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机械《金属工艺学》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11机械《金属工艺学》复习材料

11机械《金属工艺学》复习材料

一、选择题1、冒口的主要作用是排气和( B )。

A.熔渣 B.补缩 C.结构需要 D.防沙粒进入2、拉伸实验中,试样所受的力为( D )。

A.冲击 B.多次冲击 C.交变载荷 D.静态力3、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 A )。

A.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B.塑性和韧性C.断面收缩率和塑性 D.断后伸长率和塑性4、最常用的淬火剂是( A )。

A.水B.油C.空气D.氨气5、球化退火前有网状渗碳体的钢件,在球化退火前先进行( B )。

A.退火B.正火C.淬火D.回火6、合金钢要充分显示出良好的特性,必须进行( D )。

A.渗氮B.渗碳C.加工硬化D. 热处理7、在我国低合金高强度钢主要加入的元素为( A )。

A.锰B.硅C.钛D. 铬8、下列没有分型面的造型是( D )。

A.整体模造型B.分开模造型C.三箱造型D.熔模造型9、拉深是 ( B ) 工序。

A.自由锻造B.成形C.分离D. 模锻10、焊条E4303中43表示( D )。

A.焊条直径B.焊条长度C.直流焊条D.熔敷金属抗拉程度11、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A )。

A、强度和塑性B、强度和硬度C、强度和韧性D、塑性和韧性12、共析钢的含碳量为(A )。

A、Wc=0.77%B、Wc>0.77%C、Wc<0.77%D、Wc=2.11%13、为保证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轴、丝杠、齿轮、连杆等重要零件,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D )。

A、淬火B、正火C、退火D、调质14、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渗氮法。

它是在渗氮罐中进行加热时,不断通入(B )介质。

A、氮气B、氨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5、45钢是( B ) 。

A、碳素结构钢B、优质碳素结构钢C、碳素工具钢D、优质碳素工具钢16、机床的床身一般选(C )。

A 、焊接B 、锻造C 、铸造D 、冲压17、空气锤的动力是 (B ) 。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使用性能: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2.工艺性能: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的性能(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材料性能)3.拉伸过程的4个阶段:I.弹性形变II.屈服III.均匀塑性变形阶段IV.颈缩4.δs:屈服强度δ0.2:条件屈服强度δb:抗拉强度A k:冲击韧性HB:布氏硬度HR:洛氏硬度HV:维式硬度Ψ:收缩率δ:伸长率5.韧脆转变温度: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冲击韧性值急剧下降的现象。

6.疲劳极限:材料经过无数次应力循环而不发生疲劳断裂的最高应力。

用δ-1表示。

第二章1.常见纯金属的晶格类型:体心立方晶格:晶格常数a,原子数2,常见金属α-Fe,δ-Fe。

面心立方晶格:晶格常数a,原子数4,常见金属γ-Fe,Cu,Ag。

密排六方晶格:晶格常数:底面边长a和高c存在c/a=1.633,常见金属Mg,Zn,Be。

2.结晶:物质由液态转化为晶态的过程。

3.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和实际结晶温度之差,过冷度大小与冷速有关。

冷速越大,过冷度越大,过冷是结晶的必要条件。

4.结晶的过程:晶核的形成----晶核长大,长成树枝晶。

5.晶粒大小对金属机械性能的影响:常温下,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大,金属机械性能越好。

强度,硬度高,塑性韧性高。

6.细化晶粒的过程:控制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搅拌----热处理7.同素异形体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着温度的改变其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912℃1394℃例:α-Fe------------γ-Fe-------------δ-Fe(体心)(面心)(体心)7.重结晶(二次结晶):同素异构的转变。

8.合金:由两种或两种材料以上(其中一种是金属)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相:金属或结晶中凡是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10.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融入溶剂晶格产生晶格畸变而造成材料硬度和强度升高,塑性和韧性没有明显降低。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金属工艺学是研究工程上常用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

2、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使用性能),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工艺性能),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3、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力—应变关系的性能,叫做金属力学性能(机械性能).4、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常用的强度判断依据是屈服点、抗拉强度等。

5、断裂前金属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成为塑性,常用的塑性判断依据是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_。

6、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布氏硬度_、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7、自然界的固态物质,根据原子在内部的排列特征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8、金属的晶格类型主要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大类。

9、晶体的缺陷主要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10、纯金属的结晶过程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两个过程11、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中所占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_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12、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3、合金中有两类基本相,分别是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14、铁碳合金室温时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珠光体和莱氏体。

15、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最大含碳量为6.69%。

16、纯铁的熔点是1538℃。

17、简化的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有3个单相区5__个二相区。

18、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加热、保温_和冷却三个阶段。

19、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

为了去除工作中由于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等造成的和铸件内存残余应力而进行退火叫去应力退火。

