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改革开放30年成就回顾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30年回顾
【本章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社保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虽然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各个层次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虽然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已经确定,但是长期的空账运转使得半积累制未落到实处;虽然扩大覆盖面的工作取得新进展,但是防止“碎片化”和建立统一的社保制度尚需努力。
在发展和改革社保制度过程中,第一,需要注意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关系,防止拉美化;第二,需要注意统账结合与部分积累制的关系,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保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在城镇,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并且已经全面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探索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加快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的步伐。
中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筹资渠道逐步拓宽,基金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数迅速增加。
五项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年均增幅达到7%,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
本章着重分析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问题。
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30年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1年的恢复性改革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91~2000年的探索性改革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0~2006年的“做实”试点阶段,第四个阶段是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阶段。
一、1978~1991年恢复性改革阶段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于1951年,主要覆盖城镇企业职工。
根据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职工工资总额的3%提取劳动保险基金,并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
1955年,国家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五三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①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②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正确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④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中国政府在1949年和1958年分别成立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说明①正确;1956年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并编制出《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说明②正确;李四光、华罗庚、钱学森等归国说明③④正确。
2.我国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籼型杂交水稻育成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选B。
①②③④都属于我国尖端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从时间上看,①是1964年,由此我国跨入核国家行列;②是1973年,这是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③是1965年的成就;④是1970年。
由此可排除②④。
3.右图为《江门日报》刊载“墨顽童”钟志明的题为“袁隆平的梦”的漫画。
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他()A.使人类实现了“丰衣足食”的梦想B.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C.推动了世界人口的增长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析:选D。
A、B对袁隆平的评价过于绝对化,C项与袁隆平无关。
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4.(2012·厦门调研)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
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A.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神舟5号”进入太空解析:选D。
注意题干中的材料“实现飞天梦想”“实地考察宇宙苍穹”“壮举”等关键信息判断,可知D项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30年三水社会状况
改革开放30周年与三水的社会发展摘要:三水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很大。
改革开放从方方面面影响着三水的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三水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三水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写作提纲:1、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2、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教育事业的发展3、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文:改革开放促进了三水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改革开放30年来,三水区政府致力于倾听民意,改善民生。
尤其是近年以来,为了解决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至2008年三水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真正惠及全区的人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为了方便三水人民就医,从2003年开始,三水在各个城市社区以及村庄分布密集的地方建立了医疗服务站,在这些医疗服务站中,居民凭借身份证就可以享受到医疗保障体系带来的优惠。
以前在一些大医院中看个小病,例如感冒、发烧的都要花费超过100元,但是现在有了医疗保障,这些看病的花费减少了一大半,切实减轻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
三水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是以构建和谐三水,幸福三水为出发点的民生工程。
三水区现有区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分院、区妇幼保健院、区职业防治所、区疾病控制中心4所公立医院;10个镇级医院(其中1间公立,2间实行了托管、7间改制民营医院);公有卫生站28个;民营医院、诊所57间。
居民的就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医院业务得到拓展,服务效率得到提高。
完善的医疗服务格局为三水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筑建了坚实的实施平台。
在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三水分别于2001年7月和2003年5月建立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根据最新资料统计,三水社保参保人数为102480人,医保参保人数为288872人,基本覆盖三水常住人口,农村的覆盖率为100%。
改革开放30年南通的变化【精选资料】
改革开放30年南通的变化回顾改革开放30年,全国的经济得到了飞快的提升。
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收入更是得到了几倍的增长。
南通顺应历史潮流,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这段时间内坚持改革,全面贯彻创新思想,逐步强壮,逐渐走向辉煌。
下面让我们重温一下这30年南通发生的变化。
