1.用于菌数计数的半固体琼脂培育基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的方法:对每个不同批号的脱水培育基均应进行灵敏度检查(促菌生长检查)。
取预先制备好的琼脂培育基平皿3~5个,用表面涂布法每块平板表面接种30~100个试验菌,同时用已知质量保证的同型号培育基平皿3~5个(如较闻名的如MERCK,DIFICoL产品)做对比试验,待培育基表面的菌液被琼脂培育基吸干或风干后,将培育皿倒置于培育箱的使用温度下培育48~72小时,(也可采纳浇碟法进行)取出培育后的平皿点计菌落数。
样品培育基上的微生物数量应不得低于对比培育基上微生物生长数量的70%。
否则,需重新检查,或该培育基被视为不符合促生长要求。
2.用于掌握菌检查的富集培育基的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的方法:对每个不同批号的脱水培育基均应进行灵敏度检查。
每100ml培育基内分别接入试验菌小于100cfu,每个菌种接种两瓶培育基,将接过种的培育基置于指定条件下培育。
应在16~18小时后可明显观看到培育基内有微生物生长,则证明此培育基合格。
原则上无论是采纳脱水培育基还是按相关处方配制的培育基,一旦制成成品培育基,则应对每个配制批号培育基进行促菌生长(灵敏度检查)试验,以考察培育基的质量。
按脱水培育基的生产批号做灵敏度检查是基于培育基的灭菌程序已经经过验证。
假如试验室使用的是商购的成品培育基,供应商应随培育基供应相应批次的培育基质量检测报告,报告包括培育基的PH值、无菌检查结果和促菌生长(灵敏度)试验结果等项目。
建议在使用某一新的成品培育基(新供应商或新培育基品种)时,应至少考察三个不同批次的培育基质量,只有三批质量均合格方可使用该培育基。
微生物限度检查用成品培育基一旦初试确认合格后,可审查供应商的质检报告,而不必每批再作无菌检查和灵敏度检查,但半年应至少检查一次,以亚核其质量。
用于无菌检查试验的每批培育基,均必需按规定进行灵敏度检查试验,此规定同样适用于试验室自行配制的培育基。
RA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
RA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RA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培养和繁殖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
在微生物学领域,RA培养基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工作中。
为了确保RA培养基的质量和适用性,需要进行适用性检查。
一、设备和试剂1.成分齐全的RA培养基2.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种3.恒温培养箱4.显微镜5.消毒器具6.常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二、检查步骤1.准备RA培养基将RA培养基按照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成分,并按照要求将培养基冷冻或冷藏保存。
确保培养基的成分齐全和质量良好。
2.细菌培养选取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种,分别接种到RA培养基上,并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观察不同菌种在RA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菌落形态等。
3.细菌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菌种在RA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比如细胞形态、颜色、大小等,结合生物化学反应进行初步鉴定。
4.抗菌试验对RA培养基进行抗菌试验,检测其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
分别在R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抗生素,观察不同菌种的生长情况,并判断其敏感性。
5.质量控制对RA培养基制备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原料检验、制备过程的卫生控制、灭菌过程的有效性等。
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结果分析对上述步骤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RA培养基的适用性和质量。
根据不同菌种的生长情况和鉴定结果,判断RA培养基是否符合实验需求。
三、结果评估1.生长情况观察不同微生物菌种在RA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菌落形态、颜色等。
根据生长情况评估RA培养基的适用性。
2.鉴定结果通过显微镜和生物化学反应对不同菌种进行初步鉴定,判断RA培养基是否适合进行微生物鉴定工作。
对鉴定结果准确性进行评估。
3.抗菌试验结果根据抗菌试验的结果,判断RA培养基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评估其在抗菌试验中的适用性。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适用性检查方案,对RA培养基的质量和适用性进行评估,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A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A一、引言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是指通过相关试验和分析,对培养基的成分、性质和质量进行评估,以确认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本报告记录了对培养基A 的适用性检查结果。
二、试验目的本次检查的目的是评估培养基A在不同温度、pH值和气氛条件下的生长性能,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最佳条件。
三、试验设备和材料1.培养基A:按照制备方法配制得到的培养基。
2.培养皿:用于培养细菌的培养皿。
3.细菌菌种:选择一种常见的细菌菌种作为试验菌种。
4.灭菌器:用于培养基和培养器具的灭菌处理。
5.恒温培养箱:用于控制培养温度。
6.pH计:用于测量培养基的pH值。
四、试验方法1.培养基质量检查:对培养基进行外观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悬浮物、沉淀物或变色等异常情况。
2.培养基成分测试:对培养基进行化学分析,检测关键成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3.温度适应性试验:将培养基A分装至多个培养皿中,接种细菌菌种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4.pH适应性试验:将培养基A分装至多个培养皿中,调整pH值到不同水平,接种细菌菌种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5.气氛适应性试验:将培养基A分装至多个培养皿中,分别置于不同的气氛条件下,接种细菌菌种后,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1.培养基质量检查结果显示,培养基A外观正常,无悬浮物、沉淀物或变色等异常情况。
2.培养基成分测试结果显示,培养基A关键成分的含量符合规定标准,满足培养需求。
3.温度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均能支持细菌的生长,生长速度和菌落数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4.pH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A在pH值在6~8范围内能够支持细菌的生长,菌落数量在不同pH值条件下有所差异,但均能生长。