20、淬火前,若钢中存在网状渗碳体,应采用正火的方法予以消除,否则会增大钢的淬透性。

21、淬火时,在水中加入盐或碱,可增加在650℃—550℃范围内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软点。

22、工件淬火及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1.合金的收缩经历了(液态收缩)、(凝结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2.常用的热处理主意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3.铸件的表面缺陷主要有(粘砂)、(夹砂)、(冷隔)三种。

4.按照石墨的形态,铸铁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四种。

5.铸造时,铸件的工艺参数有(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收缩率)、(型芯头尺寸)。

6.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轧制)、(拉拔)、(挤压)、(锻造)、(板料冲压)。

7.焊接电弧由(阴极区)、(弧柱)和(阳极区)三部分组成。

8.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9.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0.锻造的主意有(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

11.车刀的主要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刃倾角)。

12.碳素合金的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

14.铸件的凝结方式有(逐层凝结)、(糊状凝结)、(中间凝结)三种。

15.铸件缺陷中的孔眼类缺陷是(气孔)、(缩孔)、(缩松)、(夹渣)、(砂眼)、(铁豆)。

17.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有(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20.切屑的种类有(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21.车刀的三面两刃是指(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二、名词解释:1.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弥漫铸型型腔,获得形状残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成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2.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3.金属的可锻性:衡量材料在经历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制品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称为金属的可锻性。

4.焊接:利用加热或加压等手段,借助金属原子的结合与蔓延作用,使分离的金属材料结实地衔接起来的一种工艺主意。

5.同素异晶改变:随着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改变。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金属工艺学》习题集(一)判断题(请在题尾的括号内划“√”或”×”):1.车床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刀具的移动。

( 1 )2.钻床的主运动是钻头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钻头的轴向运动。

( 1 )3.铣床的主运动是刀具的旋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移动。

( 1 )?4.牛头刨床刨斜面时,主运动是刨刀的往复直线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斜向间歇移动。

25.龙门刨床刨水平面时,主运动是刨刀的往复直线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横向间歇移动。

26.车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是由两台电动机分别带动的。

( 2 )7.立铣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是由一台电动机带动的。

( 2 ) 8.计算车外圆的切削速度时,应按照已加工表面的直径数值,而不应按照待加工表面的直径数值进行计算。

( 2 )9.牛头刨床的切削速度是指切削行程的平均速度。

210.车槽时的背吃刀量(切削深度)等于所切槽的宽度。

1 11.钻孔时的背吃刀量(切削深度)等于钻头的半径。

1 12.切削层是指由切削部分的一个单一动作(或指切削部分切过工件的一个单程,或指只产生一圈过渡表面的动作)所切除的工件材料层。

( 1 ) 13.切削层公称横截面积是在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截面积。

114.切削层公称宽度是在给定瞬间,作用主切削刃截形上两个极限点间的距离,在切削层尺寸平面中测量。

( 1 )15.切削层公称厚度是在同一瞬间的切削层横截面积与其切削层公称宽度之比。

116.刀具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1 17.刀具后角是主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 2 )18.刀具主偏角是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间的夹角(即主切削刃在基面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

( 1 )19.刀具前角的大小,可根据加工条件有所改变,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而后角不能是负值。

( 1 )20.刀具主偏角具有影响背向力(切深抗力)、刀尖强度、刀具散热状况及主切削刃平均负荷大小的作用。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机械设计时常用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s或σ0.2)两种强度指标。

2.若退火亚共析钢试样中先共析铁素体占41.6%,珠光体58.4%,则此钢的含碳量为约0.46%。

3.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4.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现象。

5.实际金属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缺陷。

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高,低)得多。

6.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的晶格结构同溶剂,其强度硬度比纯金属的高。

7.共析钢加热至Ac1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8.把两个45钢的退火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1~Ac3之间和Ac3以上温度水冷淬火,所得到的组织前者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后者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二、判断改错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增多。

(×)2.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屈氏体、索氏体,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

(×)3.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标出其硬度。

(√)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

(×)5.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6.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7.高碳钢淬火时,将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但由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终止温度在0℃以下,故钢淬火后的组织中保留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8.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便于进一步加工,常对冷加工后的金属进行完全退火。

(×)9.片状珠光体的机械性能主要决定于珠光体的含碳量。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各章知识点第7章铸造成形二、基本内容1、铸造成形工艺基础1)合金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流动性好的合金,充型能力强,易获得形状完整、尺寸准确、轮廓清晰、壁薄和形状复杂的铸件。

灰铸铁流动性最好,硅黄铜、铝硅合金次之,铸钢最差。

2)合金的收缩: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的主要原因。

1、铸造成形方法1)砂型铸造:各种手工造型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见书中表7-1。