1.南通市成为全国工业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的“明星”城市1981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新华社消息:“南通市工业经济效益跃居全国前列,成为继常州市之后又一个人均年产值超万元的中等城市”。
该年度,南通工业总产值达到23.53亿元,人均工业产值1.1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61万元,每百元资金提供的利税达到43.7元,超过全省31.81元的平均水平。
南通成为全国220个城市中工业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的“明星”城市。
2.南通诞生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南通力王有限公司1982年11月23日,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国南通力王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30年来,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南通建立7711个外商投资企业,其中,日本王子株式会社在南通投资总额将达27亿美元的造纸项目,是迄今为止日本对华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
3.南通地市合并1983年,南通地市合并,撤销南通地区,设立南通市。
将海安、如皋、如东、通州、海门、启东6县划入南通市管辖。
地市合并,整合了资源,拓宽了南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空间。
4.南通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沿海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城市之一1984年 4月6日,南通市被国务院列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南通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方案》,并批准建立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随后,南通又相继设立了13个省级开发园区和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开发区为主体的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开发开放群体,成为南通对外开放的主战场。
1980年1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南通分关成立。
关于改革开放作文
关于改革开放的作文忆改革开放,现中华雄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 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改革开放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回眸
改革开放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回眸罗建勋斗转星移,监狱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警察队伍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
期间,广东监狱的警察队伍和全国其他省份的监狱警察队伍一样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成长、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其主体作用在监狱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已形成了“特别耐得住寂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显示出了独有的特色,有许多做法和成效在监狱系统中是值得称道的。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立足于广东省江门监狱,回眸过去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壮大的足迹,总结过去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发展的经验,细数过去三十年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成效,并以此为记。
三十年来,江门监狱在抓警察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先导,以夯实队伍基础为根本,以激发队伍动力为核心,成功实现了从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落后的小型监狱,逐步发展成为较为先进的市属监狱这一历史性转变,书写了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监狱的新篇章,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成就。
一、坚持基础治警,监狱警察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一)严把队伍入口关,警察队伍不断壮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监狱(当时称劳改场)的队伍建设也同样顺潮流而动,从改革开放的历史足迹中寻找前进之路,探索发展之道,经历了各个不同时期的起伏变化。
如,上个世纪 80年代初期的监狱警察队伍变动较为频繁;90年代中前期,受历史原因、地域限制、城市化经济等发展因素影响,监狱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低收入与周边城市的加工业等高产出的企业相比,经济效益形成一定的反差,不少警察要求调离监狱,造成了警察队伍较为动荡的局面;90年代后期,以全省监狱系统承揽加工业现场会为分水岭,广东全监狱系统审时度势,从改变监狱生产模式入手,走集中关押创新劳动管理之路,进行大规模的监舍改造建设,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加工业实现了新的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监狱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也有了质的改变。
中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30年标志性事件
中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30年标志性事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
正式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突破思想藩篱,砥砺创新勇气,创造性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调动了亿万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的30年,同样波澜壮阔,同样惊天动地。
经过挑选的35个标志性事件,虽然并不全面,但是他们所代表的改革开放思想,他们的创新性、带动性和影响力,基本描绘出了中国纺织工业改革开放所走过的30年历程。
1、1978年11月7日,香港企业家曹光彪在珠海建立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香洲毛纺厂。
香港永新集团董事长曹光彪因为经营毛纺生意,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总经理陈诚忠常有联系。
“四人帮”倒台后,陈诚忠希望曹光彪能帮助中纺公司向外国市场推销国产毛衫。
但当时的国产毛衫,花样古板、质量欠佳,很难推得出去;同时,內地工厂生产管理落后,工人积极性不高,产品出了次货也无人负责。
于是曹光彪表示不如由他到国內来办一个工厂试试。
为此,曹光彪草拟了一份建议书,提出:在接近香港或澳门的地方投资开办一间现代化毛纺厂,由內地负责提供土地,香港永新负责提供机器设备、厂房图纸、建筑材料和人员培训,工厂建成后专门为永新进行羊仔毛、兔毛的加工生产。
原料由永新进口,产品亦全部由永新外销。
合作为期五年,机器设备费用以加工费作为补偿。
建议书送出后,不到三个月时间,曹光彪就接到通知,请他到澳门去出席毛纺厂协议书的签订仪式。
1978年8月31日,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广东省分公司与香港永新企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协议,成立香洲毛纺厂。
1979年11月7日,香洲毛纺厂正式在珠海落成。
曹光彪成为1948年以后第一位重返中国经济舞台并颇有建树的香港资本家。
曹光彪由于一举投资数百万美元,在珠海开设了香洲毛纺厂,并由此而开创了“来料加工”、“补偿贸易”等一系列先河,被誉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先行者”。
由于曹光彪在“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这种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取得了意料不到的示范效应,国务院于1979年9月颁布了《关于开展对外加工装配和中小型补偿贸易办法》,补偿贸易在全国正式推广了。
传承华侨精神
传承华侨精神华侨时代精神价值某省委书记近日视察江门,对江门提出了“学习华侨精神,发挥华侨优势,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的要求,他用“进取、勤劳、开放、包容”八个字来概括华侨精神的内核,并指出这样的精神正是现阶段我们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所必须的精神。
汪洋书记的教导含义深远,令人深思。
众所周知,江门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美誉,“侨文化”是江门地域文化最显著的特色。