5.气氛适应性试验结果显示,培养基A在不同气氛条件下均能支持细菌的生长,但生长速度和菌落数量会受到气氛条件的影响。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引言概述:培养基质量控制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到培养基的配制、质量评估和调整等方面。
本文将从培养基配制、质量评估、调整、储存和记录等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正文内容:1. 培养基配制1.1 确定培养基成分:根据所需培养细胞或微生物的特性,确定培养基成分,如碳源、氮源、无机盐等。
1.2 量化培养基成分:根据配方比例,精确称取各种成分,确保培养基的准确配制。
1.3 消毒处理:通过高温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方法,确保培养基无菌。
2. 培养基质量评估2.1 pH值测定:测定培养基的pH值,确保适合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
2.2 渗透压测定:测定培养基的渗透压,确保适合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
2.3 营养成分测定:测定培养基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确保满足生物生长的需求。
3. 培养基调整3.1 pH调整:通过添加酸碱溶液,调整培养基的pH值,使其适合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
3.2 营养成分调整:根据生物生长的需要,添加或调整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
3.3 温度调整:根据细胞或微生物的生长温度要求,调整培养基的温度。
4. 培养基储存4.1 无菌储存: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经过消毒处理后,密封保存,避免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4.2 低温储存:将培养基存放在低温环境中,如冰箱或冷冻库,延长其有效使用期限。
4.3 避光储存:将培养基存放在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光照引起的化学反应和降解。
5. 培养基记录5.1 记录配制过程:详细记录培养基的配制过程,包括成分、量化、消毒处理等,方便后续的质量评估和调整。
5.2 记录使用情况:记录培养基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量、使用者等,方便追溯和质量控制。
5.3 记录质量评估结果:记录培养基的质量评估结果,包括pH值、渗透压、营养成分等,方便后续的质量调整和改进。
总结:培养基质量控制是生物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正确的培养基配制、质量评估、调整、储存和记录等措施,可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为生物实验和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RA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
RA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RA培养基是一种含有富集因子和适合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其目的是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以便于进行微生物的鉴定和检测。
为了确保RA培养基的适用性,下面是一个包含不同方面的RA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方案:1.检查培养基成分的准确性:对RA培养基的成分进行检查,包括碳源、氮源、矿物盐和水。
确保这些成分的质量和纯度是合适的,并符合培养微生物所需的营养需求。
3.检查营养物质的浓度:确定RA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是否适当。
通过使用适当的质量分析方法,如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或液质联用技术,测定RA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
4.检查无菌性:确保RA培养基是无菌的,以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染。
通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基的制备,并进行培养基平板接种试验,观察是否有无菌条件下的生长。
如果有生长,说明培养基被污染,需重新制备。
5.检查生长促进剂的有效性:RA培养基中常添加生长促进剂,如叶绿素、胱氨酸和细胞外多糖等,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检查这些生长促进剂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可以通过比较使用和不使用生长促进剂的培养基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来进行。
6.检查培养基与不同微生物的适应性:通过使用多种常见的微生物菌株来测试RA培养基的适应性。
将不同菌株接种到RA培养基中,观察其生长情况并与已知的生长曲线进行比较,以评估培养基对不同微生物的适应性。
7.检查培养基的稳定性:RA培养基的稳定性是指培养基在长期保存的情况下,能否保持其适用性。
将RA培养基制备好后进行长期储存,并定期进行培养基的检查,包括pH值、无菌性和营养物质浓度等方面。
通过观察培养基的变化,以评估其稳定性。
总之,通过对RA培养基成分的准确性、pH值的合适性、营养物质的浓度、无菌性、生长促进剂的有效性、培养基与不同微生物的适应性以及培养基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适用性检查,可以确保RA培养基的质量和适用性,从而为微生物的鉴定和检测提供可靠的基础。
(精选)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精选)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无菌检查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培养基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方法。
对于无菌检查法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不同基质中培养基的适用性,并验证其能否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关于无菌检查法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检测的菌种无菌检查法的适用性检查主要是针对检测的菌种进行的。
在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时,应选取常见的菌种,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以测试其在不同基质中生长情况。
2. 基质的选择适用性检查需要考虑基质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培养基要适应于常见的基质中,如水、空气、土壤等。
同时,针对基质特性有所不同的检测培养基,还需要进行不同基质特性的适用性测试,如pH值、含盐量等。
3. 实验室条件在进行无菌检查法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时,还需要考虑实验室条件。
一般情况下,必须要有一定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操作规范,如洁净室、灭菌设备等。