铸件常见的缺陷的特征及产生原因,见书中表7-22)特种铸造: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制母模→压型→制蜡模→制壳→焙烧→浇注→清理。

熔模铸造的特点:铸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高,减少切削、节约材料,适于铸熔点高、难切削加工材料。

3、铸件结构工艺性1)砂型铸造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减少和简化分型面;外形力求简单对称;有结构斜度;有利于节省型芯及型芯的定位、固定、排气和清理。

2)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铸件壁厚要合理、壁厚应均匀、有铸造圆角和过渡连接、尽量避免过大平面。

四、习题一、填空题1、合金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

2、合金的收缩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3、铸件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是()收缩和()收缩。

4、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是()收缩。

二、判断题1、机器造型不能进行三箱造型。

()2、铸造造型时,模样的尺寸和铸件的尺寸一样大。

()三、选择题1、下列铸造合金中,铸造性能最好的是(),铸造性能最差的是()。

A 铸钢B 铸铁C 铸铜2、下列铸件大批量生产时,采用什么方法铸造为宜?车床床身()、汽轮机叶片()、铸铁水管()。

A 砂型铸造B 熔模铸造C 离心铸造四、简答题1、砂型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有哪些要求?2、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有哪些要求?3、下图中砂型铸造铸件结构工艺性不好,说明原因,画出正确图形。

第8章锻压成形二、基本内容1、锻压成形基础知识1)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一、填空:1.合金的收縮經歷了(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固態收縮)三個階段。

2.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3.鑄件的表面缺陷主要有(粘砂)、(夾砂)、(冷隔)三種。

4.根據石墨的形態,鑄鐵分為(灰鑄鐵)、(可鍛鑄鐵)、(球墨鑄鐵)、(蠕墨鑄鐵)四種。

5.鑄造時,鑄件的工藝參數有(機械加工餘量)、(起模斜度)、(收縮率)、(型芯頭尺寸)。

6.金屬壓力加工的基本生產方式有(軋製)、(拉拔)、(擠壓)、(鍛造)、(板料衝壓)。

7.焊接電弧由(陰極區)、(弧柱)和(陽極區)三部分組成。

8.焊接熱影響區可分為(熔合區)、(過熱區)、(正火區)、(部分相變區)。

9.切削運動包括(主運動)和(進給運動)。

10.鍛造的方法有(砂型鑄造)、(熔模鑄造)和(金屬型鑄造)。

11.車刀的主要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後角)、(刃傾角)。

12.碳素合金的基本相有(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

14.鑄件的凝固方式有(逐層凝固)、(糊狀凝固)、(中間凝固)三種。

15.鑄件缺陷中的孔眼類缺陷是(氣孔)、(縮孔)、(縮松)、(夾渣)、(砂眼)、(鐵豆)。

17.衝壓生產的基本工序有(分離工序)和(變形工序)兩大類。

20.切屑的種類有(帶狀切屑)、(節狀切屑)、(崩碎切屑)。

21.車刀的三面兩刃是指(前刀面)、(主後刀面)、(副後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二、名詞解釋:1.充型能力:液態合金充滿鑄型型腔,獲得形狀完整、輪廓清晰鑄件的能力,成為液態合金的充型能力。

2.加工硬化:隨著變形程度增大,金屬的強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的現象稱為加工硬化。

3.金屬的可鍛性:衡量材料在經受壓力加工時獲得優質製品難易程度的工藝性能,稱為金屬的可鍛性。

4.焊接:利用加熱或加壓等手段,借助金屬原子的結合與擴散作用,使分離的金屬材料牢固地連接起來的一種工藝方法。

5.同素異晶轉變:隨著溫度的改變,固態金屬晶格也隨之改變的現象,稱為同素異晶轉變。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铁素体:谈溶于α-Fe中的见习固溶体,体系里放结构,常用F或a表示固溶强化:在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苏醒、韧性有所下降。