江门五邑的海外移民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和国难的加剧,江门五邑的移民潮从此掀起,一波连着一波。
不管是“猪仔劳工”还是“契约劳工”,不管是去东南亚还是去南北美洲,早期的移民史都充满了血泪。
今天,对于江门五邑华侨史的研究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江门的“华侨华人博物馆”更是蔚为大观。
这些生动而全面的展示,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先侨们奋斗的轨迹和不屈的精神。
“进取、勤劳、开放、包容”,这是对华侨精神的精准概括。
因为有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进取精神,先侨们冒死漂洋过海,他乡寻梦;因为有其他民族所难以企及的勤劳品格,他们能够在逆境中创业、成长;因为有开放的胸怀,他们善于学习和吸纳,不断地融入主流;因为有包容的气度,他们勇于把先进的文化带回家乡,让古老的乡村变成“万国建筑博览园”;也因为爱国爱乡的情怀始终如一,他们能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义无反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过去的屈辱已经被凝固在历史的展厅。
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追赶世界,阔步向前,成为崛起的大国,令世界惊叹。
然而,当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起点,回顾波澜壮阔的华侨华人史,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所蕴含精神价值依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这种光芒令人神往,催人奋进。
今天的江门侨乡和全国一样,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作为珠三角的一员,江门市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真抓实干,励精图治,充分发挥侨乡优势,追赶先进标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江门侨乡在今天新的起跑线上形成了蓄势待发、厚积薄发、前景可期的良好态势。
思修作业,正文2
开平市改革开放后的成就与变化调查自改革开放36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处于飞快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条件巨变的时期。
而家乡也越发富强、强大。
为了了解我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后富强建设的巨大成就及其变化,在暑假期间,我对家乡开平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行了调查。
以下就是我这次对开平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的调查报告。
正文时间飞快,从1978年到2015年,改革开放经历了36年的路程,富强建设让家乡取得巨大成就和变化。
在这36年间,开平市也经历了由贫穷到温饱,部分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伟大转变;也实现了由社会封闭、贫穷、落后到改革开开放、富强、文明的历史巨变。
开平市从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得到更好地发展,百姓生活从衣食住行开始发生飞跃的转变,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空前的好。
(一)调查背景开平市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管辖,属于五邑地区。
而20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首先就从“珠江三角洲地区”拉开,它是广东最接近港澳,也是开放最早、最彻底的区域,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发展的进度飞快。
开平虽然只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县,但与广州、深圳、珠海等大城市相比较这里最大的优势华侨众多帮扶投资,这就大大的加强了开平与港澳地区及其其他毗邻地区的合作。
改革前的开平如其他落后地方一样,衣食住行简陋、社会风气不好、社会治安差等等。
改革开放后的富强建设使得开平市逐渐发展起来,这一座城市的名气也随着改革后的富强越来越大,经济、文化、其他各方面发展良好。
时间:2015年暑假期间地点:开平市主要代表城区三埠区、水口镇、赤坎镇方式:实地考察走访、请教有阅历的长辈和亲戚朋友、网络资源内容:主要是开平市改革开放后在经济,文化,其次是其他各方面的成就和变化(二)调查情况这一次调查主要选取了开平市比较著名的镇区进行考察和这些地区的长辈朋友谈心。
经过考察主要总结出三个方面的情况,分别是经济、文化和其他各方面,其中主要的是经济、文化,其次是其他方面。
下一个30年,国家给了珠三角五张牌
下一个30年,国家给了珠三角五张牌广州日报作者: 邱敏、赵琳琳、张强专家认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9个城市,是珠三角所有内涵中的重点。
李鲁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经济学博士,长期从事政府工作报告、省政府重要文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咨询研究,尤其在宏观经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研究有建树,近年参与了省重大专题调研报告、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及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行动纲要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
常修泽,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
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著有《人本体制论——中国人的发展及制度安排研究》、《现代企业创新论——中国企业制度创新研究》、《产权交易理论与运作》、《中国:“换体”的革命》等多部著作,被香港学界称为“对产权问题素有研究的经济学家”。
近年常修泽教授执笔或��文/图本报记者邱敏赵琳琳张强下一个30年珠三角怎么走系列报道之一2月1日,是牛年开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研讨班开班。
去年7月19日,温家宝总理莅临广东视察指导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向总理汇报工作中特别提出建议,请求国家编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汪洋的建议得到了总理的赞同。
温家宝总理在听取广东省工作汇报后指出:“汪洋同志提到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问题,这是个好建议。
珠三角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处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内外环境,需要有新规划、新目标,引导这一地区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序幕,而这个纲要将是未来若干年指导珠三角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行动的成败得失将与每一个广州人、每一个广东人、甚至每一个中国人的未来相关。
一年之计在于春,扬马奋蹄正其时。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和感受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年正好是30年,在这30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从一片百废待兴逐步发展成一个初具现代化的小康社会,作为70年代中后期生人,我有幸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和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过,一起经历,完成了思想的启蒙、身心的成长、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毫无疑问,我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虽然有些改革曾经让我和我的同龄人不得不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我仍认为这30年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好的的一个时代。
我这样说,无意去歌功颂德,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和深切的感受。
