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内容摘要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8年修正)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8年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74aea4da0242a8956bece4a2.png)
【法规标题】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8年修正)【发布部门】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文字号】【适用区域】深圳市【发布时间】2018-07-03【生效时间】2018-07-03【关键词】环境,环保管理,市政市容及其它【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取代了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经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8年6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8年7月3日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2018年6月2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深圳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八项法规修正案(草案),决定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因重大庆典活动或者建设施工,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应当报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需要临时占用公共场所的,应当报主管部门批准。
”二、删去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中的“市”。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9年6月30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03年6月20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根据2004年6月25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0年12月24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股份合作公司条例>等三项特区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 2011年8月30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 2018年6月2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e68d0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2.png)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发文字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发布部门】深圳市政府【公布日期】1994.01.29【实施日期】1994.01.29【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20号)《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已经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市人民政府第六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长厉有为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九日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特区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特区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积极维护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支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履行职责。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将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鼓励和扶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技术研究和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第四条深圳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即市城市管理办公室,下同)负责管理特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区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区人民政府和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卫生、环境保护、规划、公安、交通、工商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协助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本办法。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标准,结合特区的具体情况制订特区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标准,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七条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特区城市管理监察队伍,对本办法的实施进行具体监督检查。
第八条城市管理监察队伍的监察人员(以下简称监察人员)在履行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监督检查职责时,必须佩带统一的执法标志。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d02c2d3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7.png)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发文字号】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一号]【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1994.09.16【实施日期】1994.12.3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经济特区法规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一号)《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经深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1994年9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12月31日起施行。
1994年9月16日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1994年9月16日深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经济特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的防治。
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应将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市环境保护规划由市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报市政府批准。
第四条市政府对特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市政府确定任期内的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和任务,每年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市政府对各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区政府)应提出环境保护任务和要求,各区政府每年应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市政府报告完成情况。
第五条各级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发展环境保护产业和绿色产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第六条市环境保护部门对特区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 附:修正本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 附:修正本](https://img.taocdn.com/s3/m/5dfde815c281e53a5802ffb0.png)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强制拆除违法设施,并可以按每处设施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处一千元罚款。”
(三)贪赃枉法、滥用职权,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第二章 辖区管理责任
第十四条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行辖区管理责任制度。市容和环境卫生辖区管理包括下列内容:
(一)确保辖区内市容整洁,无乱摆卖、乱张贴、乱涂画、乱开挖、乱搭建、乱堆放、乱挂晒、违法设置广告;
(二)确保辖区内环境卫生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无污迹、无余泥渣土、无蚊蝇孳生地;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拆除,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没收广告物品。”
六、第四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砍伐、迁移城市树木。”
七、第五十二条修改为:“居民、单位饲养犬只应当经主管部门批准。饲养宠物的,不得影响环境卫生以及他人休息。
宠物在道路及其两侧和其他公共场所产生的粪便,携带者应当及时自行清除。
(十三)城市绿地由城市绿化专业管理部门负责;
(十四)公共厕所、垃圾中转站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由环境卫生专业管理部门或者物业管理单位负责。
有关单位对地段的责任划分有争议的,由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七条 责任单位应当与主管部门签订市容和环境卫生辖区管理责任书。沿街门店、单位应当与主管部门签订市容、卫生和监督门前三包责任书。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汇编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90e02809e314332396893f0.png)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深圳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20111009(颁布时间)20111009(实施时间)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六号(文号)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9年6月30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03年6月20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2004年6月25日深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10年12月24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修正2011年8月30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第三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辖区管理责任第三章市容管理第一节道路容貌管理第二节临街建筑物容貌管理第三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第四节城市绿化管理第五节城市灯光管理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一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第二节城市垃圾管理第三节环境卫生设施第五章附则《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经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1年8月30日第三次修正通过,现予公布。