这种现象称固溶强化A3线:在冷却过程中,有奥氏体析出铁素体的开始线(加热过程中铁素体融入奥氏体的终了线)冷脆:磷具有很轻的固溶强化作用,它使钢的强度、硬度显著提高,但剧烈的降低刚的韧性尤其是低温韧性,称为冷脆位错:晶体中的的线缺陷就是各种类型的位错,在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院子发生了有规律的搓牌现象晶内偏析:先结晶的部分含高熔点的组元较多,后结晶的部分含低熔点的组元较多,在晶粒内部存在着浓度差别,这种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的现象称为晶内偏析枝晶偏析:由于固溶体晶体通常呈树枝状,是枝干和枝剪的化学成分不同,所以又称为枝晶偏析内吸附:由于晶界能的存在,当金属中存在有能降低晶界能的异类原子时,这些原子就将向内晶界偏聚,这种现象称为内吸附细晶强化:用细化晶粒来提高材料强度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晶格畸变:由于缺陷的存在,在周围原子失去一个近邻原子而使相互间的作用失去平衡,偏离其平衡位置,这就在空位的周围出现一个涉及几个原子间距的弹性畸变区,简称晶格畸变有序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按适当比例并按一定顺序或一定方向,围绕着溶剂原子分布时,这种固溶体叫有序固溶体成分过冷:固溶体合金在结晶时,溶质组元重新分布,在固液界面处形成溶质的浓度梯度,从而产生成分过冷异分结晶:固溶体合金结晶时所结晶出的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不同,这种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称为异分结晶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以不同比例相互混合后形成的固相,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称为固溶体堆垛层错:在实际晶体中,晶面堆垛顺序发生局部错差而产生的一种晶体缺陷称为堆垛层错,简称层错大角度晶界:当相邻晶粒间的位相差大于10度时,晶粒间的界面属于大角度晶界相率:是表示在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是系统的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F=C-P+2)渗碳体:铁与碳形成的间隙化合物Fe3C白口铸铁:按Fe-Fe3C系结晶的铸铁,碳以Fe3C形式存在,断口呈亮白色,称为白口铸铁形核率:指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目,以N表示非均匀形核:在液态金属中总是存在一些微小的固相杂质质点,并且液态金属在凝固时还要和型壁相接触,于是晶核就可以优先依附于这些现成的固体表面上形成,这种形核方式就是非均匀形核空位:在某一温度下的某一瞬间,总有一些原子具有足够高的能量,以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约束,脱离原来的平衡位置迁移到别处,于是在原位置上出现了空结点,这就是空位晶界强化:添加微量元素改善晶界状态达到高温合金强化的目的宏观偏析:又称区域偏析,对于铸件或铸锭来说就造成大范围化学成分不均匀1、杂质硫的有害作用:产生热脆(钢在加工时开裂)锰的作用:除硫,防止热脆(形成MnS,防止形成FeS)2、渗碳体的种类及特点:一次渗碳体(长条状)二次渗碳体(片状)三次渗碳体(网状)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片状)3、白口铸铁的性能:可段性很差4、奥氏体——面心立方晶格—致密度大,间隙半径大(正八面体间隙),溶解度大5、金属铸锭组织的三晶区:表层细晶区、柱状景区(中间)、中心等轴晶区6、消除晶内偏析的方法:采用均匀化退火的方法(扩散退火、高温退火)7、中碳钢切削加工性能好;奥氏体导热性低,切削性能差8、负温度梯度产生树枝晶9、杂质表面对形核率的影响:凹面上形成的晶核体积最小,平面上次之,凸面上最大。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充型能力-------金属液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2.缩孔------------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容积较大而且集中的孔洞3.缩松----------在铸件凝固的区域没有得到液态金属或合金的补缩形成分散和细小的缩孔4.顺序(定向)凝固-----------采用各种工艺措施,是铸件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建立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分向冒口的方向顺序地凝固5.同时凝固---------采取一些工艺措施,使铸件各部分温差很小,几乎同时进行凝固6.冒口---------铸型内供储存铸件补缩用熔融金属,并有排气、集渣作用的空腔。

7.起模斜度--------为使模样容易地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自芯盒中脱出,所设计的平行于起模方向在模样或芯盒壁上的斜度8.纤维组织--------钢锭在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基体金属的晶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状将沿着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形状,金属再结晶后也不会改变,仍然保持下来,使金属组织具有一定的方向性9.可锻性------衡量材料通过塑性加工获得优质零件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10.冲孔-------是指利用冲头在工件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工序11.拉深--------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冲压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序12.落料------是将分离的部分作为成品,周边是废料13.超塑性------指材料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呈现出异常底的流变抗力、异常高的流变性能的现象14.复合冲模--------在一个模具上只有一个工位,在一次冲压行程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模15.连续冲模-------在一个模具上有多个工位,在一次冲压行程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模16.模锻斜度---------为了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模锻件上平行于锤击方向的表面必须具有斜度17.内斜度-------锻件内壁的斜度,用β表示18.外斜度-------锻件外壁的斜度,用α表示19.等离子弧------对自由电弧的弧柱进行强迫“压缩”,从而使能量更加集中,弧柱中气体充分电离,这样的电弧称为等离子弧。

金属工艺学复习

金属工艺学复习

金属工艺学复习第一篇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强度与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同素异晶转变:随着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

●固溶体:铁碳合金都是间隙固溶体铁素体:α铁基,低温,含碳量低,特征是强度、硬度低,塑性、韧性好奥氏体:γ铁基,较高温,含碳较高,强度及硬度不高,塑性优良,锻造常用●化合物:渗碳体Fe3C : 硬而脆●机械混合物:珠光体P:F+Fe3C,0.77C,力学性能好,塑性韧性一般;莱氏体L:含碳4.3%,渗碳体含量多,硬脆高温莱氏体奥氏体+渗碳体Ld(A+Fe3C),727C以上低温莱氏体珠光体+渗碳体Ld’(P +Fe3C),727C以下。