由于父母在异地工作,我孩提时代一直在外公身边,外公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地主兼工商资本家”,全家被下放到抚州老家的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几个姨舅也相继在农村插队,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外公一家在当地很是被人瞧不起,全家人小心谨慎的夹着尾巴做人,外公给我的印象就是整天闷闷不乐。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全面纠正文革错误,外公摘掉了“地主兼工商资本家”的帽子,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全家人也从农村迁回城里,外公正式退休,二舅顶职(接替外公的工作)进了商业局上班,三舅光荣参军,小姨进了纺织厂当工人,真可谓喜事连连,外公一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生活压抑多年的外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也跟着外公进城,在街道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父母也经常过来看我,那时候听得最多的是从他们嘴里蹦出的一些诸如“落实政策”、“平反”、“回城”、“补发工资”、“顶职”、“招工”等之类的话题,年幼无知的我对于当时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没有太多的概念,对此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没有太多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唯一和当时改革开放沾点边的话题是我的大舅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后分配在省城中学教书,这件事很长时间是当时全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舅也被我们后辈视为努力进取的榜样。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大事一、1978年,广东率先进行价格“闯关”.1978年,广州市芳村区最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1981年至1983年,全市蔬菜、塘鱼、水果等价格陆续放开,价格改革几经曲折,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反响很大,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1990年,全省市场调节比重达到86.5%.二、1978年,“三来一补”外贸形式首度出现.1978年,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东莞虎门镇太平手袋厂正式成立.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同时,“三来一补”成为广东利用外资的典范,后来该模式被全国其他地方广为采用.三、1979年,蛇口建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1979年1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批示同意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交通部《关于我驻香港招商局在广东省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2月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召集会议研究落实在蛇口建立我国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中国经济重入世界经济大门.四、1979年,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经济特区成立.1979年7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的报告,决定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包括扩大对外经济贸易,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出口特区”(后改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由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五、1979年,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广州“东湖新村”动工兴建.1979年,东湖新村的开工建设,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个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这个敢于尝鲜的创举撕开了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的一个小口,此后无数的中国人通过购买商品房的方式来得到住房,打破了靠单位分配福利解决住房这条单一的路子.接着,深圳等地以多种方式开发建设商品房.六、1979年,广东率先实行财政体制改革.从1979年之后,广东试行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大包干办法.省对地(市)县在中央对广东实行财政大包干情况下,根据省内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省以下相应建立“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和“调整部分财政收入上交市的上交办法”等形式.与此前高度集中的财政制度相比,包干制使地方有较大的自主权,更好地实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调动了各级地方政府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七、1979年,穗港直通车恢复通车.1949年10月14日,穗港直通车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而中止.1979年3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粤港两地签署协议,并于同年4月在广州火车站举行首列穗港直通车的开行仪式.直通车在中断了30年后恢复通车,南面总站迁至红磡站.穗港直通车的恢复,大大方便了香港商人入粤投资和经营,以及两地人员的交往、交流.八、1980年,广东国营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1980年7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全省推广清远经验,确定100户国营工交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年末,扩权试点增加到179户,部分商业企业也加入试点行列.这是广东省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一个新的重大变革.九、1980年,广东推进流通体制改革.1980年9月30日,省政府印发《关于疏通商品流通渠道、促进商品生产、搞活市场的十项措施》,推进流通体制的重大改革,对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流通的扭曲状态产生重大影响.十、1981年,经济特区立法先行.1981年11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决议,授权广东、福建两省人大制定所属经济特区的各项单行经济法规.12月24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广东省经济特区四项单列法规,即《广东省经济特区入境、出境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广东经济特区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暂行规定》等.十一、80年代初,广东第一代个体户出现.80年代初,容志仁开了一间“容光”饮食店,以一毛钱“学生餐”闯开局面,成为广州市第一代个体户.他以100元起家,靠卖早餐成了广州首批万元户之一.广东因此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早在1980年,广东省工商局就出台了全国第一个鼓励支持个体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1982年5月,佛山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个体劳动者协会.20多年过去了,广东的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在市场经济大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今,广东已经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二、1982年,中国第一代农民工首现广东.1982年,中国第一代打工仔、打工妹首先出现在广东.由于广东在全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先进一步,经济非常活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开始成为中国打工者首选的地区和中国外来工最密集的地区.社会上盛传“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之语.广东也由此引领了中国第一波外来工浪潮.如今,这股浪潮已经席卷全国.十三、1983年,中国第一个涉外宾馆“白天鹅”在广州落成.坐落于广州的白天鹅宾馆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是个标志性符号,它开创了多项“第一”而名震全国——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落成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的五星级酒店;中国第一家“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现代大型中外合作酒店;同时,它还是中国第一家敞开大门允许老百姓参观游览的高级酒店.以“白天鹅”为开端,香港资本开始源源不断进入内地,形成了境内外经济合作的崭新格局.十四、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在深圳公开发行.1983年7月8日,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这张股票催生了内地第一个股份制企业深宝安.