2011年10月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各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镇、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区规划国土、环境保护、建设、公安、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做好有关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可以将其部分管理职能委托给符合条件的组织实施。
本条例规定的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权,可以由政府授权的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行使。
第四条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辖区责任制,坚持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b4c7f84ef121dd36a22d82d1.png)
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九号《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经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21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7月6日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1年6月29日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护和修复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生态保护第三节生态修复第四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章污染防治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第三节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第四节海域污染防治第五节固体废物和其他污染防治第四章应对气候变化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第三节碳排放权交易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生态环境保护应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负责,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市、区人民政府设立本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统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调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重大公共政策、规划和作出其他重大决策前,应当根据需要对决策事项涉及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绿色金融。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2018)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2018)](https://img.taocdn.com/s3/m/b8b0941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b.png)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2018)
【发文字号】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1号
【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大(含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8.07.03
【实施日期】2018.07.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经济特区法规
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一一一号)
《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经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18年6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8年7月3日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
决定
(2018年6月2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了深圳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深圳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等八项法规修正案(草案),决定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因重大庆典活动或者建设施工,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应当报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需要临时占用公共场所的,应当报主管部门批准。
”
二、删去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中的“市”。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最新版】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e8777789eb172dec63b776.png)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和维护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中心城区和其他城市建成区、风景游览区以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
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区域的具体范围由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三条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区、县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机构负责华苑产业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按照规定的分工,由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执法机构和区、县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机构实施;尚未实行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的区、县,由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实施。
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接受监督。
第五条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各自辖区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一)对驻街、镇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单位的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二)开展有关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三)督促单位和个人履行市容和环境卫生义务,组织驻街、镇的单位开展市容和环境卫生清整活动;(四)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好本居住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五)监督责任单位保持本责任区内市容环境的清洁和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的完好。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本居住区居民、村民开展市容和环境卫生社区服务,协助街道办事处和镇人民政府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83a735b4af1ffc4fff47ac7b.png)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草案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环境保护、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建设生态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的防治。
第三条【基本原则】特区发展和生态市建设遵循环境保护优先,以人为本,以及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发展目标】特区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二章政府的环境责任第五条【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市政府对特区整体环境质量负责(简称市政府),通过制定任期环境责任目标、任务,执行年度计划,确保特区整体环境质量达到不妨害健康和适宜人居的水平;区人民政府(简称区政府)按照市政府向本区提出环境保护任务和要求,制定和实施年度实施计划,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市、区政府应按年度分别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任期环境责任目标、任务1和年度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市、区政府应对本级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提出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
第六条【领导干部环保考核】实行行政首长环境目标责任制。
市政府对区政府行政首长以及市级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区政府对街道办负责人以及区级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的环境保护实绩实施年度考核,并向社会公布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作为对被考核人任职及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七条【统一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市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境保护部门),对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区环境保护部门在街道设立的环境保护派出机构,在区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的权限内,依法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417《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内容摘要