4. 实验材料适用性检查还需要考虑实验材料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适用性检查需要使用经过严格检测和认证的实验材料,如蒸馏水、洗涤剂、试管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无菌检查法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检测实际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无菌检测工作,确保其可靠和稳定。
总之,无菌检查法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
只有通过严格的实验探究和检测,才能保证培养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积极促进无菌检测工作的提高和优化,更好地维护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细胞培养基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附件2: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征求意见稿)二0一0年十一月编写说明一、根据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2010年9月20日组织召开的《动物细胞培养基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纪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以《哺乳类动物细胞培养基》(HG/T 3935-2007)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生物制品对细胞培养基原材料的特殊要求制定,增加了细胞培养基安全性检测项目。
三、本标准分为细胞培养基检验项目和每个项目的检验方法两部分,为评判细胞培养基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从而规范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健康发展。
四、结果评定依据本标准和方法对细胞培养基样品进行全项检验,所有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判定该样品为合格;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样品为不合格。
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一、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动物细胞培养基质量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 技术要求注:细胞生长试验应根据细胞培养基种类选择相应的检测用细胞。
二、检验方法除非另有说明,检验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的纯化水。
2.1 澄清度的测定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1 000ml,搅拌至溶解。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B进行。
2.2 pH值的测定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1 000ml,搅拌至溶解。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Ⅵ H进行。
2.3 干燥减量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L 干燥失重测定法进行。
2.4 渗透压的测定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1 000ml,搅拌至溶解。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G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5%。
2.5 细菌内毒素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Ⅺ E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法进行。
培养基灵敏度及适用性检查操作规程
1. 目的:通过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确保购买的培养基符合实验要求。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技术质量部实验员对培养基适用性的检查。
3. 职责:质量部实验员负责执行此规程。
4. 内容:4.1 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4.2 试验用具:烧杯、三角瓶、酒精灯、接种环、平皿、试管、吸管、移液枪、滴管、电子天平、电热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或恒温恒湿培养箱、单人净化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微生物限度仪、漩涡混合器、试验菌种、检查用培养基等。
4.3 无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4.3.1 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培养基的配制按《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配制)。
4.3.2 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稀释液、冲洗液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a) 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取蛋白胨1.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调节pH值至7.1±0.2,分装,灭菌。
b)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56g,无水磷酸氢二钠5.77g,氯化钠4.30g,蛋白胨1.00g,加水1000ml,微温溶解,滤清,分装,灭菌。
c) 根据供试品的特性,可选用其他经验证过的适宜的溶液作为稀释液、冲洗液(如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如需要,可在上述稀释液或冲洗液的灭菌前或灭菌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4.3.3 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置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4.3.4 灵敏度检查4.3.4.1 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干燥菌种为第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 003〕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10 104〕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 501〕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 941〕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98 00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 003〕4.3.4.2 菌液制备a)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b)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小于100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记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检查培养基的适用性,包括其成分是否合适、无污染、无毒性,并能够提供对所需生物体的适宜环境。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培养基样品:包括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2.培养基成分:包括蛋白胨、琼脂、糖类、无机盐等。