十五、1983年,广东成立全国首家人才服务机构.广东最早的人才市场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星期六工程师”的初级形式出现的,它对当时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随着人才的流动,对传统的人才部门(单位)所有制和统包统配的人事制度带来很大冲击.1983年,省人事部门率先成立全国首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随后各市县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也相继成立.1987年4月20日,广东省第一个劳务市场——广州市越秀区劳务市场开业.十六、1984年,邓小平视察广东.1984年1月24日~2月5日,邓小平视察广州、深圳、珠海、顺德,对广东改革开放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十七、1984年,广州、湛江被列为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广州、湛江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11月和12月,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在湛江、广州两个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2年,广东省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任省长朱森林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将韶关、河源、梅州三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同时将大亚湾、南沙两地区开辟为经济开发区.至此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粤北、粤东北山区的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对外开放格局.十八、1984年,全国第一座实行“以桥养桥”收费还贷政策的桥梁开始征费.1984年1月1日,全国第一座实行“以桥养桥”收费还贷政策的桥梁东莞中堂大桥开始征费.依靠“以桥养桥”和由此而来的“以路养路”模式,广东基本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交通不便这一重大瓶颈.十九、1985年,广东推行劳动合同制.1985年3月2日,广东省政府批转省劳动局《关于改革劳动工资管理体制的意见》,新招收职工推行劳动合同制.从而在政策上打破了用工制度上的终身雇员制这一“铁饭碗”.二十、1985年,广东率先全国综合改革试点.1985年5月7日,广州、佛山、江门、湛江市进入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列.1987年11月21日,国务院决定广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务院批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范围,由原来的17个县市的“小三角”扩大为28个县市的“大三角”.二十一、1986年,我国第一份关于国营企业股份化改革的政府规范性文件颁发.1986年,深圳市政府颁发《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并在一部分企业中试行,这是我国政府部门颁发的关于国营企业股份化改革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第二年,广东省政府颁布《关于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积极稳妥进行企业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企业劳动制度和企业领导制度;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等.国营企业从此成为国有企业.二十二、1987年,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改革试点省.198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明确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的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省.4月18日,省政府批转《广东省金融体制改革试行要点》.主要内容有:改革信贷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分层次宏观调控体系;加快专业银行改革步伐,逐步实现专业银行企业化;开拓和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金融企业等.二十三、1987年,全国首次公开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政府在中国内地首次公开拍卖一块国有土地使用权,拉开广东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培育土地市场的序幕.二十四、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4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并于7月3日正式挂牌营业.二十五、1992年,邓小平视察广东并发表“南方讲话”.1992年1月19日至29日,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两市和顺德县就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继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等发表重要讲话.“南方讲话”发表后产生了重大影响,迅速在全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浪潮.二十六、1992年,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粮票的内地省份.1992年4月1日,广东省进一步改革粮食购销管理体制,从是日起,全省粮食收购实行指导性计划和指导价,在全国率先放开粮食价格,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粮票的内地省份.1993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发出《关于保护和稳定粮食生产问题的通知》,建立粮食生产保护制度.到1995年,广东粮食产量上升,达到350亿斤,解决了“米袋子”问题.二十七、1992年,广东社保改革在全国最早全面推开.1992年6月10日,广东省政府批转《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这使广东社保改革制度化.从1983年开始,广东着手对“企业办保险”体制进行改革.1984年在部分地方试行国营和城镇集体企业固定职工退休费由社会统筹;1986年,建立国营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89年开始,部分市试行临时工个人养老保险办法;1990年开始,部分市试行固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92年,建立企业职工社会工伤保险制度.广东社保所有改革探索,都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推开.二十八、1992年,全国率先直选村官.1992年6月底,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麻奢乡通过村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的形式,选出了该乡(村)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开全国直选乡(村)官先河.1999年起,广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直选村官的试点,轰动全国.村委会直选对于实行村民自治,促进民主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十九、广东掀起“开发区热”.1992年,广东涌起“开发区热”,随后发展迅速,各地纷纷借鉴,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大举措和重要途径.如今,开发区在出口创汇、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经济发展中傲然崛起的广州开发区已被人们视为全国开发区建设的典范之一.三十、1993年,中国内地第一家跨地区产权交易机构成立.1993年2月8日,深圳产权交易所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跨地区产权交易机构.三十一、1994年,广东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5月25日,广东省政府批转省体改委、省经委《关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由主要靠放权让利调整为致力于明晰产权的制度创新.8月4日,广东省政府确定广州味精食品厂、深圳华强电子工业总公司等5家企业列为全国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这是继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后进行的第三步改革.三十二、1995年,广东加快小企业改革步伐.1995年12月1日,省政府转发《关于加快我省小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合并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经营、出售转让、嫁接改造、易地改造、抵押承包、破产拍卖等8种改革形式,加快了小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三十三、1996年,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996年,全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揭开了报业经营集团化新的一页.