![417《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内容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3a16bfc0b0717fd5370cdc4f.png)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内容摘要以下为《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部分内容摘要(条例共五章,在此只摘录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详细请查阅《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或登陆相关网站。
第三章市容管理第一节道路容貌管理第十九条道路管理单位应当负责保持城市道路路面及其附属设施完好。
出现损坏的,道路管理单位应当自知道或者接到主管部门通知之日起三日内组织修复;逾期未修复的,每逾期一日处二百元罚款。
第二十条产权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井盖、沟盖,保持其完好、正位。
井盖、沟盖出现破损、移位或者丢失的,产权单位知悉后应当立即设立警示标志,并及时予以更换、补缺或者正位;未及时更换、补缺或者正位的,每处处一千元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严禁破坏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井盖、沟盖、交通指示牌及其他市政设施,对违反者由主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非法销售上述物品的,由主管部门对企业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非法收购上述物品的,由公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禁止商场、门店超出门、窗外墙摆卖、经营。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按超出面积每平方米处五百元罚款,并处没收违法摆卖、经营的物品和实施违法摆卖、经营行为的工具;一年之内被处罚三次以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暂扣其营业执照,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二条禁止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及其两侧、人行天桥、人行隧道和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物品、摆摊设点、销售商品。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处一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其摆卖的物品或者实施违法摆卖行为的工具。
第二十三条未经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开挖城市道路。
禁止将开挖城市道路、维修管道或者清疏排水管道、沟渠所产生的余泥、污物直接向城市道路排放。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9af37c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5.png)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引言深圳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拥有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繁荣的城市生活。
然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维护深圳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一部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内容和实施。
第一章总则第一章总则主要规定了此条例的立法依据、目的和适用范围。
其中,特别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明确深圳市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还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规划、公众参与、综合治理等。
第二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任务第二章明确了深圳经济特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
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目标,包括空气、水质和土壤的保护和治理。
此外,还规定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排放、推进生态修复、加强环境监测等。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第三章重点介绍了经济政策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其中,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激励机制,为生态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奖励。
同时,还规定了对环境污染者的处罚和责任追究机制。
第四章生态环境监测与预警第四章强调了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明确了深圳市政府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职责,并规定了监测数据的公开和共享。
此外,还要求建立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及时响应突发环境事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第五章生态修复与保护第五章阐述了深圳经济特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
其中,明确了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法。
此外,还规定了生态保护地的划定和管理措施,保护和维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生态系统。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第六章着重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性。
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宣传和教育方面的职责。
提倡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共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七章法律责任与监督第七章规定了违反条例的法律责任和监督机制。
环保水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环保水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5c04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5.png)
环保水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应当遵循环境保护的原则,尊重自然法则,合理利用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应当依法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按照该报告中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工作。
第五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应当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采取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和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六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保护审批,履行环境保护手续。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七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第八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环境现状、环境影响预测等内容,评价项目对大气、水、土壤、生物、噪声等环境要素的影响。
第九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由专业的机构编制,并经相关部门审核审批。
第十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审核、公示等程序应当透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一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应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案,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
第十二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应当采取控制污染源、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产生,选择环境友好型材料和设备的措施,保护环境。
第十三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防止污染和事故的发生。
第十四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防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第十五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应当加强对环境敏感区的保护,禁止在环境敏感区建设污染性、危险性大的项目。
第四章监管第十六条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应当接受政府的监管,保证环境保护的有效实施。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d199240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e.png)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1999.06.30【实施日期】1999.08.01【时效性】已被修改【效力级别】经济特区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9年6月30日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建设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深圳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各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镇、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辖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区规划国土、环境保护、建设、公安、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负责有关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可将其部分管理职能委托给符合条件的组织实施。
本条例规定的主管部门行政处罚权,可以由政府授权的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行使。
第四条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下的辖区责任制,坚持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将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促进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以及新闻传播媒体应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第七条一切单位和个人负有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义务,爱护公共设施,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或举报。