●热处理: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渗碳、氮化等)●1)退火:将工件加热到高于AC3或AC1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随后以足够缓慢的速度冷却,使钢得到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1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2消除内应力,防止加工中变形。

3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完全退火:加热到AC3以上,得到均一奥氏体组织后再缓冷转变为珠光体组织的过程。

不完全退火:加热到Ac1以上,得到奥氏体加未溶碳化物或铁素体,再缓冷进行组织转变的过程。

球化退火: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得到在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组织。

目的: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退火工艺。

球化退火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钢2)正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得到细珠光体类型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对于低、中碳钢(≤0.6C%),目的与退火的相同调整硬度利于切削、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

1要改善切削性能,调整硬度利于切削、消除内应力、细化晶粒。

低碳钢用正火,中碳钢用退火或正火,高碳钢用球化退火。

2对于过共析钢,用于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金属工艺学复习要点

第一篇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应力: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应变: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就称为应变强度: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和断裂的能力。

塑形: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写,产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断面收缩率:缩颈处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韧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的变形能量的能力。

疲劳强度:当循环应力低于某定值时,疲劳曲线呈水平线,表示该金属材料在此应力下可经受无数次应力循环仍不发生断裂,此应力称疲劳强度。

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缩颈阶段铁碳合金的组织:固溶体(铁素体、奥氏体)、金属化合物(渗碳体)、机械混合物(珠光体、莱氏体)碳素结构钢:Q+数字(厚度小于16毫米时的最低屈服点)+AB(普通)CD(磷硫低含量)+(F 沸腾钢;b半镇定;Z镇定刚)优质碳素结构钢:两位数(平均碳含量万分数)低:08;10;15;20 塑形优良中:40;45 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均较适中高:60;65 强度、硬度提高,且弹性优良。

碳素工具钢:含碳量0.7%~1.3%,淬火、回火后有高硬度和耐磨性。

“碳”T+数字(含碳量千分数)+(A)A:硫磷含量更低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T8; T10、T10A;T12。

第二篇铸造铸造:1.砂型铸造2.特种铸造:熔模、消失模、金属型、压力、离心。

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

影响因素:1.合金的流动性2.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3.铸型填充条件(铸型材料、铸型温度、铸型中的气体、铸件结构)铸件的凝固方式:1.逐层凝固2.糊状凝固3.中间凝固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

缩松: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

宏观缩松:肉眼、放大镜,铸件中心轴线处或缩松下方。

显微缩松:显微镜,分布在晶粒之间的微小孔洞。

内应力:1.热应力2.机械应力裂纹:热裂、冷裂。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重要知识点详解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重要知识点详解

⾦属⼯艺学复习资料重要知识点详解⾦属⼯艺学复习资料⼀、 1.外圆⾯、孔:直线为母线,圆为轨迹平⾯:直线为母线,直线为轨迹成形⾯:曲线为母线,圆或是直线为轨迹2.包括主远动:⼑具与⼯件产⽣相对运动,是前⼑⾯接近⼯件,速度最⼤,功率最⼤进给运动:切除切屑3.合成切削速度⾓,主运动与合成运动夹⾓4.切削⽤量:切削速度v=3.14*dn/1000或2*Ln/1000进给量f背吃⼑量ap5.⼑具:切削部分、夹持部分6.⼑具材料:碳素⼯具钢、合⾦⼯具钢—切削速度不⾼的⼿⼯⼯具---锉⼑、锯条、铰⼑⾼速钢、硬质合⾦:应⽤最⼴----⾼速钢-强度、韧度好-⿇花钻、铣⼑、拉⼑、齿轮⼑----硬质合⾦硬度好、耐磨、耐热-车⼑、刨⼑、端铣⼑7.⼑具⾓度:主、副偏⾓Kr,Kr’⼩时,表⾯粗糙度也⼩,⼑尖强度和散热条件好,利于提⾼⼑具耐⽤度,但是背向⼒⼤,易引起⼯件变形,可能产⽣振动。