3.实验生物体:包括细菌、酵母菌等。
4.培养基制备器具:包括培养皿、试管、移液器、烧杯等。
5.实验室基本设备:包括电子天平、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等。
三、实验步骤1.培养基成分检查首先,检查培养基成分的符合度。
查阅培养基配方,并逐一准备并称量所需成分。
使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确保称量准确。
检查成分是否存在误差,是否符合配方要求。
2.培养基配制检查根据培养基配方,准备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对液体培养基,按照配方将成分溶解在适量的蒸馏水中,并进行调pH处理。
对固体培养基,将成分溶解在蒸馏水中,并加入适量的琼脂糖或琼脂进行制成。
3.培养基无菌检查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分别装入培养皿或试管中,并在恒温箱中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灭菌结束后,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无菌条件下的检查。
观察培养基是否有异常物质存在,如颜色变化、气泡、异味等。
4.培养基毒性检查将培养基分别接种相应的生物体,观察生物体的生长情况及有无异常现象。
观察时间可根据生物体的生长周期安排。
5.培养基成分调整及检查根据对培养基适用性的判断,如发现培养基的补充成分不足,或适用生物体的无法正常生长,可以对培养基的配方进行调整。
通过增加或减少特定成分的用量,或替换一些成分,再进行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再次检查。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对培养基的适用性进行检查,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1.培养基成分符合度:通过称量成分的准确性和配方的符合度,可以判断培养基成分是否合适。
2.培养基配制检查:根据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步骤,以及配方的准确性,可以判断培养基的配制是否正确。
3.培养基无菌检查:通过观察培养基灭菌后是否有异常现象,如颜色变化、气泡、异味等,可以判断培养基是否无菌。
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二0一一年四月编写说明一、根据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2010年9月20日组织召开的《动物细胞培养基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纪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以《中国药典》2010版与《哺乳类动物细胞培养基》(HG/T 3935-2007)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生物制品对细胞培养基原材料的特殊要求制定,增加了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抗生素残留量等检测项目。
三、本标准分为细胞培养基检验项目与每个项目的检验方法两部分,为评判细胞培养基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与方法,从而规范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健康发展。
四、结果评定依据本标准与方法对细胞培养基样品进行全项检验,所有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判定该样品为合格;若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样品为不合格。
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一、细胞培养基质量标准细胞培养基质量应符合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
表1 技术要求二、检验方法除非另有说明,检验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与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的纯化水。
2、1 澄清度的测定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950ml,搅拌至溶解,补加水至1000ml, 搅拌均匀。
按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B进行。
2、2 pH值的测定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950ml,搅拌至溶解,补加水至1000ml, 搅拌均匀。
按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ⅤA进行。
2、3 干燥减量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Ⅶ L 干燥失重测定法进行。
2、4 渗透压的测定称取每升标示量的实验室样品,置于1 000ml烧杯中,加水950ml,搅拌至溶解,补加水至1000ml, 搅拌均匀。
按中华人民共与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附录ⅤH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进行。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5%。
培养基质量控制
培养基质量控制一、背景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是在细胞培养和微生物培养等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培养基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培养基配制、无菌操作、质量检测和保存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标准操作流程和相关要点。
二、培养基配制1.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培养基成分和溶剂,确保材料的质量和纯度。
2. 称量和混合: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固体成分,并加入适量的溶剂,用搅拌器充分混合,直至溶解均匀。
3. 调整pH值: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根据实验要求调整pH值,通常在7.0-7.4之间。
4. 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装入培养瓶或试管中,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确保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三、无菌操作1. 实验环境准备: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工作台中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和无菌。
2. 空气消毒:打开紫外灯,对操作区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中的微生物。