到1998年,广东新增两家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形成报业集团“三足鼎立”局面.随后,报业集团这种媒体经营模式走向全国,引领新的传媒格局.三十四、上世纪90年代末,新媒体在广东横空出世,走向全国.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改变着中国人联通彼此和世界的方式.互联网首先在广东寻找到市场的突破口,1997年丁磊于广东创建了网易公司,隔年马化腾创办了“腾讯”.在丁磊的主导下,网易先后推出了免费主页、免费域名、免费信箱、虚拟社区等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让中国的互联网变得容易起来.几乎在同一时段,马化腾开始推出OICQ、QQ,打造出华人群体最大的即时通讯网络.三十五、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召开,至今已成中国科技第一展.自1999年首次举办至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历经十年的发展,以“国家级、国际性、高水平、大规模、讲实效、专业化、不落幕”的特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科技盛会,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借由高交会搭建而起的高端平台,成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阵地.三十六、2000年,江泽民考察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这是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十七、2003年,CEPA正式签署.CEPA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英文简称,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访问香港,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共同签署了这一历史性协议.按照协议规定,货物贸易方面,由2004年1月1日起,273个内地税目涵盖的香港产品,只要符合原产地规则,都可享有零关税优惠.随着CEPA的签署和大珠三角战略的提出,广东与港澳经济联系更紧密,粤港合作也进入全新的阶段.三十八、2004年,胡锦涛考察广东时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2004年12月22日,胡锦涛在出席澳门回归祖国5周年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后到广东考察工作,他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三十九、2004年,广东启动户籍改革,“农转非”将退出历史舞台.2004年起,广东户籍改革再掀新篇章.从这年起,广东将陆续取消“农转非”计划指标,条件成熟的地区取消农业户口.也是在这一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这个打破城乡二元化对立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全国铺开,公安部的消息显示,目前已有1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取消了农业户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实现了公民身份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四十、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广东先行一步.广东的义务教育“免费大餐”从2001年开始起步,步步都领先全国.到2007年秋季,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课本费由政府“埋单”,比全国提早一年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春季开始,广东全面免除全省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至此,全省实现了城乡全免费义务教育.而到2008年秋季学期,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覆盖全国.四十一、2008年,暂住证取消,深圳全面迎来“居住时代”.1984年,暂住证在深圳落地生根,至2008年8月,暂住证在深圳全面“告退”,前后24年.取代暂住证的居住证将“一证多用”,逐步增加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和教育、金融等多项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内容.持证人员将能享受到一系列的便利服务,包括子女能够接受义务教育等.持有10年长期居住证的居民,将被纳入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改革开放先行者,深圳再次为全国的户籍制度变革和人口管理提供了一个样本.四十二、2008年,广东产生我国首个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初,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在广东度过10年打工生涯的四川籍打工妹胡小燕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成为我国首个从农民工队伍中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将人大代表和农民工两种身份合二为一的第一人,广大农民工的生存际遇和身份认定、子女教育等问题,都寄望通过这个代表找到“发声口”.四十三、2008年,深圳政治体制改革成全国试验田.2008年5月23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外发布《深圳市近期改革纲要(征求意见稿)》,深圳即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特区深圳也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试验田”.深圳拟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内容包括:在党内选举中引进竞争机制,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选范围;差额选举区长、副区长,条件成熟后进行市长差额选举;部分区人大代表直接竞选;逐步实现各区党政一把手、市政府各部门一把手由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无记名投票推荐人选,票数较高者和自荐、联名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公开演讲和答辩,最终由常委会进行差额票决等.这些措施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创新之举.四十四、珠海成为全国首个“全民医保”试点城市.珠海的“全民医保”试点自2007年起筹措,在全国率先尝试建立全民医保制度.其思路是:“小病”治疗免费、“中病”依靠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则通过医疗统筹救助.四十五、宝洁入驻中国,引领跨国企业进驻潮流.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引领下,1988年,宝洁公司在广州成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这是宝洁公司在这一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所建立的第一间公司,为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闯开一条新路.改革开放至今,国际投资者在广州累积设立了18000多个项目,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把广州作为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场地,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150家在广州落户.四十六、广州地铁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广州地铁二号线对中国轨道交通行业是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它是1997年国家恢复批建地铁项目后中国首条国产化率超过70%的地铁线路.地铁三号线是目前全国最快的地铁,最高时速达到120公里.大学城专线则开创了国内轨道交通采用直线电机运载系统的先河,并且是广州市轨道交通的第一条高架线路.广州地铁的兴建标志着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地方经济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强大的地方财政实力.四十七、亚洲最大会展中心投入使用.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洲展馆)首期占地4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一、二层展厅13个,展示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室外展场面积2.2万平方米,于2002年底正式投入使用,是目前亚洲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会展中心.自2004年4月第95届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全面启用琶洲展馆,同时在琶洲展馆和流花路展馆两馆分两期举办.