前⾓:前⾯与基⾯夹⾓ro 有正、负、零度前⾓-⼤时,切削⼒Fc⼩,但过⼤,强度低,耐⽤度低,磨损加快---硬质合⾦为10-20度—灰铸铁为5-15度后⾓:道具后⾯与切削⾯的夹⾓,可减⼩摩擦,粗加⼯为6-8度刃倾⾓lanmudas8.车⼑结构形式: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机夹可转位式(1.避免因焊接引起的缺陷,相同条件下⼑具切削性能⼤为提⾼;2.卷屑、断屑稳定可靠;3.⼑体转位后,保证切削刃与⼯件相对位置,减少了调⼑停机时间,提⾼⽣产效率;4.⼑⽚⼀般不需要重磨,利于涂层⼑⽚推⼴使⽤;5.道题使⽤寿命⼤,可节约材料及制造费⽤)9.切屑:带状-⼤前⾓⼑具,⾼切削速度、⼩进给量,塑性材料,表⾯光洁节状-低速、⼤进给量、加⼯中等硬度钢材、表⾯粗糙崩碎-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尖易磨损,产⽣振动10.积屑瘤:⾦属材料因塑性变形⽽被强化,⽐⼯件材料硬度⾼,能代替切削刃进⾏切削,可保护切削刃,并增⼤了⼑具实际⼯作前脚,切削轻快,所以,粗加⼯希望产⽣。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3篇)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3篇)

第1篇一、金属工艺学概述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加工、变形、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科学。

它涵盖了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变形、处理、回收和再利用等各个环节。

金属工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 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纯金属:如铜、铝、铁等。

(2)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3)复合材料:由金属与其他材料(如陶瓷、塑料等)组成的材料。

2. 金属材料的性能(1)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

(2)物理性能:包括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密度等。

(3)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耐高温性等。

三、金属工艺学基本原理1. 金属变形原理金属变形是指在力的作用下,金属体积、形状和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金属变形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滑移:金属在力的作用下,晶粒发生相对滑移,导致变形。

(2)孪晶: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晶粒发生孪晶变形。

(3)位错:位错是金属晶体中的一种缺陷,它对金属的变形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2. 金属加热与冷却原理金属加热与冷却是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为金属加热与冷却原理:(1)加热:金属加热时,其温度逐渐升高,原子振动加剧,导致金属软化。

(2)冷却:金属冷却时,原子振动减弱,晶体结构逐渐稳定,金属硬化。

3. 金属热处理原理金属热处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对金属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过程。

金属热处理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退火:通过加热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2)正火:通过加热和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3)淬火:通过快速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4)回火:通过加热和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韧性和稳定性。

四、金属工艺学主要加工方法1. 冲压加工冲压加工是指利用冲模对金属板材、带材、管材等进行压力加工的方法。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docx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docx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合金的收缩经历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2.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3.铸件的表面缺陷主要有(粘砂)、(夹砂)、(冷隔)三种。

4.根据石墨的形态,铸铁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四种。

5.铸造时,铸件的工艺参数有(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收缩率)、(型芯头尺寸)。

6.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轧制)、(拉拔)、(挤压)、(锻造)、(板料冲压)。

7.焊接电弧由(阴极区)、(弧柱)和(阳极区)三部分组成。

8.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9.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0.锻造的方法有(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

11.车刀的主要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刃倾角)。

12.碳素合金的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

14.铸件的凝固方式有(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三种。

15.铸件缺陷中的孔眼类缺陷是(气孔)、(缩孔)、(缩松)、(夹渣)、(砂眼)、(铁豆)。

17.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有(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20.切屑的种类有(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21.车刀的三面两刃是指(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二、名词解释:1.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成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2.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3.金属的可锻性:衡量材料在经受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制品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称为金属的可锻性。

4.焊接:利用加热或加压等手段,借助金属原子的结合与扩散作用,使分离的金属材料牢固地连接起来的一种工艺方法。

5.同素异晶转变:随着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变。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1. 金属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可以分为两类: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包括铝、铜、锡等,而黑色金属包括铁、钢、铸铁等。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在加工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进行相应的处理和选择。

2. 金属的加工方法
金属加工的方法主要有铸造、锻造、冷拔、热轧、冷轧、剪切、冲压等。

不同的加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加工要求,可以使材料得到不同的形状和性质。

3. 金属结构和组织
金属的结构和组织主要包括原子结构、结晶结构、金属晶体、晶界、析出相等。

这些结构和组织的不同类型和形态对金属的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等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4. 金属的热处理
金属的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

热处理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和组织,提高其机械性能,改善金属表面的性质以及消除加工应力等。

5. 金属的表面处理
金属的表面处理主要包括电镀、喷涂、镀层等。

这些方法可以保护金属表面不受腐蚀、磨损、氧化等环境因素的侵害,同时也可以改善金属的外观和使用寿命。

总之,金属工艺学是金属制造工业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掌握金属的材料特性、加工方法、结构组织和热处理等知识,对于提高金属制造品质的稳定性和性能的优化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金属力学性能的是( D )。

A、强度B、硬度C、韧性D、压力加工性能2、工程上一般规定,塑性材料的δ为( B )。

A、≥1%B、≥5%C、≥10%D、≥15%3、试样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 D )。

