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诗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比较诗学的目标:共同诗学 比较诗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寻求跨文化、跨 语言、跨时空的共通规律,即共同诗学 (或称“一般诗学”),也正如刘若愚先 生所说的“一个可能的普遍的世界性的文 学理论”。这一方面是全球化发展趋势的 必然要求,另一方面是比较文学学科内在 发展的必然趋势。
3、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特征 跨文化研究是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特征, 其突出点是把异质文化的差异性推上了前 台。这种跨文化研究一方面可使比较文学 和比较诗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深刻,另一 方面则将使比较诗学成为真正具有国际性 胸怀和眼光的学术工作。
第七章 比较诗学
“诗学”与“比较诗学”的界定
1、诗学的传统涵义 “诗学”是属于西方文论范畴的一个概念, 最早源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一书, 《诗学》既有对诗的理论探讨,也包括其 它艺术理论。因而,“诗学”作为一般文 学理论范畴,在西方一直沿用下来。自此, 诗学的传统涵义即文艺理论。
2、近代诗学的分野——艺术哲学和文学理论 到了19世纪,诗学出现了分野,一种是由先 验的美学体系建立起来的诗学理论,它倾向于 加强诗学的理论色彩,以取代文艺创作法规。 它被称为艺术哲学(或美学)。其代表人物有 鲍姆嘉通、黑格尔、叔本华、克罗齐等人。另 一种是用历史主义观点来处理的诗学,即文学 理论。
中西文学的差异植根于中西社会不同形态的 文化土壤中。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言说方 式,只有找到形成这些不同文化的根源,才 能找到中西诗学比较的基点,否则中西诗学 的比较就会落入泛泛而谈的俗套,流于表面。 “文化探源的基础工作,无疑是通过对不同 文化模式的寻根式研究,把不同文化模式的 逻辑结构还原到其元结构中,进而清晰地获 得文学或文化立场在逻辑上普遍有效的结构 原则”。所以对中西文论中的范畴、文本、 现象和理论进行梳理和比较,都应从其形成、 发展的历史的追溯中寻找相互的可比性、理 论的兼容性。
所谓话语就是人类在把握世界时用以表述自 己的情感、观念或理论的一种抽象的观念性 的物质媒介。话语和语言的不同之处在于: 语言所关注的是“说什么”,而话语关注的 则是“怎么说”和“如何叙述”。话语系统 则是特定话语的不同的构成模式。无论是一 个理论家还是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各自独特 的话语系统。也就是说,话语系统是区别一 种学说、一个学派或一个文化体系的最为关 键最具标志性的特征
二、比较诗学的方法论 比较诗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经由众多学者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可 供总结的研究方法。
1、文化模子寻根法
文化模子寻根法是比较诗学的又一个重要的 方法。寻找异质文化中的文学、文论范畴的 可比性就一定会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根源。 最早提出了“文化模子”这个概念的叶维廉 运用了“文化模子寻根法”来做中西诗歌的 对比,通过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对中国古典 诗歌的借鉴,来说明中国诗学与西方诗学的 极大文化差异、中国诗学对于世界文学的极 大贡献和独特价值。
3、中国大陆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发展状况 (1)初期 中国现代比较文学的起步是首先从比较诗学入手的, 梁启超被认为是其先行者。 严格意义上的比较诗学研究是王国维开的端绪。 1904年,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直接引用 叔本华的理论来评论中国作品,1908年,他的 《人间词话》使用了西方诗学的诸多概念,为后世 比较诗学研究矗起了一座丰碑。因此,他也成为援 用西方文论阐析中国文学与诗学的先驱。 与王国维几乎同时的鲁讯在他的《摩罗诗力说》 (1908)中展开了对中西诗学的平行研究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论 一、比较诗学的基本理论
1、比较诗学的学理依据——可比性 比较诗学的可比性是指比较诗学研究得以展 开的逻辑基础与学理依据,其具体内涵就是 存在于比较诗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同异关系。 同与异是比较诗学研究赖以展开的前提,缺 一不可。造成同与异的根源在于各民族的共 同心理和各具特色的理论观念。
3、对话法
对话法在第三章也已经论述,这里补充强调 一个原则,即平等对话原则。它要求参与对 话的各民族诗学都具有平等的参与权,为世 界诗学体系的贡献的机会均等。它主要是针 对“西方中心主义”而提出来的。 对话实际上就是以话语的形式进行交流,只 有用自己的话语方式阐述自己,才能真正地 达到平等对话,因此,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 问题是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话语系统。
要建构和完善中国自己的诗学话语系统, 首先应该对传统话语进行挖掘和整理,即 从现代学术视点出发,对传统文论的重要 概念和范畴进行清理。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理清中国传统文论的内在逻辑构架与精 神意蕴,然后才可进入中西诗学之间的平 等对话
第三节比较诗学的前景
(一)当前国外比较诗学研究状况 随着比较文学的深入发展,比较诗学日益显 示出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国际上,东西方诗 学的比较,已受到学界高度重视。厄尔·迈纳 和米列娜·多列热诺娃这两位西方比较文学界 的重要人物对东西方诗学比较研究的关注与 参与,是最为典型的明证。
1、原因: ① 突破法国学派的樊篱之必然。 美国学派打破法国学派为比较文学设置的森严璧 垒,强调在平行的比较研究中寻求跨民族、跨语 言界限的文学的共同规律。比较诗学在其中自然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②比较诗学顺应了比较文学发展的趋势。 平行研究开创的对文学共同规律的探讨,把比较 文学从文学史领域带入文学理论领域,这不仅意 味着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理论的运用,而且意 味着对各国(各民族)文学理论进行系统的比较 研究是必须的。
3、20世纪诗学概念的返祖现象和新扩展 20世纪自后期印象派诗歌开始,出现了诗 学概念的返祖现象,并且还出现了借鉴一 些新兴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诗学概念,如 精神分析学派、结构主义诗学等。