琶洲展馆的投入使用,对于广州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对外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四十八、广东成中国玩具出口最大基地.1988年,世界玩具生产中心经历了从西欧向日本,从日本转向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又从香港转向内地和泰国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玩具出口基地.至今,广东玩具出口占中国玩具出口的6成以上.四十九、广东开展“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活动,努力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2007年底,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吹响“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号角”,汪洋提出: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决定》和《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全省上下广泛动员,迅速行动,兴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破除阻碍科学发展、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的体制,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五十、广州新白云机场建成,成为中国客运量第二大的机场和国内重要的航空枢纽.2004年7月,广州新白云机场正式完成转场,它也是我国首个按照中枢机场理念设计和建设的航空港.广州新白云机场拥有定期国内航线120多条、国际航线52条,连通国内外140多个城市和地区,成为中国国内顶尖的航空中枢机构.2007年12月,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发送旅客超过3000万名.这使白云机场超过上海浦东机场,成为中国内地客运量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的第二大机场.新白云机场已经成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改革开放成果的一张新名片.。
广东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 共98页
广东经济发展:
广东改革开放30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示意图
亿元
3000
2785.4
2500
2000
1807.2
1500
1000
910.6
500
41.8
382.3 107.6
0
1978年 1988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7年
26.07.2019
wxy
18
广东经济发展:
亿元 25000
有人曾因为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而全面否定改革。 十七大报告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 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 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 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 性变化”。
十七大作出这种判断,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改革开 放的信心,从深层次说,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执政 党的支持度和认同感。
26.07.2019
wxy
28
四是,资源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但可持续发展的 压力较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趋紧。
全省仍有16.2%的省控断面水质劣于五类,珠 三角空气质量下降,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较重, 环境安全形势较为严峻;能耗依然较大,单位 GDP能耗比美国、日本、英国分别高2.3倍、6.2 倍和3.2倍。
26.07.2019
wxy
4
改革开放解放伟大成就的总结
社会形态认知:从重点论到全面论与重点
1
论的统一
2
从只重制度模式到更重价值取向
从社会制度的绝对对立到正视制度多样化
3
从只重生产关系转变到更重生产力发展
4
5 所有制:从狭隘“二分法”到多维视角
侨乡江门经济落后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侨乡江门经济落后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江门作为一个著名的侨乡,在广东是很有名的。
而且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为何在珠三角经济排名中江门的排位却靠后。
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造成这个想象是由很多原因共同影响的。
首先对江门市作一个简单介绍。
江门市是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
因位于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烟墩山和江北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
又称“五邑”。
面积9541平方千米,约占珠三角的1/4,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市辖区,代管台山、开平、恩平、鹤山4个县级市。
江门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水陆交通方便。
陆路距广州、珠海100公里,水路至香港95海里,到澳门53海里。
江门市位居粤西地区和西南各省通往珠三角和粤港澳的交通要道,扼西江以及粤西沿海交通之门户,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江门总人口445万,其中市区人口约133万。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
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年里,江门市因拥有一批大中型国营企业,其经济实力在广东省排第三、甚至第二。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江门市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国营企业纷纷倒闭,江门已沦为珠江三角洲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年江门市的人均GDP不过在全省的平均线附近而已。
江门经济的落后与江门侨乡文化的落后有密切关系。
我认为造成如今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常住人口稀少因素如果我们认真研究珠三角城市的情况,并将“内需”的概念套用在一个城市的话,就会发现江门最稀缺的资源其实是人。
据2010年统计数据,江门市常住人口445万人。
同期,广州市人口为1270万人、中山市314万人、深圳市10365万人、珠海市160万人、佛山市719万人、肇庆市391万人、清远市369万人、惠州市459万人、东莞市 822万人,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各市的经济实力跟人口数量基本成正比,常住人口比江门多的城市,经济实力都远超过江门;经济实力超过江门而常住人口比江门少的中山、珠海,外来人口都超过江门。
关于改革开放的作文
关于改革开放的作文忆改革开放,现中华雄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97年香港回归,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30年,是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的30年!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后,奥运大幕将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将成为奥运的主人!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将出现一个又一个辉煌的30年!中华民族的崛起,必将让世界为我们自豪!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侨乡江门经济落后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侨乡江门经济落后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江门作为一个著名的侨乡,在广东是很有名的。
而且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为何在珠三角经济排名中江门的排位却靠后。
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造成这个想象是由很多原因共同影响的。
首先对江门市作一个简单介绍。
江门市是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
因位于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烟墩山和江北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
又称“五邑”。