A、抗压强度B、屈服强度C、疲劳强度D、抗拉强度4、珠光体是( A )。

A、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片层状混合物;B、铁素体与奥氏体的片层状混合物;C、奥氏体与渗碳体的片层状混合物;D、铁素体与莱氏体的片层状混合物。

5、钢的含碳量一般在( B )。

A、0.77%以下B、2.11%以下C、4.3%以下D、6.69%以下6、为了减小淬火内应力和降低脆性,表面淬火后一般要进行( B )。

A、正火B、低温回火C、中温回火D、高温回火7、20Cr是( D ) 。

A、调质合金钢B、中淬透性钢C、高淬透性钢D、低淬透性渗碳钢8、下列是铸造特点的是(C )。

A、成本高 B 、精度高 C、适应性广 D 、铸件质量高9、为防止坯料在镦粗时产生弯曲,坯料原始高度应小于其直径 ( C ) 。

A、1倍 B 、2倍 C、 2.5倍 D、 3倍10、焊接时,焊接电流主要根据 ( A ) 选择。

A、焊条直径B、焊接方法C、焊接接头D、坡口11、根据拉伸实验过程中拉伸实验力和伸长量关系,画出的力—伸长曲线(拉伸图)可以确定出金属的(A )。

A、强度和塑性B、强度和硬度C、强度和韧性D、塑性和韧性12、共析钢的含碳量为(A )。

A、Wc=0.77%B、Wc>0.77%C、Wc<0.77%D、Wc=2.11%13、为保证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轴、丝杠、齿轮、连杆等重要零件,一般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是(D )。

A、淬火B、正火C、退火D、调质14、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气体渗氮法。

它是在渗氮罐中进行加热时,不断通入(B )介质。

A、氮气B、氨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15、45钢是( B ) 。

A、碳素结构钢B、优质碳素结构钢C、碳素工具钢D、优质碳素工具钢16、机床的床身一般选(C )。

A 、焊接B 、锻造C 、铸造D 、冲压17、空气锤的动力是 (B ) 。

A 、空气 B、电动机 C 、活塞 D、曲轴连杆机构18、在终锻温度以下继续锻造,工件易 ( D ) 。

A、弯曲B、变形 C 、热裂 D、锻裂19、下列符合焊接特点的是 ( C ) 。

A、设备复杂B、成本高C、可焊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D、焊缝密封性差20、对于车单线螺纹,工件旋转一周,车刀必须移动(A )螺距。

A、一个B、两个C、三个D、n个21、车削的切削用量是指(C)。

A.主轴每分钟转数、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B.材料的切除率即单位时间里所切除材料的体积;C.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D.切削厚度、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和走刀次数。

22、齿轮常用的材料为(B )。

A .08FB .45钢 C. 65Mn D.9SiCr23、用刚性夹持法来减小焊接件的变形,只适用于焊接(B )。

A.铸铁 B.低碳钢 C.工具钢 D.高碳钢。

24、过共折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应选择在(A )。

A.Ac1+30~50℃ B .Ac3+30~50℃ C.Accm以上D.A3以上25、为提高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通常采用( B )处理。

A .完全退火B .正火C .球化退火 D.淬火26、YG15硬质合金刀具常用于切削(C )材料。

A .不锈钢 B.耐热钢 C.铸铁 D.一般钢材27、精车铸铁工件时一般(A )。

A.不用切削液或用煤油; B.用低浓度乳化液;C.用切削油; D.用高浓度乳化液。

28、车削细长轴时,为了减小弯曲变形,所用右偏刀的主偏角常为(D )。

A .45° B.60° C.75° D .90°29、我国劳动人民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

青铜是铜锡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造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取青铜样品8.1g,经分析其中含锡0.9g,此青铜中铜与锡的质量比是(C )。

A.9∶2 B.9∶1 C.8∶1 D.4∶130、用金属型和砂型铸造的方法生产同一个零件毛坯,一般是(A )。

A.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高;B.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大,力学性能差;C.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小,力学性能高;D.金属型铸件,残留应力较小,力学性能差。

二、判断题1、热加工是指在室温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

(×)2、焊接结构工艺性一般包括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焊缝布臵、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3、设计板料弯曲模时,必须考虑弯曲件的回弹问题。