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尊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正常作业。
主管部门可以在市民中聘请市容和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协助做好宣传教育和纠正违法行为的工作。
第八条主管部门应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举报制度。
任何人发现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均可向主管部门举报。
主管部门应对举报认真进行调查处理。
对举报人要求答复的,应于十日内作出答复。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正)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5664557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1.png)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正)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地政府纷纷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深圳也不例外。
为了进一步加强深圳经济特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环保监管效能,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做出了修正。
第一部分:制度背景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正是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导下,由深圳市环境保护局起草的一项重要法规。
旨在进一步完善深圳特区的环保制度,提高环境保护的管理水平和效能,更好地推动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修正内容据权威部门披露,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修正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明确环保责任。
明确了污染物排放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建立污染物排放监控和管理制度。
同时,要求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负起监管责任,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企业和单位合法合规。
2.绿色发展。
将绿色发展理念置于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中心地位。
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在深圳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向着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方向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
3.大力扶持创新。
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环保技术创新和研发,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促进环境监测、污染治理、资源利用等领域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动环保产业与科技创新、质量升级融合发展。
4.建立奖励机制。
推行“先行先试、先奖先补、强制接受比照”的奖励机制,对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企业及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同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加大对环保恶意投诉和诬告的处罚力度。
第三部分:意义深远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不仅是深圳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市的战略需要,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建立绿色低碳经济的必要举措。
对于深圳特区的环保事业来说,将会产生深远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实际作用。
首先,加强污染源网格化管理,真正达到覆盖所有排污点位,全天候监管和检查,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测。
第二,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从传统的高速度、高强度发展向着更加创新、更加环保的新方向转型。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2011)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2011)](https://img.taocdn.com/s3/m/eb52d97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1.png)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2011)【发文字号】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4号【发布部门】深圳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1.09.27【实施日期】2011.09.2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经济特区法规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四号)《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经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1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2011年8月30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的《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决定对《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删除第二十七条:“禁止机动车辆在人行道和地下管线沟盖上行驶、停放。
禁止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人行道上使用人力运货车和改装机械动力车。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驾驶员不在现场的,可以锁扣车辆并通知其接受处罚;损坏人行道、沟盖的,驾驶员或者车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予以收缴,并可以处五百元罚款。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根据本决定进行修正,并对部分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
lar_538581北大法宝1985年创始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为法律人提供法律法规、司法案例、学术期刊等全类型法律知识服务。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修订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d6cbad1669eae009591bec1c.png)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修订)(2006年7月26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2年6月28日深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改;2017年4月27日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特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建设项目的设立、建设和验收遵循环境优先、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削减、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节约使用资源,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
第五条市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区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区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对本辖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项目设立第六条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市环境保护、贸易工业、规划等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特区环境保护需要,制定并发布建设项目产业导向目录,保障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市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对前款产业导向目录中涉及环境保护的禁止项目和限制项目制定补充目录。
第七条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的目标。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批或者备案。
市、区环保部门按照审批权限,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以及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或者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依法实施审批。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实施告知性备案。
市环保部门应当根据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程度和环境管理需求,制定本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管理名录和备案管理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内容摘要以下为《XX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部分内容摘要(条例共五章,在此只摘录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详细请查阅《XX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或登陆相关。
第三章市容管理第一节道路容貌管理第十九条道路管理单位应当负责保持城市道路路面及其附属设施完好。
出现损坏的,道路管理单位应当自知道或者接到主管部门通知之日起三日内组织修复;逾期未修复的,每逾期一日处二百元罚款。
第二十条产权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井盖、沟盖,保持其完好、正位。
井盖、沟盖出现破损、移位或者丢失的,产权单位知悉后应当立即设立警示标志,并及时予以更换、补缺或者正位;未及时更换、补缺或者正位的,每处处一千元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严禁破坏城市道路上设置的各种井盖、沟盖、交通指示牌及其他市政设施,对违反者由主管部门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非法销售上述物品的,由主管部门对企业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非法收购上述物品的,由公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禁止商场、门店超出门、窗外墙摆卖、经营。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按超出面积每平方米处五百元罚款,并处没收XX摆卖、经营的物品和实施XX摆卖、经营行为的工具;一年之内被处罚三次以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暂扣其营业执照,责令停业整顿。