4、对诗学的最终界定 而今诗学一词已被广泛地用来指称文艺理 论,它一方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原理、 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另一方面也包括当 代新文论。
(4)复兴和繁荣期 1979年后,中西比较诗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再度兴 起,以钱钟书的《管锥编》的出版为标志。自此之 后,中西比较诗学研来自百度文库的重要成果颇多,其中有王 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1979),宗白华的 《美学散步》(1981),还出现了刘小枫的《拯救与 逍遥》(1980),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 (1988),卢善庆的《近代中西美学比较》 (1991),黄药眠、童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 1991 学体系》(1991),狄兆俊的《中英比较诗学》 (1992),周来祥、陈炎的《中西比较美学大纲》 (1992),张法的《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1994)等。 其中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被认为是80年代 中国大陆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西文论比较研究专著。
2、发展状况——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 大规模发展。 6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大量涌入比较文学 研究领域,成了比较文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中西比较诗学的兴起与发展
中西比较诗学的兴起与繁盛,是比较诗学 当前发展的一大趋势。为这方面做出突出 贡献的学者主要有港台和海外华裔学者、 国外汉学家和西方学者,以及大陆学者。
5、“比较诗学”的内涵 比较诗学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艺理论 之间的比较研究,它是一个文学理论比较为 核心内容的研究领域,它既包括了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诗学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也包 括了跨学科、跨文化诗学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比较诗学研究概述
(一)比较文学发展第一阶段的比较诗学 研究情况——法国学派对比较诗学的否定 立场导致比较诗学研究进展不大 法国学派认为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 史”的观点使他们坚持主张“比较文学不 是文学比较”,从而否定了主要运用平行 研究方法的比较诗学,导致20世纪上半叶 比较诗学基本处于尚未展开的状况。
2、双向阐发
双向阐发又称相互阐发,指两种或多种民 族文学的互相阐发,在比较诗学领域,每 个民族的诗学都有参与的权利,就共同的 对象的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进行相互印证与 补充,并在更高层次上得出共同的结论。 双向阐发植根于“阐发法”。
双向阐发法又衍生出作品比较阐发、中西 文学理论阐发、文学现象阐发、综合阐发 和跨学科阐发五个具体的方向,并且提出 了跨文化、对等、有效性、互动四条原则, 双向阐发理论大大丰富起来。终于,这个 理论在经历十几年的多次论战后确定下来, 成为了比较诗学的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基调, 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一直延续和贯彻了这 个思想。
(2)发展期 三四十年代,进入发展期的中国比较文学获 得的最大实绩主要在诗学方面,其中作出实 质性贡献的泰斗级人物是朱光潜和钱钟书。 朱光潜的《诗论》(1942)不仅自觉,而且 明确地追求中西美学和诗学的共同规律。钱 钟书的《谈艺录》中的许多条目均从中西文 论中引证大量材料,成为名副其实的比较诗 学著作。 (3)停滞期 从1949年到1979年,由于政治等原因,中 西诗学比较研究在中国大陆是一片沉寂。
(二)当前国内比较诗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1、走向规范化 出现有系统的人才培养机构和有组织的学科 建设。 2、方法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学者们对中国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的方法论 作了诸多探讨,提出了一些颇为成熟的方法 论观点。
3、走向全方位和总体性 由中西两大诗学体系的比较,逐渐扩大到 世界几大诗学体系的比较。 4、关注对话 对中国诗学话语的建构及东方语境下的文 学理论的关注成为热门问题。其最终目的 是要能够真正达到与其他诗学体系的平等 对话。
1、台港、海外学者在比较视域下对中国诗学 价值的新发现——以代表性人物的贡献为例 ⑴ 刘若愚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华裔学者刘若愚的《中 国的文学理论》是海外第一部中西比较诗学的 代表作(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5),这是一部 借用西方理论阐发中国文学理论的著作。
⑵ 叶维廉 叶维廉的《比较诗学》(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 1983) 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与刘若愚类似,提出了 “文化模子”理论,主张比较诗学的基本目标就 在于寻求跨文化、跨国家的“共同文学规律” 和 “共同的美学据点”。 这部《比较诗学》是叶维廉在台湾主持出版的丛 书《比较文学论丛》的一种。这套丛书绝大部分 涉及诗学研究,除了《比较诗学》,还有周英雄 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王建元的《雄浑观 念:东西美学立场的比较》、古添洪的《记号诗 学》、郑树森的《现象学与文学批评》、张汉良 的《读者反映理论》等。
2、国外汉学家和西方学者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俄国的瓦· 阿列克谢耶夫是国外最早对中西诗学进 行比较研究的汉学家,他1916年出版了《中国诗 论·司空图〈诗品〉》一书,40年代撰写了《罗马 人贺拉斯和中国陆机论诗艺》等论文,给了后来人 很大启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也加入了中西比较诗 学研究,成绩突出的有美国比较学者厄尔·迈纳(孟 而康)(《比较诗学——东方与西方》,1990)和 捷克女汉学家米列娜·多列热诺娃(《诗学——东方 和西方》)。他们对中西比较诗学的关注和参与使 比较诗学进入了现代性和世界性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