(√)4、磨具的硬度是指磨具上磨粒的坚硬程度。

(×)5、拉削适宜加工生产批量大的型孔及孔内键槽。

(√)6、随着铸造生产的发展,砂型铸造将逐步被特种铸造所取代。

(×)7、积屑瘤的产生对精加工不利,但对粗加工有一定好处。

(√)8、冷铁可以加快铸件某些部位的冷却速度,防止裂纹和缩孔的产生。

(×)9、只要认真操作,钻削可使孔壁的粗糙度下降甚至可达1.6μm以下。

(×)10、等温淬火与普通淬火比较,可以获得相同高硬度情况下的更好的韧性。

(√)11、合金的熔点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

(√)12、金属化合物的特性是硬而脆,莱氏体的性能也是硬而脆,所以莱氏体属于金属化合物。

(×)13、T10钢的碳的质量分数是10%。

(×)14、钢的最高淬火硬度,主要取决于钢中奥氏体的碳的质量分数的高低。

(√)15、大部分低合金钢和合金钢的淬透性比非合金钢好。

(√)16、工业纯铝中杂质含量越高,其导电性、耐腐蚀性及塑性越低。

(√)17、碳素钢中只含有铁和碳两种元素,不含任何杂质元素。

(×)18、零件工作时的切应力应与锻造流线一致。

(×)19、主运动可为旋转运动,也可为直线运动。

(√)20、钎焊时的温度都在450℃以下。

(×)21、零件工作时的正应力应与锻造流线一致。

(√)22、铸铁件因生产方法简单、铸造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等都好,所以得到广泛应用。

(×)23、焊接结构工艺性一般包括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焊缝布臵、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24、设计板料弯曲模时,必须考虑弯曲件的回弹问题。

(√)25、正火和退火一样都是只用作预先热处理,而不能作为最终热处理。

(×)26、材料只要是加热后再进行变形就称为热变形,不加热时变形就是冷变形。

(×)27、研磨孔可以提高孔与其他相关表面的位臵精度。

(×)28、安装普通螺纹车刀时,只要使车刀刀尖角的平分线与螺纹轴线垂直,即可保证车削时获得正确的牙形。

(×)29、回火对钢性能的影响,一般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硬度降低,而塑性、韧性提高。

(√)30、布氏硬度测量法不宜测量成品及较薄零件。

(√)三、填空题1.常用的硬度表示方法有布氏、洛氏和维氏硬度。

2.自然界的固态物质,根据原子在内部的排列特征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3.合金中有两类基本相,分别是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4.淬火前,若钢中存在网状渗碳体,应采用正火的方法予以消除,否则会增大钢的脆性。

5.工件淬火和高温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称为调质处理。

6.铸铁中碳以石墨析出叫石墨化过程。

7.球墨铸铁是指铁液在浇注前经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

8.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总称。

9.焊接按焊接的过程特点可分为熔焊、压焊、钎焊三大类10.按所用气体的不同,气体保护电弧焊有氩弧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

11、通常把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12.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使用性能,反映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另一类叫工艺性能,反映材料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1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中所占位臵不同,固溶体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_臵换固溶体两种。

14.铁碳合金状态图中,最大含碳量为6.69%。

15.纯铁的熔点是1538℃。

16.钢的热处理工艺曲线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17.常用的变形铝合金有防锈铝、硬铝、超硬铝、锻铝。

18.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两类.19.按锻造的加工方式不同,锻造可分为自由锻、模锻、胎模锻等20.气焊中焊接火焰有三种形式,即中性焰、氧化焰和碳化焰21.C6132是车床,32表示最大车削直径为320mm。

22.在一定范围的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会产生积屑瘤,积屑瘤的产生对精加工不利,但对粗加工有一定好处。

23.车刀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和机夹可转位式。

24.金属的塑性变形会导致其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25.合金的结晶范围愈窄,其流动性愈好。

因此,在选择铸造合金时,应尽量选择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

26.金属的锻造性能常用塑性和变形抗力。

27.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28.切屑的形状可分为带状切屑、节状和崩碎三类。

29.HT300是灰铸铁铸铁,其石墨形状是片状。

30.金属的结晶过程由形核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并且这两个基本是同时进行的。

四、名词解释1.硬度: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2.HT200:最低抗拉强度为200MPa的灰口铸铁。

3.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经人工合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4.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时,不能恢复而残留下来的变形。

5.金属化合物:合金组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晶格类型和性能不同于任一组元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6.特种加工:直接借助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及特殊机械能等多种能量以实现材料去除的工艺方法。

7.刀具的耐用度:刀具两次刃磨中间的实际切削时间。

8.手工电弧焊:用手工操纵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

9.切削运动:在切削过程中,加工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10.不锈钢:能抵抗大气腐蚀或能抵抗酸、碱、盐等化学介质腐蚀的钢。

11.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

12.淬火:将钢加热到A C3或A C1以上温度,保温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3.模锻:在高强度金属锻模上预先制出与锻件形状一致的模膛,使坯料在模膛内受压变形,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限制,因而锻造终了时能得到和模膛形状相符的锻件。

14.铁素体: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

15.相:在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五、计算题1.有一d0=10mm,L0=50mm的低碳钢比例试样,拉伸试验时测得Fs=20.5kN,F b=31.5kN,d1=6.25mm,L1=66mm,试确定此钢材的σs 、σb、、ψ、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