第二十二条禁止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及其两侧、人行天桥、人行隧道和其他公共场所堆放物品、摆摊设点、销售商品。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并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处一千元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其摆卖的物品或者实施XX摆卖行为的工具。
第二十三条未经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开挖城市道路。
禁止将开挖城市道路、维修管道或者清疏排水管道、沟渠所产生的余泥、污物直接向城市道路排放。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一千元罚款。
第二十四条禁止在城市道路、公共场所上空及住宅、楼宇之间设置架空管线。
对原有的不符合要求的架空管线,设置者应当按主管部门要求的期限拆除;拒不拆除的,主管部门可以强制拆除。
禁止在城市道路及其两侧的护栏、电杆、树木、绿篱等处架设管线或者晾晒衣服、物品。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没收管线。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罚款,并可以没收管线、衣服和物品。
第二十五条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及其两侧、公共场所、城市规划待建地、预留地搭建临时建(构)筑物等设施,但根据规划设置的市政公用设施除外。
因重XX典活动或者建设施工,需要临时占用城市道路的,应当报市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需要临时占用公共场所的,应当报市主管部门批准。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强制拆除XX设施,并可以按每处设施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处一千元罚款。
第二十六条在城市道路上行驶的运载余泥渣土、泥土、沙石、水泥等易飞扬物和液体的机动车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密封式加盖装置,防止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行驶。
违反前款规定未设置密封式加盖装置的,由主管部门强制安装密封式加盖装置,并处五千元罚款;污染道路的,由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清理,并按污染面积每平方米处二百元罚款;未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行驶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整改,并按每车次处一千元罚款。
第二十七条禁止机动车辆在人行道和地下管线沟盖上行驶、停放。
禁止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人行道上使用人力运货车和改装机械动力车。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驾驶员不在现场的,可以锁扣车辆并通知其接受处罚;损坏人行道、沟盖的,驾驶员或者车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予以收缴,并可以处五百元罚款。
第二节临街建筑物容貌管理第二十八条临街建筑物的物业管理单位或者业主应当确保建筑物外观及阳台、窗户、楼顶的整洁、美观,及时清洗外墙污迹、铁锈,对有碍市容的建(构)筑物及设施,应当及时修整或者拆除。
未及时修整或者拆除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在房顶搭棚、设架、堆放杂物的,责令限期拆除、清理;逾期不拆除、清理的,按占用面积每平方米处二百元罚款。
在临街建筑物阳台、窗口及外墙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物品的,责令清理;逾期不清理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临街建筑物外部装修、装饰应当与周围建筑物及环境保持协调,不得影响市容市貌。
违反前款规定的,由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临街建筑物单独架设户外电视天线,影响市容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没收电视天线,并处五百元罚款。
第三十一条禁止在临街建筑物周围设置实体围墙。
临街建筑物周围应当选用通透、美观的栅栏、绿篱、花坛(池)、草坪等作为分界。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每逾期一日处二百元罚款。
第三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第三十二条本条例所称的户外广告是指在建筑物外设置的路牌、招贴栏、灯箱、霓虹灯、电子显示屏、招牌、橱窗、标语、气球、条幅、彩旗及充气式设施,利用交通工具设置、绘制、X贴、悬挂的广告以及派发的宣传品等。
第三十三条未经市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设置大型户外广告。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拆除,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禁止在户外设置经营性条幅、标语、气球、彩旗、充气式设施等广告设施;禁止在户外派发经营性宣传品。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拆除,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没收广告物品。
第三十五条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应当按照审定的位置、规格和时间设置,不得擅自改变广告设施的功能。
经批准设置的户外广告应当保持完整、美观、安全,对陈旧、残缺、脱落、易倒塌的户外广告,设置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拆除。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修复或者拆除,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禁止在建(构)筑物的外墙及市政公用设施、管线等户外设施和树木上X贴、涂写、刻画。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清理,每处并处二百元罚款。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有关户外广告规定,逾期不接受处理或者拒不改正的,主管部门可以书面提请电讯部门对XX设置户外广告中标明的电信进行处理。
有关电讯部门自接到书面提请之日起三日内应当予以处理。
第四节城市绿化管理第三十八条本条例所称的城市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等。
第三十九条主管部门应当负责保持城市公共绿地的整洁、美观,对城市绿地的树木、花草要及时修剪,及时清除绿地内的垃圾杂物。
因栽培、整修草木等作业留下的渣土、枝叶等,作业者应当在当日清理完毕。
城市居住区绿地和单位附属绿地由物业管理单位或者业主按前款规定负责维护。
主管部门应当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四十条禁止侵占、损坏城市绿化用地或者擅自改变其用途。
禁止攀摘公共树木的枝叶花果;禁止向城市绿地内抛撒杂物;禁止践踏竖有禁止性标志的城市绿地。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恢复原状,并按每平方米处五百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禁止任何车辆在城市绿地上行驶、停放。
禁止在城市绿地上摆摊设点、销售商品。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绿地损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拒不改正或者驾驶员不在现场的,可以锁扣车辆并通知其接受处罚。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并按占地面积每平方米处五百元罚款,或者没收其XX摆卖的物品和实施XX摆卖行为的工具。
第四十二条禁止损坏古树名木。
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砍伐、迁移城市树木。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按每株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赔偿损失,并按每株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五节城市灯光管理第四十三条本条例所称的城市灯光包括道路照明、夜景照明及商业照明。
第四十四条道路照明专业管理部门应当保证所接管的路灯亮灯率、设备完好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出现故障或者残缺时应当及时修复。
开发区、工业区、住宅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应当按规划设置道路照明设施,并由管理单位保证亮灯率、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的标准。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市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城市规划,组织编制夜景照明专项规划,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批。
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夜景照明专项规划,制定夜景照明实施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四十六条规划为重要夜景照明景区的灯光建设、维护资金由市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由市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建设及维护;其他夜景照明由建(构)筑物所有权人负责出资建设及维护。
第四十七条主、次干道的临街建(构)筑物、广场、绿地应当按照夜景照明实施方案要求,设置装饰性灯光设施。
新建的建(构)筑物夜景照明应当与建(构)筑物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违反第一款规定,未按要求设置装饰性灯光设施的,责令限期设置;逾期未设置的,处一万元罚款。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对建设单位处五千元罚款,并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第四十八条城市夜景照明应当按有关规定时间开启、关闭。
夜景照明及商业照明出现故障或者残缺时,设置单位或者所有权人应当及时修复。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限期修复;逾期未修复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一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第四十九条禁止在非指定场所放置、倾倒、焚烧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
禁止向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倾倒、排放废水和污水、污物。
禁止向雨水管道倾倒、排放余泥渣土或者其他废弃物。
违反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清理,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三款规定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禁止随地吐痰、便溺和乱吐、乱扔香口胶渣、甘蔗渣、瓜果皮核、纸屑、烟头或者其他废弃物。
禁止从建筑物、车辆上向外抛撒垃圾及其他废弃物。
禁止从临街门店向街道清扫垃圾。
违反第一款规定的,责令清理,并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清理,并处二百元罚款。
违反第三款规定的,处一千元罚款。
第五十一条禁止饲养猪、牛、羊、兔、鸡、鸭、鹅、食用鸽等家畜家禽,但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的除外。