3. 手部消毒:用75%酒精或其他消毒剂对双手进行彻底消毒,确保手部无菌。
4. 器具消毒:将需要使用的培养器具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或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确保器具无菌。
5. 避免污染: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培养基接触到非无菌物品或受到空气中的污染。
四、质量检测1. 外观检查:检查培养基的颜色、透明度和悬浮物等外观特征,确保培养基无异常。
2. pH值检测: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的pH值,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3. 灭菌效果检测:将一部分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保存一段时间后,进行培养基涂布法或倒扣培养法,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以判断灭菌效果。
4. 营养成分检测:使用适当的方法检测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五、保存与使用1. 存储条件:将配制好的培养基保存在干燥、阴凉、避光和密封的容器中,避免受潮和污染。
2. 有效期限: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和质量要求,确定其有效期限,过期的培养基不得使用。
3. 标签标识:在培养基容器上标注清晰的标签,包括培养基名称、配制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
培养基质量测试的方法
培养基质量测试的方法
培养基质量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直观性状的检查:检查培养基的色泽、澄明度、PH值和硬度。
颜色通常不会太深,以避免影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并且也不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如果含有指示剂,则还要检查其颜色是否正常。
液体要确保无沉淀,如果是固体应该保证没有絮状物或者沉淀。
每种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不同,只有在适宜的PH环境中微生物才能更好的生长繁殖。
对于固体要检查其软硬度是否合适,包括半固体和半流体。
2. 无菌检查:所有的培养基都需要进行无菌检查,以确保没有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3. 性能检查:采用稳定的标准菌株进行性能试验,包括微生物繁殖、分离和鉴别等。
合格后才可以使用。
以上是培养基质量测试的步骤,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微生物学专家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5.记录保存:
质检部保管5年。
6.相关操作规程
6.1.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6.2.HWS-12型电热恒温水浴锅操作规程
6.3.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
6.4.YX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操作规程
6.5.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
7.相关记录
7.1.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性能试验记录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批准:
日期: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版号
A.0
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性能试验方法
页次
生效日期
2020/01/02
液,孢子洗脱,然后吸出孢子悬液(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无菌棉花或纱布能过滤菌丝的无菌毛细管)至无菌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毫升含孢子数小于100 cfu的孢子悬液。
4.3.3培养基接种
取每管装量为12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9支,分别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枯草芽孢杆菌菌片各2支,每支接种量为1ml(含菌10~100 cfu),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30~35℃培养3天;取每管装量为9ml的改良马丁培养基5支,分别接种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各2支,每支接种量为1ml(含菌10~100 cfu),另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23~28℃培养5天。逐日观察结果。
(5)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MCC(F) 98001〕
(6)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CMCC(F)98003〕
4.3.2菌液制备
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中,23~28℃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毫升含菌数小于100 cfu(菌落形成单位)的菌悬液。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23~28℃培养5~7天,加入3~5ml0.9%无菌氯化钠溶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WI-03-31
版号
A.0
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性能试验方法
页次
生效日期
2020/01/02
1.目的
制订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性能试验方法,对从事测试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按试验方法操作。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3.职责
质检部对本试验方法实施负责。
4.程序
4.1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 26003〕
(2)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 10104〕
(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
(4)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 64941〕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
4.2无菌性检查
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4.3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
4.3.1菌种
培养基灵敏度检Leabharlann 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冻干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