面积9541平方千米,约占珠三角的1/4,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市辖区,代管台山、开平、恩平、鹤山4个县级市。
江门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水陆交通方便。
陆路距广州、珠海100公里,水路至香港95海里,到澳门53海里。
江门市位居粤西地区和西南各省通往珠三角和粤港澳的交通要道,扼西江以及粤西沿海交通之门户,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江门总人口445万,其中市区人口约133万。
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
改革开放前的二十年里,江门市因拥有一批大中型国营企业,其经济实力在广东省排第三、甚至第二。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江门市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国营企业纷纷倒闭,江门已沦为珠江三角洲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年江门市的人均GDP不过在全省的平均线附近而已。
江门经济的落后与江门侨乡文化的落后有密切关系。
我认为造成如今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1)常住人口稀少因素如果我们认真研究珠三角城市的情况,并将“内需”的概念套用在一个城市的话,就会发现江门最稀缺的资源其实是人。
据2010年统计数据,江门市常住人口445万人。
同期,广州市人口为1270万人、中山市314万人、深圳市10365万人、珠海市160万人、佛山市719万人、肇庆市391万人、清远市369万人、惠州市459万人、东莞市 822万人,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各市的经济实力跟人口数量基本成正比,常住人口比江门多的城市,经济实力都远超过江门;经济实力超过江门而常住人口比江门少的中山、珠海,外来人口都超过江门。
广东改革以及思想解放
广东改革开放30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示意图
23013.3 19051.4
15000 10000 5000
0
8667.3 3884.7 17.6 403.6
1978年 1988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7年
2019/10/18
wxy
19
2019/10/18
wxy
20
总量不断实现跨越,增速保持高位 运行。200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经济总 量规模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02年珠三 角九市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 10953.96亿元;2006年,跨越两万亿元 关口,2007年实现25606.87亿元。2008 年实现33580.2亿元。
40000
30000 20000
13335
15612
13256
10000
0
粤北山区
西翼
东翼
珠江三角洲
2019/10/18
wxy
33
2007年珠三角各市人均GDP
分阶段 10000美元以上 7000-10000美元
3000-7000美元
1000-3000美元
2019/10/18
市名 深圳 广州 珠海 佛山 中山 东莞 惠州 江门 肇庆
推进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贡献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19/10/18
wxy
8
2019/10/18
wxy
9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历了一个思 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 展、生活大提高的黄金时期,具备 再上新台阶的良好基础。
2019/10/18
wxy
10
率先的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广东乡镇体制变革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广东乡镇体制变革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乡镇体制在职能上经历过三次变革。
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社改乡,到90年代汲取模式的形成,再到本世纪初由汲取到供给式的体制转型,广东乡镇体制逐渐趋于理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
关键词:改革开放;广东乡镇;职能体制一、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乡镇重建(1978~1986年)由于人民公社“大包干”制度对生产力的严重制约,从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到户开始,全国各地农村逐渐出现各种新型分配方式与组织,对人民公社的突破势不可挡。
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生产转型,推进农村改革开放,中央决定废除人民公社,重新建立乡镇政府组织。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第95条规定在“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提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
”根据中央指示,1983年,广东省以原人民公社所属区域设区,生产大队建乡,改1892个农村人民公社为1836个区公所,26583个生产大队为19955个乡人民政府(小乡)和370个镇人民政府。
公社改区、大队改乡后,乡、镇行政区划很小,而且乡长、副乡长多为不脱产的干部,不利于基层政权建设。
因此,1986年,中共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撤区建乡镇完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通知》,规定撤销管理区,以原管理区为基础设立乡、镇,将全省1767个区公所改设1456个镇人民政府和483个乡人民政府(内民族乡12个),其中,广州市郊、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等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设立镇人民政府,19095个乡(小乡)改为23163个村委会。
社改乡完成后,乡镇成为五级政府机构——中央、省、市(地级)、县(市)、乡(镇)——中的最基层一级政府。
此次乡镇重建的体制设计提出了三大职能目标:一是管理农村社会。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报告(同名12785)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作者陈永红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经验。
广东改革开放30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快速发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
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初步探索(1978年12月─1983年)广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面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干部、华侨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构想,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创办经济特区,开展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在城市逐步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一)、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广东领导人大胆向中央建议,提出对广东下放对外开放自主权;在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初期,广东省委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更加开放”这个主题,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981年4月,省委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
1982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打击走私贩私的斗争。
省委提出“三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三放”(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
省委还提出“打击经济犯罪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和“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的方针。
为了用足用活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4年,广东省委明确提出三条方针:为了办成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要积极寻找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允许灵活的,要灵活执行;如果找不到政策根据的,可以试点,在试点中突破现有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